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起明末-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孙承宗和阿敏的严令下,数万大军如同蚂蚁一般疯狂的冲向义州的城墙,他们希望通过人命来将这座防守严密的城池给掀翻。

不过,在面对三个方向的攻击的时候,孔杰所采取的防守方式又有所不同。

大明这边,在大明将士离城墙还有四百米的时候,孔杰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四百米,二五式步枪的杀伤力已经不是很强了。孔杰希望通过多伤少死的方式,将大明的军将给吓回去。

这种策略在祖大寿这边起到了作用,前排将士们在四五百步之外就出现了死伤,这把祖大寿给吓住了。这个距离,即使是最强的弓弩都射不到城墙上。这种敌人能打到自己,而自己打不到敌人的情况,还让人怎么打。

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祖大寿也就不那么积极的催促手下冲锋了,而且也对那些受伤不重但躺在地上装死的人不再严厉的驱策了。

但是在赵率教这边却不一样。赵率教这个人说好听的是作战勇猛,不惧死亡,说难听一点,那就是行事鲁莽,不知动脑子,凡遇战阵都是一根胫的冲锋。

看到手下兵将竟然被挡在了离城墙还有四五百步的地方,他怒气冲天,直接下令手下的家丁驱策着兵丁冲锋,他还亲自砍杀了几个受伤倒地的兵丁。为了激励士气,他带领着家丁带头向着义州城拼命的冲锋。

“哼,自己找死也别带着那么多的人一起送死啊!集中火力,将那些冲在最前面的明将给我灭了!”

负责东门防务的团长孙传喜看到在赵率教的带领下,敌军的冲锋强度猛然加大了,立即命令附近的一些士兵集中火力向赵率教集中射击。

在被重点照顾之下,赵率教和他的几百家丁刚刚冲到三百米以内,便被密集的子弹射成了马蜂窝。

看到赵率教那几百人的下场,后面的兵丁刚刚升起的士气,立即跌到了谷底。特别是看到自己前面的数百人莫名其妙的便重伤倒地,时不时的还会有人头都会突然间莫名其妙的爆开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些明军的胆魄彻底的被打没了,直接疯狂的往后撤退。而这个时候,祖大寿那边早已经停止了进攻。

孙承宗看到这种情形被气得是浑身发抖,但是他又拿不出解决的办法。如果说祖大寿临阵脱逃,那他还能把他拖下去砍了。

但是战场的形势,谁都看到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绝大部分的将领也不会比祖大寿做得更好,更何况赵率教的例子摆在眼前呢。拼死冲锋只是让大家白白送死罢了。

冷场,刚刚进行不到二十分钟的攻城,竟然就这么出现了冷场的现象。这让孙承宗只能徒呼奈何。但是这边冷场,西门那边却正打得激烈。

不同于针对大明军队这边,针对后金,孔杰命令部下放那些后金军队靠近到了一百五十米以内才命令开火。

听到东南两个方向的密集的枪声,阿敏立即催促着那些蒙古人加快步伐。但是当他们抵达城墙一百五十米,并且开始向城墙上射箭的时候,城墙上突然响起了比东南两个方向加起来还要密集的枪声。

只见数千冲在最前面的蒙古士兵立即如同被一个巨大的手掌压了下去似的,一大片一大片的倒了下去。

而且这种恐怖的情形还没完,城墙上的枪声像是没有间隙似的,不停的响着,将越来越多的蒙古人给射杀当场。

虽然蒙古人的弓箭也射上了城墙,但是城墙上的士兵全部都是蹲在垛口下进行射击的,杀伤效果实在有限。

蒙古人密集的进攻阵型使得火枪的杀伤效果被放大到了恐怖的程度,基本上四五颗子弹就能击杀或是击伤一个蒙古人。

在这种杀伤效果之下,虽然城墙上只有六千多名联合护卫军士兵,但是在短短十来分钟的射击之下,便给蒙古人造成了近两万的死伤。

这样的结果,让阿敏看得是目瞪口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恐怖,效率如此之高的杀人武器。这让他彻底的失去了返回辽东的奢望。

这个时候,城内的火炮再次响了起来,密集的炮火直接打到了阿敏的中军,把阿敏吓的立即命令大军后撤十五里。

不过即使是这样,在火炮的攻击之下依然有数千没有参与进攻的后金士兵留了下来。

在对方已经撤出了火炮的射程的时候,炮兵们开始将炮火加在了那些正在后撤的蒙古士兵身上,以至于那些参与进攻的蒙古人最终留下了近两万多具尸体和七八千受了伤的人员。

不过这些受伤的蒙古人除了受伤不是很严重的人之外,其他的基本上已经是死定了,因为义州城不可能出来救助他们,而他们的那些袍泽早就被吓坏了,根本不敢靠近义州城半步。

第一次的攻城战就这么草草的落下了帷幕,这样的结果是孙承宗在一开始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

最新章节 四百八十七章大凌河之战,爱开玩笑的历史(第二更)

四百八十七章大凌河之战,爱开玩笑的历史(第二更)

听到后金那边比之这边密集了很多的枪声和火炮的轰鸣声,孙承宗的脸色就更黑了。

倒不是说孙承宗因为盟友受到的损伤大而不高兴,而是因为他知道义州城上的那些守军对自己这边手下留情了。

对方还没尽全力,自己这边便没办法靠近城墙了,那要是对方全力攻击的话,自己这二十多万大军还不直接散了。

孙承宗对于对方对自己手下留情无法理解,同时也不领情。在几千年来的战争史上,从来都没有温情脉脉这个说法。

即使是面对大明内部的那些反叛的农民起义军,大明的任何将领都会给予最残酷的杀戮。所以,孙承宗对台湾大军只有一个态度,将其全部歼灭,不留一个。

但问题是,现在是对方对自己留情,这让孙承宗对台湾的威胁更加如鲠在喉了。

其后,从北门传回来的消息,更是证实了这一点。这让大明二十多万大军的士气彻底的跌到了谷底。

“孙督师,这义州城还继续打下去吗?”

阿敏见到孙承宗的第一句话,便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看着阿敏用布缠着的胳膊,孙承宗苦笑着问道。

“阿敏贝勒,不知你是否有好的攻城之计?”

当真是讽刺之极,在这种情况之下,孙承宗竟然向阿敏问计。要知道,大明这边可是以擅长守城而闻名天下的。而女真人虽然在这几年快速的崛起了,但是他们在战争艺术方面还是处于落后的地步。

只是个别如努尔哈赤,皇太极这样的人才有较为高超的战略战术修养,其他人基本上都是猛打猛冲的类型。

“如果孙督师没有其他好的策略的话,我大金只能退出这次的联合了。”

阿敏可管不了这么多,这次差点被炸死,让他是心有余悸,同时大军在短时间内死伤三万多人,让他彻底的失去了进攻的欲望。

“贝勒请不要如此着急,我等三十万大军在此,即使是围困,也能将城中的敌军给困死。而且只要我们驱策群力,一定能够找到攻陷义州的办法的。”

孙承宗只能先把阿敏给稳住,以期想到其他更好的攻城方法。

其后,孙承宗曾想着要乘着夜色在大凌河上游六里处筑坝拦水,以水淹义州,但是被义州城中的孔杰及时发现了,让城中的火炮以最大的射程一阵狂轰乱炸,使得此计彻底的破产。

但是如果想要在更远的地方筑坝,那么淹的还不知道是谁呢。没办法,此计不通。

攻城的计策不外乎水攻,但是现在水攻已经不行了,孙承宗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情况彻底的打破了阿敏继续留在义州的信心。在自己的后方,发现了一万多的台湾骑兵,并且开始袭扰自己的后路了。

这下子,让他阿敏如何能够坐得住,直接向孙承宗提出了告辞,率领这数万大军离开了义州城。他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功下辽东的信心。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反攻辽东,而是要回去同皇太极商量,如果面对以后的局势。

后金大军的撤离,使得明军的士气弄得是荡然无存,已经没有人有信心能够攻下义州城了。这还只是个由三万人防守的小城。如果是到了沈阳辽阳这样的大城,还怎么打!

悲观的气氛,使得孙承宗的心中也是悲哀无比,这个时候的他想到的是大明的前途。在台湾这个前所未有的强敌面前,还能有未来吗?

但就在阿敏的大军刚刚撤离后不久义州的城门突然大开,两万台湾大军冲了出来。

见此情形,孙承宗是喜出望外,命令大军疯狂的冲向对方。想要乘此机会,将对方击败。

但现实是残酷的,即使没有了城墙,台湾军队的攻击力也是不容低估的。多达六万的大军还没冲到对方四百步以内,便被对方的几阵齐射给赶了回来。

然后孙承宗所率领的这二十四万多一点的大军便如同鸭子一般,被对方两万人赶着往南奔逃。

孙承宗呼喊呵斥也毫无作用,在二十多万大军的裹挟下,他孙承宗只能不情愿的被带到了大凌河堡。

到了大凌河堡之后,孙承宗再次受到了另一个打击。

在他率领大军前往进攻义州的时候,锦州以南各地全部被台湾大军给攻占了。就在他来到大凌河堡的前一刻,从锦州方向的败军刚刚抵达大凌河堡。

原来,在二十八日凌晨,六万台湾大军在宁远登陆,直接分成两部。一部一万多人南下攻陷前屯等地,并快速的构建防御,将山海关给彻底的封死了。

另一部五万人,快速北上,在各地守军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情况下,攻陷塔山,大兴堡等众多城池堡垒,将数万大军赶往锦州方向。

此时防守锦州的是吴襄,吴三桂他老爹,刚刚被提拔为辽东总兵。不过这个时候,他的这个总兵地位还不高,归属祖大寿统属。此时的吴三桂也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小青年,他们父子都还没正式发迹。

本来,吴襄还想凭借这锦州的城墙据守,但是在火炮将南城门给炸塌了以后,吴襄便丢下数万大军,率领着自己的家丁,带着自己的家人疯狂的北逃大凌河堡。

看到吴襄都逃了,他的那些手下哪还有反抗的勇气,直接带着自己的统属,跟着北逃。

从宁远到锦州,大明的十数万大军竟然连两天都没能坚持就全部失守。孙承宗被气的是浑身发抖,直接将吴襄杀了。在那种情况之下,没有人敢替吴襄说情,即使是祖大寿也不敢出面。

就这样,孙承宗布置在辽东一线的三十多万大军在没有多大损失的情况之下,被八万台湾大军给围困在了大凌河堡。

大凌河之战,历史似乎给大明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金已经被台湾给灭国的情况之下,大凌河之战还是发生了。而且大明的大军同样是被团团围困在了大凌河堡。

……

最新章节 四百八十八章东面战场初定(第三更)

四百八十八章东面战场初定(第三更)

但不同于皇太极所发动的大凌河之战的是,这次台湾大军志不在打援,而在彻底的俘虏这三十多万大军。《友手打

不过,在孙承宗的强势整合下,三十多万大军在其后的三天内,发动了不下于二十次的突围,全部都被台湾大军击退。

期间死亡高达八千多人,受伤也有一万多人。这一万多人大部分被秦可仁命令收容了过来,并给予医治。

这种优待俘虏的动作,完完全全是当着大凌河堡内的大军面做的。虽然有孙承宗的严令,使得大凌河堡内部的明军不敢所异动,但是明军上下的心中都已经没有了战意了。

于此同时,秦可仁命人将一封封辽东将领家里人的书信射入大凌河堡内,告诉他们,台湾大军是如何善待辽东百姓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瓦解堡内辽东军将的反抗之心。

不过,这次的三十多万大军当中,有近二十万是其他地方的大军。孙承宗依托这些家室不在辽东的军队,死死的压制着那些辽东军将,使得他们不敢做出什么不轨的行为。

秦可仁的攻心行动也不是没有起到作用,军心不稳之下,从被围第三天开始,孙承宗不再派遣大军进行突围了,而是彻底的沉寂了下去。

但是他也不想想,大凌河堡内的粮草能支持三十多万大军多长时间,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之下,一旦粮草耗尽,大凌河堡将不攻自破。

孙承宗,对大明绝对忠诚的名臣,就这样被围困在了大凌河堡。连战报都没能传回去。

不过,台湾大军占据山海关以北地区的动作,山海关内的明军将士当然不可能一无所知。

在发现台湾大军的第一时间,负责巡防的兵将就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还躺在床上的杨过。

杨过心中是高兴不已,不过明面上当然要做出些动作来。杨过在第一时间让手下的一个将领率领一万人出城攻击台湾的防御阵地,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一万人,还没冲到对方三百步的地方便丢下了一千多具尸体逃了回来。

为了让山海关的明军老实一些,不知道杨过身份的台湾将领命令手下的十门火炮对着山海关的城墙是一阵猛轰。如果不是山海关的城墙够结实的话,恐怕都会被炸塌了。这样也好,给了杨过严防山海关,坚决不出兵的理由。

杨过躺在床上,让人代写了一份战报紧急送往京师。信中言明山海关以北地区已经被台湾尽数战略,孙承宗所率三十六万大军不知音信。

现在他杨过养伤在床,无法领兵作战,请朝廷赶紧派遣其他将领前来山海关,负责防务。

杨过的这封战报,再次将北京城给搅动的是天翻地覆。崇祯在手下众大臣的请求之下,第三次下达了京城的戒严令。

同时,在成基命的推荐之下,紧急调动正在陕西平叛的洪承畴率领平叛大军前来京师,接受任命。

同时崇祯还命令锦衣卫,一定要探清楚,山海关以北地区到底发生了什么?孙承宗和那三十六万大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为萧明乾的俘虏这三十多万大军的策略,使得大凌河堡一直被这么围困着。但此时阿敏所率领的五万大军却正经历着一场惨烈的追杀。

在从义州撤离之后,阿敏心中就一直感到不安。为此他将自己手上的所有探子全部都给撒了出去,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发现那一万多的骑兵部队。

虽然阿敏已经很小心了,但是对方根本就不和他玩虚的。丝毫不在意阿敏所派出去的探子的探查,直接以碾压的方式,向阿敏的大部队冲了过来。

所以在阿敏看到了台湾骑兵的时候,探子才将情报汇报给了他。

一万对五万,如果是在以前,就算是最差劲的蒙古骑兵,也不会对汉人的骑兵产生害怕的情绪,但是知道台湾的骑兵同样装备有火枪的阿敏,在第一时间命令一万蒙古骑兵殿后,而自己则率领着其余的四万骑兵疯狂逃跑。

看到阿敏派出的断后的骑兵的数量只有一万,台湾的那两个师的骑兵立即分出两个部分。一个师迎向那些断后的蒙古骑兵,另一个师绕过对方,对阿敏的大部队是紧追不舍。

见到这种情形,包括阿敏在内的后金大军是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屈辱,立即停了下来,全军冲锋,想要利用人数优势,将追上来的六千骑兵给歼灭了。

但是台湾骑兵根本就不跟他们正面砍杀,而是在靠近到三百米的时候,便用火枪射击两轮,然后又跑开。

如果后金大军追击,那么正好!在追逐的过程中,台湾的骑兵依然可以拿出子弹装填,然后向后发射。如果后金大军不追击,那么正好,继续追上去将其扒下一层皮来。

这种草原上的骑兵最常用的方法,被台湾骑兵用起来,是一点困难都没有。把阿敏的大军打得是苦不堪言。

有时候,阿敏都想干脆直接不管不顾的冲上去得了,总不至于这么窝囊。但是,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已经被台湾的实力给泼了几次冰水的热血,他只能再次分出一万蒙古骑兵断后。

就这样,追逐了一整个白天,损失了近两万骑兵之后,阿敏才借着夜色摆脱了对方的追击。

其实这个时候,台湾的那两个骑兵师也被累惨了,特别是现在已经进入了后金的势力范围的深处,再追击,就有被包围的可能了。

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之下,即使拥有火枪,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他们也不想继续追下去了,直接撤回了义州。

规模浩大的多方联合出兵辽东的东面战场就这样,在三四天内,以明军被围,后金大军被打残的结果落下了帷幕。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后金损失了四万人之外,明军总共只战死了不到两万人,而台湾大军,在放近后金大军的时候,三十一个士兵被蒙古人的弓箭射死,在攻陷众多城池的时候死了五十七个人之外,另外在追逐阿敏所率领的后撤大军死了两百一十五人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损失,可谓是轻松如卷席。

最新章节 四百八十九章眼高手低,痴心梦想的蒙古人(第一更)

四百八十九章眼高手低,痴心梦想的蒙古人(第一更)

北部战场就没有那么温情脉脉了,面对十二蒙古骑兵,萧明乾在这里安排了六万骑兵部队,要在这里将蒙古人的时代彻底埋葬。

林丹汗,蒙古人最后一任大汗。但是他在位期间,因为其执着的信奉红教,并且强迫其他部落一起信奉红教,使得信奉黄教的蒙古部落对其离心离德。

同时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不断挑唆下,使得其逐渐失去了对科尔沁,内喀尔喀部等部落的控制。

总的来说,林丹汗的政治手腕同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根本没得比。不过,这个情况在台  湾大军攻陷辽东之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除了科尔沁部归顺了台湾之外,其他同后金联姻的蒙古部落一下子失去了后金这个大靠山。而且皇太极强取朵颜卫的行为,也让他们不再信任皇太极的那些承诺,从而使得林丹汗通过威胁和利诱组建在形势上再次控制了这些部落。

威胁,可以通过林丹汗手上的所掌握的强大实力。而利诱,林丹汗自己都不是很富裕,自然不可能拿出自己的东西来诱惑那些部落。

不过,台湾掌握辽东之后,无以计数的物资像是不要钱似的冲入辽东,使得辽东一下子成为了所有势力严重的大肥肉,这样的诱惑够足够吧。

林丹汗及时派人联络那些部落的首领,要求他们和他一起派兵劫掠辽东,如此一来,什么都解决了。

正值大明排除使者,请求蒙古一同出兵辽东,消灭辽东的二十多万大军。并且承诺,辽东所得全部都归蒙古所有。

这一承诺让林丹汗的贪念是更加无法抑制的膨胀了起来,甚至他都在想,是不是趁此机会将整个辽东都纳入自己的统治。带着这样的臆想,林丹汗率领十二万各部大军浩浩荡荡的向东进发。

这次林丹汗选择的进攻方向并不是萧明乾所估计的铁岭开原一线。林丹汗的心更大,他想要直接贡献沈阳,从而将沈阳以东和以北地区直接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

如此一来,即使等到大明和后金的大军抵达了沈阳,也对自己已经吃下去的地盘无可奈何。

“能力不怎样,野心倒是不小!既然这样,就放他过来,我这次要将这十二万蒙古大军和林丹汗本人也给留下来。”接到林丹汗的进军目标,萧明乾一阵冷笑。

萧明乾命令一下,沈阳以东地区的百姓被迅速迁入沈阳城内,同时位于铁岭和开原的十个骑兵师立即度过辽河,进入喀尔喀部落的内部,绕道林丹汗大军的后方。

在此过程中,为了做到保密台湾大军第一次对沿途的蒙古部落采取了灭绝政策,凡是遇到的蒙古部落被屠杀一空。

虽说这么做有些残忍了,但是为了使得自己大军的行动不会暴露出来,这也是不得以的事情。就这样,六万精锐骑兵绕了个巨大的圈子来到了林丹汗大军的后方。

在孙承宗率领大军抵达义州的时候,林丹汗也率领着十二万蒙古大军抵达了辽河边上。

“勇士们,渡过这条河,就到了那些懦弱的汉人的地方。那里数之不尽的财富,更有无数的女人,那里就是我们蒙古勇士的牧场。现在告诉本汗,你们想要干什么?”林丹汗看着逐渐解冻的辽河,意气风发的大声吼道。

“杀,杀,杀…………”

十二万人疯狂的喊叫声,让人心中发寒。

“对杀,杀光汉人的男人,抢光他们的女人和财富。我命令,攻入沈阳,十日不封刀!”

成吉思汗这个残暴无比的人是所有蒙古人的偶像,林丹汗也不例外,他几乎所有的动作都在自觉不自觉的模仿成吉思汗。所以从一开始,交战双方便是以屠杀对方为目标的。

在渡过辽河之后,蒙古人将士兵撒到了沈阳附近的上百里范围以内,希望通过劫掠,先满足一下自己的兽欲。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寻遍了百里以内所有的地方,他们竟然没有找到一个人,得到哪怕一粒粮食。

对此,林丹汗本人是毫不在意。在他看来,这正佐证了他对汉人的判断,懦弱,怕死。

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汉人会投靠蒙古人,所以整个蒙古的高层都以为是自己的大军将懦弱的汉人给吓跑了。在他们充斥着肌肉的脑袋里,根本就分不清逃亡和坚壁清野的区别。

“这样更好,勇士们在攻城的时候,会更加的卖力。”

林丹汗一边喝着前些年从台湾买来的美酒,一边啃着羊肉说道。

这些年,蒙古人没少在同台湾的交易当中获益,每年都有数之不清的台湾货物涌入蒙古,就比如这些美酒,以往同大明交易的时候,一斤酒要三四头羊来换。

但是自从台湾商人来了以后,一斤酒只要一头羊就可以了。而且那些台湾商人还疯狂的收购那些没用的羊毛,让蒙古贵族是享尽了各种奢侈品带来的好处。

不过,不要以为商业的繁荣就能给普通百姓带来好处,事实上台湾对蒙古物质的大规模需求所带来的利益是一点也没落到普通蒙古百姓的身上,全部都进了蒙古各部的贵族的口袋里面。

不过,之前,皇太极封锁了台湾商人从后金通往蒙古的商路。后来大明又封锁了台湾通往蒙古的商路,使得这种来自贸易的利益突然间消失了。

这让蒙古贵族是难受的要死,现在好了,终于可以再次得到这些好东西了,而且还不用费那么多事去买卖,只要抢就可以了。所以所有的蒙古贵族都兴奋的要死。

“这些蒙古人可真是狗改不了吃屎,渡过辽河之后,竟然用了两天时间才到沈阳城!就这样的素质还想重现成吉思汗时代的辉煌,真是痴心梦想!”

看着城外那松松垮垮的蒙古军队,萧明乾发现自己真是太高估蒙古人了。就这个样子,六万骑兵足以不用任何计谋就能将其歼灭。

……

最新章节 四百八十九章要让蒙古人在沈阳城下流干血(第二更)

四百八十九章要让蒙古人在沈阳城下流干血(第二更)

“现在石龙他们到什么位置了?”

看着城下的蒙古军队,萧明乾向站在自己旁边宋佳确认道。

“刚刚送来的消息,他们刚刚抵达了辽河西岸,大概明天凌晨就能够抵达沈阳了。”

“让他们先不要急着来,我们总得让林丹汗攻陷沈阳的希望多维持一段时间吧!命令告诉秦可仁和冯学军,让他们在守城的时候,少派些士兵上去,控制防守的力度,让蒙古人始终觉得他们再加把力就能把沈阳给攻下来。我要让蒙古人在这沈阳城下,把他们的血给流干。”萧明乾冷笑着说道。

“是!”

得到萧明乾的命令之后,秦可仁和冯学军决定每个方向只派遣两千人进行防守,并且在防守的前期,不实用火炮等重武器。

蒙古人的军中并没有汉人部队,以至于他们连攻城用的投石机都看不到。虽然几百年前,成吉思汗曾经使用过回回炮这种武器,但是几百年后的他的后代,已经将这些东西彻底的遗忘了。

看着高大的沈阳城的城墙,林丹汗这才发现,自己太过自信了。以为努  尔哈赤能够轻松的攻陷沈阳,自己也能够做到。

但是他现在才发现,在没有内应,更没有可以驱赶着来当炮灰的汉人百姓的情况之下,想要攻陷这沈阳城,似乎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林丹汗可不会被这么一个小小的困难给难倒。投石机,在没有工匠的情况下,很难造出来,不过云梯这种东西总不是很难的事情。

在抵达沈阳城下的之后,林丹汗便命令三万大军持续不断的围着沈阳城向里面射箭,并恐吓说如果城中的人如果不投降的话,待强大的蒙古大汗攻陷沈阳,将屠城以做报复。

这种低级计量在那些已经被打破了胆子的宋军面前或许有些作用,但是面对几百年之后的,台湾精锐,这只能让人笑话。

面对蒙古人的骑射,秦可仁和冯学军压制着自己的手下,让他们将这种口头上的辱骂威胁当做是在放屁。

大半个下午,蒙古人向城中射出了上万支箭,但是没有造成一个死亡,只有几个士兵被射中非要害部位而受了点伤而已。

看城中对他们的攻击和辱骂没有一点反应,蒙古人认为是汉人懦弱的表现,只要明天大军攻城,必定能够一战而下。

第二天,不识兵法的蒙古人竟然死板硬套的采取围三缺一的方式进行攻城。看着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他也不想想,以沈阳城的坚固程度,已经其内部的防守力量,这一计策能有用才见鬼了。即使防守的是明军,也不会被这么低级的技量给唬住。

第一天,攻城进度在林丹汗看来非常的顺利。三万大军强攻,城墙上的反抗力度是小的可以。

稀稀拉拉的射击,使得蒙古人数次都站到了城墙上。不过可惜的是,那些上了城墙的蒙古士兵无一例外的全部都被不知从哪里射来的子弹给击杀了。

这让林丹汗熟读肾上腺分泌加快,但是最终只能无比失望的等待这下一次的惊喜。

最终,一整天的强攻,付出了近两万人的死伤,依然没能攻陷沈阳城。这让林丹汗回来之后是大发雷霆。

不过,看着今天的攻城效果,林丹汗认为只有加大攻城的力度,就能把这沈阳城给攻下来了。

但,第二天还是这样,只是能登上城墙的人多了一些而已,依然无法攻陷沈阳城。而自己这边的死伤依然有两万左右。

这下子,其他的一些部落的首领们心中毛了。你林丹汗家里还有十来万大军,你不怕死人,但是我们可比不上你啊,这次带来的军队可是占了部落可抽调的兵力的六七成,可经不住这么消耗。

所以他们纷纷找到林丹汗,让他放弃这种野蛮的攻城方式,或许可以绕过沈阳城去攻击其他较小的城池。

但是数次眼看着就要攻陷沈阳的诱惑,让林丹汗始终不能甘心。最终他说服了那些部落首领,再全力攻一次,不成的话,再做其他打算。

“应该差不多了,命令骑兵师,明天一早趁着蒙古人再次攻城的时候,从后面袭击。告诉秦可人和冯学军,明天他们可以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