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起明末-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些恶仆接近老人三米范围的时候,突然有一队训练有素的人挡在了他们面前,二话不说,直接开打。虽然双方都是赤手空拳,而且挡在老人面前的这些个人只有六人,但仅仅半分钟,吴荣庭的那些个恶仆全部都被放到在地,最严重的手抖个打折了。
不理那些躺倒在地,惨叫不已的恶仆,老人面色铁青的看向已经被吓傻了的吴荣庭。
“哼!小小的言语上的冲突便要致人身残,真够歹毒的。给我揍他一顿,也让他知道知道那些被他欺负过的人的痛苦。”
“你们别过来,我告诉你们我可是晋江吴家的二公子,得罪我,我让你们出不了泉州。”吴荣庭怕了。虽然他是个纨绔,但是他不傻。那六个人一看就是军旅出身,这样一来,那老人的身份便不可能是个普通的富家翁了。现在吴荣庭只希望他们能够顾忌吴家而放过自己。
“等等!东翁,请等一下。这晋江吴家在整个福建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我们还是不要和他们起冲突的好。”老人旁边一位四十来岁模样的人劝解道。
“哼!吴家又怎样,吴家就能这样无法无天吗?打,给我打。”老人怒发冲冠的命令道。
对于老人的火爆脾气,那位中年人也没有办法,只能无奈的摇头,不再劝解了。不一会,吴荣庭和他的那个跟班吴猴儿的惨叫便响了起来。周围不少人看到吴荣庭被打都暗自高兴,但是他们并不敢站出来起哄。毕竟这位老人一看就是个外地人,就算再有势力,也只是个过客。他们可不想因一时的痛快而让吴荣庭以后报复他们。
“好了,回去。真扫兴,只是想到福建来散散心,竟然碰到这么污眼得混账。”不一会,老人便叫停了,带着手下离开了。
“东翁,你这脾气啊!哎!”回到自己的宅院,那位中年人忍不住说道。
“我沈士宏都五十五了,一辈子就这么个脾气,改不了了。还是说说正事吧!这次朝廷严肃海禁已成定局,但这还是不够啊!防而不攻,根本不足以荡平东南海疆啊!”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今属安徽)人。少年时便立志从戎报国,万历七年(1579)中应天武试第四名,后北上投军,先后在蓟辽、闽浙、登莱地屡立奇功。不管是在辽东,还是在朝鲜,都是屡立奇功。他更是东南海域的一根定海神针。数次击退日本,荷兰等国对东南沿海岛屿的入侵,有了他在,众多的海盗是终日胆战心惊。
但是如此一员虎将,大明朝并没有重用的意思。驱除外寇的功勋,到最后只得了个六两赏金,让人寒心不已。当然这里面也有沈有容这军旅生涯所养成的脾气有官。所以沈有容在老母病故后,便弃官而去。所以现在他只是个来到自己当初战斗过的地方,稍作缅怀而已。
“东翁,您现在可不是朝廷的参将了。水师的事情您可是想管也管不了啊!”
“是啊!一个糟老头子而已,谁会在意。但仅仅数年时间,东南沿海便出现了如此大的一个巨寇,如何能让人安心啊!平时他们收收那些个无视朝廷海禁的巨商的保护费也就罢了。但如有一天倭寇重新卷土而来,这些个巨寇保不准又会成为假倭,重现嘉靖年间的灾难呐!这种情形,你让老头子我如何能够安心啊!”
沈有容是个英雄,一个保卫国家疆土的英雄。虽然他的思想并不是非常的开放,但已是年过五旬,身无官职在身的他,还在为大明沿海的安宁操心。这种单纯的保卫国家疆域安宁的纯粹的军人思想是让每个人都钦佩无比的。
“这有什么办法呢!大明朝现在的那些个千总,参军,总兵什么的,现在都没有那个心思去出海打击这些个海寇了。更不用说他们中有不少人同那些个海寇有着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现在已经是积重难返了。”那中年人叹道。
“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朝廷严肃海禁,加强海防的机会,重新整肃大明的东南水师,将东南海域的这些个海寇请扫一便。”沈有容精神勃发的说道。
“可是东翁,您现在可是无官职在身,如何能够整肃东南水师。而且以我看来,朝廷是不会给您全面整肃东南水师的权力的。”
“那是当然,朝廷不会让任何人掌握整个东南沿海水师的权利的。这一点老夫心里明白的很。”
“那您如何能够整肃东南水师,没有朝廷的授权,没人会听您的。而且即使朝廷给了您一部分权利,依我看,以现在东南沿海水师的状况,您也很难转变现在的局面。”
“如隆,这东南沿海真正的主人是那些个世家大族啊!所以我们要想达到我们的目的,不再于是否掌握权利,而在于是否能够让那些世家大族主动的去推动这件事情。”沈有容信心十足的说道。
--------------
抱歉,这两天忙,请各位见谅。
发展 第一百一十二章痴人痴行
“如隆,这东南沿海真正的主人是那些个世家大族啊!所以我们要想达到我们的目的,不再于是否掌握权利,而在于是否能够让那些世家大族主动的去推动这件事情。”沈有容信心十足的说道。
“让那些世家大族推动这事,可能吗?谁有那么大的本事?”
“没人有这种本事,但是有些手段可以让他们主动的去做这事。”沈有容的表情有种说不出的得意。
“如隆,在这些世家大族眼中,没有任何人能够同他们的利益相比。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即使是皇上,在这些人心中也无法同银子相比。所以想让这些唯利是图的混蛋推动这件事情,只有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
“您是说---!”稍微品味一下沈有容的话,那叫如隆的人不敢相信的抬起头来看这沈有容。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我竟然会出这样阴损的主意?”沈有容的脸上旋即充满了苦涩。
“我也没办法啊!几十年的征战,击退日本人,西夷,灭掉海寇无数,但是到头来还是毫无效果,水师反而更加的腐朽不堪。刚刚离开五六年的时间,便又冒出一个林辛老这样的大海寇。
那些个世家大族可以不怕,但是东南沿海的普通百姓却要遭殃了。现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一省一地之水师,可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一个海盗,所以我只能出此下册,让那些世家大族看到林辛老这样的大海寇对他们的威胁,借此次的风头,靖平东南海疆。”虽然已经是五十来岁的人,但是沈有容的神情是那样的豪气冲天。
看这沈有容的神情,不愿打击沈有容,但是作为一个谋士,那叫如隆的人又不得不提醒沈有容。
“东翁,可能是我多虑了,但是我还是觉得你的办法可能并不能奏效。别忘了,不管是水师,还是官场,其实早就同这些海寇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你的计划奏效了。但可能也就是打个几场,将那林辛老削弱一点而已。毕竟虽然有很多人期望那林辛老彻底消失,但是也有很多人害怕他消失。”
“哼!所以我这次要动用所有能够动用的关系,将这些人也给扫除掉。”战士的心是无所畏惧的,即使他面对的可能是失败。
既然自己的老板都这样说了,那只能尽心去做了。
“那东翁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快了,朝廷可能会在润冬月将旨意发出,而且那些世家大族的贸易商船可能也要到润冬月出发,腊月会来。所以我想等他们的船出海后,传出林辛老要抢他们的商船队的谣言,并且附上他们船队的航程安排。我就不信到时候他们会不着急。到时候,只要我们这边的人出头组织,肯定能够组织起一次盛大的行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借此机会,收集证据,将水师,官场上的那些个蛀虫给消灭一空。”
“东翁,可能你这次的行动能够组织起来,但是我要说的是,你想彻底的整顿东南官场和水师,完全是在痴人说梦。”
“痴人说梦就痴人说梦,我这个痴人不想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这东南海域就一直腐朽下去,不管结果是什么样的,我都要争上一争。”
老人的话,让那叫如隆的人感到非常的惭愧,同时也非常的钦佩。自己不就是因为老人这样的风骨,才会始终如一的跟在老人的身旁的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铮铮铁骨,让这处处散发着臭气的大明官场难得的闪现出一小点亮光。
“好,那就让我们大干一场!”
如果让萧明乾听到这一段对话,肯定会非常的震惊。这个世界上竟然有人会和他想到一块去了,虽然他们最终的目的并不一样。
冬月十六,也就是阴历十一月十六。在后世,这个时节的台湾,可能天气还不是很冷,但是在明末这个有名的小冰河时期,淡水镇竟然已经下起了小雨夹雪。虽然气温也就是零下一两度的样子,但是满大街的人都已经穿上了厚厚的冬衣了。
要是往年,这个时节,人们的日子会很不好过,但是今年与往年完全不同。凡是联合合护卫军治下的百姓们,日子都好了不少。
今年海商们的收入比往年要多上近三成,高兴的海商自然也就提高了船工们的工钱。更不用说,联合护卫军前后两次雇佣的几百船工,都得到了丰厚的薪水。手上有了闲钱了,当然不能让自己和家人在这个冬天继续受冻不是,自然得添上一两件冬衣。稍微富裕点的还能每天喝上一两杯小酒,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了。
而联合护卫军治下的农民同样收入颇丰。不要说秋收的丰收,就是到几个工厂打工,都让以往达不到温饱的农民,在这样的冬日,过上温饱的日子了。
当然生活改变最大的是那些从大陆来的百姓,特别是山东来的人。近些年的这个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是饥肠辘辘,瑟瑟发抖的缩在墙角躲避着能将人肉给刮下来的寒风。说不上哪一天,就会在寒冷的夜晚冻饿而死。
但是到了台湾岛,就像是到了天堂一般。不仅有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砖瓦房,而且还能通过出苦力,挣得以往连见都没见过的白花花的大米,足够填饱全家人的肚子。而且只要勤快一点,就能给全家人都添上厚实的衣裳。
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谢将他们带来的海商们,更感谢提出这个决定的督军大人,和为了安置他们而忙个不停的唐大人他们。如果不是他们,他们这些完全赤贫的人可能要在今年的冬天死上三分之一。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开心,那些个被联合护卫军俘虏了的海盗中就很多人非常的不开心,失去了以往醉生梦死,动则杀人取乐的生活,眼前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苦工的生活,让他们觉得自己都快疯了。
就这样的一个冬日的上午,淡水镇刚刚兴建完毕的临时政府办公大楼中,很多人都热闹得凑在一起,三五成群的讨论着什么。
发展 第一百一十三章军政府成立1
“吴老,督军大人真的要在完全消灭台湾岛周围的海盗后收取税收?”海商们围着吴运东关心的问道。
“没错!现在联合护卫军刚刚成立不到半年,而且军政府也要到今天才会正式成立,所以督军大人表示,在完全消灭台湾岛周围的海盗前,依然依照之前同我们商定的收取一成的费用以支持联合护卫军和军政府的开支。
等以后消灭了所有的海盗,各位都能够安全的做生意,军政府的一切也上了轨道,再改收税收。”
吴运东耐心的向海商们解释萧明乾前段时间同吴运东,卢远志所商定的关于费改税的决定。
并不是萧明乾不想从一开始便通过正式的方式收取税收,而是实在找不到那么多的人才,而且政府刚刚建立,就凭这小猫两三只,税收根本无法正常收取,还不如继续依照之前的协议进行呢!
“不过各位,督军大人要老朽转告各位,军政府成立后,会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联合护卫军治下的所有商业活动。所以到时后,商业上的事情就得听从军政府的决定了。”
“什么意思?难道军政府以后还会管我们的行商吗?”
“当然不是,正常的商业活动,军政府是不管的。但是如果出现了偷税漏税,商业纠纷,拖欠船工们工资,商业欺诈等等问题的时候,那军政府就会出面管理了。而且如果军政府限定什么东西不能卖出,或是什么东西不允许在岛内出售,那么就必须依照军政府的决定来行事。”吴运东解释道。
“那如果我们在外面被人欺骗了呢?”
“军政府会负责出面帮忙解决问题,必要时候,督军大人会出动联合护卫军替我们讨回公道。督军大人说了,既然我们已经纳税了,那么军政府和联合护卫军就必须对得起我们纳的税。”吴运东满怀敬佩的说道。
“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就放心多了。”
对于萧明乾的承诺他们还是相信的,就说这次,一听说有海盗要对付他们,萧明乾不说二话,全程为他们护航。使得他们这次不仅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还赚了一笔意外之财。
“赵村长,这土地以后真的不能自由买卖?”六十四个村的代表(后来又加入七个村)将赵守富围在中间,不时的提着问题。
“没错,不过各位不用担心。虽然那些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了,但是使用权永远都是你家的,担心什么?”
“可是如果家里有急事了,急需用钱怎么办?”有人问道。
“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在找到买主后,在军政府的监督下,完成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啊!其实在那种情况下,你们可以向军政府办理的钱庄申请小额借贷,度过难关,不用将一家人靠着吃饭的土地给出让出去的。”
在前些时候,就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萧明乾当时想要鼓励个人开办银行进行贷款业务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何耀泉提出没有什么个人钱庄会将钱贷给穷人的。
萧明乾一想也对,即使是在几百年后,也是在行政干预下,才有了小额的贷款贷给农民,在这个时代,私人钱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业务。没办法,只能建立以个军政府官方拥有的银行了。当然,萧明乾要求这种贷款的审查一定要严格,而且等正式的政府建立以后,萧明乾会将这样的机构给独立出去,政府运营这样的一个部门,始终不是个事。
“那如果有人要搬家呢!原来的土地怎么办,新家所在地的土地又怎么办。”
“军政府不限制人口的迁徙,而且如果一个地方的无主土地多的话,军政府还会有相应的鼓励迁徙的政策。只要你在新地方能够找到谋生的方式,那么就可以直接迁徙到该地,而且家乡的土地还能够通过委托亲友同乡代为管理的方式继续拥有三年,三年若无暇管理可通过军政府将所有权转移出去。”
萧明乾实行土地国有制,可不是为了限制人口的自由流通。可以预见,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萧明乾将会得到不少地广人稀的地区,比如南洋各岛,东北,原西伯利亚地区,都是萧明乾不可能放弃的地区。
如果实行土地国有制,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通,那么萧明乾还不如不实行土地国有制。所以不管是出于促进工商业发展的目的,还是要在未来鼓励人口向人口稀少地区流通,以巩固那些地方的目的,萧明乾都会彻底的抛弃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实行着的户籍制度,鼓励人口的自由流通。
这边有了这个严苛的土地政策,但是彻底抛弃户籍制度的新政策。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兴致高昂,何耀泉就感到非常的纠结。从一来台湾岛,何耀泉便一直避免着替萧明乾办事。但是,他毕竟不是单福,萧明乾也不是曹操,而且萧明乾对他和他的女儿还有着救命之恩。所以,不存在身在曹营身在汉的问题。
萧明乾没次一有机会就把他叫上,有什么事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一来二去的,何耀泉为萧明乾做了不少的事情,事实上已经成为了萧明乾的手下。就这样,萧明乾凭借着这样近乎无赖的方式,将何耀泉收入囊中。
“何先生,大家都在讨论军政府成立的事情,您怎么一个人在这边干坐着啊?”赵长岩看到何耀泉一人无聊的坐在角落,不自觉的便上前搭讪。
“呵呵!我在这台湾岛上又没有太多的熟人,哪里有什么可聊的。”何耀泉苦笑道。
“何先生,从督军大人救下你们父女的那一刻,其实你就已经和我们牵扯不开了。所以,不管你是否为督军大人做事,在大明的眼中都是一样的,您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可是依督军大人的所作所为,在对面朝廷的眼中与谋反无异啊!何某人可以不在意自己,但是在山东还有不少的亲友。待督军大人正式打响了旗号,那么我的那些亲友可就难逃屠戮啊!”何耀泉担忧的说道。
发展 第一百一十四章军政府成立2
“何先生!你看我们这里有多少真正的读书人?很少,数来数去也就唐先生和您两个人了,以至于督军大人不得不依仗十五家海商的人。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督军大人就没有想到要从大明招揽些人才吗?
不是!督军大人曾经多次的多我们说,我们眼前的这一切看着很是不错,但事实上却是弱小无比,就是对上那林辛老,如若不小心应对可能都会前功尽弃,更不要说是大明了。
所以,督军大人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被大明朝所关注。所以,他情愿花些时间自己培养人才,也不愿到大明大肆招揽人才。不然,只要招揽来的人当中有一个人将台湾岛上正在发生的一切透露个大明,那么我们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何先生,在我们的眼中,强大的大明是不可招惹的。只要大明一直这么强大,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拉起反旗。除非有一天大明衰弱到了民不聊生,烽烟四起了,并且我们也已经强大到四周再无能够威胁到我们的势力的时候,我们才会兴起这个念头。
不然我们会尽全力的不让大明朝关注到我们的,即使最终让大明知道了有我们这样一个势力存在,也会竭尽全力的消除大明对我们的敌意。”
听到赵永岩这个联合护卫军当中地位颇高的人这么说,何耀泉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历朝历代的反叛者们哪一个不是迫不及待的竖起反旗,以求一呼百应。更有甚者,有了几千人,占据个小城便敢称皇称帝的,以为有了名份便能够真的天下无不相从了。
但是现在看来,台湾岛这边的联合护卫军上下却完全没有这个心思。反而能够正视大明朝强大的实力而避开大明朝的视线。
“那督军大人的目标是什么?难道只想在这台湾岛上做土皇帝?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大肆的引入人口啊!”
“何先生,我们联合护卫军的宗旨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岛内商人的行商安全。但是仅靠岛上的这么点人能够做到吗?不能!如果不引入人口,灭掉那些个海盗还有可能,但是在面对日本人,《小说下载|wRsHu。CoM》西洋人的时候,就完全不够看的,更不用说保证南北海域上的航线安全了。
所以我们必须引入人口,只有人多了,我们才能够在将来确保台湾岛的安全,甚至像那些西洋人一样,到南洋占些地方作为商站。”说到这里,赵永岩眼中不由泛起精光。
“你是说督军大人的志向是在南洋?”何耀泉惊讶的问道。
“没错,依照督军大人的意思,至少在南洋没有确定绝对的优势之前,我们应该不会有任何其他的动作。”
虽然萧明乾没有明确的说出这些话,但是萧明乾在联合护卫军的平时的训练中透露的意思,赵永岩还是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可是据我这段时间的了解,南洋的西洋人的力量非常的强大,完全不是我们能够对付的啊!”
这段时间在同约翰的交流当中,何耀泉彻底的抛弃了对西洋人的轻视,反而对约翰口中描述的那中百来艘巨舰的强大海军感到了极度的畏惧。
“呵呵!督军大人说了。西洋人的力量虽然非常的强大,但是他们也都有着各自的敌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北上。而我们可不是那些毫无大志的海盗,过些年,我们的力量肯定会超越他们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所以,放心的彻底融入我们好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管那么多干嘛。”
彻底融入联合护卫军这个集体,呵呵!我现在不已经融入其中了吗!何耀泉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外面的人们热烈的讨论着军政府的建立,萧明乾也在同唐洪生讨论着军政府的问题。
“明乾(没人的时候,唐洪生才会这么称呼萧明乾),如此仓猝建立军政府,是否有些儿戏了。而且,此次军政府之架构亦过于简陋。”唐洪生有些为难的说道。
“先生,我们现在所能统辖地域也超过了一个州府的范围,人口虽然不多,也有近九万人。而且因为一切都处于草创阶段,事务还是相当的多的。如果没有一个正式的政府来管理,那么会非常的混乱的。而且如果不将政府的架子给搭建出来,继续这样军政不分,那对联合护卫军的军事保密会非常的不利。”
萧明乾也是实在没办法,九万人口的确非常的少,但是再少也要管理啊!如果不将政府的架子给搭起来,那么自己还不忙死啊!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精力尽量多的放在军队建设和科技开发上来,也为了以后人多了以后的行政工作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得路子,也为了不让联合护卫军的动作在第二天就被外面的人打听到,萧明乾还是决定将这个军政府给建起来。
虽说这个军政府的架构非常的简陋,但是人才太过缺少,而且用来应对眼前的局面也算是够了。
“可这军政府之架构闻所未闻啊!”自从看到萧明乾的人员任命后,唐洪生便一直无法理解萧明乾为何要完全抛弃自隋以来一直实行的三省六部制。
“历史上没有我们就自己建立一个,我们所要开创的事业也将是前无古人的,当然要有一套新的政府架构。现在的架构的确非常的简陋,但是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才,也没有那么多的事务,不需要将职能划分的过细。等以后人口和底盘都多了以后,在不断的细化好了。”
萧明乾踱到窗前,看着外面稀稀落落的小雪(现在外面的确在下着雪呢!),心中的思绪不由漂到了基隆和台北的那些移民那里。
“哎!也是。不过说到人才,我有两位好友,明乾你可能会接纳他们。”
“哦!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才?先生应该知道,我们现在还非常的脆弱,引入人才可是需要万分小心的。”
“我明白,此二人绝非儒家弟子,且均有一技之长,绝对合乎明乾之标准。”
看到萧明乾盯着窗外,唐洪生不由自主的来到萧明乾的身边,看向窗外。
“哦!他们是干什么的?先生如此的笃定。”听到唐洪生如此的自信这两个人能够被自己接受,萧明乾不由来了兴趣。
-------------------------------------
很对不起,年终了,公司太忙。但是我尽量保证每天都有更新。
发展 第一百一十五章军政府成立3
政府架构太难弄了,这一段文字写得慢的要死,但是用现成的结构,人才又太少,用不起来。所以不合理的地方,大家见谅。
---------------------------------------------
“一个叫陈元赟,杭州人士,现年只有二十五岁,通诗文、书法、绘画、建筑,虽熟读诗书,但对儒家经意不甚认同,其人拥有一身不俗之医术,且对武术,气功等非常感兴趣。(这个人的确是存在的,后来去了日本,白白便宜了小鬼子。)
另一个叫李元心,绍兴人士,现年只有三十六岁,为一小富之商人,虽然熟读诗书,其才学足以考中进士,但其对儒家观念更是反感,所以颇受人冷眼。他本人也不愿进入大明官场。此二人督军大人绝对如何?”收回看向窗外的目光,唐洪生笑着问道。
“依先生所言,此二人皆为我所中意之人才。这样吧,等到了下个月,军政府稳定了以后,明乾同先生一起到浙江去见见这两个人,探听一下他们对我们的想法。如果他们真适合我们台湾岛,且能够接受我们,那么我们便将他们请来。”
一个是个十项全能型的医生,一个是拥有大才的商人,萧明乾当然非常的希望能够将他们召入麾下。所以萧明乾决定等到润冬月的时候,特地去一趟浙江,毕竟萧明乾本来就想要到大明去招纳些人才,现在有这么合适的,当然不能轻易放过了。
“到时候,或许该为先生把仇给报了。”想了想,萧明乾补充了一句。
这一句话,让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唐洪生先是一愣,随后不由得从内心深处泛起一阵感动。
“督军大人,还是把我的事情缓缓好了,对方的势力很大的。”
“没关系,再大的势力,掌权的人也就是那几个。”
上午十点,所有的人都到齐了,萧明乾偕同唐洪生一起走入大堂。见到萧明乾和唐洪生一起出现,所有的人立即恭谨的站了起来,齐呼:督军大人好。
“诸位,我们的联合护卫军已经成立三个半月了。虽然这三个半月的时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各项事务处理的也还可以。但是随着人口增加了近一倍,达到了九万多人。地盘更是增大了近三倍,其中包括两个正在重点建设的城镇。
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大的地盘,事务成倍的增加。如果还像以往那样不作出明确的分工,那么将会非常的混乱,那么最终将会极大的损害大家的利益。所以经过这么多天的讨论和组织,联合护卫军的军政府终于在这一天正式成立了!”
“这些天来大家对自己将会在这军政府中担任什么职位可能都有些猜测吧!不过我得事先说明,我们现在摊子还很小,而且我们治下的人才也非常的缺乏,所以很多的人事安排都是暂时的,也很不正规,等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行更加合理的安排。呵呵,好了!我也不说太多的废话,让大家干着急。现在我便宣布军政府的人事任命。”
唐洪生,任军政府政务总长。全权负责军政府的所有的政务,包括移民的安置,城市的建设,工厂建设,政府人事安排,教育,各种费用及以后费改税后的税收管理,与外界势力的联系。
赵守富,任军政府政务副总长。协助政务总长处理治下政务,重点负责农业以及工厂建设。
吴运东,任军政府政务副总长。协助政务总长处理治下政务,重点负责岛内外商业活动的管理。
何耀泉,任军政府法务总长,负责治下所有地区的法律执行及案件的审判。统属治下所有城镇的法院及警察。
吴帆,任军政府法务副总长,协助法务总长管理治下法务,重点负责治下城市的警察机构的建立及管理。
洪元吉,任技术院院长(因为洪元吉识字,萧理成不识字,所以安排洪元吉为正),负责管理治下所有新工艺研发管理及推广,重点负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