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上挽着发髻,宛如电视上常见的古代道士,老人年纪似乎极大,唯一特别的是其眼睛在黑暗中依然十分明亮透彻,即使在这黑夜中好像也能穿我的心思。

我想了想答道:“放得下怎样,放不下又如何?”

那黑衣老人没有直接回我,继续说道:“你愿意改写历史吗?”

我想也没想立刻回答道:“愿意。”在说这句话时,我自然认为老人问的是我和菱杉的历史,没想到他说的是另外的历史,整个民族的历史。

“既然你愿意就随我进来吧。”老人说完,右手一挥,只见少帝陵的中间露出一扇小门,这门极小,仅容一人通过,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也没有多想,便随着老人走了进去,没想到这一去竟然改变了我的一生。

少帝衣冠陵中空空荡荡,只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前方,甬道的墙上全都绘满了彩色壁画,我一边着这些壁画,一边随着老人慢慢地向前走去。

墙上的壁画色彩鲜艳,似乎是刚刚画上去一般。画上的内容简单明了,只要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能懂,而且每幅画都配有文字解说。第一幅画讲的是盘古开天地,第二幅说的是大禹治水,后面的壁画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瞬间,秦始皇一统六国,汉武帝大破匈奴,唐太宗贞观之治等,只有最后一幅画显得与前面格格不入,从画中文字可以出,这幅画讲述的是南宋度宗皇帝赵禥的生平,这度宗皇帝昏庸无能,如果不是早死,他才是南宋真正的亡国之君,就凭他,怎么能够和前面那些画中的伟人相提并论,只是不知何故却也出现在这壁画中。

“你一定在奇怪这幅画吧,怎么会有度宗皇帝?”黑衣老人在进来后第一次说道。

我点了点头答道:“是,历史上的宋度宗并无任何可圈可点之处。”

黑衣老人呵呵一笑道:“正是如此,自宋度宗后,南宋末代三位皇帝都是不足十岁的孩子,根本不能改变亡国的命运,因此,这度宗皇帝是改变宋朝,改变汉民族的最后希望,你从这甬道尽头的石门进去后便会知道一切了。”

既然我已经进了少帝陵,也就只有继续向前了。

我用力推了推石门,没料到那石门“呲”的一声,很轻松地被我推开了,我并没有停留,也没有注意到在我用力推门前的瞬间,黑衣老人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后背,更没有注意到我的力气为何一下变得如此之大,便径直走了进去。

第420章战争债券

第420章战争债券

“史爱卿。这里面有三个原因。”我解释道。“第一。因为朕所说的那路奇兵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壮大;第二。如果提前行动。可能会打乱双方的节奏。大家都知道。朕和忽必烈都会在襄阳投下重注。都希望能在襄阳城外尽可能多地消灭对方的生力军。而人数密集的战役会更加适合我朝火器威力的发挥;第三。在蒙古大军还未到达襄樊之前。其国内的军队可以随意调配。加上其骑军机动性强。朕担心。云南未得之时。蒙古军队便会大举南下。将我朝军队困在那里。而到了襄阳大战交织之际。蒙古人的机动部队也不会很多了。”

史岩之想了想道:“陛下所言极是。”

我接着道:“击溃蒙古人在云南的势力后。四川军区加上广南、苗家军区的大部分人马。在数量上就要超过蒙古的西路军了。在双方将士战力等同的情况下。人数为多的我军自可占据主动。”

范文焕赞道:“陛下之高。前无古人也。俗话说。下棋三步。而陛下此举已经可以到十步之外了。”

我笑笑:“陆爱卿。范爱卿。你们军务院和兵部做出初步的计划。先让四川军区制置使高达将军、副制置使张珏将军以及安抚使昝万寿知晓。届时由高达将军统一指挥西南联军。”

“是。臣遵旨。”

“还有就是临安军区了。在印应雷返回临安后。立即进行新的战术演练。临安军区现有三厢军力。加上到今年九月份。新扩编的一厢。就有四厢之军力了。这四厢将士中。朕打算抽调两厢之兵力随朕前往襄樊。另外一厢由印应雷指挥。加上小部分水师陆战队。组成一支一万五千人左右的特殊联军。从海路北上。在山东半岛登陆。直插敌人的腹地。剩下的一厢则需要分兵守卫琉球省、济州岛和临安。”

陆秀夫道:“陛下。印大人只率领一厢将士和部分水师陆战队深入敌后。人数会不会太少了。”

“人数虽少。但也只能如此。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印应雷自山东半岛登陆后。会远离我朝。后勤补给全要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如果人多。是很难解决将士的粮草问睿涣硗狻C晒诺亩肪⒉桓仪峋偻K且媸弊急傅钟医淳慕ァ6渲新肪衷谙逖舾境椴豢怼K浴V灰∮妆芸晒湃说闹氐惚狼颉SΦ蔽薨4耸码藁嵬∮鬃邢干桃楹笤僮鼍龆ā!

“是。臣明白。”

“诸位爱卿。各军区的任务说完之后。朕最后來说说火器的分配。”

“请陛下指示。”

“到今年年底。按照计划。火枪的数量大约会在两万五千支。其中。除了御林军会全部配齐火枪外。朕打算再将临安军区一个厢的兵力改造成火枪手。另外。各地來临安培训的四千名火枪手。就地组成一支火器独立师。下设四个团。由江万载担任师长。原御林军火枪总教头李隆出任独立师教头。在临安随同御林军一起训练。明年开春之时。进驻襄阳。至于神器。到年底前大约可以生产出两百五十门。除了拨给水师五十门之外。朕会单独成立一支神器部队。这支部队隶属御林军。组建之后。会随朕前往襄樊。至于其它的军区。先期各配备一百支火枪即可。让他们先适应起來。等明后年火器的数量充足以后再慢慢配备了。”

陆秀夫问道:“陛下。火器部队为何要集中呢。给每个军区平均配备一些不好吗。”

“陆爱卿。我朝的火器水平尚属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单就速度而言。如果是一对一。火枪手的战力还是要逊于一位娴熟的弓箭手。因此。只有集中起來。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器的威力。除非后装枪能够研制成功。否则是很难改变现状的。而火炮也就是神器。威力虽然很大。但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所以也无法大量生产。现阶段。我朝火器的使用只能用数量來弥补质量的不足。而数量之多又得耗费巨资。所以。朕只能将有限的火器资源用到极致。”

“再说了。随着火枪手这种新型兵种的出现。步兵的技战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会出现由长枪兵、刀盾兵保护的火绳枪方阵。也就是横队(即线式阵列。简称线阵)。或者是纵队进攻加上散兵线。又或是以战斗小组的方式。跃进交替进攻。其间还间杂散兵战术等。目前。我御林军中的火枪手在进攻时是按照朕所想象出來的阵势(以荷兰莫里斯方阵为基础)來进行训练的。其优劣势还需要在战争中加以验证。如果火枪手的技战术完全适应了火器的发展。并与军队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就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战斗系统。那时。才是大规模推广火枪的时候。”

一直以來。火枪手的技战术训练都是由我亲自负责。御林军直属我的管辖。军务院并不知道其训练内容。今天我所说的横队、纵队等火枪手阵列也是殿中参会人员第一次听说。

“洠氲交鹎故值难盗芬埠芨丛影 3蓟挂晕灰驹谝慌拧B址偾股浠骶托辛恕!甭叫惴蛱旰蟾刑镜馈

“当火器发展到一定地步时。就会像陆爱卿所说的这么简单了。只是现在还不行。现在还是要靠阵势。而且还要和冷兵器配合。才能形成最为有效的攻击。”

陆秀夫似懂非懂道:“真希望我朝尽是火枪手啊。”

“这个嘛。应该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说到这里。我叹了口气继续道。“朕现在很很穷啊。战争就是在拼财力。这话还真不错。”

这些大臣们都知道。火器的制作完全是靠金钱堆积出來的。

贾似道突然接话道:“陛下。臣有两条建议。可以缓解目前的财力状况。”

“是吗。师臣。说來听听。”

贾似道慢条斯理道:“陛下。临安的红十字会业绩突出。其资金來源全在于民间善人之捐助。所以。臣以为可以效仿。让我朝的商人、地主及百姓中的富裕者捐款。以备军需的增长。近两年來。我朝的经济飞速发展。民间百姓的富裕程度同步得到很大的提高。只要陛下登高一呼。必然会得到我朝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其次。我朝是否可以发行和战争有关的存款凭证。以大宋银庄作为该凭证的发行机构。然后分年限进行偿还。并根据年限的长短。给予一定的利息。使之可以获得比存入银庄有更多的收益。如此一來。双管齐下。势必可以筹备到相当数量的军费。”

“捐款。战争债券。”我有些异样地着贾似道。

贾似道也愣了一下道:“陛下。这个战争债券之名倒是十分贴切。”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以及按照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历史比股票要悠久。其中最早的债券形式就是在奴隶制时代产生的公债券。据文献记载。古代希腊和古罗马在公元前4世纪就开始出现了国家政体向民间商人、高利贷者和寺院借债的情况。每当遇到财政困难、特别是发生战争时。国家便会发行公债。

我曾经向杰瑞。波罗详细了解过威尼斯的各种情况。其中就有金融方面。杰瑞言及。早在9年。威尼斯政府便尝试发行过债券。在他离开之时。威尼斯政府已经正式授权议会。将公债券的发行方案纳入其法律范畴。

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债券则始于7世纪的英国。而我国的公债券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由清朝政府发行了第一张铁路债券。

我不知道是贾似道自己还是其幕僚想出來的方法。但这种想法一定是超前的。可行的。不管怎么说。贾似道的脑袋中还是有些内容的。尽管这种想法在不少人听來只是天方夜谭。

对于募捐一词。参会人员都能听明白。只不过这些人大都是武将出身。对于什么是债券。却是根本洠в懈芯酢K淙患炙频浪档没顾阆晗浮5窃谝皇敝淠睦锓从Φ霉齺怼

不过。好在我懂。

陆秀夫见我不语。问道:“太师大人。这战争债券真的可行吗。”

“当然可行。”我笑笑。替贾似道回答道。“债券的发行是迟早的事。师臣。”

“臣在。”

“你有具体方案了吗。”

贾似道起身道:“回陛下。臣只是有这样一个初步的想法。这种债券和百姓将自己的钱财存入银庄相似。但其收益会略高于单纯的存款。简单而言。债券的实质就是朝廷向民间百姓借贷。并逐年支付债券拥有人的利息。或者到期之时连本带利一同归还。至于详尽方案。老臣暂时还无。”

第421章告大宋百姓书

第421章告大宋百姓书

我想了想道:“师臣。有关募捐和发行战争债券之提议很好。朕予以采纳。小七。”

门外的小七入内道:“陛下。小的在。”

“小七。传朕旨意。让大宋银庄阮登炳、商业部廖莹中。半个时辰后到这里开会。师臣。军务会议结束后你也留下。和朕一起。同他们商议。”

战争债券的始作俑者会不会是廖莹中呢。我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不过。从接下來了解的情况。的确是贾似道自己的主意。

“是。陛下。小的这就前去。”

小七走后。我问道:“各位爱卿。还有其它问睿稹!

陆秀夫道:“陛下。臣还有本奏。”

“恩。请讲。”

“陛下。在宜城设立前沿指挥部一事臣认为不妥。”

“是吗。是离襄阳城太近之故。”我了地图道。

“陛下明鉴。离襄阳很近。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宜城县虽然历史悠久。但城池过于低矮破旧。屡经战火的破坏而一直洠в行奚伞J挡焕诜烙:苋菀妆幻晒牌锞黄啤A硗狻R顺撬蛟械乃鼗旧弦汛τ诜掀刺H绻匦吕┙āJ票匾度氪罅康娜肆ξ锪Α:慰龃邮奔渖蟻斫病R灿兴患啊R虼恕3冀ㄒ榻把刂富硬可柙谝顺窍啬媳叩嫩莞ń裰酉槭校[莩浅叵喽约峁獭4盂莸揭顺且簿鸵话侔耸锏穆烦獭M诤核摺@诜烙巴捅!

“臣史岩之赞同陆大人之提议。”

“臣范文焕赞同。”

接下來。后殿之中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同陆秀夫的提议。我知道陆秀夫等人之意。主要是担心蒙古人的袭击。对我的安全不利。我想了想道:“也好。就将前沿指挥部定在郢州。”

半个时辰后。廖莹中、阮登炳随着小七來到了大庆殿后面的延和殿。也就是俗称的后殿。

“臣廖莹中、臣阮登炳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免礼平身。请坐。”

“谢陛下。”

“两位爱卿。朕今日让你们前來。是要和你们商议下有关发行战争债券一事。”

廖莹中和阮登炳相互了。齐声问道:“战争债券。陛下。这是何物。”

我笑笑:“发行战争债券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现在日益增加的军备费用支出。相当于朝廷向民间借贷。师臣。你先來给两位爱卿解释下。”

贾似道将前面会议时所说的内容又重复了一遍。

阮登炳道:“这和银庄的定期存款很类似。”

“不错。从本质上讲。两者并无多大的区别。对于债券來说。朝廷所支付的利息会略高于定期储蓄。还有就是。这笔款项不会留在银庄。而是要全部用到军务上。”

廖莹中皱着眉头道:“陛下。用于战争。就会是有去无回。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到期之后该怎么返还呢。”

“廖爱卿。这个倒不用担心。朕认为以我朝经济的发展速度。完全可以在未來兑现这些债券。不过呢。你们商业部的担子就更重了。”

“陛下放心。臣定会竭尽全力。”

“恩。廖爱卿。你办事。朕放心。下面。我们一起來商议下战争债券的细则。朕刚刚在休息时。初步想了以下几个问睿J紫仁钦拿嬷怠R蛭秸钦攵晕页邪傩盏摹R虼恕4嗣嬷挡荒芎艽蟆5诙浅セ蛊凇k藿ㄒ槭且粤侥晡鹗肌?梢苑⑿辛侥辍⑷昙拔迥昶诘恼5谌歉断⑵诩袄省U实脑蚴锹愿哂谕榷ㄆ诖⑿畹睦省8断⑵陔拊蚪ㄒ榈日狡谥罅敬黄鹬Ц丁5谒氖欠⑿腥恕N巳梦页傩辗判摹U獯握姆⑿腥司陀苫适液鸵魑恼裰魈濉5谖迨怯泄卣牧魍ㄐ浴U庵终欠窨梢院臀页幕谋乙谎谑谐×魍ā!

我一口气将有关债券的相关事宜说完。这本來是件极其平常之事。但在贾似道听來。却是显得有些吃惊。又有些失落。贾似道原來以为。债券一事是他首先想到的。在短时间内别人不会有更深的认识。洠氲轿抑皇窃诰窕嵋榻崾蟮囊豢讨又凇>拖氲搅苏饷炊唷<蛑北人飧鎏嵋槿讼氲没挂苋<炙频辣緛硐胍煤帽硐忠环2涣衔叶哉睦斫獗人股睢

我继续道:“发行战争债券之事朕已经决定。具体实施细则却不用马上定论。今日只是商议而已。师臣。”

“臣在。”

“有关战争债券的提议很好。这次你算是立了大功。可谓宋蒙之战的首功啊。”我呵呵一笑。赞道。“师臣。在明日的朝会上朕会予以嘉奖。依朕。这债券的发行筹备就由你來负责吧。”

贾似道点点头。露出一丝笑容:“是。陛下。”

“阮爱卿、廖爱卿。你们两人协助。大宋皇家银庄主办。”

“是。陛下。臣遵旨。”廖莹中道。“陛下。这种债券的方式可否推广。”

“廖爱卿。有何想法。”

“陛下。对于债券。臣虽然是第一次听说。但臣有个模糊的想法。比如。中华御液的销售情况很好。但因为产能之故。限制了销量的大幅提升。臣觉得是否也可以发行中华御液的债券。从民间借贷资金。用于扩大生产作坊。这样既可以节约朝廷的资金。以支持战争的军备需求。又能加快中华御液的生产速度。”

“当然可行。债券的发行不会只限于战争债券。而会形成一种经济手段。朕会通知政务院。将此事纳入政务体系。不过。朕打算将债券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朝廷担保的国家债券。比如战争债券。这类债券的利息比同等定期储蓄为高。且洠в腥魏畏缦铡A硪恢治桃嫡1热缌伟涓崭昭约暗闹谢赫F淅⒌庇胫谢旱氖找婀夜场R簿褪撬怠8葜谢耗甓仁找娴那榭觥碇贫ㄆ浠乇āS锌赡芑岢艺睦ⅰR灿锌赡芑岬陀谏踔翛'有利息。这种商业债券有一定的投机性。当然。朝廷允许发行的商业债券一定会是收益最好的物品。”

廖莹中道:“似乎可行。”

“可行性应该很大。以上只是朕的大致想法。还需要你们好生研究。从长计议之后才能下结论。债券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标志。是良性务。朕是持赞同态度的。好了。有关债券之事今日就商议到此。”

吃完中饭。我叫上袁棘和小七。來到红十字会。

在蒲寿庚屋里。我开门见山地将來意告诉了红会的三位会长。为即将到來的宋蒙之战募集资金。

“公子。既然是从民间募集战争军费。那么以红会的名义自然是胜过让朝廷出面。属下定会积极配合。”蒲寿庚听完后当即表态道。

萧天道:“公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属下认为此举定会得到我朝百姓支持的。”

“公子。何时开始。”

“蒲会长。我打算先让各地报纸进行宣传。号召我朝百姓团结一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和朝廷站在一起。打赢这场即将到來的战争。这个预热宣传时期大约需要一个月。期间让狮峰、蒲氏商行还有苏州郑氏商行作为商人的代表。主动要求捐赠。另外。再让龙牙之人以个人名义要求捐款。为国家出一份力。到七月中旬吧。红会再正式出面。向民间募集战备军费。”

方灵道:“哥。先宣传。然后树立典型。最后再面向全国募捐。这个方式很好。”

“是吗。灵儿。我这点套路都被你破了啊。”

“哈哈。那是。”

六月下旬。临安城的大宋皇家报刊登了一则消息。苏州郑氏商行、泉州蒲氏商行为了支持朝廷进行抗蒙战争。各自捐出十万华夏币(华夏币等值于原來最为流通的大宋铜钱)。以充实大宋之军备。这两笔捐款均由皇家报社转交朝廷。消息一经登出。各报纷纷转载。百姓在感觉到战争临近的同时。又为两家商行的义举感到振奋。

数日之后。大宋寿和皇太后谢道清、皇后全玖及福王、荣王等皇室成员纷纷捐出自有的金银首饰。以支持抗蒙战争。经大宋银庄计算。这笔捐款合计华夏币三十万。同日。福华报刊登了大宋太师贾似道向朝廷捐款十万华夏币的消息。

六月底。狮峰商行与福建林志雄分别向朝廷捐款八万华夏币和三万华夏币。

随后。不少百姓前往大宋皇家报和大宋银庄。询问百姓捐款的途径。这其中有龙牙之人。也有不少临安城的百姓。甚至连灵隐寺的僧侣们都自发來到皇家报社。捐出省吃俭用出來的香火钱。希望为大宋朝出一份力。

七月七日。临安城所有的大报小报都在第一版面全文刊登了一篇由我署名的文章。睿渴恰陡娲笏伟傩铡贰U庖彩俏业谝淮喂诒ㄖ缴戏⒈硎鹈恼隆

当然。文章的措词非我所长。是由全玖代笔而成的。

第422章加封制置使

第422章加封制置使

在这篇名为《告大宋百姓》中。我首先提及。收复大宋之失地。还我大好之山河。乃是朕作为大宋皇帝义不容辞之首要义务。也是每一位大宋人之任务。朕登基两年多以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国力日渐强盛。只等时机成熟。朕便会率军北伐。直捣黄龙。而今。蒙古成立南征军。却妄图先行侵占我朝。想要霸我家园。夺我财物。作为大宋子民。你们会答应吗。朕以为。这是每一个大宋子民都绝对不会答应的。

接下來。我又阐述了皇室和朝廷的立场。那就是抗蒙到底。决不允许蒙古人占领我朝半寸土地。对于即将而來的宋蒙之战。不管时间多久。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大宋朝绝不退缩。直到最后的胜利。

文章的末尾。我以大宋皇帝的名义。号召大宋之百姓。不分地域民族。不分男女老幼。全都团结起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保卫自己的家园。既然上天已有昭示。那就说明了我朝必胜。尽管其中之过程将会曲折漫长。但只要大家坚定信念。共同奋斗。胜利。就一定是属于我们大宋王朝的。

不到中午。整个临安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篇《告大宋百姓》。不管识字还是不识字之人。不管是成人还是稚童。都能记住最后一句话。胜利。就一定是属于我们大宋王朝的。

必胜。

大宋王朝必胜。

接下來的第二天。政务院召开了针对所有报行的见面会。就报行编辑、记者们提出的有关宋蒙战争问睿U裨涸撼の奶煜橐灰蛔髁嘶卮稹2⒃僖淮沃厣炅顺⒓峋隹拐降木鲂摹

七月十八日。红十字会通过临安城的各大报纸。宣布成立单独的战争捐款渠道。所有的红会分支均可接受百姓及商行的捐赠。并承诺将收到的捐助数目公布于众。接受百姓及官府的监督。

由于临安城红会的声誉极佳。深得民间人士的信赖。加上蒲寿庚、萧天在商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愿意捐赠的商人、地主和普通百姓大都选择了红会这条渠道向朝廷进行捐助。

当天下午。临安知府事潜说友來到红会总部。带头捐出了三千华夏币。随后。百姓们纷纷加入捐赠的行列。有钱洠挤追捉饽摇D阄迨N乙话佟D呐轮皇鞘摹R猜员碜约旱囊环菪囊狻I踔劣胁簧俸⑼簿璩隽怂堑牧阌们R晃幕谋一蛘呤且晃耐

一时之间。临安人的抗蒙信心急剧膨胀起來。远远超过了数十年前端平入洛时期。

自七月中旬以來。朝中的气氛随着军务会议的增多开始变得紧张起來。到了此时。洠в腥嗽倩峄骋珊霰亓业囊靶摹<由衔腋静辉市沓谐鱿智蠛椭M薄4蟪济嵌贾馈<幢忝晒湃瞬换崮舷隆N乙不岜鄙稀R酝哪切┲骱团擅且捕际丈挥铩H甲蛄吮刚阶刺V辽俅颖砻嫔稀3械难孕屑骋弧

七月末的大朝会上。我一反常态。洠в邢却泳窨肌T诖蟪济切欣裢瓯虾蟆N沂紫人档溃骸案魑话洹8萘鸬耐臣啤A路菸页还膊榇α耸黄鹛拔郯浮U馐黄鸢讣绕鹨酝拔郯傅慕鸲疃家『芏唷R簿褪撬怠R勒章煞ê凸僭毙惺伦荚颉A路菔堑谝桓鰶'有对官员处以极刑的月份。这就表示我朝的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此。朕感到欣慰啊。朝廷及各级官府的清廉。为朝廷赢得了赞誉。赢得了信赖。赢得了人心。从近期的募兵及捐赠上就能出。我大宋朝是人心所向。这可是难能可贵的。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对于我朝之中兴。朕认为是十拿九稳的了。”

文天祥出列道:“陛下。此乃陈文龙陈大人及廉政公署之功。当予嘉奖。”

陈文龙道:“陛下。此为臣之本职事务。分内之事。文大人所言之嘉奖。臣实不敢当。”

我笑笑道:“功过自在人心。朕都在眼里的。陈爱卿。廉政公署的政绩有目共睹。当然是有功劳的。朕给爱卿你和廉政公署先记下。”

陈文龙拱手道:“谢陛下。”

“陈爱卿。廉政公署除了现有的职责。继续监察我朝各级官员外。朕打算扩大你们廉政公署的监察范围。”

“陛下。请指示。”

“恩。朕决定将我朝的国有商业范畴也纳入到廉政公署的监察之中。比如大宋银庄。大宋国有商行。还有商业部名下的中华御液商行等由朝廷投资的所有商业部门。”

“是。陛下。”

我神色略显严峻道:“陈爱卿。战争即将爆发。军费的投入巨大。对此。你们需要重点监督。凡是有涉嫌贪污军费的。上至首辅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均以重罪论处。”

“是。陛下。臣遵旨。”

“各位爱卿。政务是军务的基础。只有政务清明。才能使人心所向。才能使军务得以保证。而政务之清明也不是广喊几句口号。说几句漂亮话就能得來的。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任何事情都要落到实处。令行禁止。否则就会如叶公好龙。无法取信于下级官府和我朝的百姓了。”

“臣等受教也。”

“恩。下面开始商议军务。”

陆秀夫首先道:“陛下。从北方传來消息。忽必烈于本月一日在大都(今北京)新建皇宫外的广场上破土动工。开始修筑点将台。打算在九月一日登台拜将。正式宣布出兵我朝。”

马廷鸾哼道:“陛下。这忽必烈简直就是在公开挑衅。”

范文焕问道:“陛下。忽必烈为何要大张旗鼓呢。所谓兵贵神速。忽必烈的这种做法不是明摆着让我朝军队提前做好准备吗。”

“范爱卿。正如马爱卿所言。忽必烈是在示威。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想给我朝的百姓造成惊慌之态势。反过來。也说明了忽必烈的心虚。”

“心虚。”范文焕接着问道。“陛下。恕臣愚钝。这又是何意。”

我笑道:“忽必烈清楚我朝的动向。知道我朝已经在做备战的准备。因此偷袭的可能已经不存在了。而且。我朝的百姓和将士目前均是斗志昂扬。这和蒙古人前几次南侵时有着本质的区别。朕以为。忽必烈修建点将台。无非就是为了鼓舞其将士的士气。削弱我朝之士气。朕所说的心虚。是指蒙古人的信心已经不像前两次南下时足了。忽必烈是在给他自己以及他的部下打气。”

范文焕想了想道:“陛下圣明。臣明白也。”

“各位爱卿。近一年多來。各大军区的战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我朝掀起的大练兵热潮中。大家群策群力。各军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比如。四川军区的团练协作制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团练体制起源于远古周朝的保甲制。历朝历代均有之。今四川军区在张珏将军的统一训练下。其团练民兵已经成为正规军的一大强助。在宁西军战役中。岳池县的团练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仅在防御战中表现出色。还为正规军提供了大量的合格兵源。”

团练是中国古代地方民兵制度。在乡间的民兵。亦称乡兵。从周朝起。团练得以不断发展。到了唐代。专门设有团练使一职。类似民间的自卫队队长。以管理团练事务。宋朝沿用唐制。各州均有团练使一职。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轼就曾经担任过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