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1917-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照面功夫,十六师就丢了三个营的兵力!听刚才的炮声密集程度,对方至少有150门以上的大炮!尼玛,这仗还怎么打!王廷桢气的很抽了一鞭子坐骑,骂骂咧咧的领着疲惫不堪的队伍,咬着牙往南再退了5公里,然后掘壕去建立防线,布置炮兵阵地,一边给后边的曹锟第三师发报告知战况!
曹锟的第三师到底留着吴佩孚练兵的影子,王廷桢的十六师急吼吼的一出发,下边第六旅旅长王承斌就跟自己的师长咬耳朵:“师长,我可听说老吴那个参战军第三师的编制咱知道啊,师属一个装甲团、每个旅还有一个摩步团,炮兵团全部是车挂火炮,比速度咱绝对不行啊!师长,咱得悠着点!参战军说什么汽车都去京绥线运枕木这事未必靠的住啊!”“麻辣个把子!刚才怎么不早说!”曹锟气的踢了王承斌一脚!
“人家十六师要抢咱第三师的头功,让他抢去呗,大总统卫队师,御林军嘛!鼻孔朝天走路惯了,该他们碰个钉子!”王承斌嘿嘿冷笑道。
“要精诚团结!好歹也是直系的队伍!真输了咱面子上就好看了?传我命令,大军缓进,前卫营先走半小时,大军走五十里就停下来建立阵地!”曹锟瞅了王承斌一眼,一边下令,却没有派人去追十六师。
这厮一边心里也在暗骂,王庚这小子可真狡猾,居然故意放风说汽车都抽调去支持京绥线建设了,难不成真是个障眼法?早知道根本就该提出来不许参战军使用机械化优势!
德州秋操演习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两条腿怎么跑的过四只轮子,这一场演习始终处于猫捉老鼠的状态,虽然曹锟把五个旅扎堆在保定西北约三十公里的地方建立的一条战线,但红军第二天抵达的三个旅主力的攻击下根本守不住。
红军的炮兵是在孙连仲和鹿钟麟这样的牛人手里调教出来的,蓝军想通过短兵相接避开对方的火炮优势,但是对方阵地上密密麻麻的水冷式重机枪和班用机枪组成的火力网根本不是人海战术冲的上去的。
在红军用三分之一的战损率敲掉了蓝军所有的火炮之后,这场演习再也进行不下去,没有了火炮支持的蓝军阵地根本无法在红军炮击下维持,红军的地面攻击则在大规模炮击后以轮式装甲车突击。
自以为跑掉的十六师王廷桢想败中取胜绕道去偷袭廊坊,结果在迂回过程中遭遇了红军左路的第一师第一旅,这差不多是整个参战军战斗力最强的一个旅,十六师一个师在正面愣是抗不住参战军第一旅的进攻,三下五除二被对方三个步兵团加一个摩步团穿插分割打成一摊烂泥,至于炮兵,54门对72门的结果可想而知。
霸州秋操的红军压倒性优势获胜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第一百六十七章八月桂花香
1917年8月对协约国来说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月份,西线的第三次伊普雷战役虽然还在进行,但英法和德奥却都有点精疲力竭,或者说双方的信心都有点不足,在德奥一方来说,7月初在东线迎接了俄国困兽犹斗的反扑,在7月中旬挫败了俄国的攻势之后开始反击,等打到7月底,德军占领了俄国第二大波罗的海港里加。
俄国临时政府在克伦斯基的领导下对布尔什维克的游行进行了镇压,托洛茨基被捕,革命导师出走芬兰,俄国国内的形势扑朔迷离岌岌可危,彼得格勒都已经在德军的威胁之下。
1917年8月对国务总理和参战督办来说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月份,8月初参战军第四师正式成立,参战模范军的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5万人,并且在八月上旬的霸州秋操野战演习中,参战军第一师和第二师组成的红方压倒性的打垮了直系第一师、第三师和第十六师组成的蓝方。
强调火力和机动性的参战模范军第一次让所有人看到了未来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虽然欧战还深陷在堑壕战的泥潭之中,虽然演习中参战军在廊坊大本营前三公里构筑的堑壕防线相当有水准,论挖泥这帮参战军新兵比打枪可更熟练,而且还有那么多福特TT车改装出来的工程车帮忙。
演习中最风光的不是那两个轮式装甲团,焊上3MM钢板福特TT汽车不但钢箍宽胎还加绑着雪地防滑链,算得上是在引进履带式坦克装甲车之前王庚的创造,虽然只装备勃朗宁水冷式机枪的轮式装甲车出尽了风头,但并不能让对面的直系步兵心服,有本事你下了车咱来较量?
演习中最出风头的是王庚的第一师第一旅,当初16混成旅老底子保留最多,编练最早的那个第一旅,旅长石敬亭有足够的底气,愣是用一个混成旅打垮了对面禁卫军改变的陆军第十六师,从火力配备到单兵素质到指挥突击,全方位打垮了大总统的卫队师,不服不行!
石敬亭当然心头也憋着股子气,这个前教导团团长,第一师第一旅的旅长本来顺理成章应该最早从旅长位置提拔到第四师师长的位子上,谁成想居然让郭松龄后来居上,一贯内敛不张扬的石敬亭憋足了劲要在这次演习中露一手真本事,果然让他和第一旅都一战成名!
对王庚来说,参战军的组建是为了建立一支现代化武装下的军纪严明的虎贲之师,这支部队是拱卫京畿震慑四方的国家军队,不应该只属于个人,可他当然也记得当初自己第一次见段祺瑞时说过,独裁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民主和共和是目标是方向,但独裁往往能缩短达成目标的距离和时间!
在中国和列强达成参战条件、中国正式参战,并借此开始了脱离银本位的货币改革之后,这一段时间是内外和谐举国共建的黄金时光,中国从参战中获得的巨大好处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诋毁或者中伤的。
对日借款采购的铁路公路建设设备源源不断的运抵天津港,对美采购的军火装备也源源不断的运抵天津港,一支唱着三大—纪律九项注意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矗立在东方!在日本不捣蛋,美英法全力支持段祺瑞政府的情况下,老段和参战军的权威显然不是随便哪个军阀可以站出来挑战的!
参战督办王庚是参战模范军绝对的精神领袖,而这支部队则是拱卫内阁和政府的近卫军!国务总理则成为举国上下实质性的国家领袖,虽然冯国璋是代理大总统,但当初南方党人用来限制袁世凯的责任内阁制使得冯国璋渐渐成为一个虚位的大总统。
为了国家民族是王庚举起的大义名份,建设只效忠于国家的军队,让每一个官兵都有军人的尊严和待遇是王庚对参战军全体将士的承诺,事实上参战军的训练量和所流的汗水和他们的待遇收入成正比。
参战军此刻的军饷待遇除了和北洋一致的士兵6块、班长10块、排长15块之外,还根据王庚和美国谈定的条件,士兵每人每天增加10美分的参战军饷,出发远征时则上调至每天1美元,并加25美分的海外津贴。
这意味着从4月18日起,参战军官兵每人每月多了6块中元的参战军饷,等出征时,这笔军饷则每个月将提高到75元!这样的待遇差不多是北洋陆军标准的十倍!
当然这笔额外的津贴在参战军正式出国参战前只存入了参战军的银行账户,中国银行北京总行下属南苑支行为参战军的每一名官兵都设立了储蓄账户,储蓄账户下设国内薪水账户和参战津贴账户,参战军成为了国内军饷不以发现钞为主的军队。士兵随时可以拿着自己的军人证件、印章和存单去银行提现或者存款。
参战军官兵拥有最好的军人待遇、最高的军人荣誉、最艰苦的训练、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参战军军官的升迁速度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有军官都必须先去教导团回炉,但随时都可能从教导团的某个营连长一跃而成为补充旅的团营长,甚至,像白崇禧那样一跃成为第四师的旅长!
冯国璋不止一次的敲着自家外甥刘洵的脑门骂他怎么没在参战军教导团多熬那么几天,没准现在都混成师长了,就是混成个旅长,那武器装备军饷待遇,给个别的地方的师长也不干啊!王廷桢的十六师都抗不住那个石敬亭的第一旅!
1917年8月对7月份已经从北京圣心学堂毕业的段宏玢来说是一个纠结的月份,在没有遇到王庚之前,出国留学是她唯一的梦想和愿望,随着欧战的进行,去美国留学也几乎是她唯一的选择。
和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中国女学生一样,年轻俊朗却为国家做了那么多事情的参战督办王庚,是这个时代每一个少女心中的偶像,自家老爹总说王庚就像当初的徐树铮一样,锋芒毕露勇往直前,段宏玢作为王庚的私人秘书和翻译见证了这个偶像是如何在列强公使面前运筹帷幄在外交领域打败或者说服那些难缠的外交对手的!
段宏玢很享受能跟在王庚身边的每一分每一秒,这时代的男女青年之间朝夕相处后的日久生情司空见惯,段宏玢自己是圣心学堂当仁不让的校花皇后,但在王庚这个普林斯顿文学士和西点毕业的高材生面前,段宏玢心有忐忑,王庚的心思似乎被他自己严密的禁锢或者隐藏了起来。
或者说,王庚的身体反应往往被他的精神控制力所压制,4个月过去了,俩人之间的距离始终是亲昵有加却又若即若离,甚至,王庚看陆眉时候的眼神比看自己还要坏上那么几分。
段宏玢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她当然知道陆眉喜欢王庚,他们三个人一起的时候反而大家都可以有说有笑,而当自己和王庚独处的时候,却好像彼此之间又生分庄重了几分!
如果不出国留学,段宏玢要么就在外交部继续当王庚的秘书和翻译,要么就进女子师范大学读书,那学校就在王庚家边上,自己甚至都可以不住校直接搬进王庚家里去住……
王庚的心思和他刚回国时却又不同,此刻参战督办和国务总理都成了一类人,儿女情长永远给国家大事让路,而王庚青春荷尔蒙的分泌,很大程度上有了自家那五个妾之后,获得了暂时的平衡和宁静,王庚甚至很佩服前世那些军阀,是不是整天无所事事可以在家里逗弄那几十个妾。
参战督办绝对是1917年中国最忙的人之一,周末和段宏玢、陆眉一起呆上那么一两个小时说说笑笑是他放松自己神经的好机会,有才能又有贡献的家伙容易自傲,四个月中王庚为国家为老段为皖系做的一切,超乎了他自己的想象,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王庚此刻在中国军界政界以及外交领域的存在,已经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忽视或者说可以轻易撼动的了!国务总理当然是最大的有功之臣,王庚就是匹千里马,那也是国务总理这个伯乐发现的不是?虽然在外界眼里,国务总理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和黎元洪的府院之争似乎早就成了过眼云烟,在1917年8月份以及之后,谁要对内阁和总理说半个不字,背后就得掂量掂量参战督办是否答应!
第一百六十八章水灾、航空和保险
国务总理和参战督办在此时此刻,都存在着一些道德洁癖,段祺瑞当初慧眼识人,大胆提拔任用了王庚,如今王庚和老段自己都算得上功成名就,这时候俩人的关系上再加一层联姻和翁婿关系,总觉得是画蛇添足或者落了俗套。
就段祺瑞而言,他对王庚的信任和欣赏每一天都在增加,对王庚而言,他在老段眼中在皖系在政府在陆军部的地位都日益稳固,中华慈善基金会的成立为他带来的名声超乎他的想象。
虽不拘泥于儿女情长,但老段和王庚毕竟都是有血有肉之人,参战督办的婚姻大事最后以段宏玢去美国留学做了注解,当然一起去的还有段宏玢的闺蜜陆眉,出发之前王庚和段宏玢二人在老段面前秘密订了婚。毕竟段宏玢也不过十六岁,等留学两年回来再结婚一点不迟!
陆眉当然想留下,却又舍不得段宏玢,段宏玢呢,既舍不得陆眉,又不放心她一个人留在王庚身边,陪着自己去开开眼界也好,王庚在美国不是还有一大摊子事业么,不愁没事情做!
送走了段府二丫头和陆眉的参战督办,心中怅然若失,这四个月马不停蹄的扑在国家大事上,加上家里要应付五个美妾,是否忽略和错过了身边的儿女情长?
1917年7月、8月在王庚前世历史上是华北爆发了大水灾的,泛滥最重的本应该是海河流域,但由于王庚从4月份就开始指挥参战军数万新兵加上近十万民夫在永定河两岸疏浚加固堤防,永定河本就属于上游地区海河最大的支流。
永定河两岸以参战军为主导的有效治理使得1917年华北大水灾在七八两个月份居然没有如期发生,略多的雨水对疏浚后的永定河两岸几乎没有产生大的影响,这注定成为王庚这支蝴蝶煽动了翅膀后对直隶和京畿百姓做的最大的贡献之一。
1917年华北大水灾没有如期出现,可夏汛的洪水在河南境内却因为黄河决口而成为汪洋一片,内务部民政厅调拨了大量的援助物资对河南、山东等省予以救助,王庚在南苑囤积进口美国粮食也紧急调用了几十车皮运往河南和山东。
这不是黄河历史上最大的水灾,但黄河两岸受灾民众依然高大数百万,无数人流离失所,好在王庚兼任着绥远都统,通过内务部民政部的协调以及交通部的支持,每天都用铁皮火车顺着京汉铁路和京绥铁路往绥远迁移灾民,绥远省河套地区的围垦移民因此迎来的一波新的浪潮。
而中华慈善基金会则发起了全国范围的募捐和赈灾活动,前后募集的资金和救灾物质高达五百多万,全部用于当年的灾民安置和救助工作。
这样到了1917年8月底,随着中华航空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先后开辟了北京到上海、北京到济南、北京到郑州、北京到武汉、北京到青岛、北京到奉天、北京到西安、北京到南京、北京到绥远、上海到广州的双向对飞空中航线。
24架汉德利·佩季0—400型重型轰炸机俱都拆除武器,改装成了16个座位的民用客机,并且把机首的驾驶舱从露天改成了封闭式。航线的选择,地标的确定、备降机场都在摸索中渐渐确立了起来。
参战军航空处下属的南苑航空学校在三个月内培养了500名飞行员,技术最好的那些优先被借调到中华航空飞改装后的民用型0—400,当然之前航线开辟时的主驾驶都是老牌的英国飞行教官。
航空队地勤机械师的培养难度要更大一些,毕竟需要保养、维修和装配飞机,比只需要把着驾驶杆驾驶飞机理论上要难得多,但即使这样,在三个月内2500名地勤人员也有模有样的开始胜任自己的角色。
事实上最初十条的航线和那10个机场就让航空队的新培养的熟练地勤人员捉襟见肘有点不够用,其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中国民用航空的先驱。
航空队是用钱堆出来的部队,飞行员的月薪高达100元,是普通士兵的十倍,而借调到中华航空的飞行员,另外增加100元/月的飞行津贴,航空队地勤人员的月饷则是50元,借调到中华航空派驻各地机场的,则另增加50元/月的津贴。
随着中华航空正式投入试营运,中华保险公司也悄然成立,乘坐飞机旅行在这个时代绝算不上舒适,然而却高效,并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就跟王庚前世那些搭载俄罗斯飞船太空游的家伙一样,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政界和商界的大佬们。
中华保险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财政部和交通部又各占了15%,接着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各占10%,中华航空占了10%,中美石油公司占了10%,中华慈善基金会占5%,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正金银行各占5%、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占了5%、京绥铁路公司占5%!
中华保险的承保范围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财产险是早就被人接受的事务,尤其的工厂的火险,车船险,航空险、邮件险、盗抢险等等,而人身意外险和养老储蓄型险在1917年这个时代却是超越了人们的见识。
中华保险的承保和理赔都有严谨而专业的认定手续,比如像纱厂投保火险,纱厂本身的消防安全就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你的火灾防患措施越完备越安全,你投保的费用就越低,反之则高,直到拒保。
当时整个中国华商保险同业协会的成员不过59家,总的年收入在700万元左右,而注册总资本加起来也只有959万元,中华保险公司这个巨无霸的出现极大的鼓舞和壮大了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得原本外资保险公司为主的中国保险市场掀开了一页崭新的篇章。
中华保险公司在承保大型厂矿企业的保险过程中很好的使用了分包机制,既控制了风险又让同业形成了良性的协作和联盟,整个保险市场一片欣欣向荣。
事实上,若不是中华航空揭开了民用航空的新篇章,王庚本来没有那么迫切成立保险公司,中华保险成立后的第一个大的承保对象就是中华航空,所有飞机和场站设备都投了巨额的保险。
换句话说,如果一架汉德利·佩季0—400失事,中华保险赔付的保险费足够买一架新的汉德利·佩季0—400,并且无论是飞行员还是乘客,每个遇难者的家属获得的赔付保险金将高达2万元,受伤或残废则赔付5000元到1万不等!
当然,坐飞机旅行的票价强制性的已包含投保费用1块钱,不同航线的飞机票价视航线的里程而定,此时铁路客运三等车厢的票价约为每公里0·012元,从济南到奉天的铁路里程约1085公里,而票价不过13·15。同样的里程,中华航空的飞机客运票价则为铁路的八倍,比如北京上海之间的航线,飞机票价格定为98元。
而最热门的京沪航线和上海—广州航线很快从每天各一架飞机对飞增加到了每天各两架飞机对飞,然后是每天三架次!即使这样,这两条最热门的航线上每天也只有48个有效客座可供出售,乘客的主体则是外国人、政界军界的大佬、工商业主和银行家们!
第一百六十九章眼花缭乱的任命
1917年7、8两月间河南和山东两地造成近千万的受灾人口,同时也第一次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中华慈善基金会的能量和在赈灾中发挥的作用,在整个灾民收拢和救济的过程中,王庚借机招募了不下十万户灾民前往绥远的河套地区移民以及安家落户。
在整个救灾过程中,京汉和津浦铁路昼夜不息的从北向南往灾区运送粮食和药品,拉回来的则是家破人亡后选择了接受绥远围垦督办王庚递出的橄榄枝的北上移民大军。
招募移民的条件非常优厚,在绥远河套地区开垦出来的土地三年免租,如能持续五年后便归开荒人所有,当然超过人均40亩的部分将由政府按市场价赎买,种子、肥料、牲畜都由政府无偿提供。
绥远政府在铁路沿线还设置了无数的接待站和粮站,铁路移民客票全免,并且每户每人提供10块钱的安家费,到达河套垦区之后登记注册后,每家将再得到100元的开荒安家费!
对不打算移民的那些灾民,京绥铁路公司则提供了大量的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的工作岗位,以工代赈永远是最好的救济手段,仅此一向,涌入绥远参加铁路公路修筑的灾民青壮劳力大军就不下二十万人。
有人欢喜有人愁,王庚在永定河两岸未雨绸缪持续了四个月的防洪疏浚加固工程使得直隶和天津躲过了一次巨大的水灾出现,在参战军成为永定河和海河两岸老百姓心目中最可爱的人的同时,王庚和参战军在全国舆论和民众中的声望也进一步获得了提高。
与之相反的则是,河南督军赵倜则成为了河南水灾的替罪羊和倒霉蛋,事先防洪不力,事后救灾不力,并且居然还敢把京畿运来的救灾粮食截留后转卖给不法商人,居然还有乱兵抢—劫灾民!
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徐树铮一手推动的京津沪三地媒体的口诛笔伐中,陆军部于8月中旬正式下了一连串命令:1、以渎职和贪—腐为由,免去河南督军赵倜的督军一职,着令进京待察。
2、调直隶督军曹锟率第三师南下郑州,曹锟由直隶督军改任河南督军。
3、山东督军张怀芝授丰威上将军,调京负责将军府事宜,卸任山东督军一职。
4、以陆军次长徐树铮兼直隶督军、调参战军第二师驻防保定,并以第二师师长蒋鸿遇为直隶军务帮办。
5、察哈尔都统田中玉调任山东督军、调参战军第四师驻防济南,并以第四师师长郭松龄为山东军务帮办6、以参战督办王庚兼任察哈尔都统!
7、任命原山东军务帮办、陆军第五师师长张树元为黑龙江督军,率陆军第五师北上驻防齐齐哈尔。
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任命背后,是大总统冯国璋在和国务总理段祺瑞政治博弈后不得不接受的苦涩的结果,直系没有做好准备跟皖系和参战军翻脸,而且,很可能永远都会没做好准备。
冯国璋的长江三督王占元、陈光远和李纯远在南边鞭长莫及,而且在国务总理和参战军得到了五国列强全面支持的这一刻,在中央财政充分享受美日援助以及中元如此坚挺的这一刻,没有人能挑战国务总理和他的参战军。
内阁是政府的代表,总理是内阁的代表,在有了列强的支持,参战军的支持和财政的支持之后,一时间没有人有足够的实力以及勇气站出来对国务总理和王庚的参战军说不!
8月初的霸州秋操野战演习可以看作是北洋内部直皖之间的一次互相试探,试探的结果打消了很多人的幻想或者是野望,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现在很后悔当初不该贸然北上来当这个注定成为傀儡的大总统。
看上去北洋十三省督军团不是更分裂而是更团结,直隶总督曹锟来说,这个直隶总督在失去了吴佩孚之后,在霸州秋操一败涂地之后,恍然发现自己必须更紧的抱住国务总理的大腿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事实上老段在对上述几省督军位置作出眼花缭乱的调整前,把曹锟单独召到北京的段府叙话,征询曹锟自己的意见,显然在参战军如此壮大的情况下,卧榻之边岂容人酣眠的意味谁都听的出来。
老段经过和王庚徐树铮商量后给曹锟的选择不多,却也绝对不是说逼得曹三哥无路可走,国务总理给直隶督军的第一个选择相当优厚,卸任直隶督军,北调兼任黑龙江督军,等一切安定下来,再加委为东三省巡阅使,辖东北三省的督军。
曹锟做梦都想当几省督军,在他看来张勋那个长江巡阅使才是个笑话,手里就几千辫子兵,窝在徐州做山大王,康有为等一帮遗老遗少围着他整天道台长道台短的梦想寻回大清时的荣光。
本来曹锟是很愿意去当那个东三省巡阅使,可这会儿俄国的形势不稳,带着嫡系第三师跑几千里去北边替国戍边听起来很给力,要吃的苦可真有点没有思想准备,而且,奉天督军张作霖那个刺头也不好弄,东北又有老毛子又有小鬼子,这东北巡阅使的差事可真是烫手!
国务总理给老曹的第二个选择就是带第三师南下,也不远,紧挨着直隶,就到河南,第三师驻防郑州,师长曹锟转任河南督军,总之这直隶督军显然得让出来!
曹锟在第一时间就接受了第二个选择,直隶虽好,直隶督军虽然听着给力,可这会儿形势比人强,霸州秋操参战军一个旅正面就打垮了王廷桢的十六师,而自己7个旅的阵地居然抗不住参战军三个旅的攻击!
实际上霸州秋操北洋直系二个一等的师加一个卫戍京畿的第一师,9个旅的部队被人家实际参战的四个旅就打的落花流水,这还是对方没有出动空军的前提下,这在人家还没有出动两个师属重炮团的情况下!参战军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这样霸道的美械混成旅?
参战军正式编制四个师足足有12个这样火力强大的旅!这还不算三个补充旅,这还不算三天就要增加一个团源源不断征募的新兵!这还不算8月底要到货的第四批美援军火!
形势比人强,老曹只恨自己不是皖系出身,再怎么投靠老段总觉得心里有点发苦,虽然国务总理话里话外都是要重用曹三哥的意思,话里话外都在强调北洋必须精诚团结,绝不能再拘泥于地域和门户之见让南方那些小虾米看笑话的问题!
河南挺好!人口比直隶多地盘比直隶大,又是京汉津浦线经过的要冲,曹三哥拍着胸脯对国务总理表态,绝无二心,一心为国为公,就领着第三师去河南,一定把河南这个京畿的南大门给看好了,等将来天下有变政府需要用兵时,我曹三的第三师绝无二话,愿供驱使!
国务总理心里一高兴,拍着曹三的肩膀哈哈大笑,答应等第三师南下,曹锟就任河南督军之后,从参战军8月底到货的美援中,再拨一个混成旅的美械装备给他!外加一个装甲营的轮式装甲车战车!老曹搂着国务总理的胳膊差点没激动的掉了眼泪!
冯国璋是直系的老大,可那是长江三督的老大,不是我曹三的老大,参战军那么只大刺猬驻扎在京畿南苑,他参战军觉得卧榻之边睡着个直隶督军不得劲,难道我的第三师整天战战兢兢呆在保定呆在你南苑大兵营的鼻子底下我就得劲了?
河南督军!这交换好!离着不远不近,地盘又大,人口又多,税也不少,还凭空又多了一个混成旅的美械装备,还有轮式装甲营,这买卖做得!
第一百七十章平衡是一门艺术
河南督军赵倜显然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厮乃河南正经的地头蛇,清末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官至姜桂题武卫左军总兵,辛亥革命时期奉清廷之命入陕西镇压革命党。二次革命时期,奉袁世凯之命率部进入河南,后又追剿白朗起义军,收编许多土匪,号称“宏威军”因功授河南护军使,后任河南督军兼省长,赵倜先后以其亲信将领宝德全、方有田、丁香玲出任豫东、豫北、豫西镇守使。1915年赵伺报请袁世凯批准,取消省内原有的各路巡防营,以其经费编建省防军,并在开封举办河南将并讲习所,培训军官。
1916年开始编建省防军—宏威军、陆续扩编至40营。赵倜自任总司令,后以其三弟赵杰为司令,这支部队,实际上成为赵家的一支私人武装。
陆军部免去这厮河南督军以及本兼各职的命令一下,这赵倜顿时跳了起来,要他束手就擒就此放弃河南这一亩三分地怎么肯答应,这厮的宏威军本来就是土匪成分居多的私军,任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
结果这赵倜居然敢在开封扯旗造反,宣布河南全省独立,这叫自作孽不可活,乌合之众的河南省防军宏威军号称40个营,其实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五六的人马,而且素来跟着赵倜在河南无恶不作,早失去了民心!又如何是如狼似虎的陆军第三师的对手?
曹锟的第三师五个旅在参战军面前吃瘪,可不代表在北洋陆军中这第三师就不是一等一的强兵了,何况一个混成旅还换装了参战军的美式枪械,1917年8月18日赵倜在河南开封宣布独立,1917年8月20日曹锟第三师的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