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起明末-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下,我就不仔细宣读了。”萧明乾将情报递给了唐洪生。
萧明乾宣布这个情报的时候,唐洪生,李元心,陈元贇三个来自大明,接受了传统儒家教育的人,心情是复杂无比。
作为传统的文人,他们对于女真起兵反明是充满了愤怒的。但是作为一个迟早也会竖起发明旗帜的势力中的一份子,他们未尝没有让女真人吸引大明视线,消耗大明实力的心思。
正是这种复杂的心思,使得他们在看到努尔哈赤的这一篇荒谬之极的“七大恨”的时候,并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弹冠相庆,只是心情沉重的沉默以对。
“督军大人,辽东战事一起,兵祸连连,我汉家百姓必然流离失所。还请督军大人能够垂怜那些无辜的百姓,加大辽东移民的力度。”
看完情报,唐洪生站起了,恭恭敬敬的向萧明乾恳求道。他并没有请求萧明乾出兵辽东,相助大明王朝,因为他知道那根本不现实,但是他实在不忍心坐视辽东的汉人惨遭屠戮。
“先生无需如此,明乾之所以今天会将这个情报拿到这里来讨论,就是想让各位讨论一下,我们该如何尽可能的将辽东百姓救出来。”萧明乾赶紧上前,将唐洪生扶了起来。
“各位,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却心中的民族大义。如果我们不去救助那些可怜的辽东百姓,可能过些年,近四百万的汉人百姓就会被那些女真人屠戮一空。”萧明乾沉重的说道。
“督军大人,不能吧。据情报显示,辽东的女真人口不足百万,且因为全民皆兵,不事生产。如果将汉人百姓全部屠戮,他们就有可能被饿死。而且,到现在为止,辽东还有大部在大明的手中,辽东的百姓大可逃到大明的势力范围内啊”
陈元贇对于萧明乾所说的感到非常的不可置信。在他看来,即使女真人再凶残,也不可能将作为其衣食来源的汉人全部屠戮。
“不,士升你错了。女真人屠戮汉人是必然会发生的。如果你是努尔哈赤,你能放心自己身边环绕着四倍于己的汉人吗?不可能,不管是哪个统治者都不可能对这种局面放心的。蒙古人如此,女真人也会如此。屠戮是少数民族,统治一个人数比他们多上很多的民族的必然手段。
所以,他们宁愿缺衣少食,也要大量屠杀这些汉人,一直杀到他们彻底放心为止。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将这些汉人尽可能多的救下来。”
历史的事实无不表明,那些少数民族对人数众多的汉族有着天然的惧怕。不管是五胡乱华,还是蒙古南侵,亦或是满清入关。其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规模屠戮汉人的时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个将希望寄托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良心的汉奸,其根本就没有看到这种必然的血腥过程。
萧明乾的话,让在场的人全部都被吓得一身冷汗。是啊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自己也不会对身边的如此众多的汉人放心。这么一想,他们再也不对女真人放过辽东汉人抱有任何的幻想了。
特别是唐洪生三人,他们都是受过儒家教育的。对于那些被人故意歪曲的理论了熟于胸。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站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仅仅一个简单的换位思考,就将那些个荒谬的理论给驳斥的体无完肤。
“督军大人,我们可以在出兵辽东,在那里占据一地,然后尽可能的收拢那里的汉人。”吴运东首先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可辽东现在仍为大明领土,如若我们强占一地,那么我们将会面临大明和后金双方的攻击。这是万万不可的”唐洪生反驳道。
“可是如果不出兵强占一地的话,我们连一个可靠的港口都没有,如何能够大规模的救助那些汉人百姓。”
赵永岩也非常赞同出兵辽东。南洋的事情肯定是没有第一舰队太多的事情了,所以不甘寂寞的他,希望在北边也能够有所作为。
“你们错了,如果我们强占一地,那才是彻底的断送救助辽东汉人百姓的可能。如果我是努尔哈赤,即使无法彻底消灭台湾上岸的兵力,我会将台湾所占领的那个地方给彻底的封锁起来。到时候,可能一个汉人都到达不了那个地方。”陈元贇站出来反驳道。
“督军大人,我们情报局的辽东科已经建立三年了。我们可以让辽东的情报人员尽可能的收拢那些因战事而逃亡的百姓,然后秘密的前往海边,运出辽东。”卢远志建议道。
“情报人员秘密收拢百姓倒是可以,但是如果人员一多,必然引起女真人的注意,到时候可能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而且这种途径太过缓慢,能救下三分之一的百姓,就已经非常困难了。”陈元贇再次出声打击众人的信心。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该怎么办?”赵永岩忍不住恶声恶气的冲陈元贇大声责问道。
“督军大人,您可别忘了,我们还有约翰他们这些个西洋人呢”陈元贇莫测高深的说道。
发展 二百二十六章救人,腐蚀女真贵族,一举两得
二百二十六章救人,腐蚀女真贵族,一举两得
“督军大人,您可别忘了,我们还有约翰他们这些个西洋人呢”陈元贇莫测高深的说道。
“那些西洋人?这件事,他们能起什么作用?”赵永岩疑惑的问道。
约翰他们自从来到台湾后,虽然在生活上,待遇都非常的好,收入在台湾,是处于绝对的上层。而且他们自己也联合起来,在台湾建立了一个毛纺织厂,基本上可以算是台湾的一份子了。
但是先天上的种族差异,使得他们一直不能进入台湾的高层,即使是他们当中地位最高的约翰,也只担任基隆的商务局长。几个原先的军官和士兵担任军中的职务,但也都是主要负责新兵的训练。其他人大多进入学校,担任教师的职务。
现在陈元贇突然提到他们,这让已经基本上将这些人给忘却了的众人感到非常的疑惑不解。
“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萧明乾一拍自己的脑袋,暗骂一声自己这个猪脑。
“我们可以让约翰他们出面,以赎买的方式解救辽东汉人。”陈元贇笑着说道,表情相当的得意。
“不可,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间接的资敌?有了足够的资财,后金的发展将会更快,这对所有的汉人,可能会是更大的灾难。”唐洪生反对道。
“我看可以,我们不一定要用钱财去赎买辽东汉人。”萧明乾笑着说道。
这个时候,萧明乾已经完全明白陈元贇的计策了。没错,就是用台湾的那些奢侈品到辽东去赎买汉人百姓。
这几年台湾外卖的奢侈品可是相当的多,包括白糖,玻璃,毛纺织品等等。这些个东西,在其他地方都是极其昂贵的,而且还不会从实质上增强后金的实力。用这些个东西去贿赂后金高层,再合适不过了。
萧明乾将这些想法说出后,在场的众人,全都开心了起来。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不仅能够救助辽东汉人,而且还能够腐蚀女真人的高层。等汉人百姓大部分救出来后,那些已经养成习惯的女真高层就得从普通女真人那里收刮钱财来继续享受这些东西了。
“大人,辽东苦寒,粮食生产很是问题。而我们台湾的粮食经过这几年联系的丰收,库存的粮食已经非常的多了,再不消耗一些,我怕那些粮食就会烂掉了。我们不如将这些多余的库存粮食拿出一部分陈年的,用来酿酒。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又多了一种可用来赎买辽东汉人的商品,而且还能够让辽东女真人习惯大量的饮酒。各位想想,如果等我们做好出兵辽东的准备后,提前几年停掉辽东的酒类供应,你们说会发生什么?”
要说这文人坏起来,可真是没边。陈元贇的这个计策可以说是阴毒到了极点。所有人的脑海里都禁不住想起一个场景。在台湾停止向辽东供应酒水后,已经被惯坏了的女真高层可定要大量的消耗他们的粮食酿酒。这种情况,对辽东来说,完全是灾难性的。
一想到这,所有人都难以控制的打了个寒战,看向陈元贇的眼神全都一副你可真毒的意思。
“喂喂你们那是什么表情。我这也是为了辽东的汉人百姓和我们台湾的大业。”众人的那种表情,让陈元贇极度的不爽。
“呵呵各位就不要逗士升了。这的确是个良策。而且我认为,除了这些奢侈品,我们还能加上一些用精钢精心打造的冷兵器,如什么削铁如泥的宝刀宝剑什么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对那些用于享受的东西感兴趣,遇到这些人,就可以用这种东西打动他们了,不要忘了,到现在为止,那些个女真人可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穷鬼。有了这些东西,全方位的腐蚀他们,我就不信他们不中招。”
说完这些,萧明乾向陈元贇竖起了大拇指。在这些人当中,只有陈元贇才是拥有战略眼光的谋略型人才。其他人如唐洪生是内政型人才,李元心,吴运东,卢远志,林洪文,杨木森等人都是些专业人才。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都非常的出色,在台湾给了他们舞台后,他们都作出了极其出色的成绩。但是遇到这种战略布局的问题,他们就帮不上萧明乾什么忙了,不能给他什么好的建议,更难以找出萧明乾的错误了。
所以,萧明乾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得到陈元贇这个大才之人。可以这么说,除了唐洪生,陈元贇是萧明乾最看重的人。
“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单一的依靠约翰他们就能够完成的。卢先生,洪文你们情报局要全力配合他们进行这件事情。记住,一定要密切注意收集后金高层的信息,有任何不利于他们的消息,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他们撤离。虽然约翰他们是西洋人,但是他们也是我们的同伴,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朋友,可不能让他们受到伤害。”萧明乾严肃的命令道。
“督军大人请放心,情报局一定全力以赴的完成这个任务。”卢远志和林洪文立即保证道。
“嗯这样就好。还有这件事情太过危险,而且一定要严格保密。所以,我不打算让普通的商人参与其中,所以从今天起用于运输辽东百姓的船只不再允许普通商人参与。全部由军政府所有的第一海运公司和第一舰队负责运输和护航。吴先生,永岩叔请你们多多费心了。”在得到卢远志和林洪文的保证后,萧明乾又向吴运东和赵永岩命令道。
“是,督军大人”吴运东和赵永岩站出来,分别行礼道。
“嗯大体的策略就这样了。具体该怎么做,就在以后的时间里完善。佳儿,待会去召集约翰和杰生神父来一趟。”
“好的,我现在就去让人传达命令。”说着,宋佳便匆匆的离开了,整个人风风火火的。
“呵呵小佳儿可真是一点都不像是个女孩子,我看她长大后肯定能如愿成为一个女将军。”赵守富慈爱的看着宋佳离开的背影,笑呵呵的说道。岂不知,他的这句话,在十年后成为了现实。
发展 二百二十七章以战代练
二百二十七章以战代练
“好了关于救助辽东汉人的事情就讨论到这里了。下面我们来讨论,如何面对眼前的对西班牙的战争。”
在大得方针定下来后,萧明乾便将话题转向台湾现在所面对的同西班牙人的战争。一听萧明乾的话,众人也立即停止了私下的讨论,严肃的听萧明乾说下去。
“此次海战之前,我们就已经就同西班牙的战争,做过一次讨论。但是从这次海战看来,我们并不能对西班牙人形成绝对的优势。经过此战,第二舰队已经失去了一半的战力,即使加上第一舰队,我们的实力同西班牙人也只是稍占上风。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我们的周围并不仅仅有西班牙人一个势力,还有荷兰人这个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势力,所以我们要非常慎重对待这场战争。”
说到这里,萧明乾看向童子豪,对于这场海战,感受最多的应该就是童子豪了。
“子豪,对于这场海战,以及我们同西班牙舰队的优劣势,我想你应该有很深的理解,和大家说说。”
得到萧明乾点名,童子豪站起来,详细的向在场的人复述了海战的始末,最后他说道:
“虽然我们的训练很充足,士兵的素质也很不错。但是因为极其缺乏实战,所以我们的临战应变能力远远不及西班牙人,而且在战场指挥上,我们也与西班牙人有很大得差距。另外,士兵的临战反应等方面也比不上西班牙人,虽然我们的战舰并不逊色于西班牙人,但是我们的航行速度,命令执行速度等等方面都要差于西班牙人。
不过,我们有我们的优势。通过这场海战,我们发现西班牙人火炮的口径与我们相比要稍微低上一个档次。而且火炮的射程也要低上三四百米的样子。另外,我们的千吨以上的战舰的战场生存能力要明显强于对方。
综合以上的优劣势,我想我们只要在海战过程中尽可能的拉开同对方的距离,凭借着我们的射程优势,在海战中,完全可以取得上风。我的看法就是这些,请大家指正。”
说完,童子豪恭敬的向萧明乾行了个礼,然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在场的人对童子豪的讲解,反应各不相同。大部分人是持乐观态度的,特别是军方的人。在他们心中,依然保持这一种源于技术优势的心理优势。
“子豪的讲解和看法,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待童子豪落座后,萧明乾向在场的人征求他们对这场海战的看法。
“童舰队长,我这里有一些看法。刚才你说我们可以依靠火炮和战舰的优势取得上风。但是我要提醒各位,通过这次的海战,西班牙人对我们在这两方面的技术优势肯定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你们认为,他们还会向这次一样,在接站之前让我们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吗?所以,我要提醒各位,这次海战过后,我们的技术优势会被对方回避。”
陈元贇首先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陈元贇的话,使得刚才还持乐观态度的人的脸色,立即就变了。
“那怎么办,如果我们不能取得优势的话,就只能同西班牙人拼战舰和火炮数量了。”赵永岩有些不能接受的说道。
“拼消耗万万不可。如果我们同西班牙人损失太大的话,得利的只能是荷兰人。即使他们无法上得了台湾的岸,但是没有了足够的海上力量保护台湾的贸易航线,台湾的发展将会彻底的陷入停顿。”
通过这些年的执政,唐洪生对海军力量非常的看重。不同于大明的那些官员,在看到了海洋贸易的好处后,唐洪生对保护海洋贸易的海军将士完全没有那种歧视。所以,他不可能让台湾的海军在同西班牙人的对抗中受到削弱。
“可是如果我们不同对方实战,我们永远都提不上来啊”看到军政府的官员似乎有不让海军出战的现象,童子豪着急了,立即站出来说道。
“嗯子豪说的队。没有实战,我们的海军就永远成长不起来。这样好了,既然我们大规模的海战难以力压西班牙人。那我们就以战代训,以小规模的海战来代替平时的训练。”萧明乾示意童子豪不用担心,站起来说道。
“督军大人的意思是在短期内,不进行大规模的决战,而是通过小规模的主动出击,来达到训练的目的?”一听萧明乾的表态,童子豪立即兴奋的问道。
“没错这段时间内,由于荷兰人抢占了马六甲,西班牙人不可能无动于衷。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可能出动大规模的舰队来对付我们。这就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准备时间。
而且第二舰队必须得到补充增强。现在我已经下令,第二第三造船厂和各军工厂,全力以赴建造八百吨以上的战舰,预计八月份就有二十艘千吨以上的战舰和三十艘八百吨的战舰。这样一来,第二舰队的战舰总数将会和第一舰队持平。以后新建的战舰两个舰队平分,争取在明年年初,两个舰队的战舰数量都突破一百,每个舰队的总吨位突破八万吨。”
增强舰队的实力,是必然的事情。在没有涉足大明的之前,台湾的出路只能是海上。而这几年,联合护卫军的建设让位于台湾的经济发展,每年新增的战舰数量只有二十艘。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已经上了轨道,而且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制造能力。现在战事一起,自然要大规模的向军队倾斜。所以,萧明乾决定他今年的利润将会有一半投入军队当中。
“太好了,有了足够的战舰,只要有一年的规模的实战经验。我们一定能够在一年后全面超越西班牙人。”
童子豪现在兴奋异常。萧明乾这一番话,已经表明第二舰队将成为这次同西班牙人的战争的主力,充分的表明萧明乾对他的信任,让他生出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发展 二百二十八章情报部门改革
二百二十八章情报部门改革
“另外,战事一起,情报工作将极其重要。情报局现在的工作分工有些不满足要求,所以我要求从现在开始,卢先生负责辽东,日本,朝鲜方面的工作,并且分别选派一些有能力的人分别成立辽东情报司和日本情报司,负责辽东,日本,朝鲜这三个地区,朝鲜方面归属辽东情报司,。
林洪文负责南洋及岛内的情报工作,分别选派人员成立大明情报司和南洋情报司,负责大明和南洋的情报工作。至于台湾,我会重新成立一个本土局,专门负责台湾及以后所占领土的内部情报管理。”
虽然早就有了些心理准备,但是萧明乾的任命还是让卢远志和林洪文心头为之一颤。五年来,台湾的情报局由原来的卢远志一手控制,到后来的卢远志和林洪文分别控制台湾的内外情报。
这情报局充斥着卢远志和林洪文的身影。其成员大多为卢远志的商人系统和林洪文的林家系统。
所有人都知道这种情况绝对是不可取的,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卢远志和林洪文都知道这情报局的改革是迟早的。果然,萧明乾借助这次对南洋的战争,将台湾的内部情报控制给剥离了出来。
当然,说卢远志和林洪文没有一丁点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都是极其理智的。他们都知道如果一直维持这种情况不做改变,那才是极其危险的。即使他们自己不想出事,到最后可能也由不得他们。所以,萧明乾这么做他们也很理解。
“是”卢远志和林洪文没有丝毫犹豫的站出来领命道。
二人的干脆利落,让在场的人都露出了满意的笑意,特别是唐洪生。此前,唐洪生不止一次向萧明乾提出改革情报局,消除海商系统和林家对情报局的影响。现在,萧明乾终于开始行动了,而且一开始便是关乎台湾内部稳定的部分。这让所有人都舒了口气。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萧明乾早就想改革情报局了。但是情报方面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够解决的。五年前,萧明乾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控制台湾和收集外部情报的途径,但是情报又不能没有。所以,他只能借助海商建立的系统和林凤一家十几二十年建立的系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不至于成为一个瞎子。
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后世记忆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情报的重要性,怎么可能将情报系统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虽然在现阶段,因为利益的一致性,使得他们并不会做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情。但是以后的事情,谁又说得清。
所以,自从四年前,台湾的一切开始上了轨道后,萧明乾便开始培训自己的情报系统了,而这个系统的负责人便是赖昌梁,赖家集的唯一幸存者。而且这个系统已经在所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运行了三年时间。直到去年年底,他们已经彻底的控制了整个台湾。
这次的南洋战事和辽东的后金正式反明,正好给了萧明乾将情报局从内部驱逐出去,专门负责外部的情报收集。这样一来,能够让所有人都安心。
“卢先生,洪文,你们一定要记住。情报工作一定要做好,不能仅仅止步于收集信息。就像这次,西班牙人和孙新联合来攻。直到他们快到台湾了,我们才收到消息。而辽东更离谱,三月的事情,五月处,我们才收到传回来的消息。”
萧明乾说到这里,卢远志和林洪文的脸色变的有些不好看,但是萧明乾说的也是事实,他们也无从反驳。
“情报局不应该是收集那些公开的消息,更应该多多培训精锐的情报人员,打入其他势力的内部,做到对方有任何的意向,我们都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施加影响,使得对方做出错误的决断。”
这个时代的情报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斥候的层次,即使有比较深入的,也非常少。但是萧明乾本身不是情报人员出身,所以也没办法给出情报人员的培训方法,只能在这里给具体负责的人提出一个可量化的要求而已。
“督军大人,请放心。我们一定不负督军大人的厚望。”
林洪文首先表态,卢远志随后附和。从这里就看出两人的经历上的差异了,林洪文在投靠萧明乾的时候,便已经基本上做到了上述要求,只不过没有形成一个具体化的总结而已,而卢远志却完全没有深入情报方面的精髓,毕竟商人们只需收集表面的东西就够用了。
“嗯既然这将就好。现阶段,经费会适当的向南洋情报司倾斜,但是其他地区的情报司也不可放松,特别是大明和辽东两地,是南洋事了之后的重点。”萧明乾笑着向卢远志和林洪文点头道。
“督军大人,情报局的工作我不是非常的清楚。但是督军大人,我觉得还有一个方面被遗漏了。”萧明乾分配完情报工作后,陈元贇站出来说道。
“哦士升有何高见?”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陈元贇,他们觉得萧明乾的这么分配已经相当完善了,没想到陈元贇还能挑出错来。
“督军大人,军队中的情报该如何管理?交由本土局处理?但是他们是要离开台湾,外出作战的。”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明白了。台湾的军队系统是一个基本上完全脱离于军政府的系统,在现阶段完全操控在萧明乾的手中。而不管是本土局,还是四个地方司都可以算是一个挂靠在军政府下面的一个部门。
这样一来,军队中的情报如何解决?虽然现在因为军队数量的稀少,结构简单,战事也基本上没有,使得军队的情报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但是随着军队的扩大和外出作战的越来越频繁,情报工作将会变得极其重要。
那个时候,该怎么处理军事情报?难道说在本土,就归属本土局负责,在外,就归地方司负责,这根本不可能。
发展 二百二十九章顺应情势,成立外交部
二百二十九章顺应情势,成立外交部
不过,要建立完备的军队情报系统,实在有些难为萧明乾,毕竟萧明乾‘前世’只是个普通的预备役军人,对于情报这种东西,并不是很了解。而且在萧明乾的印象中,世界各国好像并没有针对军队单独建立一个情报系统。不过台湾现在的情形实在有些特殊,海商和林家系统的存在使得情报局被分成了数块。而这两个团体很显然不应该插足军队。所以狠狠的挠了挠头后萧明乾决定增强本土局的权力。
“军队系统的情报收集就不需要特意建立一个情报系统了,以后所有的军事方面的情报均分属本土局负责。为保证军事,本土局有权力全面共享四司的情报,但本土局无权干涉四司的情报人员的培养调派和情报收集。而且不管是本土局,还是四司,均只有调查权,却没有以暴力手段逮捕台湾内部人员的权力。”
这一点萧明乾是要特意强调的。东西厂,锦衣卫这两个特务组织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一旦这样的组织掌握在那些有强烈的权力欲的人手上,那危害将非常之大,萧明乾可不想培养出这样的一个怪物。
卢远志和林洪文相互看了眼对方,他们都从萧明乾的这样的安排中看到了对他们的防备。但是就是看出来了,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再说,有意见又有什么用,现在的台湾,军队完全掌握在萧明乾的手中,其他势力对军队没有一丁点的影响力。
而军政府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萧明乾对军政府完全是不太乐意干涉。但是掌握军政府的要害部门的是唐洪生,李元心,何耀泉,陈元贇等人。海商团体的人和林家掌握的最要害的是情报系统和警察系统,虽然说权势也不错,但是在军政府当中也只能算是一般了。
特别是商业。当初萧明乾任命李元心负责商务部的时候,便有很多的海商找到吴运东和卢远志,表示他们的不满。但是不满又如何,李元心的能力和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那个时候,台湾的主要经济体也不是海商了。所以,吴运东和卢远志也没有提出什么不同意见。
现在通过这次的情报局组织改革,所有人都看出了,萧明乾并没有特意针对什么人,什么团体的样子,完全是要让台湾所有的一切都控制在他的手中的意思。虽然这样伤了海商们和林家的感情,但是也不是不能理解,更是必须要接受的。
“既然督军大人有此安排,元贇自无话说。”
陈元贇看了看吴运东,卢远志和林洪文的表情,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现在应该讨论的。虽然在他看来,情报系统应该完全将两家的影响消除掉,但是台湾现在的事实,使得这种情况有些不合时宜,以后慢慢来就好了。
“情报系统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好的,以后慢慢完善好了。但是我要说的是,不管如何做,都是为了让我们台湾能够更稳定,在面对敌对势力的时候,更有把握取得胜利,最终让所有人都能够在不破坏台湾大好局面的前提下,取得最大的利益。”
看到场面上气氛有些诡异,萧明乾不得不出声安抚众人。虽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但是萧明乾不得不承认,台湾这个刚刚发展起来的势力,其实已经分出了一些个特定的利益团体。
台湾的本土海商,新兴的工业团体,林凤一系的人员,以及最强大的萧明乾这一派系,林林总总七八个团体。而且据萧明乾所知,因为唐洪生,李元心,陈元贇等等这些人在军政府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台湾本土海商和林凤一系以及有了合流的迹象了。
这种情况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萧明乾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有利益上的冲突,那就会产生派系之争,这是绝对无法避免的。所以,只要这种情况不会影响到台湾的发展,萧明乾并不会过分的压制。
现在之所以改革情报局这个动作,并不是因为萧明乾想要对付海商和林家,而是单纯的为了保证情报系统的相对单纯而已。
“督军大人说的是。台湾的稳定发展,才是其他一切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说到这里,吴运东站出来表态道。作为台湾海商,甚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