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1917-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德国最高统帅部内部当时就有分歧,焦点是放在继续大力扶持和武装苏俄政权,让苏俄红军拖住甚至打败那个中国王带领下的协约国东线联军,还是直接放弃苏俄政权,转而和中日同盟达成默契,双方瓜分苏俄后各守边界相安无事?

当然,对德奥同盟国来说,这第二个选择不过是缓兵之计,由于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这些事实上由德奥同盟国扶持起来的新独立的卫星国已经成立,到时候就让这些名义上中立的仆从国牵扯住中日同盟的手脚都行。

西线才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当然,对兴登堡和鲁登道夫领导的德国而言,如果能以现在的双方交战分界线实现光荣的停战,那无疑同盟国一方将成为胜利者,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的损失,远没有获得了上述新独立的欧洲仆从国的加入所获得的利益大。

无论从人口、资源还是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以现在的边界停战,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将成为最大的胜利者,沙俄几乎已经被瓜分的四分五裂,而法国则损失了最大收益最小。英国陆军的损失应该从海外殖民地获得补偿,至于美国,欠美国巨额军火援助和贷款的是协约国不是我德奥!

如果能把握住单线作战的机会,把主力全部用于西线,鲁登道夫有信心在预定于8月中上旬发起新1918年秋季攻势中,在西线给英法军队以重创,打的好的话,兵锋直指巴黎都未尝不是没有机会,当然,更好的结果,是把法国战场上兵力日益庞大的美军狠狠的修理一顿,如果美军在前线出现了巨大的伤亡和战俘,那么,那个威尔逊总统如何应对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只怕还是个巨大的挑战。

“我亲爱的保罗,东线的局势的确有点超乎我的想象,那个中国王简直就是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家伙,我也很纳闷他是怎么通过7500公里的铁路线保障那支协约国东线联军的后勤物资和军火弹药的供应的,一般情况下,就算是我们德国精锐部队,打过一场50万人参战规模的战役后,无论如何都需要1、2个月的时间进行休整和补充!”鲁登道夫点着手里的香烟,皱起眉头,显然面对元帅阁下略带不满的情绪,也有点犯难,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

“埃里希,我的参谋长阁下,你确定我们驻扎在乌克兰的第10集团军加上乌克兰民族军的那些乌合之众能挡住中国人的脚步么?依着我看,西蒙·佩特留拉的乌克兰民族军主力顶多不超过3个师,其余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比苏俄红军都不如,现在想想,我们当初遣返了那90万沙俄战俘回去给乌里扬诺夫组建苏俄红军,可真是有点划不来!”兴登堡举着个烟斗,大胡子修剪的一丝不苟,光秃秃的脑门上已经有了点油汗,在53岁的鲁登道夫这位副手面前,以长辈和伯乐形象出现的德国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此刻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

“保罗,协约国组建东线联军,摆明了就是想让我们回到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中去,那个中国王现在扶持起个什么伏尔加联邦,一口气占领了那么多地方,连邓尼金也带着顿河和北高加索的自卫军投奔了伏尔加联邦,他这么短时间地盘和人口膨胀的这么快,要我看,光解决粮食问题就够他折腾的,所以我判断联军要在短期内拿下乌克兰这绝不可能!”

第六百四十八章(下)有板有眼的建议

鲁登道夫虽然不能理解中国王为什么如此仓促就在乌法战役后紧接着要进攻乌克兰和南方,但光从兵力部署和后勤物资保障方面来看,对方虚张声势的可能性居多,真要跟同盟国在东线大打出手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他依然寄希望于乌克兰和苏俄这两个政权能把整个协约国联军西进的脚步给拖住。

“埃里希,我知道你的判断往往是正确的,但是那个年轻的中国王绝不容小觑,我担心威廉·格莱纳的第10集团军未必能稳住乌克兰的局面,乌克兰可是粮仓,第聂伯河两岸土地肥沃历来是农业高产区,而且顿涅茨大煤田的煤炭对我们来说也是重要的资源,我建议你谨慎考虑乌克兰的局势!”兴登堡的话与其说是提醒,不如说是告诫,兴登堡这厮对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布尔什维克运动从来都抱有巨大的警惕,虽然鲁登道夫派人把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同志们送回俄国搞革命搞垮了沙俄这个巨人,但是,这个布尔什维克运动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停得下来的,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各大城市中工人的罢工也此起彼伏闹腾个不停,这让德国政府和军方相当的头疼!

“保罗,我心里有数,根据总参谋部情报局汇总的情况,我们现在能对协约国东线联军,也就是那个中国王纠集起来的部队兵力底细有了足够的了解,中国人在乌拉尔山脉以西一共就投入了3个他们的整编师,番号是第3集团军,当然,他们的整编师的兵力和美国人的一个师相仿,兵力基本上是我们和英法步兵师的2倍!”“这么算的话,协约国东线联军中的中国部队是10万左右,加上日本第3军的3个师团,中日两国作为东线联军主力部队的兵力一共也就18万人左右,折算起来,也就是12个德国师的兵力,相当于我们一个辖4个军的集团军罢了,要说当初我们打坦能堡战役的时候,第8集团军不就是4个军18万人的兵力么!”换言之,无为而治是兴登堡自诩的用人之道,而在霍夫曼这样的德军中青年将领来说,兴登堡不过是个蠹虫和老朽而已,甚至鲁登道夫都未必有外界宣传的那么睿智和果敢无敌。

“我亲爱的元帅阁下,西线才能决定德国的命运,1918年德国能取得怎么样的收获,取决于我们8月份准备在西线发起的秋季攻势,任何分心他用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美英法要不是被我们吓的胆颤惊心,又怎么会急赤白脸的逼着中日同盟组成联军在东线出兵?为此他们甚至默认了中日同盟的势力把手伸过乌拉尔山口。”军需总监埃里希·鲁登道夫显然有点不满意兴登堡的优柔寡断,71岁的元帅阁下早没了当年叱咤风云的神采和魅力,除了那条粗大整齐的大胡子还照样威武之外,兴登堡阁下显然已经显得疲惫和信心不足了。

“埃里希,我有个想法,我们能不能乘着东线那个中国王的部队刚打完乌法战役,那个新成立的伏尔加联邦还立足未稳的时机,我们调集三个集团军主力,一口气把协约国东线联军赶出乌法大平原?我估计只要帝国陆军发挥他们勇猛果敢的精神,我们打败中国人不在话下,那支部队虽然是用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但是根本缺少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我听说他们的指挥官几乎都是30上下的青年,这在我们这边,顶多能当个营长了不起了!”兴登堡捋着唇上的大胡子,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副手,提出来的建议倒真是有板有眼。

1918年7月28日10:10柏林德国第三最高陆军指挥作战会议室“保罗,你说的这个,我记得7月份的时候我们就讨论过,当时我们挫败了协约国在西线发起的夏季攻势,双方都需要修生养息一段时间,当时我们提到过是否需要派出驻乌克兰的集团军一鼓作气打到察里津去,既然我们帮着乌克兰人拿回了哈尔科夫,我们没理由不能帮着克拉斯诺夫的顿河自卫军拿下察里津!”埃里希·鲁登道夫至今还为一个月前的那场争论而恼火,事实上,德国和苏俄签订布列斯特合约之后,德国占领乌克兰的第10集团军就帮着重新武装起来的西蒙·佩特留拉的乌克兰民族军夺回了之前被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占领的哈尔科夫。

第六百四十九章(上)鲁登道夫的判断

“这个,这个,当时西线的局势很严峻么,我们图谋已久的反击部队居然被美军挡住了,而且对方的兵力相当雄厚,一个师的兵力几乎是我们的2个,虽然他们缺少重炮和机枪,但是打仗并不呆板而且勇猛异常,我看跟墨西哥游击队捉迷藏打游击战出身的美军将领指挥作战,还真有点是我们渗透突击战术的克星!”兴登堡老脸一红,嚅嚅的想解释什么,当初是他坚决反对德国直接出兵拿下察里津扶持克拉斯诺夫政权,这才导致了顿河自卫军被协约国支持的邓尼金部队篡夺了事实上的领导权,最后虽然没有成全高尔察克的喀山自卫军政权,反倒拱手让邓尼金把克拉斯诺夫赶走,带着顿河和被高加索投奔了伏尔加联邦。

“美军根本就是民兵出身的家伙,那个潘兴甚至之前只指挥过一个师,当时我们如果西线佯动吓住对方,把东线的部队调一部分回去,这会儿根本就没什么伏尔加联邦,至少察里津和伏尔加河下游都是我们的,何苦我们现在还要背着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这两个包袱!”鲁登道夫的情绪显然不佳,话里话外透出懊悔和埋怨的意思。

“好了,埃里希,这会儿不是检讨过去的时候,乌克兰的局势到底怎么应对,苏俄那边我们还要继续提供军火弹药么?他们说能用石油来抵扣欠我们的军火采购货款,苏俄那个驻德国公使越飞已经当上了他们的中央委员,这厮跟你的关系也不错吧?听说是乔治总理给牵的线搭的桥?莫斯科他们哪来的石油出口?”兴登堡把话题扯回了东线的局势,最近这段时间苏俄驻柏林公使越飞像个苍蝇一样嗡嗡的在柏林的各种社交场合出现,除了宣扬苏俄和德国的友好,就是变着法子要援助要军火要粮食!兴登堡说的乔治,乃是普鲁士的首相,也就是德国的首相,75岁的乔治·弗雷德里希·冯·黑德林。

“哪来的石油?当然是顿河和北高加索的石油,那个中国王组建了南方面军,主要以伏尔加联邦的傀儡仆从军为主,借着邓尼金投奔伏尔加联邦的大好时机,一口气把北高加索的迈科普油田拿到了手里。那个迈科普油田和炼油厂出产的石油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也有月产近2·5万吨的能力,估计这会儿从迈科普油田出来的铁路线已经修复,而且那个吴的南方面军正在里海方向推进,很快就能拿下车臣—印古什地区的格罗兹尼油田,那个油田的年产量近50万吨,月产也能达到4·5万吨!莫斯科的石油从哪来?这不明摆着么?”鲁登道夫的口气显然有点冲,这边兴登堡闻言吃了一惊,“怎么,那个秃头的小个子乌里扬诺夫的苏俄居然跟伏尔加联邦勾结起来了?这还了得!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们就不该帮着这厮回俄国去闹革命,这会儿倒好,居然吃里扒外跟协约国眉来眼去勾搭起来了,乌法战役刚被人揍的头破血流的仇恨都忘记了?”鲁登道夫看了自家的伯乐一眼,无奈的道,“我说保罗,此一时彼一时也,伏尔加联邦成立就是因为那个中国王的协约国东线联军和莫斯科达成了停战的默契,结果高尔察克不干,才导致中国王撇下喀山自卫军政权,转而扶持那个高尔察克的前总理,那个叫什么来着,对,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组建了伏尔加联邦傀儡政权。”“苏俄连察里津、萨拉托夫、沃罗涅日和库尔斯克这些州都割让给伏尔加联邦了,说勾结都太轻了,这俩昔日仇人这会儿没准已经穿一条裤子在对付高尔察克呢。不过我看乌里扬诺夫这次的选择虽然有形势逼人不得已的原因在内,但将来没准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苏俄的前景不容乐观,之前高尔察克发起的攻势,差点就打到下诺夫哥罗德了,所以莫斯科才急着要我们把答应卖给他们的剩下的大炮和高射炮尽快运过去!”鲁登道夫一口气说了这么会儿,端起眼前的杯子喝了口水,东线的局势一直装在他脑子里盘算着,现在看,莫斯科和苏俄红军陷入了和高尔察克的拉锯之中,要说一时半会就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消灭高尔察克,再挑战伏尔加联邦的可能性不大。

“埃里希,我看苏俄早晚成包袱,布尔什维克分子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不行干脆断了跟他们的军火援助怎么样,谁稀罕他们从伏尔加联邦弄来的那么点石油?我们放弃对苏俄的支持,这样高尔察克就能在和苏俄交战中占上风,如此一来,俄国的核心地盘就可能落入高尔察克政权之手,你觉得这个伏尔加联邦和协约国东线联军能袖手旁观么?”这个上午71岁的元帅阁下头脑相当的清醒和灵敏,是不是就冒出个自认绝妙的主意,鲁登道夫和兴登堡相处久了,闻言听声,很快就揣摩出了他的意思,便道,“保罗,你的意思是让苏俄处于和高尔察克交战中的下风,那么就会让伏尔加联邦和协约国东线联军的主力里从乌克兰和南边重新放回北线去?让伏尔加联邦和高尔察克的喀山政权为莫斯科、彼得堡这些俄国的心脏争起来打起来,然后我们从中取事?”“哈哈哈!哈,埃里希,你的反应还是那么快,我就是这个意思,我看,要么让苏俄红军变得更强,把高尔察克一口气灭掉,这样莫斯科一定会跟协约国东线联军和伏尔加联邦去算乌法战役和割地求和的这笔旧账!”兴登堡兴致勃勃的道。

“您的意思,要么,就让苏俄变的更弱,这样没准高尔察克和伏尔加联邦为了争夺苏俄的地盘和资源这个战利品,就能狗咬狗一嘴毛的打起来?要这么说,还真有点意思,有点意思,我亲爱的保罗,你这么一提醒,我终于弄明白那个中国王心里在打什么算盘了!哈,这还亏得你的提示!”

第六百四十九章(中)千万大意不得

鲁登道夫的眼神也亮了起来,这边兴登堡却有点摸不着头脑,迟疑的道,“怎么又扯到了中国王的算盘,那小子打的什么算盘?”“他打的什么算盘,他明知道俄国是如此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广大,他和他的部队从远东一路杀过来已经是强弩之末,乌法战役联军占了出其不意和局部火力上的优势。这个中国王看的很清楚,要打到莫斯科拿下彼得格勒消灭苏俄,在冬天到来之前是绝对不可能,甚至给他半年时间,都未必能得偿心愿,所以他用和莫斯科停战这个诱饵,换取了伏尔加河下游的地盘,而把北线这块骨头,扔给高尔察克的自卫军和苏俄红军去抢去争!”鲁登道夫一边说,一边站起来背着手在会议室里踱起步来,这边兴登堡的反应也很快,猛然醒悟过来道,“埃里希,你是说,那个中国王故意维持高尔察克自卫军和苏俄红军之间的均势,他并不希望这两方有任何一方占有绝对的上风,而是希望他们打的两败俱伤,一方面牵扯住双方的精力,一方面从中渔利?”“对!还不尽于此,那个中国王是在争取时间,因为短短半年功夫他指挥的中日联军从海参崴打到了乌克兰边境,历史上就没有那么快的进军速度和能成功巩固如此广大占领区的先例,中国人一定是在争取喘息的时间。”“他们那个孙子兵法里似乎有句话很有意思,叫做守不足,攻有余,我看这个中国王虽然年轻,却用兵和战略方面相当老到!这厮一定就是抱着这个想法才仓促又发起了南方战役,并把矛头对准了乌克兰!”鲁登道夫在高大宽敞的会议室里转着圈,一边说,一边愈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兴登堡闻言眨巴着眼睛,迟疑的道,“那是不是说,我们只要打破苏俄和高尔察克之间的动态平衡,就能让中国王的战略设想落个空?到底是武继续武装苏俄政权好呢?还是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干脆给莫斯科断奶,让他们兵败如山倒,我倒要看看那个中国王和伏尔加联邦能不能还坐得住?”“给莫斯科断奶?不,我亲爱的保罗,我们都遣返了近90万沙俄战俘给苏俄那边,还给了那么多武器弹药机枪大炮,这苏俄红军说难听点简直就是我们一手扶持起来的,那个高尔察克自诩为临时政府的继承者,抱着协约国的粗腿是他的首选,高尔察克是绝对不会投奔我们的,当初在黑海这厮领着布雷舰溜到德国海军的后方布雷可没少让我们吃苦头!”鲁登道夫一边说,一边从烟盒里又摸出一支香烟,用手里的烟头续着火点燃,狠狠的抽了一口,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埃里希,我被你给搞糊涂了,那么我们加大对莫斯科和苏俄红军的扶持力度,再遣返几十万战俘回去?这会儿给德国挖战壕修防线当苦力的沙俄战俘剩下的可不多了,光波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格鲁吉亚就从我们这要回去不下30万战俘,都是当地籍贯的沙俄老兵。”兴登堡皱起了眉头道。

“乌克兰那个西蒙·佩特留拉也就是一个游击队长的水平,我看我们还得在苏俄身上花点力气,想指望乌克兰民族军给那个中国王制造点麻烦简直毫无可能性,莫斯科虽然输了乌法战役,但是他们应该能吃一堑长一智,我听说高尔察克进攻时苏俄红军那个第3集团军在切博克萨雷三角地带的防御战就打的一板一眼煞是漂亮!”鲁登道夫回到座位上坐了下来,认真的看着兴登堡道,“我看我们再挑10万沙俄战俘遣返回苏俄,武器装备直接用缴获的沙俄步枪给他们武装起来,俄国人这会儿正是没主心骨的时候,乌里扬诺夫的那个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绝对比乌克兰的西蒙·佩特留拉强100倍!大炮和高射炮也放行,就让他们用石油支付!”兴登堡闻言犹豫了半天,终于道,“这么干也不是不行,不过,似乎有点远水救不了近渴啊,威廉·格莱纳从乌克兰发来请求继续增援的电报,在哈尔科夫以北和卢甘斯克以东正在大规模集结伏尔加联邦和协约国联军的部队,根据前线态势的判断,协约国东线联军的那个日本人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在近期内很可能就发动对乌克兰的攻势。”“切,我说保罗,你不要被威廉那厮风风火火求援电报给迷糊了眼睛,根据我们收集的情报,那个中国王新组建的西南方面军,顶多不超过18万万,其中一半是伏尔加联邦的仆从军,战斗力还相当原始,充其量能跟西蒙·佩特留拉的乌克兰民族军打个平手而已,而那个什么西南方面军的指挥官是日本第3军的宇都宫太郎!乌法战役里头只是中国王身边的看客,连当参谋都不合格的主。”鲁登道夫一脸的不以为然,显然没有把伏尔加联邦的仆从军的战斗力放在眼里,在德国军神看来,伏尔加联邦的新组建的部队,一多半兵力来源于苏俄战俘,而这些被俘的苏俄红军战俘,其中又有一多半人来自于被德国遣返回苏俄境内的沙俄战俘。

这帮先后被俘两次在战俘营里呆的时间比在战场上还多的家伙们,早就丧失了斗志还能有啥战斗力?有战斗力的早战死沙场了哪那么容易就放下武器还连续两次?所以鲁登道夫压根没把伏尔加联邦部队的战斗力放在心上。

“埃里希,你的意思,难不成光凭我们的第10集团军就能打败小鬼子的进攻?那个宇都宫大将听说在日本陆军里也算一员宿将,日本部队虽然装备差,训练水平可不算低,加上又有了中国的机枪大炮的武装,而且联军也有航空队,我觉得乌克兰的局势还是值得我们注意!千万大意不得!”兴登堡觉得鲁登道夫有点过于乐观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下)胜利者才是主宰

“我的元帅阁下,协约国东线联军的西南方面军,由宇都宫太郎率领的日本第3军的3个师团为主力组成,就算这三个师团全部是日本陆军所谓的甲种师团,满打满算也就8·5万人而已,我们的第10集团军的三个军加起来9个师,战斗人员就超过11万,就是现在威廉的第10集团军至少有8个师已经加强到了第聂伯河的北岸,我们这可就是10万大军了,打对方8·5万人的日本部队绰绰有余!”鲁登道夫自信满满的道!

1918年7月28日10:00哈尔科夫南郊德军野战机场飞机的军事化应用几乎是整个欧战爆发后最引人瞩目的新生事物之一,在王庚前世,整个欧战期间英法德这三个空战先驱国家先后生产过的各型飞机总数均超过5万架之多,当然,由于战败,德国在1918年11月停战的时候,在前线向协约国交出了2000多架德国战机,而在凡尔赛和约签订后的1919年,德国向协约国移交或者销毁的飞机总数是1·6万架各型飞机,2·7万台航空发动机。

当然,此刻这个时空的1918年7月底,德国还远没有失败,鲁登道夫磨刀霍霍正踌躇满志的要在8月份发动一次具有决定性的秋季攻势,目的是打垮法军,重创英美,从而寻求体面的合适的停战谈判的机会,在美国这个大洋彼岸的巨人正式加入协约国作战,特别是在1918年4、5月份美军大规模登陆法国战场南部之后。

德国最高统帅部已经放弃了打垮协约国逼迫法国投降的战略企图,法国投降也不能结束欧洲大陆的战争,约翰牛和美国大象携起手来形成的联盟不是一个欧洲就能抗衡,鲁登道夫当然也曾经后悔,把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同志们派回俄国去搞垮了沙俄这台砰砰响的蒸汽压路机,结果却成全了中日同盟为主的协约国东线联军,而无限制潜艇战招惹到的美国大叔显然块头比曾经的沙俄巨人还要大的多。

当然,欧战刚开始的时候沙俄就动员了600万军队,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宣布参战后至今已经折腾了一年另3个月,总征兵人数也就刚刚接近400万而已,不过在协约国发起的西线夏季攻势中,作为二线防守部队的美军的参战,事实上挡住了德军反击的势头,这让德国的领导者们心头多了一丝忧虑和共识,那就是战争能体面的停下来,比继续绞肉一样打下去更有意义。

就像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去年4月宣布美国参战时宣称的那样,美国参战是为了和平的早日到来,是为了制止战争,那么,鲁登道夫积极筹备中的秋季攻势,同样是德国统帅部寻求西线停战谈判的一块重重的砝码,失败者是没有发言权的,只有胜利者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第六百五十章(上)红男爵的辉煌

德国在东线从俄国手里攥取了大片土地和资源人口之后,现在到了返身在西线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旦秋季攻势取得胜利,德国统帅部便打算骄傲的向协约国递出停战谈判各守边界的橄榄枝,比起德国来说,西线的法国已经被战争的重压几乎摧毁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整个国家都沦为了兵营和战场,所有工厂都在生产军火,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愈发下降。

是到了在西线寻求光荣停战的时刻,这是德国领导者们内心深处的共识,当然,对驻扎在乌克兰的德国第4航空队的飞行员们来说,自由的翱翔在蓝天上俯视大地,把敌人的飞机一架架揍下去,在自己的机身上描画出更多的象征击落敌机数量的星星或者小飞机,是这些欧战空中骑士们的追求。

在1918年的德国,空军和其他国家一样隶属于陆军,学名还得叫德国陆军航空队或者德国海军航空队,简称德国空军,此时德国空军的编制架构差不多分为1、航空队、2、飞行联队、3、飞行中队。在王庚前世,要等到了二战前德国空军独立成军后,才制定了4级编制和指挥体系,那就是1、航空队、2、飞行联队、3、飞行大队、4飞行中队。

驻守乌克兰的是德国陆军航空队第1战斗机联队,这支光荣的部队被从西线调到东线入驻乌克兰,应该说是一次休整或者保护,在协约国夏季攻势中,第1战斗机联队获取了巨大的战果,但自己的伤亡也不小,因此在7月初,虽然由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并没有就抽调西线地面部队返回东线收拾协约国东线联军达成一致。

但德军航空队第1战斗机联队由于转场速度快,却已经入驻了东线战场的桥头堡之一:乌克兰,这一驻差不多是一个月。

说第1战斗机联队可能不少人还云里雾里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支部队,说起整个欧战中最彪悍的空中王牌,王牌中的王牌,被世人称之为“红男爵”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大家可能就明白了,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正是里希特霍芬联队,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由飞行中队组成的飞行联队。

全名曼弗雷德·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ManfredAlbrechtFreiherrvonRichthofen,1892·5·2—1918·4·21)是一名被称为王牌中的王牌(aceofaces)的德国飞行员。他也是战斗机联队指挥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落最多敌机的战斗机王牌,共击落80架敌机之多。

里希特霍芬于法语区被称为“leBaronRouge”、“leDiableRouge”、“LePetitRouge”英语区称他为“RedKnight”(红骑士)和“RedBaron”德国将RedBaron翻译为“derRoteBaron”这个绰号于德国国内广为流传。

里希特霍芬出身名门,身世高贵,武艺高强,相貌英俊,性格坚毅,办事果敢,技艺不凡。凭着标准的骑士风度、盖世无双的战功以及他那独特迷人的作战风格征服了无数人的心引,也包括痛恨他的敌人。

他驾驶着那架使其得名的“红色男爵”大红色阿尔巴特罗斯三翼战斗机席卷整个西线战场,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四处滚动,给敌人带来痛苦、恐慌、惊悸和战栗,给自己人带来欢乐、喜悦、慰藉和自信。里希特霍芬奇特而巨大的魅力使他成为人类空战史上最负盛名的空中英雄,没有之一。

曼弗雷德·冯·里奇特霍芬于1892年5月2日出生在德国布列斯劳(现在是波兰境内的沃洛克劳市)他于1918年4月21日在索姆河上空阵亡,年仅25岁。他被德国公众称为红色飞行员,而在英国的宣传机器中,他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红男爵”各国媒体把他看作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理想、憧憬与现实。

曼弗雷德·阿尔贝里希·弗瑞赫·冯·里奇特霍芬是普鲁士贵族阿尔贝里希·冯·里奇特霍芬少校和他的妻子库宁古德所生,“里奇特霍芬”是“公正廉明”的意思,这个姓氏早先由神圣罗马皇帝列奥波德一世赐给他的家族。

曼弗雷德是少校的3个儿子中最年长的(他上面还有一个叫伊尔丝的姐姐)在军国主义的德意志帝国教育制度下,曼弗雷德11岁即进入霍尔施泰特的少年军校接受军事训练,后被推荐到皇家陆军学院深造。

曼弗雷德是一个出色的运动员,他头脑清晰、文化成绩亦十分优秀,甚至考得奖学金。他在军校里显示出卓越的马术天赋,这也是他日后进入骑兵部队的一个契机。1911年4月,曼弗雷德毕业后被分配在第1枪骑兵团(“亚历山大三世”团)——一支以血红色作为标志的精锐部队。1912年他晋升少尉,此时曼弗雷德只有19岁而已。

不走运的是在二十世纪初,骑兵部队已经明显落伍。马克沁重机枪的发明使得骑兵失去了机动作战的天地,堑壕战、阵地战成为地面战斗的主流。当1914年欧战全面爆发之后,曼弗雷德希望在新兴的航空领域再度挑战自我。

于是他在1915年进入航空战斗群,由于训练仓促无法让他独立飞行,曼弗雷德在天上的第一个差事是当侦察员。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