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国潜艇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破交作战,二是侦察。三是自由猎杀。在战争的前几年里,潜艇主要执行前两个任务,直到大批的新式潜艇服役之后,自由猎杀才被放进了艇长的任务清单里面。作为潜艇的特色,隐蔽是其攻击,乃至生存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这也就注定了潜艇在这个广袤的战场上的位置。

廖鸿鹏就是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潜艇艇长。如果说他默默无闻,也许还不太准确,毕竟他有一个名声响当当的老子,还有一个厉害的妹夫,可真正知道廖鸿鹏是廖汉翔的儿子,是谈仁皓的大舅子的人并不多。这也是廖鸿鹏的性格施然吧,正因为他老子在太平洋战区担任战区司令官,结果他硬是在领到了一艘新潜艇之后,要求前去西南太平洋战区,而不是太平洋战区服役,因为他不想受他那个满脑子都是航空兵作战思想理论的老子的影响,或者更准确的一点说,他是不想让别人觉得他是在靠自己的老子奋斗。

从“第二次马里亚纳海战”之后,廖鸿鹏就被派到了西南太平洋上来。他指挥的潜艇编号为211,这是一艘新型“丙”型潜艇。

在五月份的时候,他执行完了第四次战斗巡逻任务,获得了一次大概一个月的休假时间。可他没有回家,他甚至没有离开潜艇,因为在此期间,他的这艘宝贵潜艇将接受一次重大的改进。

25年初的时候,德国人首先发明了一项能够大幅度提高潜艇性能的设备:通气管。之前,潜艇要想为电池充电,就必须得浮上海面,因为柴油机运转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而潜艇在海面下是没有氧气供应的。而要为所有电池都充满电,就需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在此期间内,潜艇是最容易受到威胁的,唐帝国损失的潜艇中,有超过六成是在充电的时候(或者前后)被反潜飞机发现,然后被击沉的。而德国因此损失的潜艇更多!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潜艇选择在夜间上浮充电,白天在海面下潜航,这极大的限制了潜艇的战术使用,更降低了潜艇在战场上抓住战机的能力,也因此而错过了太多的机会。

解决充电难的问题成为了提高潜艇生存能力与战斗力的关键,在不需要空气的动力系统出现之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潜艇在海面下也能够获得空气,好让柴油机运转,为电池充电,甚至让潜艇能够在海面下高速航行。而“通气管”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发明的。”通气管”的技术并不复杂,实际上就是将一根连接在潜艇上地管子伸出海面,这样空气就能进入潜艇内部了。而整个“通气管”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

怎么避免海水倒涌进来!潜艇在航行的时候不可能保持在一个恒定地深度上,上下起伏是肯定的,另外。海面也不可能完全平静,特别是在海况恶劣地情况下。

几米,甚至十几米的大浪也是很常见的。而通气管不可能伸出海面太多,不然就失去了隐蔽性,因此很有可能送进潜艇内部的不是空气,而是海水!最终。德国人用了几个极为巧妙的办法办法,即在通气管地端口安装一个浮动阀门,如果通气管被淹没的话,那么阀门就自动关闭,而只要通气管的端口在海面上,那么就自动开启,整个机构非常的简单。

唐帝国在三月份的时候就引进了这一技术,先安装到了一艘潜艇上,做了几次试验之后,立即开始为当时所有的“丙”型潜艇安装通气管。因为“乙”型潜艇的指挥塔太小(通气管是安装在指挥塔上的),因此无法立即采用,必须要做一些修改。所以首先装备通气管的就是“丙”型潜艇。

整个改进工作花了二十天就完成了,廖鸿鹏立即组织艇员进行海试,试验结果让他非常满意,潜艇可以在海面下直接使用柴油机。以8节的速度航行根本没有问题,而且这还能够保证电池里地电量一直保持在最大限度上,如果遭到攻击的话,潜艇可以立即深潜,而不需要担心电池用光,被迫上浮的事情出现。

完成了验收工作之后,211号潜艇立即奔赴西南太平洋战区,七月上旬的时候,这艘潜艇就来到了拉包尔,在这里补充了燃料,淡水,食物之后,潜艇再次上路,开始珊瑚海战场。而当时,珊瑚海是帝国潜艇活动的重点区域,被美国人称为“重灾区”。

“丙”型潜艇的持续能力超过了60天,曾经有一艘“丙”型潜艇创造了93天的活动纪录。也就是说,廖鸿鹏地这艘潜艇在七月十日左右离开拉包尔之后,可以在珊瑚海上至少巡逻到九月初。

正个七月,以及八月的前几天,211号潜艇一直在珊瑚海南部海域活动,这里是美国船只出现频繁的海域,在前四次战斗巡逻中,他在这一海域与另外几艘潜艇配合,已经干掉了至少30艘美国舰船,仅211号潜艇就用42条鱼雷击沉了至少8艘商船,廖鸿鹏的战果已经累计到了85万载重吨。这次,他的潜艇上有18条鱼雷,其中有8条是装鱼雷发射管里的。

另外,潜艇的甲板上还有一门80毫米炮,与一门20毫米机关炮,只是,他绝不希望用上这两门火炮。

这次的运气并不好,到了七月底,廖鸿鹏只用火炮击沉了两艘小渔船(被美军征用的渔船),到八月初的时候,他接到了新的命令,立即前往维拉港外围,搜集美军舰队的活动情况。也就是说,211号潜艇不再执行破交作战,而是执行侦察行动。

这个任务让廖鸿鹏有点恼火,他的潜艇上还有18条鱼雷没有用掉呢,而在侦察行动中,首要任务是把敌舰队的行踪报告回去,而不是朝敌人的战舰发射鱼雷。也就是说,他很有可能最后带着所有的鱼雷返回拉包尔!可命令就是命令,在让大副检查了潜艇上的食物与淡水储备之后,廖鸿鹏下令让潜艇奔赴维拉港。

八月五日的时候,211号潜艇就到达了维拉港西南面海域,也就是珊瑚海的东面海域,在距离维拉港大概120海里处潜伏了下来。潜艇是在夜间到达的,廖鸿鹏让人拆掉了通气管(当时的通气管是拼凑起来的,不用的时候可以拆掉捆绑在潜艇上)。他现在已经不需要快速机动,也不需要高速航行了。侦察任务的一大特点就是,潜艇在白天从海面下靠近港口,然后坐等敌舰队出现,而在夜间则撤到外围海域浮上来为电池充电,顺便让艇员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而通气管会降低潜艇的水下航行速度的(使用电池状态),而且很容易使潜艇暴露,所以通气管在这个时候是不适用的。

这一等就是好几天,直到十日,美军舰队到达维拉港的时候,廖鸿鹏才有了第一个收入。当时他的潜艇正在维拉港西南面大概95海里出充电,充电即将完成,接着他就发现了那支庞大的美军舰队。到天亮前,廖鸿鹏的潜艇在美舰队屁股后面跟了大概四个多小时,大概摸清楚了美舰队的规模,随后就在清晨发出了电报。这正是那份前往布里斯班港的美军舰队的情报。

接着,又是好几天的枯燥的等待。这是侦察任务最难让人消磨的,不但那些艇员很是烦躁,连廖鸿鹏也不例外。211号潜艇就如同在做例行检查一样,每天凌晨开始向维拉港靠近,在四点左右下潜,然后以四节的速度在海面下转悠。到天黑之后,潜艇返回外海,并且在距离维拉港50海里之后,浮上水面开始为电池充电,然后在凌晨再次转向……

这简直就是一个“死循环”了,除了这种机械般的航行之外,几乎无事可做。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潜艇上的官兵的情绪也开始浮躁了起来。到十九日的时候,潜艇已经在外执行了四十天的作战巡逻任务了,这是一个官兵承受能力的极限点,或者说是大部分人的生理承受极限点,四十天的枯燥生活是很容易让人疯狂的,而且此时潜艇上已经没有了新鲜的蔬菜与水果,有的只是罐头食品,以及那些怎么吃都没有味道的肉制品。

“老廖,我是不是该准备返回了?”

廖鸿鹏看了眼天上的星座,然后点了点头,他正要下令潜艇朝维拉港返航,就看到远处海面上一些微弱的闪光,大副也立即看到了那些闪光点,那不是星星发出的,那是战舰上发出来的,接着,紧急下潜的警报声想了起来。

第十二卷 怒海争雄 第八节 信号弹

到20日清晨的时候,谈仁皓也有点坐不住了,“中途岛海战”已经过去了十天,就算尼米兹从头开始准备,美军陆战队也已经到达了登陆场附近了,可为什么美军还是没有任何的行动?难道尼米兹手里没有足够的陆战队,或者是没有足够的登陆舰队?

吃完了早饭,谈仁皓就来到司令舱,郝东觉比他早到一步,一走进司令舱,他就感到气氛有点不对劲,轮换去休息的参谋没有离开,而是在旁边做着协助工作。

“我正要派人去叫你。”郝东觉快步走了过来,把手里的那份才弄出来的电报给了谈仁皓,“廖汉翔将军才发来的,美军在今天清晨轰炸了威克岛机场,海航的战机已经大部分转移到了夸贾林环礁去了,机场的损失很严重。另外,我们的远程侦察机也发现了美国的登陆舰队,大概马上就要冲滩了。”

谈仁皓先是没有反应过来,接着就接过了电报,迅速地看了一眼。

电报内容只有几百个字,重点提到了美军轰炸机群的规模,以及岛屿上遭到的破坏,还有发现美登陆舰队的规模等等。

“岛上有多少我们的陆战队?”

“大概8000人,这是廖汉翔能够派过去的所有兵力了。他肯定收到了你的警告,可是现在太平洋战区那边的兵力很紧张,而且运输力量不够,所以廖汉翔只能通过空运增援部分兵力,而无法用海运提供大规模增援。”

“美军至少有两个师的陆战队!”谈仁皓走到了海图桌边,“而美军陆战师的规模比我们的大。至少一个师有两万官兵,而我们只有8000守军,妈的。尼米兹是不是疯了,威克岛那么点地方。他竟然要投入两个师,四万官兵!”

郝东觉也跟了过来。”如果美军投入两个师的话,威克岛上地守军坚持不了十天!”

“第二特混舰队有没有离开关岛?”

“不是很清楚,现在没有收到第二特混舰队出发的消息。”

谈仁皓沉思了起来,这时候一名参谋把他的茶杯送了过来。在司令官戒烟之后,茶杯就替代了香烟。

美军如果在威克岛投入两个陆战师的兵力的话,这就是在用石头砸鸡蛋,就算廖汉翔部署在威克岛上的是最精锐的帝国陆战队,也不可能坚持十天以上,甚至连五天都坚持不住。可问题是,尼米兹手里到底还有多少兵力去完成下一阶段地进攻?

从之前获得的情报来看,尼米兹手里应该有十个陆战师的兵力,而且运输能力与登陆战舰的数量足够他一次投送两个师的兵力了。这十个陆战师中,有三个是肯定得留在夏威夷群岛的。除非尼米兹连自己的老巢都不要了。而之前在中途岛上,至少消耗掉了美军的三个陆战师,也就是说。尼米兹手里最多只有四个陆战师可以用来反击,而夏威夷群岛上的那三个陆战师会被作为预备队使用。现在一口气在威克岛投入了两个师的兵力,另外两个师是打不下中途岛地,而要迅速扫荡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的难度也很大。那么,尼米兹到底想干什么?

“将军,新的电报,战区司令部发来地。”

谈仁皓转过头来的时候,郝东觉已经接过了电报。”颜国忠发来的,美军舰队离开了维拉港,规模不详,潜艇是在今天凌晨发现这支舰队的,晚了几个小时才发回电报。”

“并不算晚,尼米兹地反击就是让哈尔西发动进攻的信号弹,而美军在部署舰队轰炸威克岛的时候,尼米兹肯定把消息告诉了哈尔西,一次漂亮的跨战区协同作战。”谈仁皓接过了电报,迅速地看了一遍,“有数十艘战舰,其中至少六艘万吨以上的大型战舰,这肯定是第31特混舰队。”

“现在他们在向西航行,是不是准备去与第32特混舰队会合?”

谈仁皓没有急着开口,他挪到了一边,好让参谋军官在海图上标出美舰队的航线。现在第31特混舰队向哪个方向航行并不重要,毕竟哈尔西可以让舰队迅速转向。现在重要的是,哈尔西将在什么时候发动进攻!谈仁皓抬头看了眼航海钟,已经七点过了,威克岛上的战斗肯定还在继续,现在美军第52特混舰队肯定在威克岛东北方向上,这样从夸贾林环礁出发的轰炸机就威胁不到这支舰队了。按照正常的准备速度,美军大概在七点半到八点半之间登陆。想到这,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威克岛上的战斗会拖上几天的,而他应该关心的是哈尔西的行动。

郝东觉也没有去打扰谈仁皓,他安排那些轮班休息的参谋陆续离开了司令舱。司令官还没有下达战备命令,所以不需要这么多人呆在司令舱里。

谈仁皓一直在沉思着,他总觉得哪里有点问题。尼米兹的反击已经开始了,可问题是,他这次的反击来得太猛了一点,打了第一仗之后,难道准备就在威克岛停下来,而不继续南下吗?最重要的是,威克岛现在的战斗还没有影响到西南太平洋战区这边,那么,哈尔西为什么要继续前进呢?这与谈仁皓之前的分析是不相吻合的,尼米兹的这次进攻没有带来什么震撼效果,威克岛遭到打击已经在预料之中了,那么哈尔西就没有机会发动突然袭击。只要中太平洋上拖上几天的时间,西南太平洋这边的战斗就将有个结果,而尼米兹在中太平洋上搅起的风浪根本就无伤大雅。

见到通信参谋又收到了一份电报,郝东觉立即走了过去,没有让他去打扰司令官。在看完了电报之后,郝东觉迟疑了一下,这才朝谈仁皓走了过去。

“第二特混舰队出发了。

谈仁皓抬起了头来。他的目光有点离散,没有集中到一点上。

“另外,还有老雷的消息。他已经度过危险期了,大概就这两天被送回舟山。”

“你开始说什么?”谈仁皓突然反应了过来。

“老雷他已经……”

“不是。第二特混舰队,你是说,第二特混舰队已经出港了?”

郝东觉点了点头,说道:“第二特混舰队在六点左右离开了阿普拉港,是由郑冠华指挥地。现在正在向威克岛方向前进。”

谈仁皓压了压头,作为旁观者,他在这一刻看得比谁都清楚。也许,迫使第二特混舰队出战,这才是美军的最终目的。可问题是,现在尼米兹手里就只有三艘小型航母,就算用斯普鲁恩斯换下特纳,三艘小型航母也不会比一艘帝国地舰队航母强多少,至少双方在航空作战能力方面是旗鼓相当的。另外,双方都有强大地护航战舰群。而这次航母之间的决战肯定不会很快产生。那么,尼米兹凭什么认为有足够的把握击败第二特混舰队呢?如果最后失败的是美军的话,那么他的反击就将彻底失败。除非……

想到这。谈仁皓立即放下了电报,回到了海图桌前,当他看到表示第31特混舰队的那条红色航线的时候,立即皱起了眉毛。如果美军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中太平洋上发动战略反击。而且尼米兹的目标是马里亚纳群岛,麦克阿瑟继续死守西南太平洋的话,那么哈尔西的第31特混舰队很有可能机动到尼米兹那边去,而西南太平洋上美军有六艘小型航母,七艘战列舰,只要在岸基战机的掩护之下活动,谈仁皓几乎拿它们没有办法。换句话说,这次美军的重点不在西南太平洋。

“我们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东北方向上有多少潜艇?”谈仁皓朝郝东觉问了一句。

“不会超过十艘,而且大部分都不在侦察位置上。”

“立即派飞机回伦内尔岛,联系颜国忠将军,让他立即安排远程侦察机监视新赫布里底群岛东北方向上地海域,另外,命令这边的所有潜艇执行侦察任务。如果第31特混舰队出现在这边的话,要立即报告。”

郝东觉朝通信参谋点了点头,这才走近了谈仁皓。”你怀疑第31特混舰队会去尼米兹那边?”

“有这个可能,但是现在还不能确定。”谈仁皓托住了下巴,“监视严密一点是没有问题地,这只是现在的一种可能。至于到底是怎么一种情况,恐怕我们还得等待更多的消息。而第二特混舰队的行动就是关键。”

郝东觉微微点了点头,他开始也正好想到了这一点。

“这次尼米兹地部署很让人迷惑,虚虚实实,根本就摸不清他把重点放在哪。”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现在我们整条防线上都有可能遭到攻击,如果第31特混舰队去中太平洋的话,那么廖汉翔那边的麻烦就大了。”

“我们可以迫使他留下来。”

谈仁皓点了点头。”这个我知道,颜国忠将军等的肯定就是这个消息吧。只要第31特混舰队敢离开西南太平洋战区,那么我们就攻打新赫布里底群岛,让美军在西南太平洋上陷入被动。到时候,第四特混舰队支援陆战队攻打莫尔兹比港。美军在中太平洋上猛攻,我们就在西南太平洋上猛攻,到时候,看谁先坚持不住!”

“尼米兹应该清楚我们的这个部署,而且现在颜国忠手里那十几个师的陆战队的兵力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还有我们集结在莱城,拉包尔,瓜岛的登陆舰队,运输船队,这些都足以支持陆战队同时进攻新赫布里底群岛与莫尔兹比港,而我们需要的也只是时间而已。如果尼米兹在这个时候把第31特混舰队抽调到中太平洋战场上去的话,恐怕麦克阿瑟是不会答应的。

“这些我们没有必要去猜测。”谈仁皓坐了下来,“还是按照计划行动,等下派飞机去联系第四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郝东觉刚去安排水上飞机出发,参谋又送来了一份情报,这是从颜国忠那里发来的第二份电报。一艘在布里斯班港外围活动的潜艇发现了出港的美军舰队,这支舰队正在朝着东北方向航行。等到郝东觉赶回来的时候,参谋军官已经在海图上标出了这支舰队被发现的海域,以及当时的航向。

“应该是第32特混舰队,也许第33特混舰队也在里面。”

谈仁皓沉思了一阵,说道:“看来,我们现在根本就无法知道哈尔西到底要做什么。如果三支美舰队都已经出港的话,那么他们的目的可能有两个。一是我们开始分析的,哈尔西去中太平洋支援尼米兹,米切尔与金凯德在这边拖住我们。二是三支特混舰队集体出战,争取迅速解决掉我们,然后协助麦克阿瑟发动全面反击,而尼米兹也将在此时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不管怎么说,他们肯定会有舰队在珊瑚海里面活动。”

“侦察机有消息了吗?”

“如果情报正确,我们最快也要在晚上才能与美舰队遭遇的。”

谈仁皓愣了一下,然后笑着摇了摇头。”那么,我们就首先确定到底有几支美舰队在珊瑚海里活动,摸清楚了情况之后,这场战斗就好打了。”

“那我们还得继续耐心的等待。”

谈仁皓坐了下来。在战场上,他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就是斯普鲁恩斯了,哈尔西都算不上是最厉害的对手。可是从战役布局上来看,尼米兹的能力显然在麦克阿瑟之上,而且尼米兹更懂得怎么巧妙的利用海军舰队的力量,怎么趁敌不备发动攻击,以及怎么把胜利最大化。这些,都是麦克阿瑟所不具备的能力。直到此时,谈仁皓都没有办法摸清楚尼米兹的目的与主要动向,这让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出拳,该怎么移动脚步!

其他两支舰队的消息,以及颜国忠的消息都陆续送到,而此时珊瑚海上风平浪静,没有一点硝烟的味道。

第十二卷 怒海争雄 第九节 意外的结果

“中途岛海战”的结果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意外的结果。在这场海战中,美军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甚至可以说是吃了不少的亏。不管是损失的战舰数量,吨位,还是损失的官兵等各方面,美国海军都比唐帝国海军要多。可问题是,在战役结束之后,美国海军获得了宝贵的制海权。

尼米兹并不认为斯普鲁恩斯的指挥有什么问题,第51特混舰队损失惨重是有很多偶然因素的,比如舰队官兵的素质(原本第51特混舰队是可以避开第二特混舰队的侦察机的),还有唐帝国轰炸机部队的高投弹准确率,以及第52特混舰队的错误判断,与错误行动。这些实际上都是导致第51特混舰队损失惨痛的直接原因。在整个作战行动中,斯普鲁恩斯很清楚自己的任务与目的,而且最终也完成了作战任务,将第二特混舰队赶出了中途岛附近海域。

作为战区司令官,尼米兹没有急着去追究谁的责任,他最需要做的是确定下一步的作战行动。当时,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大部分参谋都支持立即反攻中途岛,趁唐帝国陆战队立足未稳的机会,立即派陆战队登上中途岛。除非唐帝国海军抽调舰队赶赴中太平洋,不然的话,美军陆战队可以在第52特混舰队的支持下攻占中途岛,完成作战行动!

尼米兹也曾经有过这个想法,因为中途岛实在是太重要了。可问题是,等他把登陆舰队准备好的时候,唐帝国的运输船队也已经到达了中途岛。而当时第52特混舰队还没有到达中途岛附近海域,根本就来不及阻止唐帝国向中途岛增援部队。接着,唐帝国海军航空兵地战机开始在中途岛上空巡逻。反攻中途岛的作战难度陡升不少,没有充足的准备。

没有强大地舰队,进攻中途岛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中途岛上地唐帝国陆战队已经增加到了三个师(实际上是两个半师),而要迅速攻占中途岛,至少需要投入四个陆战师的兵力。而这几乎是当时尼米兹手里的所有机动兵力,增援部队要在25日之后才能到达,如果陷入中途岛的苦战之中的话,那么尼米兹地其他反击计划就得暂时放到一边去了。

十三日,斯普鲁恩斯赶在第51特混舰队之前,乘坐飞机,途径好几座岛屿,先行返回了珍珠港。在了解清楚了情况之后,他立即提出建议,首先攻击威克岛。孤立中途岛,甚至可以跳过中途岛,在打下威克岛之后。立即南下攻打马绍尔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完成尼米兹对麦克阿瑟的承诺,最后集中兵力攻打中途岛,或者是进军马里亚纳群岛。

3z436D。

斯普鲁恩斯这个建议的核心思想就是先把中途岛放在一边。完成别的反击任务之后、再来收拾中途岛上的唐帝国陆战队。可这个建议的关键点是,美军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舰队,必须要保证制海权在美军的手里,如果没有制海权,那么这个反击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当时,唐帝国第二特混舰队还有一艘舰队航母没有受伤,这个消息是肯定了的,而且唐帝国随时有可能向第二特混舰队增援两艘小型航母。而美军在中太平洋上只有三艘小型航母,最多与对手持平,甚至还差了一截。怎么确保制海权?

如果从西南太平洋上调遣舰队回来的话,首先是麦克阿瑟会反对,其次总统也不会批准,最关键的是,唐帝国在西南太平洋上屯兵数十万,如果哈尔西的舰队被抽调走的话,那么唐帝国肯定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到时候新赫布里底群岛,莫尔兹比港,乃至新喀里多尼亚岛都将不保,西南太平洋战区就彻底完蛋了,唐帝国的陆战队将迅速登陆澳洲大陆,美军的防线就将彻底地崩溃!

可问题是,没有舰队的话,那么就无法实施这个计划。斯普鲁恩斯在返回珍珠港的时候还带回了“富兰克林”号航母的受伤情况,他保证能够在反击开始的时候让这艘航母编入舰队作战。尼米兹没有急着答应,而是在15日,也就是“富兰克林”号舰队航母与那几十艘护航战舰返回了珍珠港,在由港口里的修船工人确定了航母的情况之后,他这才下达命令,必须要在三天之内修复这艘航母,并且让斯普鲁恩斯全权负责航母的修理工作。舰队必须要在十八日离开珍珠港,与第52特混舰队会合。到时候,第52特混舰队将改为第51特混舰队,由斯普鲁恩斯指挥,特纳则调回第五舰队司令部。

要在三天之内修复“富兰克林”号航母,这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艘航母在战斗中遭到了两次轰炸,中了五枚500公斤航空穿甲弹,舰体内,三分之一的舱室被炸毁,而且两部弹射器都被炸毁,两台锅炉损毁,还有一台蒸汽轮机损毁,大量的关键设备都被损毁。按照以往的修船速度,这艘航母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来修理。可现在,尼米兹只给了斯普鲁恩斯三天的时间,而且是从十五日,舰队到达珍珠港的那一天算起的,实际上,也就只有60多个小时而已。

“战争使人疯狂”这句话并没有错,当初唐帝国的“长江”号航母在“菲律宾海战”中遭到重创,结果在数日之内修复(这成了后来“长江”号无法完全恢复战斗力的主要原因,很多维修工作做得太粗糙了,而要让航母恢复全部的战斗力的话,就要完全翻新,这比建造一艘新航母的费用还要昂贵),让第一特混舰队拥有了两艘航母,并且在随后的战斗中击败了第17特混舰队,为“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现在,美军也需要一个奇迹。”富兰克林”号航母能不能修复,能不能参加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这将直接关系到尼米兹在中太平洋上地反击能否成功。

斯普鲁恩斯是做出了保证的,尼米兹也没有再去为修复航母的事情而烦恼。在“富兰克林”号被拖上了船台的时候(为了加快修复速度,当时航母上的剩余燃料都没有被抽出来)。尼米兹也开始着手部署反击行动地其他准备工作。

陆战队方面,尼米兹可以调集四个陆战师的兵力。而当时集结在珍珠港的美军登陆舰队以及运输船队,可以保证一次运送两个师的陆战队,以及配套的重型准备,火炮,供其使用一个月地作战物资。

美军的运输与投送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当时美国海军的大型战舰都是在东海岸建造的,在战争爆发之后,美国西海岸的几个港口里都新建了船厂,虽然无法建造大型战舰,但是却能够为海军提供登陆舰艇,运输船只,以及快艇等小型战舰。这样,太平洋战区可以获得及时的补充。另外,美国建造的万吨级货轮不仅仅是北大西洋上的运输主力,而且在太平洋战场上也广泛使用。比如。在从美国本土到澳洲大陆的航线上,常年有六支以上地船队在往返航行,而在美国本土到夏威夷群岛的航线上。也有四支船队在来回运送物资。这些船队里货轮的数量在三十到六十艘之间,如果临时加强的话,还出现过由八十多艘货轮组成的巨型船队。当时,在太平洋上活动的万吨级标准货轮已经有200多艘了。而这些货轮除了承担战略运输任务之外,还承担起了战役运输工作,尼米兹可以随时抽调珍珠港里的货轮来完成战役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