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补充到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里的,而不是正式分配给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的。而当时唯一没有确定的就是,到底是第二特混舰队还是第四特混舰队将被派往中太平洋,或者是得到了全额补充的第五特混舰队被安排过去。

雷少卿在十一日的时候就接到了消息,校长将把姜仲民从印度洋那边调回广州,而第五特混舰队的重建工作也已经安排了下去,新服役的航母战斗群里肯定有三支是分配给第五特混舰队的,另外还将为第五特混舰队提供一支炮击编队。按照这个情况来看,第五特混舰队很有可能被派到太平洋战场上作战。而不是去印度洋把第一特混舰队换回来。当然,这些都雷少卿的猜测与推断。校长还没有宣布具体的安排。而且在第五特混舰队恢复战斗力之前,校长也不大可能正式宣布相关的消息。

与谈仁皓一样,雷少卿对校长的安排是很不理解的。或者说,是很不满的。这并不是说,姜仲民的能力有问题,雷少卿与姜仲民同窗几年,对这个在学校期间就很踏实的校友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姜仲民绝不是范佩坤那样的人。可为什么姜仲民就要处处受到照顾?怎么说,雷少卿也是海军学院193期的毕业生,而且也拿到了海狮勋章。在战场上建立的功勋不比姜仲民少。而且两人都属于那种欠缺运气的将领,为什么雷少卿就要坐冷板凳,而姜仲民就该得到重用?

在返回海军之前,雷少卿还想过去第五特混舰队,可他在回到海军司令部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很不现实的。如果校长不重视姜仲民的话,早在第五特混舰队成立的时候,就应该安排郝东觉或者是常荐新去第五特混舰队担任司令官。而不是让姜仲民去第五特混舰队了。而现在,校长是根本不会考虑让雷少卿去第五特混舰队的。

至于校长为什么这么重用姜仲民,雷少卿心里还是有点数的。谈仁皓几乎一个人就遮挡住了从第一特混舰队出身的所有人的光芒,海军内部需要平衡,那么校长就需要一个可以抗衡谈仁皓的人出现,这个人就是姜仲民。可雷少卿还是有点不满校长的安排,不说别的,当初第一特混舰队因为实力问题放跑了日本联合舰队,后来第二特混舰队吃了次败仗,结果都引起了轩然大波,谈仁皓遭到了政府的调查,而雷少卿也差点就受到调查。这次,第五特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怎么姜仲民就不受到调查呢?

雷少卿的想法实在有点偏激,这是因为雷少卿自己的遭遇与经历所决定了的。当然,这并没有影响到雷少卿在战区舰队司令官这个位置上的表现。在与甘永兴谈过之后,雷少卿就明显感觉到,甘永兴应该早就知道了校长的安排,而且对校长的安排也有点不满。从个人感情上讲,甘永兴肯定是全力支持谈仁皓,以及那些从第一特混舰队出来的将领的。而这也体现在了让雷少卿出任战区舰队司令官这件事上。在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方面,甘永兴肯定直接与颜国忠交涉过,不然颜国忠也不会让雷少卿成立单独的战区舰队司令部,并且独立于战区司令部之外,成为了一个拥有部分实权的指挥机构。因此,甘永兴还是挺器重雷少卿的,仅凭这一点,雷少卿也不会让甘永兴失望。

关于怎么攻打澳洲大陆的事情,雷少卿实际上没有多少发言权,这是陆战队的任务,舰队充当的只是配角,可既然颜国忠已经委婉地提出了这个要求,雷少卿还是花了很多精力来研究这个问题。而这也正体现出了雷少卿与谈仁皓的差距,如果让谈仁皓在这里的话,他肯定早就把各方面的情况考虑到了,而且会主动的出谋划策,而不是被动地展开工作。

花了不少力气了解了美军在澳洲大陆上的防御部署和澳洲大陆东南部的地理情况,以及帝国军队的部署情况之后,雷少卿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他的观点与谈仁皓给常荐新提到的观点是比较类似的,即直接攻打布里斯班港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具体的说,攻打布里斯班港有点不划算,而且投入的兵力不会太少,第一阶段战役,即控制滩头阵地,巩固登陆场,到拓展登陆的规模这一阶段中,所需要的时间肯定很长,这是登陆作战最脆弱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失败的阶段。如果我们无法迅速控制港口,而在海滩上与敌人纠缠的话,结果肯定会出人意料。甚至有可能遭受失败。”雷少卿将自己的观点大概讲了出来,“可问题是,如果放弃布里斯班,我们就只有在悉尼附近选择合适的登陆场,这将存在后勤补给线过于漫长,登陆部队机动时间过长,以及只能依靠舰队支援登陆作战等问题。特别是在支援力量方面,如果到时候美军展开反击的话,我们所能够投入的舰队兵力将非常有限。就算第五特混舰队能够及时成军,而战区舰队也能够得到大规模补充,在缺乏海航岸基航空兵支援的情况下,登陆作战的难度肯定会很大。”

颜国忠一直认真地听着。最后他笑了起来,“你提到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也在考虑。布里斯班的美军兵力非常强大,从我们现在获得的情报来看,麦克阿瑟也判断我们将在布里斯班附近登陆,而且首要目的就是夺取布里斯班港,这样我们的舰队就可以直接在港口卸下货物。陆战队就能够及时的物资援助。而且,只要我们夺取了布里斯班港,陆军的参战部队就可以投入作战行动。因此,美军肯定会拼命加强布里斯班港的防御,争取在这里将我们挡住,最后把我们赶下塔斯曼海!”

雷少卿微微点了下头,这就是直接在布里斯班港登陆最大的问题。

通过在太平洋上发动的众多登陆作战,陆战队已经总结出了几条登陆作战的经验,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登陆作战中,进攻一方需要投入的兵力数量。因为以往的登陆作战大部分是在岛屿上展开的,这与面向大陆的登陆作战有巨大的差别。唯一值得比较的就是在莫尔兹比港的登陆作战行动,而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作战行动又是西南太平洋上除瓜岛争夺战之外持续时间最长,投入兵力最多,双方争夺最为激烈的一场登陆作战行动。在莫尔兹比港作战中,颜国忠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12万余人,而美军防御的总兵力是6万余人,这还算上了美军后期补充的兵力。如果以此为参照来确实登陆布里斯班的兵力的话,那么投入的陆战队必须得达到美军防御兵力的两倍半以上。美军在布里斯班以及附近地区的防御兵力达到了15万,就算扣除部分无法参战的部队,也有10万兵力可以调动。按照最低比例计算,需要投入的进攻部队得有25万,也就是大概13个陆战师,或者是20个陆军师。兵力本身不成问题,问题是,在没有夺取布里斯班港之前,几乎没有可能为这么多的部队提供足够的后勤支持!

“如果放弃布里斯班,在别的地方登陆的话,最好的选择就是悉尼附近,最合适的登陆地点是在悉尼北部地区,这边的防御部队比较少,登陆行动容易获得成功,而且可以迅速集中兵力攻打悉尼,夺取悉尼港,这样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颜国忠略微迟疑了一下,“而问题也正如你所提到的一样,这里已经远离了我们的岸基飞机,包括岸基重型轰炸机的作战范围,如果到时候美军的反击牵制住了我们的主力舰队的话,仅仅依靠舰队的支持,是不足以让陆战队顺利上岸的。因此,我们必须得考虑解决的办法。”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该打下几个前进基地,甚至彻底改变进攻策略。”

颜国忠笑了起来。“这个我们已经在讨论了,塔斯曼海上有几座小岛,从潜艇拍下来的照片看,豪勋爵岛与博尔斯皮拉米德岛上都有适合建立野战机场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来囤积作战物资,集结进攻部队。另外,这两座岛上的防御部队并不是很多,在舰队的支持下,攻打的难度也不大。主要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攻打了这两座岛屿,那么我们的意图就完全暴露了,如果麦克阿瑟以此判断我们的进攻目标是悉尼,而不是布里斯班的话,那他肯定会调整防御部署,而我们就算以这两座岛屿为前进基地,在前几批投入的地面部队的数量都不会很多,别说麦克阿瑟把主力调过来,就算他在这边多安排几个师的预备队充当机动防御部队,登陆作战都将遇到巨大的麻烦!”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设法骗过麦克阿瑟,让他相信我们仍然将在布里斯班登陆,而我们攻打南面的两座岛屿仅仅只是战役欺骗行动?”

颜国忠微微皱了下眉毛,突然就笑了起来。雷少卿看着颜国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

“小雷,你这话还真提醒了我。”颜国忠深思了一下,立即就说道,“之前我怎么就没有把问题反过来想呢?我们在担心麦克阿瑟会识破我们的计划,那么,我们就制造点假象出来,让麦克阿瑟认为我们在塔斯曼海上的行动只是战役佯攻,这一切都只是在为登陆布里斯班做准备而已。如果达到了这个目的,那么麦克阿瑟就将把主要兵力留在布里斯班,而等到我们登陆成功之后,他再做出反应就已经太迟了。”

雷少卿还没有想得这么深入,在颜国忠说出来之后,他也想到了。把主攻方向伪装成佯攻方向,那么就算麦克阿瑟起疑,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只要欺骗收到了效果,那么登陆澳洲的行动就将事半而功倍!

“这事我先找人策划一下,到时候,肯定需要舰队协助。”

“那我也先准备一下,舰队出力的地方,我们一定尽全力协助!”

两人就这么说定,雷少卿也立即向颜国忠告辞,可到底采取什么办法才能够迷惑美军,雷少卿没有想到,颜国忠也没有想到,这是参谋军官的新任务。

……

第十六卷 狂涛袭岸 第八节 战役伪装

通过利用各种手段,使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并最终达到战争目的,这是被称为战争欺骗。在战场上,“欺骗手段”处处可见。比如,士兵身穿接近背景色的作战服,就是用来欺骗敌人的视觉的。而为坦克、飞机等罩上伪装网,以避免被敌人发现,这也是一种欺骗手段。更有甚者,海军也开始为战舰涂上一些容易使人产生视觉误差的涂装,以此让敌人无法在远距离上辨认出战舰的种类,这也是欺骗手段。除了战术层面的欺骗之外,在战役层面,战略层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欺骗手段。而且,随着涉及的范围的扩大,欺骗敌人的方法也越多,难度也越大。要达到战役欺骗的目的,就不仅仅是让军人穿上作战服,给坦克罩上伪装网,或者是给战舰涂上伪装涂装那么简单的了。

负责具体的欺骗策划工作的是颜国忠专门安排的一批年轻参谋军官,其中一部分是从情报机构借来的人员。而除了由这些人来策划战术方面的欺骗计划外,颜国忠还招集了战区内各部队的主要指挥官,将各个任务落实到了具体的部队身上,并且直接任务任命各部队的指挥官负责具体的指挥安排。

三月十八日,在战区司令部的参谋军官拿出了几十种详细的方案之后,颜国忠就让人把这些欺骗计划的副本送到了各部队的指挥官那里去,雷少卿也收到了一份。同时,颜国忠还通知了各部队的负责人,在三月二十日召开会议,来落实具体的任务安排。也就是说,颜国忠给各部队的指挥官两天的时间,让他们来拿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雷少卿不得不佩服那些年轻参谋军官的想像力,为了达到战役欺骗的目的,这些参谋军官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甚至有人提到故意到澳洲沿海去弄沉一艘潜艇,在这艘潜艇上留下登陆澳洲大陆的作战计划。也就是故意让美军拿到作战计划,当然这是一份假的作战计划。也有人提到制造一起空难事故,让一名高级“军官”带着文件落到敌人的手里,让美军从他那里获得登陆作战的计划。还有人提到,故意让一批押送回帝国的俘虏逃出来,让这些俘虏碰巧闯进某个司令部,拿到作战计划后逃回去。可以说,这些都是“偏门”,而真正有效的办法还是一些具体的行动。

当时,由战区司令部的参谋军官提出的主要办法有以下几个。

一是在兵力集结与部署方面。尽量按照进攻布里斯班港的安排来进行,即将主力部队集中部署在努美阿,加强在塔斯曼海北部海域,以及珊瑚海南部海域的活动,做出进攻布里斯班港的样子来。而真正登陆的时候,投入的第一批登陆兵力并不需要很多,几个陆战师就足够了。而后期的增援兵力晚两天到达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这两天时间足够让部署在战场北部的部队机动过去了。

二是集中打击布里斯班港附近的美军防御设施。以及防线后方的主要军事目标,而主要利用的就是舰队与重型轰炸机。对于真正登陆地点附近的目标进行选择性轰炸,而且轰炸强度不能太高,轰炸时间则集中在夺取了豪勋爵岛与博尔斯皮拉米德岛之后,在登陆作战前三天再集中展开,而同时,还得进一步加强对布里斯班的轰炸行动。

三是侦察方面的安排,必须全面加强对布里斯班的侦察活动,主要动用远程侦察机,不分白天黑夜地执行侦察任务。另外,舰载侦察机也得参加侦察活动,还得安排地面侦察部队上岸,进行近距离侦察。对真正登陆地点的侦察工作则主要由潜艇完成,另外,在夺取了前进岛屿后,可以适当的安排空中侦察,只针对重点地区进行侦察,而不扩大侦察范围,而且严格控制侦察的次数。

四是对各参战部队的活动进行严格的管制,特别是对各部队之间的无线电联络要进行极为严密的管制,并且在重点地区制造大量的电波活动,重要情报通过纸面方式传递,而不通过电台发送。为了增强效果,甚至得将部分主力部队的电台转移到进攻布里斯班的方向上去,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作战物资的集结,后勤保障能力的投入,得完全按照进攻布里斯班的要求进行。也就是说,按照最大投入限度进行后勤准备,而不能因为选择的真正的进攻地点需要的投入不多,而降低后勤准备的力度,毕竟判断对手进攻方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观察对手为进攻做的准备了。

除了这几个主要方面的欺骗工作之外,其它几个次要的办法也很重要。比如使用新的密码,利用已经掌握的敌谍报网络来散布假消息,甚至在军队内部宣布假的进攻方案等等。雷少卿很仔细地看完了这份文件,除了佩服之外,他还是佩服。这些年轻参谋军官提到的办法有的看起来是异想天开,可细想一下,这确实是有重要意义的。比如,当时的一个建议是,制造一起假空难,在殉难人员中加入一个假的高级军官,而这名高级军官就正好带着登陆澳洲大陆作战行动的计划,或者是计划的一部分。只要这个假计划落入了美军的手里,那么麦克阿瑟就很难怀疑其真假性了。

三月二十日,各部队的指挥官都到达了维拉港,此时该计划仍然是绝密,只有各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才知道。雷少卿甚至没有把该计划告诉给李文龙,这是颜国忠明确要求了的。而来参加会议的各部队指挥官都只带了副官,连主要的助手都没有带上。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也很保密,当时很多来参加会议的指挥官都是找的别的理由离开部队的,比如前线陆战队指挥官袁野少将就是以回海军司令部为借口,中途到维拉港来参加会议,然后他还会真的赶回舟山,在那边休息几天再赶回来。反正,当时为了保密,颜国忠把什么办法都用上了。

会议是在晚上召开的。颜国忠首先强调了会议的保密性,以及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接着,各部队的指挥官就详细的商讨了战区司令部提出的几种主要的欺骗手段,以及在执行这一安排时,各部队的详细任务。另外,几个有着重要意义的次要欺骗手段也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各部队的行动安排。当时,雷少卿是代表舰队参加这次作战会议的,而舰队也分到了几个任务,或者说是在几个任务中与其他部队配合行动。

会议一直开到凌晨,天亮前,那些从外地赶来的部队指挥官都乘坐飞机离开了,雷少卿的司令部就在维拉港。所以他不存在需要掩饰行踪的麻烦。颜国忠在送走了其他部队的指挥官后,还把雷少卿单独留了下来。

“坐吧,这几天,你也在考虑舰队的行动吧?”

雷少卿点了点头,然后接过了颜国忠递来的香烟。“我大概考虑了一下,现在两支特混舰队还没有回来。其具体的安排也没有下来,所以我觉得,由李文龙的战区舰队免遭具体的行动比较合适。我们也没有必要向舰队司令官解释具体的行动,这对保密工作也有一定的好处。”

雷少卿并不是怀疑郝东觉与黄晓天的忠诚问题,而是由特混舰队来执行任务的话,那么不管是郝东觉还是黄晓天都得向海军司令部汇报,而中途肯定需要经过很多人的转手,知道的人越多,那么保密的程度就越低。

“这个没问题。由李文龙来负责的话,你不需要解释得太多,也没有必要解释。这些事情,最好由你亲自负责,只需要向李文龙下达执行任务的命令就行了。”

雷少卿点了点头,他也正是这么想的。由战区舰队负责的话,这属于战区内部事务,不需要在完成任务之前向海军司令部汇报。而且李文龙是向颜国忠与雷少卿负责的,并不直接与海军司令部联系,这样,就减少了知道该计划人员的数量。

“今天上午,我已经跟甘永兴提到过这次的行动了。”颜国忠的目光在雷少卿身上停留了一阵,“这次的行动是你提出来的,参谋长在知道后也很高兴,他让我告诉你,第五特混舰队最迟在下个月就能到达西南太平洋战区,而姜仲民将会提前到这边来,如果可以的话,你应该单独与姜仲民谈一谈。”

“怎么谈?”雷少卿微微皱了下眉毛,他觉得跟姜仲民实在没有什么好谈的。

颜国忠笑了起来,然后摇了摇头,“你与姜仲民的关系,我不想多加评论。说实话,我跟谈仁皓配合了好几年,对他也是很了解的。而你与仁皓是好兄弟,那么你就应该站在他的位置考虑一下。”

雷少卿没有去接话,他不知道颜国忠说这番话的意思。

“我想,谈仁皓将军肯定不希望你与姜仲民的关系搞得很僵。”颜国忠暗叹了口气,海军北部这些年轻将领之间的竞争很是残酷。“这么说吧,姜仲民到底是怎么个人,我并不感兴趣。作为战区司令官,我的唯一责任就是指挥好战区内的作战行动,并且达到战役目的。而你作为战区舰队司令官,是有责任配合,并且支持我的。所以,我希望你能够放下个人感情因素,尽到一个战区舰队司令官的本职工作。”

雷少卿长出了口气,然后说道:“老颜,这事你不需要担心,既然我当初接受了参谋长的安排,同意到这边来担负起指挥舰队作战的职责与任务,那我就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只是,我现在连战区舰队司令官到底有什么样的权力都不清楚,又怎么来指挥战区内的舰队呢?”

“这……”颜国忠的神色也沉了下来,“这个问题我也多次向甘永兴提到过了,可他没有给我任何直接的答复。现在,我能够保证的是,战区舰队是由你来负责指挥的,李文龙直接向你负责,我也不会干预你的指挥工作,当然,你得配合战区其他部队的行动。”

“这个我知道,我已经跟李文龙联系过了,他最近几天就会赶回来,到时候,我再跟他详细谈一下。”

颜国忠笑了起来,“这就好,李文龙也是第一特混舰队出来的,你在第一特混舰队当参谋长的时候,他应该是舰队里的舰长吧?你们的关系应该是不错的,而且李文龙也应该听从你的指挥。至于其它的问题,我会设法帮你向参谋长提出来的。如果可能的话,将在我们进攻澳洲之前,就会有具体的安排了。”

雷少卿并没有继续“为难”颜国忠,从颜国忠的态度上看得出来,他对海军司令部安排战区舰队司令官的事情还是有一些不满的,主要就是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范围根本就没有明确下来,而这在指挥环节上可能造成的问题将会相当严重。如果到时候因为这个职权范围不明确的话,雷少卿与前线的特混舰队司令官之间产生矛盾,或者是对战役的理解有分歧的话,就将直接威胁到战役的进展。而作为战区司令官,颜国忠绝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就算雷少卿不主动提出这个问题,颜国忠也会设法从甘永兴那里得到明确的答复,把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范围确定下来,理顺指挥体系上的上下关系。

两人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再讨论了一下这次欺骗行动的具体安排之后,雷少卿就主动告辞了。舰队分到的任务并不轻,各个环节的安排也很紧凑,他还得回去把相关的事情都部署好,并且在李文龙回来后,把具体的行动安排下去呢。

第十六卷 狂涛袭岸 第九节 权责

为达到欺骗美军,让美军把兵力集中在布里斯班的目的,相关的战术性欺骗行动很快就展开了,而首先行动起来的就是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打击部队。

从新喀里多尼亚岛到布里斯班的直线距离大概是1400公里,这正好在“狼鸠”式重型轰炸机的最大打击半径之内。而当时,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与澳洲之间还有几座小岛礁,只是这些岛礁的面积都很小,无法建立机场,所以作战飞机只能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亚岛,而战术飞机是无法飞到布里斯班去执行轰炸任务的。

为了给这些重型轰炸机提供护航力量,由李文龙指挥的战区舰队机动到了塔斯曼海北部海域,在距离布里斯班港大概350海里处进行机动巡逻。此时,两艘小型航母上搭载的全是“金鹰”式战斗机,而每天上午跟下午,两艘航母上的战斗机将轮番出动一次(实际上,是每艘航母各出动一半的战斗机),为轰炸机群提供护航掩护,而另外的一批战斗机则执行舰队防空任务,避免遭到美军轰炸机的突然打击。另外,当时战区舰队巡逻的海域距离距离新喀里多尼亚大概有500海里左右,因此可以及时地获得补充的战斗机,同时还可以安排舰队里的水上飞机,以及在附近活动的潜艇去营救外海迫降的飞行员。这也变相的增强了战区舰队的作战能力。

在没有办法用岸基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的情况下,出动舰载战斗机为轰炸机群护航是唯一的办法。而战区舰队里的两艘小型航母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正是小型航母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在大部分情况下,小型航母并不适合参加激烈的、高强度的舰队决战,但是其持续作战能力、速度,以及搭载的作战飞机数量都比更多小的护航航母好,可以承担更为繁重的支援任务。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海军的小型航母逐渐退出了一线战场,逐步转移到威胁不是很高的海域活动主要承担的就是战役与战术支援任务。而为轰炸机群提供护航战斗机。这也算得上是战役支援任务吧。

得到了战斗机掩护的轰炸机的生存能力是非常高的,这一点,在之前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帝国海军也做了一个广泛的调查。甚至参考了欧洲战场那边的轰炸行动。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护航战斗机的数量能够达到轰炸机数量的两成以上的话,那么轰炸机的损失率将明显降低。也就是说,45架“金鹰”可以为220架左右的重型轰炸机提供掩护。而有护航战斗机掩护的轰炸机的损失率只有没有掩护的轰炸机的损失率的三分之一左右。而这个收益比是相当高的。因此,在实战中,帝国海军将为轰炸机提供护航战斗机写进了战斗守则里面,只要有足够的基础条件,就必须得为轰炸机群提供足够的护航战斗机!

轰炸行动从四月一日开始。这已经过了最初预计在三月底开始的登陆澳洲的时间。当时海军司令部已经修改了登陆澳洲的战役时间安排,主要原因不是颜国忠的准备不充分,而是当时美国海军已经恢复了实力新的挑战已经出现,所以适当的延迟了登陆澳洲的作战行动。等到局势更加明朗之后再确定具体的时间安排。

轰炸的前三天,轰炸机的损失率一直偏高。在第一天的两轮轰炸中,出动了450架次,损失了21架轰炸机(只是被击落的,不包含在返回后报废的),第二天出动了438架次,损失了22架,第三天出动了442架次,损失了19架。相对而言,这个损失比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超过4%的战斗损失率已经很吓人了。而导致轰炸机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不是护航战斗机不到位,而是前三天的轰炸主要目标是机场,而且当时美军的防空战斗机都是部署在前线的,其防空作战能力相对强大,轰炸机群遭遇到了敌机的猛烈拦截,损失多一点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第四天开始,轰炸机的损失率逐渐降低了下来。在第四天的轰炸中,452个架次只损失了16架,第五天出动448架次只损失了15架,第六天出动了435架次,只损失了11架,到第七天,出动了463架次,只损失了6架。随着美军的防空系统被逐渐摧毁,特别是美军的防空战斗机被迫转移到后方阵地、轰炸线路的选择余地更大、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大量损失,这些都变相地减少了轰炸机的损失率。而轰炸行动也就越来越顺利了。

除了轰炸之外,其它的相关准备工作也同时展开。按照计划,大批部队开始在新喀里多尼亚集结,而且这边的无线电活动密度明显提高了很多。运载着作战物资的船队陆续到达努美阿,将大批的物资送了过来,而且就囤积在努美阿港。另外,原本部署在后方的作战部队也在陆续赶往努美阿。

对布里斯班的侦察行动在四月三日开始,几乎每天都有十多架远程侦察机到达布里斯班上空,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在布里斯班外的海域上空活动。到四月八日的时候,侦察行动达到了巅峰,当天,至少有50个架次的侦察机出现在布里斯班以及附近地区上空。

第二特混舰队在四月十日回到了战场,并且在四月十一日就进入了塔斯曼海,当天,郝东觉就派遣轰炸机去轰炸了布里斯班附近的美军海防阵地。本来这个任务是留给李文龙的战区舰队的,可当时战区舰队只能勉强为轰炸机群提供护航战斗机,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执行轰炸任务了,所以在第二特混舰队返回战场之后,雷少卿把这个任务安排给了郝东觉,只是,郝东觉并不知道轰炸布里斯班的行动只是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而已。而这时候,雷少卿也知道第四特混舰队将被派往中太平洋。

四月十二日,一架侦察机在布里斯班附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