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1917-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九十四章军区和方面军人选
1918年7月14日21:30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苏俄中央委员会主席把皮球踢到了最高革命军事委员主席托洛茨基的脚下,态度不可谓不诚恳,显然之前在达成调整约瑟夫同志的职务问题上,托洛茨基算是和乌里扬诺夫携手唱了一次双簧,而在战俘问题上,双方也最终取得了妥协。
那么现在,拟成立的伏尔加河军区和伏尔加河方面军的人选,则成为中央委员会内各派势力瞩目的焦点,在乌里扬诺夫看来,先发受制于人,后发才制人,何况,托洛茨基本来就是主抓军事的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由他先提出人选,自己再审慎斟酌平衡,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乌里扬诺夫这么一说,托洛茨基沉吟不语,边上斯维尔德洛夫、加米涅夫的眼神却都亮了起来。
斯维尔德洛夫既是苏俄中央委员会组织人民委员,又是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这厮上次去接任南集群司令员结果空跑一场,按理,斯维尔德洛夫来领导将要成立的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是顺理成章的最佳人选。
虽然讨论的是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的领导人选,但在座的诸位中央委员都心知肚明,这个人选如果不能从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话,到时候发现被诳回莫斯科的约瑟夫同志暴走的可能性相当大,一定要选出一个至少让约瑟夫也哑巴吃黄连没法与之争的人选来。
如果是本着让察里津方面和约瑟夫同志无话可说的立场出发,东方面军的司令瓦采季斯和南方面军的司令瑟京的资历和威望都还不足,瓦采季斯还好一点,起码已经成为苏俄中央候补委员,瑟京的资历则差的远,而这两人都还属于军事专家类型的前沙俄将领出身。
托洛茨基任主席的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成立于1918年3月4日,在王庚前世,这个苏俄军事统帅部要到1918年9月2日才被新成立的苏俄革命军事委员会取代,而在这之前,各地方军区和方面军却已经各自成立了自己的革命军事委员会。
一般情况下,一个方面军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将由一个司令员和至少两名革命军事委员军事委员组成方面军最高领导层,所有重要命令必须由军事首长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共同签署才能生效。
约阿基姆·约阿基莫维奇·瓦采季斯1873年出生于拉脱维亚,这厮沙俄军事院校正经的科班出身,欧战时在东线指挥一个拉脱维亚步兵师。
瓦采季斯指挥的这个步兵师是苏俄红军从沙俄旧军队里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支成建制的队伍,拉脱维亚农场雇工、工人、贫农们痛恨波罗的海沿岸的贵族。
而沙皇就利用他们这种社会仇恨对德国作战,所以拉脱维亚步兵团是沙皇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1917年二月革命后,拉脱维亚步兵师几乎全部布尔什维克化了,在十月革命中瓦采季斯指挥的这个师起了重大作用。
在托洛茨基看来,瓦采季斯精明强干,积极,足智多谋,在粉碎左派社会革命党暴—动时大显身手,在他的指挥下,把几门小炮布置在阴谋者司令部对面,只用了两、三发直射——为的是威慑而不要杀伤——就把暴徒吓得四散奔逃。
东方面军第一任司令员,被托洛茨基称为冒险之徒的左派革命党人穆拉维约夫在东线叛变失败后,瓦采季斯接替了他的东方面军司令员的位置。
与别的出身于沙俄军事院校的旧军官不同,瓦采季斯没有在革命的漩涡中惊慌失措,即使身处困境,他也朝气蓬勃地努力奋斗。他不断地号召、鼓励、下命令,甚至在没有完成命令的希望时也仍下命令,在托洛茨基看来,瓦采季斯是旧军人转投布尔什维克阵营后焕发青春和力量的典范。
而被加入布尔什维克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凭借在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建立的功勋,凭借在今年一月流血事件中驱散立宪会议镇压左派社会革命党人暴—动的贡献,3月份瓦采季斯被选举为苏俄中央候补委员,这是沙俄旧军人出身的红军将领中,截至目前在党内担任的最高职务。
托洛茨基对瓦采季斯的才华相当钦佩和欣赏,并且从不怀疑这个家伙对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忠诚,瓦采季斯表现的也可圈可点,他不像其他“专家”最怕逾越自己权限,而瓦采季斯则相反,他在心血来潮时竟发布法令,忘记了人民委员会和全俄中央委员会的存在。
在王庚前世,一直要到大约在一年之后,瓦采季斯受到指控,说他居心叵测、关系复杂,托洛茨基在苏俄中央的压力下才不得不撤换他,但在这些指控中没有任何重要的罪证,瓦采季斯在前世,同样死于1938年约瑟夫搞的大清洗。
如果没有东方面军南集群在乌法战役中的失败,对托洛茨基来说,苏俄中央候补委员、东方面军司令约阿基姆·约阿基莫维奇·瓦采季斯是执掌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的第一人选。
但是乌法战役中东方面军的主力损失了五分之四,而南方面军此刻保留下来的力量则是东方面军的一倍,加上连续三次保卫察里津战役的胜利,约瑟夫一手打造的南方面军的势力和他们的诉求,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才能把事情向前推进。
特别是在中央准备调整察里津的领导班子,把约瑟夫调回莫斯科另行安排工作的情况下,这种时候让东方面军司令员瓦采季斯来指挥整合了东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两个方面军主力的新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显然无法服众。
更何况瓦采季斯这厮在东方面军司令员任上,似乎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一直被盘踞在喀山的高尔察克死死的压制,无法发起攻势和取得进展,或者说,高尔察克是瓦采季斯命中的克星?
托洛茨基沉吟不语,一时有点犯难,按说如果瓦采季斯执掌伏尔加河军区和伏尔加河方面军不能服众的话,下面方面军和集团军里再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从中央选,而苏俄中央委员里既然约瑟夫已经被排除在外的话,剩下那个布勃诺夫显然更不行。
南方面军中伏罗希洛夫和切尔纳温这两个集团军司令是绝对不会接受布勃诺夫这个乌克兰狂人来再次领导他们的。
那么剩下的人选就只有斯维尔德洛夫和自己,而自己作为全俄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军事统帅,自己下放自己去领导一个方面军和军区显然不合适,虽然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保卫苏维埃的钢铁长城,但自己显然不能轻易离开莫斯科和中央。
看来,乌里扬诺夫同志早看出了这一点,除了斯维尔德洛夫同志,还有谁更合适?
斯威尔德洛夫只有33岁,却从1912年起就已经担任中央委员,事实上,就去去年决定生死存亡的十月革命,由于之前乌里扬诺夫被临时政府克伦斯基通缉后隐居在外。
在前期真正筹备并组织领导了十月革命的,其实反而是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这一对搭档,所以斯维尔德洛夫既熟悉军事,又是托洛茨基之下名正言顺的军事副统帅。
而且斯维尔德洛夫这厮深得乌里扬诺夫同志的信任,显然此时此刻,这家伙是中央派去领导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的最佳人选。
“我建议派雅克夫·米哈伊诺维奇同志去组建和执掌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瓦采季斯和瑟京可以做他的副手,而伏罗希洛夫和切尔纳温可以担任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军事委员”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乌里扬诺夫闻言微笑着点了点头,把视线转向了被点将的斯维尔德洛夫,这边斯维尔德洛夫两样都是小星星闪闪发亮熠熠生辉,显然,在去当南集群的救火队员没成功之后,能一手统管两个方面军的前景让这位中央委员会内排第三号的家伙心潮澎湃不已。
“雅可夫·米哈伊诺维奇当然是个最好的人选,可是他是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平时要在中央做托洛茨基同志的助手统管全军,而且他还是人民委员会的组织人民委员,党务、组织和人事管理工作也相当繁重,这种情况下,斯维尔德洛夫同志是否能走得开呢?”加米涅夫终于忍不住,在托洛茨基提出方案,而乌里扬诺夫同志尚未正式决定之前,这厮跳了出来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第四百九十五章加米涅夫不简单
加米涅夫的反对显然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斯维尔德洛夫更是涨红了脸,这边乌里扬诺夫微微一怔,没有瞧加米涅夫,却把视线转到了托洛茨基这边,托洛茨基则一耸肩摊开了双手,回过来的眼神显然是在说,别看我,这事我也不知道,不是我要他这么说的。
“列夫·鲍里索维奇,您说的有一点是不错的,那就是雅可夫·米哈伊诺维奇在莫斯科和中央的工作的确很繁重,他既是中央书记处书记,又是人民委员会组织人民委员,还是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是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最重要的助手,可是,不派他去?那么还有谁?”接茬开口的居然是季诺维也夫,这厮一边摸出一支烟划着火柴点燃,一边饶有兴趣的问道。
斯维尔德洛夫这会儿脸色更难看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这俩个家伙根本就是在唱双簧,一问一答的,保不齐就是加米涅夫自己想去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过一把瘾,也不看看这都什么时候,这是苏维埃生死存亡的时刻,你以为是在过家家呢大家轮流掷骰子玩,轮到谁谁去?
其实,加米涅夫这厮在军事方面也不是个笨蛋,十月革命前这厮虽然和季诺维也夫一起反对过发动武装起义的决定,但之后他们还是和乌里扬诺夫同志消除了分歧并投身到起义的准备工作中去,事实上,十月革命前夜代表起义总指挥部向中央委员会汇报起义准备工作的,正是加米涅夫。
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1883年7月18日诞生于莫斯科一位铁路工人的家庭里,他父亲当时是铁路上的司机,后在彼得堡工学院学习,毕业后成为维尔纳省兰德沃罗沃车站附近一个小制钉厂的总工程师。
加米涅夫的母亲毕业于别斯土热夫女子学院,加米涅夫的父母都具有激进主义的倾向。加米涅夫上中学时,放学后常常到工厂里干活。工厂区的生活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记,1896年他随父母亲举·家迁到梯弗利斯(第比利斯)并进人第二中学直读到1901年毕业。
加米涅夫差不多是最早的一批布尔什维克党员,而且这厮一直深得乌里扬诺夫同志的喜爱,但加米涅夫每到紧要关头,却总是掉链子,比如在欧战开始后,乌里扬诺夫提出的反战策略就遭到加米涅夫的质疑。
搞笑的是,当初加米涅夫和一些布尔什维克成员在彼得堡附近的小村庄奥捷尔基召开党团和地方工作者会议上,讨论乌里扬诺夫《关于战争的提纲》时,结果与会者均遭沙皇政府逮捕。
彼得堡地方法院于1915年5月开庭审判加米涅夫等被捕者,尽管加米涅夫和一些布尔什维克代表,错误地谴责了列宁的提纲,但法院仍以“叛国”罪名将其流放西伯利亚土鲁汉,后又被迁往叶尼塞斯克附近的农村亚兰,最后被解到阿钦斯克。
而且由于加米涅夫受审时的表现不好,说白了就是没有表现出软弱和妥协的一面,没有布尔什维克那种为了信仰而坚贞不屈的表现,结果这厮受到了流放者的卑视和责难。
1915年7月,流放地大约十八名布尔什维克,包括四名中央委员,开会听取关于那次审讯情况的汇报。加米涅夫在被审判时的表现,一直受到乌里扬诺夫的严厉批判。
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管加米涅夫犯过几次错误,犯过多大的错误,事实上,在王庚前世,乌里扬诺夫对加米涅夫的信任从未真正动摇过,这就很有点像当年太祖在某会议上对发难要求更换军事领导人的某年轻的军团长大发雷霆,结果板子打到的却是30多年后的某国防部长的屁股上一样。
在王庚前世,加米涅夫是乌里扬诺夫生前就指定的《乌里扬诺夫全集》的出版负责人,这是苏维埃俄国首次出版《乌里扬诺夫全集》列宁在患病期间,把他的个人档案库交给加米涅夫,这个档案库后来发展成为弗·伊·乌里扬诺夫研究院,而由加米涅夫任院长。
同样在王庚前世,列夫·鲍里索维奇的同门老乡谢·谢·加米涅夫后来倒是当上了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东方面军的第三任司令员,而斯维尔德洛夫因为西班牙流感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1919年3月就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不过此刻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加米涅夫还只是东方面军第三集团军的参谋长而已,在王庚前世,这个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加米涅夫日后不但接替了瓦采季斯的东方面军司令的职务,还在瓦采季斯之后接替了全俄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职务。
不过全俄武装力量总司令这个名誉职务理论上可以指挥苏俄全部武装力量,但实际却是个虚职,没有托洛茨基这个后来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点头,啥事情都办不成!
此刻,中央委员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按耐不住,等季诺维也夫这么一问,这厮就忙不迭的自告奋勇,表示愿意代替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去伏尔加河军区和伏尔加河方面军工作,让斯维尔德洛夫在莫斯科中央能更好的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苏俄中央委员会的政治局在王庚前世,要等1919年3月才成立,所以此刻,没有政治局委员这一说,苏维埃俄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人民委员会,而布尔什维克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则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在一月流血事件之后,特别在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发动叛乱掀起全面内战之后。
苏维埃政府基本已经是布尔什维克一党独大的格局,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委员会实际是一套人马的挂着两套班子的招牌而已。
加米涅夫不但提出了反对意见,居然还自告奋勇要替斯维尔德洛夫去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工作,这大大出乎在场众人的意料,本来乌里扬诺夫和斯维尔德洛夫都以为这厮要推举托洛茨基去兼任这个职务,没想到这厮信心满满自己跳出来拍着胸脯说就是他自己去干!
乌里扬诺夫带着询问的眼神再次转向托洛茨基,而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显然正在皱着眉头思索,这么看来,的确是加米涅夫这厮自己的主意,连托洛茨基也毫不知情。
一时间大会议室陷入了冷场,每个人都在琢磨加米涅夫到底想干什么,只是单纯的想替斯维尔德洛夫分担重任呢,还是托洛茨基这一派对乌里扬诺夫同志这一派插手地方军区和方面军抓军权企图的一种强硬阻截?
“列夫·鲍里索维奇,我欣赏您自告奋勇的勇气和自信,不过,这是要去前线领导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军区和方面军和敌人作战,不是在《真理报》写文章,也不是在中央委员会做报告,您既不是军人出身,也没有接受过军事院校的教育,更没有带领部队上过战场”适时出声的布哈林鼻子里轻轻的哼了一声,不怀好意的道,“您要真能胜任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的职务那感情好,可我怎么瞧着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在战场上对地斗争那是血与火的较量,是要提着脑袋上阵的。托洛茨基同志和斯维尔德洛夫同志都有领导指挥军事部队作战的经历,他们都曾经坐着铁甲列车在各个战场之间来回奔走指挥作战,您不会真认为您可以代替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去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吧?”布哈林的语调虽然有点调侃和阴阳怪气,但话说的并不过分,加米涅夫当年在莫斯科大学攻读的是法律系,算起来得是布哈林的学长,布哈林比他小五岁,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也晚五年。
不过在布哈林这个恃才傲物的家伙看来,加米涅夫比自己也就是资格老一点,革命的动机既可疑,立场又太软弱,所以布哈林对加米涅夫这个学长和前辈毫无尊重。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别忘了去年十月武装起义的筹备工作是我协助托洛茨基和斯威尔德洛夫同志一起完成的,我同时还是武装起义总指挥部军事委员会成员,瓦采季斯和瑟京同志和我都有过密切的协作,而军事方面,虽然我不敢说一定比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强,但绝对不是约瑟夫那种半吊子一窍不通的军事委员可以比的!”如果站出来反驳自己的是乌里扬诺夫或者托洛茨基,甚至斯维尔德洛夫的话,加米涅夫可没有足够的底气跟对方争下去,不过布哈林这个跳梁小丑一样的忽左忽右的后生,却从来没被加米涅夫放在眼里。
加米涅夫在布哈林面前当然有足够的资本,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在去年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主席,后来还任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基本上成为乌里扬诺夫同志在党内外的形象代言人。
而且就在此刻,加米涅夫不但是中央委员,还担任着莫斯科苏维埃主席,论党内地位和份量,绝对在曾经短暂窃取过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的布哈林之上!
即使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一起,在苏俄中央委员会内的政治立场属于中偏右,并且基本上已经跟托洛茨基的中间立场不谋而合形成一股势力,但在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本身都没有决裂而是选择了团结和合作的情况下。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在乌里扬诺夫心目中,依然是自己的同志,还是比布哈林和约瑟夫那样的野心家要更单纯更值得信任的一类人。
第四百九十六章尘埃落定的人事安排
1918年7月14日21:45莫斯科克林姆林宫“列夫·达维多维奇,加米涅夫的毛遂自荐您怎么看,您是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主席,而斯维尔德洛夫显然又是当事人之一,所以,还得先听听您的看法”乌里扬诺夫再次把皮球踢到了托洛茨基这边。
对乌里扬诺夫而言,斯维尔德洛夫和加米涅夫其实都是很好用的助手,要说起来还真舍不得把这两个人放出去。
如果让斯维尔德洛夫去伏尔加河前线,那么在莫斯科的苏俄中央委员会里,自己不但少了一个任劳任怨工作能力极强的助手,间接削弱了自己领导的左派的力量,尤其是在约瑟夫同志将要被打入冷宫好好反省和清醒清醒的时刻。
如果在莫斯科自己的派系中一下子少了两个中央委员的支持,那么自己在莫斯科领导中央委员会展开各项工作,势必会更容易受到托洛茨基领导的中右派的中央委员们的掣肘,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相比也会受到对方的牵制和影响。
可如果加米涅夫去伏尔加河前线的话,莫斯科苏维埃和苏俄中央委员会一摊子事也不好办,之前这一段时间的加米涅夫一方面要指导莫斯科苏维埃的事务,一方面也参加中央委员会的事务,被乌里扬诺夫称为“拉着两辆车的一匹非常能干的负重耐劳的马”而且,乌里扬诺夫作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他自己虽然奉行的是激进的左派布尔什维克政策,但加米涅夫身上那种在其他布尔什维克领袖身上很少见的温和稳健风格却又时时的影响着乌里扬诺夫的思想。
而加米涅夫的这种温和稳健以及季诺维也夫的那种客观和中肯分析事物的能力,常常帮助乌里扬诺夫和中央委员会在各项政策的制定、颁布和执行中,避免过火和偏激,从而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乌里扬诺夫其实内心深处,一直在告诫着自己,在党内如果没有反对派的存在,才是见了鬼了,必须要有反对的声音才能避免自己和左派们头脑过热,但是,不要搞阴谋诡计,而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之所以一直没有失去乌里扬诺夫的信任,也正在于这两个人从来有话都放在桌面上摊开了说。
不唯上、不畏上,即使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两个人有时候思想上犯再大的错误,至少这两个人很坦荡,从来不搞阴谋诡计,而布哈林、约瑟夫这样的左派,平时对自己唯唯诺诺,一到关键时刻,却不自觉的露出了狐狸尾巴,掩盖不住的野心肆意膨胀。
当初布哈林在对德签订布列斯特合约上跟自己对着干,最后还逼得自己辞职隐居,如今约瑟夫不过在察里津和南方面军稍微做出了一点成绩,就敢跟中央伸手要权要职务,挑战中央和自己的权威,这两个野心家不好好修理一下,苏维埃将来一定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要说斯维尔德洛夫,这厮当初在十月革命前,乌里扬诺夫因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泄露了武装起义计划怒不可遏,要开除这两个人的党籍的时候,斯维尔德洛夫倒是和约瑟夫一起,是力保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两个中央委员之一。
不过这会儿,斯维尔德洛夫显然没想到挑战自己的居然是加米涅夫,理由还很冠冕堂皇,这厮一时气闷,却无从辩驳起,便只看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两个人到底怎么打算。
托洛茨基见乌里扬诺夫又一次征询自己的意见,这厮心里快速衡量了一下,很快有了主意,便微微一笑,挥舞着手臂划了个圈,道,“我看是不是这样,干脆把瓦采季斯和瑟京都调回莫斯科来,上次乌里扬诺夫同志建议成立全俄武装力量总司令部,我看瓦采季斯同志就很适合来担任这个总司令的职务,至于,瑟京,可以担任副总司令,这样东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利益都得到了体现!至于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我建议由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去担任军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方面军司令员,而由加米涅夫同志担任军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委员和方面军军事委员,当然,两个方面军剩下的三个集团军的司令员和政委都成为方面军前敌军事委员会委员!”要不说托洛茨基是苏俄红军之父和缔造者呢,这厮脑子一转,便由想出了上面这个折中平衡考虑各方意见和利益的方案。
“托洛茨基同志的建议很好,我看可行,这样东、南两个方面军下面的同志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而瓦采季斯和瑟京这两个方面军司令员心里也不会有疙瘩,毕竟武装力量总司令和副总司令是相当重要和荣耀的岗位!”季诺维也夫闻言眼睛一亮,忍不住便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道。
“这样可以么?刚才还说莫斯科和中央的工作都忙不过来,这么一转眼,两个中央委员都去前线,莫斯科和中央的工作怎么办?加米涅夫的莫斯科苏维埃可是要管着几百万莫斯科市民和工人阶级的吃喝拉撒一大堆事情呢!”布哈林嘟嘟囔囔的显然一时转不过弯来,话说的也并非没道理,这一下苏俄中央和莫斯科少了两个实干型任劳任怨拉重车的孺子牛的话,事情还真不好办。
“布哈林说的这个问题么,当然会有一些影响,加米涅夫和斯维尔德洛夫去到前线,留下来的工作只能分摊到别的中央委员和同志们身上,但是可别忘了,我们从莫斯科向伏尔加河派了他们两个中央委员过去,我们还从察里津调回来布勃诺夫和约瑟夫这两个中央委员呢!何况,瓦采季斯和瑟京同志也回到莫斯科和中央工作,所以我看问题不大,可以安排得过来。”托洛茨基胸有成竹的解释道。
斯维尔德洛夫脸色变了变,想要反驳,却终于还是点了点头没有坚持自己一个人去伏尔加河上任,他和乌里扬诺夫的观感一样,都认为加米涅夫这厮虽然是不是脑子会犯轴作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举动,但是,用好了的话,却是一头相当能拉车的好马。
自己去伏尔加河上任,可以让加米涅夫负责伏尔加河军区的方面军的后勤、政治工作,自己主抓军事指挥和作战,省心又省力,这事划得来!
对加米涅夫来说,既然能下去军区和方面军工作,虽然不算独当一面,但总是进了一步,何况,伏尔加河军区直接面对穷凶极恶的高尔察克自卫军和武装到牙齿的乌法联军,真是自己一个人去挑这个担子的话,万一挑不起来到时候悔之晚矣。
这会儿有斯维尔德洛夫一起去,一条线上的蚂蚱,大家荣辱与共倒也是件好事,而且,军事委员对军事首长的命令有副署权,没有自己的签字,军区和方面军的任何重要命令都无法生效,因此加米涅夫便也点头表示接受托洛茨基的方案。
对乌里扬诺夫来说,虽然斯维尔德洛夫和加米涅夫走后在莫斯科和苏俄中央留下的空缺很难以后合适的人来填补,不过托洛茨基说的也对,这从察里津把布勃诺夫和约瑟夫这两个中央委员调回来,该批评批评,该教育教育,最后不还得给他们安排工作么。
乌里扬诺夫可没打算一棍子就把约瑟夫这位小个子的格鲁吉亚人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了,顶多是暂时不让这家伙再下去到某个地方独当一面或者带兵插手军队,这就有点像王庚前世的太祖,把后来的小个子国防—部长弄回去整风之后就闲置起来,位高权不重,关键是不给带兵,一直到最后实在是没人了才放出来再给带兵。
何况,伏尔加河军区和伏尔加河方面军必然成为苏俄红军的半壁江山,将来在东面保卫莫斯科保卫苏维埃就指着这个主力方面军了,这么重要的一支部队,自己把托洛茨基这一派彻底架空了只派斯维尔德洛夫过去的话,对方无论如何是不会答应的。
想到这里,乌里扬诺夫点了点头,“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照托洛茨基同志说的办法,派斯维尔德洛夫和加米涅夫一起去伏尔加河前线,与此同时,把布勃诺夫、约瑟夫、瓦采季斯和瑟京都调回莫斯科来!这事就这么定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其他人都好办,可约瑟夫同志万一不肯回莫斯科来怎么办,过去几个月中央也多次发电报要求他回来述职,可他左推右挡的就是没回来,这次不会也找借口不肯回来吧?”加米涅夫冷不丁提醒到。
“这事说难也不难,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同志们,我看,我们就以在莫斯科召开中央委员会紧急会议为借口,召集所有中央委员返回莫斯科开会,这样约瑟夫同志不来也不行了!”斯维尔德洛夫在一旁出了个大杀器的招。
“这个办法好!”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闻言眼睛一亮,异口同声的道。
第四百九十七章高尔察克又来了
1918年7月14日21:00乌法协约国联军司令部“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再次见到您我很高兴,很抱歉我没能抽出时间去火车站接您,当然,我的参谋长宇都宫太郎阁下和您的总理佩佩利亚耶夫的迎接希望配得上您这位自由俄国最高执政官的排场!”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王庚笑着把全俄临时政府最高执政官高尔察克迎进了宽大的会议室,这里一切都是俄国宫殿式的奢华做派,佩佩利亚耶夫这位留守乌法的高尔察克政权内阁总理,一早就把联军的司令部打点的富丽堂皇。
说起来,乌法这座城市坐落在别拉亚河沿岸,在由乌法河和皎姆河汇入形成的冲积平原上,距离其东面的乌拉尔山巴什基尔山脉100公里。总的来说,该城占据了乌法河和别拉亚河的中间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