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幻之北宋-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在试验场,他点燃引线,看着火药球飞出去,快要落地时一声巨响,才微微明白这就是飞雷的变形,用火炮发射飞雷,距离就不用说了,关键是方便,搭投石车可是苦力活,野战根本用不上,火炮则不同。等他来到爆炸现场,出现了他第一次在农庄见到打爆竹时的情形,周林差点又疯了,为了能看出效果,试验场周边布置了不少木板,此时木板上密密麻麻都是拇指大的孔,很明显,这玩意爆炸时周边要是人,方圆五丈估计没活人,如果一百门这样的火炮一起开火…,周林心里盘算了下,正面五百丈宽,五丈径深将全部一扫而空。

“三郎,某要这东西!有多少要多少!”这是周林见到王麟说的第一句话。

王麟笑笑:“现在还不行,叫你来就是试验带学习,等完全掌握了,弥补一些缺陷,才能真正装备。”

王麟有事忙,府里几位娇妻也不闲着,赵云灵挺着肚子和宋云慧再次开始折腾起机器,戴玉琳则忙着和苏玲玲几人将王麟的化学实验室发挥到极致,赵玉慧不能动手,可也闲不住,不时的去边上看着。耶律特里忙着帮王麟打点各种事物。

二月底的一天,王麟在府里正和耶律特里商量着事情,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闷响,声音不大,但王麟瞬间魂飞天外,这种声音他太熟悉了,典型的火药爆炸声,慌忙冲出屋外,见东面有股青烟升起,暗道不好,撒腿朝府门口跑去。

耶律特里紧跟着出来,见王麟跑得极快,抬头发现东面的青烟,知道坏了,那里可是实验室的方向,她有身孕,不敢学王麟一样,急的直叫慧心。等耶律特里来到隔壁院落,赵玉慧和戴玉琳耷拉着脑袋,王麟在边上又蹦又跳,苏玲玲则一脸无所谓的站在边上。

“三郎出什么事了?玉琳姐姐、慧儿没事吧?”

“让她们说!气死我了!”王麟气急败坏。

苏玲玲实在看不下去了,“行了,你别瞎折腾,有我在你不放心么?”

“你?你怕是比她们胆子还大!**,你可真敢做!”

听到**几个字,耶律特里脚一软,良都府的故事她都听王麟说了好几次,这东西的威力她虽没见过,但根据王麟说的场面就知道十分可怕,不过等她四处看了看,感觉没什么,疑惑道:“三郎,你确定?”

“她们自己说的!还用确定?”

“三郎,怎么我觉得这消化甘油没你说的那么厉害啊?是不是玉琳姐姐她们搞错了?”

听耶律特里这么一说,王麟也疑惑起来,是啊,真是**,怕是房子都要炸飞了,“玉琳姐姐,这到底怎么回事?”

戴玉琳知道今日弄出这个事来,就要被王麟臭骂,一直低着头不说话,见他问起,赶忙将事情经过说了遍。

听过以后,王麟才恍然大悟,几人做的确实是消化甘油,这也怪不得她们,现有材料做这个比较容易,只是几人还是不敢大意,做的量非常少,没想到一名女监生有些不小心,碰倒了装消化甘油的瓶子,苏玲玲当时就吓了一跳,四处看了看,便将王麟准备灭火用的土拿来盖在消化甘油上,等将地上的消化甘油全部吸收了,才将这些土收集起来,准备问问王麟后处理。

今日几人说起这事,戴玉琳顺口说了句不知那带了消化甘油的土还会不会爆炸的话,让苏玲玲心中一动,反正是浪费了,不如试试看,小心弄了些出来,按照王麟当时描述的,在上方用一个拴着线的铁锤来击打,没想到怎么打都没用,本想放弃,赵玉慧提议用火药试试,几人便找来没放完的大爆竹,这下还真起作用,吸收了消化甘油的土炸了,但明显威力小很多,这点戴玉琳知道。

真是无知者无畏啊,几人瞎折腾,居然弄出这个事物来,这是王麟万万没想到的,掺了土的消化甘油做火药自然不行,那杂质多了去了,火枪没几下就废了,要是以往,王麟只得先放放,最多试试用于采矿、修路,可今日就不一样了,要是将这东西放到苏里弄的那个火药球里…想到这里,王麟兴奋起来,也顾不得骂几人,“还有没做好的消化甘油?”

赵玉慧不敢答,怕王麟知道她在边上看着,又是一通臭骂。

“三郎,有是有,不过你…”戴玉琳小心翼翼道。

“先别说没用的,赶快找来,我有用!”

等一名女监生抖手抖脚的拿来一瓶消化甘油,王麟冲苏玲玲道:“姐姐用了多少土?”

几人这才明白他要做什么,二话不说,开始帮忙,既然做就要认真,称量、计量,戴玉琳还设计了几个配比,用于对比,女监生们则将土细细研磨着,以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王麟沉着脸道:“如果你们现在听我的,通通出去!我便既往不咎!”

知道危险,几人都不干,王麟火冒三丈,“再不滚,以后就不准来这里!”

耶律特里拉了拉赵玉慧,“我们还是出去等,别让三郎分心。”

等几人离开,王麟小心将**和土在大烧杯里混合了,他也不敢大意,分批次小量做,前前后后弄了一个多时辰,才将几个配方做完。小心装到布袋里,这才松了口气。

出了门,见几人焦急的等着,王麟微微一笑:“弄好了!”

赵玉慧一声欢呼,扑倒他怀里,“三郎,担心死我了。”

王麟轻轻拍了拍她,“以后不许这样,你还有身孕,我在府里听到爆炸声,魂都吓飞了。”

赵玉慧在他怀里轻轻点了点头。

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方风云

二月底,赵玉慧生了个男孩,赵佶有了个同姓外甥,异常高兴,直接将赵玉慧和孩子都接到宫里,美其名曰照顾,把王麟撇在一边。赵佶早就给这外甥起名赵斌,意为文武全才,这名字太俗,王麟闷闷不乐的接受了。

三月初二,王麟带着阴干后的消化甘油和土的混合物,找到苏里,将他拖到试验场,先是试验用铁锤击打后的现象,还好,都不会爆炸,苏里见他折腾一堆土,十分纳闷,不明白他做什么。随后王麟让他将这些土称量后放入他弄出的那个火药铁球里,用一个竹制手雷作为起爆管,弄好后苏里问道:“你把土放进去做什么?”

王麟诡秘一笑,“你试过便知。”

苏里摇摇头,这王麟怕是大脑有问题,试就试呗!等火药球发射出去,苏里就听见惊天动地的巨响,他瞬间就傻了,土也会爆炸?

“苏里,这玩意怎样?”王麟笑眯眯道。

苏里回过神来,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你快告诉我,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先别忙,说说威力怎样?”

苏里二话不说,跑到爆炸现场,四处走了圈,回来后喘着气道:“怕是比火药还大上五倍!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消化甘油!”

苏里脚一软,坐在地上,当年王麟弄过一次,当时就把他和父亲苏涛吓傻了,良久起身道:“我明白了,那土里有消化甘油!”

王麟一竖大拇指,“聪明!”

苏里细细想了想王麟今天做的一切,腾的一下跳了起来,“这是新的火药!”

经过王麟解释,苏里略略有些遗憾,毕竟火枪上不能用,不过火炮能用也不得了,将王麟带来的一一试过,苏里激动的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开花弹虽然有进展,可威力他始终不太满意,如今有这新火药,爆炸威力一下子扩大到近十丈,就是不装铁珠人也受不了。

“行啦,我的事完了,以后就是你的事了,如何做去找你姐姐,只是这保密你切不可掉以轻心,这玩意可是能炸塌城墙的!”王麟说完就拍拍屁股走了,留下苏里一人发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崇宁四年夏季,王麟除了时不时进宫和赵佶商议外,就是去国子监教课,家中两位娇妻都顺利生产,一男一女,赵云灵生了个女孩,耶律特里是男孩,家中多了两个小宝宝,所有人都有些手忙脚乱,给孩子起名字的事只有耶律特里的孩子与他有关,赵云灵生的毕竟是女孩,赵孝奕还算有点文采,给起了赵雪颖这个名字,意为冰雪聪颖,这名字赵云灵和王麟都挺喜欢。至于耶律特里,还是拗不过王麟,用了耶律烈的名字,王胜对此非常不满,族谱中一下子多了几个外姓,外人说什么的都有,以后见了祖宗如何解释?

王麟在家中逍遥,江南道则风云渐起,蔡攸到了杭州府明面上夹着尾巴做人,暗地里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网络。

“蔡大人,今年天气酷热,江南道至今未有雨,咱们是不是早做准备,等秋收时联手抬高粮价?”

蔡攸不紧不慢的轻拍扶手,“准备可以先做,但不要露出任何马脚,先将去年的存量陆续北运德州府,到秋收时,官府采购的粮先入仓,减少市场上的粮食,这才有文章可做!”

刚才说话那人谄媚道:“蔡大人高明!”

边上有一人犹豫了下道:“若是今年挑动粮价,百姓无粮,犯上作乱怎么办?”

蔡攸冷笑一声,“那更好,我便可上奏折,弹劾王麟当初提出的收粮策略!你们放手去做,能把那些百姓逼反才行。”

“可是龙卫军在江陵府、骁雄军在广州府,就算百姓作乱,这两卫禁军都可快速平叛。”

这才是蔡攸心中难受的地方,没想到禁军整编如此迅速,完成后就开始驻扎预定的地方,骁雄军还没什么,龙卫军驻扎江陵才是定海神针,他没想到一支禁军的驻扎,就让这个大宋南部平安无事,要是龙卫军顾不上江南就好了。

也是天助蔡攸,六月交趾李朝有流寇越境到了钦州,本来也是小事,钦州知府这些人抓获后以往也就是通告李朝领人,只是这骁雄军坐镇广州府后,给整个南部百姓极大的力量,纷纷要求处置这批流寇,钦州知府胆气也足,便下令就地处置,只是这次流寇中有一人是李朝边关守将的儿子,那守将便私自出兵,可钦州长期以来受够了交趾的骚扰,如今有骁雄军做后盾,自然不会客气,军民一心,瞬间就将来犯之敌赶了回去,那守将为逃脱责任,便上报李朝,谎称大宋派兵来攻打。

李朝李仁宗一直对三十年前的那场战争耿耿于怀,最后的主动求和让他颜面扫地,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李朝算是有史以来交趾最强大的时期,接到消息后他怒火冲天,即刻发兵攻打钦州,想要复制几十年前的入侵大宋那一幕。

骁雄军虽说主守,可也不是吃素的,如今各卫禁军都在暗自较劲,有敌来犯,自然不会放过,也立刻发兵钦州,双方便在钦州城展开大战,骁雄军胜在火器凶猛,李朝军胜在人多,一时间双方都奈何不了对方,在钦州城下形成对持。

骁雄军都指挥使除了飞报朝廷,也迅速联系了龙卫军,南方这二军是相互配合的态势,骁雄军想让龙卫军适当南进,一来是威压,二来是弥补骁雄军出兵钦州后的空虚。

龙卫军的异动让南方少数民族部落恐慌起来,他们没有更多的消息来源,只有一些道听途说。蔡攸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派人散布谣言,说龙卫军是要扫荡整个南部,将不听话的部族剿灭。

谣言不一定是真的,这谁也知道,只是南方山野丛林消息不便,有些大宋地方官员没有朝廷的指令,便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地方大了,总有处理不当之处,一时间有人做起乱来,火一旦点着,灭起来需要时间,以往这种叛乱,在龙卫军眼里不堪一提,只是这次麻烦的是有人暗中煽风点火,到了八月,局面有些难以控制,龙卫、骁雄急忙飞报朝廷,防守住他们没问题,可彻底平叛、击退李朝军队便有些力不从心。

赵佶和朝中诸臣从六月接到消息后就紧急商议着对策,原以为龙卫军前移就可化解这次战事,可后来的南方部族叛乱有些出乎意料,朝中一时间吵作一团,有提出安抚的,有提出派兵剿灭的,还有将矛头指向王麟的,说他提出的裁撤厢军造成军心不稳,兵力不足。

赵佶头大如斗,他不明白好端端的怎么一下子出了那么多事?急忙召见王麟,问他有何对策。

“陛下,参谋司可有推演?臣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赵佶顺手递过来一份文书,王麟接过仔细看了,然后端详了地图半天,不明白小小交趾为何敢来侵犯,至于南方部族叛乱,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只要出动虎翼军一厢兵马,不出数月,便可天下太平,他担心的是这事件背后有没有其他阴谋。

“陛下,臣以为朝廷切不可慌乱,参谋司的判断很准确,南方多丛林山峦,并不利于大军行进,龙卫军震慑住那些叛军没问题,只是区域过大,想要剿灭需要时间,关键是交趾李朝,臣不知他们意图何在?”

“陈述那里有没有什么消息?”赵佶烦躁道。

“陈述还没办法将眼线布置到交趾去,毕竟太远了!”

“总要有个办法才行!”赵佶不停的走来走去。

王麟笑了笑,“陛下莫急,参谋司提出派一军前往,与骁雄军共同反击交趾的进攻,臣以为派出水军便行!”

赵佶眼睛一亮,他只关注到陆上派那支禁军增援,还没想到这个,如今的大宋水军可非同一般,以往发挥不出作用,他和朝中大臣就忽略了还有这么一支强大力量。

于是,一道急令从枢密院和兵部发出,着杭州府知府蔡攸将所有水军战船派往交趾,从海上进攻交趾,蔡攸接到文书,大喜过望,水军也是他心头的隐患,杭州府七成厢军都在他掌控之中,唯独这水军,名义上在他管辖之下,实际上出了赵佶、枢密院和兵部,他根本调动不了,而且水军是王麟组建,李琮大力扩建的,这支军队及其忠心,出了赵佶、王麟的话,谁也不听。

水军都指挥使常强早就对护航这种事厌烦了,海贼也被他平时训练弄得踪影全无,当年的同僚马建林毕竟还远征过美洲大陆,他可是闷得慌,接到出兵交趾的文书,常强兴奋得连夜训话,要所有军士一天之内做好起航准备,军士也憋得慌,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没有升迁的机会,何况这次是作为主力单独出击。

才一天时间,杭州府近七十艘战船拔锚起航,从将领到军士都准备大干一场,王麟五艘战船征服扶桑的故事在水军中流传已久,他们这次可是七十艘!不打下交趾,都不好意思回来。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mp;lt;/a&;amp;gt;&;amp;lt;a&;amp;gt;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mp;lt;/a&;amp;gt;

第二百五十九章 扶桑叛乱(一)

大宋国中动荡,让安焘等人看到了机会,在参谋司的推演中,他利用自己的职权,不断影响着参谋们的决定,按着谋断分离,从参谋司提出了派遣禁军的预案,本想趁着南方战事鼓动赵佶排出中央禁军,最不济也要将虎翼军派出去,可王麟进了趟宫,赵佶居然同意只派水军,这让安焘有些郁闷。吕惠卿总觉得王麟是个麻烦,提出先将他刺杀,安焘不同意,这个太敏感了,万一失手,谁都逃不脱。商议的结果是想办法调开王麟,越远越好。几人思索了片刻,便同声说道扶桑!

仔细斟酌给扶桑堀河的信,安焘排出心腹之人,携带书信前往扶桑,把握他也没有,也就是试试看。

江南风云变幻莫测,西夏、辽国在一边观望着,两国朝中都有了对策,暂时不动,加紧备战,一旦大宋江南动乱一发不可收拾,两国便联手出兵,一举瓜分大宋天下。

陈述的国安司已经高度运转,日夜在收集分析各地传来的消息,交趾国李朝大举进犯应该是个突发事件,但江南少数民族部族叛乱让陈述不敢大意,各方消息汇集后他发现这事件有人在背后推动,但令他奇怪的是这幕后推手好像没什么目的,也没有将这些叛乱部族联合在一起的后续操作,就是鼓动造反,事情怪异,他不敢怠慢,紧急上报赵佶,赵佶找来王麟,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陛下,为今之计只能是静观其变,以静制动,眼下南方只要没变化,两卫和水军就能处理。”

赵佶没其他办法,只得按王麟说的,看看再说。

八月中旬,正当各地粮食开始收获,良都府八百里加急急报送到汴京,扶桑叛乱了!这消息顿时震惊朝野,赵佶一下子六神无主,这几年扶桑天皇虽说心中怨恨,但惧于大宋的强大实力和王麟的威慑力,一直都不敢挑衅,谁都没料到最不可能出事的良都府会有事。

自从被贬为国子监太学正后,王麟第一次参加朝会,丰稷将良都府文书通报后,殿中吵成一片,多数人主张派兵平叛,一举拿下扶桑。

王麟一直在思索,堀河突然做出这个举动必然大有深意,他敢挑战大宋必然有所持,是什么给了他底气?

“明之,你有何看法?”赵佶见他一直沉思,忍不住问道。

殿中一下子寂静了,都看着他。

“陛下,臣以为扶桑作乱不可怕,只要出动二万禁军,便可一扫扶桑!”

看来他是同意出兵的,主战之人松了口气。

“但是…,臣是担心这背后还有没有其他事。”

安焘闻言,有些心虚,插嘴道:“明之何出此言?”

“安相公,交趾李朝进攻大宋,应该是个突发事件,可后面的南方部族叛乱和扶桑叛乱就有些意思了。”

丰稷眼睛一亮,“你说说看!”

王麟摇摇头,“丰相公,我还拿不准,不过我敢问各位大人,南方部族和扶桑天皇那来的胆子和大宋叫板?我觉得这背后有阴谋,在一切都不明朗之前,禁军不能动!”

赵佶闻言一呆,“那良都府怎么办?”

是啊,良都府怎么办?王麟也很为难,安惇见安焘使了个眼色,稍事整理,出班奏道:“陛下,良都府有四万兵,抵挡住扶桑的进攻应该没问题,只是…”

“只是什么,别吞吞吐吐的!”赵佶有些火大。

“只是这四万军士中,扶桑人占了一半多,要是这些人参与叛乱,那…”安惇没继续往下说。

赵佶心中一紧,光想着扶桑了,都忘了良都府是扶桑人居多,要是一同叛乱,良都府定然不保!

安焘轻咳了几声,出班道:“陛下,安尚书的顾虑不容小视,不过臣知道只要有一人坐镇良都,谁都翻不起天来!”

赵佶连同殿中所有大臣都齐刷刷的看着王麟,没错,只要王麟坐镇良都府,就是不派兵,堀河也没有任何办法。

该担当的时候一定会站出来,这是王麟的原则,这个做法他想到了,化解良都府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亲自去一趟,只是不知为何,他心里总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陛下,臣愿前往良都府一趟。”

赵佶舒了口气,“朕就知道你不会让朕失望的。你准备带多少人去?”

“臣带护卫去就行。”

赵佶眉头蹙了起来,带的人少,他压力自然低,可王麟真出什么意外,有些得不偿失。

丰稷自然也明白其中道理,出班奏道:“陛下,明之不可不带一兵一卒,臣以为,可派一万禁军跟随他前往!”

一万人?少是少了些,不过不论是赵佶还是殿中诸臣,这个数字都是可接受的,至少在赵佶心中,这一万人保住王麟性命应该问题不大。

“就按相之说的定,孝奕,你从中央禁军中挑选一万人,交给明之。”

赵孝奕躬身道:“臣遵旨。只是陛下,明之前往扶桑,需要名分,是否可恢复他大将军身份?”

这个建议得到殿中大臣附和,总不能是八品太学正领兵出征吧?赵佶从善如流,立刻恢复了王麟怀化大将军身份,加良都节度使,全权处理良都府一切事宜。

回到驸马府,五位娇妻都已知道他将领兵征战良都,平息叛乱,戴玉琳有些担心,“三郎,扶桑叛乱不好对付吧?”

王麟沉声道:“扶桑作乱我还没放在眼里,不知怎的,我就是有些不安。”

“我要随哥哥出征!”

王麟一瞪眼,“云慧你别胡闹,你走了,孩子怎么办?”

“玉琳姐姐可以帮我带,特里姐姐和灵儿姐姐也行,家里这么多人,还照顾不了一个孩子?”宋云慧反驳道。

其实几人都想陪同前往,只是这话就不用说了,王麟会同意才怪。见王麟又要发火,赵云灵起身道:“三郎听我说,云慧跟着去三郎担心,可三郎想过没有,我们在家中是何心情?都随三郎去说不过去,带上云慧总是可以的,能有个人在你身边管着你,提醒你家中还有亲人等着,三郎就不会去做无谓的事。”

一席话让王麟哑口无言,半响道:“行,云慧随我前往。”

中央禁军集结是非常快的,何况赵孝奕在,出征准备不需要多长时间,这个当口王麟理了下思绪,生怕有遗漏之处,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可还是有些心慌。想不清楚他便找些事做,先是去了趟国安司,叮嘱陈述一定要关注各处异动,尤其是西夏和辽国。随后又找了萧玉儿,反复强调汴京城的重要,若有问题,核查清楚再做决定。

回到家做了会还是心神不定,又去找了苏玲玲和苏涛,他想加紧赶制新型火炮,并由苏玲玲负责制作一批新火药,以防临时要用。

做好这一切,他心中才稍稍安定,静下心来和几位妻子相处几日,看看自己的几个儿女。

八月二十三日,一万禁军随同王麟前往良都府,禁军统领是中央禁军都虞侯种浩,王麟定的计划是从登州府上船,为加快速度,赵孝奕做了个壮举,他让萧凌风带着一万骑兵跟随,王麟这一万人全部骑马,等到了登州后,萧凌风在让他手下这一万人将两万匹战马一同带回汴京。至于物资,早在禁军准备前,战备司就将一万人所需物资起运登州,三分后勤的优势十分巨大。

仅用了四天,王麟便日夜兼程赶到登州,禁军军士都累坏了,不过这没关系,上船后有的是休整时间。登州府已接到八百里加急文书,早早就准备着海船,整个港口的商船几乎全部都被征用,一开始商户们非常不满,吵着要上告朝廷,等知道是驸马大将军急用,需要出兵良都府时,多数人二话不说,腾船,并自掏腰包将淡水等物资备好,登州知府见状大为感叹,这就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所在。

一万人连同物资,近一百艘大小商船从登州府启程,王麟带着种浩、宋云慧和主要的护卫已经上了最快的一艘船,他准备提前到良都,其他商船则一起编队,紧随而来。

九月十二,王麟抵达良都府,刚进海湾,种浩就吃惊的指着远处的山说道:“大将军,你看那雕像!”

王麟早就看到山上自己那巨大的雕像,大岛樱子曾说过这事,他根本没想到这雕像会这么大,足足有五丈多高,是将石山的一面完全劈开雕筑而成,宋云慧看到良都府为夫君做了这么大的雕像,尤感自豪。

“哥哥好威风!”

张正站在王麟身边非常郁闷,王麟雕像旁李勇的身影很明显,他已经明显感到身边李勇那身板站得那个直啊,曹豹则是大喊大叫,生怕别人认不出他的雕像。

第二百六十章 扶桑叛乱(二)

在码头靠了岸,王麟率先走了下来,良都府还不知他已经到了,并没人到码头迎接,看着熙熙攘攘的码头,王麟感叹良都府的变化,只是来来往往的人脸色都很凝重,扶桑大兵压境,任谁都不会轻松,若不是良都府吉野幸见出了告示,说王麟领怀化大将军、良都府节度使衔,率兵亲来良都平叛,估计码头上早就是准备逃难的人群。

“咦?是大将军?大将军!大将军到了!”码头上有人认出王麟,毕竟那雕像可是良都府精心制作的,和王麟面貌几乎没有差异。

一时间码头上人声鼎沸,到处都在喊着大将军,不一会,王麟所在的码头被围的水泄不通。种浩吃惊的看着这一切,王麟创造了良都府他知道,但他绝对没想到王麟在这里有如此高的威望,不由得敬佩的看了看王麟,一个人能达到如此高度,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诸位乡亲,请听我说!”王麟高声道。没一会,码头寂静下来,王麟站到边上一个木箱上,环顾四周,“我只有一句话,谁敢侵犯良都府,我就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

码头上寂静了片刻,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声音:“大将军!大将军!”

王麟跳下木箱,带头往前走,宋云慧和种浩紧紧跟在他后面,码头上的人纷纷朝两边让出路来,来到大路上,已经有一排马车列队等候,估计是有人传递了消息,这些马车自发聚集在一起,准备拉王麟等人。

一名车夫来到王麟面前,话音颤抖着说了好多话,王麟也不打断他,静静听着,那车夫像是感觉自己话多,急忙打住,请王麟上车,王麟拉着宋云慧,跟着他一起上了第一辆马车,车夫的激动从他的动作就能看的出来,不停的围着车子检查,生怕有什么问题。等种浩和护卫都上了车,车夫们纷纷做到前面,手中鞭子一摇,整个车队朝城里快速驶去。

“哥哥,我记得这些地方原来都是田地的!”宋云慧指着道路两边连绵不断的房子说道。

前面车夫听到后,抢着回答道:“夫人记性真好,这惠子大道两边原来都是田地,可良都府来的人越来越多,只能不停的往外建,尤其是这码头,来往客商很多,他们为了方便,纷纷在这大道两边买地建房子。”

“百姓生活怎样?”王麟问道。

“好!”车夫很是骄傲,“往来客商都说良都府百姓富足,远超大宋其他府,百姓们可都念着大将军的好呢!”

“扶桑起兵,你们生活没受影响吧?”

一说到这,那车夫愤怒起来,“也不知道堀河那厮是不是疯了,良都府虽说不怕他,可大军压境,百姓们还是有些害怕,害怕这好日子从此不再有。吉野大人是好官,可他打仗不行,只是将堀河的大军挡在外围,就那么守着。”

一路上和车夫攀谈着,王麟算是了解了些情况,很快到了良都府衙门,吉野幸见已经得到消息,带着大小官员站在门口等着。

见马车转过街角,李定坤已经按耐不住了,一路小跑喊道:“明之!明之!”

王麟见他跑了过来,急忙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几步来到他面前,一把将他抱住,李定坤先是愕然了下,随即也狠狠的用双手抱着他。二人分开后,王麟上下打量着李定坤,李定坤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你看什么?”

“看看你有没有少了什么东西,不错,就是长胖了,哟,还留胡子了?”

李定坤笑着打了他一拳,“做官不留胡子,谁信你是个官啊?”

二人说笑着往衙门走,来到门前,吉野幸见朝他深施一礼,“下官吉野幸见,参见驸马大将军!”

王麟一把拉起他,顺手一拳打在他胸口,“都是自家兄弟,你如此见外,小心我收拾你!”

吉野幸见眼睛一湿,自家兄弟这句话让他感觉格外温暖,“大将军说的是。”

王麟瞪了他一眼,“都说是自家兄弟了,怎么还叫大将军?”

“哥哥,大岛理子在等你呢!”

该见面的总是要见的,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