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的指挥在很大的程度上实际上不符合战场的环境,就会造成相反的后果,是不是?”

“校长。我明白了。”

“我不是要分散你的权力。”聂人凤朝甘永兴看了一眼,“海军总参谋长的位置是没有人可以替代地,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把重点落到大方面来,而不是落到小战役上去呢?一个人地精力是有限的,而且作为海军的最高作战指挥机构,海军参谋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指挥战役上的话,那还怎么照顾到整个战场上的变化?”

“校长,这就是你提出的改革目的?”

“只是改革中的一点。”聂人凤长出了口气,“这次改革,是从人事着手。然后彻底的改变我们的指挥体系。海军总参谋部地重点将落到战役策划,以及整个战局的调整上来,从事大方向上的战略部署,调动,为各战区,战场提供支持。具体的作战指挥权限将交给前线指挥官,由前线指挥官全权负责。现在,廖汉翔做的,就是要证明这套新的指挥体制更灵活。更能够发挥帝国海军的战斗力。永兴,你作为海军总参谋长,你应该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能够做出最大的贡献来,而不是把眼光局限于一个小的战场上,是不是?”

甘永兴点了点头,实际上校长这话不是以上级地名义在跟他讲,而是以一个老师的方式在教导他。要做好海军总参谋长,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甘永兴正值壮年(这是聂人凤提拔他的重要原因),精力充沛,可这并不表示他就无所不能。当他把精力都集中在了战役指挥这些小事上的时候,就难以在大战略方向上做出更好的判断了。

“这次,不管怎么样,我们是赢多败少。”聂人凤把话题转移了回来,“从总体局面上来看,第一特混舰队才是真正的硬骨头。战役打到现在,美军指挥官也肯定很了解谈仁皓,很了解第一特混舰队。谈仁皓主动杀到前面去,不但是要引诱美国主力舰队出战,更重要的是,第一特混舰队更顽强,只要美国的前出舰队吃不掉他,那他就能反过来咬敌人一口,而且是致命的一口。这就是谈仁皓的想法,只要第一特混舰队能够干掉美军的前出舰队的话,那么美国主力舰队就没有了选择。”

那关键就在第一特混舰队的表现了!”

“第一特混舰队这边实际上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谈仁皓知道他在做什么,也知道他冒的风险有多大,实际上,真正应该担心的是第二特混舰队,特别是雷少卿与常荐新两人的表现。”聂人凤坐了下来,“还记得纪晓宾少将牺牲后,谈仁皓当时的状态吗?”

甘永兴点了点头,这个他是不会忘记的,可以说那是谈仁皓最低潮的时期。

“谈仁皓很坚强,所以他很快就振作了起来,但雷少卿与他完全不一样。”聂人凤的神色严肃了起来,“谈仁皓是那种很少把内心表现出来的人,可以说,他在战场上与在战场外完全是两个人。雷少卿则不一样,他在平时给人一种很积极的感觉,可是在战场上他却很谨慎。这样的人也许会让人觉得很开朗,可在很多时候,他缺乏自信,特别缺乏在失败后站起来的自信。第二特混舰队上次的惨败,肯定在他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常荐新比雷少卿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常荐新那种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会让他很难以把自己的本事完全发挥出来。如果两人都没有从上次的阴影中走出来的话,那我们还真应该为第二特混舰队的事情担心了!”

“那我们要不要提醒一下?”

“没有这个必要,而且这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如果雷少卿与常荐新两人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缺点,我们怎么提醒都没有用。”聂人凤看了眼手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我把指挥权给了他们,那就应该相信他们!”

甘永兴暗叹了口气,校长是在做赌博,而且是把自己的赌资交给了别的人,让别人在替他进行一场豪赌。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处理完这份文件就该回去睡觉了。”

“校长,那我先告辞了。”

“坐会吧,等下跟我一块回去,你没有其他事吧?”聂人凤戴上了老光眼镜,然后看了甘永兴一眼。

甘永兴又坐了下来,反正现在回去也睡不着,那就等一会吧。

“实际上,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战舰,而是人才。”聂人凤很快就处理完了手上的公文,“培养人才远比建造战舰更重要。对了,姜仲民的伤好了多少了?还有,范佩昆那事有没有消息了?”

“姜仲民大概下个月就能康复,范佩昆的事情还没有消息,这事你让我们不要插手,所以,我没有派人去探查。”

聂人凤点了点头,就带上甘永兴离开了办公室。他们两人都住在将领别墅区,挨得很近,所以经常一路回家。

第七卷 力挽狂澜 第七十六节 老天爷变脸

天气预报也仅仅只是天气预报,预报就会有误差,而不肯定。到了四月四日,谈仁皓也终于明白了这个意思。预报的东西不一定准确,准确的也不会预报了。海上的天气不但没有开始好转,而且还在继续变坏。

“才送来的消息,风暴中心正在向群岛方向移动,恶劣天气至少要持续到明天中午。”郝东觉一边说着,一边抓住了旁边的扶手,战舰摇晃得非常厉害。“海航的侦察机都回来了,这天气,没有侦察机可以起飞。罗云冲那边还没有消息,不过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他派过来的那些轰炸机也根本就无法起飞。”

“海域东部的天气怎么样?”谈仁皓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恶劣的天气不但要影响到舰队的活动,还要影响到飞机的活动。这个时候就算飞机能够起飞,也根本无法发现海面上的舰队,因为侦察机很难在暴雨中低空飞行,能见度降低之后,侦察机就更难有所发现了。

“还不清楚,但肯定会比西部提前转晴。”郝东觉把自己拴在了舷窗下面的扶手上,“风暴是从东南向西北运动的,而且一直在减弱。现在气象飞机根本就飞不到那边去,无法了解海域东部的天气情况。我们只能够大概判断,东部海域大概会在明天早上放晴。”

“明天早上?”

“对,很有可能在明天早上就转晴。”

谈仁皓摇摇晃晃地走到了海图桌边,幸好海图都是卡在桌上的,还不会飞走。航母剧烈的颠簸了一下,他立即抓住了海图桌的扶手。

美国舰队是在三天前被发现的,虽然之后再也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的情报,但可以判断,美国舰队在一日,或者二日就已经向西前进了,这是指的美国主力航母舰队。从中途岛海域到威克岛西北海域。大概1000海里,而航母舰队的巡航速度如果是18节的话,那么需要60个小时,也就是两天半的时间航行。如果美国舰队以最快的30节速度航行,就只需要三十六个小时,一天半的时间。从美国舰队出发的时间推算的话,大概在三日凌晨到四日夜晚之间到达。

谈仁皓看了一眼航海钟,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如果美国舰队是在三日到达。而且还在继续前进的话,那么现在双方的距离就将在三百海里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明日一早,双方就将“见面”了。显然,这并不太现实,至少在昨天地侦察报告中,并没有提到发现美国舰队的事情,而美国舰队要是在一日出发,并且全速前进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在昨天下午被发现。

想到这些。谈仁皓就有点头痛了。现在他敢肯定,美国的那支有至少三艘航母的特混舰队就埋伏在他们东面,或者东北面的某片海域内。而且正在磨刀,随时准备上来给他们致命的一击。现在,两支舰队就如同两个抱着只有一发子弹的士兵一样,都有机会给对手致命的打击,可都不敢贸然的扣下扳机。

“东觉,南面那支美国舰队有没有新的消息?”

“还是昨天下午的消息,侦察机的电报没有发完,而且到昨天晚上都没有返回,肯定是被击落了!”郝东觉也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在海图上点出了侦察机失去联系地海域。“在这里,从我们现在获得的情况来看,在这周围的岛屿上并没有部署战斗机,也没有机场。能够击落侦察机的只有美国舰队的防空战斗机。”

“也就是说,南面这支舰队里面,至少有一艘航母?”

郝东觉点了点头,说道:“侦察机没有提到发现美国舰队的事情,在电文中只提到了遭到了数架美国海军战斗机的拦截。海航判断击落侦察机的有可能是F4U,而不是F4F。”

“F4U?美国航母以前不是用的F4F吗?”

“也许是更换了吧。毕竟谁都知道F4U比F4F要厉害得多,美国人又不是笨蛋,如果他们还不为舰队换上更好的战斗机的话,那么他们就只有挨揍的份。”

F4F确实不是“隼”的对手,连美国陆军航空兵使用的大部分战斗机都不是“隼”的对手。在马里亚纳群岛激战的这几个月里,只有F4U勉强能跟“隼”交手,不至于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如果此时美国海军还不为他们的航母配备F4U的话,那他们就真是笨蛋了。

谈仁皓在海图上将这支舰队两次被发现地海域用线条连了起来,接着,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第一次发现是在西经178度,北纬24度附近海域,而第二次发现(也就是那架侦察机被击落)的时候,已经在东经162度,北纬17度附近海域。如果将这两点用线连起来的话,就会立即发现,威克岛在这条线的东南面,而不是在东北面!也许,很多人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但谈仁皓注意到了。

看到谈仁皓在海图上画来画去的,郝东觉也楼了上来。

“你看看,南面的这支美国舰队实际上没有直接南下,而是朝我们这边来了!”谈仁皓做了天延长线,“如果他们中途在威克岛附近停留过的话,那么就现在的航线就正好对着我们这边。”

“你是说,敌人很有可能直接冲我们来?”

“这就是我们之前的判断。”谈仁皓又在海图上做了一条直线,“昨天下午被发现的时候,这支舰队距离我们多远?大概850海里,如果舰队以21节的速度前进的话,那么他们赶到的时间是多少?”

郝东觉立即看了眼航海钟,接着迅速的心算了一遍。“明天天亮之后,大概八点到十点之间!”

“风暴会持续到明天中午?”谈仁皓早就计算了出来。

“对,但明天上午风力肯定会减弱,要到明天下午,我们的侦察机才有可能出发。”

“也就是说,我们在明天上午根本就无法让轰炸机起飞!”谈仁皓突然笑了起来,“看样子,这次我们遇到了一个很厉害的对手啊,至少这个对手把时间算得极为精确。如果美国舰队一直保持这个速度顺风前进。而我们还不知道敌人正在杀上来的话,那么在明天上午炮弹落下来之前,我们恐怕还不知道敌人在哪呢!”

“那我们就必须要离开这里!”郝东觉也明白了过来。

“这是肯定的,放心我们还有的是时间,到时候最多不过就往回跑,等到下午让岸基轰炸机来解决掉他们。”谈仁皓拿出了香烟,要在不停摇晃,还不时有风吹进来的司令舱里点上烟。这可是个本事。“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往哪个方向前进。”

郝东觉点了点头,这是最为关键地,选择不同的航向,就决定了不同的战术。如果向西的话,那就是在主动避战,舰队能够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掩护,可谓万无一失。可问题是,现在在风暴中,要联系上第二特混舰队并不容易。而且雷少卿不会轻易改变舰队的活动范围。到时候。第二特混舰队就被顶到前面去挨打了,实际上,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的位置对调了一下。这与谈仁皓的计划是完全相反地。

向东前进的话,那么第一特混舰队就将杀上去,很有可能在天亮之前就与南面的美国舰队遭遇,航母是迎着战列舰的炮口去的,这显然也不可能。向南则很有可能进入美国岸基轰炸机的打击范围,舰队遇到的危险更大。向北的话,实际上也把第二特混舰队暴露了出来。

“知道风暴移动的方向吗?”谈仁皓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舰队的巡逻海域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好,那第一特混舰队就将左右为难。而最终就将彻底失败。

“应该有,我找找看。”很快,郝东觉就翻出了一份电报,“气象部门发来地,风暴地方向是西偏北大概30度,速度每小时25海里,风暴宽度300海里,风暴中心直径80海里,起周围250海里范围内都不适合航母作战。”

看到郝东觉在海图上画了风暴的影响范围。前进方向后,谈仁皓立即笑了起来。

“这很重要?”郝东觉终究不是正统的海军出身,对天气与海战地关系不太明白。

“我们把舰队放在这里。”谈仁皓迅速的在海图上圈出了一片海域,“舰队向东北前进150海里。这里一来可以借助风暴的掩护,不提前暴露。二来,在风暴过去之后,我们有至少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提前半小时派出侦察机,发现美国舰队之后,立即出动轰炸机,不给敌人任何还手的机会!”

“这这样一来,我们的后背就暴露给了美国的航母舰队!”郝东觉惊讶地看着谈仁皓。美国的主力航母舰队很有可能在他们的东北面,舰队还要顶上去,那不是给敌人打击的机会吗?而且,美国主力航母舰队肯定会先一步派出侦察机,说不定,在他们组织轰炸南面的这支美国舰队的时候,就已经遭到对手的打击了,那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那就要看谁的动作快了。”谈仁皓并没有任何的畏惧,“留下一批侦察机,如果美国的轰炸机是从东北来的话,那么就立即派出侦察机,同时联系第二特混舰队。只要少卿他们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那我们的胜算就很大了!”

谈仁皓考虑的是两支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而不仅仅只是第一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郝东觉也立即看了出来,谈仁皓让舰队向东北方向前进,就是要用第一特混舰队顶住两支美国舰队,缠住对方的力量,为第二特混舰队争取到宝贵的机会。

“好吧,那我立即去安排。”

“东觉,先把消息发出去,让廖汉翔将军转给别的部队。”谈仁皓站直了身子,“舰队开始转移之后,就保持无线电静默,我们不能轻易的暴露!”

发送消息并不容易,狂风吹坏了战舰上的天线,通信人员维修了好几个小时才把电线修好,然后将电报发了出去,可问题是,当时第二特混舰队也在风暴区里。海况已经超过了五级,舰队早就应该躲到港口或者锚泊地去了,可任务在身,舰队只能继续留在海上。

廖汉翔是在夜间收到电报的,并且立即就把电报转发了出去,为了保险,廖汉翔还让通信军官在两个小时之后再发了一次。问题是,廖汉翔并不知道,他发出的电报并没有送到第二特混舰队的手里!

雷少卿与常荐新也在诅咒这该死的天气。太平洋上,在四月初出现如此巨大的风浪很不平常。而且,这里已经是太平洋中部海域了,远离风暴多发的西太平洋海域,常年都不会有多少风浪的,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刮起了大风,而且还产生了热带风暴!这属于很反常的事情!不过,老天爷对双方都是公平的,风浪并不仅仅只针对唐帝国的海军舰队。

恶劣的天气对双方的影响都非常巨大,在谈仁皓他们顶着大风巨狼,开始转向的时候,另外两支舰队也在转向。在五级海况以上,航母非常的脆弱(当时唐帝国与美国的航母都为开放式机库与舰艏,很容易遭到风浪的破坏)。在风浪着疾驰的舰队只能随时调整航向,尽量减少风浪造成的损失。编队航行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也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这种恶劣天气下,潜艇都会躲到海里,而不会浮上海面,舰队也不会遭到潜艇的攻击。

大海是无情的,在大海的愤怒面前,没有人不会感叹大海的力量。重达数万吨的战舰就如同大海里的枯木一样,一会被推上浪尖,一会又跌入谷底。就算是再优秀的海军官兵,在这种恶劣条件下都难以忍受。当然,天气并不能改变即将到来的战斗,真正的军人也不会在恶劣的天气前止步不前!

第七卷 力挽狂澜 第七十七节 美国将星

“将军,‘约克城’号的前甲板被吹翻了!”

看上去五十多岁的少将转过了身来,朝前来报告的参谋军官看了一眼,平静地说道:“立即修好,风暴过去之后,我要看到一艘完整的航母,而不是一艘没有了脑袋的航母!”

“是,将军!”

少将又转过了身来,看着前方波涛汹涌的大海,该死的天气。

他叫斯普鲁恩斯,全名雷蒙德·埃姆斯·斯普鲁恩斯。五十六前的七月三日,斯普鲁恩斯出生在马里兰州巴尔迪摩出生,十七年后,斯普鲁恩斯考进了美国海军学院,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却默默无闻(美国海军学院对学员的要求不仅仅是成绩)。三年后,斯普鲁恩斯离开学院,到战列舰上服役,并且在两年后升为少尉军官(当时美国海军学院并不是军官学院)。干了五年后,终于升为驱逐舰的上尉舰长,一年后就被调到了岸上,并且结婚。两年后晋升为少校,在少校的位置上干了两年,才升为中校。到01年(唐历,公元1919年)与哈尔西认识,并且在哈尔西手下当一名驱逐舰舰长,颇得哈尔西的赏识。在随后的几年里,斯普鲁恩斯先后在文职部门,以及几艘驱逐舰上服役。到08年(唐历),他进入了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深造,并且随后调“密西西比”号战列舰任副舰长(在美国海军中一样,在那个年代,能到战列舰上担任舰长,副舰长,这是获得更好前程的基础)。到13年6月,返回军事学院当教员,并且随后晋升为上校军官。15年出任驱逐舰护航舰队司令沃森的参谋长,17年到海军军事学院任战术主任(这个位置与聂人凤任帝国海军军官学院校长有点相似,后来很多斯普鲁恩斯的学生都在海军中任要职)。20年时出任“密西西比”号舰长。22年初,任某海军军区司令,并且在同年10月晋升为少将。随着欧亚两大洲的战争爆发,其职责逐渐增加,到23年中,兼任加勒比海战区司令,同年9月,出任太平洋舰队第5巡洋舰分遣队司令。在哈尔西麾下服役。

在“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中,斯普鲁恩斯就指挥巡洋舰队跟随哈尔西作战,并且在战斗中有优秀的表现。当时,“企业”号与“大黄蜂”号能够逃过一劫,避免沉没的下场,就与斯普鲁恩斯指挥的巡洋舰在防空作战中的勇猛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从斯普鲁恩斯这些服役经历来看,其实他只能算是一个很平凡的将军,至少,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很平凡的将军。比如,从少尉到上尉。他竟然花了五年宝贵的时间。而在唐帝国海军中,只要能升到将军的,从少尉到上尉这两级。一般也就只需要三年时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那就很难有机会成为将军了(当然,也有例外)。另外,在其服役经历中,斯普鲁恩斯在其中最关键的几年(45岁到50岁,是上校升将军的最为关键的几年,这也是一名军人最辉煌地几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学院里任教,而不是在作战部队担任指挥官。这些都足以证明。斯普鲁恩斯直到这个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位很普通的少将而已,而且是一个在五十四岁才升上来的“老资格”少将。

也许,斯普鲁恩斯最应该感谢的是哈尔西。尼米兹找到了躺在病床上养伤的哈尔西,要哈尔西给他推荐一个舰队司令官,结果,哈尔西毫不犹豫的就说出了“斯普鲁恩斯”这个名字。当时尼米兹对斯普鲁恩斯还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是第5巡洋舰特遣队的司令官。哈尔西不遗余力的推荐斯普鲁恩斯。尼米兹相信哈尔西,而哈尔西相信斯普鲁恩斯。结果,尼米兹还真启用了这个以前连航母都没有上过的少将来指挥第16特混舰队!

斯普鲁恩斯与哈尔西能够成人朋友,而且还得到哈尔西的赏识,这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两人地性格完全不一样,哈尔西的性格完全可以用“热情奔放”来形容了,说话是大嗓门,而且还经常挥手画脚,给人一种干劲十足的感觉,仿佛有一股永远都用不完地充沛精力一样,就算是在医院里,他也不安生,为了能够看到珍珠港里的战舰,他甚至找人把医院里的几棵大树给砍了,因为那几棵树挡住了他的视线!相反,斯普鲁恩斯则是一个极为冷静,很少动怒,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保持沉着冷静,都会是一副毫无表情的神色。

不管在哪,这两个人摆在一起,明显就不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将领。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上的极大差别,让两人之间找到了互补,所以才能够维持朋友的关系吧。哈尔西向尼米兹推荐斯普鲁恩斯,也正是看种了斯普鲁恩斯的冷静。当然,这个“冷静”与“稳重”并不是一个意思。虽然斯普鲁恩斯没有上过航母,但是他对航母战术却极为了解。他在海军军事学院的那几年工作,让他能够吸取一些前沿知识,这其中就包括各个国家海军中航母派军官地言论谈仁皓那篇文章也被美国人搞到手了)。与哈尔西一样,斯普鲁恩斯也坚信航母是未来海军的主力,航母将取代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这也正是哈尔西推荐斯普鲁恩斯的主要理由,哈尔西很了解自己的这个巡洋舰舰队司令官,也许,当时美国海军中还真没有几个将军有斯普鲁恩斯那么丰富的航母战术知识,而斯普鲁恩斯缺少的只是把他的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的经验而已!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缺乏地只是实践的机会,而现在尼米兹就给了他这个机会。

如果换了别的任何人在斯普鲁恩斯现在的位置上,恐怕连领着舰队出海的勇气都没有,一下从指挥几艘巡洋舰的分遣队司令官升为特混舰队司令官,指挥几十艘战舰,而且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最后的老本作战,光是这个压力,就足以让很多人崩溃了。斯普鲁恩斯也感受到了压力,但他看到了更多的机会。也许,这就是他等待了五十六年的一次机会吧!

舰队在出发之后并不是很顺利,现在编在第16特混舰队里的三艘航母都存在这样或者哪样的问题。“萨拉托加”号的锅炉一直无法达到最大功率,“约克城”号的飞行甲板没有完全固定好,“大黄蜂”号少装了40多门小口径高射炮(当时珍珠港里已经没有那么多机关炮了)。另外,三艘航母都没有装满燃料与炸弹,因此,舰队先在中途岛的锚泊地停靠。而也就在这里,一艘唐帝国的潜艇(廖鸿鹏的109号潜艇)发现了他们。

补给工作原计划进行两日(这样,舰队向西出发之后,正好可以避开现在的这场风暴),可这艘唐帝国的潜艇彻底的打乱了斯普鲁恩斯的安排,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斯普鲁恩斯不敢再耽搁时间,立即下令加快了补给,将两日缩短为30个小时,并且在完成了补给之后立即就离开了中途岛的锚泊地(实际上是一小型临时码头。之前只供那些向中途岛守军运送物资的小型船只停靠)。奔赴战场。

也就是这一天,结果舰队没有错过风暴,而是急匆匆的进入了风暴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至少有数百架唐帝国的侦察机在搜索从威克岛到马里亚纳群岛之间的这片海域,舰队要想隐蔽前进,就必须要利用天气做掩护。恶劣地天气给舰队制造了不少地麻烦,已经有四艘驱逐舰掉队(驱逐舰因为排水量太小,抗风浪的能力最差),两艘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弹射器被大风给破坏了,现在连“约克城”号地飞行甲板也出了问题。可以说是屋漏偏逢阴雨天,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如同是大海中的轻舟一样,随时有可能被哪个巨浪给抛翻。可恶劣的天气也同时保护了舰队,至少唐帝国的那些侦察机不可能在暴风雨中飞行吧。那可是玩命的事情。

斯普鲁恩斯在舷窗后站了一会,然后就会到了悬挂在墙上的海图旁(美国航母上没有海图桌,海图是挂在墙上的)。两名参谋人员正在把一些参数标注在海图上,其中有舰队的参数,也有一些新收到的情报。看着海图上的这些标注,斯普鲁恩斯突然想到了在上任之前找哈尔西聊的那些话。

哈尔西向尼米兹推荐他,这让斯普鲁恩斯很感激,可也让斯普鲁恩斯很疑惑,哈尔西是个公私很分明的人。他绝不会因为私人关系而推荐斯普鲁恩斯,而且还是把美国海军最后的一点家底交给这个从没有指挥过航母的少将。那么,哈尔西为什么要推荐他呢?

哈尔西的回答很简单:他想不到一个更合适的人了。换句话说,斯普鲁恩斯是当时哈尔西眼里对航母最熟悉的指挥官,虽然绝大部分时间呢,斯普鲁恩斯都是站在巡洋舰的司令舰桥上,看着几海里外地航母,而不是在指挥航母作战。

不管这是一句玩笑话,还是哈尔西有别的什么意思,斯普鲁恩斯是没有选择的了。临走前,哈尔西还告诉斯普鲁恩斯,照他自己的想法去打,而不要管别人是怎么指挥舰队作战的。也就是说,让斯普鲁恩斯放手去干,别考虑得太多。也许这是哈尔西的指挥风格(在指挥第16特混舰队参加“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很彻底),可也让斯普鲁恩斯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他没有退路了,整个美国海军都没有退路了,再退就是夏威夷,就是美国西海岸,美国本土。他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胜利,失败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对别人来说,这也许是压力,但对斯普鲁恩斯来说,这更是动力。就如同历史上的每一个英雄一样,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适当的地方,做一些适当的事情,并且以此而扭转了历史的发展,成为了创造历史的英雄。斯普鲁恩斯也许不相信自己会是这么一个英雄,但他现在却被摆在了这个位置上。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来做这个英雄,他现在都必须要做一些事情,一些正确的,能够挽回局面的事情。

想到这些,斯普鲁恩斯有一种想要笑的感觉。

“将军,‘约克城’报告,现在无法修复飞行甲板,必须要等到风暴过去之后才能修复!”

斯普鲁恩斯朝西北方的“约克城”号航母看去,航母正在用灯光发来摩尔斯信号。

“风暴过去之后,需要多少时间修复?”斯普鲁恩斯转过了身来,神色恢复了平静。

“至少十二个小时。”

“我给他们四个小时,明白吗?四个小时,最多四个小时!”斯普鲁恩斯强调了好几次,然后就转过了身去。他没有再废话什么,命令就是命令。

也许,现在谁都在祈祷天气能够快点好起来吧。连斯普鲁恩斯都有点想诅咒该死的上帝了,这场风暴到底要持续多久?想到这,他又朝“约克城”号的方向看了一眼。天气太恶劣了,夜晚的月光与星光都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