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为王-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一直倚窗而看的张佳木也不禁点了点头,微笑着道:“不坏,没给我们武官丢脸。”
再下去,就是一群太监,司礼监的廖官保,少监许源,王诚,舒良,御马监的郝义在太监中显的高大威猛,他是被曹吉祥和刘永诚两个太监联手送了进来,其实是一点罪没有,但首级也是肯定保不住了。
从北所出来,就是到刑部,最少罪名是定的差不多了。一群曾经的贵人出来,脸上都是有点好奇。
刑部的司官们经验十足,验明身份之后,什么话也不说,只是由一个郎中打了个躬,笑道:“列位大人,公公,到了刑部还要过堂,有什么说什么,这会儿请安心和下官走,不要吵闹,免得下官为难不是?”
“好,你说的很是。”别人还有点懵懂,于谦第一个点头,由他带头上了囚车,别人自然也老老实实的跟进,这么一件很难办的差事,就很轻松的完成了。
第155章 进宫
在一大票锦衣卫官员的注视之下。几辆囚车拉走了全部的人犯。锦衣卫只能侦辑,抓人,审讯,最后定案却只能是由刑部来执行,毕竟不是国家法司机关,而只是一个最少在名义上只是皇帝亲军的卫所组织罢了。
等于谦走后,任怨等人都是面色阴沉。张佳木刚刚掌事,又是力保于谦,最后的结局居然是这样,在场的人当然心中不爽。
回屋之后,任怨忍不住骂道:“徐有贞当真是一条毒蛇……余佳怎么办事的?那夜要是顺手宰了他,也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说起来,还真是如此。
复辟那晚,不要说宰一个徐有贞,就是杀几个侯爵伯爵什么的,估计也没有多大的事。反正良莠难分,谁知道出门的是勤的太上皇的驾,还是大内里头景泰的驾?
当时一刀杀了,倒也省了凭多的麻烦。
张佳木笑一笑,踱步过去,拍了拍任怨的肩膀。然后笑道:“九哥,这么想可就没劲了。”
“怎么有劲?看他折腾着杀了于少保就有劲了?”
张佳木又是一笑,但笑容颇堪玩味。在场的人,都是十足精明,一眼便看出来笑里藏着东西。
刘勇先问:“怎么,大人有什么打算?”
“有,当然有。”张佳木笑道:“不过现在是天机不可泄露。”
他站起身来,笑道:“我这就进宫,你们在外头张罗。”
“是,大人放心。”
张佳木一脸神密,任怨恨不得把他按在地上猛打一顿,但是现在地位相差太远,也只能罢了。
这几个老兄弟的想法,张佳木当然懂。不过,他的打算现在还不到揭盖子的时候,两个办法一起来,人早就派出去了,动作也做了,能不能有效,还得两说。
要是现在说出来,倒不担心泄密,但事若不成,这会儿说了,将来也只是笑柄罢了。
不管怎么说,他还要顾忌到以后的日子,于谦的事,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对了!”他道:“这几天,我要有大动作,你们的官职,我进宫去会和皇上说,这几天就给你们加官进爵。”
在场众人都是面露喜色,就算是一直以功名为粪土状的周毅也是如此。人么,哪有不喜欢富贵功名的?
张佳木笑一笑,起身叫人过来换了衣服,现在他已经是御赐穿麒麟补服,这一身穿戴起来,又是另外一副格局模样了。
从锦衣卫大堂到东华门近的很,验了牌,请内侍进去禀报。今天当值的正是司礼监的蒋安,闻报出来,对着张佳木问道:“怎么,现在这会还请见面,有什么要紧事?”
“是有要紧的事。”张佳木顺手把一个布袋子塞到蒋安手心里,笑道:“成色不错,黑山矿里刚出的,你看看。”
“好,我看看。”蒋安是刚得的司礼监。明初这会儿太监的出息也有限的很,不象是正德以后,太监私财千万也是寻常事,这会儿可是没后来那么风光。
再说,明初银子难得,金子可就更少。皇帝赐大臣金银,赏个五十一百的,就是厚赐了。
前些年,皇家发矿工五千在黑山淘金,半年功夫,费米粮无数,劳役极苦,最后淘得的黄金数量也是惊人的很———淘黑山金矿半年,得黄金五两。
就算到了万历年间,黄金储量也没有大的变化。万历最爱的就是黄金,后来发掘定陵,皇帝的棺材里头就起出云南贡的黄金,上头刻有铸造人的姓名和斤两,每一锭大约是五十两一锭,藏了千多两黄金在棺材里头。
一个大帝国的皇帝这副德性,真是不知道教人说什么是好。
当然,黑山金矿出产肯定不止五两,上下经手,贪污隐匿一些也远不止这个数。张佳木这个锦衣卫都督,下头送上来的,远超贡给皇家的,这真是叫人不知道从何说起。
蒋安一看,果然就是喜动颜色。这一袋金子,成色极好。重是不重,也得有小十两的重量,再加上是打成一颗颗的金瓜子的模样,小巧精致,用来把玩或是赏给下面的人,都是又有里子,又有面子的事。
“好,真好!”蒋安一脸的喜色再也遮掩不住,他踌躇道:“这个,似乎太厚了一些,但却之又是不恭。”
“公公说的哪里话来!”张佳木笑吟吟道:“你我一见如故,真是兄弟一般,要是说这种话,可就太见外了!”
蒋安年纪不大,三十来岁,是皇帝年幼时使出来的,张佳木在宫里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盟友,和曹吉祥攀不上,人家在外头掌兵权,侄儿义子都封了伯爵,在乎他这么一袋金瓜子?
刘永诚,早年就掌御马监,侄儿刘聚封了都督。也是在外头有庄园有外宅的大太监,和他,也是攀不上。
倒是蒋安,不是太上皇复位,就是一个奉御小宦官,听说太上皇复位之前,蒋安一直在玄武门当差,那是最苦的差事。
每个月十四那天,玄武门大开,无数的净军宦官赶着粪车到玄武门来掏粪,清理垃圾。真真是臭不可闻,当这个差的,都是在宫里黑透了的宦官。这会儿蒋安刚发达,正是缺钱使的时候,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正是斯理。
“那我就多谢谢你了!”蒋安也没太客气,眉开眼笑的把那袋金子塞在怀里。想了一想,便向张佳木道:“有些晚了,但还不碍,还没到宫门上锁的时候,你且等着,我替你去回。”
张佳木含笑答应了,就背着手在宫门里头等着。没过多久,蒋安匆忙而回,脸上神情很不好看。
他道:“兄弟,今天能不见,是不是就不见?”
“怎么了?”张佳木很关切的问道:“御驾不在大内里头?”
“倒不是!”蒋安答说:“圣驾这会子在文华殿,不知道是哪个混账东西在万岁爷面前嚼蛆,皇上这会子倒是想起来考较小爷的功课,瞎,你知道,小爷这几年谁管他的事,有时候衣裳都要补着穿,你想,这功课能好么?”
宫中规矩,对太子例称为小爷,张佳木一听就是懂了。其实这位小爷,也就是后来的宪宗皇帝,书法很能看得,特别是一笔画画的犹为出色,最为有名的就是那幅《一团和气图》构思精巧,御笔从容大气,是盛世气象,很为后世名家称道。
这些张佳木当然不懂,不过太子的书画很出色,这个他略有所闻。因此便向蒋安问道:“是叫背书吧?”
“是啊!”蒋安愁眉苦脸的答道:“你想。小爷有口吃的毛病,越紧张,越口吃,这会儿万岁一脸不自在,你去了,恐怕……”
“不碍事!”张佳木心道:“就是他脾气不好才更有效。”
但也不能同蒋安直说,当下只是笑道:“我去了,帮小爷说两句话也好。”
“也是!”蒋安也转为赞同,锦衣卫和太监比,好比半个家奴,也算是内廷很亲近的对象,张佳木和皇家的关系向来亲近,就更好说话了。
因此蒋安带头,一群小内侍站在左右,因为是考较太子,所以皇帝就在太子正殿的文华殿里,这里是太子召见自己的属臣,学习和活动的地方,寝宫则是在文华殿之后。
距离很近,没多会功夫就到了文华殿外,蒋安去通传,张佳木就在殿阶下等候。
皇帝在内宫中活动,驾子也小不了,随侍的太监和低品宦官很多,都是元青色或青色的曵撒,头上是山字型的乌纱帽,脚上白皮靴,还有些太监拿着铜头的拂尘,虽然没练过葵花宝典,但几斤重的铜拂尘打在人头上,一样能要人命。
除了武官之外,太监也负有保卫之责,算是最后的防线吧。
“圣上口谕,叫张佳木进来!”蒋安再出来时,却是公事公办的嘴脸了,在殿阶平台上宣了口谕,转身就又进去了。
张佳木微微一笑,知道这是太监变相的提醒,这会儿,皇帝情绪可不大妙。
进了殿,免冠唱名叩拜,等他起来时,看到朱祁镇坐在大殿正中的宝座上,上头横额一匾却被取了下来,放在宝座边上。
张佳木会意,知道宫中正在清除一切景泰年间的痕迹,这些大殿的匾额只要是景泰年间所题写的,一律取下重写。
文华殿的这处匾额还是景泰三年换太子时请大学士王文题写的,字很漂亮,但这会被丢在地上,臭狗屎一般。
他心中一动,知道救援眼前满脸通红,眼角带泪的太子已经算是有办法了。
见他进来,朱祁镇的脸色也是和缓了一些。太子朱见深更是见了援兵一般,可怜巴巴的看向张佳木。
侍立在一边的万氏宫女更是一脸期盼,张佳木多智之名已经很深入人心,眼前的这种尴尬场面,换了别人来未必有办法,但朱见深和万氏对张佳木很有信心,觉得他一定能拿出办法来就是了。
“都这会了,你进来做什么?”朱祁镇平复了一下心情,看着叩在金砖地面上的张佳木,叫了他起来,又叫人赐座,对这个年轻的功臣,他还是很重视的。
“臣来是有要紧的事。”张佳木笑道:“不过听说皇上在考较太子功课,臣的事可就不敢先说了。”
第156章 太子露脸
“哎,虚头八脑的。你!”朱祁镇心绪虽不大好,但也被张佳木逗的一笑。接着又是不无苦恼的摇头苦笑,向着张佳木道:“你看,年纪也不小了,不要说和你比了,到现在句读还不行,对对子也不成,做文章吧,破题都不行,你说,该怎么是好啊?”
皇上亲述苦恼,用的是对亲近子侄的口吻,亲近是很亲近了,但事涉太子,如果认下来,现在得意,将来大大不妙。
张佳木连忙站起来,赔笑道:“皇上说这话,臣可不能不驳回了。太子殿下圣学岂是臣能比的?不说别的,太子的一笔字画,臣再学十年也比不上。臣的底细。皇上还不知道?就跟着哈师傅打下练骑射弓马,书本上的见识是有限的很了。也就是读了几篇千家诗,能识得几个字,看看兵书罢了。”
他的话,不尽不实,但也算说的很到位。太子的学问当然是不咋样,但字画是很好,这个皇帝也是知道。而且才过十岁,失学了好几年,没有人管束,能到这样的水平,天资是很聪颖了。
原本知道的事,就是火头上来,顾不上想。这会张佳木一说,皇帝转念一想,不觉脸色和霁,当下点了点头,笑道:“你也是滑头,朕心里清楚,你的字也很不错。”
“是!”张佳木笑道:“臣是练了几年字,但不是臣瞧不起自己,实在是不能和太子的字比。”
他看了一眼扔在地上的匾额,笑着道:“皇上,考较殿下的功课,也不一定非是背书不可。皇上您想,太子又不要应试中举,读书为的是什么?是将来为了治理天下用的。和那些书生学破题做文章,对对子,有什么用?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当年建文帝可不就是这样,好好的帝王,学成了书生样……依臣之见,把古往今来的帝王治国的办法,编述成册,太子没事瞧瞧,以史为鉴,不是挺好?”
“咦!”朱祁镇不得不表示惊诧了,他道:“这些你怎么想到的?”
“臣就是没事看看史书,对了,臣想到了,是唐太宗说的!”
倒也不怪他,张佳木虽然小时学过些启蒙的东西,但毕竟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这些道理,如果换了穿越前的他,是必定说不出来的。
后世人,就算不是什么史学爱好者。也不是什么政治家,但好歹资讯发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
从明清开始,中国人读书就走进了死胡同,多少聪明才智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一个那么大的民族,从早到下,成天跟伦理学死嗑,看到小鸡和母鸡也说是天理伦常,然后就“感动”了,这一群道学理学家,说起来是儒生,跟他娘的神棍有什么区别?
明清的读书人,四书五经能倒着背,甚至有不知道唐太宗是谁的,说起来是极荒诞的笑话,但偏生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哀,身为一个穿越客,要是这点见识也没有,那也真是活见鬼。
听了张佳木的话,朱祁镇也不能不为之动容了。在御座上想了半天,朱祁镇才展颜一笑,颔首道:“虽然说的粗疏,但有你的道理在。不过,建文帝的话,你下回可不要胡说了!”
“是!”张佳木嘻皮笑脸的道:“下回可不敢说了!”
朱祁镇面向太子,笑道:“来,写幅字来我看!”
这就算是变相的准了张佳木的话,今天不再逼朱见深背书了。这么一来,朱见深原本很难看的脸色也回转了过来。小小孩童在深宫长大,心计深沉,已经不是普通人可比,张佳木一心帮他,朱见深心里当然明白,当下一边派伺候的宫女磨墨,一边用感激至深的眼神瞟了张佳木一下。
万氏向来是紧跟朱见深,这会儿也是笑意吟吟,秋波宛转,一副春情萌动姣婆发情的样子。
没一会儿纸磨好了,太子执笔在手,也是有点紧张。
小小少年回过头来,向着张佳木问道:“写什么好呢?”
张佳木笑道:“太子心里想什么,就是写什么喽。”他一边说,一边眨眨眼。朱见深也不是蠢蛋,当然立刻会意。
这会儿皇帝刚复位,也派了官员去祭祀太庙和皇极殿的祖宗牌位,还有什么事比名义更重要?越是觉得皇位来的有点问题的皇帝,越是要粉饰打扮自己。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朱见深已经想好了。
他挥毫泼墨,涮涮涮几笔下去,四个大字已经写在上好的宣纸上。张佳木拿眼一看,暗赞一声:这小子不赖。
字确实写的很好。皇家可不比民间,这会内廷擦屁股的都不是纸,是苏州府特别贡来的一种特别薄的丝绸,还是孝宗年间觉得太浪费了,才又改成了御用特别的麻纸。
皇太子要练字,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师傅也全是馆阁体的高人,要不然,朱见深后来也不会成为名家。
要说起来,明朝的皇帝给人的错觉是不学无术。比起清朝皇子天还没亮就进书房的狠劲,明朝皇子教育是不咋地。但老朱家也不是全出废柴。从宪宗到神宗,甚至是崇祯皇帝都写的一笔好字,还有几个画画儿挺不错的。清朝帝王,说起书法来,也就是雍正的字还能看,乾隆那不要脸的到处题字,其实他的字媚而无骨,到处题词,其实是到处献丑,真的很二百五。
这是闲话,不提。眼前的朱见深显然是过了一关,皇太子从五六岁开始就练大字,学画,才十一不到的人,字已经写的很可观。笔锋饱满,雄浑有力,古人写毛笔字最讲究的功夫是转笔,一支笔在手指腕间怎么转,把字怎么联,这是最为考究和关键的地方。皇家的字,就是要讲究字大方圆,笔锋有力,朱见深的字,在这方面是已经及格了。
毕竟还是年幼,功力还没有到后来那么高。
“好,真好!”
张佳木带头,蒋安和一大票高品宦官一起拍手儿叫好,万氏和一群宫女都是一副陶醉的样子,原本只是比普通读书人稍好些的字,在如此气氛的哄托下,朱祁镇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好歹他儿子写的字算不错了……他自己十岁丧父,长大亲政,谁来管他的功课。就一个王振没事还能教训他几句,要说王振虽然误国,但对朱祁镇的教导还真的很尽心尽职,而且总是装出一副儒者的样子,很迷惑人。但朱祁镇的学问耽搁了。也是事实。
朱见深这一笔字,皇帝自己可就写不出来。
“是还不坏。”当父亲的总不会愿意起劲的夸儿子,朱祁镇只是淡淡一笑,点了点头,道:“字也罢了,敬天法祖,这四个字的意思就很好了,这么着,也算难为他了。”
到这程度,是很难得的夸奖了。特别是刚刚还在训斥,这会就得了这么个大彩头,真真是难得的很了。
有念如此,朱见深对张佳木的感激之情,可就不必说了。
少年人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不象成年人,会从多方面考核,衡量,最后才会论定一个人的优劣于否。
象朱见深这种年纪,对张佳木的第一印象就极好,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认识就很难更改了,当初张佳木从容不迫,武艺口才都是一等的棒,把一个威风凛凛的武清侯几句话说退,这种威风能耐,深深的印在了朱见深的脑海深处,再到接他进宫,提醒复立,再有今天的援手,张佳木在朱见深心里,终于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你今天来有要紧的事吧?”眼看日影西夕,过了春节一天日头长过一天,但快五点的光景,天也快黑了,而且,宫门一会就要上锁关闭,到时候要开门,就得大费周章,朱祁镇挥了挥手,令道:“有话就在这里说吧,太子先回去。”
太子还没到能参与国事的地步,明朝家法极严,太子在即位之前是肯定不能干预国政的,当下朱见深向父亲行了一礼,在大票的宫女和太监的簇拥下,回自己的寝宫去了。
“此子算是聪明。”看着太子背影,朱祁镇终于在话语里露出一点疼爱来。他道:“就是被小人所误,打如今开始,可要好好督促他读书。”
张佳木懂皇帝的意思,今天的事,可一不可再,难道朱祁镇不懂他在帮着太子脱难?
他知道言多必失,索性不加辩解,只是答了个“是”,然后就闭口不言。
不管怎么说,想起景泰年间他和太子爷儿俩受的委屈,连太子的读书都耽搁了,朱祁镇心头不能不感觉一点愤怒,外加郁闷。
“说吧,有什么事?”
屏退旁人,朱祁镇喝了一口蒋安送上来的茶,接着揣起宣德年间制成的黄铜手炉,很舒服的往后靠了靠,等着张佳木说话。
“臣没有特别要紧的事。”张佳木笑道:“只是臣长了本事,现今学会算卦了!今儿得了一卦,想想要紧的很,所以赶紧进宫,给皇上禀报!”
第157章 算卦
“哦?”朱祁镇面无表情的道:“算出来什么了啊?”
“明儿一早。御史杨暄,张鹏等十三道御史将会一起上书,弹劾臣袒护于谦,并请速治于谦等逆臣死罪。”
“咦!他们要弹劾你,你怎么现在就知道了?”
“皇上,臣的职责就是督查百官,要是这点小事也不知道,臣怎么做皇上的耳目呢?”
朱祁镇终于露出一点怒色,他道:“言官上书言事,怎么可以事先勾结?”
“皇上,他们就是结党。一起动手,声势当然大些。”
“这要查!”
“是!”张佳木起身答道:“是要查。但臣请回避,暂且让臣退职吧。”说到这,他深深一躬,声调颇有点黯然:“皇上授臣以显职,但臣遭此弹劾,请皇上悯臣微劳,将臣所掌职司,并皆解去,让臣随列朝班,庶得保全便是。”
“你亦不必慌。言官你管不到,人家弹劾你,你又何必自乱阵脚?”张佳木以退为进的法子果然很妙,尽述自己委屈,还使得皇帝警惕,连夺门的大功臣都这样,别人还能怎样?
朱祁镇想了想,又拍了拍御案扶手,厉声道:“太不成话,朕刚刚复位,言官就如此受人操控,成何事体,是诚何心?”
这一状算是告准了。
揣摩人心,也不必太复杂。朱祁镇在南宫关了近八年,受尽折辱,对人心和朝官当然有一层不同的认识。
不管文官们怎么吹嘘自己的操守,太监们怎么表忠心,武官们怎么拍胸脯,眼前的这位皇帝陛下可是再也不会真的信任谁。
张佳木不知道在夺门之变后有曹石之变,都是差点动摇大明国本的大政变,但朱祁镇的谨慎小心,不信任任何人的心态,他却是把握的很到位精准。
徐有贞虽然得宠,但是他犯了一个难以挽回的错误:结党。
六科十三道两个不同系统的监察系统都归于他一人之手,阁臣全部是他引荐,太张扬,也太不知道进退之道了。
这会儿在皇帝面前鼓动杀于谦。抓权,这些也罢了,又把手伸到阁权和言官那边,这才几天,就是揽权如此,要是长此以往,还怎么制他?
张佳木之前的隐忍,退让,等的就是今天发难反击!
“还有。”张佳木很从容的道:“陛下知道武清侯议废巡抚的事吧?”
“怎么?”
“此事是国之大事,总要慢慢商议。但现在朝野上下噤口不言,连曹吉祥和刘永诚也不说话,皇上,臣可不知道该不该废巡抚,只是觉着,这朝野上下不敢说话的样子,实在是叫人忧心。”
说一件事,朱祁镇可能还回过味来。但一个刁状再接一个,两件事连在一起说,朱祁镇可就再也回不过劲儿来了。
他左思右想,可不就是张佳木所说?杀于谦。举朝不敢说话,徐有贞大权独揽,他都包容了,现在居然联合起来,连提督太监都不敢说话了?长此下去,如何得了?
“好,好好好!”朱祁镇面色铁青,抓着御座把手,几乎就要站起身来。为帝王者,就怕大臣们联起手来,以下欺上。
这一瞬间,他几乎就要下令张佳木把这些可恶的乱臣全抓起来。
但七年南宫生涯,也不是随便来的。眨眼之间,朱祁镇就已经冷静下来。他想了一想,沉声道:“如果当真如卿所说,明日就定要处置,废巡抚的事,暂且搁置不议,过一阵再说!但卿在这里,朕也要有言在先,于谦罪在不赦,特别是与王文联手暗中议立襄王一事,犹属大逆不道,罪该万死。所以,请卿不要再为他说话了!”
无论如何,徐有贞的进言在皇帝心里还是生根发芽了。不杀于谦,师出无名。
张佳木也深知这一点,但他也不能在这一点上为于谦辩护。如果驳倒了徐有贞的这个说法,就等于也否定了他自己的夺门之功。从这一点来说,他和徐有贞利益相关,是没有办法全然否定的。
就是说,哪怕抓了这一群上书的御史,徐有贞失势,但还是救不得于谦。
“你先出去吧,明天的事,明天再说。”朱祁镇想了想,又道:“你和于谦算是有旧属之谊……”说到这儿,朱祁镇也是面露不忍之色,于谦实于社稷有功,他自己心里也是清楚,但不杀此人,师出无名,而且拥立襄王的事对他父子的威胁最大,半夜梦醒,常吓的一头冷汗。如此大恨,于谦就非死不可了。
他呐呐道:“你明天可去看看他,还有,告诉他,他的儿子,侄儿,女婿。朕都会保全的,叫他放心吧。”
事已至此,朱祁镇虽然心中极为不忍,但决心下了,就很难更改。
张佳木心中很是惶急,他还有一个安排,但明天未必能赶的上。现在上谕已经下了,于谦等人,无须过堂审迅,明日午时,直接出崇文门。押赴西市斩首。
要是人头落地,就算斗跨了徐有贞,心里也实难快乐。
“你去吧!”朱祁镇挥一挥袖,道:“明天再进来见面。”
“是,臣告退。”
张佳木脸上还是有点掩饰不住的沮丧,他之前事事顺手,以现在的权势地位,还有皇帝的宠信信任,要是还是保不住于谦的话,那种挫败感就会教他极为难受了。
出得宫来,天色已黑,张佳木没有回锦衣卫大堂,派了人回去传话,叫大家各自散值回去,他自己却是郁郁不乐,打马直奔正南,回到了原本的百户府中。
他已经升职,新的府邸都赐下来了,几次辞都辞不掉,现在已经叫人重新整理装修,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入住,制度堪比亲王的府邸在手,但宣南坊的旧宅,还有正南坊的这座百户府,足堪回味过往,他不交,也不会有人催着叫他交回去。
宣南这里,是他起家发迹的地方,就是他的根基所在,新任百户,非得找一个恰当的人来接手不可。
但人还没想好。刘勇和任怨几个,最少也得是个千户,别的人,也各有用处。而且,坊丁里提起来的那些,要独当一面,叫他们来掌理正南。威望资历还是差了一些。
回到府中刚换了衣服不久,外头汤小三进来传话,有个叫刘勤的锦衣卫千户求见。
“也难为他。”张佳木想了想,吩咐道:“我在外头奔波了一天,他居然能尾到这儿来,肯定是有要紧的事。既是这样,叫他进来吧。”
“下官来给大人请安!”
刘勤一进门,上来就是扑腾一跪,然后砰砰三个响头。好歹也是个千户,张佳木上前一步,将刘勤扶起,笑道:“刘千户,久闻大名了,你不是一直在正阳门大街当差?我接事时,也曾见你来着,不过人太多,不及叙话,今儿你来的正好,就在我这里偏了再走,我们好好聊会。”
“不敢,不敢!”刘勤是个身高体壮的中年汉子,向来有办事勤恳的美名,正阳门外这个千户所,责任很重,地盘也大,油水是很多的,但刘勤并没有什么太过份的贪名,足见其操守不坏。
但倒霉就是刘勤是朱骥的嫡系手下,这一回朱骥的官是肯定保不住了,杀头不至于,有可能充军,也有只留下不带俸的世职在家闲住。朱骥倒台,刘勤这样的嫡系当然要倒霉的,千户是肯定保不住了,想来他自己心里应该有数,今晚要是来撞张佳木的木钟,就未免有点不值趣了。
他用手去拉,怎奈刘勤跪地不起,还是连连碰首,只道:“求大人开恩,救下官一救,下官良贱十余口,感激莫名,必定结草衔环以报。”
“这是怎么说?”张佳木诧异莫名,问道:“现在只是叫你在家闲住,处分什么的都还说不上,怎么就提到要命这一回事了?”
他皱眉道:“起来说话,男子汉大丈夫,嗑头虫似的,很好看么。”
被他这么一说,刘勤这才站起身来,苦着脸把事由经过禀报给了张佳木知道。原来刘勤直属朱骥,性子也较为耿直,锦衣卫一共才这么十几个千户所,实职的千户权力很高,甚至可以直接上书给皇帝,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刘勤责任重,脾气不免就大了一些,前几个月,百户门达调任正阳,手下小旗官逯杲在市里敲诈富户,闹的太大,刘勤发作了几句,又叫打了逯杲五棍子……这原本就是一件小事,但现在可不是小事了,原本的小旗摇身一变,现在这会已经是锦衣卫指挥佥事,这也还罢了,偏生逯杲又奉命管理南镇抚司!
南所是什么地方?管的就是锦衣卫内部的作奸犯科的不法之徒,这般大权在手,逯杲又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刘勤已经听到风声,有人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