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1917-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军用越野车,在整个五月份生产了800辆、到了6月份则生产了1200辆、而七月份的产量达到1500辆。
这款中华悍马FJ—18型越野车,基本性能参数如下:1、装备福特2·9排量直列4气缸风冷式引擎,2、4x4驱动,三速变速器,3、车身低矮,底盘用钢材一次成形压制,前后轮桥式弹簧钢板独立悬挂,4、整车自重才860公斤,车长3米,高1·87米,宽1·57米,5、最大时速80公里,载重450公斤。
6、既可以作为侦察/指挥车、又可以搭载机枪作为火力支援平台,安装枪架和气冷式7·62MM口径M1917A3勃朗宁重机枪,也能安装新12·7MM大口径型M2勃朗宁重机枪。
中华悍马FJ—18型越野车事实上成为联军中国军的侦察部队和连以上指挥员的基本座驾,全面优先装备了西进的联军中国主力部队,当然,随着联军的整军和融合,混编后的中央方面军各步兵集团军也将陆续装备这款前线联军将士最为羡慕和热爱的“宝马”坐骑。
眼前中国上尉参谋身后的这辆FJ—18悍马侦察车,就在后座位置安装了专用枪架,搭载了12·7MM口径的勃朗宁M2大口径机枪,具备360度行进间开火的能力,不过此时在中国装甲团的每一个装甲连都配备有3辆这样的侦察/指挥车,只是吕焕炎的团本来就是装甲部队,因此装甲团内悍马FJ—18的主要作用不是侦察,而是被用作营连长们指挥车和通讯参谋往来传令用的更多一点。
“联队长阁下,奉我部吕上校的命令,向您通报前方敌情,在前方7公里的位置发现乌克兰民族军至少一个步兵师的阵地,我部已发报向西南方面军前敌指挥部和菊池少将的旅团部通报,吕上校说请您的部队加快行进速度,要不然一旦打起来到时候捞不着敌人可别怪咱装甲团抢了你们的功劳!”一通流利的日语说完,挂着上尉军衔,带着钢盔背着M1伽兰德骑步枪,全副武装的中国装甲团通信参谋东方田之助上尉拿出了书面的文件,这边酋崎正刚大佐眉头紧锁着在作战参谋帮着递上来书面文件上签收完毕,这边中国军服的上尉通信参谋咔的一个敬礼,大声道,“联队长阁下还有什么话要我转达我们团长?”“八嘎!田之助,什么你们团长,你从我们步兵第5旅团调去中国军才几天功夫,难道忘了自己是个日本军人了么?在联队长阁下面前你也太狂妄自大了吧?这一点绝不可以原谅!”在一旁呲牙咧嘴咆哮的是同样骑在马上的步兵第18联队的联队付竹内彬上尉,作为日本陆大第29期军刀组毕业的牛人,这厮如何能看着田之助这个连陆大都没上过的士官学校的毕业生转换门庭后如此的趾高气昂起来。
其实倒不能怪东方田之助,这厮是中日混血儿,老爹是中国旅日华侨,老妈是个贤惠的日本使女出身,东方田之助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进入了步兵第5旅团当个步兵下级参谋,接着跟随日本第三师团一起出关参加了协约国东线联军。
第六百九十章(六)兵强马壮
后来联军西南方面军成立后,从第三师团抽调了一部分中国通的日本军官借调到吕焕炎中国装甲团当联络参谋,这个东方田之助因为中日混血儿的关系在日本军内并不太受待见,借调过去后干脆主动申请加入了中国籍,成为中国装甲团的一名通信参谋,军衔也从日本陆军少尉直接提成了中国陆军上尉,今儿这厮也算是衣锦还乡来了!
这个东方田之助因为混血儿的关系,早先在日本士官学校的时候就没少挨日本同学们的奚落和取消,虽然成绩还相当不错,但总有人拿他的父亲是中国华侨说事,即使田之助这孩子生在日本长在日本,也不能抹去他身上刻下的龙的传人的血统,当然,直到1917年4月之前,田之助更多的是被当做东亚病夫的传人看待。
田之助加入中国国籍是咬着牙憋着劲要在一个能获得军人的尊严和尊重的环境下学有所用,好在中国装甲团团长吕焕炎这厮保定军官学校炮兵科出身,对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的东方田之助这个混血儿军人不但不歧视,还相当信任,放在身边当了个通信参谋,平时和日本部队传令打交道便一手全由东方田之助负责到底。
“竹内君,若你只是教训我东方田之助,作为陆士毕业的后辈,我对前辈在陆士和陆大期间的武运深表钦佩,不过今日今时,我东方田之助是中国籍陆军上尉,装甲团通信参谋,代表我部吕上校前来传递文件,这是你一个联队付就能随便吼的身份吗?简直岂有此理!”东方田之助涨红着脸梗着脖子顶了回去,这厮在日本步兵旅团只是个连马都没得骑的步兵少尉,加入中国籍到了装甲团,不但提升为陆军上尉当了团部参谋,还给调配了一辆团部的悍马侦察指挥车和一个上士司机和一个下士机枪手,自己随身还带一个少尉副官、一个上等兵卫士,这会儿这厮可不是孤家寡人来步兵第18联队串门来的。
东方田之助身后悍马指挥车后座的络腮胡子的中国机枪手虽然没完全听明白自己的上司和日本将领因为什么起了纷争,因为双方都是一连串快速的日语在交谈,不过看得出来自己的临时上司东方田之助是受了挤兑有点憋屈,这厮有意无意的动了一下手肘,原本那M2勃朗宁12·7MM大口径的枪口顿时转向了日本步兵第18联队联队长酋崎正刚和联队付竹内彬的方向。
就这么一个小动作,把日本步兵联队章附近的一圈日本卫士和联队部参谋们给惊出了一身汗,几个卫士舍身救主一提马缰绳就要挡在联队长身前,到是酋崎正刚这厮注意力集中在手里的情报和敌情上,一时没注意抬起头见竹内彬和东方田之助剑拔弩张像在斗鸡都涨红着脸,几个不长眼的卫士的坐骑把自己的坐骑挤的只往后退。
大佐阁下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大吼一声道,“八嘎!什么滴干活,统统给我散开,竹内君,适可而止吧,东方上尉,请你回去转告你们吕团长,我会尽快带领步兵第18联队追上来,在我的联队抵达前,请他务必冷静,把敌情摸清楚了再动手不迟,这里是林间湿地,他的装甲营施展不开,还是等我的步兵上去再发起进攻为佳,当然,是否进攻,还得征求一下旅团长和前敌指挥部的意见!”“哈伊!”东方田之助立正点了一下头,给酋崎正刚联队长敬了礼,转身上了自己的悍马越野吉普车,在一群日本士兵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调转车头扬长而去,这边步兵第18联队联队付竹内彬上尉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的一提坐骑的缰绳,扭头对酋崎正刚道,“联队长阁下,区区田之助欺人太甚,怎么不让我好好教训他一下,让他找回晚辈的觉悟,真是气死我了!”这时节中国北洋陆军的军衔体制和王庚一手打造的伏尔加联邦的军衔体制还略有不同,北洋的军衔如下: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和下士士兵:上等兵、一等兵和二等兵而有称号的“将军”和“上将军”这两个称号是袁世凯所创立,“将军”最初是用来取代辛亥革命时的都督称号的,实为一省的最高军事将领才有的称号或在北京的将军府的将军所拥有的称号,而上将军则在将军之上,一般来说,拥有“上将军”称号的就可称为“某帅”了,而且“将军”与“上将军”则只是官职,不是固定的。
而伏尔加联邦颁布的关于联邦军队,最新的一部法令俨然是《联邦军队军衔制度》和《联邦兵役法》在联邦兵役法中确定,当自治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管理体制并发布动员令后,所有年龄在18岁—45岁的联邦公民都有为联邦服兵役的义务,并且自动进入预备役状态,需要第一时间到当地政府的武装部报道和登记,并随时接受国家的召唤入伍服役。
在非战时状态或未发布动员令的情况下,联邦军队采取志愿兵制度,所有适龄的健康公民都可以去当地政府的武装部申请入伍,根据军队招兵的名额和招兵条件,对满足要求的应征者择优入伍,入伍后必须至少服役五年后,方可自主选择转业或转为志愿兵,志愿兵服役到45岁时退出现役转如后备役直到60岁,少校以上军官则服役年限可延长致60岁。
联邦兵役法中还规定了联邦武装力量的构成如下:联邦陆军、联邦海军、联邦空军、联邦警察部队、联邦内务部队、联邦预备役部队,此外联邦下属的州和自治共和国,则将有国民警卫队、警察部队。
伏尔加联邦军队的军官军衔确定如下:
第六百九十章(七)累垮了的第一师
和王庚前世一样,基本是一职编两衔的制度,分为4等12级:帅官:元帅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而士兵则分为列兵和上等兵两级,士官则是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级。
比较而言,北洋的士兵三级被简化成伏尔加联邦的列兵和上等兵两级,而校官则增加了大校,将官则增加了大将,元帅的军衔也非北洋所有。
“传令,大队出发,加快速度,限40分钟追上中国装甲团!”联队长酋崎正刚接过身边勤务兵递过的水壶喝了几口水,抹了一下嘴后举起手下达了最新的命令,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一边扭头对年轻气盛的联队付竹内彬上尉道,“竹内君,今非昔比,你要是个少佐,那训东方田之助的话,就是那个吕上校也说不出什么来,你现在只是上尉,要训个中国上尉却还是欠了点火候,再者说了,没事招惹中国人干嘛,畑俊六和宇都宫阁下都不轻易得罪中国将领。你别看东方田之助这厮现在只是个上尉,他们中国人但凡在我们陆士渡过金留过学的,不少人已经当上了中国军的团长和旅长了,这个东方田之助在陆士也是个优等生,没准在中国军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你就没事别给我添乱了!”竹内彬闻言这才悻悻的点了点头,马靴跟后的马刺一踩,坐下马匹吃疼,泼辣辣的向前窜了出去,联队长酋崎正刚无奈的摇了摇头,在一群卫士和参谋的簇拥下也放马跟了上去,满编制3818人的日本步兵第18联队的4路纵队的队伍在林间小道上蜿蜒近1·5公里,像一条蓝黑色的巨蟒一样加快速度向前涌动的过去。
1918年7月30日9:20哈尔科夫东北十五公里处哈尔科夫河畔林地乌克兰民族军步兵第1师营地乌克兰东北部七月末早晨,阳光越过了树梢,洋洋洒洒的飘荡在林间湿地的空地,这里是哈尔科夫东北方向十五公里处的哈尔科夫河畔,乌克兰新首府哈尔科夫位于哈尔科夫河、Lopan河和Udy河三条河流的交会处。
哈尔科夫附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一月平均温度为摄氏—6·9度,七月平均温度为摄氏20·3度,年雨量为513毫米,而雨季以六月、七月为主,对乌克兰而言,7月末的这几个晴朗的日子显然是六月和7月雨季中难得的好天气。
当然,好天气客观上使得德国空军第1战斗机联队和联军航空队的空中大火并无可避免,而失去了制空权的德乌联军则饱受联军航空队大规模空袭的摧残和蹂躏,这客观上逼得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不得不紧急启用B计划,终于使得乌克兰步兵第1师、第2师连夜及时从鬼门关里撤了出来。
而留在阵地上本想用来彰显乌克兰民族军不屈不饶抵抗意志的两个精锐的乌克兰步兵营,则成为联军航空队汉德利佩季O/400重型轰炸机投下的250磅航空炸弹的殉葬品。
哈尔科夫西北方向的蜿蜒向南的北顿涅茨河,是顿河右岸最大支流。源自中俄罗斯丘陵,曲折东南流,经乌克兰东北部,在俄罗斯的罗斯托夫州内同顿河汇合。长1,053公里,流域面积9·89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190米2/秒,年径流量6·3立方公里。结冰期12月初至次年4月上旬。从河口起通航315公里。上游建有水库,向哈尔科夫供水。中游凿有北顿涅茨河—顿巴斯运河(长130公里)向顿涅茨克供水。沿岸重要城市有别尔哥罗德、伊久姆和利西昌斯克等。
而哈尔科夫东北方向的哈尔科夫河则是北顿涅茨河的重要支流,从哈尔科夫东北方向蜿蜒向西南延伸,并穿越哈尔科夫城区城郊汇入宽阔的北顿涅茨河,乌克兰第1集团军步兵第1师的集结地,就位于哈尔科夫河畔茂密而湿润的林间湿地附近,一条距离河畔1公里不到的林间小路从北向南几乎和哈尔科夫河岸平行。
当然这里只是一个备用的营地,虽然也挖了战壕架起了树障,可充其量只能算一个野战临时阵地,营地的帐篷都扎在干燥的小高地和土坡之上,2个乌克兰民族军的步兵师几乎是一宿没睡,紧急撤离第1到堑壕式阵地后,拖着疲惫的步伐在凌晨3点才辗转摸着黑转移到了这个预设营地里。
如果不是夜幕和头顶上高耸的树荫遮掩,多半这两个师的队伍转移的行列躲不过联军夜航侦察机的耳目,当然,被累的疲惫不堪的乌克兰步兵师的战士们在精疲力竭挪着步子来到目的地后,大部分人抱着枪随便找个干爽一点的地方到头就睡,嘴里骂骂咧咧埋怨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和自己的总司令西蒙·佩特留拉瞎指挥劳命伤财不把下面部队当人的声音换成了此起彼伏的酣睡打呼声。
第六百九十一章(一)联军追上来了?
当然,凌晨4点头顶上空连绵不绝的飞机轰鸣声和黑压压的联军大机群的声音让躲在树荫下林间营地中的乌克兰步兵师的将士们捂着嘴大气都不敢喘,不少人划着十字在感谢上帝和佩特留拉阁下,敌人的轰炸机群明显是奔着乌克兰在边境的第一道堑壕式防线过去的,如果这会儿大家伙睡死在筑垒区的掩蔽部和战壕里的话,没准下一刻就要成为联军空袭的殉葬品。
当然,更多的人望着夜空上黑压压的联军重型轰炸机机群,心里不免慌的六神无主的联想,凌成空袭,是否就意味这协约国联军的地面进攻即将发起?没有人自告奋勇杀回第一道堑壕去守住乌克兰的领土,更多的人心里琢磨,这里是不是距离敌人的主攻方向太近了,要不要跟师长和指挥部请示,赶紧把部队继续向南撤,不是说联军航空队不轰炸乌克兰的城市么?咱躲在这黑灯瞎火尽挨蚊子和小咬欺凌的森林里还不如赶回哈尔科夫去,好歹有房子住有热茶喝,联军航空队也不扔炸弹。
紧接着西北方向传来空袭的巨大爆炸声和火光,虽然在十多公里之外,但能眺望到半个夜空都被地面爆炸和燃起的大火映红了,瞧空袭的规模和强度比白天的联军空袭要霸道的多,躲过一劫是所有人心头浮起来的第一感觉,好不容易翘首张望看着西北方向的沉闷雷鸣一般的空袭爆炸声归于沉寂,联军航空队的机群大模大样的列着队折返了别尔哥罗德方向。
累的精疲力竭的乌克兰步兵第1师和第2师这25000多乌克兰民族军战士,整个凌晨几乎就没有睡着过,联军航空队空袭的巨大威力和之后地面炮火准备火力强度之间的落差使得民族军的将士们既松了一口气,又开始患得患失,激进的家伙说听炮声,联军地面部队的火力不强,看来我们就是吃了对方空袭的亏,要是德国人能把制空权夺回来,或者天气不佳对方航空队出动不了,我们这2个师的火力没准都能盖过对方进攻的日本部队。
保守的家伙说联军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要是每次地面进攻前对方都这个规模的空袭强度,就是换了德国精锐步兵师上来只怕也抗不住,还得想办法叫德国人赶紧派新的飞行联队来,至不济也得把高射炮营给弄几十一百个过来,要不然这仗一边倒根本没办法打。
有脑子灵活的家伙忍不住幽幽的道,“指望天气么?那能指望的上?乌克兰的六月和7月是预计,可今天都7月30号了,雨季不再来,炎热干燥的夏季你们指望老天阴着脸不让对方的航空队出动?简直是白日做梦!”这么忧心忡忡患得患失的这折腾了一早上,到了8点过后,随着阳光的普照和气温的上升,乌克兰民族军步兵第1师和第2师除了外围负责警戒和巡逻的哨兵,因为担心生火冒起的烟雾暴露目标,大部分人只是对付着吃了点干粮喝了几口冷水,疲惫不堪的裹着毯子在帐篷里睡了过去,紧绷着的神经一旦放松,疲劳就接管了恐惧的阵地,整个营地除了战马的响鼻声和鸟叫,几乎沉寂无声。
“阿特姆·弗洛迪米洛夫维奇醒醒,快醒醒!”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参谋长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克拉夫申科焦急的推搡着还在帐篷里呼呼大睡的师长米列夫斯基。
“怎么回事?有情况?卫兵,卫兵在哪?”在行军帆布床上裹着毯子睡的正香流着满口哈喇子的步兵第1师师长米列夫斯基被从梦中惊醒,一边摸着床头的手枪一边一个翻身躲到了帆布床下,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几个裹着大衣和摊子猫在师部大帐篷附近的卫士睡眼朦胧慌手慌脚的端着手里的毛瑟手枪冲了进来,“师长,师长,怎么了,哪有情况,参谋长在这里,是参谋长叫醒了师长!”这边师长米列夫斯基由于一时摸不到自己的配枪,一着急伸手把跟前站着的人腰间的配枪给拔了出来攥在手里,这才抬起头,却发现站在自己跟前的是师参谋长克拉夫申科,帐篷门口是自己的几个手持毛瑟手枪的卫士,一伙儿都惊讶的望着狼狈不堪的自己。
“师长,是我,参谋长克拉夫申科,你们几个,守住帐篷警戒,不许喧哗!给弄点热的吃食来”参谋长说着扭头把卫士们赶出了帐篷,这才转过身把自家师长从地上扶了起来,从梦魇中惊醒的米列夫斯基这才返了魂彻底清醒了过来,一低头却瞧见自己手里抓的是克拉夫申科那抢来的德制鲁格手枪,这厮老脸一红,把枪塞回了克拉夫申科的手里,一边坐到床上搓着脸,一边埋怨道,“什么事大惊小怪,这才几点,折腾了一宿吃了点东西才睡着,我说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你就不能让我好好睡一觉?是哈尔科夫被占领了还是德国人逃跑了?说吧,我听着呢!”醒过神来的乌克兰步兵第1师师长摆出了王牌师长的架势,倒有点沉得住起的样子。
“师长,西北1公里外的警戒哨报告,他们失踪了一个哨兵,怎么找都没找见,这才赶紧报告回来!”步兵第1师参谋长克拉夫申科神情紧张,手里抓着米利夫斯基塞回来的手枪都忘了放回枪套。
“嗯?协约国联军追上来了?怎么不早说?他们沿着铁路和公路直奔哈尔科夫,往东边兜到河畔湿地来干嘛?难道我们的行踪被发现了?通知了南边的第2师没有?有没有派人出去找?会不会是哨兵出去解手掉河里了?难道是当了逃兵?武器带走了没有?”师长米列夫斯基狠狠的搓了搓脸,这才发现局势有点严重,脊梁骨上不由的冒了身汗,站起来一把抓住自己的参谋长的胳膊摇晃着吼道。
第六百九十一章(二)派一个营去
“警戒哨的排长带着人找过了,到了哨位200米外的河边就失去了踪迹,要么是太困了在河边解手的时候不小心掉下河叫哈尔科夫河遄急的河水给冲走了,要么~~~是敌人的侦察兵把我们的哨兵捉了舌头去了!您知道我们昨夜2个师25000多人涌过来,林间小路两侧满地都是脚印,要分辨却当真不容易。”参谋长克拉夫申科一边把手里的鲁格手枪塞进枪套,一边忧心忡忡看着自己的师长道。
“不能大意,看来情况不妙,派一个营沿着林间小路向北搜索,我估计是路障引起了敌人侦察部队的怀疑,早跟你说画蛇添足,反而显得我们怯阵,传我的命令,部队全部进入进入阵地准备战斗,炮兵团也展开阵地!”米列夫斯基的决心下的很快。
这边师参谋长克拉夫申科却不忙着去下达命令,一把拉住自己的师长到帐篷角落里低声道,“师长,我说阿特姆·弗洛迪米洛夫维奇,咱们是的任务是隐蔽待机,可不是跟联军硬碰硬,何况现在敌情不明,照理联军中的日本主力部队应该直扑哈尔科夫去才对,出现在我们周围的或许只是对方的小股侦察部队,咱们的炮兵阵地这一展开的话,人喊马嘶的动静可就大了,万一真把联军主力部队招来了这可不好办!就是叫人家天上的侦察机发现了咱也不落好啊,早上联军那空袭的威力隔着10多公里都惊天动地渗人的慌!”这边师长米列夫斯基闻言急了,一跺脚道,“那你说怎么办?第1师一宿没合眼这会儿再开拔可是往哪都跑不动了,何况躲在河畔森林里怎么也能避过对方侦察机的耳目,真打起来对方也未必投得准炸弹,遮天蔽日的树荫就是个保护伞,他就不怕投到他们自己的部队脑门上去?要不咱发电报给前敌指挥部请示下一步行动?”“不行啊!师长,那个赫尔曼·冯·弗朗索瓦不是再三关照,咱们这两个师隐蔽待机时非到万不得已,电台白天不能擅自开机,要不然天上的联军那个侦察机会无线电测向,听说在西西伯利亚的时候,苏俄方面的游击队就是这么被天上的联军侦察机用无线电测向的方式一个一个确定了位置后连根拔掉的!”参谋长克拉夫申科忙不迭的反对道。
“打又不让打?向前敌指挥部请示你又不让,那你说咱们师该怎么办?要我说,参谋长,南边不是还有米哈利克这厮的步兵第2师在么,咱们杀个回马枪,把身后这股子子布置从哪追上来的联军部队给他吃掉!我就不行我们两个主力师全副德械装备,当真就打不过抗三八大盖的日本黄皮肤猴子兵?”米列夫斯基咧着嘴着急的吼道。
参谋长克拉夫申科闻言摇了摇头,“师长,咱们要是在堑壕筑垒防线上以逸待劳那跟日本小鬼子还能打打看,咱这会儿是累了一宿没怎么合眼,部队精疲力竭体力耗尽,而且被早上联军的空袭给打击的士气都没了,这会儿敌情不明又随时能把联军航空队招来的情况下,咱们绝对不能轻举妄动,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我们得咬着牙拔营继续向南,要跟联军干也得在晚上打夜战,这样对方的航空队的优势就不容易发挥。”“拉倒吧,你自己说部队精疲力竭体力耗尽,那还怎么跑,何况南边是步兵第2师的营地,我们跑了第2师怎么办?我么又往哪跑?不行,我看还得杀个回马枪,没准对方只是一支小部队呢?要是只有一个日本步兵联队的话,我们2个师的兵力是对方的4倍,这一家伙杀个回马枪把对方一锅端了,士气不就上来了么,在佩特留拉阁下面前咱步兵第1师不就火了么?”米列夫斯基不以为然的打算推开克拉夫申科出去喊人下达命令。
却不料这参谋长一把又拉住了这厮,急着道,“师长师长,听我一说,我建议,我们派一个营杀回去,要是后边敌人追兵只是小股侦察兵,我们就吃掉对方,要是对方是大部队,这个营就往西边撤,把敌人引开,而我们师主力,我建议,我建议我们把师主力撤到哈尔科夫河的东岸去,在我们师和步兵第2师营地的结合部,有一个河段河面相对窄一些,当然,要冒点风险,我觉得,我们跳到河对岸去才能摆脱敌人的跟踪追击!”师长米列夫斯基闻言一愣,“撤到哈尔科夫河的东岸去?你不怕被天上联军的侦察机发现?这可不是一个团涉水渡河,整2个步兵师呢,不搭浮桥的话大炮根本拉不过去,难道我们还有力气搭桥?步兵第2师能同意么?”“可由不得他们,您才是咱们主力步兵第1师的师长,虽然是两个师协同作战,可哪回不都是您直接指挥调度步兵第1和第2师一起行动?要依着我,稳妥的办法是我们把步兵第1师调到河对岸去,留下步兵第2师固守哈尔科夫河畔左岸阵地,这样进退自如双方有个照应,夹河布阵,避免被联军包抄迂回了后路或者各个击破!”参谋长克拉夫申科阴阴的道。
参谋长克拉夫申科的言下之意很明显,所谓夹河布阵互为犄角纯属托词,由于米列夫斯基作为乌克兰民族军第1集团军主力第1师师长,临时指挥协调步兵第1师、第2师的转移、隐蔽待机行动,所以只要步兵第2师还留在哈尔科夫河左岸,这任务就不能算半途而废,就是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和佩特留拉在跟前都有的说。
师长米列夫斯基这会儿也回过味来,托着下巴狐疑的望着自己的参谋长道,“派一个营去?师部警卫营这会儿估计已经全数报销在第一道堑壕阵地上了,再派一个营?那只能把师骑兵侦察营派出去了?不过这倒是个办法,咱一路向南跑了一夜顾头不顾腚的肯定失策,2个师的急行军借着河畔林地和夜色的掩护躲过对方天上的侦察机当然是可能的,可要躲过对方插过来的侦察部队显然毫无可能!可过河?你确定这是个好主意?”
第六百九十二章(三)乌克兰骑兵营
“师长,我们不能在自己的营地附近搭桥过河,那样被联军侦察机发现招来空袭一顿炸弹扔下来就全完蛋了,我们,我们在和步兵第2师结合部中间那个位置搭桥,过河,万一被敌人发现,也来得及疏散,炮兵团实在过不去,就留在河畔这边也行,关键是,咱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啊,我估计敌人就是迂回,也绝对不会渡河到对岸去,哈尔科夫河的那边湖泊和沼泽密布,绝对不适合大部队行动!”克拉夫申科眼珠子一转又出了馊主意。
米列夫斯基还在由于,帐篷门口闯进来个师部作战参谋报告,“报告师长、参谋长,步兵第2师师长米哈利克电话,询问为什么要他们进入阵地戒备,是不是敌人追上来了?他们要求第一时间我们通报北面敌情!”米列夫斯基转过来,这边克拉夫申科老脸一红道,“我叫醒师长前叫人电话通知了步兵第2师师部。”原来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阵地宽度虽然5公里不到点,但师部的位置却是在靠南4公里出,有线电话除了接通步兵第1师各团阵地之外,师部电话兵也把线一路拉到了南边步兵第2师的阵地上。
米列夫斯基闻言点了点头,这厮这会儿也下定了决定,几步走出帐篷来到师部大帐篷里,直接抓起了电话和步兵第2师通话,“我是米列夫斯基,塔拉斯·塔西莫维奇,不要惊慌,敌人没有追上来,就是我们走丢了个外围警戒哨的哨兵,现在还在派人搜索,参谋长?参谋长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就是个谨慎的家伙,是,有点太小题大做了,对对,我知道,我的第1师也是一宿没睡累的够呛,不过,我说塔拉斯·塔西莫维奇,小心无大错,北面第一道防线早上被敌人空袭的那个动静咱们可都瞅见了,我看大意不得,这都快4个小时了,对方要真追上来,没准也真被他们摸过来了!”“向前敌指挥部请示?不用,大白天的前敌指挥部能想出什么幺蛾子办法给我们?这会儿就是再叫我们跑十五公里撤到哈尔科夫去,你跑得动我可跑不动,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