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蛙 莫言著-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飞机失事第三天;父亲与村里的男人们推着小车去机场送飞机残骸和飞行员遗体;刚刚回来的时候;我大哥气喘吁吁跑进家门。这个运动健将是从县一中一口气跑回来的。五十里路;差不多一个马拉松。他一冲进院子;只说了两个字:姑姑……便一头栽到地上;口吐白沫;白眼珠翻上来;昏了。
家里人都围上去救他;有的掐人中;有的捏虎口;有的拍胸膛。
你姑姑怎么啦?
姑姑怎么啦?
终于;他醒了;嘴一瘪;哇地哭起来。
母亲从水缸里舀来半瓢凉水;往他嘴里灌了一些;剩下的泼在他脸上。
快说;你姑姑怎么啦?
我姑姑那个飞行员……驾飞机叛逃了……
母亲手中的水瓢掉在地上;跌成了好几片。
逃到哪里去了?我父亲问。
还能去哪里?我大哥用袖子擦擦脸上的水;咬牙切齿地说:台湾!这个叛徒;这个败类;飞到台湾投靠蒋介石去了!
你姑姑呢?母亲问。
被县公安局带走了。大哥说。
这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吩咐我们;千万别让你们大奶奶知道;也别出去胡啰啰。
我大哥说:还用得着我们啰啰吗?全县都知道了。
母亲从屋里搬出一个大南瓜;递给我姐姐;说:走;跟我去看你大奶奶去。
一会儿工夫;姐姐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一进院就喊:奶奶;俺娘让你快去;俺大奶奶不中了。
第一章8
四十年之后;我大哥的小儿子象群被“招飞”;虽然世事变化;沧海桑田;许多当年神圣得要掉脑袋的事物;如今都成为笑谈;许多当年令万人仰目的职业;如今也都成了下九流;但“招飞”依然是一种令家族兴奋、邻里羡慕的大喜事。为此;已从教育局长位上退休的我大哥特地回村设宴;招待亲戚朋友;以示庆贺。
晚宴摆在我二哥家院子里;从屋子里扯出一根电线;拴上一个大灯泡;白光灼灼;照耀如同白日。两张饭桌拼接起来;桌子周围;挤上了二十几把椅子;我们肩膀挨着肩膀坐在一起。菜是从饭馆定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层层叠叠;五颜六色;五味杂陈。我大嫂撇着烟台腔说:没什么好吃的;大家随便吃点。我爹说:可别这么说;想想六零年吧;那时;毛主席都捞不到这些东西吃。我那招了飞的小侄子说:爷爷;别翻老皇历了。
酒过三巡;父亲又说:咱们家;到底出了一个开飞机的。当年;你爸爸去验飞行员;只因腿上有一个疤没验上;现在;象群终于圆了我们家一个梦。
象群撇着嘴说:飞行员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真有本事的;该去当大官;做大款!
怎么能这么说呢?父亲端起一杯酒;咕咚干了;把酒杯往桌子上一顿;说;飞行员;是人中龙凤;当年你姑奶奶找那个男的;王小倜;站着像一棵青松;坐着如一口铜钟;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那小子;如果不是一时糊涂飞去了台湾;现在;空军司令没准就是他了……
还有这种事?象群惊讶地问;姑奶奶的丈夫不是捏泥娃娃的吗?怎么又出来一个飞行员?
我大哥说:都是陈年旧事;别提了。
象群说:不行;我得问问姑奶奶去;王小倜;驾机飞往台湾?太刺激了!
大哥忧心忡忡地说:你可别去寻求刺激;人要爱国;当兵的更要爱国;当飞行员的尤其要爱国。人;可以偷;可以抢;可以杀人放火……我的意思是说;千万别当叛徒;叛徒遗臭万年;没有好下场的……
看把你吓的;象群不屑地说;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嘛;飞过去看看也不错。
你可别!大嫂说;你要有这样的念头还是不去当这飞行员了;待会我就给武装部刘部长打电话。
别紧张;妈;我侄子说;我会那么傻吗?我怎么会只图自己高兴;不管你们呢?再说;现在国共一家亲了;我飞过去人家也得把我送回来呢。
这才是我们老万家的门风;大哥道;那王小倜是一个混蛋;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小人;他毁了你姑奶奶一生!
谁在说我?一声响亮;姑姑排闼直入;强烈的灯光刺得她眯着眼睛。她转过身;戴上一幅小墨镜;有几分酷;几分滑稽。用得着这么大的灯泡吗?就像你们老奶奶说过的;摸黑吃饭;也吃不到鼻孔里。电是煤发的;煤是人挖的;挖煤不容易;地下三千尺;如同活地狱;贪官污吏黑窑主;窑工性命贱如土。每块煤上都沾着鲜血!姑姑右手拤腰;左手拇指、小指、无名指蜷曲;食指和中指并拢挺直;伸向前方;身着七十年代大流行的“的确良”军干服;衣袖高挽;身体胖大;白发苍苍;像一个“文革”后期的县社干部。我心中百感交集;我们的犹如出水芙蓉般的姑姑;竟成了这副模样。
在确定是否请姑姑参加晚宴时;大哥和大嫂颇感踌躇;与父亲商量;父亲思忖片刻;说:还是算了吧;她现在……反正她也不在本村住……以后再说吧……
姑姑的出现;让大家都感到尴尬。一时都站起来;愣着。
怎么;我闯荡了一辈子;回到娘家;连个座位都没有吗?姑姑尖刻地说。
大家立即反应过来;纷纷让座;一片凌乱。
大哥大嫂忙不迭地解释:第一个想请的就是您老人家;咱老万家的第一把交椅;永远是您坐的。
呸!姑姑一屁股坐在父亲身旁的座位上;提着大哥的名道:大口;你爹活着;还轮不到我坐第一把交椅;你爹死了;也轮不到我坐第一把交椅!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说是不是;大哥?
你可不是一般的女儿;你是我们家族的大功臣;父亲指点着座上的人;说;这些小辈的;哪个不是你接生的?
好汉不提当年勇了;姑姑道;想当年……还提当年干什么?!喝酒!怎么;没有我的酒杯?我可是带着酒来的!姑姑从肥大的衣兜里摸出一瓶茅台;猛地往桌上一墩;道:五十年的茅台;是亭兰市一个官儿送的;他的那个比他小了二十八岁的二奶;一门心思想生个男孩;说是我这里有将女胎转换成男胎的秘方;非要我给她转换!我说那都是江湖郎中骗人的;她不信;眼泪汪汪的;死活不走;就差下跪了;说那个大奶生了两个女孩;如果她能生个男孩;就能把男人抢过来。那男人;重男轻女;封建意识严重;按说当了那么大的官觉悟能高点;啊呸!姑姑愤愤地说;反正这些人的钱;都不是从正路上来的;不宰他们我宰谁去?!我给她配了几味药;抓了九副;什么当归、山药、熟地、甘草;都是一毛钱一大把的;统共值不了三十元钱;每副收她一百;她高兴得屁颠屁颠地爬上一辆红色小车;一溜烟蹿了。今天下午;那当官的与他二奶;抱着大胖儿子;提着好烟好酒;答谢来了。说是幸亏吃了我的灵丹妙药;要不怎能生出这么好一个儿子!哈哈;姑姑朗声大笑着;抓起我大哥恭恭敬敬送到她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拍打着大腿说:我真是太乐了。你们说说;这些当官的;按说也都是有点文化的人;怎么这样蠢呢?胎儿的性别;怎么能转换呢?我如果有这神通;早就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了是不是?——给我斟酒啊!姑姑顿着空酒杯说;这瓶茅台不开了;留着给大哥喝。——我父亲忙道:别别别;我这肚肠;喝这样的酒白糟蹋了。姑姑把茅台酒塞到我父亲手里;说:我给你;你就喝。我父亲摸索着酒瓶上的缎带;小心翼翼地问:这样一瓶酒;要多少钱?我大嫂道:少说也要八千吧!听说最近又涨价了。——天老爷;我爹说;这那里是酒;就是龙涎凤血;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啊!麦子八毛钱一斤;一瓶酒;值一万斤麦子?辛辛苦苦干一年;我也挣不到半瓶酒啊。我爹把酒推给姑姑;说;你还是带回去吧;这样的酒我不喝;喝了会折寿。我姑姑说:我给你的你就喝。又不是我花钱买的。不喝白不喝;就像当年去平度城吃日本鬼子的宴席;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你还不吃?我爹说;理是这么个理;可一想;这么点点辣水;凭什么值那么多钱?我姑姑说:大哥;你这就不明白了。我告诉你;喝这酒的;没有一个是自己掏钱的;自己掏钱的;只能喝这种——姑姑端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你八十多岁的人了;放开喝还能喝几年?姑拍拍胸脯;豪迈地说:当着这些小辈的面;老妹妹我放个狂言:从今之后;我供给你茅台酒喝!咱怕什么?过去咱前怕狼;后怕虎;越是怕;越是鬼来吓;——斟酒啊!你们没眼力劲呢?是心疼酒?——哪能呢;姑姑;您放开了喝——嗨;放开喝也喝不了多少了;姑姑感伤地说;想当年;我与人民公社那帮杂种拼酒;他们一群大老爷们想出我的洋相;结果全被我灌得麻了爪子;钻到桌子底下学狗叫!——来;小年轻们;干!——姑姑;您吃点菜。——吃什么菜;当年你们大爷爷就着一棵葱喝了半坛高粱酒;真正的喝家;哪有吃肴的?你们呀;纯粹是一群肴客!大哥;姑姑喝热了;解开胸前的扣子;拍着父亲的肩头说;我叫你喝;你就喝;咱们这一辈的;就剩下咱们俩了;不吃点喝点;省着干什么?钱不花就是一张纸;花了才是钱。咱有手艺;咱还怕没钱?无论你什么官什么员;都要生病;生了病就要找咱看。何况;姑姑哈哈大笑着;说;咱还有转变胎儿性别的绝技;把一个女胎变成男胎;这么复杂的技术;咱跟他们要一万他们也舍得拿出来。——不过;要是吃了你的转胎药又生了女孩怎么办?父亲忧心忡忡地问。这你就不懂了;姑姑道;中医是什么?中医都是半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的话;绕来绕去都是把算命的人绕进去;哪有把自己绕进去的呢?
趁着姑姑点火抽烟的空儿;我小侄子象群抓紧时间问:姑奶奶;您能不能讲讲那个飞行员的事?没准儿哪天我心血来潮飞到台湾去看看他呢!
胡说!我大哥道。
放肆!我大嫂说。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姑姑很老练地抽着烟;一缕缕烟雾在她蓬松的发间缭绕着。
现在回想起来呢;姑姑喝干杯中酒;说;是他毁了我;也是他救了我!
姑姑将手中的烟用力嘬了几口;然后;用中指;将那烟头用力一弹。烟头划出一道暗红色的弧线;飞到远处的葡萄架上。好了;姑姑说;喝多了;罢宴;回家。她站起来;庞大的身体显得笨拙;摇摇晃晃地向大门走去。我们慌忙跟上去搀她。她说:你们以为我真喝醉了?没那回事;姑姑我是千杯不醉。在大门外;我们看到姑夫郝大手;那个不久前被封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泥塑艺人;正静悄悄地站在那里等候着。
第一章9
先生;第二天;我侄子骑着摩托车;从县城里专程回来;让我父亲带他去姑奶奶家;探听王小倜的事。我父亲为难地说:还是别去了;她也是奔七十岁的人了;这辈子不容易;那些陈年往事;抖擞起来伤心。再说;当着你姑爷爷的面;她也不好说。
我说;象群;爷爷说的有道理;既然你对这事这么感兴趣;我就把我知道的;全都告诉你;其实;你只要上网搜搜;就可以大概地了解这事的来龙去脉。
因为我一直准备以姑姑为素材写一部小说——现在自然是改写话剧了——这王小倜自然是重要人物。为这本书我已经准备了二十年。我利用各种关系;采访了许多当事人。我专程去过王小倜工作过的三个机场;去过王小倜的浙江老家;采访过王小倜一个中队的战友;采访过王小倜的中队长和副大队长;我还登上过王小倜驾驶的那种‘歼…5’飞机;我还采访过当时的县公安局反特科科长;采访过当时的县卫生局保卫科长。应该说;我知道的比谁都多;但唯一遗憾的;是我没有见过王小倜的面;而你爸爸;曾得到了姑奶奶的允许;预先潜伏到电影院里;亲眼看到了王小倜与姑奶奶手拉着手走进来;王小倜的座位与你爸爸紧靠着。他后来对我们描绘过王小倜:身高一米七五;也许一米七六;白净面皮;瘦长脸;眼睛不大但很有精神。牙齿整齐、洁白、闪闪发光。
你爸爸说那晚上放映的是部苏联片子;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同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改编的同名电影。你爸爸说他起初还偷眼观察王小倜与你姑奶奶的举动;但很快就被银幕上的革命与爱情吸引住了。那时候许多中国的学生与苏联的学生通信;与你爸爸通信的那个苏联姑娘;恰好也叫冬妮娅;所以你爸爸沉浸在电影中忘记使命是十分必然的。当然你爸爸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在电影开场前看到了王小倜的模样;在换片的间隙里(那时电影院还是单机放映);嗅到了从王小倜嘴巴喷出来的糖果味儿;当然他也听到了嗅到了身前身后的人嗑瓜子吃花生的声音和气味。那时候的电影院里可吃东西;有壳的无壳的都可以吃;脚下踩着一层厚厚的糖果纸、花生、瓜子皮儿。电影散场后;在电影院门口的灯光下;当王小倜推过自行车要送你姑奶奶去卫生局的宿舍时(那时你姑奶奶被临时借调到卫生局工作);你姑奶奶笑着说:王小倜;我给你介绍个人!你爸爸躲在电影院大门口的廊柱阴影里不敢露头。王小倜四下张望;谁?人在哪里呢?万口;过来呀!你爸爸这才从柱子后边畏畏缩缩地走过来。他的个头那时已经与王小倜差不多高;但身体瘦长;像根竹竿;关于将铁饼掷出校园砸断牛角的事多半是他自我吹嘘。他头发蓬乱;像个鹊巢。——我侄子;万口;你姑奶奶介绍道。噢哈;王小倜用力在你爸爸肩膀拍了一巴掌;说;原来是个坐探啊!万口;这名字起得真好!王小倜伸出一只手;说:小伙子;来;认识认识;王小倜!你爸爸有些受宠若惊地伸出两只手;握住王小倜的手;使劲地摇晃着。
你爸爸说;后来;他去机场找王小倜玩过;还跟着他吃过一次空勤灶;油焖大虾;辣子鸡丁;鸡蛋炒黄花菜;大米干饭;随便吃。你爸爸的描绘;让我们羡慕极了;当然我也感到荣耀。不仅仅因为王小倜;也因为你爸爸;他是我的大哥;而我的大哥是吃过空勤灶的啊!
王小倜还送给你爸爸一只口琴;云雀牌的;相当高级。你爸爸说王小倜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篮球打得不错;三步上篮、反手投球的动作相当潇洒。除了会吹口琴;还会拉手风琴;钢笔字写得十分秀丽;而且;还有绘画的才能。你爸爸说他的墙上用图钉钉着一张铅笔素描;画的就是你姑奶奶的形象。至于王小倜的家庭出身;那更是无可挑剔。他的父亲是高级干部;母亲是大学教授。这样的人;为什么会飞往台湾;成了万人唾骂的叛徒呢?
据王小倜的中队长说;王小倜之所以叛逃;是因为偷听敌台广播。他有一台半导体短波收音机;可以听到台湾的广播。国民党电台里有一个声音娇媚、富有磁性的播音员;外号“夜空玫瑰”;杀伤力极强;估计王小倜就是因为迷上了她的声音而叛逃。难道我姑姑还不够优秀吗?已经老态龙钟的中队长说:你姑姑;当然不错;家庭出身好;模样端正;又是党员;按当时的审美观;那实在是太优秀了;我们都从心眼里羡慕王小倜呢。但你姑姑太革命太正派了;对王小倜这种中了资产阶级流毒的人来说;那就不太够味了。后来;保卫部门分析了王小倜的日记;他在日记中给你姑姑起了一个外号:红色木头!当然;中队长说;也幸亏了他这本日记;才让你姑姑得到了解脱;否则;她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楚了。
先生;我对侄子说;不仅你姑奶奶差点毁在他手里;连你爸爸也被公安部门传讯过多次;那只口琴;也作为王小倜拉拢腐蚀青年的罪证被没收。他在日记里;说:红色木头把她的傻瓜侄子介绍给我;这也是根红色木头;而且还有个奇怪的名字:万口。如果没有王小倜这本日记;你爸爸也要跟着倒霉。
也许;是王小倜故意那样写的;我小侄子说。
你姑奶奶后来有这种想法。王小倜为了保护她故意留下了这本日记。所以昨天晚上她说:这个人毁了她;也救了她。
先生;我小侄子更关心的;显然是王小倜叛逃的过程。他对王小倜高超的驾驶技术深为钦佩。他说让“歼…5”在距离海面五米的高度以每小时八百公里的速度飞行;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就会一头扎进大海。这家伙;可谓艺高人胆大!他的确是技术尖子;全天候飞行员。在他出事之前;他每次在我们村子上空演练时;都会做出一些令人赞为观止的动作。当时;我们说他驾机俯冲到我们村东头的西瓜地里;伸手摘了一个西瓜;一抖翅膀又钻上了云端。
他到了那边;是不是真的得到了五千两黄金奖赏?小侄子问我。
也许是真的吧?我说;但即便是万两黄金;也不值得。我说象群贤侄你可别羡慕这个;金钱、美女都是过眼云烟;只有祖国、荣誉、家庭;才是最宝贵的。小侄子说:三叔;你们怎么这么逗啊?现在都什么朝代了;还给我说这些。
第一章10
1961年春天;姑姑从王小倜事件中解脱出来;重回公社卫生院妇产科工作。但那两年;公社四十多个村庄;没有一个婴儿出生。原因吗;自然是饥饿。因为饥饿;女人们没了例假;因为饥饿;男人们成了太监。公社卫生院的妇科;只有姑姑和一个姓黄的中年女医生。那姓黄的女医生是名牌医学院毕业;但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自己又是右派;所以被贬到了乡下。姑姑每次提起她;气就不打一处来。姑姑说她脾气古怪;要不就是一整天不说一句话;要不就是尖酸刻薄、滔滔不绝;对着一个痰盂;也能发表长篇大论。
大奶奶去世之后;姑姑很少回来。但每逢家里有点好吃的;母亲总是让姐姐去送给姑姑。有一次;父亲在田野里捡到了半只野兔;估计是老鹰吃剩下的。母亲从地里挖来半筐野菜;和兔肉一起煮了。母亲盛了一碗兔肉;用包袱包了;让姐姐去送;姐姐不愿去。我自告奋勇。母亲说;你去可以;但你不要在路上偷吃;另外你走路要看脚下;不要把碗给我砸了。
从我们村子到公社卫生院有十里路。起初我一路小跑;想在兔肉未凉前赶到。但跑了一会儿;便双腿发沉;肚子里隆隆地响;浑身冒冷汗、头晕眼花。我饿了;早晨喝下的两碗野菜粥已经消化完了。而此时;兔肉的香气透过包袱散发出来。有两个我在辩论;打架;一个我说:吃一块;就一块;另一个我说:不行;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要听母亲的话。有好几次我的手已经要解开包袱的结了;但母亲的眼神突现在我脑海里。从我们村通往卫生院公路两侧;栽种着一排排桑树;桑叶早已被饥民采光;我折下一根枝条;咀嚼着;苦涩难以下咽。但这时我看到桑树干上有一只刚刚从壳中蜕出来的蝉;嫩黄的颜色;翅膀还没干。我大喜;扔下枝条;将那蝉捂在手里;想也没想就塞进嘴里。蝉是我们的美味佳肴;高级补品;但需要烧熟后吃。我生吃活蝉;省了火;省了时间。活蝉的味道鲜美;而且;我相信;营养也比烧熟的蝉丰富。我一边走一边搜索着路边的树干;但我再也没找到蝉;却捡到了一张印刷精美的彩色传单:那传单上;有一个容光焕发的青年男子;抱着一个貌若天仙的女人。下边的文字说明:飞行员王小倜弃暗投明;被授予国军少校军衔;奖赏黄金5000两;并与著名歌星陶莉莉小姐结为神仙伴侣。我忘记了饥饿;一种莫名的激动;使我很想大声喊叫。我在学校里时;听说过国民党利用气球往这边空飘反动传单的事;但没想到被我捡到了;没想到这反动传单竟是如此的精美;而且;我承认;照片上那女的;的确比姑姑迷人。
我跑进卫生院妇产科时;姑姑正和那个姓黄的女人吵架。那女人戴着一副黑边眼镜;鹰钩鼻子;薄嘴唇;一张嘴就露出青紫的牙床。——后来姑姑曾多次提醒我们;宁愿打光棍;也不讨说话露牙床的女人做老婆。——那女人的目光阴沉;让我的后背阵阵发凉。我听到那女人说:你算什么东西;竟敢指派我?老娘在医学院学习时;你还穿开裆裤吧!
姑姑毫不客气地回敬她:是的;我知道你黄秋雅是资本家的大小姐;我也知道你是医学院的校花;您是举着小旗欢迎过日本鬼子进城吧?你大概还陪着日本军官跳过贴面舞吧?就在你陪着日本兵跳舞时;老娘正在平度城里与日军司令斗智斗勇!
那女人冷笑道:谁见过了?谁见过了?谁见过你与日军司令斗智斗勇了?
姑姑说:历史俱在;山河作证。
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在这个时刻;将手中那张花花绿绿的传单递到姑姑手里。
你跑来干什么?姑姑没好气地问我;这是什么玩意儿?
反动传单;国民党的反动传单!我因兴奋而嗓音颤抖地说。
姑姑起初是随意地瞄了一眼;但我看到她的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电打了一下子。她的眼睛瞪大了;脸色也随之变得煞白。她像扔掉一条蛇;不;像扔掉一只青蛙似的将那张传单扔掉了。
等到姑姑猛省;想去捡那张传单时;已经晚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黄秋雅捡起传单;扫了一眼;抬头看看姑姑;又扫了一眼传单;那双隐藏在厚厚的镜片背后的眼睛里;突然迸发出磷火似的绿光。接着;她便发出了一声冷笑。姑姑纵身上前;去抢夺传单;但黄秋雅一转身就避开了。姑姑伸手抓住了黄秋雅背后的衣服;高声喊叫:还给我!
黄秋雅往前一挣;哧啦一声;褂子破了;露出了白得像青蛙肚皮一样的脊背。
还给我!
黄转过身;攥着传单的手藏在背后;浑身颤抖着;一步步往门口挪动。同时;她阴沉而得意地说:还给你?哼!你这个狗特务!叛徒的女人!叛徒玩腻了的烂货!你也怕了?你不卖你的“烈士遗孤”的臭味了吧?
姑姑发疯般地向黄秋雅扑去。
黄秋雅跑到走廊上;尖声吼叫着:抓特务啊!抓特务啊!
姑姑追上去;伸手揪住了黄秋雅的头发。黄秋雅脖子往后仰着;攥着传单的手拼命往前伸;嘴里发出更加凄厉的喊叫。那时候的公社卫生院只有两排房屋;前排门诊;后排办公。所有的人都闻声而出。姑姑已经把黄秋雅按倒在走廊里;骑在她腰上;拼命地抢夺传单。
院长跑来了。这是个秃头顶的中年人;双眼细长;眼下垂着两个囊袋;嘴里镶着白得过分的假牙。他喊叫着:住手!你们这是干什么?
姑姑似乎没听到院长的呵斥;以更加猛烈的动作;掰着黄秋雅的手。黄秋雅的嘴里发出的声音已经不是尖叫而是哭嚎。
万心;住手!院长气急败坏地对着围观者吼叫着:你们都瞎眼了吗?快把她们分开!
上来几个男医生;费了很大的力气;把姑姑从黄秋雅的身上拖开。
上来几个女医生;把黄秋雅从地上架起来。
黄秋雅的眼镜掉了;牙缝里流着血;深陷的眼窝里流出混浊的泪水。但她的手依然死死地攥着那张传单。她嚎哭着:院长;您要给我做主啊……
姑姑衣衫凌乱;脸色惨白;腮上有两道流血的沟槽;显然是被黄秋雅的指甲剐的。
万心;到底是怎么回事?院长问。
姑姑惨淡一笑;两行泪水涌出来。她把手中的几片传单碎屑扔在地上。一言不发;摇摇晃晃地走进妇产科。
这时;黄秋雅像立了大功、受了大苦的英雄一样;将手中那张揉成一团的传单;交到院长手里。她跪在地上;摸索自己的眼镜。
她把断了一条腿的眼镜架到鼻梁上;用手扶着。看到姑姑扔在地上的传单碎屑;急忙膝行上前;抢到手里;如获至宝;爬起来。
这是什么玩意儿?院长一边抻展着传单;一边问。
反动传单;黄秋雅献宝般地将传单碎屑递给院长;说;这里还有;是那个叛逃台湾的王小倜发给万心的传单!
周围的医生护士们发出一阵惊叹。
院长眼睛老花;将传单移到很远的地方;费力地调整着视线。医生护士们一窝蜂般围上来。
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都回去上班!院长将传单收好;训斥完众人;又说:黄医生;你跟我来一下。
黄秋雅随着院长进了办公室;医生护士们三三两两地小心议论着。
这时;从妇产科里传出姑姑的嚎啕大哭声。我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畏畏缩缩地蹭进门;看到姑姑坐在椅子上;头伏在桌子上;一边哭一边用拳头捶打桌面。
姑姑;我说;俺娘让我给您送兔子肉来了。
姑姑不理我;只是哭。
姑姑;我哭着说;您别哭了;您吃点兔子肉吧……
我将手提的包袱;放在桌子;解开;将那碗兔子肉端到姑姑脑袋旁边。
姑姑一抡胳膊;将碗拨到地上;跌得粉碎。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滚!滚!滚!姑姑抬起头;大声吼叫着:你这个混蛋!你给我滚!
事后才知道,我闯下的祸有多大。
我逃出医院之后,姑姑切开了左腕上的动脉,用右手食指蘸着血,写下了血书:我恨王小倜!我生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鬼!
当那黄秋雅得意洋洋地回到办公室时,鲜血已经流到门口。她尖叫一声就瘫倒在地。
姑姑被救活,但受到了留党察看的处分。处分她的理由并不是怀疑她与王小倜真有关系,而是她以自杀的方式向党示威。
第一章12
一九六二年秋季;高密东北乡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回想起收获地瓜时的情景;我就感到莫名的激动。每棵地瓜秧子下边;都是果实累累。我们村最大的一个地瓜;重达三十八斤。县委书记杨林抱着这个大地瓜照了一张照片;刊登在大众日报的头版头条。
地瓜是好东西;地瓜真是好东西。那年的地瓜不仅产量高;而且含淀粉量高;一煮就开沙;有栗子的味道;口感好;营养丰富。高密东北乡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堆着地瓜;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拉起了铁丝;铁丝上挂满了切成片的地瓜。我们吃饱了;我们终于吃饱了;吃草根树皮的日子终于结束了;饿死人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腿很快就不浮肿了;我们的肚皮厚了;肚子小了。我们的皮下渐渐积累起了脂肪;我们的眼神不再暗淡无光了;我们走路时腿不再酸麻了;我们的身体在快速地生长。与此同时;那些吃饱了地瓜的女人们的乳房又渐渐大起来;她们的例假也渐渐地恢复了正常。那些男人们的腰杆又直了起来;嘴上又长出了胡须;性欲也渐渐恢复。在饱食地瓜两个月后;村子里的年轻女人几乎都怀了孕。1963年初冬;高密东北乡迎来了建国之后的第一个生育高潮;这一年;仅我们公社;五十二个村庄;就降生了2868名婴儿。这一批小孩;被姑姑命名为“地瓜小孩”。卫生院长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姑姑自杀未遂回家休养时;他曾来我们家探望过。他是我奶奶的娘家堂侄;是我们家的瓜蔓亲戚。他批评我姑姑糊涂。他希望我姑姑放下思想包袱;好好工作。他说党和人民的眼睛是亮的。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他要我姑姑一定要相信组织;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争取尽快恢复党籍。他悄悄地对我姑姑说:你和黄秋雅是不一样的。这个人本质很坏;而你根红苗正;虽然走了几步弯路;但只要努力;前途还是光明的。
院长的话让姑姑又一次放声大哭。
院长的话也让我放声大哭。
姑姑从血泊中站立起来;以火一样热情投入了工作。那时;虽然各村都有了经过培训的接生员;但还是有许多妇女愿意到卫生院生产。姑姑捐弃前嫌;与黄秋雅密切合作;既当医生又当护士;有时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从鬼门关口;抢救了许多妇婴的生命。在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们接生了八百八十个婴儿;包括十八台剖腹产手术。在当时;剖腹产还是相当复杂的手术;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小小公社卫生院妇科;竟敢干这样的大活;一时引起轰动。连姑姑这种心高气傲的人;也不得不钦佩黄秋雅的精湛医术。姑姑后来之所以能成为高密东北乡土洋结合的妇婴名医;还真要感谢她的这个冤家对头。
黄秋雅是个老姑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