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天承运-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谦想了想,低声道:“祖师爷,学生有一种猜测,不知……”

杨嗣昌道:“但说无妨。”

“温体仁一朝被戮,内阁首辅空缺,这个结果,东林的人一定早就预料到了,恐怕已经对后面的事儿作好了打算,学生猜测,下一步东林一定会攻击祖师爷,消除对手,那接下来朝中有名望的人,非周延儒莫属,不知祖师爷有何对策?”

杨嗣昌叹了一口气,看着赵谦说道:“你和伯雅(孙传庭)都是带兵的封疆大吏,皇上怎么会让老夫做首辅?老夫早就打算退出这场角逐了。”

赵谦皱了皱眉头,心道,理是这个理,毕自严也能想到,只是杨嗣昌德高望重,对首辅位置的威胁还是有的。赵谦猜测东林不会直接攻击杨嗣昌,置之于死地,而会适当地攻击杨嗣昌的门人,以此在皇上心中造成不好的印象,最终让杨嗣昌完全失去坐上首辅位置的可能性。

毕自严会攻击谁呢?杨嗣昌门下,最有影响的无非是两个人,一个孙传庭,一个赵谦。毕自严前不久还和温体仁一同推荐孙传庭带兵去中原遏制流寇,显然不会对孙传庭下手,那么,最有可能受到牵连的,当然就是赵谦自己了。

赵谦心中十分不安,说道:“祖师爷,咱们和东林毕竟不是一路人,他们迟早要和祖师爷过不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祖师爷……”

杨嗣昌摇摇头,打断了赵谦的话:“毕自严颇有大局胸怀,老夫手里的人对朝廷还有用,他毕自严不会做得太绝。”

赵谦心里有些怒气,心道,为了大局就不顾别人的死活,你们还是不是人啊,老子流血流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么就被当成弃子?

这样的话,赵谦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只有在肚子里骂一通罢了。

到了赵府,赵谦下车与杨嗣昌道别,杨嗣昌看着赵谦,好像有话要说,最终没有说出来。

赵谦猜测,杨嗣昌本来是想提醒赵谦最近谨慎一些,但是这样说出来,明显就是表示他杨嗣昌知道赵谦已有危险,再袖手旁观自然不好了,所以杨嗣昌最终什么话也没有说。

曹化淳回到内宫,服侍朱由检,当时在场的还有高启潜。曹化淳看了一眼高启潜,高启潜忙寻了个空档走出了坤宁宫。

曹化淳边给朱由检熬药,边说道:“皇爷,您可得将息龙体,咱大明朝,就指着您一个人了。”

朱由检听着不太对味,心道老子手下不还有那么多大臣么,怎地被你说成了孤家寡人一般,朱由检“哼”了一声,气呼呼地转了个身,心道,曹化淳终究没有高启潜会说话。

曹化淳听罢朱由检哼了一声,急忙恍然大悟状跪倒在地上:“奴婢该死,奴婢说错话了……”曹化淳一边说一边扇自己的耳光。

朱由检没好气地喘气说道:“你哪里……说错了?”

曹化淳说道:“大明的天下,虽然是皇爷在撑着,可皇爷还有忠臣良将为皇爷分忧,所以奴婢说错了,奴婢也是想起锦衣卫说赵谦的事儿,一时感慨,就乱说话,瞧奴婢这张嘴,不是该打么?”

朱由检好奇,喘过一口气,说道:“赵谦……赵谦的什么事儿?”

“锦衣卫有消息,赵谦在福建组建水师对付郑芝龙,第一期就投入白银两百多万两,最大的福船吃水一千多料(排水超过1000吨,至少四桅),预造战舰十余艘,商船……”

“他花……花这么多银子造船做什么?哪里……哪里来的银子……咳咳……”朱由检脸色变成了猪肝色。

他朱由检省吃俭用,每顿吃素,都不够中原和辽东两处开销,为了军饷是脑子都想破了,赵谦可好,一下子花出两百多万两来,朱由检是气得没话说。

再说赵谦也有前科,几年前就因为浙江发大水救灾,一下子弄出一百万来,被人弹劾是贪墨之财,赵谦因此罢官,差点被廷杖打死。朱由检猜想,赵谦贪墨的银子,可能还不少。

一种邪恶的想法出现在朱由检心头,杀了赵谦抄家产……

“来人!来人……”朱由检气急。

不一会高启潜和几个太监就跑进了宫殿,伏拜在地上。

“去,带锦衣卫去……”

这时长平公主朱徽娖不知什么时候跑进了坤宁宫,拉着朱由检的手说道:“父皇,父皇,赵谦是忠臣,赵谦说要为父皇分忧,父皇不要杀他,父皇不要杀他……”

朱由检看了一眼女儿,平时朱由检最疼爱的就是朱徽娖,不忍心斥责她,遂说道:“去找你母后,父皇在说正事。”

“父皇不要杀赵谦嘛,他是忠臣……”

朱由检没好气地看向高启潜:“你怎么让长平公主进来了?”

高启潜急忙磕头:“殿下执意要进宫看皇爷,奴婢……”

朱由检冷道:“你也不同意朕杀赵谦?”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高启潜叩头如捣蒜,“皇爷乾坤独断,岂是奴婢敢不同意的?皇爷,奴婢不敢……”

朱由检被这么一打岔,气头过去,想了想,说道:“传赵谦进宫,朕要问他话。”

高启潜急忙拜道:“遵旨。”

朱由检撑着从床上坐了起来,“更衣……”他顿觉天旋地转,坐在那里闭了一会眼睛,才说道,“朕要去冬暖阁。”

曹化淳忙扶住朱由检:“皇爷,您还得调养几天,龙体要紧啊。”

“朕……朕要去冬暖阁。”朱由检的声音听起来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十分威严。

“是,奴婢先侍候皇爷喝碗药。”

高启潜到了赵府,见到赵谦,先说道:“口谕。”然后赵谦跪拜接旨,高启潜说道:“传赵谦进宫,朕要问他话。”

赵谦谢恩接旨,心中忐忑,忙问道:“高公可知皇上传下官何事?”

赵谦本来已经作好了逃命的准备,但听说只有高启潜一个人来传旨,并没有锦衣卫,赵谦这才出来接旨。毕竟如果皇帝诚了心要杀你,想从京师逃出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高启潜低声道:“廷益在福建兴建水师的事儿,曹公公在皇上面前说了,皇上初时大怒,正要命锦衣卫捉拿廷益,长平公主拉着皇上的手,言廷益乃忠臣,皇上这才作罢,只叫廷益进宫问话,廷益要小心回答。”

“赵某欠长平公主一条命……”赵谦感慨道,“下官这就遂高公进宫,高公稍后,下官进去换朝服。”

赵谦进了内院,孟凡跟了上来,说道:“大人,此去凶多吉少,不如咱们现在就启程南下!”

赵谦犹豫了片刻,第一,现在启程南下,就是公然抗旨背叛朝廷,与之前的既定计划不符;第二,京畿重地,想跑恐怕没那么容易。

想罢,赵谦说道:“不妥,我自有主张,孟凡在家等候我的消息便是。”

高启潜带着赵谦径直走进紫禁城,大内侍卫连腰牌也不用检查,毕竟是高启潜带的人。

这次两人没有去坤宁宫,而是去了乾清宫旁边的冬暖阁,赵谦走着走着,心道朱由检也是个玩命的主,上午还躺床上起不来,这会儿就坐冬暖阁去了。

路上的太监宫女见了高启潜,都恭敬地让到边上。

二人进了冬暖阁,赵谦只觉得心脏怦怦直跳,鼓足了气悄悄看了一眼朱由检的神色,朱由检脸色苍白,有病容,不过并没有将愤怒的表情表露在脸上。

段十六 十丈为两桅

“第一期投入二百八十万两,预造战舰十五艘,总吨位……总排水量一万六千料,大小火炮两千门,采用侧弦带铰链的炮门,预计战舰的建造完成需要到后年,即崇祯十五年方能完工,明年还要投入两百余万,用于装备战舰、训练水手、购置火器弹药等开销。”

赵谦战战兢兢地说道。

朱由检不动声色,“继续说下去。”

“是,皇上。”赵谦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这些银子,主要来源于数省商家巨贾的集资,官军水师与之达成协议,一旦官府控制海面,这支水师便负责武装护卫商船,将大明的货物销往日本,朝鲜,南洋,甚至西洋诸地,朝廷与商贾利益均分。”

实际上建造水师的第一期工程,赵谦集团是出了大头,毕竟不是所有的商人都能看到如此巨大的利润,不过赵谦说主要来源于商贾,其用意不言自明,以免朝廷追究银子的来源。

与商贾之间的协商,是众多官员分批负责的,要总计查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赵谦才敢欺君。

赵谦悄悄看了一眼朱由检的神色,朱由检面无表情,无法让人猜透他的心思。赵谦只得拣好听的说,“皇上下旨要微臣筹集军费,臣唯有向郑芝龙讨要税款,但郑芝龙多番推诿,臣便只能期望于诉诸武力,况海贸利润巨大,臣便想出集资建造水师的法子。水师建成之后,一则可以从郑芝龙手里拿回岁入千万的海贸之利,二则南海平定之后,尚可由水师运送陆军直接威胁辽东半岛,一举两得之事,皇上……”

朱由检睁开眼睛,说道:“耗费数百万的水师,何日方能为朝廷收入银子?”

花在水师上的银子,朱由检自然不好明说要打主意,毕竟是私人们的钱,朝廷没出一分。

赵谦躬身道:“后年水师建成之后,便能威逼郑芝龙,交纳税款,然后逐步蚕食郑氏势力,最后将海疆收为朝廷所有。”

朱由检沉吟许久。赵谦一手操办的水师,日后必然有拥兵自重的倾向,朱由检是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南海本来也是由另一个拥兵自重的将领,郑芝龙所控制,如此一来,不过就是换了一个人而已。况且郑芝龙海寇出身,被朝廷招安,也不是能调动的主,相比之下,赵谦赐同进士出身,朱由检反而放心一些。

郑芝龙控制海贸,除了几年前战败赔偿了军费,从未向朝廷交纳税款,赵谦或许还能为朝廷谋一些福利。朱由检权衡一番,默认了赵谦的做法,银子已经投放下去了,想反悔又得激起商贾对朝廷的不满。

朱由检说道:“郑芝龙有将士数万,船只数百艘,你仅凭十几只战舰,有把握胜之?”

赵谦听罢在心里鄙视朱由检对海战的无知,当然面上是不敢表露的。水师的实力,又不是以船只多少来衡量的,特别是航母出现之前,都是以大船巨炮为王,靠的是吨位。

“回皇上,只要水师建成,臣有十成把握让郑芝龙毫无还手之力!据臣了解,郑芝龙有兵船三百余艘,但无论是其大帅船,先锋船、哨船,最多没有超过四百料的船只,也没有四桅的船,都是不超过十丈的二桅兵船,每只船的最多不过两门炮,船尾船头而已。”

赵谦说道,“而设计朝廷新式水师者,是从大明、葡萄牙、西班牙、英格兰等内外各处高薪聘请的船工设计制造,拥有现在东西方最先进的弦炮构造,船体巨大坚固,每船至少有百门炮之多。”

赵谦先对比了双方力量,然后又说战术理念。

“郑芝龙在海上主要采用冲角战、接舷战,火器是辅助力量而已,而我大明既定海战方略,是凭借巨炮优势射程,远程打击,况一接敌,我巨船可直接将其犁沉,郑氏战船仰攻完全处于逆势,如此对比,郑芝龙焉是朝廷敌手?”

实际上这时的中国,海军发展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但是明朝在和西方的冲突中,并没有吃多少亏,是因为荷兰等国小国耳,况且他们派往远东的战舰,也就一两只,不可能倾国之力远征。赵谦自然看得到什么船才先进,一旦建成先进水师,是倾全国之水军对付郑芝龙,郑芝龙是没有办法的。

赵谦又说道:“郑芝龙知道朝廷在组建水师之后,应该会主动妥协,交纳税款,每年五百万,除去水师开销,兴许从明年起,便能为朝廷额外增收数百万的收入。”

朱由检听罢颇为心动,几百万两银子,有时候需要两三次向全国加派苛捐杂税才收得起来,赵谦一个人就能弄来这么多,朱由检不得不再次觉得,赵谦是很有用的,杀之可惜。

朱由检当即说道:“明年爱卿如能为朕筹到三百万军饷,朕便准你入阁。”

赵谦急忙匍匐于地:“臣乃尽本分之事,何德何能当此殊荣啊……恐朝中同僚有微词,臣请皇上收回成命……”

朱由检摆摆手:“能为朕分忧者,有几人焉?朕的话即是圣旨,爱卿好自为之。”

赵谦故作激动状,高呼道:“臣谢皇上隆恩,臣的一切,皆是皇上所赐,臣此生纵是做牛做马,也不能报皇上之万一啊……”

实际上现在赵谦对于升官已经没有多大的兴趣了,自从辽东军主力战败,赵谦感觉到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做再大的官也是无用。但是不做官是不行的,有了权柄,才有办法。

赵谦因此化险为夷。不过朱由检并没有让杨嗣昌做首辅,最终还是召回了周延儒。

朱由检的做法,显然是想平衡朝野,用周延儒压杨嗣昌一头,以免其下属拥兵自重无法控制。朱由检始终无法完全信任孙传庭赵谦等人,这样的情况,只能让赵谦叹息一番罢了。

赵谦走出紫禁城,坐到马车上,整个人都松了,长嘘几口气,好像是跑完了马拉松似的。马车走过内城,赵谦看了一眼原来的温府,心里有些惆怅。

温体仁被杀。也不知道秋娘和温琴轩怎么样了。这些日子,赵谦也顾不得管这些事,现在办完了事,保住了小命,这才想起来。

段十七 史上最精锐

赵谦找人打听到,温体仁的女儿温琴轩已经嫁作他人妇,十年过去,那些年少的情窦初开已不复存在,人们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在这个社会的空间,没有谁会站在原地等谁。

那些许多年以后发现某人还在等待自己的桥段,只存在于浪漫言情中。

赵谦从皇宫出来的时候,又碰到了长平公主朱徽娖,拱手行礼。

朱徽娖的脖子挺得很直,从小训练的结果,皇家的人,仪表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臣谢公主殿下仗义为赵谦直言。”赵谦躬身说道,他虽然已四十岁的人了,但是丝毫不敢对这个十二三的小女孩有所轻视怠慢。

“赵谦不必谢我。”朱徽娖脸色冷冷地说道,从赵谦身边走过,擦肩而过的瞬间,朱徽娖低声道,“拱手行礼时,右手手掌要握住左手拇指。”

赵谦汗颜,他拱手的礼节,只是凭借着影视上看到的印象,随意做的,而好像大家也不太注重这些小细节,赵谦这时才知道原来有这种讲究。

回到赵府,见到孟凡,孟凡说道:“大人,收到南边的书信,张岱恐水师基地的船坞遇袭,已率西虎营南下松城驻防,另从各城抽调兵马,福宁湾周围,重兵集结,固若金汤。”

“即可叫人收拾启程南下。”赵谦转过身,“快马通知史可法等人,浙直今年的税赋,一定要加紧清查,减少偷税,今年再对水师投入一百万,加快建造速度。”

第二天,赵谦便携萝卜张岱等人,快马南下,绕过杭州,直奔福建温州府松城,水师基地正是在这里,地处浙江福建交界之处。

七月,赵谦一行人日夜赶路,八月桂子香的时候,到达松城,已是半夜三更,福建巡抚邹维涟张岱出城接住。

邹维涟高兴地说道:“船坊闻得浙直总督府还要追加一百万收入,干劲十足,大人且看东边那边灯火,众船工分作两班,日夜赶制,照这个建造速度,最迟明年十六艘巨舰及其他型号的船只就能建造完工。”

赵谦看到远处一片灯火辉煌,心下高兴,他都有十几年没有看过如此大片的灯火了,各大城池入夜都要宵禁,哪能有机会看到现代的夜市景象?在大明也就每年元宵除夕的时候能热闹一阵。

赵谦不露声色,说道:“新式战舰与我大明战船有些不同,你们要多听外邦船工的谏言,首先要保证船体坚固,建造速度都在其外。”

“是。”邹维涟等官员拱手答应。

赵谦这时注意观察各人的手势,果然都是右手掌握着左手拇指,心下感叹,自己到大明十几年,原来一直都在错误执礼。

后边一个白人正在用英语给旁边的白人复述赵谦的话,赵谦见罢,走上去用生硬的英语说道:“你好。”

丢开英语十几年了,赵谦仍然没有搞忘。就像以前他的英语老师说的那样,当你的词汇达到六千的时候,就不会容易还给老师了。没得办法,以前外语是必修课。

赵谦一句英语,虽然发音不是很标准,也让那个白人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叹,“欧,没想到大人会说英文……我叫威廉,很高兴认识赵大人,水师的旗舰‘复兴号’就是鄙人及同僚设计的。”

赵谦伸出手,和威廉握手,然后说道:“能得到友邦的帮助,我们万分感谢。”

威廉笑道:“我拿了相当于英吉利十倍的薪水,所做的都是应该的。”

“等舰队下水试航成功,诸位另有奖金。”赵谦说道,当然他没有说出来的是,如果造得不好,这些人全部会被诛灭九族。

在众官员前呼后拥之下,赵谦等人进入松城府邸。第二天,邹维涟拜访赵谦,郑芝龙那边来消息了。

赵谦接过书信,看了一遍,郑芝龙在信中言他是海防游击,有权负责海疆安全,要求赵谦将所造战舰高价卖给他。

“郑芝龙慌神了。”赵谦笑道,“两个月前还哭穷,交不起税款,现在却有钱买我的战舰。”

郑芝龙造不出仿欧式的弦炮战舰,是因为他没有那种见识,也没有人才,海寇出身的人,始终没有官方的关系网广阔。

况且他就算现在开始跟着赵谦学,笼络欧洲人才帮助他造新式战舰,一则时间晚了,很可能没建造完成就被朝廷攻陷,为他人作嫁衣裳。二则他也不懂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干什么,他手下的人好像也不懂,极可能造出来的船不能实用。

邹维涟笑道:“今古有大人这般远见者,宪之未所闻也。”

赵谦摇摇头:“复兴大明的路途遥远,有句话话路遥知马力,望诸位与我同为此目标戮力。”

众官躬身道:“愿为大人前驱。”

“回复郑芝龙,立刻结清今年拖欠朝廷的税款五百万,朝廷可以考虑卖几艘战舰予他巩固海防。”

邹维涟不解,“如果郑芝龙同意,卖战舰给他不是对我不利?”

赵谦胸有成竹地说:“郑芝龙靡下部众能战者不少,本官并不愿视之眼中钉,如他愿意诚意归顺朝廷,为朝廷的财政危机尽力,本官自然会给他一条生路。但他如执迷不悟,本官只能诉诸武力了。就算卖了战舰给他,我们有了银子,还能再造十艘,二十艘,怕他作甚。”

一个月以后,郑芝龙回复,婉言拒绝了赵谦的要求,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人总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舍不得五百万,只能将双方关系推向深渊。

于是赵谦下令加快建造速度,并训练水军一万,全部使用赵谦设计的带直膛线的新式火枪。十四年,浙直总督府追加饷银二百二十万,所有水军军士,人人都有一柄造价昂贵的火枪。

海军军装采用大明军士的常用款式,弦黑布衣,身上的盔甲已经不需要,盔甲又防不住枪炮,而且落水之后,容易被淹死,穿着铁盔游泳,相当于抱着大石头自杀。常规明朝军士衣服颜色多是深灰,将官才常穿黑衣服,海军官兵上下,都是采用弦黑颜色。

至此,赵谦的西虎营五千陆军,加上海军一万,实际上已经是大明乃至世界上最精锐的军队。

当时一英镑相当于三两银子,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七八百块钱,赵谦先后在海军上投入五百万银子,相当于近二百万英镑,当时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短期要投入两百万英镑,也是很困难的。

这就是大国优势了,明朝从几个省筹集几百万是可以办到的,几个省的地盘就相当于人家几个国家。再说明朝以来,周边国家有80%以上的黄金白银产量流入大明,银子还是有,就是不在国库里罢了。

七月,海军二十艘战舰提前建造完成。计“复兴号”海军旗舰,排水量两千两百吨,舰炮240门,船员1200人;“江南号”,“郑和号”,排水量一千八百吨;其他型号十七艘,包括低排水量的快船。大部分战船采用四桅风帆,船体高大坚固。

赵谦站在海边的木筑台上,鼻子中闻着木头发出的香味,看着港口里停泊的巨舰,心中热血澎湃。

海军的风帆,使用的是中国式拉帏,收张船帆不用水手爬上桅杆,只需要在甲板上拉缆绳就行了,这一点,比西方的帆船先进一些。同时让大船看起来很有古味,一看就是东方式的流线型造型,让人爱难自释。

“兵部公文。”赵谦大声说道。

海滩上,站着一排排笔直挺拔的将士,身作玄黑的新衣服,气氛肃然,只有风吹在龙旗上呼呼的声音,赵谦看了一眼飘扬的龙旗,大声念道:“兵部报,着赵谦为左都御史、水师左都督,着邹维涟为太仆寺少卿、水师右都督……”

将士高呼:“吾等愿随大人左右,杀敌报国!”

赵谦看了看风向标,命人焚香设礼,率先望北而拜,众将士纷纷跪倒。

“维大明崇祯十四年八月十三日,岁逢……天清地明,和风骀荡。大明水师都督赵谦谨率大明海军将士上下,诚以太牢之仪、五谷之丰、醴酒之甘、时馐之美、锦帛之绣、鲜花之香、八佾之舞和黄钟大吕之乐,恭拜于华夏列祖列祖炎帝黄帝而告祭曰:赫赫始祖,上承华夏血脉,下启尧舜禹汤。筚路蓝缕,肇造华夏文明。创榛辟莽,开拓神州封疆。

祖宗道德高尚,智慧通广。创设六官,统领万邦。四时以调民生,五行而理阴阳。修文以治六合,振武而威八荒。象天以制历法,则地而重农桑。绝地天通,以别人神之野。敦尊卑序,以定男女婚丧。咏八风歌承云,率九州舞龙骧。大德行水,黑色标榜……

懿维我祖,允文允武,功德日月同光。乃圣乃灵,恩泽山高水长。商周封陵巍巍,汉唐建庙煌煌。二帝龙脉,万代无疆。夏商周秦,汉魏隋唐宋明,共和兴旺。华夏世系传衍,水木圣绪恒昌。古今蹉跌沧桑,世代香火贡享。

大哉中华,神州泱泱。河清海晏,国泰民安,龙飞凤舞吉祥……昭告我祖,魂兮止降,佑我将士,报国保疆。来格来歆,伏惟尚飨……”

礼毕,赵谦高呼“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然后率一万海军将士扬帆试航。

海风烈烈,赵谦用手爱恋抚摸着“复兴号”船舷上平滑的木料,就像男人抚摸着他最爱的女人。这艘巨舰造价25万两银子,约合英镑8万,同时期英国最先进的战舰“海上君王”,造价也不过4万英镑。

安装在舷侧较低位置的重型红夷大炮,像一只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猛狮,赵谦十分期待着它们的威力。

赵谦不时用单筒望远镜看着一望无际的海疆,海风吹在他的脸上,真想放声壮歌。赵谦走到船头,地下头看着海面上的白色浪花,一切都是这么完美。

舰队从福宁湾南下,几天后到达东引岛,计划从马祖列岛周围逛一圈,然后回去,试航完成。

一个军士在船长室门口说道:“禀督师,梁代管文报。”

“进来,念。”赵谦放下茶杯,茶杯在桌子上滑来滑去。

“末将禀督师,末将尊令游伐东引岛东面海域,发现一只打郑氏旗号的船队,有二百料兵船三艘,武装商船五艘,请大人示下下一步行动。”

军士念完文书,走出了船舱。赵谦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邹维涟,说道:“这几只船一定是运货到日本或者朝鲜的商船,不知道运的什么,不过肯定值不少钱……”

邹维涟说道:“商船从我大明海疆路过,没有缴纳应付税款,自然应该扣留。”

“知我者,德辉也。”赵谦喊道,“来人,传令,舰队调头向东,向梁代管的‘清风号’靠拢。”

赵谦穿好军服,走到甲板上。整个舰队呈钻石状,复兴号位于中间,郑和号和清风号巨舰位于前端,作为前锋主力。这种队形利于指挥,毕竟那时候没有无线电,要靠目力观旗语指挥。

想到这里,赵谦打算回去有空时候捣鼓一部电报机出来,这玩意并不复杂,只是赵谦一起没有想起。

“大人,大人,前方发现敌船!”

赵谦摸出望远镜,看了过去,八只船正在前方,和这边的巨舰比起来,那几只小船就像蚂蚁站在蜗牛旁边。

众将官站在赵谦身后,等待他下达命令。

对方看到这边的巨舰,肯定毫不犹豫会投降,赵谦想试试舰队的威力,同时也为了震慑郑芝龙,便下令道:“挂龙旗,直接将三艘兵船击沉!”

“令,清风号,扬州号,建宁号离队堵截,准备俘虏逃跑的商船。”

“得令!”

旗帜挥舞,舰队慢慢追上郑氏船队,开始调整方向,清风号,江南号左舷应战,跑门打开,甲板下露出两排黑洞洞的炮口。

赵谦心情紧张激动,好战的热血在胸口沸腾,这是他第一次参见海战。旁边的邹维涟倒是很有海战经验,赵谦其实不怎么内行,不过打这种对手,没有多少讲究。

赵谦想起毕自严,好像也很善于海战,可惜他现在正在朝中忙着捣鼓党派势力,有机会倒是可以拉拢一下,只要是人才,什么党派赵谦也不是很在乎。当然,现在不行,人家在内阁呆着,比赵谦还大一级。

“大人,敌船挂白旗了。”

赵谦用望远镜看了一眼,说道:“命令不变。”

旗舰打出旗语,不多一会,只听得一声哨响,“轰轰……”前方火光闪动,巨响声起。

赵谦立刻将视线调整到郑氏舰队那边,片刻之后,海面上溅起炮弹的白色浪花,兵船上起了浓烟,大概是被击中了几炮。

敌船开始扬帆逃窜,清风号和江南号直追上去。

“轰轰……”

突然一只敌船的桅杆歪倒,赵谦笑道:“此船完了。”

那只被击中桅杆的船成了活靶子,停在了海面上,赵谦舰队经过时,擦身而过的当口,敌船被两艘巨舰夹在中间,百门弦炮近距离一顿炮击,敌船被打得一片狼藉,开始下沉。

“后边的乘龙号,救援落水的船员。”赵谦下令道,船沉了,人杀多了无益。

“放!”

“瞄准桅杆!”

“打船尾!”

“轰轰……”

追击的赵谦舰队,边追边用船首大炮轰击。很快又有一艘兵船速度变慢了,受了重伤。清风号冲上去,直接撞了上去,“支嘎……砰砰……”之声回荡在海面上,敌船被生生犁沉。

“啊……呀……”敌船上的水手纷纷跳海,海面上密匝匝的人挥动着手脚游泳,好似在参加着一次游泳比赛。

前方负责堵截的三艘战船横在海面上,几排弦炮荷弹以待,一齐炮击,海面上浪花飞起,硝烟弥漫,场面十分壮观。

“汝等走私之船,护卫舰已被大明水师击沉,余者各船,立刻抛锚投降,否则难逃覆亡!”

结果很明显,商船立刻投降。一个皮肤黑红的大胡子老头走上赵谦的旗舰,愤怒地说道:“你们干什么?我等乃是大明子民,大明水军凭什么袭击我的船队?”

赵谦走了上去,回顾了一番海面上壮丽的舰队,忍不住说道:“你看我大明水师如此雄壮,难道不值得欣慰么?”

老头看着海面的破木片,怒道:“大明水师为什么击沉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