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4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级驱逐舰这类小型战舰的。

到此时,谷甄云也才松了口气,之前他一直在担心这是英国人设下的圈套,可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个圈套。两艘英国战列舰已经被击沉了,而其他的英国战舰却没有出现,甚至连护航的巡洋舰与驱逐舰都没有出现呢!可谷甄云仍然有点疑惑,这两艘战列舰为什么会单独出现?

而且看样子在与第六特混舰队遭遇之前就已经受了伤,不然不可能一直以12节的速度逃命吧。那么,击伤它们的是谁?还有,第三特混舰队此时在哪里,在干什么?

想到这,谷甄云也有点稳不住气了。他一方面下令后面的驱逐舰编队加速赶上来,前去打捞落水的英国官兵,好从俘虏那里搞点情报,另外,各战舰也开始清点伤员。到六点过十五分的时候,在谷甄云处理完了舰队的细节事务后,他终于考虑到,第三特混舰队也许就在附近,随即,他就让通信参谋给第三特混舰队发出了电报。而这正是常荐新在天亮前后收到的那封由第六特混舰队直接发来的电报!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六十七节 绷紧的神经

当第三特混舰队与第六特混舰队在前线与敌人交战的时候,作为联合舰队司令官,谈仁皓在“龙感湖”号航母上也是一夜未睡。他不是在安排第一特混舰队的侦察任务与作战任务,而是在等待着前方的消息。

朱荣哲这个参谋长当得还不错,知道谈仁皓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处理舰队联合作战行动中去,所以就主动的承担起了指挥第一特混舰队的任务,并且警告了所有的参谋军官,没有什么事的话,就别去烦恼司令官,直接找参谋长解决问题。可结果,不是参谋军官去麻烦谈仁皓,反而是每过几分钟,谈仁皓就会询问通信参谋,有没有收到其他特混舰队的消息。

当时,第一特混舰队旗舰“龙感湖”号航母也是第一舰队旗舰,更是联合舰队的旗舰。在第一舰队成立的时候,也就是“龙感湖”号正好在那霸进行修理的时候,航母的舰岛进行了从新布置,将几个次要的舱室转移到了舰体内去,在里面增设了一个专用的通信中心,配备了二十多部各种型号的电台,而这个通信中心就在司令舱的下面,还有一条楼梯与司令舱连接着。这样一来,谈仁皓就可以在司令舱里指挥多支舰队作战,并且便捷的与其他部队,比如陆战队,岸基航空兵,港口司令部进行联系。

当时,战舰上的电台全是开着的,谈仁皓并不是很担心第一特混舰队的安全,反正舰队距离英国本土也够远的,英国的轰炸机很难在战斗机的掩护下攻击第一特混舰队,而没有战斗机护航,那些英国轰炸机就是前来送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谈仁皓想掌握战场上的情况,随时知道战场上的变化,可问题是,从十一点开始。就没有那支舰队主动发来电报!

“龙感湖”号航母上的电台有好几种,其中有专门用来与后方司令部通信用地超长波电台,这种电台的功率很大,其发射与接受天线有十几米长,竖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两侧,非常的显眼,其通信距离也非常远。实际上,这也就是俗称的“地波电台”超长波帖着地球表面传播的。信号衰减速度比较慢,因此只要有足够的功率,其通信距离可以达到数千公里。另外还有与其他友邻部队通信用的长波电台,这也通过地波传递信号,只是波长稍微短一点,因此信号地衰减速度快一点,通信距离要近得多,只是传输信息的速度快得多,而这种电台就主要用于舰队之间通信。第三种电台就是战舰与飞行部队之间通信用的短波电台。这种电台发出的信号基本上是直线传播的,在空气中传播时的衰减速度很快。而且会受到障碍物的阻挡。因此通信距离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在考虑到地球曲率的影响时,就算与飞行在数千米高度上的飞机进行通信的话。其作用距离也不最多不过三百多海里而已。最后一种,也就是当时帝国海军才装备地超短波电台,也就是“天波电台”这种电台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大气层上空的电离层来反射无线电信号,从而可以解决地球曲率影响到电台作用距离的问题。另外,因为信号是通过电离层多次发射后传递出去地,因此敌人的无线电监听电台就很难通过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来测量出信号源的方位。而这种电台也正在陆续提供给海军,用来取代长波与短波电台,只是因为当时受到电台的功率限制,还无法取代超长波电台。

当时第一舰队里的三艘特混舰队旗舰上就都各安装了一部这种新式电台。只是因为第二舰队一直没有能够返回帝国本土,同时这种新式电台的产量还不是很大。所以也就只有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的特混舰队旗舰才配备了该电台。常荐新与谈仁皓之间就主要是依靠这种电台进行联系的。

从十一点多收到第六特混舰队的报告,并且转发给了第三特混舰队之后,谈仁皓就一直有点焦虑。虽然他与常荐新都坚信英国本土舰队将从多佛尔海峡通过,但是在找到敌舰队之前,又有谁敢肯定呢?另外,英国本土舰队在什么时候通过?第三特混舰队在什么时候与其遭遇?第六特混舰队能否及时地赶到战场,协助第三特混舰队击败英国本土舰队?这些都是疑问,也都是战场上的变数。谈仁皓也一直相信,就算没有第六特混舰队的支持也能够击败敌人。可谈仁皓仍然不想第三特混舰队因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他知道,击败英国本土舰队只是第一舰队在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而第一舰队要想成为大西洋上的主力,那么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而第三特混舰队在第一舰队里的地位又是另外两支特混舰队所无法取代地。可以说,当时谈仁皓甚至愿意用牺牲第一特混舰队或者是第二特混舰队来保全第三特混舰队!

十二点过,也就是到了二十三日凌晨的时候,谈仁皓更加的焦急不安了。按照他的分析,如果英国本土舰队在夜间通过多佛尔海峡,进入英吉利海峡的话,那么萨摩维尔有两个目的。一是直接寻找之前在炮击奥尔德尼岛的第三特混舰队或者是第六特混舰队决战,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迫使第一特混舰队等几支航母特混舰队靠近英国本土,或者是靠近凯尔特海,从而为英国皇家空军,以及埋伏在爱尔兰海里的英国航母舰队创造歼敌的机会。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前往扑茨茅斯港,先让舰队得到休整,然后由航母舰队前出凯尔特海,迫使第一特混舰队等航母特混舰队追上去打,然后由本土舰队从侧翼杀出,趁机干掉第三特混舰队或者是第六特混舰队,甚至还有可能协助皇家空军干掉几艘唐帝国海军的航母。

可是不管采取哪一种战术安排,萨摩维尔都必须要在上半夜,最迟不过十二点过就通过多佛尔海峡。在十二点多还没有收到第三特混舰队的报告时,谈仁皓就预料到,萨摩维尔并不知道第三特混舰队的具体行踪,或者说是他没有想过要在这个晚上与第三特混舰队决战,其目的地应该是扑茨茅斯港。不然的话,英国本土舰队就应该在上半夜的是通过多佛尔海峡,以争取到更多的决战时间。那么此时英国本土舰队就已经被第三特混舰队发现了,常荐新也应该发来了报告。而萨摩维尔选择在下半夜的时候进入英吉利海峡,他仍然有足够的时间在天亮前进入扑茨茅斯港,从而避开帝国海军的轰炸机。

谈仁皓的分析是非常准确的,而且他也相信常荐新能够做出同样的判断,可这一点都没有让谈仁皓感到轻松。如果萨摩维尔要前往扑茨茅斯港的话。那么常荐新将没有选择余地,只能够挡在英国本土舰队与扑茨茅斯港之间,并且将其拦截下来。到时候,萨摩维尔很有可能疯狂突围,而第三特混舰队毕竟在兵力上处于劣势,如果进行近距离战斗的话,常荐新不一定能够占到便宜,到时候如果第六特混舰队无法及时赶到战场,那么第三特混舰队就只能孤军奋战,以五艘战列舰对付敌人的八艘战列舰。同时还得考虑防线的位置。不能轻易的后退,结果肯定是第三特混舰队将遭受重创!

当然,谈仁皓的预料这次就没有那么准确了。他没有想到萨摩维尔会因为自己拥有兵力上的优势而与第三特混舰队打一场正面决战,而不是迅速突围。实际上,也正是这一点最终决定了英国本土舰队全军覆没的命运,如果从一开始萨摩维尔就决心突围的话,就算其结果不会有多大的改变,那也只少能够让第三特混舰队在战斗中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甚至有可能让第三特混舰队因为损失惨重而返回帝国本土进行维修,在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内无法执行作战任务!

在焦急不安的情绪中一直等到了凌晨两点多,当通信参谋把第三特混舰队发来地战报送来时。谈仁皓更加紧张了起来。这封电报证实了他之前地推断,萨摩维尔确实正在前往扑茨茅斯港,那么第三特混舰队能够挡住英国本土舰队的突围步伐吗?

最让谈仁皓恼火的是,在发出了与英国本土舰队遭遇地报告后,常荐新就再也没有发回电报来,也就是说,谈仁皓一点都不知道前方的战斗进行得怎么样了。虽然谈仁皓知道这是常荐新的指挥风格,而且只要常荐新没有发回电报,那就证明第三特混舰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战斗正在朝着对其有利的方向发展,敌人正在被消灭掉。这就如同当年在珊瑚海上的那场战斗一样,从战斗开始,常荐新就一直没有发出电报,直到战斗结束,成功的干掉了金凯德的特混舰队之后,常荐新才发来了捷报。但是,谈仁皓仍然很是担心,毕竟第三特混舰队不发来电报的原因有很多种,不仅仅是第三特混舰队正在获得胜利,也许是第三特混舰队的旗舰已经被摧毁,失去了舰队之间地通信能力,或者说是战况非常激烈,常荐新根本就没有时间发电报!

这一等就足足是三个多小时。六点过,在执行第一轮侦察任务的侦察机出发之后半个多小时之后,第三特混舰队才发来了电报。看到这封电报的时候,谈仁皓这才松了口气,与以往一样,这是一封捷报。第三特混舰队不但取得了胜利,而且还是在自身没有付出太大代价的情况下获得的胜利!

所谓好事成双,就在第三特混舰队发回捷报后不到十分钟,之前一直行踪“诡秘”的第六特混舰队也发来了消息。这下,谈仁皓可以说是喜出望外了,英国本土舰队的八艘战列舰全部被击沉,无一逃脱!在经过了一整夜的焦急等待之后,谈仁皓不但没有感到疲惫,反而非常的兴奋。

“可以说,这是一次决定性地胜利!”谈仁皓兴奋得脸色都发红了“,仅仅一个晚上,数个小时的战斗,英国海军最后一点资本也被老常与谷甄云给消灭掉了。暂且不说英国人用什么去保卫他们的本土,我敢打赌,英国首相在收到了战报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联系里约热内卢的谈判代表,主动要求我们重启谈判,讨论投降的事情!”

朱荣哲也笑得很开心,可此时他感到的是疲惫而不是兴奋。在谈仁皓焦急不安的时候,他却得处理舰队里的各种事务,部署侦察行动,给轰炸机飞行员安排任务,甚至得随时关注舰队内各艘战舰的位置等等。

“这次老常应该没有什么牢骚可发了,从一开始,这就是第三特混舰队的战斗,除了最后关头被第六特混舰队拣了个便宜之外,没有任何人去干预第三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谈仁皓长出了口气,脸上还带着笑容。“这次战斗的战报得好好写,既然是第三特混舰队的功劳,那就应该属于第三特混舰队。去联系第三特混舰队,让他们尽快把战报送过来,我得花时间好好整理一下,然后送回去,争取为更多的官兵争取到属于他们的荣誉!”

“可现在战斗还没有结束呢。”朱荣哲本来不想破坏气氛的,可作为参谋长,他不得不提醒一下兴奋得有点过头的司令官。“我们的侦察机还没有找到英国的航母舰队,而且英国本土的轰炸机肯定正在准备攻击第三特混舰队与第六特混舰队。在写战报之前,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谈仁皓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对,你看我,兴奋得有点不知道所以然了。轰炸机部队都安排好了吗?”

“任务都已经安排了下去,现在只等侦察机发回报告。”朱荣哲把一张纸给了谈仁皓,“这是今天最新的天气预测报告,没有好转的迹象,上午很有可能出现雷暴雨,这对我们来说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谈仁皓立即看完了天气预测报告,朱荣哲说得没有错,可是对第三特混舰队以及第六特混舰队而言,这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六十八节 夺路而逃

真正面临考验的是正在海峡中航行的第三特混舰队与第六特混舰队。天色逐渐亮起来的时候,这两支特混舰队随时有可能遭到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在六点半左右,也就是在常荐新收到了第六特混舰队的电报之后,他也收到了谈仁皓发来的电报。这是谈仁皓让常荐新全速撤出战斗的命令电报,而在此之前,第三特混舰队已经在全速撤退了。十分钟后,大概六点四十分左右,第二特混舰队派来的第一个战斗机中队到达了第三特混舰队上空。按照之前的计划,第二特混舰队将安排至少两个战斗机中队为第三特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可这是针对第三特混舰队与第六特混舰队一起行动制订的计划,现在第六特混舰队还没有与第三特混舰队会合,因此必须要分出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去掩护第六特混舰队。

胜利之后的欣喜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被紧张的气氛所取代了,特别是随着天色逐渐转亮,不但常荐新感到有点紧张,就连战舰上的普通官兵都感到了紧张。他们最为担心的还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

相对而言,英国皇家空军的规模并不大。在法国战败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总共只有5000来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不到3000架,其中有战斗机950架,轰炸机1700架,以及其他各类侦察机数百架。可是,一支能够在德国空军,以及唐帝国远征航空兵狂轰滥炸下坚持好几年,而且一直保卫着自己领空安全的空军,就绝不是一支弱小的空军。另外,在这几年的战斗中,英国皇家空军也取得了不少的辉煌战果。比如在24年的时候对德国汉堡进行的三次大规模轰炸,这是欧洲战场上首次大规模使用燃烧弹的战略轰炸行动,大火在汉堡城内持续燃烧了三天三夜。最终导致近二十万平民死亡,上百万人无家可归,汉堡的工业设施被摧毁了近六成,民房被烧毁了一大半。另外,在地中海战场上,英国皇家空军还多次阻击了波斯帝国地海军,并且成功的将波斯帝国的地中海舰队压缩在了地中海东部,而不敢贸然西行。在北海对付德国海军的战斗中。

英国皇家空军也有着上佳的表现,特别是在那次围歼三艘“德意志”级小型战列舰的战斗中,皇家空军的侦察机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最终为英国本土舰队指明了方向,成功地拦截了德国舰队。

在装备方面,英国皇家空军也不算差。在战争初期,英国皇家空军装备的主要是自己生产的作战飞机,比如“飓风”式与“喷火”式战斗机,“兰开斯特”式,“蚊”式轰炸机。可到24年底。随着德国空军以及唐帝国远征航空兵对英国本土大规模战略轰炸开始。英国本土的飞机制造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再也无法为英国皇家空军提供足够多的优秀作战飞机了。从25下半年开始,美式战机成为了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装备。大部分都是由美国无偿向英国提供的,有些作战飞机甚至还针对英国的国情做了特别的改进。比如,当时美国提供给英国地p…51系列战斗机使用的就是英国自行研制与生产的“灰背隼”式发动机,而且证明使用了该发动机的p…51地性能更好,这就是单独为英国人生产p…51c型战斗机。

到此时,英国皇家空军除了200多架“喷火”之外,其战斗机部队的主力就是700多架p…51系列的战斗机。另外,英国皇家空军还装备了大概,1200架b…17以及b…24系列的重型轰炸机。相对而言,这些战斗机与重型轰炸机对第三特混舰队的威胁并不大,毕竟对付战舰最有力的武器是战术轰炸机。常荐新最为担心的还是英国皇家空军装备的400多架“蚊”式轰炸机。

在整个轰炸机的历史中。英国人研制的“蚊”式轰炸机绝对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原因很简单,这是第二次全球战争期间,用木材制作主结构地,性能最为优秀,产量也最大,在战争中表现最为活跃的一种轰炸机了。

由于预见到战争爆发后将出现物资紧缺的情况,因此在战争爆发前,英国就决定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制造战机的主要材料是铝材,而要生产铝,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在整个战争期间,只有唐帝国与美国拥有足够的电力资源,其他国家都缺少电力。因此,当时英国人就想到,用木材取代铝材,制造出一种身轻如燕,且速度极快的飞机。而这就是“蚊”式轰炸机的来历。

“蚊”式在22年,也就是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制造出了第一批样机,英国皇家空军对其性能极为满意,虽然用木材作为主结构,让人觉得这是一架极为落后地战机,因为只有在一战期间的战斗机才是用木材做主结构的,但也正是因为使用了木材做主结构,“蚊”式轰炸机的造价才极为低廉,同时重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速度成为了最有效的武器。

自到战争结束,“蚊”式轰炸机仍然是大战期间飞得最快的中型轰炸机!

正因为拥有速度方面的性能优势,英国皇家空军最初把“蚊”式轰炸机当作了侦察机使用,用来深入敌后,执行高风险的侦察任务。当然,“蚊”式轰炸机不仅仅是速度快。在设计的时候,其标准载弹量为1000磅,后来在试飞中,即使装上4000磅的炸弹也能够安全起飞。甚至在一次试飞中,因为工作人员疏忽,结果给飞机装上了10000磅的压载,轰炸机仍然安全起飞!

英国皇家空军很快就认识到了“蚊”式轰炸机的先进性能使其不但可以用来执行侦察任务,还可以执行更多的作战任务。在整个大战期间,“蚊”式轰炸机一共有20多种改进型号投入战斗。除了执行侦察,轰炸这两种基本任务之外,英国皇家空军还为其安装了雷达,加强了机炮火力,作为夜间战斗机使用。

自从服役开始,“蚊”式轰炸机在战场上就极为活跃。在23年正式服役之后,“蚊”式侦察机就多次出现在了德国的大后方。并且以其速度优势轻易的摆脱了追击的战斗机,从此,这种“木头飞机”的大名就传开了。在24年的时候,“蚊”

式轰炸机不但参加了皇家空军对德国大城市的“千机大轰炸”行动,而且还多次闯入柏林上空,扰乱了德军地阅兵意识,搞得德国首相极为光火,还导致德国空军不得不调整后方防空部署。将更多的防空力量部署在了后面,而无法投入到前方的战斗中去。另外,在大战期间,“蚊”

式轰炸机多以单机突破的方式,依靠其速度优势深入敌后,进行骚扰型轰炸,以此来打乱德国的防空部署,减轻了正面战场上的压力。可以说,从服役开始,“蚊”式轰炸机的表现就极为引人瞩目。到27年初的时候。“蚊”式轰炸机已经执行了近40000架次地作战任务。投下了十多万枚炸弹,只被击落了250余架,其战损率只有千分之六点三左右。

这只有大战期间轰炸机平均战损率的三分之一!

让常荐新担心的就是这种轰炸机。因为隔着英吉利海峡,英国皇家空军并没有装备多少战术轰炸机,其装备的战斗机的对海轰炸能力又相当有限。真正能够对舰队构成威胁的就是“蚊”式轰炸机。这种安装有两台发动机,最大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650余公里的轰炸机不但在速度上不比当时帝国海军的“游隼”式战斗机慢多少,在携带1000磅炸弹的情况下,其航程达到了惊人的2400公里!另外,该机地灵活性并不差,自卫火力非常强悍,甚至不需要战斗机护航。更关键地是,“蚊”式轰炸机有对海轰炸机的型号。可以携带航空鱼雷。也就是说,英国皇家空军完全可以用“蚊”式轰炸机组成一支完整的轰炸机群,即有“鱼雷轰炸机”又有“俯冲轰炸机”甚至还有临时客串地“护航战斗机”

为了确保舰队的安全,常荐新不得不做出了一个有点壮士断臂般的决定。他将两艘驱逐舰留在了舰队后方大概20海里处,另外还安排两艘驱逐舰到舰队北面执行警戒任务,由这四艘驱逐舰共同监视英国本土方向,为舰队提供防空警戒。另外。他还在收到第一特混舰队的电报后呼叫了第六特混舰队,让谷甄云尽快追上来。两支特混舰队会合到一起之后,防空火力的密度将增大不少。九艘战列舰,十几艘巡洋舰,以及超过三十艘的驱逐舰上的高射炮能够编制出数层密集的高射炮火力网,任何敌机都难以突破这么密集的防空火力。随后,他又给第二特混舰队发去了电报,询问郝东觉能否派遣更多的战斗机过来。可真正能够保护第三特混舰队的还是天气,只要天气恶劣,那么舰队就能够避免遭到轰炸,如果天气开始好转的话,不管第三特混舰队做出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挡住数百架轰炸机的集中打击!

“这是才做出的天气预报。”航海参谋把上午的第三份天气预报送了过来,按照常荐新的要求,舰队的天气预报军官每一个小时就要对天气变化分析一次,并且以此引导舰队的航行方向。“低气压在海峡地西面形成,大概将在上午九点左右,在英国本土西南面海域出现雷暴雨。可是……”

航海参谋没有继续说下去,常荐新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低压气团是从北面而来的,雷暴雨区将首先出现在英国本土附近海域,然后再逐渐南下。因为无法判断出低压气团的运动速度,也就无法判断出暴雨区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在海峡的中部与南部海域。如果气团运动速度快的话,那么在英国轰炸机群赶到之前,舰队就有可能进入了暴雨区,那么英国的轰炸机就只能无功而返了。可如果情况相反的话,那么舰队就不可能进入暴雨区,也就无法逃脱轰炸!

怎么办?是冒险靠近英国本土,主动钻入暴雨区,还是继续向西南方向全速航行,尽快离开海峡?常荐新迟疑了几秒钟,然后对航海参谋问道:“暴雨区的范围有多大?”

“很大,低压带的范围正在扩大,而且现在正是北大西洋上天气恶劣的时候,低压气团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我们范围足够,而且能够维持到下午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在暴雨区内离开海峡海域!”航海参谋的意思也是很明确的,与其在南面的晴朗天空下航行,还不如冒险北上。

常荐新有点头痛了,毕竟这个决定关系到了第三特混舰队,关系到了上万名官兵的生死存亡。如果天气再次出现转变,而他又冒险北上的话,那第三特混舰队就是主动往敌人的枪口上送。可问题是,如果继续以现在的航向,速度向西南方向撤退的话,那么迟早都要遭到英国轰炸机的打击,舰队的损失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呼叫第二特混舰队的战斗机群。”常荐新不得不做出决定,“让他们护送我们进入暴雨区,然后就去掩护第六特混舰队吧。这次,我们要么全身而退,要么就被敌人彻底干掉,我可不想被打成残废之后返回帝国。让舰队做好转向的准备工作,五分钟后转为新的航向!”

命令迅速的下达了下去,没有人反对司令官的决定,也许是过于紧张了。在此之前,第三特混舰队是在尽量远离英国本土,而现在却要主动向英国本土靠近。也许很多人都认为第三特混舰队是在主动去送死,可是常荐新很清楚,这是他唯一的选择。如果第三特混舰队想全身而退的话,他就必须要冒险。相反,如果舰队继续向西南航行,也许损失不会很大,可是现在舰队在距离帝国本土万里之外的地方作战,不要说重大损失,就算战舰上有点小问题,都要返回帝国本土进行维修,在数个月之内,甚至大半年之内都不可能投入战斗,那与战沉又有什么差别呢?而常荐新绝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战场,对他来说,第三特混舰队在大西洋上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呢!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六十九节 后知后觉

在常荐新收到第一特混舰队发来的电报时,第六特混舰队的谷甄云中将也在五分钟后收到了一封同样内容的电报。此时,第六特混舰队在第三特混舰队的东北面,距离大概是45海里。与第三特混舰队一样,第六特混舰队也已经加速到了31节,朝着海峡西南方向全速撤退。因为在之前的战斗中第六特混舰队没有任何损失,所以其速度还要比第三特混舰队快一点点!

在击沉了两艘英国战列舰之后,谷甄云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的反应速度甚至比常荐新还要快,因为此时第六特混舰队更加深入海峡,距离英国本土机场密集的东南部地区更近,所以受到的威胁也就更大。同样的,谷甄云也很清楚,第二特混舰队派来的那个中队的战斗机的掩护作用并不大,如果英国皇家空军决心要干掉第六特混舰队的话,那么英国人的轰炸机很快就会到达,并且让第六特混舰队付出惨重的代价。谷甄云同样意识到,真正能够保护舰队的是天气,而不是护航战斗机。他也格外关注海峡内的天气变化,可有一点不同,他是在六点三十五分的时候才派出了气象侦察机,这足足比第三特混舰队晚了二十分钟!

所谓的气象侦察机实际上就是由水上飞机载着一名懂天气的军官去舰队周围观察天气变化的情况而已。当时还没有出现气象雷达,因此判断天气变化的手段相当有限。另外,因为没有具体的理论支持,对天气的预测能力也相当有限,在很多时候,一名优秀的气象军官靠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天赋。这也正是第六特混舰队比较差的地方。

第六特混舰队成立的时候,大部分的骨干军官都是由第三特混舰队分配过去地,毕竟这两支特混舰队都是以战列舰为主力。性质比较相近。很显然,最好的军官都留在了第三特混舰队,被分配到第六特混舰队去的,都是那些在第三特混舰队没有发展空间,不可能获得更好前程的普通军官了。气象军官也不例外,当时,最好的四名气象军官全都留在了第三特混舰队,被分到第六特混舰队去的是这四名军官的副手。而且还不是最得力的副手。

正因为上面两个原因,第六特混舰队对天气地判断与第三特混舰队就有所出入。到六点五十分之前,在谷甄云拿到第一份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