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为王-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锦衣卫今天展示了不比寻常的力量,在张佳木看来,甚至是触目惊心。从余佳发下急召令牌,到他赶过来,锦衣卫已经到了好几千人,而且全是各部门管行动的精锐,再来的,就是行政人员或是后勤人员了,可以说,城中能动用的紧急精锐力量,在这么短短时间都动员起来了。

这种效率,在后人看来都蛮合格了,在眼下这种缺乏即时通信手段的时代,就更加弥足珍贵,叫人心生感慨了。

可以说,这一段时间他在锦衣卫身上花的心血,制定的条例,人员的调配,各级主管的任用,大体上都是成功的。

制度当然重要,但做事还是首要得人,如果用人都不能成功的话,再好的制度也是死的,没有用的。

这一次做一个演习中下层当然是合格,但就上层来说,任怨和刘勇等人就显的应变不足,僵化死板了一些。

不过,任怨的话听着倒是有道理,张佳木想了一想,眼下事情未闹大,只是显的锦衣卫上下一心,别的想来一般人也瞧不出什么来,于是向着任怨含笑道:“你可真是越来越行了,我说一两句,你就给我来这么一大通。九哥,以前没觉着你是这么伶俐的人啊?”

这自然是拿王英来和他取笑打趣,这件事,好歹是在张佳木的帮衬下才算成事,任怨也是难得脸一红,干咳两声,态度却是软了许多下来。

他们之间的事,别人自然也不好问端底,当下都是含糊一笑,算是把这事揭过去了。

不过,看到万斯同等人之后,张佳木脸色便是变的阴沉下来,他想了一想,便令道“万斯同指使下人殴打锦衣卫官,先杖二十,然后收归北镇抚司看押,等我奏明了皇上,再做区处。”

“是,大人有命,打二十”

跟着来的,也有一些在宫里出来的,专门打廷仗的锦衣卫官。

锦衣卫的人分成两个系统,一多半在外头,外头的又分为锦衣卫和东厂,因为东厂的番子也全部是由锦衣卫抽调。至于里头,就是留在宫中当差的,又分为好几个部门。

有专门看守宫门的锦衣卫官,也有当仪仗一样用的大汉将军,顶盔贯甲,威风凛凛,但基本上什么事也不必理会,只是站着不动就是。

再有,就是负责押班带班的锦衣卫官,朝官进见,大朝会,都会有锦衣卫官押班,这些人,要么一直在宫里当差,要么偶尔是从外官中调入,但后者情形就很少了。

还有一些,就是专门在五凤楼外打人的打手了,一旦皇帝被某人惹恼了,说一句:“打二十。”

接下来就是司礼监负责监刑,锦衣卫动手,把人犯弄到五凤楼外,也就是午门外的一侧,打五板换一次人,每动一下手,四周的校尉就山呼海啸般的吆喝,二十板打下来,打的人鲜血淋漓,心胆俱丧。

在某人之前,打廷仗不剥衣服,总算给大臣留点体面。而且,有衣服也可以减轻一点伤害,所以廷仗死的大臣很少。

后来就得剥了衣服打,体面是没有了,而且非死即残,打了几十板下来,就算是有逆天的好命,没死,也没变瘸子,但半边屁股也肯定保不住了,把腐肉削掉,臀部是肯定保不住了。

有明二百多年,死在廷仗和伤在廷仗下的官员真不知道有多少,在张佳木看来,这项措施倒不能说是一项恶政。

明朝的文官习气,极为可恶。喜欢顶撞皇帝,专门挑皇帝的眼,除了说公事,私生活也不放过,皇帝不勤政,肯定是喜欢女色,皇帝说感冒了请假,肯定是夜里荒淫,某地天灾,肯定是皇帝喜欢女色,某地百姓造反,嗯,也是皇帝沉迷于女色惹的祸。

嘉靖被海瑞指着鼻子骂,万历被人骂酒色财气,还被后来某学者猜测在宫中吸鸦片,尽管当时鸦片在哪儿都不知道……反正明朝皇帝也习惯了,除了几个脾气不好的之外,多半最多把说的过份的拉出去打一通屁股,有胆量和整个文官集团对着干的,也就是嘉靖和正德这对堂兄弟。

正德是把规矩抛在九宵云外,根本不和文官合作,于是文官也不和他合作,堂堂帝王,把一个雄才大略的蒙古大汗御于国门之外,还手刃敌人,砍下蒙古骑兵的首级,在文官笔下就是胡闹,败家,至于一场十几二十万人规模的会战,致敌死亡的人数连一百也没有……你敢信吗?

正德玩人也被玩,嘉靖自以为凌驾于文官之上,任只纸片语就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事实上,他的宝座底下大票的聪明人,从严家父子到徐阶,一个个都把他玩的死死的,在嘉靖身前身后,恰恰就是大明文官的统治到了顶峰的时候。

真正能凌驾于文官集团之上的,也就是开国的太祖和成祖这两代人了,但那时候是开国之时,武臣势大也属必然,唐是武人政治,宋就是文人政治,明仍然是如此,后人总是说明朝宦官势大,其实大明的宦官就是狗,替皇帝消灾解难推出来对抗文官集团的狗罢了。

嘉靖年间,宦官不受信重,根本没有权阉,但那会文官的势力如何?众所周知了。

只有到了清时是部族政治,是满洲一个族群统治中国,太监和文官就落在了族群后头,只能拾点主人抛下的残渣果腹了事了。

大明的文官,现在是一个积极向上,还挺有朝气的集团。从某一点来说,治国确实要文官,百姓的利益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乱世之中人不如狗,为了天下大平,重用文官也是必由之路。

但张佳木站在一个武臣的立场来说,对文官的某些行为可就不大欣赏了。

放屁分三种,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在张佳木的认识里,有些文臣就是第三种,除了放屁和狗性之外,简直就毫无贡献可言了。

对这样的人,有必要加以廷仗,甚至打坏屁股也不足惜,张佳木认为,自己的这点认识还是恰当的,并无过激之处。

在他的命令之下,五六个彪形大汉冲过来,万斯同犹如娇滴滴的小姑娘一般,又或是被扔在狮群里的羚羊,瞬息之间,就被狂暴的力量撕了个粉碎。

“五”

啪啪五棍打完,几个大汉昂然报数,万斯同的屁股之下已经是血水横流。锦衣卫打人的大仗可不是万年县里的那种小板,五仗下来,就已经伤及皮肉。

“十”

“十五”

万斯同已经晕过去,锦衣卫的大仗上已经沾满了他的皮肉,打到十五仗时,已经伤及筋骨,这厮就是运气好,下半身也得坐轮椅了。

当然,大明还没有轮椅。

“二十,满了,停”

“大人吩咐,丢下来”

刀斯同受创极重,几乎伤及肺腑内脏,此时被从高高的凳子上抬起来,再往地上一扔,真真是痛入骨髓,嗷然一声后,就又是晕翻了过去。

“太惨了……”

不少人还是头一回到锦衣卫这样训练有素的官方最高层次的打人法,很多人已经吓的不敢再看,再铁石心肠的人,也是禁不住悄声念佛。

在亲眼见到之前,人很难想象,打二十板子,竟会把人打成如此不成人形的模样。

第347章 过河卒子

二十杖堪堪打完,万斯同已经去了多半条命。可怜他是富家子,打小也没教他行商,是在家里读书,现在是新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在大明属于高级预备干部,不出乱子,将来最少也能熬个侍郎或是正卿的位子退休。

这一下可全完了,就算不死,将来也是个半残。

至于仕途,惹上不该惹的人,自然也是全毁了。而张佳木的打算,就是把整个万家都连根拔起,把残渣都全部扫光。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大人。”黄二看的兴奋,他就是一头嗜血的野兽,这会子跑到张佳木跟前,笑着问道:“大人,打的不大过瘾啊,这小子太不经打。这么二十小板,给咱身上就是挠痒痒。不如把他的家下人都交给咱,给咱去审。”

黄二一边说着一边瞧着那些万家的家丁,这帮家伙都是个顶个的壮汉,万家豪富,选出来伺候当了官的小主人的家丁岂能是弱者?一眼看过去,其中有机灵过人的,看人的眼神也是狡黠刁滑,根本不是善类。有人则是一脸横肉,哪怕就在此时,也是夷然不惧,眼神之中,凶光四射,甚至有几个,还敢与黄二对视,彼此的眼神都是恶狠狠的,仿佛一放开来,就能嘶咬在一起。

“哈哈,不坏,不坏。”黄二面色阴沉,看着这伙家丁,笑道:“王镇抚来了没有,我要讨个情,这几个人镇抚司不要审了,我来审”

两北两个镇抚司的镇抚都来了,他们并不是张佳木的嫡系,现在虽然归顺,也生怕被内部清洗。张佳木的手腕权势可是一天比一天高,现在两个镇抚都是拼死卖力做事,根本不敢有违张佳木的章程。

他们能做到镇抚,在锦衣卫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普通卫所的镇抚都很有权势,锦衣卫的镇抚更是手握重权,人犯入南北所,生死可就是在这两人手中,其职份重要若此,甚至有的时候会上动天听。能干到镇抚的,关系,人脉,自己的能力,缺一不可。不象有的位子可以混,比如指挥一级,那个位子上,倒是原本有不少尸位素餐的人物,备列朝班,不过画诺食俸罢了。

所以两个镇抚虽然官阶不高,但绝对也是要紧人物。他们投靠过来,张佳木自然也是笑纳了。

这会儿黄二位份已经远在王商两镇抚之上,两人虽然鄙薄黄二是个粗人,根本不象个指挥佥事的样子,便是张佳木也微微摇头。

他还记得自己被调往正南坊的那天,某个佥事,似乎是前锦衣卫指挥使刘敬的副手,那天那位佥事代刘敬见人,各千户,档房的档儿头们,下头的各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们都是敬畏有加,视若天人,那佥事身着斗牛服,腰弹犀角带,脚着高统皮靴,坐在正中高椅上,真是威风凛凛,说起话来,下头自然是一呼百诺,有若山呼雷鸣。

现在瞧黄二这样,真真是沐猴而冠,这个成语用在他身上,那真是一点儿也没错了。

黄二自己可不理会,见两个镇抚出来,便是执住人手,讨要这群人犯回去审。

他这里戏弄猴儿也似,两个镇抚如何不懂,王晓善言辞,当下便笑着答道:“指挥要几个臭汉去开心,这有什么使不得的,咱们南所北所,还不都是大人和各位指挥治下,一声吩咐,咱们还有什么不是照办?是不是这个理,老商?”

商镇抚原本是逯杲的人,仗着逯杲的势,对张佳木这个都督都不算太买账。结果逯杲一朝败亡玩了蛋,他就象是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下来。

还好,张佳木不念旧恶,留他下来,这样一来,这厮办事就算卖力效命,张佳木用的顺手,还打算给他升一升级,当然,暂且是不会提这个话了。

有因如此,商镇抚常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对张佳木的嫡系当然也是费心费力的巴结,他已经年过五十,头顶都秃了,这会子连连点头,大光头大阳光下熠熠生辉:“王镇抚说的事,黄指挥大人要玩儿,咱们当然听命,哈哈,听命。”

张佳木皱了皱眉,道:“不要说笑了。”

他这么一说,各人便立刻都板起脸来,不敢再说。只听他又令道:“他们罪大恶极,不必审了,我看,全杖毙了吧。”

“呃?”刘勇目瞪口呆,道:“大人?”

任怨只是摇头,不过他对张佳木了解甚深,知道这样的大事,一旦张佳木有所决定,便绝不会有一丁点儿的更改。

在场的人,先还是觉得张佳木在说笑,王晓还打算凑趣两句,等发觉张佳木面若沉水,极为认真的时候,这位圆滑的镇抚只觉得自己心头一紧,咯噔一声,整个心好似浸在冰水里一般的冰冷。他连一个字也不敢说出来,赶紧退往人群之中,等略觉安全之后,再看看左右,只见商镇抚的光头上汗水淋漓而下,犹如水洗一般。

锦衣卫的人虽然不一定全部是铁石心肠,但南北镇抚的人一定是如此。非铁石心肠的人,做不来镇抚司这一行。人犯不管是朝官还是平民,或男或女,或是情实,又或是冤枉,总之到了两镇抚手里,他们只会按咐吩办事,别的一律不管。

可无论如何,当街之上,十余条人命,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发落了,而且丝毫不顾忌别人的观感,也就怪不得大家心惊肉跳,甚至是胆寒害怕了。

“动手吧。”张佳木骑身上马,对着年锡之叫了一声,笑道:“你还不来?”说完之后,又向着黄二道:“你来监刑,不要给人无味受罪了。”

“是咧,大人”黄二嘻笑着道:“管保教他们五杖之内就死。”

“大人,饶命”

一个家丁呆楞着眼听了半响,到了这会子,才确定张佳木真是要处死他们,几句话下来,把这家伙吓的心胆俱裂,当下扑腾一声跪下,叩头如捣蒜般的哀叫起来。

“晚了。”张佳木一边等着年锡之过来,一边道:“适才你主子打人时,你们就该下死力劝着他们。不但不劝,还帮手是吧?”

“对了”他想起什么来似的,问道:“谁先动手,都有哪几个动的手?”

几个人把被打晕的动手家丁搬过来,对着张佳木答道:“动手的就是他了,已经打折了两手两脚,这会子还没醒呢。”

“他倒是便宜了。”张佳木无所谓一笑,吩咐道:“也一并结果了吧,原本想再叫他受点罪来着,既然已经惩戒了,也就罢了。”

说话间年锡之已经到得张佳木身边,见礼之后,便嗫嚅着向张佳木道:“大人,为了下官受辱,要处死这么多人,实在是,实在是……”

“你先不要说。”

张佳木在马上向着余佳召了召手,这位坊丁出身的百户便立刻跑了过来。

“你这一次,差事做的实在是好。”张佳木一脸满意,对着余佳嘉许道:“来的快,处置的也是明快果决,我很欢喜。”

余佳被他一夸,心中当然欢喜。不过他表面看着和气,其实是一个外和内刚,性子甚是刚毅的人物,当下心中虽然欢喜,脸上却仍然是淡淡的,当下只是躬身一礼,语气也甚是淡然,只道:“大人夸奖下官实不敢当,只是应份差事,做不好大人打板子就是,做好了,也是该当的。”

“好好,说的好。”张佳木不再夸他,只是对着年锡之道:“打你的人,当然就是和我过不去。你道万斯同这厮是好好的来寻你么?我一来便知道,他最近是新得了靠山,万家财能通神,不寻个靠山心里也不踏实。但曹家和我,还有石家,究竟哪家靠的过,也很难过。这小子,没准儿就是要试探试探,看是我硬,还是曹家更硬。”

说到这,在场的人只要知道端底的,心中无不是大感佩服。

万家在京中经营多年,孙春阳南货铺子和万家比只是小号头,万家才是浮在水面下的巨兽。在大明,商人地位低下,比起普通的农民都不如,特别是国初这些年,太祖一高兴,手一划圈,发三万商民往凤阳。

于是好多商人就得无条件搬家,从江浙搬到凤阳去。

再一划手,又得继续搬家。

总之,在早年,商人不如猪狗,也就是勉强能保性命,家产什么的,根本不必提起。

万家能在这种局面下保有财富,并且长袖善舞,越做越大,靠的就是在政治上也投机。在政治上没有靠山的家族除非是书香世家,不然的话,在大明是注定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最近朝中势力分野严重,非白即黑,局面表面上平稳,实则已经快到图穷匕见的时候。在这会子,做一点试探,倒也算是正确的选择。

可能动了年,张佳木投鼠忌器,而万家又能在曹家那边买好,一举两得,试探自然就成功了。若是张佳木反弹,可以看曹家的反应又是如何,又或是曹家借万家看看张佳木决心有多大?万家其实就是过河卒子,走过了,能不能保住,就得看命了。

张佳木嘴角微微上翘,这其中的弯弯绕,实在是太多了。

第348章 踏实

“总之。”张佳木向着年锡之道:“这件事,和你有关,又和你无关。总之,我做什么决定,那就是什么决定,你可以打听,可以问,但事后绝不能怀疑,否则的话,你现在就可以离开。”

自从这个年轻人跟着张佳木后,事事都是张佳木教导,向来也是和风细雨,有什么教什么,虽然年锡之其实比张佳木还大,但已经把张佳木当叔执辈来看,所以此时看到张佳木一脸严峻,正颜厉色的样子,年锡之虽然不怕,却也知道事态严重,当下忍不住大声答道:“是,我一定跟着大人走到底,请大人放心。”

“你说这话,我可开心的紧。”张佳木似笑非笑,年家的势力是他们自己瞧不着,其实在张佳木的班底中,也是极为要紧的一环。否则的话,也不必在开头年锡之还没有显示出资质的时候就用心加以栽培了。他看了看不远处已经转头离开的崔浩,叹道:“看吧,这就是一个和我走的越来越远的人。”

“崔兄将来会后悔的”年锡之斩钉截铁的道。

“何以见得呢?”张佳木笑道:“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他为什么要后悔?”

“我了解崔兄。他是一个想做事,想为百姓做点事的人。但说实在的,我辈读书人要么依附内侍,要么也得结党,不然的话,无以自存,连自己都保全不了,又何谈建功立业?依附于人,就难免要背着良心做事,而一结党,则无事不以党羽为重,时间久了,党中生党,流于意气,好事也办了坏事,内耗,就完了事。”

“说的好”张佳木夸他道:“真真是有进益了。这些事,谁和你讲的?”

张佳木虽然不大读史书,甚至连当今皇帝都不大清楚,但明亡的历史好歹知道一些,他知道明亡是因为内争内耗为主,而其中的党争,也就是东林和齐楚阉党等诸党的争斗占了主要原因。双方都觉得自己正义,但其实背后都是内侍太监,争来争去,彼此都不是为了国事,而只是流于意气,到最后被人一锅烩了了事。

“呃,这个……”年锡之一脸愕然,吃吃半天之后,才答道:“前唐牛李党争之鉴,就是学生所说的,大人可能翻阅的时候,没有注意吧。”

张佳木现在也在恶补历史,从史记开始,列朝的什么正史野史没事也抱一本翻翻。只是他虽然融和了记忆,繁体字也看的懂,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又是武臣家里出身,幼学底子实在是很一般,当时的史书竖排繁体,看着也实在是费力,所以说是恶补,多半是他自己躺着时叫人读给他听,不然的话,他断句都很困难。

这倒也不能怪他愚笨,实在是平时太忙,偶尔得闲时听听,有趣的记得一些,没趣的恐怕也忘掉的多。

他再聪明,也并非是完人哪。

当下听得年锡之的话,张佳木也颇觉尴尬,这书定是有人替他讲过,不过自己含糊弄忘了。当下便吱吱唔唔的道:“嗯嗯,我记得,牛李党争么,这怎么能不记得。”

“是,大人天纵英明。”年锡之忍住笑,答道:“自然一点就透,学的很快。”

这也是下头老夫子们捧张佳木的话,平时奉承,张佳木没当真计较,听多了,还真以为自己是天纵英才,什么事听了一遍就懂得,这会子被年锡之一说,虽是脸红,不过他脾气向来就是如此,当下索性兜头一揖,笑道:“小老夫子,不必这么挤兑我了,这样罢,回去之后,你替我好好讲几段书,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年锡之认为张佳木的天资已经是极高,象他和徐穆尘不过中人以上,但已经是考中了进士,张佳木的天资过人,如果真用心读点书,成就定然不在普通人之下。

允文允武,这才是当时读书人对自己上位的期许,象朱元璋,贵为帝王,下头的书生还在苦劝他读书,朱元璋自己也争气,开头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后来字也写的过的去,还能自己写祭文,骈四俪六,也很象个样子,也做得诗。

年锡之当然不是期盼张佳木做朱元璋,只是书生习气,无可更改耳。

当下两人相视一笑,颇有点莫逆于心的感觉,当下也不管这里了,反正差事已经交待下去,锦衣卫的规矩就是这样,就怕没有人下令,只要有了命令就有了流程,就有备案,就有人负责,只要这样,就算合法合理,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的事了。

而在过万人的锦衣卫中,缺乏的是流程性和全局性的人才,这也是张佳木如好色之徒般的追逐读书人中的优秀分子的原因所在,他很缺乏全局性的人才,至于事务性甚至是非一般事务性,比如上房揭瓦杀人放火行骗抢劫……这一类的人才他很多,嗯,真的很多。

黄二奉命留了下来,说是处死,当然也不是明正典刑,黄二懂。

等人走的差不离了,那些叩头请饶命的万府家人已经没多少力气的时候,黄二叉腰环顾四周,只见很少一些百姓躲在高处,伸手探脑的看,但绝没有人敢再靠近过来了。

“来呀”黄二一声吆喝。

“在,大人”底下过百人如雷般响亮,整齐划一,犹如一人。

“快着点。”敢这么和黄二说话的,除了张佳木外,就是孙锡恩等寥寥几人。这会子孙锡恩走过来,皱着眉道:“大人是叫你赶紧开发他们,可不是叫你在这里胡搅。”

锦衣卫立威也是要有个度的,一会儿堵塞时间久了,知道的权贵多了,这当然不是太大的问题,但锦衣卫把街道堵了太久时间,那可就是大问题和大麻烦了。

京师水深,没必要的话,也就不能竖立太多的对手。

今天张佳木摆明是要找曹家的麻烦,打狗要看主人,今天打的就是曹家最肥的肥狗,这一棍打下去,可是生疼生疼,接下来,可就是看曹家是怎么个反应了。

“嗯,我懂。”

黄二狞笑一声,令道:“来,这伙人冲撞朝廷命官仪驾,按律例打五棍,来,打,用心打”

在场的番子也都知道张佳木的意思,黄二的命令一下,过百番子暴诺连声,两人按住一个,两人轮流行刑。

说是五棍,其实都知道是要杖责毙命,所以大家前四棍都应付差事,噼里啪啦打的热闹,被打的人除了吓破胆的,连呻吟声也听不到几声。

但到了第五棍时,这些打惯了人的锦衣卫校尉番子们手中阴劲一使,每一棍都正好敲在犯人的背上,虽止一棍,但所有人都狂喷鲜血,甚至有人嘴里吐血内脏的碎块来。

“大人。”负责行刑的是两个百户和一个副千户,这会儿三人上前来,郑重其事的道:“人犯杖责五棍打完,十一人全部受刑不过,悉数杖毙了。”

“全死了?”黄二狞笑一声,道:“把尸体全收起来,叫他们家人来领尸,记得,不要叫人给烧埋银子了,打死人还找死人家里人要钱,太不要脸,咱们不要做这样的事。”

“是勒”

三个武官挺胸凸肚,一脸得意,大声答应了之后,才又环顾四周,这会子,所有看热闹的百姓一个也不见了,胆子比天大的人,也就是躲在屋里把窗户纸添开来看几眼,正常人都缩在房里,或是撒开双脚跑路,再也不敢留在这伙凶神身边。

这一次,板子打的山响,血肉横飞的同时,也是把锦衣卫的威风给打了出来。从仁宣之治开始,廷杖大臣就很少了,锦衣卫几乎设而不用,只是侦辑些大臣阴私,偷看人家女眷洗澡,不然就是打听了菜场上的鸡蛋几文钱一个,象模象样的写成说帖递进宫里去。

景泰年间,于谦压的锦衣卫不敢动弹,东厂威风也渐渐凌驾于锦衣卫之上。百姓是最善忘的,在洪武和永乐年间人见人怕,可止小儿夜啼的锦衣卫已经没有几个人害怕了。

张佳木执掌大权之后,锦衣卫形象重立,虽然很办了几个案子,但在民间形象反而更好,风评一好,害怕锦衣卫的人可就少了。

今日此事,算是给方方面面都有一个警告,便是锦衣卫的内部人员,自己也是甚觉提气。

“大人处事,嘿,真是没说的”四周的人散的差不多了,连黄二也和孙锡恩一起走了,他奉命办事,事情完了就得备案上报,所以还有屁股要擦。

留下来的只有一个试百户,带着几十个校尉看着现场,雇来几辆骡车,预备把尸体搬回去,等死者亲属来认领。

夫子们胆小,畏畏缩缩的不敢搬动,校尉们看的不耐烦,便自己上去搬抬。

一个看着四五十岁大的中年汉子一边搬动着尸体,一边向着自己同伴道:“跟着这样的大人,才感觉胆壮提气,这三十多年过来了,今天可真提气。”

“嗯,有这什么点感觉。”答话的校尉是个壮棒小伙子,说话也爽利,只道:“以后,踏实跟着大人干吧,吃不了亏”

第349章 送信

王增与张佳木一揖而别,两人在西华门外分开,王增自回在正南坊中的靖远伯府去。天气和暖又不甚热,满街的绿柳青槐叫人看了满眼舒适。

街边到处都是从各门进来的乡下脑壳,看了也不惹厌,因为他们推着小车或是赶着毛驴进来,卖的正是那些时鲜蔬菜。

菲菜都已经快过季了,仍然一担担的挑进来;萝卜青芹蘑菇青菜全是水嫩嫩的,一筐筐的抬了进来。

“辣椒来,辣椒来。”就在坊中最热闹的市口,有人叫卖着辣椒。

这玩意儿,张佳木自己宣传,公侯贵戚们也尝试过此味,不过,在百姓嘴里口碑不算太好。大家觉得太过辣口,不如胡椒性温而开胃,这玩意看着绿而小巧,吃起来硬是霸道的紧,实在是遭不住。

王增自己的看法也是如此,不过,张佳木觉得市场还有待打开,百姓一定会很喜欢这种调味品,并且会非此味不下饭,只是有待时间来叫大家接受罢了。

今春辣椒收获已经不少,但张佳木的大棚王增也看了,辣椒非得增产几十万斤不可,除了准备供应京师外,还打算向辽东输出。

“那里苦寒。”王增记得张佳木说道:“百姓冬天要出门,就得往脸上手上抹猪油,不然非冻坏不可。冬天吃的是什么?就是一坛子一坛子的泡菜,没有泡菜,就没有下饭的物什了。这会子的泡菜又没入辣味,一味靠酸来提味道,我看,辣椒传入辽东,不光为赚钱,是一件利国济民的好事。”

自己当时说什么,也是已经忘了。张佳木为什么说“这会子”记得自己当时还苦苦思索过一段时间。不过,在张佳木身边时间越久,仿佛就听他说的越多,很多事情,自己的见解到底是什么,已经飘忽难以记忆,因为脑海中到最后剩下来的,就只是张佳木的想法了。

“王兄。”在马上一颠一颠的,王增还想着张佳木的话:“不仅是辣椒一味,弟还要去寻好几种神物,寻到了,我华夏生民可就不必再受苦了,真的。”

这句话,张佳木说的时候颇动感情,老实说,王增和张佳木感情很好,来往也很多,甚至也几次看张佳木喝醉,但这么动感情的说话,那种很动容很投入的样子,倒是真的叫王增动容。

当时是怎么答的,倒还记得。

“佳木,若是重庆看了你这副样子,必定更放你不过了。”

当时似乎是这么说的,张佳木苦笑一声,也就罢了。不过,前一阵去锦衣卫报道之后,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