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1917-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室内一片静谧,高尔察克抱着脑袋内心在痛苦的挣扎和纠结,王庚则又点着了一根雪茄烟,默默的抽着雪茄瞅着边上的全俄最高执政官。

“GUN阁下,当初您把我的国库里的黄金拉走的时候,您可是答应给我和我的政府十个整编师的军火装备的,这事您不能说变就变吧?如果能再武装起三十万自卫军,我们就是靠自己的力量,也能打到莫斯科去!”高尔察克终于抬起头来,显然内心做了决定和选择。

“我欣赏您的勇气,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如果您打算一意孤行单干的话,第一我希望您能成功,第二,我希望您能早日醒悟过来,重新回到协约国大家庭的怀抱里来,按着联军的统筹规划去走,那十个师的军火装备,既然我答应过您,自然不会食言!不过国内美式军火的产能远远不足,这会儿连国内的参战军部队都还没有完全装备上新式装备,联军这边日本军队也还用着日式装备,不过为了表示我个人对您的支持,乌法战役中缴获的苏俄红军的武器装备特别是步枪,可以挑一部分移交给您的部队,弹药就要您自己多想想办法,莫辛纳甘步枪的子弹我们也没有生产和库存。”王庚叹了一口气,话里话外却又透着对高尔察克的同情和支持,一番话说的全俄最高执政官差点以为这厮松了口答应自己和苏俄红军打下去,接着高尔察克很快回过味来,这是王庚个人对自己个人的支持,并不代表协约国联军对全俄临时政府政策和态度的改变。

果然,王庚接下来的话让高尔察克刚热乎了两下的心又变得冰凉,“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缴获的苏俄红军的武器装备中,我给您凑满够武装十个俄国师的莫辛纳甘步枪和马克沁机枪,大炮我就没有办法了,这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一周内就可以用火车给您送到喀山去。不过,之后,可就要靠您和您的部下自己努力了!粮食什么的,我们还会尽我们所能,向您提供一部分,不过大头估计还得您自己想办法解决!”“协约国联军将单独和莫斯科的苏俄政府谈判停战,当然,仅限于联军此刻控制区域,我打算以伏尔加河中段的喀山为分界点,您和您的部队的军事行动,仅限于喀山和伏尔加河上游区域,苏俄红军也同样,越界我们就会作出必要的反应,您明白我的意思么?”王庚皱着眉头把自己的B计划透露给了全俄最高执政官,这件事之前他和宇都宫太郎就商量过,高尔察克和他的自卫军不碰的头破血流,是不会放弃战争的,那就让高尔察克和莫斯科继续打下去,卡马拉河以南的伏尔加河右岸乌法大平原,却不会再重新交还给高尔察克政权。

一个新的乌法自治政府将很快像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西伯利亚自治政府一样成立起来,并和莫斯科达成停战协议,双方以伏尔加河为界,左岸从喀山到萨拉托夫为苏俄控制区,萨拉托夫—库尔斯克以南包括察里津地区,都将归联军所有,当然,可以再成立一个新的萨拉托夫—察里津自治政府作为和乌法自治政府一样的傀儡。

第五百零四章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了

1918年7月14日22:25乌法联军司令部“GUN,按您的说法,您和您的联军是要抛弃我和我的政府么?”高尔察克脸色铁青,左手不自觉的攥住了腰间的佩剑剑柄,眼神既惶恐又失望。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我个人很愿意继续支持您为俄国和俄国人民而奋斗下去,但是协约国交给我的任务就是打通东线战场,和德奥作战,抓住这头蛮牛的尾巴把它从西线牵回来。这是我的首要任务也是我的最高使命,我万里迢迢从中国到这儿来和您并肩作战,不是只为了消灭布尔什维克来的,德奥才是协约国和我的目标,现在您和您的政府一意孤行要脱离协约国的架构自行其事,那短期来看,至少在明面上我们不能继续公开支持你们和苏俄打下去!”王庚这话说的也是相当恳切,话里话外还留了不少惹人遐思的念想,显然,如果高尔察克真的一帆风顺把苏俄政权推倒的话,没准协约国到时候还得站出来说,我们一直在默默支持着高尔察克和他的政府,要不然他哪来的武器弹药和粮食把战争进行下去?

高尔察克闻言在肚子里暗自嘀咕,尼玛,谁不知道你们中日联盟打着协约国的旗号,其实干的却是瓜分俄国的心思,一晃眼半年多功夫,远东和贝加尔湖东被中国人收回了,西西伯利亚变成联军托管地了,这会儿连乌法都要弄过去,谁信你们下次是不是胃口大到要把伏尔加河左岸也搞到自己手里?

其实王庚还真没那个心思,协约国中的英法美是绝对不会坐视中日同盟侵吞和瓜分俄国的欧洲核心部分的,伏尔加河差不多就是底线,中日同盟后虽然已经成为亚洲当仁不让的霸主,但是就算是亚洲霸主也不行,按理说乌拉尔山脉就是协约国的底线。

欧亚大陆本来就以乌拉尔山脉为界,所以中日同盟一口气吞下了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西伯利亚,协约国各方虽然眼红心热着急的不行,但想想也就捏着鼻子默认了,要中日两国万里迢迢杀到欧洲去跟德奥厮拼,不给点甜头谁给你干?

依着王庚主导下中日两国政府内部秘密磋商的结果,中日同盟在西边作战的第一目标是巩固乌拉尔山脉以东,确保西西伯利亚一直到贝尔加湖西这片土地从此就归了中日同盟,至于两国之间具体怎么分赃,日后再议。

反正,这块中日同盟在北面的新开拓疆域是一笔糊涂账,西西伯利亚就算划归日本,和日本本土还远隔千山万水,中国的北方联邦自治区铁定是中国的,还卡在中间,要是日后一个不高兴两国闹了纷争,西伯利亚大铁路这动脉被中国一掐断。

西西伯利亚这块飞地怎么都没法继续呆在日本的版图里,当然,中日既然已经全方位同盟,很少还有人还去想,万一日后两国翻脸了怎么办?

这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泱泱中华大国当惯了,虽然满清后来腐朽不堪,咱被西方和小日本欺负了那么几十年,可这会儿咱们不是复兴了么,甭管国内各派势力怎么搞议会政治—斗争还没见最后的分晓,可对外政策那是板上钉钉不会大变的。

中国国力虽然还羸弱,可先军政治下有了一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军队—中国参战军做坚强后盾,特别是日本也低下头委委屈屈的像小媳妇一样加入了中日同盟的大家庭,这会儿谁敢惹中日同盟?

将来真能挑战中日同盟的,无非是欧洲和美国,可欧洲自己就从来没有统一过,几艘战舰放几门炮就能侵略中国的历史已经彻底一去不复返了,至于美国?美国在美西战争之后已经彻底放弃了领土的扩张,中日同盟是美国在亚洲对抗欧洲势力的亲密伙伴和最大的潜在市场。

美国就算有一天真的在海上成为中日同盟的敌人,也得20年后再说,这会儿,没人敢惹中日同盟,所以中国人压根不认为日本哪一天活腻味了要跟中国再翻脸。

日本因为不是个大陆国家,在见识了欧战中大陆国家动不动几百万人动员上千万军队厮杀那么多年之后,中日同盟为日本打开了一扇从来未曾看见过甚至想过的窗户,在中日同盟之前,日本一直以中国为假想敌和最大的潜在的敌人,以及瓜分对象,结果把自己搞的气喘吁吁怎么都觉得压力太大不堪重负,一直喘不过气来。

等在王庚的压迫和主导下,日本和中国建立的全方位的同盟之后,这下不得了,日本发现世界对自己简直太大了,现在别说英美德奥,就是美国人都不敢轻易对自己说不了,中国源源不断的低价石油供应,以及工业化过程中中国那巨大的铁路、矿山、公路、工厂、设备的需求和市场,以及丰富的战略资源,让日本简直从勒紧腰带过了几千年苦日子的穷棒子一下成了暴发户了。

日本的有识之士自然忧心如焚,本来中日两国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这么中日一路同盟下去,日后只有中国没有日本了,日本的文化传承怎么办?日本人还叫日本人么,可想归想,没人敢站出来大声疾呼,和中国同盟对日本来说就像吸毒,一旦上瘾,再想撂挑子单干,难上加难。

一直一来牛叉的不行的日本陆军在中国陆军跟前,彻底歇菜,除了甩着三八枪单兵比劈刺,日本老兵或许还比中国参战军那些军龄一年不到的士兵要强一些,其他个方面全面落后,枪法双方不相伯仲,日本老兵的枪法是靠长期入伍的军龄熬着练出来的,中国参战军的枪法则是靠短期内大量的实弹射击给喂出来的。

要说体能,双方不相伯仲,可中国兵源的身体素质和个头比日本军人要强,而且在抗洪抢险和水利工程上练出来的那把子力气,用在挖工事修掩体上一点不输日本老兵,而且中国军人屁股上人手一把M1911勃朗宁自动手枪,所以短兵相接和肉搏中中国军人除非打光了步枪和手枪的子弹,否则他们根本不屑于和敌人拼刺刀。

日本千万不能干傻事,中日既然戮力一心全方位同盟了,那就一步一个脚印把未来的路一起走好,一旦双方翻脸,对日本来说就是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这是绝大多数真正了解中日两国底蕴和实力的日本人的想法。

王庚这么一表态,高尔察克知道,除非自己低头,否则这乌法大平原就不再是自己全俄自治政府的治下了,可放弃乌法战役胜利创造出来的大好时机,就此和布尔什维克罢兵停战,从道义上说,这是对追随自己的人的背叛,怎么能和布尔什维克妥协呢,多少贵族、大资本家、地主和富农被对方当狗一样给屠杀了,有传言甚至沙皇一家都已经被布尔什维克秘密杀害了!

高尔察克是个军人而不是政客,否则他绝不会在没有协约国支持和认可的情况下要自己单干,在高尔察克看来,指望联军把布尔什维克消灭了当然好,可现在对方不肯,而且就算联军愿意出兵继续打下去。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还担心到时候又像乌法大平原一样,等把苏俄红军打跑了,这地盘又落入了联军手里,到时候不管他们扶持的傀儡自治政府叫什么名目,事实上当家的还是协约国联军。

这就有点像与虎谋皮和饮鸩止渴,到头来没准真是一场空,好在中国王显然对自己个人还是相当不错,既然能给十个师的武器装备,又愿意匀一部分粮食,只怕王庚心里未尝不希望自己真能打赢了。

这么想着,高尔察克渐渐也能理解王庚站在协约国联军立场上的苦衷,既然协约国决定为了抢时间尽快把手伸出去能揪住德奥这头蛮牛的尾巴,而决定要暂时和莫斯科停战,那么,表面上必然要跟自己的全俄自治政府划清界限保持距离,要不然苏俄哪能接受,一边停战一边还在揍我们怎么行?

就让协约国和联军看看自由俄国的自卫军同样是一支不可侮的力量!高尔察克拿定了主意,便点了点头,向王庚伸出手来道,“只要协约国能在我们危难的时候,拉我们一把,我就答应你们,以卡马河为界,南边归你们,我不管您是打算成立乌法自治政府还是萨马拉自治政府,反正我的部队不会过南边来,我们要一路向西打到莫斯科去!您答应的粮食和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什么时候可以运到喀山?还有,乌法联军中的俄国部队和苏俄红军的战俘能不能都给我?”高尔察克显然是想多捞一点实力就多捞一点!

王庚闻言哈哈大笑,站起来拍了拍全俄最高执政官的肩膀道,“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俄红军的战俘我肯定不能给你,他们是向联军投降,不是向您的自卫军投降,而且之前你们双方作战时杀的你死我活结下了深仇,一时半会可不好消化!”“那8个师的乌法第一、第二集团军的俄国部队呢?”王庚大手一挥道。

第五百零五章察里津不可思议

1918年7月14日23:00莫斯科克林姆林宫“这乌法联军办事不地道啊,急赤白脸的限我们午夜前答复,结果我们的回复发过去了,对方的回复就不过来了?难道他们又在耍什么鬼花招不成?”说话的是布哈林,苏俄中央委员会在莫斯科的这几个大佬最近几乎吃住都在克林姆林宫,还不是被乌法战役和联军给闹的?

虽然在苏俄中央委员会内真正的大佬只有两个半,一个是苏俄中央委员会主席乌里扬诺夫,一个是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剩下的半个,则是小个子领袖的亲密战友,年仅33岁的中央委员、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斯维尔德洛夫。

不过谁担心万一自己不在的时候,中央作出个什么决定和自己有关联那可就没处喊冤去,这会儿,已经内定为新组建的伏尔加河军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伏尔加河方面军司令员的斯维尔德洛夫,正和内定给他当政委的加米涅夫两个人在会议室的一角讨论着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展开。

捷尔任斯基则又去了电讯室守着电台,之前给乌法联军的回电以及给察里津和南方面军的回电发出去至少都快1个小时了,结果两方面都悄无声息,一点回音没有,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都有点坐立不安,捷尔任斯基见状站起来,默默无闻的又去电讯室等电报去了。

季诺维也夫这会儿精神劲倒足,凑在斯维尔德洛夫和加米涅夫身边,一起帮忙出着主意,三个人窃窃私语不时还小声争论。

显然,未来的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将成为苏俄红色政权在东线的擎天柱石,怎么把队伍捏合组织起来,还要武装和发展壮大,守住伏尔加河沿岸,挡住敌人随时可能发起的攻势,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还要发起反攻,千头万绪,这挑战对斯维尔德洛夫和加米涅夫来说,其实大的惊人。

“列夫·达维多维奇,你说察里津方面为什么迟迟不回电,难道约瑟夫同志敢冒大不讳,真敢拒绝中央委员会的调令?”乌里扬诺夫背着手走到托洛茨基跟前,忍不住问道。

“这个么,我看不会,毕竟我们是以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名义调他和布勃诺夫一起回莫斯科来述职和参加会议,为了让他顺利启程,在电报里我们还充分肯定了之前察里津电报里对联军作战方式的分析和研究!不但如此,我们在电报里也说了,中央很赞赏察里津和南方面军同志那种永不被困难吓倒,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勇敢的精神的宝贵品质!”托洛茨基微微摇着头,显然不认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接到这样夸奖自己的电报还能嗅出一丝不详的味道来。

“说的也是,我们在电报里还正式表了态,具体是怎么说来着?”乌里扬诺夫喃喃自语的道。

“我们在电报里表态,认为察里津和约瑟夫同志提出的,尽快建立伏尔加河军区和伏尔加河方面军的建议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中央认为这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次召开中央委员会紧急会议时将正式就这个提案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因此要求所有中央委员尽快赶回莫斯科参加会议!”之前发给察里津和约瑟夫的电报就是托洛茨基起草的,这厮随口就复述了一边,为了把约瑟夫哄回莫斯科来,这份电报就差没敲锣打鼓的把约瑟夫和察里津夸上天去了,要是这都没法把那个格鲁吉亚小个子哄回来的话,那只能派捷尔任斯基带契卡亲自跑一趟了。

“察里津回电了!”捷尔任斯基拿着电报稿匆匆推门进来,一头的大汗,要说这厮瘦成这样,在7月中旬莫斯科的夜里,20度都不到的气温下,整出一头汗来,显然这份电报的份量不轻。

“怎么说的?”会议室内的中央委员们第一时间抬起头来,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道。

“还是我来念吧!”布哈林一个箭步上前,兜手就抢过了捷尔任斯基手里的电报稿,这个动作显然对布哈林这个宣传人民委员、《真理报》主编来说,已经操练的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布哈林把电报稿拿到光亮处,清了清嗓子,念了起来:北高加索军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暨南方面军前敌军事委员会致莫斯科中央委员会并最高军事委员会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莫斯科来电已经收到,察里津和南方面军的通知对莫斯科的褒奖感到相当欣慰,不过对于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一事,如只为了讨论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组建成立事宜,似乎无此必要。

察里津和南方面军的各项工作和任务都相当繁重,如果一定要派人回莫斯科参加会议的话,建议可以让察里津苏维埃主席安德烈,谢尔盖耶维奇·布勃诺夫先回莫斯科。

至于我本人,由于叶戈罗夫第九集团军在伏尔加河右岸的损失,消息似乎已经传到了顿河和北高加索的自卫军那里,根据情报,顿河流域的自卫军很可能在邓尼金的带领下第四度对察里津发起进攻。

4、为了尽快的武装和建设伏尔加河方面军,我们认为莫斯科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德奥同盟国购买或者获得不少于20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并且,机枪、大炮、高射炮需要优先获得并提供。

此外还有大量高射炮,新的方面军需要大量的防空武器以抵消河对岸联军的空中优势,当然,如果可能,我们同样需要大量的装甲车,如果能弄到的话!

5、关于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的领导人选,虽然我多次推辞,但察里津和南方面军的同志依然认为,中央委员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是担任伏尔加河军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最佳人选,而伏尔加河方面军的司令员职务,也可以由他来兼任!

除此之外,这里的同志,包括我本人,一致推荐,克里门特·叶弗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同志可以胜任伏尔加河军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军事委员,同时兼任伏尔加河方面军前敌军事委员会军事委员。

当然,同志们推荐原南方面军司令员瑟京同志可以胜任伏尔加河方面军的参谋长,他的军事指挥经验将给新的方面军以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伏罗希洛夫同志的政委可以接替他的集团军司令员的职务,而原来方面军的参谋长吉季斯同志,可以担任一个新组建的集团军的司令员,切尔纳温的政委也可以担任一个新组建的集团军的司令员。

另外,如果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和他的政委夏坚科能顺利撤回伏尔加河左岸来的话,我们建议在伏尔加河方面军下新组建一个骑兵集团军军,而布琼尼同志将能很好的胜任这个职务,他的勇猛无畏和善用头脑的作战和指挥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我们依然认为,新组建的伏尔加河军区的领导人,应该得到莫斯科中央委员会的授权,比如,授予他副外交人民委员的头衔,使得他在全面领导军区,指挥方面军作战的同时,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作出一些涉及外部的决定或者政策,这样能保持极大的灵活性。

总而言之,我们本着对主义和事业负责任的态度,作出以上的建议和推荐,希望得到你们的认可和接受,当然,是在莫斯科中央统筹考虑和安排的情况下!

无论如何,我们一如既往的尊重并服从莫斯科中央委员会和最高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北高加索军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暨南方面军前敌军事委员会主席及军事委员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于察里津致莫斯科1918年7月14日22:50。

第五百零六章内讧绝对不行

1918年7月14日23:15莫斯科克林姆林宫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从察里津发来的回电被布哈林阴阳顿挫的念完之后,乌里扬诺夫听的气的肺都快炸了,背着手在豪华宽敞的大会议室里团团乱转,嘴里爆发出一连串含混不清的嘟囔和斥骂。

而托洛茨基也是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的背着手,看着窗外夜色下的莫斯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真是见了鬼了,约瑟夫以为他是谁,就这么伸着手向中央和党要这要那,安排这安排那,我看约瑟夫是个人自我膨胀彻底昏了头了!捷尔任斯基,你带一组契卡队员,要办事精干绝对可靠的,今晚就坐专列去察里津,把约瑟夫和布勃诺夫给请回莫斯科来!”苏俄中央委员会主席气急败坏的停在捷尔任斯基跟前,挥舞着手臂叫嚷着,边上布哈林也帮着起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说的对,我们早该下决心了,不用霹雳手段,不显出雷霆万钧的力量,要是随便那个地方的领导人都跟约瑟夫一样这么干,那我们别说打垮高尔察克和自卫军,我们自己就先彻底四分五裂的垮台了!”斯维尔德洛夫和加米涅夫这会儿倒沉得住气,紧抿着嘴都不出声,只看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这俩大佬怎么打算,毕竟他们俩算苏俄中央处置约瑟夫同志事件中的既得利益者,这时候就是为了避嫌也没必要再像之前那样急吼吼的冲在前面当急先锋。

没等捷尔任斯基答应,季诺维也夫这时候却站出来反对,“主席同志,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我认为在处理察里津和约瑟夫同志的问题上千万要慎重,现在绝不是轻易动用契卡对付党内一个中央委员的时刻,何况,察里津和南方面军的力量占了东线苏俄红军的三分之二强!”“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苏俄政权和党内自己内讧和分裂的话,只会断送我们伟大的事业,顿河和北高加索的自卫军虽然三次进攻察里津失败,但依然环伺在侧虎视眈眈,随着乌法战役我们的失利,喀山方向的高尔察克和顿河—北高加索方向的邓尼金很有可能蠢蠢欲动再次发动新的攻势!”“我坚决反对和察里津方面硬来,一旦咱们布尔什维克和苏俄红军自己都发生内讧,那对下面的干部群众我们怎么交代?难道把察里津和约瑟夫宣布为叛乱分子?把南方面军宣布为叛军?这行不通,万万不可!”季诺维也夫显然情绪很激动,在他看来,党内的问题、约瑟夫个人野心的问题,绝对不能被扩大为路线斗争问题和布尔什维克内讧,这是底线!

“可是发电报召约瑟夫回莫斯科他死活不来,我们还能怎么办?下面的事情怎么进行?咱们既然决定先和乌法联军停战,割让萨拉托夫—库尔斯克以南包括察里津地区,不解决约瑟夫的问题,这事怎么推进?乌法联军打过来怎么办?”布哈林同样情绪激动的挥舞着手臂嚷嚷,在他看来,让捷尔任斯基带契卡过去单刀直入演一处鸿门宴,趁着开会宣读中央命令的功夫,一举拿下约瑟夫,这事就妥妥的解决了,布哈林并不认为伏罗希洛夫和切尔纳温这两个集团军司令就敢带着队伍叛乱!

要说叛乱,加入布尔什维克时间不久的瑟京和吉季斯这俩前沙俄将领搞叛乱还差不多,问题是,瑟京是托洛茨基一手扶持和提拔起来重用的军事专家类型的指挥员,要是军事委员约瑟夫被拿下,这位被架空了的南方面军司令员应该乐见其成才是正理。

捷尔任斯基也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他的契卡即使是那么的铁血无情,在肃反中以霹雳手段消灭了很多被认为是隐藏在内部的敌人,可要他带契卡去对付一个手握重兵执掌一方大权的中央委员,尤其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这样强势的领导人,捷尔任斯基觉得自己背后是一身冷汗。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你有什么问题,怎么一脑门子汗?这事情非你亲自出马不可,简直是气死我了,中央委员会三番五次都召不回一个中央委员回莫斯科来述职,这还是我们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的领导干部么?约瑟夫这件事中央绝对不会再委曲求全,必须照中央委员会集体通过的决定办!”“从现在开始绝不妥协!”乌里扬诺夫狠狠的挥舞了一下手臂,眼神锐利的盯着捷尔任斯基道。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您说的当然不错,任何一个中央委员都不能把个人的意志凌驾到组织之上,不能跟党和中央随便伸手要这要那的,可约瑟夫是老资格的布尔什维克,南方面军又是苏俄红军的重要力量,这事……这事我觉得还是要慎重!”捷尔任斯基不敢直视乌里扬诺夫的眼神,低着头小声嘟囔着道。

乌里扬诺夫盯着捷尔任斯基瞅了半天,腮帮子咬的嘎巴嘎巴响,捷尔任斯基开始还躲着苏俄中央委员会主席的眼神,最后躲不过干脆挺起胸膛,小声道,“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契卡和我个人执行中央委员会的命令从来不打折扣,但是,察里津和约瑟夫这件事情,请您务必再多考虑一下,一定再考虑一下,契卡和我个人为了布尔什维克事业绝对不会害怕牺牲,但约瑟夫和察里津,还有南方面军,可是我们布尔什维克自己的同志啊!”“列夫·达维多维奇,您怎么看?捷尔任斯基同志有顾虑,这让我很意外,很意外,当然,察里津方面约瑟夫同志的基础很牢,动用契卡是不得已而为之,除此之外,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乌里扬诺夫一脸苦恼的转过来征询托洛茨基的意见。

“捷尔任斯基同志的意见值得考虑,我一贯不赞成在布尔什维克党内轻易使用契卡这样的力量,当然,捷尔任斯基同志和他领导的契卡在肃反工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纯洁了我们的队伍,消灭了我们的敌人,但是,在我们自己内部,特别是对布尔什维克党内,使用契卡这支力量越谨慎越好!”托洛茨基说到这里停下来沉吟了一下,见众人都望着自己,捷尔任斯基瞧着自己则几乎已经是在求助的眼神,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叹了口气,挥着手道,“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我建议是不是可以这样,以苏俄中央委员会和最高军事委员会以及你我二人的名义,再给察里津的约瑟夫同志发一份电报,告诉他,察里津方面的同志和他本人提出的建议以及推荐名单,将成为苏俄中央委员会紧急会议讨论成立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的重要参考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要求约瑟夫和布勃诺夫同志,收到电报后尽快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好了,明天一早就坐火车赶回莫斯科来,这一点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所有中央委员必须接受苏俄中央委员会的领导,服从中央委员会的决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托洛茨基皱着眉头说了自己的想法,捷尔任斯基闻言显然松了一大口气,要真被乌里扬诺夫逼着去察里津逮捕约瑟夫的话,契卡领导人不觉得自己有多大成功的希望,这种情况下,要么捷尔任斯基被约瑟夫在察里津策反站到他那边去,要么,就得作为莫斯科的替罪羊牺牲在察里津的土地上,契卡们多数会被伏罗希洛夫的手下打成马蜂窝!

“如果那个约瑟夫继续抗命不来莫斯科呢?”布哈林阴森森的替大家问出了心头的疑虑。

“那也不能动用契卡的力量硬来,我们依然可以召开中央委员会紧急会议,正式作出处理约瑟夫同志的决定,当然,必须把约瑟夫同志本人和察里津以及南方面军的同志区分开,我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