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起明末-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陈元贇这么说,萧明乾突然觉得自己或许真的做得有些太过了。就如文化大**那一段,的确在客观上扫除了很多不利于民族发展的陈腐事物,但是也造成了一场文化上的浩劫。

“或许你说的有些道理,这样吧我在俘虏一些没有恶行的真正的大儒的时候,我不会对他们怎样,即使他们始终不接受我们,我也会容忍他们。不过,如果他们策动什么反叛的话,那就不要怪我了。”萧明乾最终做出了些让步。

“多谢督军大人能够网开一面”陈元贇站起来郑重的说道。

“现在说这些都还早,大明那边的局势还没到我们动手的时候。先让他们热热闹闹的斗一阵,或许能让我们轻松一些,也能让天下人看清楚这些人的真面目。只要在他们斗完了之后,我们不给他们用他们的笔将这些都给歪曲了的机会。”萧明乾笑着说道。

“呵呵督军大人说的是,既然最近不出兵,那当然就只能在旁边看着了”陈元贇笑着说道。

说到大明,这五年来可真是热闹无比,东林党众多的官员陆续的被魏忠贤给或是污蔑或是有真实罪证的弄死了不说,毕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单说这辽东,在孙承宗和杨过的努力下,努尔哈赤始终无法攻破大凌河。而且在孙承宗的努力下,恢复了对宁远地区的统治。

但是在天启五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影响非常大的事情。因为杨过始终不向魏忠贤靠拢,而魏忠贤这个时候,羽翼已丰,众多被赵南星搞掉的非东林党官员投靠到了魏忠贤麾下。而杨过依然将魏忠贤派来的人非常客气的送回去,根本不提投靠的事情。魏忠贤想要杨过做些事情,如果关系不大的话,杨过会答应,但是一旦关系到辽东的军务,那么杨过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这样的态度,让魏忠贤非常的不爽,便以杨过只善守城而无进取为由将杨过调到了山海关,让他远离了对抗后金的最前线,目的就是不让他继续立功,让他在没有战事的后方慢慢的沉寂下来。

其后不过一个月,孙承宗也在魏忠贤的压迫下自请罢官。而魏忠贤立即将高第推上了辽东经略的地位。这么一来,辽东一下子就失去了对后金威胁最大的两个人。努尔哈赤高兴的无以附加,大明朝这是在自废武功啊

于是在第二年便发动了对宁远的第二次进攻。这一次守卫宁远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袁崇焕,而这一次也正是还只是个小官的他守卫宁远城。

这个时候,面对号称十万的六万后金大军,胆小的高第立即被吓得撤离在那里坚守了四年的军民,一直退到关内。而袁崇焕则顶住了高第的命令,坚持在保卫宁远。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袁崇焕完完全全是个小官,后台尽去的情况下,竟然能敢违抗辽东经略的命令,直面六万后金大军,的确是胆量非常的大。这也是明朝的这些文人的共同特点,有的时候,他们的胆量非常的大。

不过从另一角度来说,在高第已经撤离了宁远到锦州的军民的时候,袁崇焕竟然将宁远的只有两万多的军民都留了下来一起坚守宁远。这样的决定是否真的明知?

我们现在无需置评,因为历史非常的青睐袁崇焕,在宁远城下,努尔哈赤竟然被一炮给击成了重伤。在这种情况之下,六万后金大军哪还有心思攻城。直接在各自怀着各自心思的各大贝勒和后金贵族的率领下撤离了。

整个过程中,袁崇焕可以说是出了大彩了。在听到袁崇焕竟然在自己已经改变了辽东太多东西的情况下,依然轰死了努尔哈赤,萧明乾是郁闷不已。久久说不出话来,最终只能下了一句评语:“袁崇焕胆子真大”

没错,从整个过程当中,我们看不到袁崇焕的战略眼光,也看不出袁崇焕的军事才能,所能看到的就是袁崇焕的胆子的确非常的大。这一点在后来也得到了再一次的证明。

努尔哈慈死了,辽东也相对的平静了下来。但是大明内部却始终不能平静。东林党的众多主要人物相继死于魏党之手,这个时候的魏忠贤已经嚣张到了极大。

而这个时候,台湾在大明的不少有识之士的严重,也已经嚣张到了极点。萧明乾为了在最后的阶段,尽最大可能的多弄出些人口来,所以在贿赂了不少魏忠贤一系的官员,疯狂的移民。而这个时候,移民的主力已经转变为军政府自身了。

同时因为台湾实在太过耀眼了,连自行车这种东西都在大明的东南沿海的富户之中流行开了,大明的那些士人再迟钝也知道在大明的旁边崛起了一个可怕的势力,一个依靠大明移民兴起的庞大势力。

当然知道是一回事,形成对策是另一回事。特别是在魏忠贤一党在同台湾的贸易当中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利益的时候。整个大明依靠同台湾进行贸易来获取巨大利益的人太多了,想要扭转整个国家的整体政策,同这样一个强大的势力交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出的,更何况此时的大明的中枢已经彻底的瘫痪了。

不过,有一个人没有放弃,一直在收集台湾的材料,他便是吴荣堂。吴丙元的死,使得他错过了一次快速升官的机会,但是也让他避开了被魏忠贤清洗的命运。

天启三年年底,吴荣堂三年丁忧时限到达,但是已经意识到形势即将恶化的叶向高让他继续呆在家里,不要急着出来为官,待过一段时间看看局势再说。

这一等待,便是四年的时间。这些年里,他花费大量的钱财,派人前往大明沿海各省四处收集关于台湾从大明移民的资料。特别是后几年,他还亲自前往江北各省收集资料,亲身体察台湾在沿海各省的所作所为。收集到的资料越多,吴荣堂就越是惊骇无比。

从万历四十年开始,到天启六年年末,台湾从大明移民如数竟然不低于六百万人。而这还只是他收集到的资料,事实上台湾这十五年的时间里,总计从大明移民六百二十一万人有余。而且这还只是正常的移民,遍布大明各地的育儿所这类的组织,总计挽救了多大一百一十八万七千多的女婴。

也就是说,这十五年来,台湾从大明总移民总数达到了七百四十万人。这么庞大的移民数量,让吴荣堂惊骇的无以复加,同时又感到台湾已经成为了大明最大的潜在威胁。

不过,现在他根本无力改为朝廷的政策,为此他曾痛苦的仰天大叫。这个时候,他已经初步从简单的对台湾的痛恨,转变为对大明的未来的担忧。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成长为一名相对合格的政客。

但是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从天启七年年初开始,他把他所调查到的结果散布了出去。而这个时候,出乎他意料的是,以前的那种似乎无处不在的阻碍突然间消失了一般。

不需太过花费心思,他的这些资料就慢慢的在大明的士人阶层开始大规模的传播。

一下子,大明朝的士人们可以说是群情激奋啊最少六百万的人口被台湾给弄了出去,这样的事情只要稍微有些头脑的人便知道是个多么严重的事情。

一时间无数的请求再次加强海禁的奏折如雪片一般,疯狂的飞向朝廷。但是同时也有无数的反对海禁的奏折也飞向朝廷,而这一次发出这些奏折的官员都是拥有强大的财力支持的商业集团的代表。

口水仗,充斥着整个朝堂,虽然东林集团暂时性的倒了,但是即使是魏忠贤集团内部也有不少的官员赞同海禁,所以这一次,即使是魏忠贤也无法阻止。坚持要禁海的一方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海禁才能够将台湾从大明移民的事情给彻底断绝,才能够让台湾不再成为大明的危害。

而反对海禁的一方,则认为大明同台湾的贸易养活了大明沿海的众多的百姓,如果贸然进行海禁,那么不可避免的,将会在大明的沿海各省造成一场巨大的危机。这一次,他们举出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数据。如果实行海禁,大明的沿海各省将会有接近百万的人口失去饭碗。这样的后果由谁来负?

不管是那一方,都说服不了对方,所以这措施也一时半会拿不出来。所以口水仗还在不停的打着,但是这个时候,又一件事情的使得这场口水仗暂时的停了下来。天启皇帝朱由校病重了,重得连他最喜爱的木匠活和那辆特制的全身镶金的自行车都无法顾及了。

魏忠贤这个时候再也顾不得什么台湾了,四处的寻找良医神医来为天启皇帝治病,甚至特意从台湾购买了不少成药。不过,不知是不是天启皇帝的寿元到了,还是宫廷之中真的有些说不清的事情,天启皇帝的身体始终无法好起来。

发展 四百二十六章义勇军破除后金的封锁

收费章节(12点)

四百二十六章义勇军破除后金的封锁(第一更)

台湾对大明的影响的确非常的大,大到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的地步。我们不说沿海各地已经因为台湾的原因比之历史上繁荣太多,只说移民这一项,便让本该在天启二年发生的徐鸿儒的白莲教起义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沿海各地没能聚集大量的无法失去生活依靠的流民和比之历史上繁荣不少的商业贸易使得百姓还能活下去的情况下,徐鸿儒的那一套所聚集的百姓比之历史上要少了将八成。如此一来,即使徐鸿儒这个人也没能兴起登上皇帝宝座的野心。

台湾对大明的影响的另一个表现就在于大明司,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因为魏忠贤对信王朱由检的迫害,使得朱由检在危急的时刻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证。这个时候,向朱由检伸出了庇护之手的不再仅仅只有福王,还有另一个人,他就是身在南京的锦衣卫副指挥使傅凡星。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个傅凡星的真正身份了。在萧明乾的严令下,傅凡星表面上屈从魏忠贤,但是暗地里救助了不少在地方行政上有些功绩有些良心的官员,不分是否是东林党人。并且在魏忠贤对付朱由检的关键时刻,给予了朱由检不小的帮助。

常说,雪中送碳远比锦上添花要来得更让人记忆深刻和感激莫名。正是因为这样,朱由检基本上将傅凡星当成了半个心腹,如果不是锦衣卫基本上全部都是魏忠贤的人,使得风声鹤唳的朱由检始终无法对一个锦衣卫副指挥使绝对信任的话,傅凡星知道的东西或许更多。

但是仅仅是这样,傅凡星还是从总总迹象中查觉出,天启皇帝这次病重,信王,嗯,或者说是信王的手下在这里面似乎担任着不光彩的角色,而且其中还涉及到了很多东林一系的官员。

不过,宫廷斗争本来就是这样,似是而非。傅凡星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不过到了这种程度也就够了。

天启七年三月,沉寂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的后金在皇太极确立了汗位之后,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也为了巩固自己的汗位,皇太极于三月东侵略朝鲜。

“头领,我们真的要去帮朝鲜?”马江龙,屠海等人有些不理解张相铭为什么要在皇太极东侵朝鲜的时候出手。

“我们这不是为了帮助朝鲜人才去对付后金的,这几年我们的日子不如之前好过了。后金对我们封锁了三年多的时间,使得我们根据地不仅没有扩大,反而有了一些缩小。如果不是毛文龙的从旁策应,我们可能已经被后金给彻底的覆灭了。

而这次皇太极入侵朝鲜,正是我们解除后金对我们的封锁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次的机会,等努尔哈赤暂时的解决了朝鲜,我们的日子就更加的难过了。”张相铭说道。

这些年,义勇军成为了毛文龙之外,最受后金痛恨的一支抗金部队。在一次,义勇军坏了他们围剿毛文龙的行动之后,后金便对义勇军采取了逐步围困,步步为营的策略,使得义勇军无法大规模的得到人口,无法自由的活动在辽东平原上。

这种策略虽然没能够完全抑制全部都是骑兵的义勇军的行动,但是大大的限制了义勇军根据地的发展。如果不是从台湾得到了不少的粮食和武器装备的支援,可能义勇军都被后金给困死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义勇军也在这种围困之中,始终得不到大的发展。直到五年后的今天,义勇军的总人数还是没能突破四千。这边是后金围困义勇军根据地的最大成果。

不过这种围困策略却为辽东的其他义军和百姓带来了不小的好处,有了毛文龙和义勇军的牵制,使得后金根本抽不出那么多的力量来对这么大的辽东进行控制。

如此一来,辽东司在辽东的行动自由度便大大增加了。这五年内,台湾在辽东移民数量多达一百九十六万。再加上辽东百姓向关内逃难和努尔哈赤那个暴戾的老野猪皮的屠杀,鼎盛时期四百多万的辽东汉人百姓,只剩下不到百万了。

而这百万还依然在不停的逃亡,这对后金来说是个非常危险的人口数量。所以在一登上汗位,皇太极便彻底的废除了努尔哈赤的一些对汉人的苛刻的政策,开始采取了一些安抚政策。

不过再安抚,也无法一下子改变后金贵族已经养成的那种骄横的习性,再加上皇太极的威信几乎为无,所以依然无法完全阻止后金贵族虐杀汉人百姓,只不过不向以前那么的普遍了而已。

不过,光明正大的用汉人交易商品的行为确是真正的被取缔了。皇太极还想要将参与贸易的约翰等英格兰人给抓起来拷问,但是当他派人去抓人的时候,才发现在他继任汗位之前,这些英格兰商人便彻底的消失了,消失的无影无踪。

随之而来的是无所不在的隐藏在黑暗中的交易。那些女真贵族在习惯了台湾的精美的玻璃制品,白糖,香皂,香水,烈酒,各种不可思议的水果等等产品,甚至还有新近出现的自行车的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能够忍受得了失去这些东西的日子。

所以,虽然明面的这种用汉人换取奢侈品的贸易被取缔了,但是暗地里的这种贸易却是越来越多。

这次努尔哈赤征伐朝鲜的目的有两个,一个解除东部的一个威胁;第二个便是劫掠朝鲜人口来辽东。

既然汉人人口以及不大可能增加了,那么就先用朝鲜的人口来代替好了。这在历史上却是没有出现的,也是萧明乾所带来的另外的一个影响。

不过这对义勇军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他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冲破后金对他们的封锁。

现在义勇军的根据地在镇江的西南部,鹿岛的东北部。这个区域还算不错,因为靠海,有一小片的平原地带,能够养活一些百姓。而西部地区是绵延不绝的山区地带,南部又有毛文龙的东江镇占据,后金很难发动对义勇军的大规模的清剿。但是后金的封锁和时不时的侵扰使得义勇军根本无法养活太多的人口。

五年了,人口总数还是只有八万人。当然期间跟随台湾的船只南下的也有不少人,不过老是这样,义勇军很难有大的发展。所以这次,张相铭将乘着努尔哈赤东侵朝鲜的这次机会,彻底扫荡后金布置在根据地周围的兵力,将根据地彻底的同毛文龙的南北两个方向的势力范围连成一片,形成对后金的整体防御。

“那我们要不要通知毛文龙,让他们配合一下我们的行动。”听完张相铭的解释,屠海出言建议道。

“哼,要他们配合干嘛我们自己做不到吗?”马江龙对屠海的建议非常的不爽。

“不,毛文龙那边人员太杂说不定就混有后金的奸细,我们不能冒这个险。而且后金布置在我们周围的兵力只有四千多,即使加上那些投降的明军也不过万人,以前我们拿他们没办法,完全是因为后面有后金的大军的支持,现在皇太极将大部分兵力都抽调到朝鲜了,我不信我们无法将这些分散在我们四周的后金兵力给拔除”张相铭指着地图说道。

“好,头领你说怎么办?”屠海问道。

“马江龙,你率领八百弟兄沿着洋河向北,将后金布置在西北部山区的六个警戒兵站给我全部全部拔掉,而贾黍你随后率领担任警戒的兄弟占领各险要地段,堵住后金从山区南下的路。屠海你率领八百兄弟解决掉东北部的两个兵力点。他们总共只有不到两千投降的汉人军队,我想你应该不会有问题。一定要将我们的控制范围延伸到毛文龙控制的镇江附近。

而我将率领一千四百名兄弟南下,将后金布置在我们南边的那个主力彻底解决,将我们通向毛文龙在南方的势力范围彻底的连通起来。”张相铭指着地图详细的说出了自己的布置。

“不行,后金在南方布置了三千女真士兵和四千汉兵,头领只带一千四百人,非常的危险。我认为我只要四百人就能够将山区的后金兵站给拔除了,剩下的四百人还是由头领你带上吧”马江龙首先提出了疑意。

“没错我负责的东北部的两个汉军部队虽然也有近两千人,但是他们分布在两个兵站,再加上我们之前已经把他们给打怕了,所以我觉得我这边也用不了八百人。”屠海也跟着说道。

“好吧一千四百人的确是有些少了。这样好了,马江龙你那边就依你说的,留下四百给我,但是屠海你那边,千万不可大意。对付两千人,八百已经不算多了。我再从负责防守的人当中抽调两百,组成两千人的队伍。这样一来,只要安排得当,就能够取得胜利。就这样定了”最终,张相铭确定了出兵方案。

发展 四百二十七章皇太极之谋,义勇军之难

收费章节(12点)

四百二十七章皇太极之谋,义勇军之难(第二更)

张相铭有些事情没说,其实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得到了萧明乾的直接命令。萧明乾要求他寻求机会,将自己的根据地同毛文龙东江镇的势力范围连成一线,实现辽东半岛东不沿海彻底脱离后金的统治。

看着地图,了解台湾真相的张相铭知道,这是台湾在为将来出兵辽东做着准备。张相铭不知道萧明乾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信心,能够将毛文龙的东江镇给拿下来。即使小棒槌和王汉在东江镇取得了极高的地位,而且近半数的东江镇的士兵是有他两人训练处来的。但是距离架空毛文龙,掌控东江镇还远得很呢

不过,张相铭也想不了这么多了,他只要依照命令行事就可以了,而且这么做也是义勇军眼前所需要做的。

“马大哥,这是我们拔掉的第三个女真人的据点了,我们这次的任务可是相当的容易啊我们是不是解决了这边的事情,便到南边去支援头领。”一名手下建议道。

“不,我们现在就去南边,派人告诉贾黍,就说剩下的那些据点由他负责。”马江龙脸色发青的说道。

这次连续三个据点,每个据点竟然只有不到十个人,而且还都伪装成有很多兵力一样,这中不正常的现象让马江龙的心中非常的不安。

“可是,首领给我们的任务怎么办?”另一名手下有些犹豫的问道。

“屁个任务,现在明摆着了是后金给我们下的一个陷阱。我敢肯定,南边后金的兵力一定不会少,甚至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要多上数倍。”马江龙脸色发青的说道。

这一切的一切太不正常了,后金不可能在这些通往东北的咽喉要道布置这么少的兵力,而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这里每个据点的人数不会少于四百人,这才是张相铭要给马江龙派遣八百人的原因。

但是事实上却是每个据点的人数几乎没有,这样连续三个据点都是这样,马江龙可以肯定这里面有着巨大的阴谋。所以他不顾一切的临时改变原先的计划,赶往南边,希望还赶得及。

而这个时候,张相铭正带着手下冲向位于大洋河的后金的兵营。轰隆隆的马蹄声,彻底的冲破了黑夜的宁静,使得整个大洋河畔都震动了起来。但是当义勇军战士们冲到距离后金大营还有三百米左右的时候,后金的大营竟然没有出现任何的混乱。而大营的角楼上,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人正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似乎在欣赏着一场大戏一般。

一看这种情况,张相铭的心中便是一阵发憷,看向大营的四周,那黑暗之中似乎藏着一头吃人的猛虎,随时要上来将自己撕成碎片。

“不好,有埋伏,大家跟我走”张相铭一转马头便带着队伍在大营的前面划了个弧线,然后便向逃离这里。

“这张相铭可真是够小心的,本来还想着让他在攻入大营的时候先灭掉他一部分人呢传我命令,让他们立即进攻。”李永芳破有些遗憾的说道。

一声尖利的响声,冲破夜空,使得张相铭的心中更加的惊骇。不出所料,果然从四面八方突然亮起了无数的火把,张相铭定睛一看,四周的兵力最少也有两三万。

自己中计了,而且这一次很可能葬送整个义勇军。多年来的顺风顺水,使得他将后金小看了。他没有想到皇太极在东征朝鲜的时候,还能抽出兵力来对付自己。让自己以为这次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然后将自己一网打尽。

“向北冲锋,我就不信我们冲不出去。”看到自己已经被对方四面合围了,张相铭两眼血丝直冒的大声命令道。

“头可断,血可流,脊梁不能弯,兄弟们跟我杀出去”张相铭大吼一声,带着两千义勇军战士们疯狂的向着北方冲了过去。

可是当他们冲到面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如同刺猬一般的步兵方阵,而两侧正有数量不少于自己的后金骑兵正在疯狂的向自己这边压过来。

战争在战前或许要有一系列的谋划,但是真正到了互相冲杀的时候,就根本没有什么需要考虑的了。这个时候能够起到作用的只有一个词,狭路相逢,勇者胜。

义勇军战士们都是些真正的勇士,在四年的封锁中经过严酷环境的考验留下来的真正勇士。所以,在这种时候,只要张相铭在,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害怕,跟着张相铭便不顾生死的冲进了后金的步兵方阵。

这个步兵方阵全是有汉人士兵组成的,他们在抵抗后金的时候,没有尽自己的职责,但是在对付自己人的时候,却无比的凶残。

张相铭率领着两千战士刚刚冲击方正,便被他们给团团围住。这些步兵迟滞了战马的行进速度,用刀枪疯狂的攻向义勇军战士们。

往往是砍杀了一个步兵,然后便是两三个步兵向你围了过来。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义勇军训练有素,但是面对比自己多上三四倍的结阵的步兵,其战斗力还是被限制的死死的。

马刀频繁的挥出,带起无数后金士兵的死亡,但是对方的长枪却也成了张相铭他们的噩梦。在近乎疯狂的你死我活的砍杀当中,义勇军战士们全部都带上了伤,更有很多的战士被他们击落马下,被乱刀砍死。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从北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马江龙率领着四百名义勇军战士支援来了。一见到此时战场上的情形,马江龙二话不说便,率领着战士们从北向南,攻向后金的步兵方阵,意图同张相会合在一起。

“哼,来得好。正好可以将你们全部留下。命令额克撒率领骑兵从两翼向北包抄。命令李军带上四千人,在那几百人进入包围之后,将背面再给我堵上。”看到马江龙他们赶到,李永芳不仅没有感到慌乱,反而冷静的应对这时的局面。

在他的调派下,后金又将张相铭他们团团包围在了中间。

“马江龙,你混蛋,这个时候你怎么到这来了”张相铭看着自己两边合起来也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的义勇军战士们,愤怒的对同他们刚刚会合在一起的马江龙大声的骂道。

这一次,他张相铭认栽了。本以为这次皇太极东征朝鲜是个极好的机会,哪知道自己一头扎进了对方布置好了的陷阱当中。他真的是悔恨无比啊!仅仅是一次大意便在短短的二十多分钟里葬送了近八百的兄弟,他真恨不得将自己这个猪脑挖出来。

“头领,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我们这些弟兄一起保护你突围出去,只要你在,我们义勇军就有重新纵横辽东的一天。”马江龙提着滴血的马刀,气喘吁吁的说道,这个时候,他提着马刀的手都开始颤抖了。

“哎,都是我的错,如果不是我如此大意,也不会让这么多的兄弟白白送死。”张相铭此时的心情是难以言明的懊悔,因为他想到如果能够侦查的更加仔细,或是联络毛文龙的话,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个覆灭之局了。

“头领,你听我说,我们都是为了杀女真人才自愿投在您的帐下的。既然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全力冲出去,即使冲不出去,多杀些女真人和那些走狗也值了,大家说我说的对吗?”马江龙大声的喊道。

“值了”

“值了”

海啸般的呼喊声让张相铭暂时的放下了心中的懊恼,开始积极面对眼前的局势。而这个时候,李永芳也来到了阵前。

“张相铭,你可真是让我们好一阵谋划啊大汗说的果然没错,你们这次一定会乘着我们东征朝鲜来跑出你们的那个老鼠穴的。这里有两万五千名的大金士兵,今天就让你们义勇军彻底的完蛋。”在将张相铭所率领的一千多的义勇军被围困在了站在被众多亲兵保护之中的李永芳一脸得意的说道。

这一次,皇太极是多了个心眼,在自己东征朝鲜的时候,将李如松派到了这里专门布置了一个针对义勇军的陷阱。

“李永芳,你这个不要自己祖宗的汉奸不要得意,今天即使我死在这里,将来的你也会死的非常的惨。”张相铭不得不承认,在布局方面自己比皇太极可是差得太远了。不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根本就毫无作用,更何况台湾的那位布局能力比皇太极要强太多。

“哼识时务为俊杰,大汗无比的英明神武,就大明的那个连朝都不上的娃娃皇帝根本无法跟大汗比。而且那些该死的大臣根本不把我们这些武将的命放在眼中,想杀就杀。这样的朝廷,根本不配我继续给你卖命。好了,你的头是大汗点名要的,是时候去死了。”李永芳得意的说道。说完李永芳便下令部队杀了上来。

可是出乎李永芳意料的是,还没等后金士兵再次冲上来,外围的后金士兵纷纷发出凄厉的惨叫。定睛一看,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四周突然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黑影,向着后金的军队中抛洒着箭雨。

发展 四百二十八章头领请来了天兵天将!

收费章节(16点)

四百二十八章头领请来了天兵天将!(第三更)

正当战场形势已经危急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还没等后金士兵再次冲上来,外围的后金士兵纷纷发出凄厉的惨叫。定睛一看,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四周突然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黑影,向着后金的军队中抛洒着箭雨。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毛文龙收到情报前来救援义勇军了?在场的人当中除了张相铭之外,所有人都对这突然冒出来的黑影感到非常的疑惑。

不过,见识过这个场面的张相铭却知道,这是典型的联合护卫军陆军的冷兵器作战方式,台湾终于进入辽东了

“各位兄弟,这是我们的友军前来支援我们了,杀啊杀光敌人”张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