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骑-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迈这时对军政大事的把握已经颇为纯熟,一点即悟,道:“对,那就集中兵力,先攻讹迹罕!”一边传令唐仁孝,让他固守亦黑,同时探听八剌沙衮方面的动态。

唐军的主力过葛罗岭山口以后,便不再追击萨图克,却折而向西,径往讹迹罕开来。

这时唐军击败萨曼、回纥联军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西域,大国君主为之震动,沿途小部族望风披靡,但望见张迈的赤缎血矛,远远地就赶来朝拜。李圣天见诸胡望风匍匐,对这等威风颇为艳羡。

唐军一路向西,走了五日抵达讹迹罕城下,这讹迹罕本来是萨图克与萨曼共管,这时萨图克的人已经撤走,城内还有几千守军,都奉那萨曼将领诺里的命令,顽抗守城。

张迈调出哈桑来,让他呼降,哈桑不肯,张迈就给他穿好大将衣服,然后将他五花大绑,用一根巨木绑了,绕城一周。

那讹迹罕的守将也是哈桑的部下,见到了哈桑,情知难敌,然而不到黄河心不死,终究不肯就这么出城投降。

张迈骂道:“这个家伙,不知好歹!”

诸将纷纷叫道:“特使,攻城吧,攻城吧!”

张迈此来可没想到要攻坚,攻城器械一个未带,不想引发太大的伤亡,兵家战略选择有道是:“其上伐谋、其次伐交、其次野战,其下攻城。”攻城乃是战略选择中的下下策,哪怕彼此实力悬殊,强势的一方也有可能会失败,就算胜利了也会是惨胜。

讹迹罕也是一座坚城,各种防范设施十分齐全,否则当初麦克利如何能硬扛萨图克支撑了那么久?上次瓦尔丹攻破此城,靠的是计谋而不是强攻。对方这个守将若有几分本领,说不定能支持到萨曼援军到来也未可知。唐军若是攻城不利,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好不容易得来的威名就有可能一朝而丧。

张迈沉吟片刻,笑道:“这么一座孤城,也值得我们大动干戈?”叫来薛复,道:“此事就交给你吧。”

薛复也不推辞,道:“好!不过若我打下了讹迹罕,我想向特使讨点赏赐。”

张迈笑道:“你居然也会讨赏?好吧,你说说,要什么?”

薛复道:“我想给辅军的将士们讨一个名份,一件像样的军装,一匹好马,一把好刀。”

张迈哈哈大笑,说:“这可是一笔大钱啊。你的胃口可真不小,不过呢,行,我都答应你。”

第157章 威震西域

见张迈答应了自己,薛复又道:“此外薛复还有一个请求。”

“说。”

薛复道:“我希望大军主力能够后撤一百五十里以外,最好退到葛罗岭山口以西的三岔路口去。且一个月内,我希望能够独立行动,特使和诸位将军不要掣肘我。”

诸将都喝骂了起来,叫道:“这是什么话!你还没打仗,就叫我们撤退?”更有人说:“你是不是想哄得我们走了,好去投敌?”

薛复却不搭腔,也不生气,只是看着张迈。

张迈却道:“好,我答应你。”

诸将都有些吃惊,李膑亦觉得未必妥当,张迈却道:“我相信薛复不会辜负我的。”便下令退兵至葛罗岭山口以西的三岔路口——这里往东越过葛罗岭山口可以进入疏勒,往北可抵达亦黑,往西则通讹迹罕。

诸将都不信任薛复,更有人劝张迈给他安排一个监军,张迈道:“不是有薛苏丁在吗?”

“可薛苏丁也是宁远国的人啊,难保暗地里没有勾结。”

张迈道:“若是薛苏丁也与薛复勾结,且两人都意图不轨,你们认为我安排个人去就能制住他们?我看安排的这个监军多半会先给他们杀了。不必说了,我和薛复还分别处于敌对阵营时,就已经当对方是朋友,更别说如今我们是在为同一个理想、为同一份事业而奋斗,我相信他不会负我的。”

不顾诸将的劝阻,撤了对讹迹罕的围困,仍然引兵东回,李圣天来问为何,张迈道:“我们的军粮接应不上,疏勒到葛罗岭山口有三百里,葛罗岭山口到讹迹罕又有三百里,几万大军屯于讹迹罕城下,粮食六百里辗转,消耗太大,还是先撤到山口一带,那里靠近疏勒,补给比较容易。”

李圣天叹道:“不料疏勒方面如此局促。”

张迈道:“没办法,我们在疏勒的几场大战虽然都大获全胜,可钱粮耗费太过严重,如今都护府困顿得很,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吧。”

李圣天听他说得可怜,心中不忍,便派了使臣回国,命国中再筹措粮食三万石、羊群三万头,赶到疏勒交割。

张迈心中大喜,想道:“李圣天真是一个大好人,看来我这几声大哥没白叫。”

李圣天传了旨意后,又叹息说:“只是我们如此军威,眼看讹迹罕都已经围起来了,却偏偏因为军粮而不得不退兵,未免太过可惜了。”

张迈笑道:“不要紧,我已经留下一支偏师,让他们负责攻取讹迹罕,咱们就在葛罗岭山口坐等捷报就行了。”

“偏师?”李圣天心中存下了这个疑问,便暗中观察,等班师之后,走到中途,果然发现有一支部队脱离,李圣天悄悄策马赶去一看,只见那支部队约莫四五千人,个个衣衫破旧,拿着杂色兵器,骑着劣马,回到军中后忍不住摇头,对重臣马继荣道:“张贤弟什么都好,就是太好强了,他明明不得不撤兵,但脸上过不去,所以留下一支最弱的部队,打个幌子。那样几千人马,哪里可能攻得下一座坚城?”

那边讹迹罕在唐军围城之际,本来满城惊惶不已,哪知唐军围了没两天,攻都没攻一下就忽然撤了,诺里又喜又惊,派侦骑前往打探,发现唐军这一退竟然退到了三百里外的葛罗岭山口,与此同时,却不断有曾做过唐军俘虏的人逃到了讹迹罕,带来了不少消息。

诺里亲自将这些人调来一问,才知原来唐军主力西进以后,内部空虚,疏勒内部的数万被贬为奴隶的俘虏趁机起事,眼下疏勒已是烽烟四起。诺里分头审问了几个人,个个说法都一致,便相信这个情报不虚,又暗自庆幸。

过了两日,东北又传来消息,却是回纥大汗阿尔斯兰听说联军战败,亲帅十万大军,已经进逼到了雅尔。

诺里心头大喜,对手下说道:“唐寇毕竟根基不牢,他们要是固守葛罗岭山口处理内部问题,或许还不会闹出这么多的麻烦,如今却是内外交困,我看他们未必过得了这一关!”又加急向布哈拉方面派遣使者请求援军,说道:“如今库巴已经打通,只要大军开到,讹迹罕便可以正式并入萨曼了。”

又过了数日,不断有小股部队跑到讹迹罕附近请求入城,这些部队都是衣衫破旧、武器驳杂,像是牧民起义军,诺里不肯轻开城门,派人出外一问,那些部队都道:“库巴大将阿西尔将军趁着张迈离开疏勒,登高一呼,聚众反抗唐人,如今已经杀到了葛罗岭山口,正在和唐军激战。”

诺里也听过阿西尔的名头,知道他是库巴的两大战将之一,讹迹罕的前任莱伊斯马克迪西曾和他提起过,说此人十分忠勇善战,就是有些太过迂腐。

“忠直、迂腐而善战……”

那是梦幻一般的部将啊,世上只有一种人会埋怨这种部将,那就是已经拥有他的主人——就如瓦尔丹。

又过数日,却见一支骑兵开来,一般的也是破衣劣马,满脸沙尘,但人数却有两三千,城外早先到达的十几支小部队望见纷纷拥了过去,高叫:“阿西尔将军!阿西尔将军!”

为首那将领正是薛复,他抵近扣城门,请求入城,诺里派认识阿西尔的人登城张望,都道:“没错,是阿西尔将军!”甚至认出了他旁边的士兵都是诸胡联军中的人物。

诺里这才派人出城,问薛复为何会来,薛复道:“唐寇主力走后,我在后方起事,夺得了一些兵器战马,本想夺取疏勒城,奈何唐寇奸猾,无法如愿,只好带兵杀出了葛罗岭山口,在山口一场大战下来,死伤过半,才到得此处,如今我们兵疲马累,如果莱伊斯能开城容纳,我们数千将士将感激不尽,希望莱伊斯能容我们进城,共同抵抗唐寇。”

当初瓦尔丹能够攻取讹迹罕,主要也是靠薛复骁勇善战,而且马克迪西要对城内进行清洗之际,薛复又曾出言劝阻,所以讹迹罕无论是老居民,还是新来者,都对他很有好感,个个道:“如果有阿西尔将军入内,那么就一定可以保得讹迹罕平安了。”

诺里再无怀疑,又派人对薛复道:“入城之后,你却得听我号令。”

薛复道:“如果莱伊斯肯收容我们,我等愿效死命。”

诺里大喜,才开了城门,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微笑道:“早就听说阿西尔将军勇敢无敌,今日才算见到了真人。”

薛复微微一笑,说道:“我如今已经改回汉姓了,姓薛,名复。”

诺里谔谔:“什么?”

薛复轻轻一笑,双腿一夹,冲了过去,将诺里一把提起,同时他麾下兵将一冲而进,占定了城门,讹迹罕的守军惊慌失措,也不知该如何反应,薛复喝道:“我如今已经投效大唐,官封都尉。全城士兵听好——投降免死,不降者杀!”

诺里目瞪口呆:“你……你说什么?你不是阿西尔么?唐军如今内外交困,大军也已撤退,你为什么却……”

“什么内外交困,那都是用来哄骗你的。”薛复淡淡笑道:“至于大军撤退……我军主力若不撤退,只怕你也不会轻易上当!”

守军眼见诺里被捉,登时都乱成一团,薛复执了诺里,冲往莱伊斯府,薛苏丁与马呼蒙、马顺、乌力吉等带领人马四出剿杀城内守军,攻占各处据点。

当诸胡联军败亡的消息传来时,整个讹迹罕就已经人心慌乱,待得唐军围城,城内更是惊恐莫名,其时是战是降已在一线之间,只是诺里坚持要抵抗,这才让唐军多费了一些功夫。这时眼看诺里被擒,城门被夺,城内守军自此已全无战意,先后投降,只一日功夫讹迹罕便全城平定。

薛复夺了讹迹罕之后,马上派人向张迈报捷,张迈接到捷报后对诸将笑道:“如何?”郭师庸等纷纷道:“特使知人之明,无人能过,属下等佩服之至。”

张迈哈哈一笑,说:“不是什么知人之明,只不过我确信薛复是已经认同了我们理念的人,我们彼此是伙伴,所以应该互相信任。”先派郭洛飞骑前往讹迹罕接掌城市,这边才来邀请李圣天道:“我麾下那员偏将已经取了讹迹罕,并回报说城内囤积了不少粮草,足供大军半年之用,咱们这便出发吧。”

李圣天听到这个消息大感意外,他可万万料不到那支被他看做“幌子”的破烂部队,居然也能夺取讹迹罕,而且这么快。

大军继续西进,这一次走得快了,前锋三日后便抵达讹迹罕,李圣天见城头早已经都换了唐军旗帜,这才相信。进城以后,见城内市井平静,张迈见来迎的只有郭洛和薛苏丁,问道:“薛复呢?”

郭洛道:“我抵达之时,他已经不在城内了。”

张迈转头望向薛苏丁,薛苏丁道:“薛复说,特使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现在时间还没到呢,他将讹迹罕交给我以后,带了两千人赶去夺取库巴了。”

这一下张迈也有些诧异了,他是见识过库巴的险要的,说道:“库巴虽小,却是一座筑在山上的堡垒!他才两千轻骑,只怕拿不下来。阿洛,你带兵赶去增援他吧,告诉他,库巴是否打下都不要紧,若拿不下就回来吧。”

一句话还没说完,城外数骑飞驰近前,却是马顺,径自跑到张迈跟前,跪下禀道:“启禀特使,库巴已经平定,薛都尉如今正要往大宛旧境招募遗民、搜寻汗血宝马,请特使派遣将领前往库巴把守!”

诸将听了无不错愕,于阗君臣更是大骇,张迈也忍不住怔了一怔,问道:“他怎么打下库巴的?”

马顺道:“我们没有攻打,萨曼的人望见我军旗帜,远远的就已经逃了,城内只剩下一些圣战者旧部,薛都尉上前一喝,他们见是薛都尉,就都开了山城大门出来迎接了。”

张迈这才绽开了笑容,对郭洛道:“郑渭大有远见!”

这话李圣天等都听得不明所以,只有郭洛、奚胜等明白,因当初起兵之时,郑渭就说:“如今西域正是乱局,人人震于我军威势,不出一月,东至高昌、西至萨曼,南至印度,北至八剌沙衮,都将轰传我军威名,沿途部族、城镇都有机会一招即降!”

薛复进兵能够如此顺利,除了他本人的战术得当之外,在大势上也是借了郑渭这股战略之风。

唐军自起事以来,每攻一城都大费功夫,从来不像今天一般,行军千里如入无人之境,连取三城亦不费吹灰之力。

库巴落入囊中之后,讹迹罕的形势便大大不同,原本张迈只打算将之作为一个边镇,如今有库巴作为外防,这里就变成一个可以发展的腹地了。唐军原本的战略也可以加以修整。薛复又到位于库巴西北的大宛国故地,招揽来了不少宁远国的遗民,以弥补讹迹罕地区的人口损失,还带回了一百匹纯种汗血宝马、五百匹第二代汗血宝马而三千多匹杂交良马,献给张迈。又带来了一批善长照顾汗血宝马的老牧民。

六月初二,当薛复带着这批人马赶回讹迹罕时,城内忽然放出一声响炮,薛复等为之一怔,却见城内鱼贯走出十余个部族的酋长与使者来,齐声道:“恭迎薛将军。”却都是过去半个月赶来归附的周边部族,再跟着,唐军诸将分成两列走出,最后才走出一匹威严无比的汗血宝马,马上坐着的却是张迈。

薛复微微一惊,赶紧跳下马来,单膝跪在汗血王座之前,道:“特使,薛复回来了,不辱使命。”跟随他而来的兵将牧民也一起下马跪下,齐呼:“参见特使。”

张迈也赶紧跳下来,扶了他起来道:“咱们是朋友,是伙伴,不必行这样的大礼。你看看——”

一指城门,只见上头新铭刻了三个汉字:宁远城!

张迈道:“我在此宣布,升都尉薛复为中郎将,讹迹罕即日起改名为宁远城。”

薛复看着“宁远”二字,眼中不由得渗出了两点泪花,一时间却说不出话来,张迈挽了他的手,笑道:“走走,咱们进城喝酒去。于阗刚刚运来了一些极品葡萄酒,我正好借花献佛,好好犒劳一下你,给你洗尘。”

……

不知不觉间,一股“恐唐风”在西域吹开了。

连张迈也还没发现,“大唐威胁论”一夜之间在整个西域抬头了。

萨曼,布哈拉。

“什么!库巴也陷落了?”

“是!”

奈斯尔二世重重地坐倒在他的宝座上。

似乎失算了呢。原本以为只是一支出奇制胜的游骑兵,没想到几个月过去,情况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当哈桑战败被俘、数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时,奈斯尔二世和布哈拉的市民一样,都认为是敌人的谣言,或者是由于什么缘故产生的误传。

“十几万大军被一伙流寇打败?那怎么可能?”

在那几天里,这成了布哈拉街头巷尾最好笑的笑话。

但很快各种不利的消息就陆续传来,先是那个威名赫赫的萨图克·博格拉汗从葛罗岭山口逃出回来,跟着据说又逃回了怛罗斯。据说他的背后,是大唐派出了十万大军追赶了过来!

再接着,不出一个月,讹迹罕也陷落了,然后不到五天时间,库巴也陷落了。

奈斯尔二世警惕地抬起头来,问他的宰相巴勒阿米:“西鞬怎么样了?”

西鞬是和库巴距离甚近的一座边防重镇,如果说,讹迹罕和库巴之间的距离大概是三到五天的话,那库巴与西鞬之间就是朝发夕至!如果西鞬也失守的话,那么广袤而富饶的河中地区就将彻底向唐军敞开她诱人的胸脯了。

“唐军的游骑曾数次逼近西鞬窥视,不过暂时还没发生冲突。”巴勒阿米说道:“我们在西鞬有七千精锐,应该可以抵挡一阵——加入唐军真有意进入河中的话。”

“七千?七千太少了!”奈斯尔二世说。

“臣下已经从屏葛调兵了,而且白水城的兵将也都会随时出动。”巴勒阿米说。

“一定要守住西鞬!”奈斯尔二世道:“如果出现危急,那就从撒马尔罕直接调兵过去!西鞬的防线绝对不容有失!”

如果说之前西域各大势力对唐军的态度表现得过分蔑视的话,那现在就是对唐军的实力有一种来自恐惧的高估了。

在疏勒攻防战之前,奈斯尔二世根本就没将安西大都护府当作一个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势力来看待,在他看来,疏勒被唐军夺取对萨图克·博格拉汗来说也只是一个“意外”,他对东方所作的种种安排,最大的目的不是为了扼杀唐军,而是不希望萨图克因为一个“意外”而过分衰落,以至于阿尔斯兰趁机统一回纥。

但战争永远是颠覆人们观念的最有效手段,疏勒攻防战的全面胜利,再加上唐军接连攻占了讹迹罕和库巴,这战绩比起一千个口若悬河的辩士更有说服力。

对于唐军号称“十万大军”的宣传,许多人甚至都不敢怀疑,毕竟这是一支打败了“二十万大军”的部队啊,想来也应该拥有更强的军力才对。

“大唐,大唐……那个怪物,真的重新崛起了么?”奈斯尔二世呢喃着。

看见宰相还没有退去,他问道:“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

巴勒阿米道:“陛下,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和这支唐军讲和?毕竟,在和萨图克联合之前,我们与这一支唐军之间并没有旧怨。而这次的事情,其实是可以用‘误会’来解释的。仔细想想的话,我们之前都还未曾和他们有过直接接触呢。”

“可是这支唐军,是可以信任的么?”

“这个……不接触的话,怎么知道呢。”

……

八剌沙衮。

“大汗回来了!”

金帐之外响起了一个十四五岁少女的欢呼。

“父汗!”

但那只大手只是摸了摸少女的头顶,随即大迈步走进那座以黄金做顶的巨大黄明绸帐之中。

少女走到母亲的身边,低声问道:“母后,父汗怎么了?他不开心吗?”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阿尔斯兰趁着土伦离开巢穴,忽然宣布没收了他在伊丽河中游乃至上游的所有领地,进一步巩固了碎叶、伊丽两河流域的统治权,甚至将势力延伸到了天山北麓,阿尔斯兰的骑兵前锋甚至跑到了轮台(今乌鲁木齐)附近,直到毗伽可汗的骑兵迎来才退回。双方在天山之下折箭盟誓,发愿互不侵犯,自此,阿尔斯在东北方向暂时便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力量来解决在南方和西面图谋不轨的两个弟弟了。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当他才回到伊丽河谷,就听到了土伦的噩耗,而等他回到热海,诸胡联军大败于疏勒的消息也陆续传来!

阿尔斯兰不顾全军将士疲倦,就想直接前往怛罗斯,收取这一块暂时失主的领地,但还没赶到灭尔基,就听说萨图克已经回到了怛罗斯,同时唐军攻克讹迹罕的消息也传到了!

虽然死了一头野猪,伤了一头贪狼,但伴随着两头野兽的伤亡而崛起的,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敌人!那究竟是一头下山的猛虎,还是一条初醒的睡龙?

据探子来报,这支唐军已经调集了极大的兵力,西出葛罗岭山口,除了攻克讹迹罕之外,也占据了亦黑,其接下来的走向也委实令人惊疑。

自继位以来,阿尔斯兰的目标就是先扫平族内的种种障碍,统一岭西回纥,然后再用兵河中攫取财富——这是支配了他将尽二十年的思维惯势。但现在却崛起了一个有可能改变自己这种思维惯势的势力。

大唐?

想起那个可怕的庞然巨物,所有来自漠北的游牧民族都忍不住心里发抖!

龙之民族与狼之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就互为天敌,也互为宿敌!

只是,狼之民族已经换了一拨又一拨,而龙之民族却自古至今屹立不倒!

朝代换了,但华夏的基石却是越垒越高!

“大唐?张迈?”

阿尔斯兰想起了萨图克派人传给自己的两句话,当时阿尔斯兰看到这两句话时,只当那是一个笑话,但现在这两句话却重新在他的脑海之中冒了出来,而且不再是笑话,而变得就像预言——

“我们在哪里,哪里就是华夏!”

“我们在哪里,哪里就是大唐!”

第158章 这边的家

六月的宁远城,显得很闷热。内陆地区缺乏海风的滋润,空气干燥,白天日照时间很长,虽然适合葡萄生长,却不适合人类活动。

不过,这天气下却正是宁远商业最活跃的时间。因为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上,山路也大多开了。

往年在这个时候,宁远(原讹迹罕)的商人早已出发,先向东,然后折而南下,走葱岭山路,迂回前往拔特山地区,然后进入到河中或者印度做买卖。

今年商人们却多了一种选择,由于统一在一个政权底下,东面的商路敞开了,数日之前,官方宣布葛罗岭山口将有限地向民间开放,只要到官署处领取一张过关令牌,就能通过葛罗岭山口,一路同行至疏勒,乃至于阗。

郑豪骑马进城,发现这里的市井已经恢复了平静,由于城内没有像疏勒的市井那样受到战争的破坏,这里的市面看起来要比疏勒还要繁荣些,店铺已经开始做生意,尊重固有习俗却有革掉一些陋习的新律法已经颁布,大都护府的第一个分支衙门——宁远的功、仓、户、兵、法五曹也已建立并开始运作,一切都在迅速走向正轨。

“这变化,可真快啊!”

郑豪也没想到,去年秋天他经过讹迹罕时,这里还控制在祆教教徒手里呢,不想短短半年间,这座城市就数次易主了,如今连名字都改了。

这一次郑豪来宁远,为的不是公事,而是私事。他是赶来找他的老朋友马呼蒙的,想商量一下郑渭和珊雅的婚事。

和两个老人的热切态度相反,郑渭和珊雅对这件事情一直都表现得很冷淡,当初薛复还是一个奴隶时,郑豪也不敢多提,但现在薛复已经成为安西大都护府中郎将,乃是军方新贵,又在短短两月之中屡立奇功:水战之策淹杀了萨曼数万大军,提前带来了疏勒攻防战的完胜;跟着夺取讹迹罕,让唐军多了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随后又收取库巴,巩固了安西都护府的西部防线。三场大功接踵而来,声势之猛,竟是直逼杨易!

而郑渭则是大都护长史,乃是安西大都护府文官之首。现在再提郑、薛联姻,那简直就是门当户对了。再加上两人一个郎才,一个女貌,小时候又是青梅竹马,郑豪简直想象不出还有比他们两个更匹配的璧人了。

只不过他与郑渭再说起此事时,郑渭还是淡淡的,没什么响应,说自己太忙了。确实,疏勒才恢复和平,正处在大规模的重建当中,偏偏这时候又新得了一座宁远城,各种各样的事务千头万绪,身为文官之首,在文官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郑渭确实是忙得恨不得将自己劈成两个人来用,每天都是批阅公文直到四更,然后天一泛白就起身。但是公务再忙,也不该因此而误了终身大事啊。

所以郑豪就请了个假,自己跑来宁远,想找马呼蒙商量,正走在大街上,忽然听见有人喊自己,郑豪回头望去,登时张大了嘴巴,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街口站着一人,约莫三十岁上下年纪,容貌和郑渭有五六分相似,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正是那个从萨曼赶来的商人——哈克·本·阿卜杜勒·阿齐木,不过这时已经换掉了他入城之处的一身阿拉伯装束,改成了汉装,在他身后还有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这个“哈克”,在郑豪的心里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汉名——郑济,他也正是郑渭的二哥。

当初郑家两部被隔绝的时候,郑济早已是青年,和如今容貌变化不大,所以郑豪一眼就认了出来,赶紧跳下马鞍,行礼叫道:“二公子,你怎么在这里!”

郑济笑了起来:“这话说来可长了。来,咱们到老何家里再说。”说着一指头背后那个中年人,郑豪认得是讹迹罕的玻璃商人,也是当初货殖府干部的后代,汉名叫阿尔塔加,如今则早已改回了汉家姓名,叫何秋山。郑豪是来过讹迹罕的人,自然与何秋山有联系,还曾托他给迁往撒马尔罕的郑家带信呢。

三人先到何府去,坐定之后,郑豪再问郑济为什么会到宁远来,郑济却道:“先别说我,说说你们这边的事情。我听说安西唐军的文官之长——大都护长史名叫郑渭,不会真是我三弟吧?”

郑豪笑道:“不是三公子,还能有谁?”

郑济、何秋山都忍不住大喜,郑济道:“这么说,现今威震西域的这支安西唐军,真是新碎叶城的那帮人了?”他们早就从别处听说此事了,只是新碎叶城的唐军太过弱小,而眼前的安西大都护府声势又如此雄大,两者落差过巨,以至于他们有些不敢相信。

郑豪道:“不错!”当即将唐军如何起兵,如何越过碎叶沙漠,如何到俱兰城,郑渭后来如何加入唐军大略说了。

何秋山喜道:“听你这么说,郭杨鲁安诸家,还有张特使,对咱们货殖府的后人还有几分香火之情啊。”

“那是当然。”郑豪道:“怎么,二公子你还没去见过张特使么?听说他到这里已经快一个月了啊。”

郑济苦笑道:“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唐军势力大张,威势之盛,远近无不畏服,张特使隐隐然已与阿尔斯兰、奈斯尔二世鼎足而三,我在这里只是一介外来商贾,想要见他,也不容易。”

其实郑济若真要见张迈,也不会见不着,唐军眼下的威名是托了疏勒攻防战的余威,其实论起实力来远不如萨曼与回纥,正要大力招揽各方面的势力与人才。宁远城才刚刚攻下,也需要和本城有实力的商人打好关系,若张迈知城内就有两个颇有影响力的货殖府后裔在此,哪有不接见的道理?但郑济不急着求见张迈,也还有另外的打算——他是希望在见到张迈之前自己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时听完了郑豪的叙述,郑济才道:“我在这里也有些天了,一直打听各方面的消息,只是没见到咱们本家的人,有些事情不敢确定。葛罗岭山口也是三天之前才对民间往来开放,所以我也还来不及到疏勒去找老三,不过今天遇上了你,我也就放心了。”跟着将自己此次为何会来宁远的经过大略说了,郑豪大怒道:“将小姐嫁给哈桑?而且还是给他作第四房妻子——这如何使得!”

郑济苦笑道:“现在他已经成为阶下囚,自然不使得,但当时却实在没办法。”

郑豪道:“那大小姐如今也在宁远么?”

“不,她还在库巴。”郑济道:“当日薛复的兵势来得太过突然,真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来形容!我都来不及出城,宁远,嗯,当时还叫讹迹罕的,就被攻下了,没过几天,听说库巴也被他给拿下了,这人可当真了得!如今老何已经派人去接,不过库巴是前线,我们派去的人是否能接到湘儿,却还是个未知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