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1917-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冯·弗朗索瓦显然很满意佩特留拉的态度,转过来对自己的参谋长冯·迪特里希道,“参谋长,那就把我们前敌指挥部的修订后的B计划重点给大家说一下,抓紧时间,东面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一线的2个德国师和乌克兰第2集团军还等着你连夜赶过去布置和指挥!”冯·弗朗索瓦的参谋长、步兵中将约瑟夫·冯·迪特里希闻言点点头站了起来,转身走到墙上的大作战地图跟前,拿起指挥棒指着哈尔科夫以北的第一道堑壕筑垒阵地道,“B计划的原则,就是放弃堑壕筑垒形式的阵地战,大踏步的进退和调动敌人,鉴于联军航空队迅速夺取了东乌克兰上空的制空权,并在今天下午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我们判断,对方最迟,在明天拂晓应该发起进攻,突破口是显而易见,侦察的结果表明协约国联军在哈尔科夫东北越60公里的别尔哥罗德,至少集结了4万人的主力部队,这支部队主要由日本第3军的第3师团组成,配属一部分中国装甲部队和约一个师的伏尔加联邦步兵。”
第六百八十四章(四)一脸的自豪
说着冯·迪特里希用指挥棒沿着第一道防线向下向东南方向,划了个弧形,来到了哈尔科夫的东南方向,点了点道,“B计划决定,乌克兰步兵第1师、第2师主力连夜撤离第一道防线,但不是直接沿着铁路撤往哈尔科夫,而是向东南方向迂回分散行动!”“中将阁下,我有个问题!为什么不沿着铁路线向南撤回哈尔科夫?坐上火车30公里只要20分钟,徒步行军绕远路那得多久?我的部队下午挨联军空袭早就被炸的心神不定筋疲力尽,没理由放着铁路不用而走远路吧?”乌克兰步兵第1师师长阿特姆·弗洛迪米洛夫维奇·米列夫斯基第一个提出了质疑。
身边几个乌克兰步兵师的师长也纷纷点头,显然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铁路不用,居然用走的,而且,不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么,往东南走算去哪?要撤也该先退到哈尔科夫,再退到克拉斯诺得吧?
“诸位,之所以不沿着铁路线撤退,是为了出其不意,我们在边界这边的T型防线的西边是北顿涅茨河,T型防线的东边是哈尔科夫河、Lopan河和Udy河,这也是当初我们的阵地东西宽只需要修筑10公里防线的原因,相信对面的协约国联军也明白这一点,部队向东运动,目的是可以依托沿河茂密的森林隐蔽行军,在对方的空中侦察的盲区调动部队!”“参谋长阁下,坐火车从第一道防线撤到哈尔科夫顶多一个小时的事情,这往东走那得多久,起码3个小时,现在协约国联军并没有发起进攻,我们为什么需要隐蔽行军?”乌克兰步兵第2师的师长塔拉斯·塔西莫维奇·米哈利克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会议室里一时间又纷纷攘攘乱了1918年7月29日19:20哈尔科夫火车南站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诸位,命令就是命令,时间紧迫,刚才佩特留拉阁下已经表态,整个东乌克兰的部队都受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指挥,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我现在说的是修订后的B计划执行方案,不是来征求你们意见的,你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接受命令,服从指挥!否则那就是儿戏,请记住你们不是游击队土包子,你们是乌克兰国防军,德国援助你们那么多枪支弹药武器装备不是用来让你们打鸟的!还有谁不服从就给我站起来!”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约瑟夫·冯·迪特里希用指挥棒敲打着作战地图的边框发起了脾气,这平时瞧着儒雅的中将阁下用德语嘶吼起来后还真把一群乌克兰游击队出身的民族军将领们给镇住了,会议室一时间静了下来。
“参谋长阁下,命令当然需要被服从,这一点毋庸置疑,我既然表态所有东乌克兰的部队都接受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就绝不会一转眼半途而废,不过,要是您能解释的更详细一点,我相信我的部下执行命令是心里会更有底不是么?”乌克兰执政内阁总理在一旁不软不硬的打着圆场转圜。
冯·迪特里希闻言无奈的叹了口气,点点头接着道,“好吧,看在总理阁下的份上,我就再解释一下,之所以不把部队沿着铁路撤向哈尔科夫,目的是离开公路和铁路,让乌克兰民族军步兵第1师、第2师的主力跳出对方空中侦察的视线之外,然后沿着哈尔科夫河畔的森林隐蔽起来,作为一支机动力量准备下一步的行动!这么说你们明明白了么?”参谋长阁下的解释虽然依然云山雾罩,不过有一点获得了大家的认同,能躲开联军空中侦察的耳目那可比什么都关键,乌克兰第1、第2师的两个师长闻言也终于乖乖的坐了回去,心里则开始琢磨部队如何调动才能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迅速离开防线!
冯·迪特里希见这帮子游击队干活的民族军师长们终于消停了下来,这才回身指着地图继续解释B计划的具体打法,“乌克兰民族军的步兵第1师、第2师需要留下一部分部队坚守在第一道防线上,在敌人大规模进攻前,起到监视和警戒的作用,在敌人开始进攻后,则起到拖延和迟滞敌人的作用!留下来的部队需要果敢的战斗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勇气,指挥部要求乌克兰第1、第2步兵师在阵地上各留一个营的兵力死守!这也是告诉敌人,乌克兰的每一寸土地都不是那么容易交出去的!”冯·迪特里希煽情的鼓动并没有迎来预期的响应,2个德国步兵师师长自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首当其冲的乌克兰民族军步兵的第1、第2师的俩师长则面面相觑,留下来的部队显然是九死一生,2个师都守不住的阵地,交给两个步兵营难道能守住?明知道守不住还非留下来守,这不是徒有虚名白白牺牲乌克兰将士的性命么?
没想到乌克兰当家人西蒙·佩特留拉豪迈的一挥手道,“就这么定了,我们不能不战而逃,就留2个营,要战斗力最强的2个营,为了乌克兰人民,该牺牲的时候,必须牺牲,当然,也不能一味死守,顶到一定阶段,见好就收再撤退不迟!”乌克兰民族军的师长们闻言精神总算振奋了起来,步兵第1师师长米列夫斯基举起拳头嚷道,“这下全明白了,总司令,我的第1师就留下师警卫营和阵地共存亡!”边上的步兵第2师师长米哈利克也站起来表态道,“那好,我的第2师留下师部侦察营,倒要看看是你的警卫营守住阵地的时间长,还是我的侦察营守的时间更长!”两个师长的表态赢得了作战会议室内一片叫好和掌声,上面的冯·弗朗索瓦和自己的参谋长都轻轻点了点头,而乌克兰的当家人西蒙·佩特留拉则一挺胸脯一脸的自豪。
第六百八十五章(一)一丝恐惧
“诸位,我们留2个营守卫阵地,但是要折腾出2个师的动静来,这方面步兵第1师和第2师还要多想想办法,如果我们这2个营的坚守能换来协约国联军航空队一个波次的轰炸和空袭,并且换来对方地面部队30分钟以上的炮火准备,那光让对方的弹药消耗对我们来说就是巨大的成功!这两个营头顶的炮弹和航空炸弹每多挨一颗,其他方向的主力部队一段时间内受到的威胁就少一分,乌克兰的土地每一寸都来之不易,我们德国早晚要放手,所以今天你们民族军是在为自己国家的未来而浴血奋战,牺牲是必须的,也是绝对值得的!”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的参谋长冯·迪特里希中将这一番话其实又是一通煽情的忽悠,不过这番话还真起了效果,几个乌克兰民族军将领异口同声的喊起了乌拉。
“那我们呢?参谋长阁下,我的志愿者第1师怎么办?也跟着步兵第1师、第2师的步子撤到东面去?我们可没有他们那个行军的能耐,这半夜三更的强行军队伍非跑散了架不可!”哈尔科夫志愿者第1师的师长奥列格·奥涅耶维奇·胡谢夫举手问道。
“中央炮兵集群4个炮兵团,各自回归本师的编制,而作为第一道阵地后方二线支援部队的哈尔科夫志愿者第1师,则沿着铁路线撤到哈尔科夫以北的环城防线上,在那里和志愿者第2师一起守卫环城防线,而原来布置在那里的乌克兰步兵第3、第4两个师,则同样向东南方向撤退,远离城市和铁路线!也撤到哈尔科夫河畔的森林地带去隐蔽起来!”冯·迪特里希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一帮乌克兰民族军将领却都若有所思的看着作战地图没有吱声,半晌,志愿者第1师师长胡谢夫举手道,“参谋长阁下,不是说用空间换取时间么?我们志愿者师只有步枪和少量机枪,战斗力比民族军步兵师可要差了不少,光凭我们2个志愿者师怎么可能守得住防线?对面进攻的可是4万以上的协约国联军主力,不是我说丧气的话,换2个德国师都未必守得住环形防线,何苦让我们两个志愿者师来守,这不是白白送上去给敌人当砧板上的肉剁么?”这番话一说,边上的志愿者第2师师长弗拉迪斯拉夫·弗米洛维奇·卡利廷采夫也涨红着脸站起来道,“不是说德乌联军所有部队一视同仁么,合着我们哈尔科夫志愿者师是后娘养的炮灰?为什么不让我们也疏散到河边茂密的森林离去,把我们留在环形防线上挨敌人的空袭和炮击么?到时候队伍一准得垮下来,今天下午的空袭对方是没有轰炸城市,要不然我的第2师估计比第1师的表现也好不了多少!”两个志愿者师的师长都是哈尔科夫人,志愿者师的战士都是哈尔科夫的市民、小手工业者和工人、流民组成,要说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是责无旁贷,可真指望这两个志愿者师就能守住防线那的确是天方夜谭。
“两位师长,刚才已经说过了,B计划的精髓是用空间换取时间,我们估计对方发起进攻后一天之内能攻下第一道防线,你们的2个师在哈尔科夫环形防线上坚持1个白天就行,入夜后沿着铁路线撤退,这样我们已经争取到了2天的时间了,最快三天后,增援的德国战斗机联队将重新占领乌克兰的天空,到时候仗就好打了!”德乌联军参谋长显然是想安抚住两个战战兢兢的乌克兰志愿者师的师长,如果说乌克兰民族军的第1集团军4个步兵师是刚整编换装后的游击队的话,那么哈尔科夫志愿者师只能算刚拿上枪的民兵,而且,和乌克兰民族军全部换装德式枪械武器不同,哈尔科夫的2个志愿者师装备的是从民族军手里换下来的莫辛纳甘俄式步枪,重机枪连也不过是俄式的马克沁,而不是德国那个MG08。
“这样的话,参谋长阁下,反正2个志愿者师也守不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只各留下一个营的兵力防守环形防线,而让主力坐着火车连夜奔西南方向撤退?不行咱们先跑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去!”志愿者第1师师长胡谢夫眼珠子一转,想依样画葫芦的学第第一道防线上的步兵第1师和第2师只留一个营虚张声势守阵地的做法。
志愿者第1师师长的话迎来了会议室里一片点头附和的声音,大家显然觉得这主意没什么不对的,敌人主力攻城的时候,呆在城里和环形防线上一样的危险,总不能指望协约国联军航空队每次都放过城市不攻击吧?
再者说了,为嘛联军航空队不攻击城市?难道是因为~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很快就要占领哈尔科夫,这时候把坛坛罐罐打烂了等于在破坏自己的家当?延伸开想,尼玛,难道联军航空队空袭时放过了铁路桥梁公里码头和城市建筑,是因为这些地方很快就将被他们占领而舍不得破坏?
再往下想众人不由得觉得协约国东线联军也太霸气冲天了,根本不把乌克兰民族军和身后的德国第10集团军放在眼里?看对方一个上午血—拼干掉戈林的王牌战斗机联队的架势,人家没准真有这个底气,乌法战役中30万苏俄红军主力不就是在短短7天八夜中被揍的分崩离析全军覆没么?难不成,这会儿东乌克兰的德乌联军近20万人也是人家篮子里的菜?
这么想着,西蒙·佩特留拉和部下的民族军将领们在沮丧的同时感到了一丝恐惧,原本以为狐假虎威傍着德奥同盟国的实力可以谋求一个独立自主不把苏俄放在眼里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这会儿看,前门赶走了苏俄布尔什维克,这后脚协约国联军就拱了过来,一个不瞧,没准真会一败涂地万劫不复?
第六百八十五章(二)量力而行
西蒙·佩特留拉这位乌克兰的当家人不由得开始琢磨,是等第一战观望一下局势,还是提前给驻萨马拉的乌克兰外交代表普列斯特发个密电,要求在向伏尔加联邦提出抗议对方入侵的同时,探询双方坐下来和谈的可能性,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有点操之过急,万一走漏了风声传到德国耳朵里去,自己的民族军保不齐要第二次被德军缴械,自己又得流亡到山区去当游击队?
没等一群乌克兰将领反应过来,这边冯·弗朗索瓦开口道,“不要轻视协约国东线联军这个危险的对手,他们在第1道防线上上了当,不会再在哈尔科夫的环形防线上上第二次当,只留2个营根本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哈尔科夫志愿者师本来就是当地人组成,他们有责任有义务为自己的加油战斗到底。至于对方的空袭和炮击,根据我的判断,对方或许是太轻视我们,认为城市唾手可得,所以不打算用空袭损毁城市,这一点恰好可以被我们利用,志愿者第1师、第2师依托环形防线守卫,步乌克兰步兵第3、第4师的两个炮兵团将配属在你们身后的城市中为你们提供火力支援!这一仗我们要让协约国联军吃点苦头!只要能争取一天时间,前敌指挥部就允许你们在第二天撤退!我说话算话!”冯·弗朗索瓦阴沉的脸色和不容置疑语调,让两个哈尔科夫志愿者师的师长虽然心里不服气,却不敢再多啰嗦什么,各自盘算着怎么能应付如此严峻的局面,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除非联军对哈尔科夫围而不攻,联军会那么傻么?没准,不会么?志愿者第1师师长胡谢夫暗骂自己倒霉,早知道谁来当这个吊毛的师长,把庄园和土地都卖了,带着老婆孩子撤到基辅去过富家翁的小日子不好么?
“参谋长阁下,步兵第1、第2师东移隐蔽到森林里,步兵第3、第4师也东移隐蔽到哈尔科夫河畔的林地里去,那德国师呢?是不是也撤离哈尔科夫隐蔽到森林里去?”西蒙·佩特留拉忍不住问道。
“不,B计划中,德国预备步兵第47师和第48师将连夜坐火车撤退到克拉斯诺得附近集结待命,到时候既能往东南去支援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东南集群,又可以随时杀回哈尔科夫,和乌克兰民族军第1集团军的4个师一起合围对方的地面主力!”德乌联军参谋长无奈的摊开双手解释道,“佩特留拉阁下,在敌人拥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隐蔽分散是不二法则,乘着夜色行动也是不二法则,我们不能扎堆在一起,那样目标太大随时会被对方的空中侦察发现,要不是担心步兵第1、第2师在东边独木难支,本来总指挥阁下是打算调步兵第3、第4师转移到哈尔科夫西边去,这样我们的主力才真正分散隐蔽起来”“那为什么不是德国预备步兵第47、第48师隐蔽到哈尔科夫以东的树林里,而把乌克兰的步兵第3、第4师沿着铁路线撤退到那个克拉斯诺得去呢?”西蒙·佩特留拉的眼睛里可不揉沙子,紧接着追问道。
冯·迪特里希闻言一窒,心道哪来那么多废话,德国师当然不能顶在前头替你们断后当炮灰,可话又不能说的太明,这厮只得委婉的解释道,“两个德国师撤退到克拉斯诺得的目的,是守住这个最关键的野战机场,同时也能随时策应几个方向的敌情,到时候很可能需要长途奔袭去支援哈尔科夫或者顿涅茨克,乌克兰步兵第3师、第4师的实力还无法承担如此艰巨的任务,所以才把他们留在哈尔科夫以东隐蔽,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德乌联军在战斗力上有差异是客观事实,但在待遇和队伍使用上完全是平等的,量力而行的安排!”这边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在一边阴沉着脸道。
第六百八十五章(三)都给我立正
“佩特留拉阁下,克拉斯诺得野战机场的得失,决定从德国紧急增援过来的新的战斗机联队是否能迅速转场至东乌克兰作战,目前看联军并没有特别重视这个位置新修好的野战机场,德国师守卫德国的机场有什么值得多费口舌的?我希望你为你的部下带好头,无条件无保留的执行前敌指挥部的命令才是你们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乌克兰民族军的总司令闻言无奈的点了点头,接着又不甘心的问道,“上将阁下,难道我们往东一隐蔽就行了?再下一步的计划和作战方案呢?新的战斗机联队什么时候能赶到?高射炮营呢?你的B计划打算什么时候发起反击?我们到底需要争取多少时间?东线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方向又怎么应对?”一连串的问题抛向了62岁德乌联军前敌总指挥和他的参谋长!
“B计划的精髓就在诱敌深入,用空间换取时间,至于增援的航空队什么时候能转场赶赴乌克兰,最快要三天,慢的话这会儿就不好说,而且即使增援部队赶到,第一个入驻的也是基辅机场,首先得能保卫住基辅的天空,才能南下和协约国联军航空队争夺东乌克兰的制空权,至于高射炮营,我要求柏林紧急调拨30个以上的高射炮营,但据我的估计,鲁登道夫未必松口,不过15—20个高射炮营的援军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说到这里,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又把自己的参谋长约瑟夫·冯·迪特里希叫到身边小声交换了一下意见,接着抬起头道,“战争时瞬息万变的,我们的B计划第一步就是连夜撤退主力,因为谁也不知道协约国联军的进攻是否明天就正式展开,但是我敢确信,联军航空队的空袭是不会停止的,区别在于规模和强度,对方的燃料和弹药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估计撑过头几天,对方空袭的频次和烈度都会下降。在新的20MM高炮营没有增援到位之前,德乌联军的步兵师必须临时赶制大量的重机枪高射枪架,地面重机枪对空射击的防空火力至少迫使联军航空队不能肆无忌惮的低空扫射和攻击,据我所知,今天下午乌克兰部队被敌人空袭吓破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方飞机的低空飞行和扫射!”冯·弗朗索瓦话音未落,这边他的参谋长冯·迪特里希又补充道,“诸位,我们必须要有信心,据我们的判断,协约国中国航空队的家底有限,他们在乌法战役中一共也就出动了300架次的空袭,而今天下午的空袭已经是他们的极限,120架飞机也是他们在前线航空队的数量极限。之所以今天下午三次空袭之间都间隔了1个小时,就是因为对方只剩下120架左右的可用战机重复返航挂弹补充燃料再飞回来攻击,别忘了我们在上午的空战中德国王牌飞行员们至少击落了70架以上的敌机。对方今天上午的胜利只是一场惨胜,我相信对方不得不考虑拼光了航空队他们将,面临怎么样的危险境地,到时候只要我们新的战斗机联队赶到,一次空战就能把对方剩下的120架战机给歼灭大半,未来乌克兰的天空必然属于我们!”参谋长冯·迪特里希这一番话明显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不过一想到今天下午东乌克兰上空肆虐的联军黑压压的战机,几个乌克兰民族军的将领又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沮丧起来。
见西蒙·佩特留拉若有所思没有再提出新的质疑,这边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大手一挥道,“要沉着,要冷静,扬长避短是取得胜利的必要途径,乌克兰民族军当初在游击队时代搞隐蔽行动可是你们的强项,命令就是命令,B计划必须连夜执行,毫无折扣和讨价还价的余地,在午夜前至少要全部离开原有的阵地,明天拂晓前机动到制定的隐蔽集结的位置,后续的行动前敌指挥部会及时通过无线电下达指令,要特别注意行军过程中的无线电静默,就是例行通讯时段,也要抓紧时间不要拖泥带水,电台开机时间越短越好!”这边参谋长冯·迪特里希像唱双簧一样又跟上一句道,“为了防止敌人侦察部队的渗透,B计划只传达到团一级指挥员,营连班排干部都要保密,避免因人员被俘而泄露我们的下一步计划和打法!”“嗯,就是这样,佩特留拉阁下,您的部下,是否都清楚了各自的命令和任务?还需要参谋长重复一遍么?”冯·弗朗索瓦盯着西蒙·佩特留拉问道。
乌克兰总理兼国防—部长、乌克兰民族军总司令西蒙·佩特留拉摆了摆手,这厮已经决定先不私下谋求和伏尔加联邦的和谈,起码等德国人和协约国联军的地面部队交火后再看看局势,这时候把部队撤的太远反而容易受驻乌克兰的德军裹挟和控制,因此B计划中让乌克兰第1集团军的4个步兵师离开现有阵地东移和隐蔽的计划,现在在他看来是可以接受的!
想到这里,乌克兰民族军总司令转身冲着自己一帮坐的七倒八歪的民族军将领喝道,“全体起立,立正!瞧你们一个个都什么样?你们是国防军高级指挥官,不是游击队长,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的命令就是我西蒙·佩特留拉的命令,听明白了没有?”这厮这么一喊,几个师长忙不迭的离开椅子站起来立正,站的笔直眼睛瞅着自己的总司令一眨不眨。
西蒙·佩特留拉觉得这才想点样子,便接着道,“把各自部队接到的命令都复述一遍,从步兵第1师开始!不许互相提醒!我倒要看看你们是不是都用了脑子的了!”民族军总司令显然找回了一点自己当初挥斥方遒的感觉。
MD,当游击队长的时候带你们也没现在这么累,佩特留拉心道。
第六百八十六章(一)缓兵之计
“报告总司令,步兵第1师的任务是留下师警卫营继续坚守原有阵地,师主力带上回归编制的炮兵团一起连夜出发离开第一道堑壕筑垒阵地,秘密转移到东边20公里外的哈尔科夫河畔森林地带隐蔽待机,无线电保持静默,除非紧要关头,否则只在例行汇报时间开机通讯!报告完毕!”乌克兰步兵第1师师长阿特姆·弗洛迪米洛夫维奇·米列夫斯基的回答滴水不漏,显然这厮作为乌克兰民族军主力师的师长并不只是个整天嚷嚷啥用没有的笨蛋。
“报告总司令,步兵第2师留下师侦察营坚守阵地,务必要死守一天,哪怕牺牲,也要吸引敌人航空队的空袭火力,吸引对方炮兵的火力,侦察营头上多挨一颗炸弹或者炮弹,我们其他主力部队短期内面临的威胁就少一分,步兵第2师主力和炮兵团将随同步兵第1师一起东移隐蔽待机,等待前敌指挥部的下一步命令,报告完毕!”紧接着复述命令的步兵第2师师长显然也非常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而且豪言壮语比米列夫斯基说的更壮怀激烈!一番话倒让几个德军高级将领有点为之侧目。
接着步兵第3师、步兵第4师和两个哈尔科夫志愿者师的师长依次复述了各自领受的命令,这一场艰难的紧急军事会议这才算告一段落。
会议一结束,一屋子在地下室憋闷了半天的双方高级将领们纷纷起身离开,准备连夜赶赴各自的部队和阵地执行B计划。
这边德乌联军前敌总指挥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却叫住了也起身要返回官邸准备再召开一次政府机关疏散和撤退工作会议的乌克兰执政内阁总理西蒙·佩特留拉,“总理阁下,请您留步!”1918年7月29日19:30哈尔科夫火车南站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还有什么事?上将阁下,我着急赶回市区政府大楼,执政内阁紧急会议等着我去召开,眼看着哈尔科夫很可能就守不住,早知道疏散工作的力度更强时间更提前才对,您的B计划这会儿是亡羊补牢,看看给我的政府添多大乱子?有什么事咱们不能明天再说么?”乌克兰总理心急火燎的要赶回去开会,整个执政内阁成员都眼巴巴的等着他带回去最新的消息呢,如果哈尔科夫确实守不住,那这帮达官贵人资产阶级政客携家带口赶紧撤退离开哈尔科夫这个火药桶才是第一选择,当然,得有组织,可大难临头的时候,顾不上小家还顾什么大家?就是佩特留拉自己,也得先把家眷送回基辅再说其他的。
所以这会儿西蒙·佩特留拉很不愿意继续留在赫尔曼·冯·弗朗索瓦这密不透风叫人汗流浃背的地下防空洞里继续折腾,不过冯·弗朗索瓦接下来的话却叫他背上出了一身冷汗,“总理阁下,稍安勿躁,协约国联军就是发动进攻,明天傍晚之前也未必能打到哈尔科夫城下,您知道我们在从哈尔科夫到第一道防线的铁路沿线都事先安装了炸药,工兵营随时可以在撤退的时候进行爆破。从伏尔加联邦的别尔哥罗德到边境约36公里,从边界这边我们的第一道堑壕式防线到哈尔科夫北部环形防线也差不多是36公里,对方就算明天一早发起进攻,全副武装迈步走40公里的话,估计怎么也得8个小时以上!何况我们还有留守部队在第一道防线上坚守!”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的参谋长约瑟夫·冯·迪特里希在一旁笑着安慰着有点着急上火心不在焉的乌克兰执政内阁总理。
西蒙·佩特留拉听德军中将冯·迪特里希这么一说,心神略定,转身无奈的走回自己的座位,一屁股坐了下来,一边摸出雪茄烟,一边按捺住焦虑的心情,对看着自己的两个德国将领道,“好吧,还有什么事?我的参谋长阁下,前敌总指挥阁下,我在此洗耳恭听!”这边冯·迪特里希笑着划着火柴替乌克兰的当家人点着了烟,一边示意作战室里的其他参谋和卫士都先出去,上首的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则眯起眼前瞅着乌克兰总理,心里盘算着傍晚前自己的顶头上司威廉·格莱纳从基辅回电时给自己的提点的C计划该怎么跟西蒙·佩特留拉说。
“佩特留拉阁下,从柏林反馈过来的情报,乌克兰政府的外交代表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茹科夫斯基至今还逗留在伏尔加联邦的首府萨马拉,和那个瓦西里·尼古拉耶夫维奇·佩佩利亚耶夫的联邦政府眉来眼去的?是不是有这回事?”冯·弗朗索瓦仿佛不经意的问道。
“呃~~~”西蒙·佩特留拉心里一紧,这事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由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和伏尔加联邦之间并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双方也没有互相承认对方的独立地位,所以只是派一个外交代表去和对方接触的话,本不算什么大事,不过,现在乌克兰执政内阁对乌克兰的控制,完全依托背后的德奥同盟国的支持和援助,从乌克兰源源不断的运出的是粮食、矿产,运进来的是德械的武器弹药。
在1918年的春天,占领并驻扎在乌克兰的德奥军队最高峰时多达50万人,后来鲁登道夫在西线发动对协约国春季攻势时,驻乌克兰的德奥主力才陆续被抽调转往东线,一支到协约国在西线反击发起夏季攻势,东线的德奥主力被近一步抽调支援西线,这才使得驻乌克兰德军的规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