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居民死亡。神户挨了五次轰炸,三十多万居民死亡。广岛挨了三次轰炸,二十多万人死亡。另外,长崎,富冈,马关,横滨等等城市都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

当谈仁皓看到这一系列的清单时,他一方面惊叹战略轰炸带来的巨大破坏,另外一方面也在感叹,帝国的情报部门怎么在收集这些情报时就那么厉害呢?连有多少日本人被炸死都精确到了个位,也许,这些数据本身并没有太高的可靠性吧。不可否认的是,轰炸的效果已经出来了,除了五十多座大城市之外,上百座中小城市也都被摧毁,八成以上的日本人被疏散到了乡村,至少有五千万日本人躲进了山林里面。

数个月持续不断的轰炸下来,不仅仅是日本的工业被摧毁了,连农业生产也被摧毁了。那些执行自由猎杀任务的战斗机几乎就没有离开过日本上空,而且在秋收之前,战略打击部队还进行了几次集中轰炸,主要就是用燃烧弹去摧毁日本的农田(如果从经济上讲的话,这太不划算了),烧光日本人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

战争打到这一步,日本其实已经完蛋了。当谈仁皓看到后面几份报告的时候才意识到。日本已经被炸回了原始社会。

在23年的冬天,至少有五百多万日本人被饿死,或者是被冻死。而在春耕的时候,因为轰炸仍然没有停止,结果超过一半地农田无法播种。到四月份的时候,日本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当时,帝国的情报部门还没有搞到确切的数据,但根据去年冬天的情况估计。在24年4月份之前,至少有一千五百万日本人死于饥饿或者是严寒。这还是一个很保守的数字,因为根据战前的情况来看,日本的粮食储备是不可能支持到24年秋天的。

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就一直在扩大粮食储备。因为日本一直是粮食进口国,本国所生产的粮食不足以养活所有国民,因此,战前的粮食储备对日本来说极为重要。战前,日本的粮食进口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二是唐帝国。从20年开始。唐帝国就减少了输往日本的粮食(唐帝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日本开始从美国等地获得更多的粮食。到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战略储备粮大概有一年左右。另外。在战争的头两年,日本还向美国进口了粮食。因此,到23年战略轰炸开始的时候,帝国情报部门估计,日本的战略粮食储备大概能够坚持到24年春。

粮食不是工业产品,但绝对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军队没有武器弹药无法打仗,如果没了粮食,那连生存都很困难。对唐帝国,美国这类粮食出口大国来说,也许这并不是个问题。上次大战之后。唐帝国就加强了战略储备粮的体制,将战略储备从一年提高到了两年,后来又提高到了三年。也就是说,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唐帝国储备在战略粮仓里面的粮食足够支持帝国所有臣民三年的生活需求(按照战时配给制度分配),因此,唐帝国本身并不存在缺粮的问题,而且还一直在向波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输出粮食(波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在和平时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可在战时条件下。就必须要依靠粮食进口了)。可对日本这样的粮食进口国来说,没有粮食,那就意味着死亡。

真正摧毁日本的也许不是那些燃烧弹,也不是毁掉的工厂,而是粮食。在整个战略轰炸中,摧毁日本的战略粮仓一直是轰炸的重点。到23年底的时候,日本本土剩下地粮食实际上仅够日本人坚持到24年1月份。也就是说,日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持到美国获得反击的胜利,打通与日本本土的海上通道的那一刻了。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日本人靠的也就仅仅只是那么一点希望。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结果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摧毁了日本人最后的一点希望。帝国大军正在扫荡群岛,关岛上地美军也只剩下喘气的机会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结果对日本来说是灾难性的。如果美军能够在24年中期发动反击,扫荡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的话,那么日本就还有希望,可现在,美国能否在25年组织起反击都是个问题呢。

实际上,日本的希望已经破灭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日本不可能坚持到24年底,更不可能坚持到25年。投降是日本唯一的选择,可现在的问题是,就算日本想投降,唐帝国也不见得会接受日本投降的请求。

“《德黑兰宣言》对我们来说是柄双刃剑。”廖汉翔这几天一直在看这方面的文件。“如果是在20年前,我们就已经接受日本投降了,当然,为了减少帝国的压力,甚至可以接受日本开出的一些条件,这总要比多一个对手好吧。可现在,我们根本就不能单方面接受日本投降,必须要整个同盟国集团内部都同意之后,才能接受,显然,德国,波斯都不大可能会同意日本在开出条件后投降的。麻烦啊!”

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现在帝国用于对日作战的部队虽然已经少了很多,但仍然有数十万军人,特别是大部分的战略打击部队都集中在了对日战场上。随着帝国与美国之间战争规模的扩大,这数十万大军的用处是很大的,如果能够将这些军队抽调出来,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去的话,那肯定能带来很大的帮助。

“不过,日本战败只是迟早的事情了。”廖汉翔抽出了香烟,“我考虑了几种办法,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说白了,结局只有两种,一是日本现在就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样我们会得到其他盟国的支持,日本也就退出战争了,然后我们会派遣占领军去占领日本本土,其他的国家也会象征性的派遣占领军过去。二是日本继续抵抗,我们不接受日本的有条件投降,然后策划日本内部的反政府派别起义,成立一个伪政府。当然,战争还会持续下去,但今后可以用日本人打日本人,而我们投入的部队就可以抽调出来,用到其他的战场上去了。”

“也许第二种办法的可行性更大一些。”谈仁皓迅速的思考了一遍,他没有去拿烟,“东条那个老顽固如果要投降的话,那他就会在四个月之前投降了,而不是拖到现在。另外,投降对他来说就意味着灭亡,我们可以放过日本平民,可对于战犯的态度是很严厉的,他们就算为了自己考虑,也不会轻易决定无条件投降的,反正现在天皇已经死了,他又不需要向谁效忠。”

两人都冷笑了起来,日本天皇完蛋之后,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显然这已经超过了他们这些军人可以解决的范围。

第八卷 海军改革 第十二节 新的舰队

很多事情不是由廖汉翔与谈仁皓两人就能决定的,他们只是军人,而他们需要考虑的只是军事上的问题,而绝不是政治上的问题。在薛希岳首相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之后,海军受到的影响是很大的。虽然具体的表现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很多细节上,比如这次处理日本的事情上,就足以看出首相将军队排除在处理政治事务之外的安排了。

日本的秘密代表团是在五月底到达帝国的,而且直接由薛希岳首相安排人员来与这些日本国内反对军政府的人员会晤。随后,海军就收到了命令,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制订几套对日军事行动的作战计划,也就是谈仁皓与廖汉翔正在干的事情。随后,薛希岳首相派遣的特使与德国,波斯两个国家的特使在德黑兰进行了一次秘密会晤,商讨对日方针的问题。当时,同盟国在接受敌国投降的问题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唐帝国为了维护同盟国的团结,就必须要把日本投降这件事情摆到台面上来讲,而不能仅凭自己的利益做出决断。

要达成一个针对所有敌国的统一协议是很困难的,不同的国家对战争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在针对俄罗斯的问题上,唐帝国的要求很简单,只需要守住现在的领土就足够了,而波斯帝国却一直垂涎北高加索地区,德国却想使其领土进一步的东扩。因此,在俄罗斯的问题上,唐帝国的态度是很保守的,只要俄罗斯不构成威胁就足够了,可另外两个国家却不一样,那么在俄罗斯投降的问题上,三个主要国家的要求全都不一样。日本问题也一样,说白了,日本问题是唐帝国一个国家的问题。可现在牵扯到了同盟国的共同利益时,日本问题就没有这么好解决了。

三个国家的首相特使在德黑兰进行了数日地磋商之后,最终只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日本只能无条件投降,不能为退出战争而开出任何的条件。虽然这只是一个共识,但是却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如果日本无条件投降,那么就应该由同盟国出兵占领日本。并且瓦解日本的现政权,组织一个新的政府。另外,日本还得在没有任何商量的前提下与同盟国签署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基本上意味着日本将丧失所有的主权,即使是在战后,都将沦落为一个主权不完整地国家,永远的受控于唐帝国,以及其他的战胜国。

这个条件实际上是日本所无法接受的。在六月初,也就是谈仁皓与廖汉翔还在为怎么控制日本而制订一系列的军事计划的时候,薛希岳首相就通过几个中立国向日本政府发出了公告,如果日本不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话。那么战争就会继续下去。接着。薛希岳开始安排内阁高级官员与日本的秘密代表协商,开始着手解决日本问题。

日本东条政府的回答是否定的,“无条件投降”是个新名词。可任何人都明白,如果按照唐帝国的要求投降的话,那日本就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并且永远失去成为列强的机会。这与日本军国主义份子地核心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这也同时意味着日本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在薛希岳发出了公开照会之后两日,日本东条政府就通过中立国否决了这一提议,并且宣布将抗争到底。

日本政府的宣言实际上就是新的军事行动开始的信号,六月六日,薛希岳首相就下达了军事行动的命令,随即。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就拉开了。

“看来,我们的猜测完全正确了。”谈仁皓回头看了眼已经发动起来的运输机,再回头朝廖汉翔看去,“至少,这次我们应该有所准备地吧!”

“我这边会尽快做好安排,当然,究竟怎么处理日本,那还得看首相的决定。”廖汉翔拍了下女婿的肩膀,“回到舰队之后。按照我们的计划行动,如果能够从此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麻烦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是功在千秋了!”

谈仁皓笑着点了点头。“那我就先上飞机了,你什么时候去济州岛?”

“就这几日吧,手里还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好。”

“也许,我们下次就应该在日本见面了。”

廖汉翔也笑了起来。“希望如此,一路保重!”

两人道别之后,谈仁皓就上了飞机。这天是六月十一日,他先赶往了那霸,与在那霸休整的舰队会合。飞机到达嘉手纳机场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半,郝东觉在机场等着舰队司令官地到来。

“情况怎么样了?”吉普车刚发动,谈仁皓就问了出来。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保证你会大吃一惊地。”郝东觉迅速的把车开上了通往港口的道路,“两艘新航母简直太棒了,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航母!”

谈仁皓靠在了座椅上。“官兵的训练,还有飞行员的训练工作都到位了吗?”

“基本上都达到了要求,现在大家就在等你回来呢。”郝东觉转头看了眼搭档,“你对新航母有多少了解?”

“算是有一点了解吧。”谈仁皓长出了口气,他对战舰的兴趣永远赶不上郝东觉。

新服役的四艘航母是帝国建造的第三种舰队航母的头四艘,该级航母的名称为“湖”,是以帝国的各大湖泊命名的,而头四艘中的“兴凯湖”号与“岱海”号两艘就分配给了第一特混舰队。

“湖”级航母是帝国在总结了前两级航母的经验基础上设计的一种全新的航母。与“长江”级航母(实际上这是一级过渡型号的航母,如果是正式型号,那么就应该以“江河”级命名,而不是以首舰的名字来命名)不一样,“湖”级航母基本上脱离了“皇帝”级航母的设计基础,按照战争要求,以及军方提出的一些建议全新设计的。航母采用了封闭式舰艏,并且采用了装甲飞行甲板,加厚了水线以下部位的装甲厚度。改进了内部舱室的设计,全舰一共有上千个水密舱,小分舱的设计方式提高了航母在中弹后的生存能力。另外,主甲板(机库的那一层甲板)也采用了装甲设计,与装甲飞行甲板结合,极大的提高了航母的水平装甲防御。最大的特点是航母的排水量增加到了38000吨,即使是轻载排水量也达到了32000吨,远超过了前两种航母。增加的排水量并没有用来增加航母的载机数量。大部分都用到了提高防御上来。其中,航母地装甲重量就达到了4500吨。机库采用了三段式结构,升降机增加到了三部,提高了航母载机的出动率,也提高了航母在受创后的持续作战能力。航母的防空火力得到了全面加强,24门80毫米高射炮,56门40毫米高射炮,48门20毫米机关炮,后期还增添了上百门小口径机关炮,这极大的提高了航母抵抗轰炸的能力。航母载机数量仍然是108架(作战时携带120架。增添12架侦察机)。但增高的机库可以容纳更先进的战机,这为后来换装新式战机提供了基础。

谈仁皓只看过航母的设计书,这是帝国海军真正需要的航母。“皇帝”级与“长江”级在设计的时候存在在大量地缺陷。而其中很多缺陷(比如木制飞行甲板,大分舱设计,开放式舰艏,以及没有做任何分割设计的机库)都是无法通过改进来弥补的。残酷地战争证明,这些缺陷在很多时候是致命的(“太宗”号航母就是因为大分舱设计,以及电力系统的布置不合理,而最终沉没的)。在这些缺陷暴露出来之后,帝国海军就要求获得一种新的航母,一种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的航母。

“湖”级航母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这是帝国海军第一种量产型的航母。前两批各建造了四艘。而从第三批开始,则是一次型的建造六艘。航母量产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建造周期可以缩短到一年半,批量生产还可以降低零件地采购价格,控制航母的成本。另外,受损航母可以及时的得到维修,迅速的恢复战斗力。这同时还简化了舰队官兵的训练,提高了后勤保障的效率等等。

一路上,郝东觉都在兴奋的谈论着这两艘航母。而当吉普车开到了码头上的时候,谈仁皓也算是开了眼界。仅仅从外观上看,“兴凯湖”号都要比“玄宗”号大出很多,比“长江”号也大了很多。另外,与烟囱设计在一起的舰岛也显得格外地醒目,这要比以前的航母的岛式建筑大了很多。飞行甲板的面积至少增加了三成,这提高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效率,也增加了轰炸机出发前的灵活性。

“怎么样,我保证你会感到吃惊的!”

“不错,看样子,今后我们就得在这上面指挥舰队作战了。”谈仁皓笑着点了点头,“就把这艘航母作为我们的新旗舰吧!”

“我知道你会这么做的,早就已经安排下去了,现在参谋部都已经转移到了‘兴凯湖’号上面。”郝东觉靠在了吉普车上,“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先去收几份电报,舰队什么时候可以出发?”谈仁皓一边说着,一边跳上了吉普车。

“最快今天傍晚。”郝东觉也立即上了车。

“那就今天晚上出发。”谈仁皓再次回头看了眼庞大的航母,“帮我联系第二特混舰队,询问他们的出发时间。虽然这次任务的难度不大,但规模很大,两支特混舰队要联合行动。”

郝东觉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了。在谈仁皓回来之前他就收到了电报,舰队有新的任务了,而他也立即下令,让舰队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下午,谈仁皓在基地司令部收到了参谋长甘永兴发来的任务书,接着就返回了新的旗舰——“兴凯湖”号航空母舰。当天晚上八点,第一特混舰队在几艘港口巡逻艇的护送下离开了那霸港,驶向了茫茫大海。

“舰队按照战备情况分配工作,天亮前安排好防空战斗机。”谈仁皓下达了几条简短的命令,“另外,让护航的驱逐舰在夜间都提起精神来,最近美国佬的潜艇在这边的活动很猖獗,可不能让他们钻进来送我们几条鱼雷!”

郝东觉立即就向相关的参谋军官传达了命令。

谈仁皓扫了一眼司令舱里的军官,然后对郝东觉点了点头就走出了司令舱。郝东觉没有急着跟出来,而是在谈仁皓出去后几分钟才跟着走了出来。

“命令书已经看过了?”

郝东觉点了点头,然后靠在了旁边的栏杆上。“湖”级航母的舰岛外安装了装甲钢板,连舷梯上的栏杆都是用钢板焊起来的。

“这次的任务并不困难,可麻烦不少。”谈仁皓叹了口气,“参加行动的部队很多,各部队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而具体的指挥由廖汉翔的战区司令部负责,这也算是给新的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第一个考验吧。”

“那我们就不能搞砸了,我可不想让你的老丈人丢脸!”郝东觉立即笑了起来。

谈仁皓笑着一脚踢了过去。“谁跟你开玩笑了?有少卿他们的消息吗?”

“下午就联系上了,他们已经在昨天离开了青岛港,现在正在向济州岛方向前进,大概比我们提前几个小时到达会合海域。”

“其实,这次的行动对少卿他们来说也很重要。”谈仁皓趴在了栏杆上,向则前方的大海看去。

郝东觉暗叹了口气,也不再开玩笑了。“第二次马里亚纳海战”之后,第二特混舰队受到了很多指责,虽然现在是由聂人凤在顶着压力,但是雷少卿与常荐新如果还没有什么好的表现的话,恐怕两人的位置就要保不住了。

第八卷 海军改革 第十三节 登陆日本

舰队在第二天下午到达了预定海域,雷少卿与常荐新指挥的第二特混舰队提前了四个小时到达,而由严师琪与谷甄云指挥的第三特混舰队也已经在十多个小时前通过了会合海域,正在向着日本九州岛方向前进。

“这次的任务,重点是陆战队在福冈附近登陆,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掩护陆战队上岸。”郝东觉向舰队参谋大概讲解了这次行动的重点,“从明日开始,轰炸机将全面出动,轰炸日本的岸防阵地。从现在所获得的情报来看,福冈附近的岸防阵地并不坚固,登陆的难度并不大,为防万一,轰炸机部队将全面出动。另外,日本的航空兵已经被我们摧毁了,所以舰队的防空问题并不严重,部分战斗机也将执行对地打击任务。这是适应新战机的好机会,各位,从现在开始,舰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六点三十分开始转向,我们在第二特混舰队前面航行,并且在天亮时发动第一轮轰炸,有问题吗?”

没有参谋提出问题,会议迅速结束。在参谋军官陆续离开之后,谈仁皓走到了墙上的那幅大型海图前。郝东觉一边点上烟,一边走了过来。他没有给谈仁皓散烟,这两天谈仁皓都没有抽烟,看样子是戒烟了。

“对这次作战有什么看法?”谈仁皓瞟了眼旁边的搭档。

“没一点难度,跟练兵差不多。”郝东觉靠在了后面的桌子上,“对日战略轰炸的效果已经完全体现了出来,从罗云冲那边提供的消息来看,这三个月来,日本上空已经没有敌机活动的身影了。陆战队登陆的难度几乎为零,前面有第三特混舰队的近距离炮火支援,后面有我们两支特混舰队的空中支援,另外还有海航的岸基战机,战略打击部队地重型轰炸机。就算日本军队能够组织力量抵抗。也无法对陆战队构成多大的威胁。”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登陆日本九州岛的行动是由首相直接提出来的。从纯军事角度来看,登陆九州岛还不如登陆千岛群岛,在那边建立几个野战机场,就能彻底的封锁日本。只要彻底的封锁了日本,就算不登陆日本本土,把日本围困到25年,日本也就彻底完蛋了。根本就没有必要在日本本土登陆。这明显是一次以政治目的为重的军事行动。整个登陆计划最终是要占领九州岛,并且在这里建立日本的伪政府。

“也许,战斗只会持续两三天,这也正好让我们的飞行员熟悉一下新的战机吧!”郝东觉慢慢的吐出了烟丝,“这次应该让第二特混舰队发挥点重要作用,老雷他们也能够挽回一点面子。”

谈仁皓长出了口气。“我也是这么想的,上次海战的结果对他们极为不利。虽然从整体上来说,少卿他们犯的错误并不多,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也许我也无法做得更好了。但是。指责他们的声音已经出来了。如果这次第二特混舰队能够有上佳的表现的话,那么他们就能够获得新的支持。”

两人都苦笑了起来,“第二次马里亚纳海战”的结果对唐帝国来说是又喜又悲。喜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再也难以向唐帝国海军发起挑战,争夺马里亚纳群岛海域地制海权,这为后来陆战队攻占塞班岛,提尼安岛,罗塔岛,还有现在进攻关岛有着巨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意义。悲的是,唐帝国两支最强大的特混舰队都是损失惨重,三艘航母战沉。两艘遭到重创,也失去了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机会。比如,原本计划在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的行动后期,派遣兵力攻占威克岛的计划就被迫取消了。从总体结果上来看,“第二次马里亚纳海战”对唐帝国是有利的,至少这确保了帝国陆战队可以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迅速地攻占最后几个重要岛屿,并且最终迫使美国主动放弃了加罗林群岛。持续了数个月的“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也接近了尾声,唐帝国还顺利拿到了加罗林群岛的控制权,拉平了战线。将防御圈向东推进了上千海里。这对帝国的意义是极为巨大的。至少美军再也别想威胁到帝国本土了,而且战场的主动权已经倒向了帝国一边,现在要做的,只是集结力量,并且决定下一步的进攻方向。

“东觉,你说我们下一步是东进好,还是南下好?”谈仁皓想到这里,也就问了出来。

“什么意思?”郝东觉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打下马里亚纳群岛之后,我们是应该趁机向东推进,还是应该趁美国海军力量缺乏的机会,迅速南下?”谈仁皓在海图上标出了两个巨大地箭头,一个指向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一个指向了太平洋西南部的澳洲大陆。

“都是不错的选择。”郝东觉锁紧了眉毛,看着地图沉思了一下,说道,“如果东进的话,我们就可以拔掉美国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海军基地,而且踢开美国的国门。只要占领了夏威夷群岛,那么我们就可以长驱直入,威胁到美国本土。可问题是,要打下夏威夷群岛并不容易。马里亚纳群岛只算得上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前进基地,光打这座群岛我们就用了半年的时间。美军部署在夏威夷群岛上的兵力是马里亚纳群岛的两倍以上,而且距离美国本土更近,更容易获得后方的支持。而我们要进攻夏威夷群岛,至少需要投入十五个陆战队师的兵力,还有上千艘战舰。这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准备,而到时候,美国海军将获得新的航母舰队,攻打夏威夷群岛的难度将陡增不少,而关键还是在制海权,能不能再次战胜美国太平洋舰队,这成为了后期作战的重点问题,而我们谁也不敢打包票!”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虽然夏威夷群岛也只是一座群岛而已,可真的打起来,唐帝国需要投入的兵力将远超过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另外,要攻打夏威夷群岛,就必须要首先攻打威克岛与中途岛,建立前进基地,要打下这两座岛屿,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然后组织新的进攻行动,那么进攻夏威夷群岛的时间就将拖到年底,而到时候美国海军恢复了元气。双方又将围绕着制海权展开新的海战,而海战结果就将直接决定战役结果。

“如果南下的话,那我们就不得不放弃东进,而且在至少两三年的时间之内要将重点集中到澳洲大陆上。”郝东觉在海图上指了一下,“澳洲只是美国最坚固的外海领地,也是现在美国距离帝国本土最近的前进堡垒。要攻打澳洲,仅凭海军的力量是不够的,必然要让陆军参与进来。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这边打起来的话,战争的时间会拖上好几年。我们的优势很明显。可劣势也很明显。如果在美军做好了充分准备之后,我们再登陆澳洲的话,那难度将增大很多。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登陆澳洲,获取登陆点,那么今后就以地面战斗为主,这对我们的好处很大。”

“你是赞成首先南下了?”谈仁皓看了搭档一眼。

“如果放弃海陆两军的成见的话,那么我觉得现在南下的成功把握更大一些。”郝东觉耸了下肩膀,“实际上,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海军的战争,而是整个帝国的战争,我们不能将陆军抛在一边。就算我们选择东进,那么也迟早会登上美国本土。到时候还能指望陆战队如同在岛屿上那样作战吗?我们迟早要跟陆军合作,而且陆军也很清楚这一点,在太平洋战场上,如果没有海军,陆军就什么都做不了。如果海陆两军能够携手并进的话,那么攻打澳洲,先扫荡西南太平洋地区,这是最现实地安排!”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沉思了一阵。说道:“我也这么看。如果东进的话,就算我们占领了夏威夷群岛,一时半会之间是不可能在美国本土登陆的,而且这也无法封锁美国本土与澳洲的海上通道。到时候,美军完全可以在西南太平洋上展开反击,威胁南洋地区,以及西太平洋上的岛屿,我们侧翼就显得非常的脆弱了。另外,澳洲的资源,还有扫荡西南太平洋地区对帝国的意义,这些都足以让首相决定首先南下,暂时放弃东进的计划。”

“首相有这方面的计划?”郝东觉惊讶地看了搭档一眼,他觉得谈仁皓太神奇了,现在帝国还没有做出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呢。

“不是,这只是我的猜测而已。”谈仁皓靠到了桌子上,朝着墙上的大海图看了过去,“不过,现在嘛,我们首先搞定日本的问题,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打吧,而且这好像也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事情!”

两人都笑了起来,战略安排这不是他们这些舰队指挥官需要考虑的事情,他们只需要按照上面的意思,指挥好每一次的战斗就行了。

当天晚上,先一步出发的第三特混舰队就对福冈附近的登陆场进行了炮击。这是登陆前的炮火准备工作,整个炮击从十三日夜持续到了十四日的上午,第三特混舰队的二十多艘战舰一共向登陆场倾泻了上万发炮弹,用炮弹将整个登陆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