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1917-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好了,寺内我还真没想到你这把年纪也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起来,功劳也好罪过也罢,总之,大家都有份,我这个天皇首当其冲,你别饶弯子了,赶紧说中国人答应了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在我们把南满铁路关东州等等那些地方还给中国之后!”大正天皇嘴上这么催着,心里却松快了不少,说的也是,我这个儿子虽然不成器,可在我的领导下,日本的领土增加了差不多4·3倍哦,这将来在史书上怎么也有我的一席之地吧?只是这块地方能不能保住可还真是头疼的事情!
“中国将和日本在协约国框架内结成中日战略联盟关系,中国将支持日本永久获得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的领土,并将支持日本今后对西西伯利亚平原西部那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优先承担义务的权力,当然,这些都在协约国的框架之内!同样,中国将承认库页岛、朝鲜的现状并不单独提出异议!”寺内正毅说半天终于把众人要听的实际性条件说了出来!
事实上中国是拿支持日本占有西西伯利亚大平原这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认库页岛和朝鲜目前的地位,来换取日本退还所有现在占领的中国领土,不管是曾经以割让还是租界的名义,也不管是和满清还是民国签的条约协议,只要和领土相关,统统收回!
“中日两国的战略联盟是军事政治经济全方位的联盟关系,如果联盟建立,自此双方将不单独对任何第三方宣战,或者媾和!”寺内正毅的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扔在了御前会议上!
第二百五十六章野心勃勃的中国王
寺内正毅的话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扔在了人群里,御前会议顿时成了菜市场,嗡嗡声不断,缔结全方位的联盟,这委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然,已经看过首相递交的备忘录的大正天皇不在其列。
尼玛,你们想让我这个天皇来背这个黑锅,却焉知今天不是来替我背将来的这个黑锅,大正天皇肚子里在嘿嘿偷笑,所谓中日全方位结盟是要彻底扭转帝国最近30年来的对华政策,这事可非同小可,日后被说成卖国贼大有可能。
日本虽然人才济济,可要说真能出一个两个像中国王那样逆天的幺蛾子,可还真不敢指望。
“首相,你说的战略联盟,是类似1879年的德奥联盟么?或者说是1892年的法俄联盟?”贵族院议长德川家达倒也不是不学无术的主。
“首相,中国这么大,所谓战略联盟同进共退,双方意见不能统一怎么办?各自的内政和主权怎么处理?”内阁书记官兼御前侍卫大臣児玉秀雄忍不住道。
“诸君,且听我说,依着那个王庚的意思,中日携手共进必须建立稳固的战略联盟才有可靠的基石,而且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可以互补,日本能发挥海军的长处,中国可以致力于陆军的打造,在资源方面,拥有了石油的中国已经完全可以在战略资源方面做到自给,而作为距离日本最近的大陆,中国理应成为日本可以依靠的伙伴而不是对手!”寺内正毅到这会儿显然觉得御前会议的局势差不多已经在预期的基调中进行,慢斯条理的喝了口水,冲上面的大正天皇目光颔首示意,接着扫了众人一眼,继续往下道,“未来的中日战略联盟伙伴关系,不像欧洲那个德奥联盟和法俄联盟,都是针对特定的第三方设立的军事同盟,依着那个中国王庚的意思,未来的中日联盟,将是全方位的联盟,在政治军事上双方都将保持统一立场,不针对任何特定第三方,但如果日本要对某个第三方宣战,那么中国也将一起宣战!”寺内正毅语气沉稳的道。
“中国能那么听话?帝国对谁宣战,中国也跟着宣战?这怎么可能!”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跳了起来嚷嚷道。
“当然所谓宣战,一定是在中日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否则如果双方意见不能统一,就不能宣战,或者说,如果一方单方面强行宣战,那么另一方将不再承担联盟义务!联盟也就事实上破灭!”寺内正毅皱着眉头解释,心里在想这不明摆着的事情么,既然联盟自然要步调一致,各自单干还联盟个屁!
“那么如果中日有任何一方受到第三方的攻击呢!”陆军大臣上原勇作忍不住道。
“那联盟的另一方将会全力援助,并共同对第三方侵略者宣战!”这会儿寺内首相给出了众人需要的答案。
“那么既然是联盟,一旦宣战就不能单独对第三方媾和了?”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不依不饶的问,试图寻找这联盟中不可靠的部分。
“当然不能媾和!联盟方的彼此信任和共同行动是原则,否则联盟毫无意义!”寺内正毅冷着个脸道!
“首相,恕我愚昧,帝国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就是换回这么一个看上去挺美的中日联盟?”贵族院议长德川家达似乎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寺内君,这你得好好解释一下,朕也有同样的疑问!”大正天皇正色道。
“尊敬的陛下,诸君,要不怎么说那个中国王庚眼光远大野心勃勃呢!他想促成建立这个中日联盟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收回区区南满铁路、关东州、胶州湾、青岛或者台湾,那只是他能说服国内各派势力的手段,那个中国王的目的是为了在俄国东线能让中日两国军队统一指挥和行动,向西边进军!”寺内正毅这会儿不得不把林权助密电里传来料全数摊开在御前会议上,虽然鬼知道这里头到底有几个协约国或者同盟国的耳目线人在里头,这会儿老夫可真顾不上了。
“向西边进军?中国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占的地方还不够么,难道真的以为中日两国携手就能对付俄国这样庞然大物了?北极熊光在德国俘虏营里就有200多万人,中日两国加起来才能有多少个师?”还是那个贵族院的议长德川家达。
御前会议里众人面面相觑,显然被寺内正毅首相爆的料给惊着了,对日本来说,能不能把现在占着的160万平方公里消化吸收真给占住了,还都未可知,这会儿宇都宫太郎的西西伯利亚派遣军可是哭着喊着说人手不够,游击队厉害,要求东京给予战术指导的!
大正天皇心里叹了口气,心想你们这帮脑满肠肥的官僚,整天就知道妄自尊大和争权夺利,人家中国那个王庚,眼界和气魄可真比你们这帮臣子要大的太多了!
“诸君,我就实说了吧,王庚之所以要促成中日联盟,目的就是能使中国和日本成为伙伴而不是对手和敌人,只有结盟,才能使得他可以安抚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才能使得他可以派中国军队和日本陆军一起保卫西西伯利亚那块日本的新土地!”寺内正毅说着叹了口气,这会儿他也觉得比起眼光和胸襟来,日本这会儿还真找不到能和那个中国王庚比肩的,那个畑俊六多狂妄自大的小子,去了王庚身边才多久?这会儿已经把比自己年纪小的中国督办视为人生第一偶像了!
“中国人有那么好心?他们是怕我们在西西伯利亚呆不住,到时候中国人是怕我们丢了西西伯利亚,他们也保不住贝加尔湖东那2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吧?”贵族院议长德川家达扮反派上了瘾,这会儿咬着牙哼哼道。
“迂腐之见!西西伯利亚平原本来就是中国王让给帝国的,要不然你以为宇都宫太郎的三个师团能从天上飞过去?从伊尔库茨克到海参崴这4700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可都在中国人的控制下!”寺内正毅这会儿也失去了耐心,忍不住吼道!
等吼完这厮也回过神来,老脸一红,冲着大正天皇和陆军大臣一颔首致歉道,“寺内鲁莽,请陛下和陆军大臣勿怪,帝国陆军在西西伯利亚建立的功勋是绝对不会被抹杀的!”“朕心中有数,不过为了照顾国内民众的情绪,为了不影响陆海军的士气,首相这样的话以后还是要慎言!”大正天皇脸色有点发青。
“陛下英明!”寺内正毅点了点头,事实上甭管面子上下不下得来,中国把西西伯利亚大平原让给日本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双方不缔结盟约,日后要中国军队替日本军队一起去守住那块地方,还真让人说不出口,那个王庚再强势,段祺瑞政府的声望再高,可总也得有个名目才能给日本帮忙吧?
“那个王庚,可真是个有意思的家伙,他倒是真敢想,难道打算让中日两国的陆军一直打到莫斯科去么!”陆军大臣上原勇作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很疯狂,就像贵族院议长德川说的,中日现在常备军加起来就100万,老毛子光在德国战俘营里的战俘就超过200万,这实力差距可不是一般般大,这都敢想?
“如果有必要的话,他是打算这么干的,当然光中日两国的军队肯定不行,还得扶持俄国当地的力量,比如那个宣布就任俄国最高执政官的高尔察克和他的自卫军,背后还得拉上英美法当后盾和出钱出力!”寺内正毅点点头证实了陆军大臣的猜测。
第二百五十七章不置私产不用私人
日本皇宫御前会议开的如火如荼的同一时刻,中国参战军南苑司令部作战室旁的小会议室里战略分析报告会也在同步进行,参加会议的人只有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国务总理段祺瑞、陆军次长徐树铮、大总统府参谋总长曹锟,参战军参谋本部参谋长张作霖,当然,主角是被日本人成为中国王的参战督办王庚!
“王庚,你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日本能连台湾都给还来?”代理大总统冯国璋这一年来的起起落落已经使得他安于现状,北洋在眼前这个年轻人王庚的谋划下居然重新团结了起来,随着段祺瑞内阁内政外交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中国的国力的增强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只要王庚不造段芝泉的反,还有谁能造他们俩的反?
“大总统,日本内阁虽然会有分歧和争议,但是问题不大,毕竟中日结盟对双方未来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助益!”王庚笑着道。
这一声大总统叫的冯国璋心里舒坦熨烫无比,虽然是个人都知道自己这大总统是代理的,在内阁制和参战军一枝独大的情况下,能决定中国大事的只有段祺瑞和他的左膀右臂。
说起来冯国璋还真是讶异,王庚怎么能和徐树铮这孤僻狂妄自大的家伙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难道只是因为去年徐又铮的小女儿得了肺炎危急中被王庚手里那还没有上市的青霉素样品给救了回来?
“华甫兄,说实话,本来我以为如果中日两国能顺利解决南满铁路、关东州、胶州湾和青岛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果,可王庚坚持要求一揽子解决,把甲午之后割让的台湾也弄回来,没想到,你我有生之年居然能收复台湾!收复海参崴、收复海兰泡和伯力!”国务总理这半年来觉得自己就像在做梦,对他这个内阁和政府的当家人而言,几乎就是在无为而治,这国务院的大小事务几乎都交给了徐树铮一手打理,而王庚则专心掌管参战军和对外办交涉。
恍惚一年间,中国就跃升在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了,钢铁石化航空汽车飞机橡胶兵工一系列的轻重工业悄然就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中国甚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用飞机建立民用航线的国家。
几时开始北京上海的街头已经有中华福道本土生产的汽车在街头行驶了,全新工艺和设计的国产的FR—18飞机居然已经试飞成功,一切都想在做梦一样,当然,对国家领袖和政治家来说,这些经济上的成就和进展的份量,远没有外交和军事上的成就更让人振奋!
外蒙古收回了,中东路收回了,居然连200多年前开始被侵占的西伯利亚和远东都收了回来,这会儿,王庚居然要一口气不战而屈人之兵,把日本自甲午之后从中国占去的所有领土都通过谈判而收回来!
尼玛,中国几时可以这么扬眉吐气了?王庚显然不是个只会说大话的人,段祺瑞回顾这一年来中这个未来女婿给自己、给国家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得不赞叹这个年轻人是上天降来给中国、给世界的最好的礼物!
“大总统,总理,要我说咱们还纵容南边干嘛?直接调几个师压过去统一天下得了!小徐子整天在议会还得和他们周旋赔笑脸说好话,何苦来哉?”挂着参谋总长虚职兼京畿卫戍司令的曹锟大大咧咧的放着炮道,这厮麾下第三师出身的吴佩孚、王承斌先有收复外蒙,后有西伯利亚开疆辟土,在参战军中建立的功劳那可是独一份,由不得这厮的口气不膨胀起来。
“呵呵,这个要问段总理,我老冯虽然是好脾气的人,不过南边要是敢再说三道四中伤政府和日本和谈结盟是卖国,冯某拼着不当这个大总统,只要给我一个师的参战军,我替北洋收拾那帮只知道睁着眼说瞎话只顾闹党政争权夺利的地头蛇们去!”冯国璋哈哈笑着道!
“曹三爷,你有所不知,我们这位参战督办的胸襟可大着呢,连小鬼子二十个常备师团加一支强大的海军搁眼前都不带眨眼皮的,对日本这他都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又岂肯打内战搞什么武力统一,南边这些跳梁小丑根本不放在他眼里,这厮等着到时候一鼓作气传檄而定江南呢!”陆军次长徐树铮手里的折扇啪的一合,半真半假的道。
徐树铮这人可谓文武全才,前世所谓恃才傲物也要看分什么人,段祺瑞虽然对他有提携和知遇之恩,但他敬段祺瑞两袖清风六不总理,却不表示他就全盘认同段祺瑞的执政和行事方式,在他看来段老总优柔寡断的老毛病总改不掉。
但王庚,这个从天而降才短短一年的王庚,却是放眼中国第一个让徐树铮心服口服的家伙,论年纪比自己小十几岁,论手段却比自己老到不知多少,如果说老段对自己是无为而治只要不捅大篓子随便折腾。
那么老段对王庚则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你还不得不服气,因为这个王庚的眼界和胸襟比你能想的到的要大的多,在自己和段老总谋划着成立参战军作为皖系嫡系武装准备跟直系大干一场的时候,这厮已经想着要把直皖奉拢起来建设新北洋。
依靠美国拉着日本对付老毛子的策略也被他闲庭信步一样顺手搞定,跟日本借了4亿日元跟美国借了2亿美元这一切都比不上改革了中国货币发行体制,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联手成功发行了新纸币中元,而从市场上回收的银元和银两又出口到美国借着银价高企而为国家大赚了一笔。
日元借款美援借款把日本和美国都绑上了中国的战车,并且建设参战军的过程中,煤矿钢铁石油橡胶兵工一系列战略性重工业都被他悄无声息的建设了起来,张家口到归绥、归绥到包头,乌兰察布到二连的铁路居然也都已经修通!
这厮哪只是仅仅在为地方发展而大修铁路公路,这厮根本是早就想好了在不发展海军的情况,借着欧战的机会,向西从大陆上发展才是中国未来的方向,而把铁路修到外蒙古修到库伦,最终连接上贝加尔湖畔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条铁路动脉才是他的谋划。
而且从包头到银川和兰州的铁路线勘探已经完成的七七八八,这厮第三条铁路要直接修到迪化修过天山去,别说北面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就是西边广袤的土地也在他的视线之内从来不曾忘记。
徐树铮一辈子没有对任何人服气过,但他佩服这个西点回来的王庚,如果徐树铮一向自诩自己只为了国家民族的话,那么这个王庚即使在这方面也全面超越了自己,利用权高位重贪—腐中饱私囊这些事情对这个王庚来说简直就是个笑话。
他一手建立的企业和公司已经成为国家新兴工业和产业的航空母舰,无论是中美石油还是中华钢铁、中华航空、中华福道汽车、中华保险、中华铝业、中华飞机制造,所有的这些巨无霸的企业都被他用来整合美英日的资源,在这些企业中他所持有的股份都无偿捐给了他一手建立的中华慈善基金会。
并且他压根不过问这个中华慈善基金会的任何经营和运作,完全交给慈善家们组成的理事会自行去打理。
这个王庚虽然不是总理也不是总统,甚至不是内阁任何一个总长,但他为国家为民族做的一切,为中国做的一切,超越了一百年来所有的中国人,而且,他不置私产,不用私人,他在江苏老家的远房亲戚们没有一个得到他的提携和关照,他在参战军中没有任用任何一个他的自己人。
所以说这厮的胸襟超越了时代和这个社会,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团结和任用的对象,不管你是来自老的同盟会还是新的南方党,不管你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或者曾是袁世凯模范团出身,也不管你是日本士官学校回来的还是从德国留学回来。
在参战军这面大旗之下,欢迎包容吸纳所有有志之士,如果说参战军将领选择上王庚是大权独揽的话,那这个大权独揽也让任何人无话可说,他用人比任何人都大胆,看人的眼光却又准的离奇,参战军一年来差不多任命了20个师长60个旅长,没有事后不能服众的任命!
而且参战军的建设,绝非简单的用人唯亲,事实上所有军校生和科班生的晋升都比当初第十六混成旅出身的来的更快,而十六混成旅那些旅团营长们一旦走上了旅长师长的岗位,表现却也都相当卓越,无论是韩复渠还是石友三,包括那两个远在法国被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夸过无数次的张自忠和张治中,都显露出了优秀的军事将领的特质。
第二百五十八章反对的声音不小
徐树铮觉得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却和王庚这个骨子里的机会主义者成为了莫逆之交,只在短短的一年间,在王庚那和善的笑容和深邃的目光面前,一切为个人的打算似乎都会变得相当渺小。
官僚体系不会因为一个神人牛人的出现而就焕然一新,早先满清那个雍正皇帝和后来的道光皇帝都是朴素勤练的帝王,但当时国家上下大小官僚体系臃肿而腐败的现状却始终无法彻底扭转。
更早一点,明朝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可是用残酷的剥皮揎草都没能挡住大小官员的贪—腐行为,徐树铮也很纳闷王庚的情报处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参战军中最神秘的组织,神秘到除了王庚几乎没有任何人能一窥全貌。
南苑司令部的电讯机要室是整个参谋本部的大脑,里头每一个译电员、收发报员和机要员都是王庚亲自挑选出来的,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每一个旅都有自己独立的无线电波长呼号和密码本,密钥不定期更换一次性使用永不重复。
当世界跨入1918年,王庚给参战军上下灌输的理念已经转变为“一切为了祖国!”他从来不需要盲从和个人崇拜,但事实上这一年来,年轻的参战督办、参战军的总司令、陆军上将王庚已经成为全中国青年的偶像。
在国际社会,日本人叫称他为中国王,而美英法叫他GUN,这门大炮虽然自己从来还没有亲自上过阵,但在师一级的战役中,中国参战军的火力和地空、步炮协同已经被称为亚洲第一陆军。
至于王庚一手打造的参战军航空队俨然已成为世界仅次于英法德的空中力量,美国空军此刻接受的前线法国飞机数量还没有王庚的参战军多!
装甲突击的狂飙和铺天盖地的空中轰炸以及精确的弹幕覆盖和推进成为参战军与众不同的最大特色,当然,像欧战东线和西线的堑壕战那样几百个师几百万人厮杀的残酷战斗参战军还没有遇到。
在王庚看来,守住一条战线远不如出击进攻打垮敌人来的效率更高,如果可能,中国参战军的航空队和炮兵将成为这支部队的标志性特征!在最终能撞上德奥军队之前,王庚不认为中国参战军会遇到堑壕战这样低效能的纠缠。
在前世苏俄红军和自卫军的战斗中,排着密集队形喊着乌拉的人海战术屡见不鲜,堑壕战,没那个功夫,在1918年,苏俄红军和自卫军都还远不是那种前世二战中可以血战到底的队伍,往往一个冲锋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
至于哥萨克骑兵,不管他是红的还是白的,都无法对王庚的机械化部队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徐树铮也曾问过王庚,未来中国参战军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王庚的答案是“游击队!”正规军在短期内是无法打赢人民战争的,如果参战军日后在西边会面临巨大的调整,那就是陷入当地俄国老百姓的人民战争中去,陷入无休无止的游击队袭扰中去。
“那又要如何应对呢?”当时徐树铮曾不耻下问的继续请教,王庚的回答则更简单,“让当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没人会跟好日子过不去,到时候,自由俄国的战士会组织起来对付破坏他们美好生活的游击队!”徐树铮不能不服气,这边跟日本的归还领土和双方结成战略联盟的事情还没谈妥呢,这参战督办已经在考虑中国出兵乌拉尔一线之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了,徐树铮不相信妖孽,但王庚这个家伙一定是妖孽,未雨绸缪永远比别人想的更远!
至于干部队伍的腐败和堕落问题,王庚把这个问题直接扔给了徐树铮和他领导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靠人治永远不如靠法治,用王庚的话来说,青年是最有活力和朝气的。
所以参战军旅团级军官几乎全是30上下的年轻人,在人生和事业的上升期,这些接受过保定军校或者日本士官学校教育的年轻将领们,每天领着唱《三大—纪律九项注意》就足够了,不用担心他们贪—腐腐败受贿,周围的环境没有给他们这种机会!他们对事业的追求也使得他们知道如何权衡利弊!
离开参战军意味着从此再没有机会在这个中国当今最炙手可热的大团体中为国家为民族也为个人建立功勋,参战军的粮饷待遇使得一个普通士兵的收入能够让一家五口人过上体面的生活,去参战军当兵已经成为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的时尚和风气。
当然,参战军新兵入伍的标准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一直在提高,鉴于参战军未来的用兵方向是北面和西面,所以长江以南的招兵规模远远小于长江以北,同时由于参战军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驾驶兵和航空队的飞行员和地勤机械师俨然成为参战军中技术含量最高、待遇最好也最热门的兵种,由此对兵源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
从民族和语言的角度出发,在蒙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等多民族的入伍新兵也越来越多,除了身体健康符合标准之外,语言和学历也渐渐成为参战军录取的参考标准。
“督办,咱以后真要跟小日本携手往西拱?日本能那么轻松就答应把台湾都还给咱们么?”参战军的参谋长张作霖是打心眼里服气自己的总司令,老张是爱才之人,也是能用人有野心的家伙,可自己在奉天折腾那点所谓家底,跟王庚在中国和西伯利亚折腾的本事简直是天壤之别。
现在看要不是当初投了中央跟了南苑,这会儿可真没地方哭去,连本来要引为外援和依托的日本都给咱家督办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一枪没放就要把南满铁路、关东州、胶州湾、青岛甚至台湾都还给中国,这得多大的能耐才能办成的事?这办成了给国家和民族得长多大的脸?没说了,老张这辈子就跟着督办混了!
“西西伯利亚给日本也是不得已,咱能把现在那211万平方公里给拢在手里攥踏实了比什么都强,至于往西进军,那是势在必然,除了协约国要求中国和日本在东线能发挥实质性作用减轻德国在西线法国战场的压力之外,咱要维持住北面收回来的领土,就必须挡住西边的老毛子!”王庚与其说在回答自己的参谋长,不如说在给国务总理和代理大总统阐述为什么要和日本结盟的根本原因。
“王庚,虽然这一年咱们中国特别是北方的势头很不错,可国力毕竟还虚着,南边的税又收不上来,真要打成欧战西线那样的规模的大仗,只怕到时候拖垮了刚有起色的经济和财政啊,而且参战军组建起来不易,难道都消耗在俄国东线去?”
第二百五十九章国务总理的烦恼
冯国璋终于还是说出了心底的一丝担忧,这其实也是国内其他各方势力对政府打算和日本结盟反对意见中吵吵的最凶的一点,就是中国这点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家底,侥幸把西伯利亚和远东弄回来老老实实守住就得了,在往西去跟老毛子厮拼替日本人做嫁衣完全是胡来!
“大总统放心,赔本的买卖咱绝对不干,不过搂草打兔子能往回扒拉好处的事咱也不能轻易放过,要守住贝加尔湖东这片土地,就得日本不跟咱捣乱,而要日本不跟咱捣乱,中日联盟就势在必行!只有这样咱才能把西西伯利亚平原这块土地当作缓冲区和盾牌,日本当然不会舍得不要这260万平方公里的宝地,而日本要保住这块地,没有中国的结盟压根就不可能,这样一来,至少10年之内中日可以相安无事!”王庚耐着性子给冯国璋解释,旁边的曹锟和张作霖也听的神采飞扬一脸的神往,这边段祺瑞和徐树铮则早就通盘了解了王庚的战略规划,因此只是笑着微微点头不说话。
“中日十年相安无事?”冯国璋闻言先是一喜,接着觉得王庚的话颇耐人寻味,不由得脱口而出的问道。
“有十年足矣,中国那么大,日本那么小,只要大家都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中国的经济实力全面超越日本有十年足够了,就是教育和医疗普及这两方面非一日之功,估计要赶上英美和日本十年还未必够!”王庚实话实说道。
“嗨!要我说,何必把西西伯利亚都让给小日本,咱中国全占了不就行了!反正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边这4700公里都在咱手里攥着呢,没我们的支持,日本占那块地方也占不牢靠!”大总统府参谋本部参谋总长曹锟挠着个光头嚷嚷道。
“曹三哥,你胃口这么大,怎么样,干脆给你几个师,去把西西伯利亚的日本人撵走试试?”张作霖嘿嘿笑着挤兑道。
“哎!张大胡子,你可别以为我不敢,给我一个师足矣,我亲自带着去,日本那三个师团绝对不是咱的对手,我守着铁路线断了他的后勤粮饷供应,我饿都把他们饿死了!”曹锟脖子一梗不服气的道。
“把西西伯利亚让给日本,乃是一石三鸟的策略,其一,在协约国内组成中日亚洲联盟,利益均沾的好处是不会成为孤家寡人,毕竟对西西伯利亚那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去占领,都免不了瓜分俄国领土的嫌疑,这在协约国内部如果得不到英法美的点头和默认,日后的麻烦会非常大!”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国务总理施施然用王庚当初说服他的理由来给大家解释政府选择放弃西西伯利亚大平原的原因。
“其二,日本对大陆领土的诉求比中国要强烈的多,而且日俄战争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亚洲黄种人打败了西方的白种人,所以把这块地让给日本一句两得,一来牵扯住了日本的手脚,让他不敢再随便给中国背后添乱,二来作为缓冲区和盾牌,把中国的北方联邦自治区和俄国从地缘上隔离开来!有助于我们安心发展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