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起明末-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可避免的要和大明各地的官府打交道,人手银子都需要不少,所以这最后一个方法可以作为我们以后长期对策来实行,现阶段先不急着去做。”

说完自己对四个方案的看法,萧明乾环视在场的所有人,询问他们是否有其他的意见。但萧明乾所说的这些情况他们也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他们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说的了。

“既然这样,男女比例问题就说到这,下面说说下一个问题。”

“督军大人,我这边有一个问题。现军政府和联合护卫军当中所有的识字的人都要兼职教导孩子们和士兵们习字读书,大家都非常的累,有几个年岁大一些的,都有些吃不消了。我们是不是取消一部分人的教导工作啊!或是减少一些学生?”

这个问题唐洪生何耀泉这样的读书人是不敢提出来的,而其他人也不好意思提出来,所以他们便委婉的通过赵守富向萧明乾提出了这个问题。

“不行,教育决定着我们的事业能否成功。一群目不识丁的人所组成的团体成不了任何的事情。张角如此,黄巢更是如此,这一点没得商量。

嗯!我知道,大家都很累。这样好了,等过完年,台北和基隆两城的生活区也基本建好了。这样一来,我们便在台北,基隆,淡水三地集中建立三间规模大一些的校舍,将适龄孩子集中起来,由大家轮番给他们上课。每人每七天至少上课两个时辰。这样一来应该不会太累了。”

“可是督军大人,那些家里离三地较远的孩子们怎么办?”

“三地的学校,不仅会建校舍,还会建宿舍和食堂等生活区域。凡是到三地上学的孩子,可以免费食宿,每七天可回家一天。”

萧明乾的决定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可是真正的免费教育啊!要知道,从一开始,孩子的读书就没有收过任何的费用。现在连食宿都免了,人少还可以,以后人多了,那负担可就非常之大了。

“督军大人,我反对免费食宿,长此以往,军政府将难以负担!”

唐洪生首先提出了反对,作为传统文人,他当然非常欣赏萧明乾的全民教育,但是作为军政府的总长,他可不想军政府因为无法负担教育开支而破产。要知道,一旦实行了,那么以后想改就很难了。那个时候谁要是敢提出收费,还不被人给骂死。

其实话说出口,萧明乾也觉得有些不妥。

“嗯!也对,那这样好了,将学生的住宿条件分成几个等级。一般的宿舍免费,但要想住的舒服,那么就要依照不同的条件缴纳相应的费用。另外学生的平常所食,由其父母负担好了。”

“这样可以,要想吃得好,住的好,那就要多交钱,而对于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可以得到免费的教育。这样一来,学校对军政府的负担就要小得多了。”

吴运东等海商首先表示赞成,他们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后代的食宿太差。而完全免费的教育,那条件肯定高不到哪去。所以,他们非常的赞成这个决定,虽然他们要付出一些钱,但他们也不在乎那一点钱。

“那就这样定了。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创业伊始,所有的东西都是空白。所以需要大家披荆斩棘,艰苦的创下一份基业。当这份基业真正壮大以后,在座的都将是真正的元老。到时候,所得到的回报也不是那些中途加入的人所能够比拟的。”

萧明乾的话,让在场的人都为之一喜。一个朝代,或者是时代的更迭都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最大受益人群的更迭。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即使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是如此。既然不可避免,萧明乾不如在这个时候将其摆到桌面上来。这样一来,就能让很多人更加的出力。

而且只要他们不做出什么过火的事情,萧明乾也不反对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去享受他们在基业建立初期的付出所带来的权益。因为,不是他们也会有其他人的,既然这样,还不如让这些真正奋斗过的人去享受。

“其实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大明大量的引入读书人。”

发展 第一百三十九章法律

何耀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台湾岛远离大明,而大明不得志的读书人多如牛毛,引入一些并不会有什么不妥。

“不行!大明的那些读书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正统,如果让他们进入台湾,那么我敢肯定用不了几天,就会有人把我们在坐的所有人的头颅当做进入大明官场的路引。好了,这校舍教书的人手不够问题就这样好了,还有其他的问题吗?”萧明乾坚决的否决了何耀泉的这个建议,萧明乾在这一点上是无比谨慎的。

“督军大人,我这里也有一个建议。”赵永岩站出来说道,“联合护卫军现在分成了十个大队,但是在实际的训练中,非常的不合用。而且我们的战船不算上四百吨的福船,也将达到十四艘。所以我建议将联合护卫军按照三桅大船这种主力战船进行分队。”

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但是实际的战斗和平时训练当中,赵永岩还是发现了联合护卫军现有的军队编制有些问题,所以在这里提了出来。

“嗯!这一点是属于联合护卫军内部的问题,本不应该在这里提出来。不过既然永岩叔已经提出来了,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唐洪生他们自然知道军政府成立之初,萧明乾便明确提出军政分离,所以在赵永岩提出这个问题之后,他们便没有说一句话。

“联合护卫军成立之初,我并没有想过我们会这么快拥有这么多的战船。当时只是为了训练方便才会将其分成十个大队的。现在看来,这样的编制很不合实际。所以,我会参照永岩叔所说的,对联合护卫军进行改编的。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我们下去详细的讨论,今天就不在这里进行讨论了。”

其实这一点萧明乾早就看出来了,几天前他便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但是他不想在这样的场合讨论这个问题,而且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讨论出来的,这里面涉及的东西相当的复杂。

“何总长,你们法务这边有什么问题吗?”萧明乾将话题转移到何耀泉的身上。

“督军大人,我这里的确有一个问题。现在,律法非常的简单,基本上沿用大明的一些律法。但是我们人口虽少,但是商人和工厂都很多,而依靠商人和工厂过活的人也非常的多。

虽然督军大人要求建造的那些工厂因为有督军大人的嘱咐,对来做工的人都很好,十五家海商对对手下的船工等人也还不错。但是这一段时间,不停的有人状告有些私人建立的小工厂和一些小商人克扣他们的工钱,甚至以各种理由骗那些做工的人签订一些有欺诈嫌疑的合约。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这里很难做出什么合理的判决,很多时候,不同的人,判决都完全不同。所以,督军大人是否可以重新修订关于这一方面的律法?”

何耀泉说的问题,萧明乾知道迟早会出现的,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出现了。因为在他印象里,台湾岛这个地方可没有多少工厂和商人,他认为只要自己管好了自己建立的那几个工厂,约束好十五家海商,那么短时间内边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但是他还是太小看人口增加,物质繁荣后,联合护卫军和军政府治下的发展速度,更小看了自己大规模建立工厂和大把撒钱所带来的引导效应了。

虽然萧明乾所掌握的那些拥有新技术的几个行业还没有人有那个实力去跟风,但是他所没有涉及的那些传统行业,还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纺织,家具制造,制皮等等很多行业都涌现出了不少的小工坊。随之出现的,当然便是大大小小的商人。

这些工坊和小商人没有萧明乾的那些大工厂和十五家海商那么大的实力,而且他们也非常的渴望能够快速的壮大。自然而然的,黑心的欺诈也就随之而来了。

并不能怪萧明乾没能及时的发现这些问题,毕竟他已经将日常的政务都交给了其他人,而其他人有的时候,对这些现象并没有太过重视。甚至有些时候认为这只是正常的个别现象,从来都不会将其看做是什么了不起的社会问题。

“何总长所说的这个问题的确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又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想出解决办法的。嗯!这样好了,将这个问题记下来,作为我们以后两个月的时间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萧明乾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不是一个律师。虽然知道后世有劳动法,合同法,商业法等等法律,但是他只知道这些法律的基本精神,对其中的法律条文,他是一条都不知道,所以他只能利用这些法律的基本精神,引导在场的这些人一条条的建立新的法律了。

再说了,后世的那些法律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一个环境,不一定就适合。超前和落后是一样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其后整整一天的时间,除了中午饭的时间内,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众多的问题被一个个的提出来,涉及到军政府和联合护卫军的方方面面。有些当场便给出了解决方方,而有些需要长时间的讨论,留下来待以后长时间的讨论确定。

腊月十二,临近春节。在这个一年里最冷的时节,台湾岛北部虽然气候也达到了零度左右,但是这里的很多树木还是一片绿色,使得整个台湾岛的隆冬景色完全不同于北方的那种萧瑟,显得生机勃勃。

而从海洋上冲上来的充满湿气的风,让岛上的新居民山东来客感到非常的奇怪,为什么连水都没有结冰,天气却仍然这么冷,冷到骨子里。

就在这一个寒冷的天气里,造船厂却是一片红火,今天是新造的六艘三桅大船正式交付使用的日子。在萧明乾的带领下,联合护卫军和军政府的主要人员都集中到了造船厂,兴致勃勃的参加了一场隆重的仪式。

发展 第一百四十章新舰启航

仪式的盛况不必细说,都是那么回事。不管是萧明乾还是唐洪生,甚至是那十五家海商都对这一批的三桅大船及其重视,原因便在于这是联合护卫军的第一批自己建造的战船,而且还是真正的专职战斗的战船。不同于那些偏向于武装商船的三桅大船,这六艘船速度更快,防御更强,火炮更多。

有了这装配了三十六门火炮的三桅大船,联合护卫军的实力将会提升到一个可以对抗周围所有海盗的实力。

其中感受最深的便是童子豪和金路两个人了,昨天他们两个人在得到萧明乾的认可后,正式的加入了联合护卫军,而且凭借在随后的战船操作演练中优异的表现,得到了指挥一艘战船的职位。要知道,到现在有几个大队长还只能指挥四百吨的福船呢!如此的重用,让这两个极重义气的汉子,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今天,他们也参加了新船的接受,其中两艘以后更是会成为他们所指挥的战船。

六百吨西洋战船,不管是在风帆的数量,船体的坚固程度,火炮的数量上都比相应吨位的福船要来得优秀,甚至是船体的漂亮程度也不是福船能够比拟的。

童子豪和金路两人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够有机会指挥这样一艘拥有三十六门重型火炮的海上利器。同它们比起来,他们之前指挥的那些海盗船只简直就是不堪一击。他们甚至觉得只靠两艘这样的战船,便能够挑战这片海域除了林辛老以外的所有海盗了。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两个,在场的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看着六艘这样的利器,所有的人,特别是那些海商心里安定了很多。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坚信这一片海域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他们的游乐场,因为所有人知道,能造出六艘,就能够在造出六十艘。

“督军大人,我们是否应该为这六艘战船命名?”杰生来到萧明乾身边,向萧明乾建议道。

“呵呵!神父,我知道你们西方的每一艘船都有名字,这有利于战场的指挥。我会接受你的建议的,但是那需要等我们造出了一千吨以上的战舰的时候,我才会对每一艘船进行命名。”萧明乾的语气豪迈非常。

其实萧明乾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但是这个时代的海战中战船的数量太过庞大,如果每一个小吨位的战船都命名,那么光起名字便是一个狠头疼的问题。所以萧明乾决定只对千吨以上的战船命名。

在萧明乾的眼中,千吨以上才能够称得上是战舰。而且那个时候,战舰的数量也会少上很多。

“千吨?喔卖噶的!那在欧洲也是一流的战舰了。”

杰生神父非常的吃惊,这并不是说他认为萧明乾造不出这样的战舰,而是被萧明乾的语气给惊到了。他听得出来,在可见的将来,只有千吨以上的战舰才会是联合护卫军的正式战舰。

“千吨!督军大人,那建造费用是非常的高,加上更多的火炮,每艘可能是需要十万两以上的银子啊!”

听到萧明乾有大规模建造千吨以上的战舰的意思,洪元吉震惊的说道。

“十万两!”听到这个价格,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惊到了。

“督军大人,千吨大船太过昂贵了。造其一艘之耗费,可造眼前之六百吨战船三艘还有余。以后之税赋将难以承受啊!”

一听一艘船要耗费十万两以上,唐洪生被吓了一跳。除了当年的宝船,大明可从来都没有耗费十万两以上去建造一艘船的先例啊!而且,依照唐洪生很清楚,萧明乾肯定是要大规模建造的,这哪行啊!

大明朝廷一年的赋税也只有几百万两(指的是中央收到的,不是全国百姓实际缴纳的。),全部用来造这样的船,也就几十艘。而唐洪生是知道的,几十艘船远远达不到台湾岛实际的需求。

这样算来,唐洪生都不敢想象以后这海军将要投入多少钱进去。

“呵呵!先生,您不用担忧。以后你会发现十万两银子造出来的船绝对物有所值。而且,我也不会那么穷兵黩武,正常情况下,军费占全年赋税的不会超过两成。”萧明乾可不是那种为了军队实力就不顾一切的人。

“那就好!但如此一来,战船数量可够用?”

得到萧明乾的保证,唐洪生放心了。但是他又担心战船数量太少,而使得联合护卫军的实力受到限制了。

“放心好了,这几年,我们之前准备的军费和收上来的赋税足够了。而过几年,我敢肯定,我们每年的的税收会慢慢多起来的。而且如果不够的话,我会想办法的。”

其实萧明乾也不是非常的肯定几年后的赋税到底能不能满足联合护卫军的开支,所以他已经有了从自己的收入当中划些钱出来支援联合护卫军的想法了。毕竟,只要那些工厂建立起来后,他的收入将会猛涨的。

不算还没影的玻璃厂和生产其他的新产品的工厂,就凭糖厂,钢铁厂,造炮厂和水泥厂,萧明乾大概算了一下,他明年一年的收入不会低于百万两白银。

萧明乾可不是守财奴,而且这些工厂都是处于完全垄断地位的,所以其发展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投入。所以,这么多钱,萧明乾肯定是要将这些钱给花出去的,而联合护卫军将是主要方向。毕竟萧明乾已经将其他的花费大多交由军政府的赋税去承担了。

“督军大人,他们都问是否可以启航?”这个时候,各艘战船上的联合护卫军的战士们都已经准备完毕了,待传令兵将船上的旗语翻译过来后,石元跑过来向萧明乾询问道。

“启航!”

一声令下,六艘三桅大船便缓缓的离开了船坞,驶向淡水河的中心,并很快的进入了大海,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海试。其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都会一直留在基隆进行训练。而现在在基隆的三艘三桅大船,自然也就回到这边了。

发展 第一百四十一章大年三十的突袭

一声令下,六艘三桅大船便缓缓的离开了船坞,驶向淡水河的中心,并很快的进入了大海,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海试。其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都会一直留在基隆进行训练。而现在在基隆的三艘三桅大船,自然也就回到这边了。

“督军大人,快过年了,是否个战士们放个假啊?”见六艘三桅大船离开了视线后,赵永岩挤了过来,笑着向萧明乾问道。

“放假?放什么假?他们如果都放假了,如果海盗来了,谁来抵御?”

一听赵永岩问这个问题,萧明乾的脸色立即变了。作为前世的一名军人,萧明乾在一开始,便在潜意识里没有想到过要在节假日给联合护卫军放假。

“可是,不放假,那我们这个年怎么过啊!”

赵永岩没有想到萧明乾竟然如此干脆的拒绝了让联合护卫军的放假的提议。这在赵永岩看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他们其实还没有完成真正军人的转变。

“督军大人,即使是大明,各卫所在过年的时候也都会让大部分的军户回去过年的,还是让小伙子们回去和加入过个团圆年吧?”

作为一个同大明军队有所接触的人,何耀泉没有想到萧明乾会不让联合护卫军在过年的时候放假。

“不,大明是大明,我们是我们。没有多少人敢去袭击大明,但是我们几乎所有的海盗都想上来咬我们一口。难道说你们认为我们已经完全的安全了吗?我告诉你们,早着呢!现在的我们可以说是群狼环绕,是最危险的时候。虽然在这段时间应该不会有人会来进攻我们,但是万一有一个海盗这一年实在难过而不顾一切呢?到时候谁来负这个责任。

不许放假!你们不提,我还没注意。从今天开始,不管什么时候,联合护卫军的放假人数不可高出三成。即使是在大年夜,都必须保持警戒的人数,其他人除了聚在一起吃个年夜饭,其他时间和平常一样,保持随时投入战斗的状态。”

虽然萧明乾不是出生于什么特种部队,但是前世的军人出身,他还是知道随时保持备战状态的重要性的。虽然萧明乾也不认为有什么人会在近期攻击这里,但是如果发生了呢!难道让人一个个的去通知那些分散在各地的联合护卫军战士集合迎敌。真到那个时候,可能人家已经杀光了人,抢光了东西走的没影了。

“哦!”萧明乾的拒绝,让赵永岩感到非常的沮丧。

“永岩叔,你去告诉所有的战士。这个年,我会和他们一起过。我知道大家都想在大年夜和家人在一起过个红红火火的团圆年。但是大家要记住,我们是为了让千万个家庭能够放心的过个团圆年才会一直坚守岗位的。”

说这话的时候,萧明乾只能默默的在心里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声对不起了。

“使不得啊!督军大人您如何能大年夜留守军营呢?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萧明乾会这么说,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会有那个势力的首领会在非战的时候,同普通的士兵一起留守军营的。而唐洪生更是觉得这是件完全不符礼仪的事情,是一种悖逆。

“没什么使不得的,就这么定了。”

萧明乾当然也希望能够同自己的母亲一起过这个年,但是他不能!没错,他是首领,在很多人的眼中,其实他就是一个反王。但是他非常的清楚,现在他的势力的凝聚力还非常的若。有稍微大一点的冲击,联合护卫可能都会瞬间崩溃。

虽然这有一点故作姿态的嫌疑,但是在这种时候,该做的姿态还是要做的。而正是这种故作姿态,让淡水镇逃过了一次灭顶之灾,也让萧明乾在联合护卫军的势力范围内的威望更上了一层楼。

1612年,阴历的最后一天,大年三十这一天上午,正当萧明乾在用第一次以新年礼物发放给各军政府官员和那十五家海商的白沙糖,在军营中同一些战士一起做甜点的时候,海面上一支拥有八十艘战船的海盗船队正向着淡水杀气腾腾的开来。

“三头领,您说这些东番岛海商有多少的家产?”

脸色阴冷的孙新挺立在一艘三桅大船的船头,一名小头领有些谄媚的问道。

“不管有多少家产,今天也救不了他们!”

手下带有拍马屁嫌疑的提问并没有让孙新的脸色有一点的转变。看到自己二哥的尸体的时候,孙新便发誓要报仇,不惜一切代价的报仇。

但这一次,他们是真的伤筋动骨了。近三百艘战船的势力,经此一战,只剩下一百九十来艘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些没有算在内的百吨一下的小船,几乎丧失殆尽。

报仇,是要实力的!如果要想拥有强大到能够报仇的实力,那么就要有足够的资本。在结拜兄弟的死亡的刺激下,林辛老和孙新决定买船买炮,买大船重炮。而能够卖给他们这些东西的只有南洋的那些西洋人,不过那些西洋人可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要想买到足够的大船重炮,那么就要有大量的银子。

但是前一段时间的大规模的遍及东南三省的撒钱活动,耗费了他们近两百万两银子。现在他们只有五百万两出头的了,而一艘六百吨的三桅大船,加上那上面的重炮,那些西洋人开价三十万两,全部都投进去也买不了二十艘。况且这些钱又不可能全部都用来卖船,不然让手下的六千来人喝西北风吗?

所以,孙新想到了这些年来一直当养来养的东番岛海商,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目标比他们更理想的了。如果不是顾忌那个联合护卫军,孙新都不会派这么多战船来。

要知道这八十艘战船上,可是有一千八百人,七十门火炮的。放在这片海域,即使是排名第二位的海盗也比之逊色些许。所以孙新这一次不仅要宰杀那些肥羊,还要将那个什么联合护卫军一起给灭了,以增加自己的实力。

发展 第一百四十二章财帛动人心

“还是三头领高啊!那些海商和那什么联合护卫军一定想不到我们会在这个时候去突袭他们。等他们反映过来的时候,可能已经被我们杀的差不多了。”

“哼!这正是我要的。这次我们的实力损耗太大了,而那什么联合护卫军应该有八艘从龙二那三伙海盗抢到的三桅大船。如果正面进攻的话,我们少不得要有一些损伤,而且那八艘三桅大船也会沉上几艘。这可就不美了,所以我才会选在今天杀过去。只要能将那八艘三桅大船给完整的缴获了,那么我们这次就能够稍稍的恢复些实力了。”

八艘三桅大船,在此之前,孙新还没意识到是股多大的力量。但是这次福建水师打上门来,孙新才意识到原来大船和小船是完全不同的。一艘大船如果火炮数量够多,即使面对十艘小船也能完胜对方。而现在有八艘三桅大船就在自己面前,孙新如何能够放过?

在孙新的意识里,这八艘三桅大船在那联合护卫军手中虽然也算是一股不错的实力了。但是充其量也就拥有四十来门火炮,绝不是自己八十艘战船,七十来门火炮的对手,更何况自己这边还是偷袭的。

淡水镇,此时还没有意识到一股意图摧毁他们的海盗正在前来的途中,整个镇子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各个自主形成的聚集市场中,人头攒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两个人出来购买年货。毕竟在个时代,今天是以后几天甚至是十几天最后一次赶集了。

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各种年货琳琅满目。今年的淡水镇,准确的是联合自卫军治下的所有地区,比之往年是繁荣了数倍,人们手头上也宽裕了很多倍。而那些商人们大部分也遇见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很久以前,那些中小规模的商人便为年末的这一次黄金时节而准备着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萧明乾的要求下,十五家海商在海禁加严之前,从大明购入了大量的台湾所没有的东西,使得这个新年的淡水镇的市场除了了没有那些高科技的产品外,同后世村镇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这一天心满意足的选购着年货,为过一个他们有记忆以来最富足的新年而准备着。

而十五家海商这样的台湾岛上的顶尖的商人当然不会为贩卖年货而忙碌,但是今年他们也因为一样东西聚集在了一起。

没错,这件东西便是白糖,如雪般的白糖。虽然在此之前,他们便知道有两家糖厂建立了,也知道将会有大量的白糖会被制造出来。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糖会如此的好。于它相比,以往的那些所谓的雪糖,根本只能算是黄糖。

而且其口味更是那些糖所不能比拟的,那些糖有的时候甚至都带有些许的泥土的腥味(泥浆去除杂质的制作方法造成的)。

今天,在萧明乾的建议下,军政府以年末福利的形式,给每家海商都供应了十斤的白糖。这点白糖的价值在这些海商眼中不值一提,但是其所代表的财富,却让所有收到这份礼物的海商都为之心情激动。这才是萧明乾在过年的时候,向海商们送白糖的真正目的。

“吴老,这白糖督军大人可是会让我们贩卖?”

一名心急的海商在吴运东和卢远志刚刚坐下后,便急不可耐的站起来问道。

“呵呵!在此之前,督军大人便承诺说这白糖将会由我们负责贩卖。这一点各位不必担心,但是督军大人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难道说价格会很高?”如果价格太高,没有了太大的收益,这事也就没有去做的价值了。

“不,督军大人给我们的价格是我们卖出价格的五成,这一点并不是问题。但是督军大人要求我们在没有得到军政府的允许的情况行下,不得向大明贩卖这白糖,当然以后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东西,也会有这样的要求。”吴运东也不卖什么关子了。

“为什么?这东西也只有在大明才能够卖得上最高的价啊!”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萧明乾的要求会是这个,对于台湾岛的海商来说,大明是最近也是最大的市场,这样的好东西到了大明,他们才能够得到最大的利润。现在竟然不让他们将白糖贩运到大明,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还很弱小。各位也已经看到了,对于我们来说如此强大的海盗势力,竟然在朝廷一省水师的攻击下,损失三成实力落荒而逃。如果我们现在就将白糖向大明贩卖,那么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

财帛动人心啊!你们知道吗?明年一年,这白糖的产量就会有六七十万斤,而以后会更多。如此大的一座金山暴露在大明的面前,所有的大明官神都会极力的鼓动大明朝将台湾岛纳入版图的。到那个时候,我们面临的将会是什么?”

吴运东严肃的向在场的所有人解释道。一片蛮荒的台湾岛入不了大明的法眼,但是一旦大明发现蛮荒之岛不再是一片蛮荒,而是一片宝地,那么所有的大明官神都会化为饿狼,将联合护卫军个撕成碎片。所以,在没有足够的自保能力的时候,萧明乾可不会让大明醒悟过来。

“但是我们贩运到日本以后,仍然会有人意识到这一点的啊!”有人提出了这个疑问。

“没错!还是那句话,财帛动人心!但是只要我们说这是从南样某个地方购进的。那么即使让那些有心人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