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为王-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有事叫我就是。”

任怨知道张佳木必定有什么安排不足为别人知道,哪怕就是亲密如兄弟一般,也不是事事都能与闻的。锦衣卫中,就是有这么一种黑暗的特质,时间久了,任怨也自己觉得,现在与张佳木相处,再也不象当初那么随意了。

只是这一种感觉极为微妙,而且,最好不要宣诸于口的好。

当下告别而出,张佳木却是不休息,叫人又点亮几根蜡烛,把房间照的通明透亮,他自己却慢腾腾的磨好了墨,坐在大书桌前来批公文。

现在锦衣卫已经制度化,以前的锦衣卫掌卫使根本不象他这般,有不少公文要经手,他也算是作茧自缚了。

一起忙到起更,外头才有人剥剥敲门,张佳木看看沙漏上的时辰,皱了皱眉,道:“进来。”

“见过大人。”进来的果然是孙锡恩,青衣小帽,脸膛也是红扑扑的,进来先笑嘻嘻的向着张佳木行了个礼,然后也不待吩咐,自己就自顾自的坐在张佳木的对面。

“你可是越来越没规矩了。”张佳木笑道:“人家是越来越怕我,你可好,在我面前越来越没有正形了。”

“大人不在意的。”孙锡恩可算是极为了解张佳木的一个人了,所谓聪明人,纵使看不通透,好歹也能看出个七七八八,张佳木驭下是宽中有严,内刚外柔,所以人表面上看他和气,其实内心极害怕他,为什么?因为张佳木纵不是翻脸无情的人,但也是绝不恕人的人。从坊丁队倒现在,跟他的老人中,倒有不少触犯了他的法度而被严惩,不过,都是于律可查,从来没有轻纵,但也没有枉法过。

有此认识,在张佳木面前当然可以随意,只是,交待的差事却要一定办好,否则的话,那可就是自己找没趣了。

“事情打听差不离了。”说笑了两句,自然紧接着说正事。孙锡恩想了想,便道:“大人,御茶房的事,事涉太子宫四五个小黄门,两个宫女,还有御茶房并光禄寺十来人,这些全没有什么要紧,随他们处置好了。”

“嗯,这些人自然不关我的事,你再说。”

“是是,下官今天请宫中的几个朋友喝酒,说起来,这一回抓的最大的一条鱼就是万通。大人知道,万宫女虽然没名没份的,太子却和她亲近的很,只怕,将来太子成人,万宫女是跑不脱一个妃嫔的名份。”

“是,所以,宫里的人怎么说?”

“大家也不愿得罪万宫女,况且,万宫女还求了周贵妃,周贵妃那人大人你也是知道的,脾气坏的很,绝不能逆她的意思。所以,现在上上下下都是想开脱万通,最不济,罪名也不能定的太重了。”

张佳木笑道:“其实我倒在想,怕是这件事是万通为首吧,别的人,也没有这种胆子。”

“着啊。”孙锡恩坐直身子,猛一拍腿,笑道:“就是这么话说了,所以就算想开脱他,也总得有个过的去的说法由头,就算要把这事揽下来,也得有个漂亮的说法才成。不然的话,皇上还在呢,还轮不着太子宫中的人横行霸道。”

“唔,我知道了。”

张佳木点一点头,心里也是大约明白了整件事的脉落,他想了一想,指示道:“这几天先和宫里的人说着,最好是把万通要到我们这里来。反正,这种案子也是该锦衣卫办。”

“是勒。”孙锡恩站起身来,笑道:“反正大人是要开脱他,弄到咱们这里来方便。再者说,宫里那帮人,一个个都不想惹周贵妃和万宫女,也正头疼。咱们去要人,准保立刻就放的,断不会有什么二话。”

“办的顺利就好。”张佳木打了个呵欠,道:“这几天你就专心搞这件事吧。对了,今晚会议的事,会叫他们送一份给你。”

“下官也大约知道一些了。”孙锡恩满脸的狡狯之色,眨着眼道:“下官心里也知道一些,请大人放心好了。”

“唔唔。”张佳木点了点头,脸上也是露出点赞赏之色,笑道:“算你醒目,好生办差吧,你们保密局的百户可不比普通的百户,好生做事,将来有你的好处。”

这也算是许好处了,普通的上司经常喜欢对下属许诺,张佳木却从来不愿如此,所以部下能得他这么夸赞,确实是极为难得的事。

孙锡恩一脸喜欢的走了,张佳木自己却是陷入沉思之中。

整件事,已经算了定局。其实不等保密局拟好计划,张佳木自己都大约知道要怎么做了。

……

第二天,张佳木照例是五更即起,和任怨扑击搏戏,再练长跑,举石锁,这种体能训练他倒是一天也没有断过,所以不论在什么时候,自然而然的都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

等到府中上下全起来,打扫的打扫,做饭的做饭,还有人伺候洗漱,伺候衣冠,再有卫里的人呈来公事安排,一早晨起来,便是忙忙碌碌,不过,倒也是习惯了。

到辰时初刻时,曹翼自然也来伺候了,直卫现在人数众多,每天都排班伺候,再者说,张府里也有自己的家将,回到府中,安全问题倒是不必直卫太操心了。

“大人,今天去哪里,要先进宫不要?”

常朝是每天进行的,当今皇帝,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大明英宗,尽管不是什么天赋过人聪颖睿智的帝王,但经过土木之变以后,人倒是变的练达沉深的多了,勤政便是最要紧的一条。皇帝,几乎每天都早朝,哪怕是天寒地冻的三九天,也是每天都御门听政,除了常朝,也就是早朝外,皇帝还格外加有午朝和晚朝,每天都是由早到晚,从乾清门或是左顺门,要么就是云台召见,每天必见阁臣和都督武臣,批览奏章,手看笔批,几乎没有一天的懈怠,所以在英宗朝,正统年间王振可以专权,并且成为连勋臣都害怕的巨宦,一言之间可以赶走三杨那样的永乐年间的名臣,朝野上下为之侧目,但也是没有一点办法。等到了复辟之后的天顺年间,当政八年,虽然有曹吉祥和石亨之乱,但其实大权在握,根本就没有宦官为祸的事了,比起成化年间的汪直用事差距已经不可以道理计了。

现在正是常朝,也就是早朝开始的时候,要进宫的话,可就得赶紧了。

“不进宫了。”张佳木挥了下手中的小马鞭,笑道:“给我去靖远伯府。”

“咦?”曹翼先是咦了一声,足显诧异。现在靖远伯王老头儿声光已经远远不及景泰年间,倒不是皇帝寡恩,实在是老头儿年纪大了,下头两代又远不及王骥的才能,眼看老头儿就是要入土的人了,俗话说,太太死了客满街,老爷死了没人埋,老头儿尽管是当年王振的门人,正统年间就是重臣,景泰年间一样受信重,可到底是八十好几的人了,在世的时间短了,巴结个没有多少日子的老伯爷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就算是皇帝,对王骥不管怎么感激,可好歹也不会再教一个八十好几的人出来效力了。

这么一来,靖远伯府可就不能和景泰年间相比了,说来也是笑话,这情形,还是王老头儿自己造成的呢。

第290章 监视

“咦什么咦。”张佳木笑谓曹翼:“拿我也当那些势利眼看不成?”

“倒不是。”曹翼笑道:“王小舍人可是就要成婚了,大人答应了到西山猎一张上好的白狐皮给他当贺礼,现在皮子没得,空手就去,王小舍人那嘴,可是不饶人的。”

“哎呀,我倒真是忘了。”

张佳木拍了拍自己的头,笑道:“这阵子乱七八糟的一通,倒是真把这件事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这可怎么好!”

说的王小舍人,当然就是和张佳木交情过硬,在贡院一事上帮着张佳木铲除逯杲立功甚伟的王骥的嫡孙王增了。

这人虽然没有中进士,不过大家都知道将来也非池中之物,有了贡院一功,有王老爷子在军中和朝中多年的威望交情,还有张佳木这个大援在侧,王增将来又是铁定的伯爵在身,有这么多原因在,虽然靖远伯府风光不及当年,但王增大婚,还会好好的热闹一番的。

皇帝赐字,太子赐画,后宫的皇后也有体己赏赐下来,毕竟,当初在南宫里头时,王骥老头儿对当时的太上皇和皇后都照应有加,不是王骥,恐怕张泽等小吏也就根本无能为力,而锦衣卫被东厂压下,当时的东厂可完全是在景泰皇帝的心腹手中,对太上皇只有迫害,断然不会有什么照应的,不是王骥,当年的南宫岁月,可就更加难捱的很了。

王增的未婚妻,自然也是名门望族,听说是一个世袭都督,太祖起兵时是带刀舍人出身的武官世家,王骥虽然是文进士出身,但实在的,已经和武勋世家脱不开关系了。

这位小姐,听说自幼骑马射箭,王增虽然是武臣世家,但又是文进士的材料,想来将来这王家上下要热闹的紧了。

一想到这,再想想王增的苦脸,张佳木也不觉是脸上带笑。他想了想,笑道:“也不算什么,这几天,抽个空我去西山一次就是了。”

白狐皮虽然昂贵,倒不值得真的大费周章,张佳木答应自己亲自去,不过是为了和王增的交情罢了。贡院的事后,这个人情一直没还掉,王增又不愿到锦衣卫来,所以现在只是小小的还一下人情,将来,王增真有事求上门来,那才是张佳木还人情的时候吧。

一路上慢悠悠的走,朝中有权有势的人都是上朝去了,张佳木这种锦衣卫官倒是自由,早就有特旨,入不入朝,都由他便,这样的话,彼此方便。这样,倒是皇帝特旨给了他旷工的方便了。

王骥的府邸就在正南坊中,距离张佳木所居也并不远,顺道直南而行,没有多会功夫,就是坊门在望了。

这里算是张佳木起家的地方,收权之后,虽然派出来的百户已经在权势上远不及当年,不过正南坊这里还是派了一个满编的百户过来,缇骑也会常来巡逻,保密局和内卫也不知道有多少暗探放在这里,坊中一举一动,特别是太平侯几家的动静,简直是每天都会报上张佳木的案头。

太平侯张輗是老荣国公之子,老英国公张辅之弟,因为家世早就当了都督,当初老荣国公是燕王麾下第一大将,和朱能一起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这两家,一家封了英国公,一家后来封成国公,都是与国同休,在后世十余代帝王心中都是极为倚重的世家。因着此故,张輗虽然是无能之辈,而且品行不佳,不过在夺门之后,皇帝也说他有功劳,毕竟事前就效忠了,而且安排徐有贞和张佳木等人入南宫,张輗也算是出了不少力,况且老荣国公留下的班底,大半归了现在的英国公府,小半也跟随张輗兄弟两人,在军中,张家还是颇有势力的。为安抚计,也先后封了张輗为侯爵,只是这个侯爵含金不高,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了。

张輗向来是石亨一党,在三大营,石亨和张輗联手才能凌驾于曹吉祥之上,若不然,曹吉祥也不会如现在这般老老实实的静守待时了。

天顺初年的局势,大抵就是在这些人手中,轮来转去,变幻不休了。

进入正南坊后,不出意料之外,留守的百户穿着一身公服远远的迎上来,一群穿着飞鱼服,手握绣春刀的部下齐齐躬身而礼,暴喝道:“见过都督大人。”

如此威势,自然是吓的坊内鸡飞狗走,一通忙乱。

远远有,似乎有都察院的巡城御史过来,一般来说,都察院的威风越来越大,巡城御史每天都要汇报情况给皇帝,能当巡城御史的朝官也是特选而出,都是选的年富力强,不畏权贵的后起之秀来担任,比起挑选入翰林庶吉士的新科进士来说,都察院的巡城御史却不是由资历浅的朝官能担任的,非得进士及弟以后干上几年京官,名声身体都很不坏,这才有资格任巡城御史的。

巡城御史原本就是为了冒犯权贵,巡靖京城地方治安所用,所以不管是哪家的权臣或是勋戚亲臣,遇到巡城御史也得退让三分,那些豪门的奴仆谁也不怕,但御史来了,也得给上几分薄面。

整个京城之中,势力犬牙交错,巡城御史倒是正好代表了皇家的权威,无人可以触犯。

不过,今天巡城御史却是没有过来,大约远远听到了这边的呼声,原本是要来查看一下的,但是在知道是张佳木来到坊中以后,不仅没有上前来,反而教五城兵马司的官兵改道而行,远远的离开去了。

自己家大人这么威风有面子,在场的锦衣卫们也是脸上有光。尽管现在管的严了,威风再大也当不得银子使,不然换了景泰年间的话,要是锦衣卫有如此权势威风的话,大家去捞钱的时候可就是更加便当了。

“最近坊里如何?”

“蛮好。”坊里的百户原本是李瞎子,但前一阵刚换了人,现在的这个是李瞎子的副手,机灵劲是远不如了,不过诚朴厚道,算是守成的得力人物,张佳木一问,这百户就抖擞精神,大声答道:“这阵子在收麦子,城里人少了,盗案抢案什么的都几乎没有了,拍花子的太显眼,更不敢出来,除此,只有几起醉酒闹事的,都是小事。”

“嗯。”张佳木点一点头,又道:“除此之外,妖言惑众的,还有那些僧道,教门中人,也要小心提防在意。还有,现在负责沟渠街道的是刘头儿,你可不能叫他说出什么来。”

以前的京师卫生环境是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并巡城御史三方负责,要是哪里有明沟堵了,这三方都得倒霉,报上去,最少也得革职。所以负责京师卫生的锦衣卫佥事是最倒霉的,没油水,责任重,摊上谁谁都不高兴。

现在这种事也归了总务局来打理,全是刘勇的手尾了。

说起来,明朝的城市建设已经大不如盛唐气象,不过在防火和人口密度上,还有卫生治理上,倒是比宋朝又强不少,象盛唐的坊市制度严格,街道阔大,而且下水道也是暗沟明构纵横,街道两边都种有树木,不仅卫生,而且漂亮大气,当年长安,已经是中国千年之下仍然脸上有光的荣耀。大明的京师在人口和范围上虽然不落长安太多,但在气度上,节构布局和很多细节上,已经是不如长安多矣了。

这种事,张佳木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只是,现在手中权势不足,还不足以独断专行,调度资源来变革罢了。

但在原本有的基础上督促改良,这一点倒是做的到的。

果然,那百户笑答道:“大人留下来的底子不弱,正南坊原本就是很不坏的局面,下官虽然不能开创出新局面,好歹也会守着大人留下来的东西,绝不教大人脸上无光就是了。”

张佳木当初成名时,拓宽街道,粉涮沿街房舍,种树,建暗沟,修澡堂浴室厕所等等,正南坊中大动土木,虽然收费不少,但这种大搞市容建设和环境卫生的思路其实很得当时的权贵欣赏,就是住在坊中的那些贵人们,哪一个又喜欢在又脏又臭的环境中路过?这么一弄,当时的张佳木名声大响,再加上连破奇案,更是名动公卿,他能把正南坊真正掌握在手中,这些事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了。

现在眼前这百户不需自己想法子,只要守成几年,就是不小的功劳稳稳到手,说起来,自然是兴头的很了。

张佳木笑笑,也是好生勉励了他几句,最后才问道:“怎么样,太平侯府最近动静如何?”

“听说是不大好了。”

这百户皱眉道:“太平侯身子太弱,大约是酒色淘空了吧,最近这阵子常听说召医去府里,恐怕,日子也不会太久了。”

自从张佳木攻倒了徐有贞,石亨一伙失去谋主,再加上石彪封侯之后更欲进取,不愿多事,所以彼此相安无事,但太平侯张輗多病,他一旦身故,这一点势力转向何方,倒是值得研究一下了。

至于消息是否正确,根本不值一提。锦衣卫撒网监视之下,这些显贵的家里每天买多少菜蔬,请什么人入府,大约都能查出个七七八八,这一点,倒是可以绝对放心了。

第291章 欺心

“小人见过都督大人!”

家里有喜事,靖远伯府的声光虽大不如前,不过也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到处都贴的喜字对联,门前洒扫的干干净净,从大门到中门,仪门,内宅门,一路上大门洞开,洒扫的能照见人影,几个管家带着家下的执事人等再带着过百的男丁,到处都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景像。

王府已经好几十年没办过象样的喜事了,这一回,虽然老伯爷已经有些失势的样子,但其实荣宠不衰,而大爷王祥也加了都督佥事,这一辈子总也是武职一品把官儿做到了顶。

至于要大婚的小少爷王增就更是府中上上下下心中的希望所在,小少爷自幼聪慧,聪明绝顶的人物,现在又和锦衣卫的张都督交好,又立有大功,皇上也知道,结的亲也很有份量,怎么看,将来都是能重振靖远伯府威风的人物。

这一回大婚,王家上下也是感觉与有荣焉,府中上下都洋溢着喜气,家下人出去办事,正南坊中的坊里老爷和五城兵马司的人都知道轻重,多给便利,就算犯了夜禁也不加理会,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在四周维持着,五城兵马司索性派了人来站班,巡城御史和大兴县的衙役,还有县里的老爷大人们天天过来问候致意,这么着一来,府中上下走起路来都是扬尘带风的,个个把头高高抬起,一副傲气十足,目中无人的样子。

不过,他们胆子再大,却也是不敢在张佳木面前拿大,一见张佳木和直卫们到了,府中有头有脸的大执事管家们纷纷过来,就在大门口蹲下来给张佳木行了个礼,然后府中最有脸面的老管事上前,扶住张佳木马身一侧,笑道:“怎么着,大人好多日子没来了,这一下可是真正的稀客。”

“老管家,骂人不是?”张佳木在马上笑道:“你们必定是在心里说,这人也是个白眼狼,当年干个小百户时,天天来点卯报道,现在当了都督了,武官一品了,就少见他上门了不是?”

其实倒是真的有人这么想,虽然大伙儿都知道张佳木和王增交情不坏,对王祥这位没什么用的大爷也很关照,王家地位特殊,老爷子是横跨文武,文进士出身转的武职,不管是现在的文官一品还是武职都督,说起来都是后辈,所以老爷子很吃得开。不过,府中再下一辈的就不成了,王祥本事一般,若不是张佳木照应着,怕是被人踩的日子都是有,这一些,府中不少人还是清楚的。只是人情冷暖,张佳木来的少了,自然还会引起一些想法,这倒也是不足为怪。

这会儿他自己主动说出来,心底就真有这么想的人,也是讪讪一笑,老大的不好意思。心里没这么想的,自然是轰然大笑,都道:“都督大人还是这么爱和咱们下人说笑,亏得是咱们,不然一般人看着都督大人来了,一个个避的老远,哪能听的着。”

这也算是种别致的马屁,张佳木听的只是哈哈大笑,没过一会儿功夫,里头接到信,外头管事们躬着身子从侧门把张佳木向着内宅门引进去。

一路穿堂过户,没过多久,只觉眼前一亮,却是看到王增就站在二门的滴水檐下,一身月白色的湖绸长袍,飘然当风,正热的时候,手中的折扇也是一开一合的,穿堂风把袍子吹的贴身又高高吹起,人也是面若冠玉,飘然出尘,张佳木一见之下,便是远远的笑道:“好啊,这真是一副俗世翩翩佳公子的打扮了,偏我们是俗人,教你这么一比,可真是天上地下去了。”

王增听他这么说,却也是反唇相讥,只道:“你现在是一身的贵气,在下一介穷书生,若不做点儿风雅的打扮,还敢走到大人阁下的身边么?没得叫贵属下远远就赶开了,自取没趣,何苦来哉?”

王增向来鬼灵精,在言词上也是向来不让张佳木半点儿,以前,在心底里他对张佳木也未必当真全然服气,不过经历了几件事后,现在倒是知道两人之间相差甚远,所以嘴上虽不相饶,心底里却是完全不同了。

他懂,张佳木自然也懂,两人相视一笑,彼此莫逆于心,友朋相交,果然还是这般才来的快意舒适。

笑过了,王增也不客套,他现在还是举人身份,论起官职来是和张佳木相差太远,但祖父是伯爵,他这个嫡孙将来也必定要袭爵的,所以身份也不算相差太远,因一边让着张佳木向内宅去,一边问道:“怎么样,最近有什么新闻?”

最近他在府中筹备婚事,京师里勋戚彼此都是相与来往,一家的婚事办的不妥,传出去就是大家的笑柄,农业社会,年节大婚都是打发时光,消闲解闷的好办法,那些贵妇人长居内宅无事,就是指着八卦打发时间,要是真出乖露丑,那可真是凄惨之极无可救药了。

所以闲闲问来,倒也是解闷,婚事在年青男子来说,不是件开心的事,反而是一种束缚,尽管世家大族管的极严,一般来说,并不是如后世那样,公子哥儿可以为所欲为,年轻轻的就需索无度。事实上,大明的勋戚权贵对家族子弟管束甚严,婚前偷吃固然不可,要倒大霉,婚前纳妾则也更是绝无可能的事,只能在娶妻之后,一两年内没有子嗣出身,这才会让子弟纳妾,那时候,就没有什么障碍可言了。

象王增这样,凡事也不用亲力亲为,天天关在府里演礼,真真是闷杀他了。张佳木也知道道理,当下细细的捡些新近发生的趣事一五一十的讲来,倒是教王增好好的解了一回闷子。

入了内宅,快到王骥老伯爷平时会客的那幢小楼之前,张佳木有意无意般的问道:“怎么样,最近几天入宫没有?”

“倒是打算再进去一回。”王增皱了皱眉,道:“你也瞧着了,一路上挂的牌匾全是御笔,太子殿下还格外赐了一副五福图屏风下来,也是殿下亲笔所绘,很下功夫。”

“这也是尊家。”张佳木带着一点羡慕,笑道:“别人家想有这么多,还是不成呢。象我那里,也就两三处有,我挂起来叫人瞧着,不要太丢人也就是了。”

一般的权贵之家当然都挂有御笔,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面,有客人上门,瞧着御笔牌匾多少也就能瞧着这家人的圣眷如何,所以也是极有讲究,马虎不得。

一般的文官大臣,能有一副御笔赐匾就是了不得,带了回家传世,象王家和勋戚亲臣家中,挂上十几二十处的,也不希奇。

“你家将来也少不得。”王增听了张佳木的话,讥道:“不要在这里假腥腥。”

“对了。”他警惕地道:“你问我这个干吗,我进宫谢恩,你瞧着也眼热?真真奇怪,你是哪天不进宫的人?倒来问我了。”

张佳木问王增进不进宫,倒确实是内有文章,这会儿自然是不能讲的,当下只是笑道:“你这厮现下怎么这么多疑,这样下去,我可真不敢和你说话了。”

他这么吞吞吐吐的,倒是让王增更是多疑,这厮天生聪明,举一反三的人物,说起资质来,是比年锡之和徐穆尘都强的多,换是这两人或是普通人,张佳木倒不会这么着,越是对聪明人,反而越是少说为妙,因为聪明人自己就会想,会分析。

果然,王增用狐疑的眼光打量了半天,自己突然噗嗤一笑,问道:“怎么着,你是想打听重庆公主的事吧?”

张佳木难得的老脸一红,他的这件事,勋戚亲臣之间都传编了。前一阵彭城伯夫人进宫说项,太后好象已经首肯意动,是皇帝按了下来,公主还小,张佳木也不很大,明朝人早婚的固然多,二十左右不婚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还并不着急。

虽然如此,这事也成了六七分了,所以王增拿来打趣,也不算太过突兀。

见他如此,王增越发肯定,当下笑的贼兮兮的,只道:“我这婚事毕竟还惊动不了真正的大人物,太子和诸王是不会驾临的,最多来几个公侯什么的,彭城伯夫人她老人家却是必定要来的,怎么着,我帮你问问,得便儿请老太夫人再进宫去,帮你催催,如何?”

“休要乱。”张佳木甚是狼狈,警告道:“这件事是皇上按了下来,老实说,可能也是皇上自有考量,你可不要自己找麻烦。”

这倒也是,王增颇为沮丧,只道:“帮你打听下消息,倒也不妨。”

“这个倒是随兄长的便就是了。”

张佳木笑笑,又将打算近期去西山猎狐的事说了,说完之后,便又道:“听说最近在西山附近又有皇庄,还修了挺象模样的别院,是不是?”

“这个我可不知道。”王增听了之后,只是道:“我可不管这些闲事,你的公务我可不在里头乱,倒是你赶紧的,我可是暗中答应了你未来嫂子,准得给她一张最好的上等白狐皮。”

“这就红口白牙的说上啦?”把该说的话全说了,张佳木心情大好,笑道:“你就等着吧,我过几天就去!”

第292章 用人之道

和王增说笑了一会,再到写着“芝室”的两层高的小楼上见了王骥,和老伯爷说笑了半个多时辰,再见了见王祥,这一次靖远伯府之行就算结束了。

在张佳木来说,这一天收获颇多,以往他算计都是长枪烈马的硬桥,今儿算是不动声色的摆了王增一道,只是,这小子怕是自己都不知道。

……

张佳木走后,王增倒是真的没有疑惑什么,第二天奉了祖父和父亲之命进宫谢恩,他虽然只是个举人,不过宫里倒是常来常往,没有什么干碍。

王增是午后进的宫,先去见皇帝。

皇帝今天早朝没甚事,午间用了膳,召了乐来听,然后打算小憩片刻,王增被带引进来的时候,皇帝正打算睡觉,随便说了几句,便道:“太子出力更多,去东宫谢太子去吧。”

王家和皇室的关系也算很亲近了,当下王增笑着答应了一声,便即打算告退。

“对了。”皇帝突然想起什么来似的,问道:“你最近有什么打算啊?”

“打算?”王增倒是吓了一跳,这种话题,最近族中的长辈倒是常问他,现在皇帝这么着,不象一国之君,倒象是自己家里的长辈一样。

他心里大为感动,当下想了一想,便小心翼翼的道:“臣打算婚后在家安心读书,等下科再考过。”说到这,王增笑了一笑,朗声道:“等中了进士,臣再为皇上好生效力。”

“嗯。”虽然王增的语气不是那么恭敬,不过国朝显官子弟在御前自然不比普通的寒门臣子可比,最少在典章制度上,是要比普通进士强的多,当下皇帝首肯道:“你的志向倒是不错,虽然是勋臣之后,不过,知道上进。”

“臣谢皇上夸赞。”王增眉开眼笑的道:“臣的祖父知道了,必定会开心的很。”

“老王骥啊……”皇帝也面露感慨之色,他道:“你祖父是个有能耐的人,你要学他,晓得么?还有,和他说,得闲进宫来,和朕说几句闲好也好,象他这样的老臣子,现下是不多见了。”

语涉自己祖父,王增正色听了,然后躬身答道:“是,臣知道了。”

“嗯嗯。”皇帝想了想,又道:“不过,你书已经读的够多了。前天,锦衣卫臣张佳木进宫来,和朕说起来你,特奏,请调举人王增入锦衣卫经历司经历,王卿,你意下如何啊?”

当今天子也算是极好脾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