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1917-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唧还真不是个容易打法的人,见西蒙·佩特留拉心急火燎的起身要走,这边冯·弗朗索瓦笑着拉住他道,“总理阁下,为了更好的鼓舞士气,冯·诺伊豪斯少将亲自率领他的步兵第47师侦察营外加一个中型炮兵营支援您那两个志愿者师防守的环城防线!”“哎!真的?这太好了!上将阁下,你要是早点说,我还担心什么!”西蒙·佩特留拉闻言喜出望外,这厮本来就在担心自己亲自上前沿指挥志愿者师防御作战底气不足,而且心里没少担心自己在哈尔科夫北面跟协约国联军进攻部队死磕,别身后这哈尔科夫南郊的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直接坐上火车在德国步兵团的拱卫下一路先撤了。

这会儿没想到德国人还真是够仗义,直接把步兵第47师少将师长冯·诺伊豪斯派给了自己保驾护航,虽说一个德军侦察营的兵力未必足够强悍,可中型炮兵营那可是12门150MM的重榴弹炮,威力和火力绝对不容小觑,日本整一个第三师团不也只有24门这样的重炮么!何况德国炮兵的技战术水平那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岂是乌克兰民族军志愿者师那两个75MM野炮连的二把刀技术能比的?就是比日本甲种师团炮兵也只强不弱!

“总理阁下,我希望指挥北部环城防线的防御作战时,您能多听听诺伊豪斯将军的建议,虽然具体守阵地的是您的志愿者师,可德乌联军是步调一致的统一归在前敌指挥部指挥不是么?我已经提请基辅的威廉·格莱纳大将任命斯文·冯·诺伊豪斯s少将兼任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的副参谋长,协助你我指挥哈尔科夫防线的德乌联军部队!您明白我的意思?”冯弗朗索瓦意味深长的看着西蒙·佩特留拉道。

西蒙·佩特留拉闻言心里哪还有不明白的,显然冯·弗朗索瓦这厮对自己指挥作战的能力存疑,这才是他派心腹爱将步兵第47师师长冯·诺伊豪斯协同自己指挥哈尔科夫北郊环城防线的根本原因,说起来是协同帮助自己指挥,其实压根就是要让冯·诺伊豪斯去指挥两个哈尔科夫志愿者师守卫北部防线,自己反而成了协调德军将领和乌克兰志愿者师部队上下级关系的那尊泥菩萨了。

想归这么想,西蒙·佩特留拉还是很感激冯·弗朗索瓦这厮在关键时刻对自己的支持,西蒙·佩特留拉再自我膨胀,也心里明白论战场敏感度和指挥作战的能力,自己这个游击队长出身的家伙可绝对赶不上冯·诺伊豪斯这样的德军科班出身的沙场宿将。

由于一战时期德军将领普遍年龄偏大,所以62岁的德国步兵第29军的军长赫尔曼·冯·弗朗索瓦绝对不能算得上老迈,而52岁的德国第10集团军司令威廉格莱纳大将简直是正当壮年,而42岁的少将冯·诺伊豪斯作为德军师长来说,也几乎可以算是师长一级中的年轻少壮派将领了。

原本驻守哈尔科夫南郊防线的诺伊豪斯步兵第47师,在B计划开始后,昨天就把师主力沿着铁路线撤退疏散到了90公里外的克拉斯诺得野战机场附近的森林里,留在哈尔科夫南郊的德国部队,则剩下德军步兵第47师的步兵第139团、师侦察营、摩托化高炮连、炮兵团所属中型炮兵营等几支部队。

说白了,诺伊豪斯的步兵第139团承担的是德乌联军前敌总指挥部的直属卫戍部队的责任,摩托化高炮连自然用来防空和保卫指挥部,而师侦察营则成为师长冯·诺伊豪斯的警卫营和机动部队,至于炮兵团的中型炮兵营,则是冯·诺伊豪斯的杀手锏,这厮把12门150MM口径的重炮,分散隐蔽到整个哈尔科夫城北各处,用建筑群空地和街道上隐蔽分散的炮兵阵地躲避联军航空队可能的空袭,同时利用150MM重型榴弹炮的大口径和远射程来有效压制进攻方的攻势。

第六百九十四章(三)武装到牙齿

1918年7月30日9:45哈尔科夫东北十五公里哈尔科夫河畔林地“营长!营长!乌克兰人派出了一个营的骑兵往这边搜索着过来了!大概500多骑兵的样子,连长叫我过来请示是打还是撤?”作为尖兵的一排长带着2个战士,一身的伪装从一个半干涸的水沟这边滚到了装甲团装甲第1营营长陶大勇的身边,一身的泥和水,神情略显紧张,身后的两个战士也紧紧抱着怀里的M1伽兰德骑步枪,气息粗重。

这里是林间小道西侧150米附近的一道半干的浅河沟,中国吕焕炎装甲团装甲第1营1连的第2、第3排近90名战士隐蔽在干河沟的里,东面150米就是那条古往今来无数人踩踏过的森林中的道路,装甲第1连连长斐红榘带领尖刀排40多名战士则匍匐在距离大路不到50米的一片灌木丛附近。而大路的东南边500米外,就是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警戒阵地,营长陶大勇从望远镜里眺望过去,依稀能看到大概一个营的乌克兰骑兵正小心翼翼的沿着林间大路和两侧200米的距离拉网一样向北搜索而来。

“妈的!对方是骑兵,咱们撤再快也跑不过四条腿的战马,不能就这么让这个乌克兰骑兵营闯到北面团阵地去,要不然团长还以为我陶大勇在这边抵前就近侦察怎么悄无声息被对方抓了俘虏了呢!”陶大勇看看躲不过对方的搜索,何况也不能就这么把对方的骑兵放到团长跟前去,更重要的是,这厮憋着劲要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好好显一把装甲第1营的本事,要把这500多乌克兰骑兵放到团主力跟前,功劳可就没咱的了!

“通讯员!”陶大勇一推脑门上的钢盔,转头低声吼道。

“营长,我在呢!”营部通讯班班长小穆从侧边爬了过来,“有什么指示?”“你带2个战士往北撤回去告诉团长,我们在团阵地东南3公里的位置遭遇敌人骑兵搜索部队,现在确信对方至少是2个师的阵地,我们的位置大概在对方结合部西侧,我决定现在带1连就地阻击敌人侦察骑兵,如果敌人主力出来,我就带着对方往西走,把敌人引出来,请团长带主力从北面赶紧兜过来,来晚了等日本步兵第18联队上来,就没咱喝酒吃肉的地界了!”陶大勇话音未落,边上趴着的装甲1连连附樊易俊忍不住开口提醒道,“营长营长,我们才一个连,对面敌人骑兵就一个营的,大路东侧敌人可是至少一个师的阵地,真打起来,您不是打算领着咱们这100多号兄弟跟人家一个师火并吧?”“住嘴,敌人现在是惊慌失措丧家之犬,老子带一个连怎么了,现在是我们追敌人逃,老子带一个连照样揍丫挺的,现在可是敌明我暗,对方骑兵目标又大,等打起来我不用冲锋都能先掀翻对方一半人马,不把骑兵干掉,你就是撤两条腿能跑过人家四条腿?叫对方骑兵发现了团主力的位置才更糟糕,就这样,出了问题有我这个营长顶着呢,你给我带好2排、3排就行了!传我的命令,谁拉稀白搭给咱们装甲团第1营丢脸,回头我饶不了他!”“是!明白了!2排、3排准备战斗,排属迫击炮和机枪全部展开,快!注意隐蔽!”装甲1连连附樊易俊不敢含糊,扭头冲着趴在地上侧脸望着自己和营长的战士们吼道。

“营长,那我就去了!你放心,我一定找到团长,让主力尽快赶过来,保证完成任务!”营部通讯班长小穆趴在地上迅速一字不差的复述了一边陶大勇的命令后,一转身叫上了班里的2个战士,三人小组倒退着向后爬了出去,等出去十几米后飞快的起身猫着腰,借着林木和灌木草丛的掩护,向北面3公里外团主力的位置撤去。

“一排长,你回去告诉你们连长,叫他带一排打响后往西撤,对,把敌人骑兵先引到西边去,不要暴露太多火力,等我们在后边打响后,你们再返身阻击火力全开,我们包对方这个骑兵营的饺子,我这边不打响,你们第1排就只管以班为小组交替掩护往西撤,明白了没有?”陶大勇紧紧的盯着一排长道。

“明白了!营长,您就瞧着吧,这森林里咱们装甲车和悍马固然行动受阻,我看对方骑兵真要跑马也跑不起来,最后还是乌克兰人骑着马目标大吃亏!第1排保证完成任务,等营长这边打响之后,我们再返身兜过来包对方这个骑兵营的饺子!”一排长趴在地上给身边的营长陶大勇敬了个别扭的军礼,转身带着两个战士又连滚带爬的折回了尖刀排的潜伏的位置。

按着中国装甲团的常规编制,装甲连辖连部1辆装甲战车和连部班,剩下三个排,每排3辆轮式装甲战车,各搭载一个10人的步兵班,此外FD—17II轮式装甲战车车组是4名成员,正副驾驶员各一名,车载M2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正副射手各一名。而下车作战的时候,则是搭载的10人步兵班作为步兵使用。

中国装甲部队的车载步兵班比联军中国步兵混成旅的通用步兵班14个人的编制要小,只是10人编制的步兵班,因为车组的4人绝大部分情况是伴随装甲战车行动。

这样一个车载步兵班,正副班长各1名,战士八名,全班装备短枪管M1伽兰德半自动骑步枪9枝,勃朗宁M1911自动手枪10支,M1917BRA班用机枪一挺,每排的第2个班,则另额外装备中国产60MM排属迫击炮2门,每门迫击炮正副射手各一名,这4名迫击炮的正副射手,同样装备了M1伽兰德半自动骑步枪,至于M1911勃朗宁自动手枪,作为自卫武器早已经装备到中国参战军所有野战部队的每一个战士身上。

第六百九十四章(四)丛林阻击

除此之外,每个战士还装备4枚中国产仿制英国的甜瓜手雷作为近距离火力补充,王庚作为穿越者的优势,这厮早在1917年就亲自参照二战德军M42钢盔设计并让中国陆军部下属兵工厂投产了中国M17式钢盔,作为参考二战最优秀钢盔设计的这款钢盔,为战士头部后侧枕骨和头部两侧提供了很好的防护,可以有很明显的头盔的护耳部分。

中国M17单兵钢盔涂装为灰黑色,并有同样涂装的军用细帆布里外全部包裹作为伪装和保护衬垫,外侧还有网袋可以方便的插上树枝和灌木树叶进行伪装。

中国参战军野战士兵除了上述装备外,还装备有同样是王庚亲自设计改良过的帆布H型携行背心,把身后背囊和装备的份量合理有效的分配到了躯干的各部分以减轻行军疲劳,当然,作为部队的临时侦察部队,此刻陶大勇带的第1营第1连轻装后把单兵背囊留在了装甲车上,水壶、干粮袋、半腰型的铝制饭盒、单兵铲、装有急救包和其他个人物品的小挎包则都随身安插在携行背心和S型腰带的挂钩上。

中国参战军的携型背带和英美两国使用H背带装具相同,而德国则使用Y型背带,携行背心出了背带之外,有一条很宽的外腰带和背带搭配构成携行具主要承力结构部分。中国参战军的S腰带的特点是带很多连接组件用的孔。

其次,单兵战斗携行背心上挂着的组件,主要就是刺刀、弹药包、手雷包、水壶包、饭盒、铁锹及套、防毒面具袋、杂物包(面包袋)、背包、雨布/帐篷这些。这会儿背包和单兵帐篷虽然被轻装解下后放在了装甲车上,但可以兼作扑在地上的雨布的雨衣却人手一件都披在了装甲第1营第一连战士们的身上。

中国生产产的牛皮弹药包做工精细质量优异,一排4个每个里面能装装两个八发的M1伽兰德半自动骑步枪桥式漏弹夹,一共8个弹夹64发子弹,此外一个单独的大的牛皮弹药挎包中还可携带额外的8个弹夹64发步枪子弹和2个备用的M1911手枪弹夹,作为中国参战军车载步兵单兵来说,手雷包里的4枚甜瓜手雷、128发步枪子弹和28发手枪子弹是他们一个基数的单兵弹药,任何时候都不会少于这个数量,在重大行动或者远离后勤保障时,步枪手们还会携带一条帆布弹药袋,上面插满了至少额外2个基数的步枪子弹。

装甲第1营营长陶大勇的各项命令显然迅速被贯彻执行了下去,敌人的数量和自己的兵力多寡,对出关一来就连战连胜的中国装甲部队的战士们来说已经渐渐变得麻木了,胜利是他们唯一的追求,即使是敌众我寡,可别忘了我们这会儿是在追击敌人,乌克兰骑兵难道能比布琼尼和夏伯阳的苏俄红军哥萨克骑兵强到哪里去?

眼前虽然只是一个区区100多人的下了车作战的步兵连队,但此刻在趴在干河沟这道天然的工事里的中国军人来说,面对500多拉网一样说着乌克兰话骑在马上提着马刀和莫辛纳甘骑步枪的乌克兰骑兵们毫无畏惧,紧张自然是难免,但那是战场上的正常反应。

由于陶大勇带领的2排和3排的阵地在连长樊易俊带领的尖刀一排的西南方向,成一个犄角的位置,这条干河沟200多米长成东北和西南走向,如果尖刀排把敌人骑兵往西边引的话,那么追过来的乌克兰骑兵将成为陶大勇指挥的2排和3排枪下的活靶子,就在80米不到的距离上。

1918年7月30日9:50哈尔科夫东北十五公里哈尔科夫河畔林地。

如果说乌克兰民族军第1集团军的步兵第1师是民族军总司令西蒙·佩特留拉手下的嫡系主力师的话,那么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师属骑兵侦察营,就是师长阿特姆?弗洛迪米洛夫维奇?米列夫斯基少将的嫡系主力之一,和步兵第2师师长塔拉斯?塔西莫维奇·米哈利克把自己的师侦察营留在了哈尔科夫北面的第一道堑壕筑垒防线上,用坚守和流血牺牲来彰显乌克兰民族军的战斗意志不同。

米列夫斯基可不舍得让自己这步兵第1师中唯一的骑兵部队,去打阵地防御战当联军航空队空袭的炮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事实上,昨夜步兵第1师和第2师能顺利从北部堑壕式防线撤出,在不打火把的情况下摸着黑也没有迷路或者掉到汹涌遄急的哈尔科夫河里去,作为两个师开路先锋的步兵第1师骑兵侦察营功不可没。

当然,步兵第2师师长米哈利克也是有苦说不出,这厮把师侦察营放在阵地上坚守,本来是希望利用他们机动性强的特长,见势不妙可以随时骑上马撤退,换句话说,米列夫斯基留下的步兵第1师师部警卫营是实打实死守阵地血战到底的安排和打算,而滑头的步兵第2师师长米哈利克则一开始就没打算让自己的营在阵地上死扛,想着就是应付一下苗头不对就撒丫子撤退。

结局当然是不如人意,500多匹阵地后方隐蔽着的战马在联军汉德利佩季O/400重型轰炸机大队的空袭中折损了大半,而步兵第2师的侦察营战士们,战死三分之二,其余悉数当了日本黄皮肤猴子的俘虏,自然,部分被俘的乌克兰第2师的侦察营战士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打败自己的是天上的联军航空队的飞机,和地上从背后包抄过来的联军中国装甲部队。

那个轮式装甲战车步枪和机枪子弹根本打不透,而对方可以360度旋转的机枪塔上那挺M2勃朗宁12·7MM大口径重机枪扫射起来,那炙热的火力简直就是一门速射机关炮,几乎达到了无坚不摧拦腰能扫断大树的程度,变态的可怕,乌克兰士兵中一发联军装甲车上的重机枪子弹,基本就是断肢横飞毫无生机。

第六百九十五章(一)乌克兰也不怂

相比之下,日本陆军步兵手里耳朵三八枪打的再准,只要没命中要害或者打中骨头,基本上就是一枪俩眼杀伤力小的可笑,比莫辛纳甘都不如,更不要说乌克兰步兵手里的装备的德国毛瑟98栓动步枪了,当然,步兵第2师的侦察营因为是骑兵部队,装备的却是俄式的莫辛纳甘骑步枪,不过莫辛纳甘骑步枪的威力也比日本三八枪大的多。

所以步兵第2师的骑兵侦察营虽然折了,但至少三分之一被联军俘虏后保住了性命,只是他们打死都不肯承认是日本步兵第6联队俘虏了他们,而把自己被俘的原因归结于联军中国航空队威力惊人的空袭以及中国装甲营那杀伤力巨大的M2勃朗宁重机枪。

而步兵第1师的警卫营倒是英勇不屈了一把,MG08重机枪扫倒了半个中队的日本黄皮肤猴子兵的代价,是整个营除了3个俘虏之外全部战死,日本步兵第5旅团也不含糊,直接在几乎彻底被轰塌的原乌克兰步兵第1师核心工事边上,立了块白木碑,上书:“乌克兰第1师勇士阵亡之地!1918·7·30佐佐木部队立。”虽然乌克兰步兵第1师师长米列夫斯基下达任务时,只给了骑兵侦察营营长列夫琴科10分钟的时间集合队伍出发,但也就是这么一说而已,折腾了一宿没睡的骑兵营刚刚进入梦想没多久,这会儿人疲马乏的被从帐篷里叫醒,骑兵们光给自己的战马上马鞍和笼头安放马具就花了10分钟不止。

不少乌克兰骑兵骂骂咧咧的发着牢骚,凭嘛破事都探咱们骑兵身上,给步兵带了一晚上的路多少次差点没被树枝扫下马来掉进水泊子里去,这人马都深一脚浅一脚的摸黑走了半夜的路,步兵们到了营地到头就睡,这骑兵还得给坐骑卸下马具还得牵着到河边饮水啥的,天亮这才多大会眼睛刚合上还没从联军航空队空袭的噩梦里醒过神来了,居然又有任务又要出发,不少骑兵营的哥萨克们可真是一肚子的火。

骑兵营长虽然也满脸的倦容和疲惫,眼中也充满血丝,可搓了几把脸精神劲倒有点,声音也算响亮,这厮连踢带骂的把自己的营从帐篷里轰了起来,前后折腾了20分钟,总算在步兵第1师营地大门外列队完毕!

“弟兄们都累垮了?我叶夫根尼·阿列克塞耶维奇的哥萨克就没有累垮了这么一说,只要能喘气,还能爬上马背,就是勇敢无畏一往无前的哥萨克!有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去完成,我跟师长打了包票了,打完这一仗我们就能回哈尔科夫了,大家有没有信心?”营长列夫琴科披着黑色的哥萨克大氅,举着出窍的马刀在树荫间隙播洒下来的阳光照射下倒也颇为雄壮威武。

“我说营长,赶紧下命令吧,这一蘑菇弟兄们又得睡着了,昨夜咱们骑兵营打前站摸着黑给全师探路,又不叫打火把,可把大家伙累惨了!”骑兵1连连长瓦尔亚耶夫在自己的连的前面咧着嘴道。

“好!有你这个劲头队伍就不会垮,听我的命令,瓦尔亚耶夫的第1连在大路左侧200米内,成散兵队列沿着大路向北搜索,师长担心敌人有侦察部队跟在我们后方,我们营的任务就是把他们找出来一个个用马刀劈成两半,给战死在北部防线上的师警卫营的弟兄们报仇!”营长列夫琴科不再废话,言简意赅的下达命令和动员一竿子完成!

“斯柳萨,你带第2连沿着大路右侧200米范围内,向北搜索!营部和第3、第4连由我亲自指挥,沿着大路前进,每行进2公里,1连和3连、2连和4连交换,目标就是一支向北!遇到敌人第一告警,第二追击,不要放跑了一个,师长说顶多就是敌人的侦察部队,我们一个营绝对稳占上风,报仇的时刻到了,步兵第1师侦察营扬名立万的时刻到了,大家都明白了没有?出发!”乌克兰步兵第1师骑兵侦察营营长这么一挥手,第一连的120多名骑兵在连长瓦尔亚耶夫带领下拨转马头,奔大路南边的林地中去了,而第2连则在连长斯柳萨的指挥下原地拨转马头,直接在大路东侧的林间200米范围内散了开去,营部和第3·第4连则排成了4路纵队,第3连走在前面,营部在中间,第4连断后,列夫琴科的骑兵侦察营就这么撒着网沿着大路梳理虱子一样搜索着奔北面的来路折返了回去。

“营长,要是遇到敌人小部队也就算了,咱打不过还不能跑么,可遇到敌人大部队追击过来怎么办?”营部参谋葛莱多骑着马跟在营长列夫琴科身边,忍不住小声问道,边上营部的几个卫士闻言都竖起耳朵认真的听,眼睛却故意往别的地方瞟,为的是不露怯叫自家营长训斥。

“少说废话,该怎么打我心里有数,师长给的任务是往北面我们的来路搜索前进,至少得出去5公里,林间小路两侧2公里内都要睁大眼睛看仔细了,遇敌赶紧回来报信,敌人是大部队的话,我们就虚晃一枪往西南撤到哈尔科夫去,不用回这边营地来,敌人如果是小股侦察部队,那就坚决把对方吃掉,可别叫他们跑了回去送信,明白么?”列夫琴科瞪着眼道。

“营长,师长说大路两边撒出去2公里?那您怎么只让第1连和第2连在大路两边只各200米的范围内搜索?”葛莱多不解的问道。

“说你笨你还真笨,要是大路两边各2公里,那每个骑兵之间的间隔就是20米,拉这么开一旦走散了你打算给我多长时间把队伍重新收拢起来?我们现在200米内126名骑兵,人均间隔也就2米不到,这才是拉网式搜索,要是间隔20米又隔着那么多参天大树和灌木草丛,中间人家藏一个连我们都未必找到得出来!”列夫琴科不满的瞥了一眼实诚的部下训道。

第六百九十五章(二)短兵相接很激烈

营参谋葛莱多不敢多说,可想想又觉得营长给的这个理由当真有点牵强,这年头就是集团冲锋的时候,骑兵的间隔超过5米10米也相当正常,为啥要间隔2米这样密集的搜索呢?难道是因为大路两边来的时候2个师的部队人踩马踏的踩平了地路好走的缘故?这厮不敢多说,心里这么想着,踢了一下胯下的马,追上了自家营长,并肩在2个骑兵连的簇拥下奔北面来路而去。

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林间营地位于哈尔科夫森林林间大路东侧800米附近的位置,沿着由东北向西南奔腾而来的哈尔科夫河的左岸布置,南北长约4公里半,东西纵深宽则为3—4公里,背后就是哈尔科夫河。

列夫琴科的侦察骑兵营离开了营地时按说他不需要在大路东边布置警戒和搜索,因为至少从营地中间位置到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右翼阵地得有2·5公里以上的路程是在自己的右翼阵地前方,要是有敌人侦察兵潜伏的话,没准早就被巡逻的乌克兰哨兵或者瞭望哨瞅见了。

当然,乌克兰河畔森林的密度毕竟不能算没有人迹的原始深林,所以参天古木虽然不少,但是因为雨季河水泛滥后形成湿地的关系,绿叶灌木和乔木各种次生林也相当茂密,就是从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阵地前沿到林间大路这7、800米的中间,要是潜伏进去个把侦察兵那没准哨兵还真瞅不见。

这时列夫琴科的副手,出生于阿塞拜疆的乌克兰步兵第1师骑兵侦察营的副营长伊尔哈姆?阿利耶夫带着骑兵第3连走在大路的前方,骑兵营4个连像一朵4瓣的梅花成品字形沿着林中大路和两翼向前搜索着移动,骑兵们差不多都是一手提着马缰绳,一手提着莫辛纳甘骑步枪,不少人在坐骑上晃晃悠悠的半闭着眼睛补觉,反正左右都是自己的战友,只要有一个睁大眼睛没睡着,就误不了拉网式搜索这档子破事,人再怎么睡着,马可没睡着,一步一步踩过去呗。

就这么离营向北走了3公里不到的距离,一切风平浪静,4个骑兵连的序列已经交换过一次,此刻第3连在大路左边200米范围,第4连在大路右侧200米范围内,前方100米是副营长带的尖兵第1连,营长列夫琴科则带着骑兵第2连走在最后。

突然,“啪啾~~~”一声清脆的枪响,从左前方的150米不到的灌木丛中射来的一发子弹把一个正好略微掉队挡在了营长烈日科夫左前方5米处的一名骑兵第1连的骑兵打下了马来,子弹射击的非常准,直接穿透了这个倒霉的哥萨克骑兵的左胸从后背—飞了出去,等摔在地上时嘴里满是鲜血挣扎了几下就断了气。

“敌袭!全营准备进入战斗!目标左前方150米!第1连向右,第3连向左,第2连跟我来!第4连保护营的侧翼!命令第3连从侧翼兜过去,敌人顶多一个排的兵力!不,顶多一个班!”营长列夫琴科拉着受惊的战马团团乱转,此刻左前方隐蔽在120米—150米外的看不见的敌人已经向着这边接二连三的在开火,协约国联军那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清脆而略显低沉的枪声此起彼伏的在林间响起,枪声此起彼伏相当密集,听上去至少一个排的步枪在开火,火力相当密集。

走在大路左侧200米内,来不及隐蔽的第3连的乌克兰骑兵不断被打下马来,就列夫琴科拉住受惊的马隐蔽在一株大树后下令的功夫,第3连在对方密集而准确的步枪射击中至少损失了一个排的兵力,十几个被第一波弹雨打下马来的哥萨克显然已经阵亡,其余二十多个则多数负伤!

列夫琴科躲在自己的战马后边用望远镜拼命张望,试图看清楚袭击者的数量,要按着毛瑟98K的射击频率的话,对面的敌人至少有三十多支步枪在开火,自己的第3连由于猝不及防之下吃了大亏,一个照面折三分之一的兵力,但列夫琴科很快发现对面的敌人或许只有一个班,因为中国人那支已经成为全世界陆军都希望拥有一支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射击速度非常快,导致对方一个步兵能用M1打出半个使用毛瑟步枪的步兵班的火力密集度来。

不要以为骑兵作战就是抡着马刀或者骑步枪吹着口哨逼着眼睛在密林和灌木从中策马飞奔,要真那样没跑出20米就的被绊飞摔出个来个嘴啃泥不行。列夫琴科的骑兵营在密林中受袭,所有骑兵第一时间是疏散并跳下来拉着马寻找任何可以隐蔽的地方,大树,灌木丛,干河沟,第3连之所以一个照面被打掉一个排,根子还在营长列夫琴科下的命令上。

你想,200米内并排走着126个骑兵沿着大路西侧向北搜索前进,说好听是拉网式搜索前进,可在有埋伏的敌人跟前,这跟排着队闭着眼睛的活靶子有什么两样?本来一人高的灌木丛还能多少遮蔽一点,结果好嘛,乌克兰骑兵可是骑在顿河马上,这人马一提目标再大也没有了。

当然,在120—150米的距离要命中本来也不会那么容易,可别忘了,装甲部队是联军中国部队中的精锐,装备了M1伽兰德半自动狙击型步枪的狙击手每个班两名,狙击手用的可是装备了4倍光学瞄准镜的伽兰德,从火力密度到精准度,在120米的距离上,基本上是指哪打哪,被一支能连续不间断开火的狙击步枪在120米内锁定出头鸟的那种恐惧感。

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侦察营的哥萨克骑兵们今天第一次酣畅淋漓的体会到了,几个打着马抡着手里的刀或者骑步枪拼死冲上去准备马踏联营乱砍一气的哥萨克骑兵,无一例外在冲出去十几米后被对方准确的射击给打下马来,而且不致命,但是伤的很重,伤员的哀嚎和惨叫,以及被打下马后的呻吟甚至哭泣声,严重的影响了乌克兰骑兵第3连的士气。

第六百九十五章(三)咬着牙坚持

当然,米列夫斯基这个步兵第1师作为乌克兰民族军的主力师,他所倚重的师骑兵侦察营并不是乌合之众浪得虚名之辈,虽然埋伏的敌人射击相当准确也确实压制了骑兵第3连的进攻,可离开大路向西边扑过去的骑兵第1连却没有丝毫犹豫,当然,灌木丛里的敌人也不是吃素的,勃朗宁轻机枪“哒哒哒”的长点射顿时把骑兵第1连冲在头里的那个班给放倒了一半,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