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5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确定的1号目标是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这是一座人口有80万的大城市。600架“鹏”式轰炸机负责去摧毁这座城市,而为其护航的是部署在新普罗维登斯岛上的五个中队的战斗机。因为天气对轰炸行动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十一日当天夏洛特的天气恶劣,不适合轰炸的话。那么轰炸“备用”目标,即亚特兰大。亚特兰大的价值实际上比夏洛特更大,只是之前已经遭到过几次轰炸了,所以罗云冲没有将亚特兰大当作头号轰炸目标。

2号目标是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这是密西西比州的州府所在地,同时也是一座拥有30万人口的城市。负责轰炸任务的是550架“狼鸠”,部署在古巴的三个中队的战斗机为其护航。

3号目标是新奥尔良,这是第五次轰炸新奥尔良,750架“狼鸠”集体出动,由四个中队的战斗机护航。

也同样因为存在着天气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塔拉哈西与蒙哥马利为备选目标。而具体的轰炸任务将在十一日上午。由气象侦察机确定了目标上空的实际天气情况之后。在轰炸机群出发之前大概一个半小时下达。

以往,罗云冲都尽量把轰炸时间安排在夜间,或者是清晨。尽量避开美军的战斗机。而夜间轰炸的效果也不错,对护航的要求轻了很多。可是这次,罗云冲明确要求在白天进行轰炸,而且今后也要尽量在白天进行轰炸。毫无疑问,这与轰炸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密切相关的。

可以说,战略轰炸在摧毁敌人的物质基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在对英法的战略轰炸中,就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法国迅速战败,与法国人的战争意志被击垮有着直接关系。而且英国在最后选择投降。也与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对英国人的抵抗意志的打击有着直接联系。日本最后发生内乱,也是因为战略轰炸彻底的击败了日本人的意志。

当时,罗云冲在到达了战场之后,就一直在考虑该怎么摧毁美国。而且他很早就想到,如果要彻底摧毁美国的城市的话,不但不可行,而且代价太大。

当初,为了摧毁日本,轰炸机在日本投下了2000多万吨的炸弹与燃烧弹。而美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三十多倍,城市数量是日本的十几倍,且大部分都是中小城市,大城市相对较少。如果要摧毁美国的所有城市,至少需要2亿吨燃烧弹,光是生产这些燃烧弹就需要花费上千亿的战争经费,超过了帝国28年的军费总额,而且还得让帝国的所有工厂,外带为帝国服务的其他国家的弹药工厂开足马力运作一年的时间。而要投下这么多的炸弹,如果全部使用“鹏”式轰炸机,而且每次都携带8吨燃烧弹,需要出动2500万架次,按照一天出动一次,在一年内完成轰炸行动计算,需要动用近7万架轰炸机。很明显,十年内,帝国都制造不出这么多的轰炸机,而且就算把其他的所有战机,包括战斗机都算上,全部执行轰炸任务,也不可能在一年内投下这么多的炸弹。

换句话说,用理想条件进行理论计算,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通过轰炸摧毁美国的所有城市,就算是只打击美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五大湖地区,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完成轰炸任务。那么,要想通过摧毁美国的战争物质基础来击败美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罗云冲才明确了轰炸的目的,那就是摧毁美国人的战争意志,让美国选择投降!

相对而言,昼间轰炸所产生的毁灭性效果,以及对美国人的心理打击要明显比夜间轰炸好得多。这可以让更多的美国人看到大规模轰炸的毁灭性。当然,伴随进行一些夜间轰炸,特别是大规模使用燃烧弹的夜间轰炸的效果也很不错。特别是当城市被烈火彻底吞没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会产生极为沉重的心理打击。

当时,怎么击败美国人的抵抗意志,还成为了一项重点“工程”呢。29年初,罗云冲就找来了一批心理学专家,以及一些在美国出生,然后回国效力,对美国的国情比较了解的军官专门分析美国人的心理,以及用何种方式最能够对美国人进行心理上的沉重打击。当然,轰炸是主要的手段,但绝不是唯一的手段。

战略轰炸只是一种战争方式,一种击败敌人的手段。可正是战略轰炸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军事科学,严格地说,属于社会学的范畴,而不属于科学的范畴。第二次全球战争也正是系统的军事学形成的战争,之前很多军事学都集中在某一个方面,真正对战争进行的系统研究并不多,很多还集中在理论方面。而将战争细化,对战争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击败敌人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还是始于这次战争。

当时,罗云冲在战略轰炸中应用的很多方式方法都成为了后来航空作战理论研究的基础,比如对付敌人雷达的电子侦察,对付敌人高射炮阵地的防空压制,针对敌指挥系统进行的轰炸等等,这些都成为了经典的轰炸理论,并且在战后得以迅速发展,甚至成为了单独的军事学科。后来大部分航空作战理论实际上都在二战期间诞生。第一次全球战争时,航空兵登上了战争的舞台,而第二次全球战争则使航空兵成为了战争的主角。

罗云冲被誉为帝国空军的缔造者,帝国航空兵先驱,这并不是仅仅指他是帝国空军的首任司令官,而是他在大战期间确立的多种航空战术,以及对后来航空兵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正是如此,这个最后杀到前线的航空兵将领才成为了大战期间帝国“四大战将”之一!

第二十五卷 以海制陆 第二十三节 上帝的惩罚

十一日的轰炸是在下午进行的,这也是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很多飞行员都在质疑指挥官的决策是不是出了问题。美军防空战斗机的飞行员在下午最兴奋,让轰炸机这个时候进入美国本土上空,那不是找残废吗?

这天的三批轰炸机也都遭到了美军防空战斗机的疯狂拦截,可是在护航战斗机的掩护下,轰炸机的损失并不是很大。这也是护航战斗机第一次全程伴随轰炸机群行动。在十一月下旬的两次轰炸中,护航战斗机仍然采用中途会合的方式为轰炸机护航,结果那两次轰炸的战损率都超过了5%。罗云冲立即意识到了危险,迅速修改了护航战术,随即巴哈马群岛上的机场投入使用,护航战斗机拥有了前进基地,可以为轰炸机全程护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这次,罗云冲还想看看全程伴随护航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三支轰炸机群中,飞往夏洛特的“鹏”式轰炸机群的损失反而是最小的。该机群在到达目标上空之前遭到了美军战斗机两次大规模的截击,结果只有12架轰炸机被击落。在返航的时候,又遭到了美军战斗机的两次截击,有7架轰炸机被击落。最后的战损率刚超过3%。

另外两支“狼鸠”机群的损失反而要大得多。其中飞往杰克逊的机群损失了28架,战损率超过了5%,飞往新奥尔良的机群损失了24架,战损率4%。因为飞往杰克逊维尔的机群遭到了美军战斗机三次拦截,而飞往新奥尔良的轰炸机群只遭到了两次拦截,所以这两支机群在防御作战中地损失相差不是很大。反而是遭到了四次拦截的“鹏”式轰炸机群的损失最小,这引起了罗云冲的重视。

罗云冲在机群返航之前。就给参谋部署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去调查这三个机群的轰炸行动,找到为什么“鹏”式机群的损失最小的原因。这也是在为今后的轰炸做准备,只有搞清楚了原因,才能够找到有效地轰炸方式,从而降低损失。

当时,“鹏”式轰炸机与“狼鸠”式轰炸机的自卫火力相差并不是很大,都配备了10门20毫米机关炮。属于世界上自卫火力最强大的重型轰炸机,比起只装备了重机枪的美军重型轰炸机而言,这两种轰炸机的自卫火力明显强悍得多。三支机群采用的战术编队也相差不大,按理说,损失率就应该与遭到拦截的次数成正比。

经过调查后,罗云冲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鹏”式机群进入时的巡航高度是8500米,而返航时的飞行高度是9000米。而“狼鸠”机群地进入高度只有5500米,返航高度7000米。而美军战斗机在高空地性能严重降低,明显难以有效的拦截“鹏”式轰炸机,而对付飞得更低的“狼鸠”就自然有力得多了。

另外。“鹏”式轰炸机上地电台可以使用三个频道。在保持轰炸机群内部联系的情况下,还能够负责引导附近的护航战斗机去对付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具备一定的空战引导能力。提高了护航战斗机与轰炸机群的配合效率,也就提高了护航战斗机的作战效率。而“狼鸠”式轰炸机上的电台要落后得多,没有与战斗机进行配合的有效手段,就难以引导护航战斗机作战了。

找到问题后,罗云冲立即着手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限制“狼鸠”的作战半径,使轰炸机不用携带全部地燃料,降低起飞重量,也就提高了飞机的巡航飞行高度。另外,设法为“狼鸠”装上“鹏”式轰炸机的电台。防御作战时,由副驾驶引导战斗机作战。后来在应用了这些办法后,“狼鸠”式轰炸机的战损率明显降低了不少。同时,这次调查也让罗云冲突发灵感,想到了一个可以提高轰炸效率,降低损失率的办法。

当天晚上,罗云冲拿到了具体的轰炸报告。为了确证三次轰炸行动的效果,除了在轰炸机群里安排有照相侦察机之外,当天傍晚的时候。还有数架远程侦察机分别飞抵夏洛特,杰克逊与新奥尔良上空,拍下了城市在大火中燃烧的照片。另外,情报部门也设法截获了美军的通信电报,弄到了美军对这三座城市做出的损失评估报告。

轰炸行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照片分析结果,以及截获的美军情报都证实了这一点,三座城市超过三分之二的城区几乎都被彻底的摧毁了!

轰炸夏洛特的“鹏”式轰炸机群是分成了10个小机群,每个小机群负责轰炸一片城区,不进行反复轰炸。因此,为了提高轰炸密度,轰炸机都采用了密集编队投弹,轰炸机之间的横向距离不到100米,纵向距离也只有大概200米,投弹进入高度1500米,而燃烧弹上的引信设置的引爆高度为200米,也就是母弹在200米处炸开,将子弹抛洒出去,这样虽然会比在450米高度上散布时的覆盖范围小得多,但是却能够提高纵火的密度,使大火更难以扑灭!

真正造成毁灭性打击的不是燃烧弹本身携带的燃烧剂,而是城市里大量易燃物品,以及这些物品被引燃之后产生的大火,热浪,以及有毒气体。

当时,美国是仅次于唐帝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拥有国,从一战结束后,福特公司生产出了第一辆轿车后,到大战爆发前,美国保有的汽车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辆。如果按照人均拥有汽车数量来计算的话,在大战爆发前,美国已经超过了唐帝国,成为了世界上人均拥有轿车最多的国家。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不少的汽车。在和平时期,汽车是生活的工具,可是在战争,特别是在遭到了燃烧弹的覆盖式轰炸后。汽车就成了“定时炸弹”。

汽车油箱被引爆后,产生的破坏结果甚至比燃烧弹本身还要大。另外,汽车的轮胎,内部座椅等都很容易点燃,而橡胶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这些烟尘都有毒,过量吸入就会导致窒息。同时,烟雾还妨碍了救火工作。

除了汽车之外,美国的大部分家庭都有大量的可燃物,或者是易燃物。比如大量的木制家具,棉麻毛质地的衣物,窗帘,地毯等等。另外,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一般都是住在木制结果的小平房里面的,而这些房屋的主体结构也是木才,极易燃烧。而且这些房屋都是一片一片连在一起地,往往连成了数个街区。只要被点燃了。根本就无法扑灭大火。

在轰炸结束后,大火仍然在熊熊燃烧,足足烧了三天三夜。城区内的居民区几乎全部被烧毁。工业区,商业区也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遭到轰炸的时候,就至少有5万人被烧死。到大火熄灭的时候,超过50万市民失去了家园,被迫离开城市。而在美国政府的记录中,这次轰炸导致72164名市民死亡,3419人失踪,伤者超过了20万。

比起后面的大规模轰炸,夏洛特的人员伤亡根本就不算大。可是,轰炸的效果已经出现了。被迫转移到别的城市。或者乡村去地市民除了带走没有被烧毁地行李之外,还带着遭到了大规模轰炸后的恐惧。这就如同是病毒一样,当恐惧的病毒在美国的身体内开始蔓延的时候,这个强壮的巨人也将倒下!

其他两次轰炸的效果也差不多,杰克逊的大火少了两天,有31452人死亡,4148人失踪,伤者超过了10万,另外还有10多万市民成为了战争难民。新奥尔良有33217人死亡。3288人失踪,伤者超过了5万,超过10万的市民成为了战争难民。

这是针对美国城市平民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轰炸,当时就出现了流言,很多美国人将战略轰炸称为“上帝的惩罚”。

当时美国政府还没有想到要控制向外地迁徙的市民,当战略轰炸如同恶魔的死亡召唤被转播开,当越来越多地美国人开始谈论“上帝的惩罚”的时候,美国政府才意识到,控制流言也许比防御轰炸还要重要。可是,当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向了美国各地的时候,已经不可能彻底的控制住恐惧在美国体内的传播了。

当罗云冲拿到了情报部门提供的轰炸评估报告的时候,他也有点震惊。这是他第一次为在战争中大规模地杀伤平民而感到心悸。在对日战略轰炸的时候,罗云冲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日本是唐帝国的世仇,而且是那种背信弃义的敌人,没有任何唐帝国的军人会对日本有半点好感,在绝大部分帝国军人眼里,就算日本人全被烧死了,那也是活该。可是,美国还算不上是唐帝国的世仇。虽然罗云冲没有看到轰炸现场那炼狱般的场面,没有看到在火海中挣扎着求生,最后却被大火给吞噬掉的美国平民,但是那些数字就是一条条的人命,代表着十多万人的生命就这么被剥夺掉了。

在战后,罗云冲口述的战争回忆录中,他对轰炸美国的感触是最深的。而且罗云冲自己都承认,如果当时美国选择投降,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美国平民成为战略轰炸的牺牲品。他甚至承认,也许还有别的办法可以迫使美国投降,而不是将美国东部地区的所有城市都炸成废墟。可问题是,当时有别的办法让美国投降吗?还有,美国政府会在失去了最后的抵抗能力,或者是彻底的意识到将遭到彻底毁灭之前就投降吗?而要让美国政府意识到不投降就要彻底毁灭,战略轰炸本身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城市变成了烈火中的炼狱,美国政府就不可能做出投降的决定!

轰炸总结报告也很快提了出来,参谋军官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以及肯定了针对城区大规模使用燃烧弹的作用。另外,用于轰炸新奥尔良的新式燃烧弹的作用也得到了证实。

当时,只有投到新奥尔良的燃烧弹是采用了新的燃烧剂的。新的燃烧剂主要就是提高了可流动性,同时降低了密度,使之能浮在水面上持续燃烧。虽然新式燃烧剂的发热量,以及火焰温度要低一些,但是用来烧毁居民区已经是绰绰有余了。而且新式燃烧剂本身就是针对沼泽地带研制的,在对付新奥尔良这种被水淹过的城市时更为管用。

当初还有很多人不相信新式燃烧弹的性能,而且罗云冲也想知道新式燃烧弹是不是更管用,所以才安排了轰炸新奥尔良的行动。在得到正式之后,今后就可以继续用新式燃烧弹攻击美国南部地区的城市。现在这一点也得到了证实,罗云冲给兵工厂下了更多的订单,获得足够的燃烧弹才是确保轰炸能够持续进行的最佳保证。

白天轰炸的效果也得到了证实,虽然损失大了一点,但是罗云冲并没有因此而立即改为夜间轰炸。他在拿到了轰炸的评估报告之后就让参谋着手组织下一次轰炸,准确地说,是下一阶段的轰炸。

这时候,罗云冲用上了在对付日本时的办法,即先列出轰炸目标的清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轰炸行动。这样,就不需要针对每次轰炸进行单独的策划,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天气变化,轰炸机部队的出动能力,弹药与燃料的准备情况等等来陆续轰炸清单上的所有目标,灵活安排轰炸行动。

这也是战略轰炸走入正轨的重大标志,如果针对每次轰炸行动都做单独策划的话,那么罗云冲就要把他的战略轰炸机司令部的规模扩大好几倍,多安排几百个参谋军官,而他是不可能同时指挥这么多的参谋军官的,也就只能按批量的安排轰炸行动。干这套,罗云冲是行家里手,做起来轻车熟路了。当时,也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他做得更好!

第二十五卷 以海制陆 第二十四节 死亡名单

为了不让飞行员,地勤人员,还有那十几万负责运送弹药燃料的后勤保障人员闲下来,更为了让大量运载着弹药燃料的船只能够尽快卸下货物,回去运送下一批物资,并且腾出港口里的泊位,以接收其他的船只,在十三日与十五日,罗云冲又组织了两次轰炸行动。

在十三日遭到轰炸的是里士满与杰克逊维尔。540架“鹏”式轰炸机在18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在里士满上空投下了4300吨燃烧弹,彻底摧毁了城区,超过5万市民被烧死,10余万人被烧伤,30多万市民成为了战争难民。770架“狼鸠”式轰炸机在25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在杰克逊维尔上空投下了2300吨燃烧弹,摧毁了该市三分之二的城区,3万余市民被烧死,烧伤者超过了8万,20多万人无家可归。而这两次轰炸行动的战损率都控制在了2%以下,是十一月中旬损失率最低的了。

十五日,在大巴哈马岛上的机场投入使用后,轰炸范围扩大到了美国的中东部地区。这天500架“鹏”式轰炸机在纳什维尔投下了4000吨燃烧弹,摧毁了三分之一的城区,导致8万以上的市民死亡,25万被烧伤,数十万市民流亡他乡。塔拉哈西也遭到了720架“狼鸠”的轰炸,在2200吨燃烧弹的打击下,该市三分之二的城区被摧毁,4万多市民死亡,伤者近10万。超过20万人无家可归。这天的轰炸损失率超过了3%,主要是长途奔袭纳什维尔的“鹏”式机群先后遭到了美军战斗机六次集中拦截,23架轰炸机被击落,还有30多架护航战斗机被击落。

当时,两天一次的轰炸行动也是后勤保障能力地极限承受能力。主要的问题还是从港口向机场运送物资的手段单一,特别是燃料的运送方式效率太低了。虽然罗云冲已经正式批准修建从圣地亚哥港到部署有轰炸机的八个机场的输油管道,而且是直接动用预制件修建,以缩短施工时间。但是也至少要到29年初,才能够用输油管向机场输送燃料,而在此之前,还是得依靠卡车与油罐车。

这几天内,罗云冲的主要工作是拟定打击目标。确定打击目标的方法与当初轰炸日本的时候一样,按照目标的重要性,分成了不同的优先等级。而这次,重点不是工厂,而是城市,即哪座城市更有轰炸价值。以及预先评估轰炸的风险性与可行性。然后对其进行排序,只要天气情况允许,那就对其进行大规模的集中轰炸。争取在一到三次轰炸之后彻底摧毁目标,也就是一座城市!

对美国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份“死亡名单”。直到现在,这份轰炸名单还保存在帝国的战争博物馆里,从上面的那些城市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将要遭到多么惨痛的打击。

如果按照重要性而言,华盛顿肯定是头号轰炸目标。可是,当时薛希岳在私下叮嘱过罗云冲,不要去轰炸华盛顿。因此,在拟定轰炸目标清单的时候。罗云冲首先就把华盛顿排除在外。

华盛顿本身并不是一座工业化的城市,而是一座集中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地行政城市,是美国政治上的首都。在华盛顿只有有限的食品加工业,没有任何重工业。当时,美国人在这里建设首都的时候,大概就是不希望让华盛顿受到工厂的污染吧。可以说,如果没有战争的话,华盛顿在当时绝对是一座漂亮的城市,一座安静的。干净的,同时又拥有众多著名景点的旅游城市。

轰炸华盛顿的最大意义就是摧毁美国的联邦政府机构,如果运气好,甚至能够炸死美国总统,副总统,众议院议长等高层领袖,摧毁美国的陆军总参谋部,海军部等军事指挥机构。可这也最多也就是政治上的意义。按照当时的情况,最多出动400架“鹏”式轰炸机,投下3000吨燃烧弹就可以摧毁整个华盛顿,就算美军防空战斗机会拼了命的拦截,轰炸机的损失率会高一点,但是轰炸的价值肯定不小。

当时薛希岳也知道,如果罗云冲决心要做的话,恐怕华盛顿早就被炸毁了,因此在罗云冲前去巴拿马走马上任之前,薛希岳就私下叮嘱过罗云冲,不要去动华盛顿,而薛希岳就是不希望摧毁美国联邦政府。

美国本身就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各个州都有很大的自治权,虽然联邦政府有着很大的权威性,但是在联邦政府被摧毁了之后,还能继续保持其权威性吗?这就是薛希岳地顾虑,能够向帝国投降的是美国联邦政府,而不是各个州政府。如果在轰炸中消灭掉了美国总统等领袖的话,那美国就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到时候还要出兵去收拾烂摊子,不知道又要花多少时间,投入多少兵力,消耗多少物资。要迫使美国投降,就不能急着让美国联邦政府去见上帝!

排除了华盛顿之后,排在首位的就自然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的经济中心纽约了。这是当时美洲大陆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西半球的经济中心,甚至是世界上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美国参战前,纽约的登记居民人口超过了450万,实际居住人口肯定超过了500万。而当时唐帝国最大的城市松江也就只有650万人口而已。

排在第二位的是五大湖地区的工业中心城市芝加哥。这是美国重工业的心脏,拥有全美国最多的钢铁厂,还有大量的车辆制造厂,飞机厂,化工厂,是美国名副其实的工业首都。而其周围还有大量的矿场,依靠五大湖地水运系统,可以方便的与沿湖地区的其他工业城市往来。

排第三位的是美国车辆制造中心底特律,然后是费城。波士顿,印第安纳波利斯,旧金山,洛杉矶,丹佛沃斯堡,圣路易斯,辛辛那提,巴尔迪摩,普罗维登斯,布法罗等等。无一例外,排在前列的全都是人口超过了百万的大城市,而且几乎都是工业城市,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城市等等。

同样明显的是,这些城市中,真正在美国东南部地区的就没有几个。在排名前五十的城市中,有七成在美国东北部,以及五大湖地区。分布在东南部地区的只占了大概两成。另外还有一成在西部地区。另外,在美国人口最多的200个城市中,东北部地区有78个。五大湖地区有44个。这也正是美国当时的国情,美国的心脏地区就是东北沿海地区,以及五大湖地区。

难题出来了,如果要摧毁美国,就得去摧毁美国东北部地区以及五大湖地区的城市。“鹏”式轰炸机的航程并不是大问题,在带8吨炸弹的时候,可以从古巴起飞,沿直飞航线飞行,可以到达波士顿,或者是芝加哥的南部地区。如果只装纯炸弹。多带5吨燃料的话,作战半径还可以延长大概800公里,虽然这会降低轰炸效率,损失更多地轰炸机,但是却足以覆盖整个美国的东北部与五大湖地区了。

真正的问题还是护航战斗机飞不了那么远。从大巴哈马岛上起飞的护航战斗机,最多就只能到费城,以及路易斯维尔堡。而在这个范围之内,只有大概四成的重要目标,而派在前五位的城市中。只有费城勉强在护航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内,而且还得使用由哈飞改造的“游隼”,而不是战地改造的“游隼”。

如果将战斗机部署到百慕大群岛的话,那么就可以掩护轰炸机去轰炸纽约,甚至是波士顿。虽然这仍然无法掩护轰炸机飞往芝加哥与底特律,但是却能够让轰炸机群重点打击美国东北部沿海地区,也就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当时陆战队刚好扫荡完百慕大群岛上的美军,罗云冲立即电令韩绍锋尽快修复机场,并且设法建立第二座机场,以达到部署至少六个护航上战斗机中队的要求。韩绍锋也知道攻打百慕大群岛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掩护轰炸机去轰炸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大城市,他立即就调遣工程人员,设备与物资,并且向罗云冲保证在29年1月上旬就让机场投入使用。

确定了目标的重要顺序后,还得确定轰炸目标的难度与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许这一点更为重要。很明显,任何一座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都受到了严密的保护,而那些同时由拥有众多工厂的大型工业城市,以及连接着多条公路,铁路的交通枢纽大城市更是美军防空部队保护地重点地区!

当时,罗云冲从情报部门获得了一些相关的情报。拿纽约来说,美军在知道唐帝国航空兵的新式轰炸机可以飞到纽约上空投弹之后,迅速加强了纽约的防空力量。当时,部署在曼哈顿岛,长岛西部的高射炮就超过了850门,在周边地区,特别是南面与西面属于新泽西州的地面上还部署了十几个高射炮阵地,上千门高射炮!在纽约附近的十多个机场上,至少部署了500架以上的战斗机。毫无疑问,如果强行轰炸纽约的话,那么轰炸机的损失率将高得无法接受,这也是罗云冲一直没有去碰纽约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他的城市,比如芝加哥,底特律,费城,波士顿等等重要的大城市都受到了极为严密的保护。美军装备的3万多门高射炮一半以上都是用于城市防空。而美国航空兵的4万多架战斗机中,超过一半是用于城市防空。再考虑到部署在这些城市外围的大量雷达,要想突破美军的防空网,肯定异常的困难。

这些因素对罗云冲的影响相当大。在十二月下旬之前,罗云冲一直在尽量避免去轰炸美国的大城市,而是将重点集中在了东南部地区的中型城市上,特别是那些工业化的中等城市。当时,罗云冲手里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主要还是缺乏“鹏”式轰炸机,而“狼鸠”式轰炸机不但航程短,载弹量也少得多,轰炸效率远不如“鹏”式轰炸机。

通过对付中等工业城市带来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虽然大型工业城市集中了美国最重要的工业生产力,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工厂都集中在几个城市里面。当时美国大部分的中等城市都有工厂,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