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为王-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到有一个老匠人提出用回风炉的办法加以改造,这才解决了问题。
高炉的顶端有进气和出气两个口,以往是炉内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时,进入的冷空气又把温度给降低了,后来加盖了进气和出气口,炉内的温度形成了循环,在此之后,才算真正解决了麻烦。
“大人请看。”
在炉内倾倒出钢水凝结成型之后,一个全身筋肉盘结的壮汉开始锻打,很快,钢胚被打成了横刀的模样,接着淬火再打,冷凝,再次锻打,经过无数次的锻打和换了几批人之后,一柄看起来不是很起眼的横刀就摆在了众人的眼前。
一个校尉抽出了自己腰间的绣春刀,与这柄刚打造出来的横刀砰然对碰。
绣春刀被腰斩成两截,尽管这柄绣春刀也是千锤百炼,不过在正经的钢刀面前,还是经不住考验。
“真是神兵利器啊。”
这一下众人真正吃了一惊,张佳木却并不意外。中国的锻造技术随着战乱被不停的破坏,宋不如唐,明不如宋,清不如明,倭人这个岛夷却是后来居上,在冷兵器,特别是倭刀的技术上已经把中国远远的抛下了。
到戚继光和辽东军仿造倭刀的时候已经只能模仿其外形,而真正的锻打技术却是已经被人远远抛下,根本就追之不及了。
“嗯,做的很不错。”张佳木也大为激赏,其实明白了未来发展之路以后,对冷兵器的锻造张佳木不是特别有兴趣,未来是属于火器的,但现在来说,他的直属部队,特别是锦衣卫和缇骑部队如果能大量装备这样的宝刀,对未来的政争来说,将是不折不扣的神兵利器。
“加快速度吧。”他吩咐道:“每个匠人都要赏银子,工头儿加倍,月例,口粮,不会克扣你们一星半点儿。”
在不远的未来,张佳木觉得用上这些刀的可能,将会是无限的大。
第268章 暗夜
“佳木。”任怨对张佳木的决定很是诧异,他道:“最近卫里不是把经费和人力都用在拓展外地勤务上了,缇骑人数也没增加,急着打造这些武器做什么?”
张佳木笑一笑,声音很从容的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他又道:“我希望最近能把缇骑的人数增加一些,最少,我看要把后备待选的人数增加几倍。九哥,将来缇骑最少要增加几倍,具体的人数,再说吧。”
“嗯,你说了算就是了。”
任怨是无可不可,在他身后的周毅倒是点了点头,插话道:“凡事不预则废,大人的做法最好了。”
张佳木横他一眼,笑道:“你当然说好了,缇骑就是你们哥俩的地盘。”
其实任怨也是以退为进,现在锦衣卫内部大家也是各有山头,各有各的利益所在,收入就是这么多,好比一块饼,自己吃多一点,别人就得少吃一些。
就算是兄弟手足,也是想自己吃饱的,人性如此,不必多说。
但锦衣卫也毕竟不比别的地方,彼此间讲究合作的多,所以缇骑的这几个头头就算满意于张佳木对缇骑的重视,可是也不想把别的部门的好处全部吞下来。
现在对部门的合作大家都有点心得了,比如缇骑最近的几次抓捕行动,先是驻在直隶几个州府的保密站送来的消息,连行动路线和纪要都准备的停停当当,缇骑只要按着保密站送过来的流程办事就行了。
至于后勤诸务,从军器到服饰,再到米粮布鞋,一切都由锦衣卫的内保局来着手安排,根本不需要自己操太多心。
军人记功,升迁,日常训练的记录,都已经开始由公文制度化进行,上头有总务局来安排,至于一些琐碎杂务也有庶务局安排,要是以前,各千户百户都是自行其事,大家都是对各小旗总旗和百户官负责,差事交待的也模模糊糊,能不能办好就看各人的能力和运气。虽然这种做法可以让人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总体来说,也是责权模糊,很多事都办砸了,而且彼此间牵制和内耗也很多,到现在,制度森严,一切井井有条,开初大家不理解的事也理解过来,并且对张佳木更是敬佩有加了。
总的来说,对缇骑这一正一副的两个老大张佳木还是很满意的。他想了一想,笑道:“内保局有个提案,我已经批准了。你们放心吧,不会把所有的银子都投在缇骑身上的。”
看到任怨和周毅有点沮丧,张佳木又道:“他们的提案,按保密级别,千户以上的卫中官员可以传阅,你们看到没有?”
“呃,这个……”
“好象是没大注意。”
任怨和周毅两人相顾讪笑,都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锦衣卫的内部公文现在也按保密级别来传阅,最高级别是紫色级,只有张佳木一个人够资格看。然后套着红色、青色、蓝色等诸多套边,按边关战事、内地灾害、内部异常,还有普通的公文往来等等划定等级。一般来说,象内保局提案这种级别的公文是套元青色的套边,这代表是内部的正常公文往来,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异常情形,而且保密等级也不是太高,更加不是特别急需处理的紧急文书。
但如果稍加留意的话,就会知道,一份普通的内部提案第一个圈阅人就是张佳木,并且是他提议加强保密级别和让所有的主管传阅,只要注意到这一点,就会知道这其中必定有特别之处,并且会注意到其中的奥妙的。
不过指望两个武夫能注意到这些,还不如指望年锡之能和周毅单挑好了。所以张佳木很宽容的笑笑,向着这两人道:“你们回去之后好好看看好了。这个训练计划很不错,年锡之花费了不小的心血,不要轻掷了。”
如果是不了解张佳木的人,自然也不会觉得他的语气有什么异常。不过眼前这两人,一个是他多年兄弟,一个也算是心腹的手下了,对张佳木的脾气当然心知肚明。这样程度的话已经是很重了,如果不当回事,底下必定会受责罚,兄弟归兄弟,张佳木罚起人来,可是不讲什么情面的。
当下两人都是凛然,一起躬身答道:“是了,请大人放心,回去之后我们就细看。”
“嗯。”
张佳木点一点头,笑道:“再过几天就月底,会议时再说吧。”
“是!”
现在锦衣卫总部每逢朔望必定开会,各部提出要上头批准的大事,或是平行部门没有解决的问题,把矛盾上交,然后会议时统一解决。上意下达,下情上通,会议是一种很不坏的方式,也很得大家喜欢。
两个缇骑的人小鸡啄米般的点头答应,然后乖乖退了下去。张佳木也不为已甚,对他们的警告也就到此为止了。
从鲍家村出来,天色就已经很不早了,按照原定计划,再往南去五里多路有一个更大点的庄子,那里腾出来的住所更多一些,环境也更好一些。
毕竟鲍家湾这里高炉林立,几十个铁匠铺子不停的打造东西,还有大量的样板基建都在进行当中,有一些玩意连任怨都不认识,一群管庄的执事虽然是老手了也不晓得是什么,很多核心的东西在锦衣卫内部都有保密级别,普通人就更加别想知道了。这么一来,住在鲍家湾也就不大合适了,毕竟有很多东西是不入外人之眼的。
“大人,这地方很合适。我看,就是在这里好了。”
暮色之中,徐氏夫人和张小妹等人在老管家张福和刘全等人的簇拥下去的远了,跟随而去的是任怨和诸多锦衣卫的官员,包括张佳木的文职幕僚在内,几乎所有人都在打着火把向着南方而去,天气很热,就算是到了傍晚时分太阳也并没有减低它的热度,一股股热浪从地底下蒸腾而上,让人满脸大汗,份外难受。
跟随在张佳木身边的几十个亲卫都是正装束甲,二十多斤的皮软甲穿在身上,加上外罩的袍服,更显臃肿闷热,曹翼的脸上汗水淋漓而下,把脸上的浮尘冲的如同刚犁过的土地,蚊子也出来了,嗡嗡嗡的在人耳边来回分飞,惹的人极是心烦。
就算如此,并没有人发出一声抱怨,或是有拍打蚊子之类的举动,所有人都散开成一个半圆型的阵势,在阵势之中,是留在后头声称要继续看一看焦炭储备的张佳木,在张佳木身边,则是一直跟随左右的年锡之,还有内保局新上任的头儿及两三个副手。
“头儿,好象有什么大事一样。”
散在外围的都是张佳木的亲卫,不管保密等级有多高,除非是写在纸上的公文,不然锦衣卫里任何事情也瞒骗不了他们。但今天的事就是连他们也只能散在外头远远的看着,至于张佳木的安全则是有内保下属的几个内卫来负责,尽管相隔不远,亲兵们心里却是不大服气,他们最低也是个小旗官了,队伍中有不少是在正南坊时就跟着张佳木的老人了,现在要么加到试百户,要么就是总旗,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大事,居然就把他们也隔在了外头。
曹翼自己也很想抱怨几句,不过当下属们出声之后,他只是板着脸,厉声道:“不要出声,大人怎么吩咐就怎么做,有点规矩没有?”
训完了下属,曹翼自己也沉默下来,他看着年锡之等人,还有被围在其中的张佳木,心中也是好奇,这里不知道要搞些什么名堂,保密等级这么高,肯定非比等闲就是了。
就在好奇的当口,不远处的夜色之中,传来一阵马蹄声响。
“什么人?”
几个亲兵打着火把迎上前去,其中一人高举右手,大声喝道:“锦衣卫都督在此,不论何人,下马慢行!”
说话之间,已经有亲兵解下了弓箭,虽然已经暮色低沉,但还可以勉强视物,如果来者继续纵马前行的话,几十人射将过去,怕是立刻就会被射成刺猬一样吧。
“久闻锦衣卫都督身边的亲兵极为精锐。”有人在暗中答道:“闻名不如见面,一见之下,果然不同凡响。”
“快问问是谁,来这里有什么事吧。”曹翼听到对方的赞扬,心里也是忍不住一阵得意。他斜睨了黑洞洞的村落里头,心中暗道:“不管怎么样,我们才是保护大人的精锐,而且盛名在外!”
在看到了亲卫们的反应和动作之后,夜色中的来者也显然知道这些亲兵并不是在开玩笑,如果再不表明身份和来意,恐怕就会枉死在这里了。
“请帮我通报一声吧。”虽然看不大清楚,不过还是能看出来下马的骑士是一个高大壮实的大汉,每行一步都跨步很大,身形也显的沉稳有力,一边走,对方一边对着戒备着的亲卫们道:“就说幼军副将程森有要事求见大人。”
第269章 基地
“程森?”曹翼到也听说过这个人,他很沉稳的点了点头,向程森道:“程将军,请稍等一下,大人在里头,我去通禀好了。”
“嗯。”程森点了点头,突然笑道:“你是曹大人吧?听说你是张大人的直卫指挥,沉稳英毅,今天一看,果然是一条好汉。”
“程将军过奖了!”虽然程森的话看起来只是普通的敷衍,不过曹翼也很得意,匆匆行了一礼之后,曹翼使了个眼色,其余的护卫留在原地把程森看住,几个人散了开去,成了一个小小的三角阵形,把程森和他的两个随从牢牢看守在阵内。
刚刚程森倒确实是在客气,但看了这几个简单的动作之后,这个以勇武出名的副将倒是暗中点了点头,张佳木对部下约束甚严从不姑息,锦衣卫的缇骑已经是赫赫有名的精锐,不过连身边的普通护卫都是这样的精锐之士,这一点就是叫程森意外的很了。
现在他执掌的是幼军,对幼军张佳木也很重视,从补给到训练,还有幼军的挑选,日常的管理,这位提督大人都很重视,隔几天就会到幼军里去一次。
以前的幼军都是世家子弟选拔而入,图的只是资历资格,不会有人把训练当真的。这一次幼军中有了不少普通的军户子弟选入其中,所以训练都格外认真,程森原本以为自己的部下已经够好了,不过在锦衣卫面前,感觉还是远远不如。
鲍家湾这个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着通济渠这条大河,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这也还罢了,要紧是地势险要,自从张佳木买下庄子后,窑厂和大棚还有工匠铺子,包括很多秘密试行的东西都放在这里。
“这也算是大人的一个秘密基地了吧。”曹翼一边打着火把往村中走,一边想着。
村里现在留下来的居民反而不多了,虽然这里用工不少,但本村用地用人都很机密,工场和大棚在一边,居民都被迁到了附近的村落。反正都已经是张佳木的产业,划下地方,又叫工匠烧了砖石,比起村人原本住的草房强多了,大多数居民都欢天喜地的搬走了,现在留在村里的都是必不可少的人,除此之外,就是内保局留在村里的人了。
“什么人,站住!”
刚走了没几步,就有几个腰挎横刀的内卫站了出来。内保局和内卫和普通的锦衣卫有显著的不同,听说里头有不少当年的坊丁当官,所以佩刀也不是标准的绣春刀,而是张佳木喜欢用的横刀。
“是我。”
曹翼答了一声,内卫们立刻听了出来,有个小旗站了出来,笑道:“是曹大人啊?”
“是我,我来求见大人。”曹翼笑了一笑,道:“我好歹是大人的直卫统领,你们这些家伙,不要这么认真好不好。”
“不认真不行啊。”那个小旗官一边叫人去通传,一边答道:“曹大人,这里你大约还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吧?卫里所有重要的部门都和这里有关,花了老多银子了……”
“张老栓,你又多嘴?”那个小旗官还没说上几句,内卫的直属上司,前任南宫小旗官,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提调内保局的薛祥走了过来,看着曹翼,薛祥皱了皱眉,问道:“有什么要紧的事?”
“回大人。”曹翼只是个百户,和薛祥比也就差的太远了,他毕恭毕敬的躬一下身,答道:“外头有个幼军的程副将,他来求见大人,不知道是什么事。”
“咦!”薛祥吃了一惊,道:“他来做什么?怎么从城里摸到这里来了,难道是太子那里出了什么事不成?”
以薛祥的地位,知道的事当然比曹翼多的多了,他想了一想,知道不能耽搁,于是沉声道:“好了,你随我来。”
由他带领,自然是一路放行,虽然夜色昏暗,但是借着一路的火把和烛火的亮光,曹翼还是看到了不少感兴趣的东西。
整个村中的房舍已经全被推平了,村落中央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曹翼数了一下,光是石灰池子就有好几十个。烧好的青砖堆的小山一样高,在临河的一边正在修一个码头,虽然已经看不到什么工人,不过物资什么的码的老高,一看就知道规模不小。
靠山的几面也修了栅墙和哨楼,就算是一边是高山,这一边也是把守森严,根本就不可能偷偷进来。
这般严密和规模,就是曹翼也看的咋舌,要是放在京城里头,怕是人人都以为张佳木要谋反了,不然的话,弄这么大的动静做什么?
“小曹。”薛祥原本就是老资格的锦衣卫世家,不然就算是个小旗官,也轮不着他去镇守南宫。这差事看着倒霉,薛祥一做几年,后来连皇后送出去来针线活也一样要吃回扣,混到这种地步也算凄惨落魄了。但好歹是个官儿,又是锦衣卫世家出身,曹翼这样的无赖子还是不放在他眼里的,只是曹翼是张佳木的近卫头领,也是个百户,薛祥一边走,一边向着他笑道:“看呆了吧?”
“是!”曹翼老老实实的道:“是点有眼花缭乱的感觉。”
“这个计划是我和年锡之提出来的,还有刘头儿几个都同意,计划报上去的时候,大人很吃惊,不过也很开心。”
薛祥一边走,一边侃侃而言。只是他的嗓音低沉,说的又快,好象是在和自己说话一样,说了半天,曹翼也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其实这里就是总务和内务几个部门给自己建的培训基地和一些秘密核心部门的所在了。比如庶务在试制的武器,外保制造的种种精巧的小东西,内卫对制毒很有兴趣,正找了一群有志于此的人在搞独立研究。
除了这些,还有不少研究根本就是见不得光,比如涉及到尸体一类的研究,为了避免人心不安,也只能到这种隐秘的地方来进行了。
地点距离京城不远不近,又环山绕水,又是张佳木自己的产业,修什么也不关别人的事。要说动静大,那些勋戚之家现在谁家不是家丁几百,还有藏甲,甚至是火铳什么的全都收在家里,要等很久之后,京城才规定勋戚之家不得蓄养家丁,不得藏甲,不过那就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大人。”走了很久,才到了核心地方,这里原本是村庄的祠堂,高大巍峨,和那些茅房草舍不同,现在神主迁走,祠堂就改成这个基地的核心区,张佳木正坐在房内,听着一群穿着飞鱼服的官员向自己汇报。
“告诉刘头儿一声。”张佳木凝神正色,向着一个躬着身子的中年官员道:“什么事都不紧要,先把总务的学校修起来,各局司也要派得力的干员到学校里头,武有缇骑,文也要有学校,还有,以后新人在选送缇骑之前,也要分门别类,看不同的类型来分配,懂么?”
“是是,下官明白。”这个官员大约也是那种谨慎小心型的,不知道张佳木从哪里选拔出了这么一群人,老练谨慎,奉上唯谨,吩咐他们办事,大约都可以放心。
“嗯,去吧。”
张佳木挥了挥手,叫这个官员下去了。
走了一天,大约他也倦的很了。转过身去,向着一个年轻英俊的官员问道:“怎么样,今天就这样了吧?”
曹翼认得这人原本是内宅伺候的姓汤小厮头儿,跟着张佳木快一年的时间,也算是历练出来了,听说保举了这厮一个传奉官,也就是不经吏部和内阁,直接由中旨任命的官员,大约不是试百户就是总旗,也算是格外抬举了。
“没什么事了,太夫人和小姐还在头前庄上等着,不如赶紧过去吧。”汤百户年轻英俊,做事也很干练,很干脆的答了张佳木的问题后,就立刻退向一边,一副等着吩咐的模样。
“嗯……”张佳木还在沉吟,薛祥已经上前一步,大声道:“大人,曹翼有要紧的事来禀报,请大人见一见。”
“咦!”张佳木大觉诧异,站起身来道:“叫他们在外头戒备着,怎么跑里头来了。”
“对了。”他道:“薛大人,抓紧扩充一下你的内卫部队,如果人手不够的话,可以找缇骑要一些有经验的人。现在外保局设在各地的保密站已经初具规模,希望你们的脚步能快一些,不要被他们拉下太远啊。”
“是,请大人放心。”
外保局是武志文和刘绢等人负责,这两人只是武艺高强,原本也只是指望建一个缇骑之外的补充的武力型的组织,不料外保局里头有几个很得力下部属,几个月功夫,把黄河北方和辽东一带的保密站搞的有声有色,做出了不小的成绩,相形之下,内卫的建设就远远落在后头了。
张佳木深谙平衡之道,下属的各司局要合作,彼此之间谁也离不了谁,但同时也要竟争,不能是一团和气,所以他配置部属的时候,也很用心。
有刚刚短短的两句话,相信薛祥要更加努力许多了。
第270章 手弩
“对了。”薛祥略一示意,从旁边站过来一个高大的亲兵,薛祥道:“拿上来吧。”
“是,大人。”
薛祥的亲兵答应一声,然后捧上一个封闭的很严密的木头匣子。
“这是什么?”
不仅是张佳木好奇,就算是赶来报信的曹翼也是张大了嘴,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
最近虽然经费很紧张,听说张佳木的文职幕僚,现任的总务局财会司的钱老夫子的账本上全部是赤字,满眼看过去全部是红色的数字……现在总务局已经开始使用复式记账法了,这种办法更严谨方便,而且简单易学。开始张佳木搞教学的时候还担心这些老夫子们听不懂,不过很明显,这些一辈子泡在数字里的账花子们只是没有理论支持,事实上,中国人只是从来没有理论支持罢了。
至于聪明人,那是一抓一大把,不需要张佳木操心太多的。
尽管赤字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但张佳木在给内卫等诸多部门拨款时还是很大方。现在已经有谣言,张大人为了卫里正常运作已经拿出了不少私产出来,几次抄家的分成和贪污全部归了公,还有皇帝和太子的赏赐也是如此,这一次庄田出产如果不是为了扩大化,恐怕也会拿出来以私为公。
很多时候,威望就如沙堡一样,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堆积起来。
“大人,这是你上次闲谈时说起来的手弩。”薛祥很恭敬的把木盒奉到张佳木眼前,笑道:“现在大人可以试试看了!”
“哦,哦哦!”张佳木也很惊喜,上次不过是随便提提,不料才几天功夫已经有了成果,他不禁夸赞道:“内卫的办事效率很高啊,薛大人,要给下头奖赏。”
“是是。”薛祥道:“大人的规矩就是这样,有功者必赏,有过则必罚,下官省得的,立功的匠人全部受赏,功劳显著的,以后会请皇上再则给一官半职的。”
“嗯嗯,你领会我的意思就成,怎么办,你自己看着处断就是。”
张佳木划分部门之后就很少干涉下面官员具体怎么办事了,说好听点就是要发挥下层官员的主观能动性,难听点,可能就是这位都督大人也是分身乏术,实在管不过来了。
说来说去就是体制问题啊……要是象以前那样,卫下各千户百户自行其事,也就是经历司和镇抚司有点事做,上头的佥事同知指挥可就没这么忙了,现在收权之后,各部门自行其事,要是张佳木事事亲力亲为,三头六臂怕也不够使的了。
放在木匣里头的是一柄很精致的手弩,长不到一米,弩身上还有一个很精巧的箭盒,张佳木看了看,里头压有六支弩箭,很明显,这是一柄可以连发的手弩。
当时的人崇尚宽袍大袖,尽管军人不可能和士人一样穿着,边军骑兵已经习惯穿着束袖或是窄袖的箭袍,也就是满族人的箭衣,但普通来说,穿着宽袍的人很多,这一支手弩可以很轻松的藏在大袖里而不被人发觉,从这一点来说,设计标准已经是张佳木的要求那样,算是完全合格了。
“大人,可以试试看。”
尽管有人等着,但薛祥却是一脸的兴奋。看来他憋着献宝已经很久了,看看有人来求见之后他知道再不拿出来就要等好久,于是立刻就把这宝物给拿了出来。
弩身不长,但使用上等的牛角和生胶,做工也很精致,连弩身也是打磨的平滑光洁,让人摸上去觉得舒服的很,张佳木很轻松的拉开了弩弦,略一瞄准,手一扣扳机,一支饰着尾羽的弩箭飞速而出,众人只听得“砰”的一声,客厅里的一个洗手用的铜盆已经被小小的箭矢打的飞起,在空中转悠一圈之后,才又落到地上。
等人把铜盆捡回来后,张佳木看了一看,赞道:“很好啊,虽然穿不过两面,但已经击穿一边,刚刚大约是十五步左右的距离,这个手弩有这种威力,已经很不坏了。”
“是的。”薛祥一脸高兴,语速飞快的答道:“十步之内,准能穿心而过,二三十步的话,也能教人重伤。为了稳妥起见,下官正叫人研究涂在箭矢上的毒药,这样拿出去使,准保能致人于死。”
“好好,你们研究吧。”张佳木神色复杂的把弩给放了下来,想要说些什么,不过最终只是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东方人和西方人对弩的感觉不同,在西方骑士的眼中,弩是女人使的玩意,下等人才用的卑劣武器,在火药和火枪面世之前,能对高贵的骑士产生莫大威胁的就是这种玩意,所以弩在西方走了很久的弯路,并不算是克敌致胜的强兵。
在中国就不同了,张佳木亲眼见过先秦两汉时出土的弩机,极为精致的青铜弩机象征着中国人在远程打击武器上的伟大成就,到了南宋时,这种成就达到顶峰,失去了北方国土后南宋彻底没有了骑兵,为了对抗金和蒙元的游牧骑兵,南宋的汉民族政权只能优先发展远程兵种。在张佳木研究的先朝记录里,一个百人队的宋军配置七十人左右的弓箭手和弩手,剩下的二三十人才是长枪手或是刀盾手,他们只是用来掩护弩手和弓箭手而已。南宋发展出了两人拉的劲弩,用牛车才能拉动的床弩,尽管后来他们败在了色目人的回回炮之下,但无论如何,弩在南宋发展到了最高峰。
到了大明,因为重新占有了长城防线,并且出现了火器,弩因为拉动不便,射速太慢等缺点慢慢被淘汰,到了明末就彻底消失了,就算是现在,喜欢用弩的怕也没有多少人了。张佳木提出手帑的设想只是因为火铳在目前的阶段还不能实用,随口一说,就有如此的结果回报……身为一个主官上司,他自然极为高兴,身为一个武者,面对涂了毒药可以近距离射死一个顶尖高手的暗器,心情自然是很复杂,非常复杂。
但手弩其实只是一件很小的物品,让他高兴的,只是看到在眼前已经打开了一扇门,一种新的做事方式出现在他眼前,这是他带来的,是独特的,打上了张姓烙印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无疑这是超前的,他希望不仅是眼前这个手弩,还应该出现更多让他惊喜的东西。
“加快步子吧。”为了鼓励下头的士气,张佳木做出一副很欢喜的样子,勉励薛祥道:“路子是走对了,有什么缺点就尽快改善,我希望执行任务的缇骑和内卫都能尽早领到适合他们的武器。”
“是,大人放心好了。”
比起几个武夫型的指挥或是千户来,又或是刘勇那种政务型的人才,或是年锡之那样文职的幕僚型人才来,薛祥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勤勉,踏实,而且不乏想象力,内保下头有几个司,专门负责制造和研究新式的武器或是很多莫名其妙的小玩意,只要有需要,薛祥就会带着下头的人去努力,至于别的事,反而不大放在他的心上了。
“用这厮带领内卫,看来不大妥当。”
在薛祥给自己定位的时候,张佳木也不为人知的皱了皱眉,看来,内卫这一块也需要调整一下了。
从核心区匆忙出来,到达边缘地带的时候才又重新看到自己的卫队,到这时候,曹翼才有点屈辱感,至于那些普通的卫队成员,他们都是面带怒色,眼里都快喷出火来了。
“大人,身为直卫百户……”曹翼愤然开口,张佳木一听便知道他的意思,想了一想,便笑道:“这件事是我没有考虑周到,你们倒是真受委屈了。”
有此一语,别的话自然也不必说了,曹翼老老实实的退向一边,其余的直卫也就隐身在阴影之中,在大人办正事的时候,他们是不需要有什么存在感的。
“末将见过大人。”
程森是都督佥事,比起张佳木来低了两级,现在张佳木已经加到左都督特进荣禄大夫,官职,官阶,爵禄都已经是武臣极品,无可再升。同时还兼太子少保这样的宫保职务,在武臣中,只要没有封爵就是以他为尊了。
况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