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洞天福地-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王村村委会,是以前的老学校。王川的小学和幼儿园,都是在这里上的学。

    这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现象。

    前几年,大多数村,都是没办公场所的。谁当村书记,就在谁家办公。

    现在,由于适龄儿童的减少,一个村子,成立不起一个学校了。没有这么多学生了。

    整个丰屯乡,合并成了两所小学。以前的小学校,都闲置了。

    学校闲置起来,就被利用成了村委会的办公场所。

    张王村村委会在村西头,王川家在村东。

    等王川来到村委会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少人了。

第三十四章 村中要建厂

    老学校院落内,并排摆放着三章长条桌,村委会三人,坐在桌前。张明旺坐在中间一张桌子前,面前放着一个话筒。

    正在赶来的人,逐渐少了。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村中的人应该是来的差不多了。张明旺干咳几声,清了清嗓子。

    “大家都静一静,不要说话。下面我们开始开会。”

    王川也站在人群中,停止了和周围的乡亲说话。

    “今天呢,召集大家来,主要是商议一个事。什么事呢,就是村北,苹果园的事。”

    发现人群安静下来,都在认真听他讲话,张明旺很是满意。

    “苹果园,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现在呢,果园的果树,已经过了盛果期,基本不怎么结果了。”

    端起桌子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张明旺继续说道。

    “果树树龄老化,品种落后。已经不能在为我们村,创造经济效益了。”

    “所以呢,经村委会研究决定,砍伐所有果树。”

    此话一出,一群顿时议论开来。

    “老果园要砍伐了?那还是在人民公社的时候种植的吧?”

    “应该是的,种植苹果树的时候,我还年青,现在都老了。”

    “哎,想当年,临近几个村,谁不羡慕我们村。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有苹果园,他们没有。”

    “现在,我们老了,果树也老了。。。。。。”

    。。。。。。

    大家对果园,还是有感情的。苹果园,可以说是张王村的一张的名片,十里八乡,也就张王村有这么一大片果园。

    其他村,即使有种植果树的,也就是三五亩,没有张王村这五十多亩地的果园壮观。

    王川也是对果园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的。它,承载着王川儿时美好的回忆。

    王川小时候,没少和小伙伴们在果园内偷苹果。

    那时间,农村孩子的娱乐生活,不像城里一样,丰富多彩。但也玩的,有滋有味。

    上树掏鸟窝,下河捉泥鳅,进果园偷果子。。。。。。

    在给牛羊割草的时候,先在化肥袋子里装一部分草,然后进苹果园偷几个苹果,在用草盖住。没有人能看出,袋子里面装着苹果。

    这是孩子们,蒙蔽大人的手段。要不,如果被大人们发现了,少不得要被批评一顿。

    “明旺啊,果树都刨了,那五十亩地怎么办?”人群中有人喊道。

    “是啊,是继续有大队向户家承包啊,还是大家伙分了啊。”

    。。。。。。

    果园的五十亩地,是属于村委会的。并没有分配到户家。

    果园的承包费,也就是村委会的活动资金了。

    这在农村,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土地并没有完全分配到每个人头上。而是有村委会名义,留下一部分。然后,再承包给户家。

    这样,村委会就可以得到承包费。

    张明旺冲着议论纷纷的人群,压了压手臂,“大家先静一下,听我把话说完。”

    人群又安静下来。

    “这事呢,咱一点一点说。大家不要吵。”

    “首先,就是砍伐果树的事。”

    “果园的果树,平均分配给大家伙。一会散会后,就去果园分树。”

    “有一点,要和大家强调一下,谁家分到的树,谁家负责砍伐。并且,要尽快砍伐,不要磨磨蹭蹭。”

    “为什么呢?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一条。也是大家关注的一点。”

    “那就是,果园的五十亩地,怎么处理?”

    看到大家都在安静听他讲话,张明旺很是得意。有意在这点上停顿一下。

    喝了口水,发现大家都在望着他,张明旺微笑的继续说。

    “怎么处理呢?不分下去,也不承包下去。”

    此话刚说完,就听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

    “不分也不承包,你想贪污了不成。”

    王川听着这说话的声音,好像是父亲。转头望去,果然见父亲正向自己走来。

    “你怎么来了爸?”王川问道。

    “在家呆着烦,来听听。”王耀堂回道。其实是他怕村里有什么事,王川弄不明白。毕竟,王川刚回村还没多长时间。

    听到王耀堂的话,张明旺皱了皱眉眉头。

    心中暗道,今天是村委会开会,就不和这王大愣子一般见识了。**份。

    “怎么处理呢?告诉大家个好消息。”

    “那就是,有个大老板,要买我们这五十亩地,建厂房。”

    听到这话,王川心中不禁的一紧。建厂?我这是要在家乡搞农产品种植的啊。要是建一个有污染的厂子。还搞毛啊。最基本的条件的都没了。

    “这五十亩地,人家老板答应,按一亩地五万的价格买下。五十亩,就是二百五十万啊。”

    “到时间,大家伙都可以分到一大笔的钱。”

    “人家老板还说了,等厂子建好,优先考虑把我们村的劳力,招进厂做工。”

    “这样呢,我们在家就能上班挣钱了。这是个好消息吧。”

    张明旺这次没停顿,而是一次性的说完了这些话。

    他知道,大家知道这个消息后,肯定会议论一会。

    果不其然,消息公布了后,人群犹如炸开了锅。

    听到人们纷纷叫好的声音,王川越来越有种不好的预感了。

    张王村有五百多口人,平均每人两亩地。全村一共一千多亩地。少了这五十亩,不会影响他日后的发展。

    但是,如果这厂子,是个有污染的厂子,那么,不光是张王村的土地,就是周围几个村庄的土地,估计都不适合王川发展了。

    张王村的地里位置,并不具备竞争力。怎么会有人在此建厂?

    这有可能是个污染性质的企业,王川越来越觉的有可能了。

    即使是轻度污染,王川也要阻止!

    为了他的高生态农业,也为了子孙后代,他一定要阻止这件事。

    张明旺后来的话,王川一点也没听进心中。满脑子都是怎么阻止厂子在村中落户的事。

    “走了,会开完了。分树去了。”王耀堂看见王川还站在哪里发呆,用手捅了捅王川。

    “啊。开完了啊。”王川惊醒过来。向主席台望了一眼,看到王光亮正在向屋内般桌椅。

    “你去分树吧。我不去了。”王川回应王耀堂,向着王光亮走去。

    他要先弄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厂子。

第三十五章 化工厂

    “是什么人要买咱村的地。老亮爷。”王川搬起一张椅子向屋内走去。

    张明旺和村会计张延东已经带领村里人去果园分树了。留下王光亮一人在收拾桌椅。打扫会场。

    “是卢阳的一个老板,听明旺说,是他家小子介绍的。”王光亮抬头看了一眼王川。

    “还别说,天龙这小子,还真有点能耐。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好处。”王光亮对张天龙能给村里拉来这么一个厂子,造福全村,很是赞赏。

    二百五十万啊,全村每人差不多能分五千了。一个五口之家,就是分三万啊。对张王村村民来说,是不小的一笔钱了。

    “是个什么厂子?”放下椅子后,王川和王光亮分别抬起一个长条桌的一端,向屋内抬去。

    “化工厂。好像是造什么塑料制品的。具体我也说不上来。一直是明旺在联系这事。”王明亮答道。

    “和他们签合同了没?”王川一听是化工厂,要阻止厂子落户张王村的心,更加坚定了。

    化工厂,是污染大户。如果这个化工厂真的落户张王村了,对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

    “没呢。还没谈妥。想在价钱上在多要点。听说外面,人家一亩地都能卖好几十万。有这事吧。小川。”王明亮反问王川。

    “是。别说好几十万。有的地方,一亩地,卖上百万呢。”王川漫不经心的答道。想什么办法能阻止村子里卖地呢?

    要是这化工厂真的建成了,王川的事业,就玩完了。这事,是对他的致命打击。

    “人家那是天然条件好。我们这里的地,能卖出去,也算是烧高香了。这种价格,我们是不用想了,一亩地能在多给个千儿八百的也好。”王光亮叹了一口气。

    “咱这,要啥没啥。这老板出一亩地五万,也不算少了。估计价格也没什么涨的了。最近几天,应该能把合同签了吧。要高了,怕把老板吓走了。”

    “亮爷,你们卖地的时候,想过没有。人家为什么在我们这买地?咱们这里,没能源,没原料。交通条件也不占?可以说要啥没啥。有大把的地方,条件比我们这更适合建厂。”王川沉思了一下,说道。

    “考虑这事干啥。他愿意买,我们愿意卖。即使以后他赔的吊蛋精光。我们把钱拿到手了,就不吃亏。”王光亮回道。

    王川递给王光亮一根烟,为他点着。

    “化工厂都是重污染企业。要是在我们这建厂了,就会把我们这里污染了。最后,水都不能喝了。人也是要得病的。”王川说道。

    王光亮吸了一口烟,“污染?就电视上经常演的那种?管不了那么多。先得到钱再说吧。有钱了就好办事啊。”

    “说道污染能使人得病。即使不污染,人也照样得病。咱村有多少人,是因为得了病没钱治疗死的?有些病,搁到有钱的人家,是完全能治好的。可是我们没钱啊。只能等死了。”

    “即使这厂子把我们这污染了,得病了。我们手里有钱了,也就能治病了。”

    “怎么,听你的意思,是不同意他们在我们村建厂?”王光亮听得出,王川话语中是不赞成卖地建厂的。

    “是的。如果我们村建个化工厂,周围十里八村,都会有被污染的危险。到那时,人家该埋怨我们了。”王川说出了心中的忧虑。

    “走,我们也去果园看看去,边走边聊。”王光亮不想在这事上和王川争辩。他心中认为,这小子是读书读傻了。

    白送钱的事,哪会有。我们既然得到这么多钱,肯定是要付出什么的。这污染,就是代价了。

    王川一阵沉默。王光亮的想法,应该也是全村大多数人的想法。乡亲们是穷怕了。拿着污染说事,应该是不能阻止卖地的。

    “我就不去了。老亮爷。我爸爸去果园了。”王川心情低沉,“你去忙吧。”

    想着心事,拖着沉重的脚步,王川走回家。

    “你们村有什么大事发生啊。小王。”屈同黎看到王川走进家门,玩笑的问道。

    “没什么大事,就是要把果园卖了。”王川随口应道。进屋搬了个凳子。也坐在院子里陪二位老爷子晒太阳。

    本来要去看池塘修整进度的。他现在也没心情去了。要是化工厂真的建成了。他就是修整好了池塘,这鱼,也是没法养的。

    水源都会被污染的,怎么养鱼?

    此时的他,满脑是都是怎么阻止化工厂落户的事。

    坐在院子里,王川向两位老爷子聊起了他的忧愁。

    “这到是个问题。化工厂的污染,不是一般的严重。最好不要建在你们村。”屈同黎沉吟片刻,说道。

    “是啊,我也是这么相当的。我还想搞生态种植呢。要是有个化工厂,这是就泡汤了。可是我没办法阻止啊。”王川叹气说道,“现在,大家伙都高高兴兴的等着分钱呢。污染的事,没人在乎的。”

    “老安,你别光听不发表意见啊,这事你应该能帮上忙的啊。”屈同黎冲着安远之说。

    听到屈同黎的话,王川也向安远之投去期盼的目光。经过上次盖大棚的事,他知道,安远之应该是个有身份地位的人。要是他肯帮忙,还真有可能阻止了这事。

    “我怎么帮忙?人家企业污染了没?没吧。这都是你们两瞎想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安远之面无表情的说。

    他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很少能从他脸上看到笑模样。王川都习惯了。

    “化工厂,还是制造塑料制品的。肯定是污染企业。”王川急忙说道,“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想到在我们这地方建厂啊。山高皇帝远的。没人管呗。”

    “就是,王川说的有道理。在他们村建厂。这厂子,一定有猫腻。肯定就是躲避对污染的处罚来的。”屈同黎附和王川说道。

    他希望,安远之能在这事上,帮王川忙。两人吃住在王川家,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现在王川有难了,帮个忙,就当是答谢他了。

    再者,还可以让王川欠下人情,以后再向他讨要秘方,也好张口。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三十六章 洞天新发现

    “这事,我无法帮忙。既然他们要在这买地建厂,各种手续,一定是健全的。我没理由阻止他们。”安远之说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原则。这是他一惯的作风。

    “你就是死脑筋,管什么手续啊。就是手续齐全。你就没办法了?让不让他们建厂,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屈同黎很是无奈的说。这老安,什么都好,就是太爱钻牛角尖了。

    “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安远之转头望向王川,“我问,你答。”

    王川点点头。这是演哪出戏?他弄不明白,安远之要问什么。

    “你们村的村民是不是都赞成卖地。”

    “应该是的。”王川回道。不用在找别人询问,从和王光亮的交谈中,王川已经得到了答案。

    “如果我阻止了厂子落户你们村。是不是你们村的地,就买不出去了。”

    “是的。”

    “那么,是不是,你们村就得不到卖地的钱了。”

    “是。”王川的回应声,逐渐小了。他有点明白,安远之要说什么了。

    “村民们得不到钱,是因为地没卖出去。地没卖出去,是因为你阻止了。”安远之说完,就沉默不说话了。

    王川听明白了安远之的意思。如果这样,他就会得罪全村所有人,没有人会说他好的。

    安远之果然不是常人,想问题,就是深远。王川心道。

    让他这么一问,王川知道了,问题的结症,是在钱上。

    只要大家伙得到了钱,人们是不会关注,地到底是卖了,还是没卖;不会在乎,地卖给了谁。大家要的,就是钱!

    要想阻止化工厂落户,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同样多的钱,把果园的地,买下来。这样,大家还是能分到足够多的钱。

    不然,王川阻止了化工厂落户张王村,村民得不到钱。人们是不会答应的。他也就无法在村中生存发展了。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王川拿不出这么多的钱。二百五十万啊。现在他手里,全部的资金,也就是六十万。距离二百五十万,还有一百九十万的缺口。这不是笔小数目。

    不说王川已经在省城答应,年前不会在市场投入香椿芽了。就是继续卖香椿芽,攒够这笔钱,也需要一段时间。

    这么长时间,张明旺肯定是已经和化工厂签订了合同了。黄花菜都凉了。

    去什么哪里筹集这么一大笔钱,王川一筹莫展。

    这时,王耀堂哈哈大笑的走进家门。

    “张明旺老小子,不地道。竟然想少分给咱家树。硬是让我给找了回来。”

    王川起身,把凳子让给父亲坐下。

    “咱家应该分两棵树。这老小子说什么,我挑的树大,一棵就顶两棵了。什么玩意。”

    王耀堂向大家显摆他的战绩。

    “行,就你能。行了吧。”李湘红笑着说。对王耀堂能多争取来一棵树,她还是很高兴的。谁嫌弃自己分的东西多呢。不管这东西有多大实用价值。爱沾小便宜,是人的天性。

    “大家伙对卖地有什么看法?”虽然知道大家反对的可能不大,王川还是希望有奇迹出现。这样,他就不用犯愁了。毕竟,如果大家都不同意卖,村委会是操作不成这事的。

    “当然是赞成了。分树的时候,大家还在讨论这事。明旺这小子,这会也算是办了件靠谱的事。”王耀堂说道。

    “按他的说法,果园那片地,最低能卖二百五十万。钱下来,分到户家,每人能分将近五千呢。我们家四口人,就是要分两万啊。谁要是敢把这事搅黄了。大家伙肯定不同意。我第一个就不同意。”想到能分到这么多钱,王耀堂很是开心。

    “你还第一个不同意,你以为你是谁啊。国家主席啊?少了你地球不转了啊。分给你三瓜两枣的,不知姓什么了。看把你能的。”李湘红听到王耀堂这么说,毫不客气的教训他道。

    不了解情况的王耀堂愣了一下,嘿嘿笑着对屈安二人说,“这老娘们吃枪药了,不和他一般见识。”

    屈同黎哭笑不得,“你家小王反对卖地。”

    王耀堂听到此话,顿时满脸通红。刚放出大话,要带头反对敢搅黄卖地的人,自己儿子就跳了出来。这叫什么事。

    “你们聊吧,我回屋了。”王川没心思在和大家聊天,他要想办法筹钱。

    阻止化工厂建立的办法,已经明确了,就是有人和他们竞争。卖下这块地。

    为了他的事业,王川只能卖下这片地。别无选择。

    回屋打开电脑,漫无目的的扫了几眼,心情烦躁,看不进去。就进了玉雕洞天。

    能尽快变现的东西,也只有在从洞天内打主意了。虽然他想不起来,洞天内有什么东西,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

    望着已经长得郁郁葱葱的香椿树,王川深深感到了一阵无力。

    事业刚起步,就面临这么大的危机。要是这事,晚发生段时间,相信那时间,一定会赚到了更多的钱了。能很轻松解决危机了。

    香椿树经过这段时间的成长,植株大小,已经和六七年树龄的树差不多了。

    空间加速植物成长的功能,果然逆天。

    目光移向十棵人参,也都长的很是茂盛。

    猛然,王川的目光停留在一棵与众不多的人参上。

    这棵人参,枝叶比其它九棵,大了好几倍。

    由于是在洞天内的福地上种植,王川不用担心人参离土成活问题。走向前去,扒开土层,看看这棵人参,到底与其它人参,有什么不同。

    把人参拔出,发现这支人参,竟然和在网上图片上看到的,上百年人参差不多。

    从种植上十棵人参开始,王川就在网上找了一些人参的资料,恶补下人参的基本知识。所以能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断。

    又扒去其它九棵人参的土层,发现它们并没有长这么大。而是小很多。

    同在一样的环境下,都是种植在洞天的福地上,都是用一样的灵水浇灌的,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王川不解。难道洞天内还有什么他没发现的秘密?

    是福地?是灵水?还是其他什么?

    王川仔细观察十棵人参种植的福地土壤。没有发现什么不同。

    走近水井,王川试图看看,是不是灵水的问题。

    用手扒着水井上沿,趴在地上,仔细的观察井内灵水。

    果然发现了以前没注意到的东西。

    在水井壁上,附着这一些淡蓝色的晶体。

    伸手从井壁上摘下一颗,发现这是一种六边形晶体。散发着如蓝宝石般的光泽。

    这是什么?王川一阵疑惑。

第三十七章 卖人参

    哪支长势惊人的人参,是这东西的作用么?

    会不会是在从井内打水的时候,“灵晶”掉入水桶内,又被浇灌到人参苗下呢?

    灵晶就是六角晶体,是王川刚给这东西起的名字。

    很有这种可能。王川决定,试验一下。

    把一枚灵晶埋在一棵人参下,又从井内打上灵水,浇灌了一遍。

    王川要观察下这棵人参以后的长势。来证实心中的猜测。

    至于那棵大人参,王川决定处理掉。换成钱。

    这种上年份的人参,貌似能值不少钱。也许,变卖了这支人参,就能解决这次危机。

    他在网上看到过,上百年份的人参,都是价值好几百万的。

    出了洞天。王川走出房间。

    他决定去省城,卖掉这棵人参。

    虽然卢阳市比省城离家更近,但是这种高档物品,还是在大城市销路好,能卖上大价钱。

    看到王川走到院里,王耀堂连忙招呼。

    “小川,我去找张明旺那老小子。让他不要卖地。”王耀堂从众人口中,知道了王川反对卖地的原因。

    虽然他不在乎污染。但是这厂子阻碍儿子的事业,他是不答应的。

    “不用了。我有办法解决。”王川回道。

    “你要相信你老子,我能让他们卖不成地的。”感觉儿子是不相信自己能办成这事的能力。王耀堂不禁着急的说

    “真的不用了,爸。”王川安抚道。不说父亲能不能办成这事。就是真的能阻止了卖地,也是得罪了全村所有人。他不能让父亲出面。

    “我去趟省城。”王川说道。

    “你不要去找啊,爸。一切等我从省城回来在说。”知道王耀堂是个急脾气,生怕他干出得罪人的事。都是乡里乡亲的。

    “不是刚回来么?怎么又去省城。”李湘红问道。

    “有点事。”王川没做过多解释。“看好我爸啊,不要让他去。这事等我从省城会来在说。我快去快回。”

    开车到达省城,王川开始需找买家。

    这次来省城,他没通知李明阳和赵菲。打算卖完人参,就赶回家。

    阻止化工厂的事,是当下重中之重,刻不容缓。他生怕村委会和他们签订了合同。那样,他的努力就白费了。

    王川不知道什么地方收人参。只是凭判断,药店既然出售这东西,就应该收购吧。要不然,他们哪来的人参出售呢?

    省城有很多家药店。王川有意找了家门店装饰豪华的药店。这种上档次的药店,实力一般都是很雄厚的。有资本收购这种高档药材。

    推门走进药店,发现这家药店里面,装修也很是考究。给人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挺大的房间内,只摆放着一排精致货架,显得很是空荡。搭眼向货架一瞧,好家伙,全是高档补品。标价都在五位数以上。

    看来是找对地方。王川暗道。

    “欢迎光临。”一个身材高挑,穿着旗袍的女营业员,微笑着向王川走来。“本店经营高档补品。请问先生需要些什么呢?”

    “请问,你们这里,收上年份的人参么?”王川礼貌的问道。

    “收的。您手中有货?”女营业员依然是满脸微笑的说。“请先生这边来。”

    女营业员引导王川,来到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面前。

    老者抬头看了王川一眼,“你要出售什么?”

    这老者是药店专门负责收购药材的人。现在很多有地位的人,收了高档礼品,享用不完,或其他原因,都会变现的。老人就是专门负责这方边收购鉴定的。

    毕竟是高档药品,价值不菲,没有专人长眼,很容易收到假货,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看到王川穿着打扮,不像是富贵人士。老者对他要出售的东西,不免的看低来的几分。所以说话语气,也不算是很客气。

    但是王川不了解这些,也不在意。他现在,只想尽快卖了人参,换成钱。

    拿出装人参的黑色塑料袋,递到老人面前。“一支人参,老先生看看。”

    看到盛放人参的袋子,老者对王川出售的人参,更不报什么希望了。有价值的东西,谁会这么随意的包装?

    但是,当老人从塑料袋中拿出人参时,面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细细观察了好长时间,才长呼一口气,“好东西啊。”

    “您真打算出售?”老者这次说话,用上了敬语。多少年没见过这种好东西了。虽然,即使王川出售了,也会变成店里的东西了。他是不会拥有这支人参的。但是他见到这种年份的人参。内心,还是无比激动。

    “当然是卖了。要不我来你们这干什么。”王川不解的说道。

    “这支人参,品相完好,根须齐全,没有一丝损耗。简直是完美。”老人激动的说,“年份上,至少一百三十年。”

    王川忍不住惊讶,他判断有一百年份,完全是根据网上的图片。但是,从这专业人士嘴中说出,心中又有不同的感觉。竟然真的有一百多年了?

    “这支人参,我们出四百五十万。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老者说道。

    听到价格,王川更是震惊了。知道人参贵,可没想到这么贵啊。有了这些钱,他完全可以解决目前的危机了。

    连忙点头说好。

    “不过呢,先生需要和我们签订一个转让合同。毕竟是价值昂贵的东西。我们需要保证来路的正当,以免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老者看到王川点头同意,拿出一页合同,递到王川面前。

    王川扫了一眼合同,说道,“没问题。”

    合同内容,无非是说明,王川是人参的所有人,现以四百五十万的价格,转让。

    “付款方式使用支票,还是现金转账?”老人又问道。

    “转账吧。”王川答道。告诉老人银行账号,不长时间,就收到了短信提示。

    看到银行账户多出的一串零,王川内心高兴的只想大声喊叫。

    收到钱,签完合同。王川把人参交给了老者。这次交易就算完成了。

    “这是我的名片,以后再有这种东西时,请和我联系。”在王川离开药店时,老者递给王川一张名片。

    “欢迎下次光临。”老者冲着王川微笑着说。

    收到这么一个宝贝,丰厚的提成,是少不了的。所以老者很希望王川能再次光临。

第三十八章 事前筹划

    王川没在省城做过多停留,卖出人参就开车离开省城。他心中有事,没有在省城玩耍的心情。

    由于这次去省城,诸事皆顺。没有消耗过多的时间。等他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