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为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还不够。他略一示意,身后的曹翼和庄小六等人抬来几个竹筐,里头放的则是一个个掏空了的竹筒。

张佳木道:“你们谁识字的,过来瞧瞧?”

有几个上前一看,脸上已经露出诧异之色。

原来竹筒上写的是各人的名字,用红纸写了,再用浆糊糊在竹筒上。

张佳木微微一笑,道:“这是你们的保证金,能不能拿到,就瞧你们自己个的了。”

第049章 两面小旗

“全是你们的。”张佳木笑嘻嘻的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加强语气道:“这钱全是你们的,每天都有。得小红旗的,每天三十文永乐钱,得小黑旗的,每天十文。不红不黑的,一天二十文。”

这算术简单极了,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在扳着手指头算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大明的铜钱铸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洪武年有铜钱,但很少,大明太祖觉得把纸印出来就能当钱花的主意很棒,非常的亚克西。

于是洪武年间虽然没有黄金白银做准备金,明太祖还是以发行宝钞为主,铜钱就铸的极少,当然,宝钞崩盘也就是指顾间事了,这是后话,不提。

永年年间也大约是个德性,到了仁宣两朝,干脆就不铸铜钱了。当今皇帝和太上皇似乎也是懒人,不喜欢费事,所以铜钱这码子事也干脆省了。

一个王朝,连续四朝没有铸铜钱通宝,张佳木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可能是和银子流入有关,也可能有别的原因,反正明朝的铜钱铸造很不给力就是了。张佳木不是财政专家,这个问题他也懒得管了,反正现在的行市是一两银子兑七百个大铜子儿,这个价码甭搞错了就行了。

拿小红旗的主一个月能领九百大钱,折一两多的银子,而且,这可是纯收入!

在场的人已经全部面露喜色了,他们住在队上,供吃供住的,发的铜钱就是尽得的,这钱对张佳木来说是小钱,对这百来号人却是不菲的收入了。

还有下文,张佳木道:“得红旗的,每月加赏一石粮,再下减半,再下再减半。”

轰!

场子里所有好汉的情绪燃了。

恩威并施是永远有效的手段,对这些无赖既然光打棍子不成,那么就用点小手段,给他们台阶下就是了。

每天光吃饱还不成,就诱以重利。

他们天天在街面上吃风喝土的,才能混几个大子儿?在这儿不管怎么辛苦,好歹有个给官家办事的名目,不象以前人憎狗嫌的,人还拿的多了,张佳木不信,他们还能这么硬气,说走就走?

果然,在场的人都面了脸色,不少人盯着竹筐里的筒子看,识字的不识字的都找准了自己的筒子,看里头的钱多钱少。

几个得过红旗的都是喜动颜色,他们的筒子里装的满满当当的,明显比其它的人高出一大截来。

黄灿灿的铜钱看着多可人爱,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那些得过黑旗的脸就跨了下来,他们的筒子里铜钱就那么一点,可怜巴巴。

不过,张佳木还有下文。

他笑的象个奸商一样,道:“这钱你们暂且可拿不到。”

黄二是黑旗榜上的常客,铜钱一把就捧的起来,他索性就撕破脸了,反正爷不要这么点小钱就是。

他盯着张佳木道:“大人,这是耍巴人玩哪?说是咱们的钱,又是什么保证金,又拿不到,大人,您这又是琢磨着怎么玩人哪?”

“你不要急。”张佳木倒也不恼,笑谓黄二:“你小子是破罐子破摔了是吧?你不想想别人,你不想要这钱,人家可想要呢。”

黄二不语,张佳木才又笑道:“这个钱,是我帮你们代存的。说是保证金,就是押金。在我这儿干满三个月没走人的,领第四个月的钱和粮食,头三个月的,就押在我这儿。哪天你们出息了,转了校尉或是军余,我一文钱不少你的,全发。”

“要是转不了校尉或军余呢?”

“那就一直干着呗,不被辞差革退的,按月拿饷领粮石,拿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出息本事了。”

黄二冷笑:“大人的意思,就是在我们头前吊块骨头,一直引着我们,看着馋人,偏还吃不到!”

这厮倒也不是笨蛋。事实上,张佳木也没把眼前这伙人当笨蛋看。全是街面上有名头的流氓混混,要么能文,要么能武,文能两边点火,察颜观色,甚至精通法律,官司一路打到顺天府还能赢!

武能以一敌十,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脸上挂彩只当等闲,没有这股劲头,就不能当打手。

老实说,张佳木能压住他们,也当真不易。

他很坦率的对众人道:“是黄二说的这么个意思,你们喜不喜欢,都是这样了。我有话说有头里,制度我这么定下来,能守就留下,不能守就走开。这筒子里的铜钱,能不能到手,就只能看你们自己个的了。”

他这一手是真黑,大明这会可没这种没人性的规矩。虽然做生意的年底结账,三节才给伙计点零花钱是常有的事,但搞保证金押金这一套,还真是张佳木从几百年后带来的玩意儿。

钱就摆在那儿,能不能拿到还得看表现,馋着你勾着你,明知道是套,你上不上吧!

大家伙用行动表明了态度……所有人,包括一直唧唧歪歪的黄二在内,沉默转身,一字排开,用整齐的队列跑到操场上去,天已经亮了,晨操开始了。

“佳木。”任怨脸色又灰又青,他道:“我可真算是服了你了。”

两个教头的脸色也是难看的很,张佳木打个哈哈,道:“不这么着对他们,也是真没法子。这么一来,下回他闹事的时候,总得惦记着筒子里的铜钱。好处么,就得叫人看得到才勾人!”

武志文点头道:“是这么个理,这么多钱,我看着都动心。说声不要,还真是舍不得。”

“还有一个妙处。”刘绢也来凑趣:“以后大家就争那小红旗了,谁也不愿落个黑旗在头上。我说大人,这么多妙招,你怎么想出来的?”

“哈哈,不提,不提!”

张佳木只管大笑,他可不想说,这一套来自后世的小学校,那会儿他可是黑旗榜上的常客,经常被老师叫去谈话。

这玩意儿,说起来就是一红一黑两面旗帜那么简单,但是还真他娘的折磨人啊!

现在,也是轮到老子折磨别人的时候了!

张佳木仰天大笑,志得意满,这会儿,当真有点意气风发的味道了。

第050章 人心难猜

到了正午,张佳木和队上几个人一起吃饭。

他倒是不必与队员一起吃,故意做出恶心人的亲民样来。老实说,百户钻在军余都不算的队员里头,彼此都不自在。

天寒地冻,吃的火锅。

雪白的肉汤里翻滚着羊肉和口磨,香气逼人。

大伙的兴致都挺不错。张佳木在队上这段时间,看似胡闹没个正形,其实对付眼前这些人,也非得这么不按常理的做法不可。

如今推出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办法来,效果却明显不错。听着任怨等人展望小队未来,想着终于有了不少得力的臂助,张佳木吃着羊肉,觉得味道更加鲜美了!

“真好。”外头有人推门而入,夸道:“闻着味道真香。”

原来是哈铭和袁彬,大冷的天,两人联袂而来,一进门,就夸火锅味道不错。

“师傅,袁大人,你们怎么来了?”

张佳木一边叫人加碗筷,一边纳闷,最近坊里一切太平,这两位急着赶来,似乎是有什么事要说一样。

“吃得到,谢双脚。”袁彬和哈铭都是神色轻松,哈铭还撑着师傅的架子,袁彬一坐定,就伸筷子夹起一块羊肉放在嘴里,“稀溜溜”的吹着凉气,半天之后才咽了下去,再送一口酒,他极满意地:“真好,这种天吃这个,全身上下都舒服。”

哈铭一边吃,一边向任怨打听着这个坊管小队的事,听到张佳木那些匪夷所思的办法,哈铭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他摇着头道:“离经叛道,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

“再者说。”哈铭道:“他们年纪都不小了,虽说两个武进士教着,将来也练不出什么来。佳木,我想问你,你这么练他们做什么?”

当然是有原因的。

原本锦衣卫的规矩是各小旗、校尉自己招募人手帮忙,一个差办完了,就把人遣散了事。这么着用人,也就是办事的时候有一种雇佣的合作关系。事了拂衣去,谁还记得谁?

张佳木不比那些世袭的百户,他们在卫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势力。象门达,很多小旗和校尉都是几辈人跟着他家效力,忠心耿耿,根本不是钱能收买的。对上对下,门达这种百户都有着深厚的人脉基础。

可张佳木有什么?他的根基太薄弱了,就是沙上筑堡,看着风光,其实浪头一涌,就什么也没有了。

坊管小队这里可就不同了,人是张佳木一手挑选招来的。供食供住,发饷发粮,恩义已结。但这还不够,还要长期整合训练,非得把他们从一团散沙,练出有集体感和荣誉感来不可。

至于他们练出多强的武功什么的,这一层来说,张佳木倒是最不在意的。

但这些不大能告人的秘密没有办法当众说出来,张佳木想一想,觉得倒是能把自己对坊里事物的打算说一下。

吃也差不多了,于是撤去锅盘,大家擦脸入座,有人奉上香茶来,饭后捧茶闲谈,说话就可以从容的很了。

等他说完,足足一个时辰过去。中间哈铭和袁彬不停的发问,显是对他的打算极为好奇。

待他说完,两个突然上门的恶客彼此对视,俱是苦笑。

良久之后,哈铭才道:“老实说,我们不大懂这些。你的打算当真是叫我闻所未闻。”

袁彬也道:“也算是独辟蹊径,哈师傅,我看我们乐观其成吧!”

有他这一句,哈铭虽然有点不以为然的神色,但也就闭了嘴不再说话。

这会两个教头和任怨都是出去带操了,房中再无第四人。袁彬想了再想,终于向张佳木道:“有一条你要注意了,南宫附近一定要切实把握住,佳木,这一条无论如何不能忘记,切切,切切!”

今天难道要摊牌?张佳木经事虽多,但也禁不住心咚咚直跳。

果然,哈铭也道:“太上皇虽然幽居南宫,但实话和你说,京师之中对太上皇关切者极多,你在这里,说是一个百户,但上上下下注意你的人不少。所以,这阵子你看着一点动静没有,我们就不能不着急。”

张佳木真有云山雾罩之感。身上宝山而空手回,大约就是身在深山为峰峦所迷。现在的他,就是如此。

他在后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上层的权术斗争只是在小说和电影里见过,他的层次,差的太远。

这一世,现在接触的最高层就是靖远伯王骥,寥寥数语就告辞退出,老实说,老伯爷那天算是对他极客气了,后来想想,自己说话是很莽撞的,没被当场打出来,算是运气极好。

就这一阵子在他眼前脑中的这些人,脸上似乎都有脸谱,说话都有玄机。

但坦白说,除了眼前这两位他隐约猜出来是太上皇一边的人,别的人,他都弄不清楚立场究竟是哪一边的!

王骥可是当今皇上钦点的牢头,他是负责正南坊一切事物,对南宫犹为关切的人,这老伯爷才是正南坊真正当家理事的人,但又纵容自己驱赶东厂势力,这究竟又是闹的哪一出?

甚至从锦衣卫调精锐人手入正南坊开始时,似乎就有人一直在后头操控,从张佳木到门达,所有人都是提线木偶一般,被人操控着,就算是锦衣卫上层的那些千户,佥事,同知,指挥,一个个都不能自由,所有人都在这天子第一号的大案里头,身不由已。

他是真看不清啊。

除了一条,他记得很清楚,非常的清楚!

于谦,是被杀的!

这是他心里头最大的秘密,现在和谁也不敢说。大明少保,宣力一品文臣,当今皇帝言听计众的兵部尚书,在众人眼里天人一般的人物,他在张佳木的记忆里是被斩首抄家的下场!

“师傅,袁大叔。”张佳木神情疲惫极了,他道:“两位的嘱咐我记下了,也请老伯爷放心,既然让我当了正南坊的差,那么,我一定会做出事来,绝不会叫人说闲话。”

第051章 争执

袁彬和哈铭尽兴而出。张佳木倒是挺奇怪的,这两位长辈和自己关系匪浅,和亡故的父亲也是知交好友,但这两位自从土木之变以后究竟在忙活什么,却是一直含糊不清,绝不肯说。

就是在土木之变里究竟是什么角色,这两位大爷也是惜字如金,怎么说也不吐露半个字。

他这会恨啊,自己当初怎么对历史一点兴趣也没有!

老实说,整个明朝他就知道明太祖和郑和下西洋的事,再往后,就知道努儿哈赤和皇太极,还有崇祯上吊煤山,还有袁崇焕、李自成。

这些能有用吗?

他自己个就是专抓妖言惑众的,这些话,只能烂肚子里,和谁说都是找死。

对了,还知道于谦和王阳明!

后者知道是个极会忽悠的大师,前者就知道是土木堡之变后北京城的保卫者,然后被人杀头抄家。

由此推论,当然不可能是当今皇帝杀他,那么,太上皇是否复位,就是昭然若揭了。

但这个注现在还不能下,手里没本钱的人,没有当庄的本钱就算了,就算是跟着别人下注,也得最后再押,一旦押错了,人家赔得起,他一赔可就是清洁溜溜了。

管他呢,张佳木想的头疼,把手里的小盖钟往几案上一摆,先做好自己的事再说!

想做事,心里就爽快了许多。

这阵子,他躲在坊管小队这边,百户府都不去了,家里也只回去过一回,任凭王琦那厮在街面上溜达,现在,也该是给他找点事的时候了!

“来人。”张佳木拍桌打板的吩咐:“取文房四宝来!”

小张百户不仅识字,而且写的一笔好大字,这个在锦衣卫内部都已经小有名气了。那会儿纸墨笔砚可都是值钱的玩意,等闲人家根本置办不起。武官世职家里虽然有钱买这些东西,但更重弓马功夫,就算让子弟读书,能识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就行了。

这会景泰年间还算好,武官也多半识得几个字,再往后去,武官到一省总兵的一个字也不识的,大有人在。

取来文房四宝,张佳木却不急着写,冬天墨都凝固住了,正好叫了小三来研水化墨,他自己则慢慢融开狼毫笔尖,思索着要写的东西。

等墨研好,名义也想好了,他是一个小小从六品的试百户,行文向下也没有什么名目,自己想了一想,抬笔写道:“说与那总旗官王琦知道……”

话是大白话,字也是正流行的馆阁体,他一边写,小仆在一边看着,虽然识字不多,但居然也认得了大半,懂得了意思。

到这会儿,这个小厮才知道张佳木那天问他那些话的意思,心中对张佳木好生佩服。

原来张佳木下令,让王琦从公账上提三百两银子,在正南坊的几条大街上修建茅房,在最热闹的南市大街上修一个能容百人沐浴的浴池。

这些东西,向来是没有官府管的,锦衣卫就更甭提了,况且还是自己赔银子。

等张佳木写完,身边的小厮对他已经佩服非常,所以等纸上的字一吹干,套上封,张佳木交给小三,对方一躬身,跑的飞快,没一会功夫就不见人影了。

至于茅房和浴室的式样什么的,张佳木倒是没有交待,他心里算的很准,没一会功夫,王琦就会过来。

果然,没过半个时辰,王琦怒气冲冲的拿着信封跑了过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三个小旗官,十来个校尉。

这些人,就是这些天来王琦笼络到的部下了。

他毕竟是司礼监公公的亲戚,朝中有人好做官,张佳木又好象不大懂官场规矩的样子,打架是雷厉风行,做官却好象不大在行,这些天下来,愿意跟着王琦的已经表明了立场,就跟在这位总旗屁股后头混了。

除了这些人,还有些观风望色不肯下注的,在张佳木和王琦两边打酱油,除了刘勇和守南宫的薛小旗外,张佳木在自己的百户府下真正得用的人就少的可怜了。

这也是他必须得重起炉灶的原因,于其费心费力的一个个来收服这些老油条,不如一张白纸上好画画来的更舒服。

张佳木和王琦比起来,其实背景根基还差了许多。他就是因缘际会,一下子对了几个大佬的心思,他的百户,来的非常侥幸,可以说,阴差阳错加上运气爆棚才拾来了的官帽子。认真计较起来,他和王琦还真的没法比。

王琦也不通报,直接就进了门,见着张佳木也只是拱了拱手,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显然是气的不轻。

三个小旗官进来,倒是依足礼数,不敢象王琦那样太过无礼。

张佳木倒也不以为意,只道:“王总旗,我交待你做事,你跑这儿来做什么?”

“大人。”王琦冷笑道:“你交办的事,恕下官不能从命。”

“哦。”张佳木好整以暇的问道:“你说说看,为什么?”

“我们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修茅房盖汤池的事也叫咱们来办,那咱们锦衣卫成什么啦?这件事,说什么我也不会答应!”

王琦说的甚是无礼,但底下几个小旗官都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样子,看来,张佳木给他们的命令确实是叫他们难以接受,恕难从命。

想来也是,锦衣卫成立这么多年,只管抓人杀人,得势的时候真是横行天下,谁敢惹这些缇骑校尉?

现在虽然有点被压制的意思,但也不至于跑到街上修茅房盖澡堂子吧?

王琦要是一声不吭的答应了下来,不要说他自己,就是他部下这一关,恐怕这位总旗官就难过的去。

锦衣卫内部全是世袭,一个普通的校尉没准就能和指挥使说上话。小旗官说着是没品级的低等武官,但在京城当上小旗的,也不能算普通人了。

上头的百户不怎么强势,下头又有阻力,王琦当然要来拼力争一争了。

见他如此,张佳木也不生气,只是笑吟吟道:“我来问你,锦衣卫是不是要修理街道,疏通沟渠,煌煌上谕,你遵还是不遵?”

这一闷棍敲的甚狠,王琦盛气而来,是要和张佳木辩论面子问题,但张佳木却不理他的话头,只问他遵不遵上命,这一下,可就难以为辞了。

说不遵,就是一个现成的把柄,说遵,那么修理街道到底包不包含茅房厕所这些东西,又有谁说的清?

一时间无辞可答,底下三个小旗在心头齐齐叹气:王总旗这个嫩,太嫩了!

第052章 为官之道

王琦无语,喉咙那儿一阵发甜,恨不得就一口血喷在张佳木脸上。

比武比不过,好不容易以为当官可以暗中设法报仇,谁知道人家就这么公然把小鞋穿在他脚上了。

他思之再三,终于恨恨起身,拱手道:“张大人,下官斗不过你,只能说山水有相逢,异日有机会再来说今天这件事吧。”

说完之后,王琦就起身推门而出,他就这么走了,总旗当然是不肯再干,一定会申请调职,如此这般,倒也算是痛快。

王琦能发纨绔脾气,底下三个小旗却都是面无人色,人家有司礼监的远房堂叔,他们三可没有这么有底气的后台,王琦发大爷脾气走人了,就把他们扔干滩上不管了,三人惊惶之余,也是大为气恼。

张佳木对他们的心思可是把握的再清楚也不过,他笑道:“三位怎么样,是辞差还是调职,或者,和我一起去干那些不着调的事去?”

三个小旗面面相觑,张佳木先是放权给王琦,猛一下又收权,拿捏之间,章法尽显。

就算是积年老吏,就这么轻轻松松的用这种法子排挤走了一个钉子,也并非易事。

当然,他也是对王琦的纨绔大爷脾气知之甚深,不然的话,也谈不上如此顺利。换了刘勇,用这种办法就绝对不行。

既然上司如此厉害,不妨跟跟看!

三个小旗眨眼间就想好了心思,三人一起跪下,都道:“大人,卑职们愿效犬马之劳,有何差遣,派俺们去便是。”

“你们去怕是不行,你们知道什么民生!”张佳木此时对他们也颇不客气了,他神色严峻,道:“食君之俸禄,就不能只想着得好处,一点儿正事也不干。你们看,兵马司才多少人,人家管多少事,我们锦衣卫又有多少人,权限可有多大,但我们一年干的事有人家一个零头没有?”

按大明传统,凡京师治安,归锦衣卫并五城兵马司及巡城御史管理,京师治安不靖,照例是拿这三个衙门来开刀。但巡城御史是属都察院下管,詹翰科道清贵,小有过失,亦不会获得重谴,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最得力的鹰犬,便有过失,皇帝也当是自家人犯错,凡事多加包容原谅。

唯有兵马司最倒霉,官不大,事又多,一有过错,必受严责,所以张佳木这会所说,若有兵马司的人在此,非得感激下涕,有获知音之感。

这些当然也不必细说,身份不同就是如此,张佳木不给他们细思的时间,只道:“总之,正南坊给我管,我就得管出个样子来,不能再这么因循苟且下去。你们要么留下,好生办差,要么不如早些走,不然的话,将来必有难堪,这一层,我可是先说明白了的。”

三个小旗又用眼神交流了一阵,最年长的那个赔笑道:“大人当真是正当盛年,英锐之气令卑职们感叹敬佩,我们不走,留下来仰赞高明就是。”

“好的很。”张佳木点点头,他看看天色,道:“现在是未时初刻,未时末刻之前,你们要带齐人手,跟我勘探地方,咱们今天,就把大事给操办起来!”

他的语气里充满着自信与权威,几个小旗虽然对眼下的差使不那么有兴趣,但也颇觉得提神,这位大人,是有那么点子英明神武杀伐决断的味道了。

……

张佳木先要动手的,就是正南坊里的南市大街。

街道原本是挺宽阔的,张佳木默算过,总有十四五丈宽,和唐朝长安的街道是没法比的,但总也不至于到今天这步田地。

两边房舍都建有披檐,占了道路,拥堵沟渠,居身于街道正中时,臭味难闻,拥挤难行。整条街长约两里,店铺酒楼酒庄茶楼鳞次栉比,热闹非凡,但是,也真的非整治不可了。

张佳木要建的是标准的公厕,可以容纳过百人洗浴的公众浴室,占地极大,他踏看了一下,街是东西大街,店铺多半在北,平民所居在南,那么,非得拆大量的民居不可了。

这一条街,按他的打算,建起一整套的卫生设施,拆掉所有的违章建筑,疏通沟渠,清理垃圾,整个正南坊要拆掉的民居,最少在几百间以上。

当时的民居可不是影视里的那样,地方小而逼仄,极其的脏乱和不卫生,不少房子就是依地而建,房舍里气味难闻,地面污水横流,舒服两字是达官贵人才够资格享受的,明朝京师已经是首善之区,富民很多,但普通百姓的住房卫生条件,只能用极差这两个字来形容了。

刘勇已经闻讯赶来,他年纪最长,经验丰富,心里默想了一下张佳木的打算,脸色已经极其难看。

现在他与张佳木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说话也不必避讳什么,踏看完了,他就道:“大人,这种事,当真是吃力而不讨好,况且所费极多,我不知道,这笔银子打哪儿来?”

和刘勇这种谨慎的态度相比,张佳木可就有信心多了,他看着暮色中的正南坊,笑道:“刘大哥,你看吧,年前不敢保,再过三个月,这里非得变个大样子不可。”

“但愿如此!”

“刘大哥,帝王将相操心的事咱们操心不了,就做些小事,还怕做不好吗?”

刘勇被他再三鼓动,再者,锦衣卫也确实有这份责任,他只得苦笑道:“但我委实不知道从哪儿做起?”

“你放心好了。”刘勇一脸愁色,但张佳木当真是一点儿担忧的感觉也是没有。

历朝历代不敢说,反正他曾经处身的时代,要有政绩不外乎就是先从市容开始,当然,打黑锄暴也是一条好路子。

这两个办法,都是见效极快,反应也佳。

第一条是对上头的,哪个大老倌看到了市容清洁,街道如画,总也得夸上两句:“极好,大变样了不是?可见某官,真的是实心任事的好官,有机会的话,应当提拔一下。”

所以修理街道,改建房舍,是升官发财的不二法门。

当然了,这会子这个诀窍可还没有人知道,张佳木打算自己先用了,知道这好法子还不用,他不是白穿越了?

第二条,则是对下,哪朝哪代,都少不了流氓无赖,整治他们,就是给百姓撑腰。只要把这一条做好了,也是好法子。

况且,做的也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于自己的官声极有益处,收编坊里最得用的无赖,其实就是为了对付其余的流氓无赖,张佳木自己想想,都觉得实在是妙,简直是妙不可言。

第053章 弹劾

景泰七年十二月初六日,都察院所派的巡视南城御史高平上书奏事,弹劾南城锦衣卫百户张佳木滋事扰民等诸事。

高平这一折写的甚狠,落实了罪名张佳木最少也是个充军的下场。

上头看罢奏折,想起张佳木这个百户有精明干练的评语,金口一开,着令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并都督张軏一同去复查,查实了再回奏。

原本这事可以交给靖远伯来办,但皇帝记得靖远伯对这个小百户甚是推崇,故而不用。况且天心难测,这件事竟是由都察院的人弹劾,再交给都察院的人为主来复查,其中深意,令人思之而胆寒。

消息传来,刘勇和任怨一群人不免惊慌,张佳木倒是不乱,只是想起张軏府里积案至今未破,都督府几次派人来找麻烦,训斥痛责,他几次备了厚礼送到府中,张軏他是搭不上话的,但府中的几个得力的总管清客都了礼上去,所以侥幸没有真正撕破脸皮,这一回,徐有贞他不怕,但张軏非得先预先打点到不可。

这段时间下来,朝中对立储的事已经争的你死我活。

太上皇一边的御史曾经上书,请“早建元良”,自然,这是请早复立废太子,也就是现在的沂王朱见深为太子。

原本皇帝为此事甚为头疼,但都御史萧惟贞和大学士王文也是一起上书,把原本的四个字只改了一个,叫做“早择元良”,就令得择储的事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建”,只有废太子朱见深一个选择,“择”,其中的蕴藏的东西就可堪玩味了。

京师现在有谣言,说是大学士王文请皇上召襄王入京,继统为帝。襄王是成祖皇帝之孙,仁宗皇帝第四子,宣宗皇帝之弟,当今皇帝亲叔,血统亲贵,而且贤名在外,是大明诸藩王中有名的贤王。

这个人选一提出来,京师之中各派关于立储建储的事算是真正打上了擂台,争执如此之深,已经势同水火,裂痕已成,这一回,不打出个生死来大家是下不了台了。

这会的上谕和奏折可没有“明发”“廷寄”一说,奏折经过通政司,上谕诏旨不经过内阁的叫中旨,中旨几乎没有人理会,中旨任命的官员叫“传奉官”,几乎没有地位可言,所以宫中朝野情形,张佳木留心之下,几乎无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