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1917-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他在1915年进入航空战斗群,由于训练仓促无法让他独立飞行,曼弗雷德在天上的第一个差事是当侦察员。但是当他遇到奥斯瓦尔德·波尔克后,一切都起了变化。和当时很多飞行新手一样,曼弗雷德将波尔克视为英雄和偶像,在波尔克的影响下他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

1915年10月10日,曼弗雷德的朋友乔格·祖默尔中尉对他进行了24个小时的飞行训练,然后他就第一次放了单飞!不过这点飞行时间显然不够,曼弗雷德在降落的时候把飞机摔得一塌糊涂。

其实早在1915年9月他还是侦察员的时候,曼弗雷德·里奇特霍芬就和一架法军飞机交火并将它击落,但是由于敌机坠落在协约国控制区,这个战果因无法确认而不被承认。虽然运气不佳,但是曼弗雷德仍旧满怀希望地继续寻找猎物。

第六百五十章(中)红色闪电

1916年4月24日,里奇特霍芬作为战斗机飞行员首次击落敌机,但是这架法国纽堡飞机还是掉在协约国控制区,于是这个战果还是没有被承认。9月1日,曼弗雷德应波尔克的邀请来到西部最前线报到。

他服役于第2狩猎中队,主要飞信天翁DⅡ双翼战斗机,虽然他因后来那架福克DrⅠ三翼机而著名,但实际上他的大部分飞行时间和战果都是在双翼机上取得(比如信天翁DⅡ和DⅢ)狩猎中队和日后的狩猎联队是德国人的创造,也就是空中大编队保持严密的阵形集体作战,当然,一个中队做诱饵在前,另一个中队做狩猎者在后方的云端埋伏也是屡见不鲜的狩猎招式。

日后的红男爵曼弗雷德同学在1916年9月17日首开记录,这是他第一个得到官方承认的战绩。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10月的悲剧:波尔克在一次近距离缠斗中与友机相撞身亡。11月23日,曼弗雷德击落了英国尖子兰诺·郝克少校,这已经是他个人第11个战绩。

一次,曼弗雷德击落了英国空军的加拿大飞行员亚瑟“罗伊”·布朗的战机,曼弗雷德在确认战果时发现布朗只是受了伤而已并将其救活。布朗后来逃出了战俘营,返回英军阵地。

在王庚前世,他的继任者后来做过的同样的事情,还送了被击落的对方飞行员一枚勋章,这枚勋章被那位协约国的飞行员转送自己的战友,而那位战友,揣着这枚勋章后来战死在诺曼底的海滩上。

1917年是英国皇家空军不幸的一年,1月4日,曼弗雷德的战绩上升至16架,这在当时还存活的德军尖子中列首位。1月12日,曼弗雷德·冯·里奇特霍芬获得皇帝亲自颁授的“功勋勋章”俗称“蓝色马克斯”这是当时德国各邦中的最高勋章(由于在17世纪设立时普鲁士的宫廷语言是法语,所以这枚勋章的名字竟然是用法文拼写的)他的继任者后来同样获得了这枚蓝色马克斯的最高勋章,这是当时德国军人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在成为第11狩猎中队的指挥官后,曼弗雷德将自己战机的一部分涂成了血红色,他认为这样可使地面上的友军便于识别,以防止误击。此外他特别选择血红色也是为了纪念以同一颜色为标志的第1枪骑兵团。

这引起了一股潮流:他的队员们也争相将自己的飞机部分涂成血红色,以显示团结一致的精神!第11狩猎中队的战绩异常出色,以至于在战争后期,许多英军飞机涂上了红鼻子以表示“我们一定打下红男爵”的决心。

1917年1月24日,曼弗雷德的信天翁DⅢ双翼机的下部机翼在日常飞行中自行折断-这种飞机经常闹出此类故障。3月9日,他在奥佩上空被击落但是很快在同一天再次升空。4月7日,曼弗雷德晋升骑兵上尉,这也是他最终获得的军衔。不要奇怪,就是到了二战,飞行联队长也可能只是少校的军衔,当然,中校和上校会更多。

糟糕的是,曼弗雷德的队员在4月8日驾驶信天翁DⅢ的日常飞行中再次遇到下部机翼折断的故障。他大为恼火,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抗议信并投寄到柏林。飞机设计师安东尼·福克拿到了这封信并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了全文,老头立即赶到前线查看损坏的飞机,还顺便察看了英军的索普维茨三翼机。

回国后,福克针对信中提出的问题和双翼机的情况改进设计出了著名的DrI三翼机,可以说这里面有曼弗雷德的一半功劳吧。1917年整个4月的天空都被德军飞机占领,曼弗雷德在29日一天之内击落4架敌机-这是他个人单日的最佳战绩。

英国人称之为“血腥四月”英国空军在这个月损失了912名飞行员和侦察员!其间有21架战绩算在了曼弗雷德的帐上,从此“红男爵”名震天下。他的战绩仍不断激增,在取得第41个战果后曼弗雷德奉命调离前线,他的胞弟-同样是一名尖子飞行员的罗特·里奇特霍芬接过狩猎中队的指挥权。

从5月1日到6月初曼弗雷德都在休假期间,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打猎或是出席宴会,其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接见了这位空战英雄。

6月24日,曼弗雷德担任了新成立的第1战斗机联队指挥官,这支部队在他阵亡后被命名为“弗瑞赫·冯·里奇特霍芬联队”就是如今驻扎在乌克兰的这支光荣的第1战斗机联队。

1917年7月,曼弗雷德被道格拉斯·康奈尔上尉和阿尔伯特·伍德布里基少尉击落,虽然他安全地迫降但还是头部中弹,在以后的岁月里曼弗雷德一直受到剧烈头痛的困扰。但他还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空战的胜利,这种非凡的意志和精神足以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此后,德军上层考虑到“红男爵”的宣传价值而有意地对他进行保护,起初是劝说他退出前线不再飞行,可是这根本行不通。于是上层硬性规定除非情况危急,否则联队长不准升空作战,但是很快他们发现曼弗雷德总是寻找种种理由溜进机场驾机作战。

尽管如此,曼弗雷德还是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管理事务和社交场合。不过没过多久他就厌烦了,最后“红男爵”还是恢复了全天战斗的习惯,而上层也意识到无法阻止他的决定。于是他们也就此放手让他去作战-毕竟这一行没人能比他做得更好。第1战斗机联队在8月接收了第一架福克DrI三翼机,曼弗雷德驾驶它在9月1日获得了第60次空战胜利。

9月6日他离开前线进行了一段康复疗程,在10月赶回前线后他又开始飞信天翁D.V战斗机。

1918年4月,曼弗雷德驾驶着编号425/17的福克DrI三翼机取得了击落2架敌机的战绩,很多描写“红男爵”的作品都将这架三翼机作为他的象征。虽然曼弗雷德在他的飞行生涯中大部分是飞双翼机,但是它们只是部分地被涂红,而这架伴随他走完生命旅程的三翼机却是从头到尾全部血红色,也许这更符合人们心目中“红男爵”的形象。

第六百五十章(下)陨落长空后继有人

1918年4月21日,曼弗雷德追逐着威尔弗莱德·梅驾驶的骆驼战斗机深入英军控制区。这不过就在三个月前而已,当时德国空军不得不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协约国飞机和不断增长的己方损失,“红男爵”也感觉到原先那种猎杀敌机的兴奋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不安、焦躁和伤痛的困扰。

“协约国飞机越来越难对付。”曼弗雷德亲笔写道,“除非跟踪追击到敌军阵地,否则很难打下它们。”这一次他又追赶着自己的猎物进入危险区域,梅的飞行技术很臭-他一直飞不高而且晃晃悠悠,但这反而使得曼弗雷德难以捕捉到他。梅在战后承认:“这救了我的命。”在英军阵地上空曼弗雷德紧紧盯住这架路线奇怪的敌机,就在这时一颗子弹从他的后方打来,斜穿过他的心脏从胸部飞出。而射出这颗子弹的,正是布朗。

根据后来的纪录片显示,击中红男爵的并非布朗,他没有办法在距离那么远的位置用一把架在引擎上的机关枪击中红男爵,最终弹道研究显示击中红男爵的是一个步兵,名叫史诺伊艾凡(音译)一名普通士兵,终身没有子嗣,1925年后变成流浪汉,但是没有证据,因为当时没有任何照片,只有口述,他的死纯粹是运气不好,因为不管是布朗还是那名普通士兵在当时想射中红男爵都非常困难,悲哀,不管怎样,“红男爵”再也无法操控他的爱机,他坠落在科比-布雷公路旁边的田野上,事后有很多协约国士兵赶来捡取他飞机的红色破片留作纪念。而双方飞行员听到这一消息时不约而同地表示不敢相信“红男爵”已经阵亡,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神话。很少有一个飞行员阵亡后,会使得在交战双方中心中悲痛的人远超过欣喜若狂的家伙,红男爵就是这样的英雄。

讲究绅士风度和信守空战骑士准则的英国人为“红男爵”举行了登峰造极的隆重葬礼:为对应曼弗雷德的军衔,6名协约国上尉抬着这位伟大敌手的棺木在一位神职人员的引导下缓缓前进;当棺木进入墓穴后,两旁士兵朝天鸣枪表示最高的敬意!然后,一位协约国飞行员驾机升空,将拍摄有布满鲜花的墓地的照片和讣告一起空投到德军阵地上。

噩耗传到德军,引起了更加强烈的震动,他们难以相信里希特霍芬竟然会被击落,甚至有人疯狂地计划用20个师的兵力5000门大炮去抢回他的尸体。

德国人后来为里希特霍芬建造了一个博物馆,建筑原料全部是由战利品拼凑而成。1935年德国空军重建时,为纪念一战时的英雄曼弗雷德·冯·里奇德霍芬男爵(“红男爵”将第一支组建的战斗机联队JG132命名“里奇德霍芬”因为JG132是德国空军的第一,二战时的不少著名飞行员都曾经在队里接受训练。

战后重建的新德国空军中,他的名字被用于命名第一个喷气式战斗机联队——第71联队,二战中德军头号王牌埃里希·哈特曼任首任队长,该联队至今仍保留在统一德国空军的序列中。

在王庚前世,一战后,曼弗雷德的遗体从战区运回国内。红男爵,这位传奇神话的缔造者、一战最高空中王牌在维斯巴登地区的西弗瑞霍夫墓地永远的安息了,他最终的战绩是击落80架敌机。

闭上眼,让脑海里浮现出那坐在火红战机里的金发青年,自信的微笑,骄人的战绩,壮烈的结局,随风飘扬的白色围巾,如舞蹈般的盘旋,无垠的天空是他的舞台,自由是他的梦想。

曼弗雷德·阿尔贝里希·弗瑞赫·冯·里奇特霍芬是这个时代所有飞行员的偶像和榜样,如今的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的联队长也不例外,在1918年7月28日,这位驻扎在乌克兰的战斗机联队长阁下同样是年仅25岁的王牌飞行员!

1918年7月28日10:00哈尔科夫南郊德军野战机场第1战斗机联队司令部德国陆军航空队第1战斗机联队是世界空军史上成立的第1个飞行联队,在此之前,飞行中队是航空队作战飞机的最大编组和作战单位,每一个战斗机中队辖3—4个4机编队,而对俯冲轰炸机来说,则是4—6个3机编队。

早在1917年4月,在这个被称之为“血的四月(BloodyApril)”的月份里,德意志帝国陆军航空勤务队(ImperialGermany〃sArmyAirService)认为自已所属的luftstreikraefte已经大致控制了西线的制空权。在这30天里,德军已取得了战场上的制空权,但是这时的德军面临着新的难题。

首先,自从12个月前的“福克灾难(FukkerScourge)”发生以来,协约国装备了新式的“纽波特17(Nieuport17)”与D·H·2战斗机,这些新机型的装备部队,减少了协约国的战斗机与德军战斗机的差距。而协约国正在陆续换装新一代的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包S·E·5及索普维思的三翼机(SopwithTriplane)这似呼标志着协约国正在开始从德军的AlvatrosDIII手里重新夺回制空权。

由于主要飞机制·造公司的库存减少(这一点,从接下来的几个月里Alvatros公司给相关机构的所提出交的报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情况的出现使飞行部队总监(IdfliegInspectorateofFlyingTroop)开始考虑采取办法,提高德军飞行员作战的胜出几率,以确保德军的空中优势。也就是说,德国空军要像陆军一样,用有效的组织和作战方式,弥补飞机数量上的不足,性能上领先的优势在逐渐丧失这些难题,德军方高层所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着手增加扩充其下属的单座战斗机中队(Jagdstaffeln,更多的简写为Jastas)的数目,到当年年底战斗机中队的数目从9个增加到37个。

而到1917年4月底,德军已经拥有四个战斗机中队(第3、第4、第11和第33中队)与协约国的战斗机作战以争夺制空权。虽然在英方的早期统计中,双方的战斗损失数目基本差不多,但是这并不妨碍德军将这四个战斗机中队合并组成为世界上第一支正式的战斗机联队。

第六百五十一章(上)第一战斗机联队

在1917年6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伴随着一纸电报来到,德军战斗机部队的重组工作正式开始,6月24日,集团群司令,CrownPrinceRupprecht,下令第4、6、10和11战斗机中队在第4集团军防区内就地组成第一战斗机联队(JagdgesschwaderNr·1JG1)第二天就是6月25日,帝国陆军航空勤务队(Kogenluft)任命第11战斗机中队中队长—曼弗雷德·费瑟尔·冯·里希德霍上尉(RittmeisterManfredFreiherrvonRichtofen)为第一战斗机联队的联队长。

最后,1917年6月26日,帝国陆军航空勤务队(Kogenluft)在给JG1的电文中规定了JG1的任务:“第一战斗机联队(JagdgesschwaderNr·1)由第4、6、10和11战斗机中队组成,这一联队是半独立组织,任务为争夺与保卫所布署战线上方的制空权。”曼弗雷德·费瑟尔·冯·里希德霍芬骑兵上尉(RittmeisterManfredFreiherrvonRichtofen)在担任JG1联队长的时候只有25岁,因为他的军旅生涯开始于1911年,当时他加入了“亚历山大三世皇帝”枪骑兵团成为一名枪骑兵,因此他的军衔是骑兵上尉,这一军衔写为Rittmeister,相当于陆军航空勤务队的上尉,称为Hauptmann。

他1915年5月加入陆军航空队,1917年5月14日,以16架的战绩获得功勋勋章(PourleMérite)并升任第11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在他任第11战斗机中队中队长的5个月时间里,第11战斗机中队成为德军在西线最成功的中队,而他本人在这一时期的战绩只有1架。在他加入陆航到升任联队长之间的这一时期,他共取得击落越过38架敌机的战绩。

到1917年7月12日为止,JG1的各中队的都分别驻扎在Courtrai(Kortryk)附近的Flanders镇周边,JG1的各中队基地分布情况为:联队长冯·里希德霍芬(vonRichtofen)及第11中队(Jastas11)在中队长KurtWolft中尉(LeeutnantKurtWolft)带领下驻在Marcke,第4中队(Jastas4)在中队长OberlentnantKurtvonDoering带领下驻在Cuene,第6中队(Jastas6)在中队长(OberlentnantEduardRittervonDostler)带领下驻在Bisseghem,第10中队(Jastas10)在中队长OberlentnantErnstFreiherrvonAlthaus带领下驻在Heule。

在1917年7月到11月英国发动了对德方的Flanders行动(第三次Ypres战役)这一行动期问,JG1于7月26日收到陆军航空队的命令,配合德军的地面部队流动作战,对在Kortryk的前五个月的作战生活可以用大量机械化运输工具与各种帐篷来描述。JG1很快表现出了自已的特色。

JG1下属的每一个中队都有自已有特色的涂装方案:第11中队主要使用红色,第10中队则钟情是黄色,每4与第6队则是使用白色与黑色螺旋形或几何形图案。座机上的涂装方案同时也与各名飞行员的各人喜好有关系,飞行员往往还在自已的座机上涂上自已的特有标志,以表明自已是“冯·里希德霍芬的马戏团(vonRichtofen〃sFlyingCircus)”的成员。

1917年7月5日,JG1迎来的它的第一次空战胜利,第6中队的中队长OberlentnantvonDoering在Ypres北部击落了一个协约国的观察气球。在一无线电技术还处在萌芽时期,这种观察气球作为部队的“眼睛”在战场情报收集的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由于观察气球的特殊地位,双方往往在已方的观察气球边上布置各种防止对方飞机攻击的设备,这使得对这种观察气球的攻击难度不亚于同对方的战斗机作战。

1918年开始一周里,西线战局相当平静。里希德霍芬两兄弟也团聚了,由于恶劣的天气,JG1也将自已的巡逻任务减到了最少。他们任务也变成了对付英军为了侦察德军的春季攻势所施放的侦察气球,但是到3月中旬,这种任务也几乎没有了。3月12日,冯·里希德霍芬才取得了他在三个半月以来的第一个胜利。八天以后,JG1也被派到Cammbrai东南部的Awoingt驻防。

4月1日凌晨4:45,100万德军地面部队,在82个战斗机中队支持下,在50英里宽的战线上开始1918年的春季进攻,德军的战略目的是向Somme两侧推进,以分割英军与法军的防线,向海岸移动,攻击英法军队的侧翼。

在这场“国王的战役”的前三天,由于浓雾与极低的能见度,使得JG1的行动受到了限制,到4月12日,JG1一共才执行了100次战斗巡逻,而所取得的战绩只有一个,联队长击落了他的第二架S·E·5。第二天,联队长又在同一区域击落了一架正在对地扫射的“骆驼”这是JG1当天的唯一一个收获。

第六百五十一章(中)继任者戈林

JG1在Lechelle的驻扎了几天,(这几天里,英军的飞行队RFC改编组成了皇家空军RAF)之后,4月17日,它们的驻地转移到了Somme南部的Harbonnieres。2天以后,这几天里它们始终深受持续的坏天气的影响,它们又转移到了位于Somme距离Peronne20公里(12英里)的Cappy村。

在这一时期,首任联队长在日记中透露,他们接到了在Lill西部向北沿Lys河,支援德军在第二阶段进攻的命令,但是这个命令没有机会得到执行。相反,由于糟糕的天气,使得德军无法在Cappy以外的地区行动,4月20日下了场阵雨,当天晚上联队长宣布击落了两架皇军空军第5中队的“骆驼”这是他的第79、80个战绩,也是最后的两个战绩。

1918年4月21日,一个多云的日子,天空转晴以后,上午,德军6架战斗机出动巡逻,其中两架是由两名姓里希德霍芬,他们两人分别是联队长曼弗雷德·冯·里希德霍芬福克Dr·I,编号为425/17,而曼弗雷德的堂弟沃尔夫拉姆,冯。里希德霍芬(WolframvonRichthofen)后来的德国空军的元帅,正好在编队的第一的位置。

但是当他们返航的时候,只有5架返回基地,VizefeldwebelEdgarScholz报告了一个令人难以至信的消息:联队长在协约国防线后方失踪了。

战无不胜的“红男爵”在追击一家英国飞机进入低空后,被地面的火力击中,机枪子弹直接穿过曼弗雷德的心脏,一代空中王牌就此陨落!

曼弗雷德战死后,尽管红男爵之死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震动,但是战争还在继续进行。联队副官(Geschwader—Adjutant)打开了一封联队长最后留给他的盖着印章的信。这封信只有一薄薄的一张纸,时间标明为1918年3月3日,上面只有用铅笔写的一句话:“如果我回不来,由Oblt·Reinhard(第6中队中队长)来当联队长,冯·里希德霍芬上尉。”就是在遗嘱里,红男爵的用词还是很低调。4月23日,莱因哈特继任成为JG1的联队长。五月中旬,整个联队恢复了平静。5月15日,JG1执行了137次任务,宣布取得了击落协约国战机13架,自已没有损失的成绩,这也是JG1历史最成功与活跃的时期。

5月20日,联队移师Cappy(和第2集团军)以支援位于Guise的第7集团军即将开始的Aisne战役。在此之前,JG1在陆军航空队司令vonHoeppner将军的命令下,在他们的联队名称前加上了联队长的大名,成为“第一‘里奇德霍芬’战斗机联队”以纪念他们的这位传奇英雄。

从到达Guise的第一天起,联队就开始换装,几个月前,第10中队就最先开始换装福克最后一种,也差不多是最好的机型,著名的D·VII。5月27日凌晨,Aisne战役开始,JG1的基地也向前移动到了距Loan东北方5公里(3英里)的Puisieux—Ferme。现在JG1的对手改成了法国人,在他们6月1日向前推进到Beugneus—Cramaille以前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一直与法国的战机与飞行气球作战。

第二任联队长、新提升的威尔海姆·莱因哈特上尉(HauptmannWilhelmReinhard)于6月18日,到柏林—Adlershof参加选择新一代的战斗机的工作。上次对战斗机的选择工作是在1月份进行的,当时参与这项工作的是相时的联队长冯·里希德霍芬(vonRichthofen)当时他们所选定的机型是福克尔公司的FokkerDVIII,而不是已经投入大量生产的别的类型的机型。

转场驻扎到乌克兰的第1飞行联队,此时正在进行测试的机型是Dorier公司的最新一代机型D—1。7月3日,D—1由第27战斗机中队中队长阁下试飞成功。下一个试飞的就是JG1的联队长,莱因哈特上尉(HauptmannWilhelmReinhard)当这架D—1爬升到1000米(3,280英尺)的时候,一个支柱突然断裂了,于是机翼与分离,整架飞机掉到了地上,莱因哈特受了至命伤。

第二任联队长威廉·莱因哈特是幸运的却又是不幸的,作为严格遵照条例办事的飞行官员,他被红男爵选为自己的飞行联队接班人,但不幸的是,莽撞的试飞新机型使得这位努力想提升自己权威性的第二任联队长因为飞机失事送了命。

红男爵和他的飞行中队、飞行联队的故事是如此的令人赞叹和回味,这使得作者无法割舍这一段传奇而在这里花费了不小的篇幅,当然,度娘是无敌的。

现在,1918年7月28日,在这个时空,今天是第1战斗机联队第三任联队长上任的第3个星期,原第27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在莱因哈特之前成功试飞了同一架D—1样机而安然无恙的赫尔曼·威廉·戈林,幸运的在1918年7月8日接任了第1战斗机联队的联队长一职。

如果说年仅25岁折戟长空的红男爵曼弗雷德·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男爵个世人留下的映像是带着一丝青春羞涩的日耳曼邻家大男孩的话,那么此时同样25岁的赫尔曼·威廉·戈林堪称仪表堂堂的男子汉帅哥。

虽然戈林的性格被认为是急躁、冲动,缺少沉稳,而被认为不配做一名联队指挥官,这也是红男爵选择了莱因哈特而不是戈林做下任联队长的原因。

第六百五十一章(下)达成了默契

德国陆军航空队第1战斗机联队的第1、第2任联队长碧血长空,他们青春的岁月永远停留在25和27岁(红男爵出生于1892年5月2日,阵亡时距离他26岁生日还差11天,而威廉·莱因哈特出生于1891年3月12日)而此时同样只有25岁联队的第3任联队长要走的路显然还很长。

赫尔曼·威廉·戈林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罗森海姆,其父海因里希·欧内斯特·戈林是律师和地方官僚,曾担任德意志帝国西南非洲殖民地(今纳米比亚)总督。今日当地还有以其父命名的“戈林街”母亲名法蓝琪丝卡(Franziska)戈林有一弟弟阿尔伯特·戈林,在王庚前世,这位阿尔伯特·戈林在纳粹党掌权后极力反对纳粹与尽力挽救犹太人。

幼年的戈林经常与父母分居两地,在家中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此后先后就读于卡尔斯鲁厄的空军士官学校和著名的柏林Lichterfelde军营。

1914年欧战开始后,戈林先在陆军服役,后成为一名飞行员。他先后执行过侦察机和轰炸机等任务,最后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在空中骑士的生涯中,戈林成长为一名著名的王牌飞行员,并担任著名的里希特霍芬飞行中队的指挥官。

1915年中,戈林开始在弗莱堡参加飞行训练,之后被分配到第5飞行中队。不久他的座机被击落,于是1916年的大部分时间,戈林都不得不在后方养伤。1916年11月,戈林回到空军部队,并来到第26飞行中队。1917年,戈林被授予普鲁士功绩勋章。

1917年6月,在一场持久激烈的空战中,戈林击落了一名经验不足的澳大利亚飞行员弗兰克·斯里。这场战斗在后来被夸张地称为“赫尔曼·戈林的崛起”戈林在战斗结束后,与对手会面,并把自己的铁十字勋章送给了对方。

在王庚前世,若干年后,斯里将这枚勋章送给了一个朋友,而这位朋友就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死在海滩上。

而就在1918年7月3日,戈林试飞荷兰人福克研制的试验机D—1成功,而自负的联队长莱因哈特紧接着试飞却机毁人亡,第1战斗机联队的联队长一职,就这样交到了赫尔曼·威廉·戈林手里,这位主同样是德国空军王牌,就任联队长之前,已经击落了21架协约国飞机,并获得了同样是德国最高荣誉的“蓝色马克斯”勋章。

此时戈林的第1战斗机联队,下辖第4、第6、第10、第11这四个最初加入联队的战斗机中队之外,还加强了第26、第27、第28这三个战斗机中队。或许,曼弗雷德当初选择了第6中队的中队长莱因哈特继任联队长,而不是第26中队的中队长戈林,潜意识里也有个先来后到亲疏远近的关系。

截至1918年7月28日,最新的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各中队基地驻扎分布如下:1、联队长赫尔曼·威廉·戈林及第26中队(Jastas11)带领下驻在哈尔科夫,辖1个战斗机中队16架福克DVIII单翼战斗机,联队部另辖4架福克Dri三翼战斗机。

2、第4中队(Jastas4)在中队长恩斯特·乌德特中尉(Oberlentnantensterwoodt)带领下驻在第聂伯罗彼得洛夫斯克,第4中队辖16架福克DVII战斗机。

3、第6中队(Jastas6)在中队长爱德华·李特·冯·道斯特拉中尉(OberlentnantEduardRittervonDostler)带领下驻在顿涅茨克,辖16架福克DVII双翼战斗机。

4、第10中队(Jastas10)在中队长恩斯特·弗雷赫冯·奥尔索斯(OberlentnantErnstFreiherrvonAlthaus)带领下驻在基辅,中队辖16架福克DVIII单翼战斗机。

5、第11中队(Jastas10)在中队长罗特·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OberlentnantlotherAlbrechtFreiherrvonRichthofen)带领下驻在基辅,中队辖16架福克Dri三翼战斗机。

6、第27中队(Jastas27)在中队长恩斯特·弗雷赫冯·奥尔索斯(OberlentnantErnstFreiherrvonAlthaus)带领下驻在敖德萨,辖16架福克DVII双翼战斗机。

7、第28中队(Jastas28)在中队长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