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为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佳木呵呵一笑,道:“伯爷当真过奖。”

王骥眼神锐利,道:“你是担心大内吧?”他自失一笑,摇头道:“老夫心思居然没想到这里,后生,你将来前途未可限量。”

他拍拍张佳木肩膀,笑道:“不妨事。现在也不如几年前,就算是皇上心里有什么小不痛快,也不会来为难你的。”

皇上当然不会,不过,他的那些狗腿子会不会,就难说的紧了。

内廷的太监宦官们,还有锦衣卫里的对头们。昨晚的事,看起来极为露脸,但也把张佳木推到一个很危险的境地,这般情况下,过早站队,有百害而无一益啊。

不过此时也不便多谈,好在老头子赏识他,以王骥的力量,就算不能让他在仕途上再进一步,但保一保他,还总能说上几句话的。

再加上于谦是正人君子,就算不喜自己,但只要踏实做事,总能保得平安,所以倒也当真不必太过担忧。

说话的功夫,王府的家人又赶了回来。

却不是空手回来的,还牵着一匹好马。当时的北京的马多半是蒙古马,大明虽然恢复了河套养马地,但主要用马还是以草原上的蒙古马为主。而且就算这样,马匹数字也并不算多。成祖亲征沙漠时,用民夫二十三万人,驴三十四万头来运粮,保障粮食供给,当时用驴和骡的记录相当的多,但马的记录就少的可怜了。

当然,比起几乎无马可用的宋朝,大明的军马数字还是令人满意的。

不过蒙古马有个缺点,就是个头矮小,一般的蒙古马体重也不太达标,三百到四百斤算是正常体重,马自重不够的话,负重就更有限的很了,而当时所谓神驹,也就是四百到六百斤左右,能得一匹,就算不错。

王骥的这匹马是西北来的河套马,先送入御马监,然后御赐给他。高约一米七不到,重大约得有八百斤左右,膘肥体重,神骏非常。更难得是通体乌黑,只有四蹄雪白,这类马有个名头,就叫“乌云盖雪”,是当时难得的好马神骏。

“佳木,这匹马就赠给你了!”

王骥摸着马背,笑吟吟道:“宝剑名马当然得赠给英雄,你武艺高强,又很能干,听说门达送了你一把好刀,老夫今天再赠宝马,宝马宝剑配你这少年英雄,真好!”

张佳木吃了一惊,这般好马,价值当然不菲。京师中达官贵人甚多,当时尚武之风犹存,公侯之家最喜欢的就是搜罗好马,象这样一匹宝马,价值总得值个几百两银子,王骥这一出手,当真是太过大方了。

这就是后世有人一出手送了辆奔驰,感觉是一样一样的。

张佳木连忙推辞,乱摇着双手,只道:“伯爷如此厚赐,当不得,当不得。”

“老夫说当得就当得!”王骥颇有不讲理的嘴脸,他扫视四周,恶狠狠道:“老夫给的,谁敢不要,老夫给人的东西,谁敢说话?”

他这也是安张佳木心的意思,一个小小百户,骑这样的好马是有点突兀,但是有老王头发话,京师里贵戚敢打这马主意的,估计也不多。

话说成这样,再不受就矫情而且得罪人了,张佳木无奈,再三谢过,老王头送成了宝马,这才乐呵呵的走了。

哈铭也跟着他去,临行之际,看了张佳木半天,盯的张佳木直发毛,最后哈铭才道:“南宫有你,我可以放心了。”

“师傅,你和太上皇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个你不要打听,现在知道,于你有损无益。”

“可是……”

哈铭摆摆手,然后就这么背负双手,施施然跟在王骥后头的队伍里走了。他与袁彬等人,一定是铁杆的保皇派,当然,保的是太上皇。

既然说了打听无益,张佳木也就很洒脱的不再问了。送走了王骥和哈铭一行人,南宫里头也没有进一步的消息,看来是平安无事了。

张佳木决定就派薛小旗留驻于此,过年时他们轮班守护。此人还算有担当,也算缜密小心,他有心抬举他当个总旗,但现在尚未到时机,暂且按下不表。

把南宫的一切安排停当,又简单吃了顿午饭,接着又回百户府,把年前值班的人安排妥当,闹腾了一下午,傍晚时分,张福带着两个小厮亲自来接,说是主母有话,请大爷回家过年了。

张佳木长吁口气,茫然四顾,百户府除了安排好的留守人员之外已经空空如也。看看街上也是人踪罕见,这会儿逢年过节可不比后世,街面上的门店都已经关门上板,百业停歇,明儿就是三十,这两天除了出门要债和躲债的,街面上已经再不见一个人影晃荡了。

“走吧!”

这一点时间,张佳木颇有神情恍惚之感。这么多天了,他一直就呆在这小小的百户府里,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辛辛苦苦任劳任怨,突然这么一下无事可做了,还真有一点空虚无力的感觉。

“大爷,走吧!”

“好,回家过年!”

张福催他,张佳木也是自失一笑,权力欲这种东西还真可怕。怪不得上头那些老头子打死不肯退休,现在他算是明白过来了。

一路懒洋洋的回家,这会不管是哪个坊都空空荡荡,街面上除了讨钱要债的人就一个人也瞧不着了。一路上畅通无阻,比平时还早半个时辰到家。

一进家门,所有家仆小厮都迎上来,接着回上房,见过母亲小妹,一家人闲话家常,围炉烤火,没一会功夫,天就黑透了。

厨房里已经堆了满桶的大白菜,黄芽菜、酸泡菜、整箩筐的馒头、包子,肉都烧好了,也装在木桶里,过了三十不动刀,挖一勺子肉配点白菜是一道菜,配点笋又是一道菜,还有吃不完的饺子,大油大荤,摆的满满当当都是。

这会子爆竹也很流行了,买了半山墙的爆竹,都堆在门房墙边,预备三十晚上一直放到正月十五。

府里的下人都是举家投效的,所以也没有请年假的,一院子的人,热热闹闹的,看起来也是喜气盈腮。

张家厚道,大爷虽说是个锦衣卫百户,但为人和气,也没有什么架子,回来之后在上房说话顽笑,倒象个年轻俊俏的后生,不象个杀伐决断的锦衣卫官校。再加上每个人都有不菲的年赏,张家这个年,是会过的很有味道了。

第071章 夜宵

这一晚不比平常,一直快到起更的时候,一家人才散了,各自回屋睡觉。张小花又惦记着去法源寺烧香,又想着去白云观打老道,又想着年后元宵看灯,还想着去新买的庄子玩儿,都到了起更时还不肯睡,倒是张佳木好言好语的哄了再哄,才把这小妹子给哄去睡了。

半大的孩子,以前家里困难,成天也装个小大人似的,忒是懂事。现在这会儿,当哥子的争气,家里景况好了,小孩样儿可也就显出来了。

家大业大,人多也乱,要小心走火,防盗,年节时,最怕出这种事。张佳木自己提了一盏羊角明瓦灯,张福跟在后头,先到后院,再从垂花门绕回前院,各屋都看了,这才算放心。

这院子也不算大,住了十来口人,后院还辟了两间房用来养马,还得有马夫住的地方,好教人家半夜起来添料方便。

前院还添了四缸子金鱼,又种了石榴,后院再种上榆树,前院槐树,一切就都齐活了。就是地方太小,张佳木已经在考虑,要是搞蔬菜大棚赚了钱,不妨买个大点的院子,不能太张扬,和门达差不多就行。到时候,肥狗石榴胖丫头,院子套院子,前有室后有园,小酒再一喝,老婆孩子热坑头,张大老爷的幸福生活就当真开始了。

心情轻松加愉快,张佳木哼着小调,一路查到前院,再看看前门关防,就能回屋睡觉了。

现在他家的大门已经换了,黑门铁环,六品官员家里的门首规矩一点没错,整个胡同,也就是张家有这种规格了。

要说大明太祖虽说是农民出身,但是对礼制是有超乎寻常的热情。从官员到百姓的衣着,吃饭的用具家伙,还有女人的首饰,官员出行的交通工具,到人家大门门头的大小装饰,他老人家当初都有详细的规矩。

据说洪武年间,南京五城兵马司一次就逮了二十来人,原因是他们穿着不该穿的靴子踢球,结果二十来人全部被砍脚。这么一弄,全国上下穿衣出行都有了规矩,太祖他老人家终于满意了。

这也就是洪武年间才能有的事,太祖他老人家太强了。

张佳木哼着曲,想着大明太祖英风漠烈,查完门防后正打算睡觉,却是发觉自己个肚子有点咕咕叫,原来是饿了。

习武的人,饭量都不小,晚间在家里吃饭只顾着说话,饭却是比平时吃的少,再加上睡的又有些晚,这会倒是真有点顶不住了。

他问张福:“可有什么吃的没有?这会儿倒是真饿了。”

一边说,肚子还在咕咕叫唤。张福一听就笑了,老头儿沉默寡言惯了,并不多嘴,只道:“有,厨房有鸭子炖的粥。”

“有别的没有?”张佳木笑道:“这东西不顶饿!”

“那就只有馒头,包子,热热就能吃。”

“过年十来天都得吃这个,现在还是不领教的好。”

“那……叫人给你现做点?”

张佳木倒是为难了,也是好日子过多了,前一阵有两馒头切成片在灶上烤成半焦,就吃的“稀溜稀溜”的极为过瘾,现在又是鸭子又是包子的,自己还兀自挑三捡四的,这大半夜的叫人起来现做,感觉老爷现在还是摆不起这个谱来。

他摆了摆手,意思是随便吃点算了,不过张福不解其意,还以为他不满意,正为难间,听到外头梆子响起来,张福一笑,道:“大爷,外头有卖小食的,要不去外头吃点?”

“哦,是卖什么的?”

“听这梆子响,是卖馄饨和羊头脸肉的,都挺不赖。”

“好!”张佳木精神一振,伸手把大门的门杠拿开,笑道:“就吃这个也挺好的。”

当下主仆二人出了门,一人一盏灯笼,小食摊子却在胡同里头,两人晃晃悠悠的往胡同里头走。

深夜之中,寒气逼人,这般秉烛夜游去吃小吃,虽然冷,倒是有点别致的闲情雅志似的。所以,虽然冷风直往脖子里灌,张佳木犹自兴致勃勃,满心高兴。

到了小食摊前,倒真的是一个馄饨摊,一个卖羊头脸肉。看到这东西,张佳木不觉大为感慨。这馄饨摊子和几百年后几无区别,一根扁担扛着两头,馄饨是捏好的放在一头柜子里,底下还放着各种调料,另外一头是小型的锅灶,一声吆喝,立马可以动作起来。

“掌柜的。”张佳木兴兴头头的道:“来,给我切一斤羊脸,再下两碗馄饨。”

“好勒!”

两个小生意人都答应下来。他们都是苦人儿,一天不赚钱一天就没有了吃食进项,年节将近,再穷的人家都备了些吃食点心什么的,吃他们小吃的人就极少了,这些天生意极淡,这会儿了还来了生意,两人不觉都高兴起来。

馄饨摊主立刻升火,热了锅,就放高汤,馄饨摊的高汤可不是后来糊弄人的玩意,放点味精就是汤了,这会儿可是讲究的很,各种调料,再加上一根大骨头,汤从来都是烫的,成年累月经年如此,最多隔一阵换根骨头,这样的汤,浓稠味香,一勺子出来,就是香气四溢,等汤开了,再搁馄饨,接着撒一把香菜,就算完工。

就可惜当时没有辣椒,张佳木要是想吃浇了辣油的红油馄饨的话,还得再等好一阵子。

切羊头脸肉的师傅就更利索了,很快很薄的刀,运刀如飞,整个羊头脸拿在手里,涮涮涮,没一会儿,一斤肉就片出来了。

上前看时,片的肉其薄如雪,香气扑鼻,片肉的再撒上一点胡椒,拈一片在嘴里,又薄又有韧性,味道极佳。

“好,真好!”

张佳木吃的食指大动,原本是要拿回去的,分了一点给张福,剩下的自己风卷残云一般的吞食,没等馄饨下好,一斤羊肉已经下了肚。

“味道真不赖。”他摩擦着肚子,笑道:“再切一斤,明天当早点吃。”

馄饨也好了,张福端着碗,主仆两人就打算往回走。

这会儿突然传来“砰砰”的砸门声,接着就是骂声,揣门的声响接着传过来,再下来,就是一个女子低声的哭泣,还有男子的怒骂声响。

“唉,这是债主上了门了!”张福一脸悲悯,道:“三节时债主上门,最为难过。年关这一关,就更加难过喽!”

第072章 逼债

“走。”张佳木示意张福道:“去看看!”

“似乎不必吧?”张福有点迟疑,道:“别人家事,大爷又何必去掺合?况且,这样的事,今明两晚还不知道有多少,恐怕想管亦是管不过来。”

“街坊邻居住着。”张佳木笑道:“去看看,能帮则帮。”

他既然兴致这么好,张福自然也只能奉陪。他用托盘捧着馄饨,张佳木一手一灯,暗夜之中,向着发出声响的地方攒步急行。

出声的地方距离张府也不远,大约百来步。

整个胡同里也就二十户左右的人家,只是胡同长而幽深,蜿蜒曲折,所以相隔不远,竟也是走了一点时间,这才走到。

这会儿声响是越来越大了,走近一瞧,果然是如张福所说,有一群彪形大汉,正堵在人家门口逼债。

原本的大门被砸开,门栓门环什么的碎了一地都是,几个大汉簇拥着一个穿着貂鼠皮戴着大帽的中年男子正与院子里头的人僵迟,里头哀求外头吵嚷,三节催债就是撕破脸皮,根本没有情面可讲了。

当时的百姓是很少有在交易时给现钱的,一则,是未必有,二则,是当时的货币流通再怎么也不能和后世相比,随便是谁身上总有点现钱,越是有钱人越不带钱。那会儿,除非是富贵人家,普通百姓家里头是没有多少现银子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要钱?没办法,只能先赊欠着,到了年节时攒好了钱,自己到铺子里头还去。

还的迟了,或是没有钱,那好,债主自然会在半夜里提着灯笼上你家门。到那会儿,别人家里头是岸板剁肉声,您家里头是债主拍门,一样过年两样滋味,那感觉就甭提了。

所以一家之主算计着还不上账的,在年前一根草绳悄然自己了账的大有人在。

眼前这家的情形却不是如此。张佳木悄然听了一会,原来这院子里家主只有王姓兄妹两人,兄长叫王勇,二十来岁,妹子王英,十五六岁左右,这会儿兄妹两人被一群大汉围的水泄不通,当哥子的双眼通红,护着低声哭泣的妹子,拦在大门口,不准债主进门。

他们的母亲早就亡故,父亲是旗手卫的总旗,没落下几个钱,年前几个月得了痨病,缠绵病榻,花费极多。家里能当的东西已经当光了,后来当父亲的一病归西,连下葬的钱也没有。

做儿子的没办法,只能去借了放利钱的高利贷,买了棺木,把父亲安葬了事。

原本袭了职可以慢慢还债,但现在袭职岂是易事?都督府和兵部办理袭职都是要银子的,还有本卫的经历司,没银子谁理你?

没有袭职,债主当然就上门,而且极不客气。

这会可没有欠债是大爷的说法,没有银子,总还有个世代所居的院子,债主打主意的,就是这一幢两进的小院了。

“怎么着,想好没有?”穿着貂鼠皮毛还冻的发抖的债主没有什么好耐性,他催问道:“把房契先交出来,过了年到顺天府记个档,咱们的账就算两清。”

“姓李的。”王勇红着双眼道:“就借了你三吊钱,就得拿房来抵,放利钱象你这么放法,没听说过!”

“甭管欠我多少。”债主一脸的笑,老猫戏鼠一样,只道:“有钱没有,说吧。没钱,就拿房来抵,你就是欠我十个大钱,今天没钱我也得拿房契。”

王勇怒道:“你不知道我是旗手卫的世袭总旗?”

“别说是还没袭职的总旗,就算你当真袭了总旗又能怎么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实话和你说吧,我放债给京卫的武官也不是头一回了,官司打到皇帝老子那里,也是我赢。”

这债主虽然强横无礼,而且全身上下没有一点人味儿,但说的倒也是实话。京卫很多,但欠债还钱,大概他到哪儿要债也吃不了亏。

当然,要是遇着锦衣卫的大爷就不好说了,别说他敢不敢设局坑锦衣卫的人,要是真敢,吃一顿打也是白打!锦衣卫再落魄,打跑几个上门的债主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一般来说,锦衣卫欠钱也得还,不然的话,坏了名声,下回谁敢赊欠给你?

“快着点。”债主还是一脸轻松自在的笑,他道:“舍不得房契,把你妹子给我带走也成。我看她长的还真可人疼,到了我家也受不了罪,哈哈。”

这般说话,形同莫大的侮辱,王勇虽然一忍再忍,还是忍不住上前。

“想动手?”几个大汉上前,围住王勇,警告道:“知道你功夫高,不过打伤了咱们,你还得赔汤药钱,想清楚了再说。”

原来这王勇是旗手卫世家子弟出身,一身本事还真不是眼前这几个江湖把式敢轻侮的。讨债的中年人带着他们倒不是要打架,只是真要动手,靠他们来挡一挡而已。

这么一说,王勇虽然把手指屈的咯巴咯巴直响,却也是没法动手了。

这么一闹,债主脸上的一点怯色一掠而过,知道王勇不敢动手,嘴上可就更加难听起来。

王家这里这么闹腾,已经有不少左邻右舍的出来看,这一下,债主闹的就更加起劲了。灯火之下,只见王勇面色已经由红转白,一脸绝望,妹子王英更是面白如纸,下巴嘴唇都咬出血来。

没出阁的大闺女被人这么调戏,如果不是讨钱的债主,王勇不打他满脸花都对不起自己妹子。

一文钱难到英雄汉,大抵就是眼前这情形了。

张福看的很不落忍,向着张佳木轻声道:“大爷,虽说要债的无礼,但人家占着个理字,咱们还是不要多事,早些回去吧。”

张佳木想了一想,道:“罢了,这件事我来了结。”他笑了一笑,又道:“街坊邻居住着,又都是京卫的人,我帮他还了债也罢了。”

他有话没说出来,张家虽然没被人过年时逼过债,但也经过算着钱过日子和赊欠过店铺的账,那滋味难受的很,这件事要是没亲眼瞧着也罢了,当面瞧见了,伸一把手救人一家,很合算。

况且,四周不少邻居看着,不是锦衣卫的就是旗手、府军前卫,或是燕山卫、羽林卫的人,这里原本就是京卫武官世家聚居的地方,当初迁都,不少京卫的人都是按着地段住的,今天伸手救王家人一下,对自己在京卫之中的名声大有帮助,一点小钱,何乐而不为呢!

他上前一步,看着李姓债主,笑咪咪道:“何苦来,大过年的,不就是三吊钱?我帮他们还了就是!”

第073章 心愿

张佳木穿着家常衣服,厚实的元青色棉袄,头顶戴着暖帽,衣服上还有一两个不怎么显眼的补丁。

这还是母亲在他当官之前缝制的,张佳木觉得,比现在去铺子里叫人做的要合身的多,所以家常还是穿它。

但穿着这么一身,跑出来说要帮人还债,在不认识的人眼里,可就有点那啥了。

“你算是哪根葱!”

“谁他娘裤子松了把你给露出来了?”

不待李掌柜说话,两个大汉就横眉立目的过来了。食人俸禄与人消灾,要是事事都等老板发话,差事就干不长了。

张佳木微微一笑,回头转身,把张福端着的两碗馄饨举了起来,一手一碗,“啪啪”两声,正好都扣在两个汉子的脸上。

滚烫的馄饨烫淋了那两汉子一头一脸,其烫入骨,不过眨神的功夫,两个七尺高的汉子已经在地上翻滚哀嚎起来。

“赏你们两碗小馄饨,怎么就这么受不住?”张佳木拍拍双手,笑道:“其实你们倒是乖巧伶俐,我最喜欢你们这样的妙人。要是坏了差事,到正南坊找我去,我手下正缺人。”

他这般狠辣,再加上他的话,其余几个大汉心里暗自掂量了一下,觉着来者不是凡人,于是互有默契,不仅没有上前,反而是后退了几步。

王家兄妹倒是认得张佳木,一个胡同住着,虽然这兄妹俩不是多事的人,因为家里没有长者,也从来没有到张佳木家里窜过门,不过人总是认得的。

见是他来,王英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王勇则是略显羞愧。

同样是年轻后生,人家是掌重权的锦衣卫百户,他一个总旗世袭的位子还没有袭成,还在候补,这差距可就有点大。

特别是,这会儿被债主登门要债,连自己妹子都护不住,这实在是叫王勇有点羞愧难当。

“王大哥是吧?”张佳木不理别人,向着王勇笑吟吟道:“街坊住着,以前也打过几次照面,不过向来没有说过话。”

以前他就是一个锦衣军余,家境窘迫,而王勇则是旗手卫总旗的儿子,当然有点小小的自傲。不过,时势相易,今天两人的地位却正好是天翻地覆。

“唉!”

王勇没答张佳木的话,只是重重的叹了口气。

张佳木笑一笑,很诚恳的道:“没什么,其实我的意思就是,谁没个落魄的时候?看以前,我就是一个穷小子,王大哥你是看到的。今天你虽然有点难处,但将来一飞冲高,今日之事,又何足挂齿!”

王勇面子上刚刚是有点挂不住,就是王英也有点为哥哥羞恼。这会子听到张佳木这话,兄妹两人都是感动极了。话说的极为诚挚,而且也打动人心,王英已经红了双眼,王勇则是挺直了腰板,抱拳道:“受教了!”

说笑的这点子功夫过去,张福已经回张家取来了钱,正好,七百一串三吊钱。

交割给债主,张佳木把他上下打量一回,这会子债主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被他看的局促不安,连头也不敢抬。

再怎么说,一个放利钱的商人也不敢在锦衣卫百户面前嚣张,那是找死。

冷眼打量了他一会,张佳木才冷笑道:“你们做的这些事,没一件不犯王法的。我知道你背后必定有大人物撑腰,不过,给我小心着点。”

“是是。”债主点头哈腰,手捧铜钱,答道:“小人不敢了,再不敢了。”

嘴里答应着,却是一步也不敢动弹。

直到张佳木厌恶的挥一挥手,这人才带人架着被烫伤的两个汉子,一溜烟似的跑了。这等人,其实也是必须有的,没有重利也就没有人放贷,而穷人有时候是必须急着借钱,真赶绝了他们,到时候求贷无门,反而更加倒霉。

放利钱的与开“质铺”也就是后世当铺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没有办法彻底根除。

赶走债主,又安慰了王家兄妹几句,张佳木好人做到底,又问王勇道:“王大哥,袭职一事,是缺银子吧?”

当时袭职手续都得贿赂上司,才能迅速补上名额。不然的话,就得候补一段时间,王勇没能第一时间袭职,当然就是因为缺乏银子活动。

张佳木好人做到底,沉吟了一会,从怀中掏出两锭大银,笑道:“十两估计也就差不离了,王大哥,我不要你利钱,你拿去运动候补吧。”

“这……”王勇适才已经欠了他天大的人情,正有点羞愧难当,再看到他手中的银子,就更加撑不住劲,高大威猛的汉子,竟是一下子就红了双眼。

“我不能要!”

“不妨事的。”

张佳木把银子往王勇手中一塞,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笑道:“当了总旗,你一个月也有几石粮,这点银子算什么。拿去使,别推来让去的恶心人。”

围观的邻居已经不少,连甲首也闻迅赶了来,众人眼见张佳木做人如此豪气大方,一时间都是交口称赞,有几个年纪大的老成人上前,劝了王勇把银子收下,还有人进了王家院子,帮忙把刚刚砸坏推倒的大门又竖起来,商量着明天帮着修理。

“大恩不言谢,张大人,我先给你嗑几个头!”

王勇虎目含泪,就在原处跪了下来,砰砰叩首,几下过后,就把额头叩的又青又肿。

待众人把他拉起来的时候,张佳木早就去的远了。

到了第二天清早,又有张府下人过来,背了几袋子米面,还有一些肉食,说是张佳木吩咐送的年货,这一下,恩义就结的更大了。

且不提王家兄妹如何感激,张佳木经过昨夜一事,倒是起了广结善缘的心思,胡同里头有谁家当真困难了,就送点钱物过去,几家一送,名声一时大好,顿时就成了张大善人。

他倒不是打算让这些下层的亲军各卫的武官办什么事,只是觉得自己富贵,能帮则帮,博点好名声也好,至于日后如何,这会儿倒是没有深想。

三十这天真是忙忙碌碌,打扫供桌,祭拜祖先仪容,别的还没什么,只是祭祀张佳木父亲真容神主时,母亲徐氏很掉了几滴眼泪。

祭祀完了,就是开宴喝酒,席间,张佳木举杯而跪,向着徐氏笑道:“请母亲喝了这一杯。”

“好,我喝。”徐氏端过酒杯来,脸上似悲似喜,半响过后,才道:“别的也罢了,愿你来年娶房好媳妇,给我生个大胖孙子吧。”

张佳木倒是不提防她说起这个,不过,自己已经满了十七,在大明算是够年龄了,他想了一想,觉得也没甚什么可说的,当下恭恭敬敬的答道:“是,但凭母亲做主就是!”

接着守岁,半夜过了子时放炮吃饺子,张佳木仰望星空,深吸口气,心中只觉平安喜乐,到这会儿,他才感觉,自己已经深深融入了这个时代,再难脱离。

第074章 争猎

张佳木要买的庄子在广渠门外还得再往东北三十来里,路程不近。在当时出城祭祀扫墓就是远程,更别说得多走几十里路。

初一在家不出门,初二他带着小妹逛法源寺,逛皇城大市,买了不少好东西,也累了个半死。

初三这天,胡同里的甲首余波小旗过来伺候,也是请示他的意思,张佳木想了一想,择日不如撞日,就定在今天去看城外的庄子。

一家老小一起出门,动静可不小。天气很冷,定下来张佳木自己骑马,小妹和娘亲坐一辆蓝呢后档轿车,铺了几层厚厚的毡子在车上,就是没有减震什么的,颠簸还是在所难免。

庄小六几个初二就过来伺候差事,这会子要出城,他们当然也是跟着伺候,忙前忙后,叫张家的人省了不少事。

太阳升起老高之后,一切准备停当,连同余小旗在内,一行近十人浩浩荡荡的出了门,向着广渠门方向进发。城中这会已经热闹的很,一路上不少百姓出来拜年,老天爷又凑趣,这几天一改年前的阴冷,红花大太阳的,虽然还是冷的邪乎,心理上却是教人情绪高涨许多。

出门不久,可巧正遇上任怨过来给张佳木拜年,去年下半年,任怨跟着张佳木可算是跟对了人,先从军余补了校尉,又被张佳木抬举管理坊队余丁,后来有个小旗出了缺,自己调离走人,缺是被武志文给补了,但张佳木有话,再有缺的话,就非任怨补缺不可了。

有了这话,任家上下就是已经感激不尽,况且还有怒闯东厂救人这一出,可以说,张佳木心里最亲近最信任的心腹,就是任怨了。

“恭喜,恭喜。”任怨见了张佳木就拱手,笑道:“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