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木匠皇帝-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了一眼陈洪,轻轻的点了点头,虽然不愿意去,可是也没办法,毕竟已经三天了,刚登基就不上朝有些不好意思。

来到乾清宫的时候,所有的大臣都已经等在这里了,看着下面跪着的大臣,天启皇帝的心里还是有一阵激动。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随着陈洪的喊声,早朝开始了,不过很快天启皇帝实际上第一次早朝的好心情就没了。

无数的琐事,无数的烦心事全都对着天启皇帝来了,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内阁首辅大臣方从哲的身上。此时天启皇帝已经感觉出似乎有些不对劲了,这些家伙怎么回事?这些小事本不应该拿到这里来议论,都是应该有内阁大学士来办的而后才是自己批红。至于每天的上朝,都是讨论一些大的事情,可是现在是怎么回事?

再看下面一副老神在在方从哲,天启皇帝的心里顿时就觉得奇怪了,这是要做什么?

忽然天启皇帝想起了昨天的一道折子,是左光斗上的折子,此时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些天一直忙着整顿宫内的事情,竟然忘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论功行赏。对于这些帮助我登上皇帝位置的人,自然要给他们奖赏,让他们获得他们想要的。

“这些事情就交给内阁处理吧!朕刚刚登基,很多事情还不太明白。可是有一件事朕明白,那就是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内阁尽快弄出一个章程来,这次的事情,功过奖惩,然后尽快的发下去。”看着下面的大臣乖乖的闭上了嘴,天启皇帝知道自己的话说道他们心里去了,拿这些小事烦自己,就是想让自己回去翻折子。相信上了请赏折子的肯定不止左光斗一人,只是天启皇帝还没有看而已。

时间就这样的缓缓的过去了,三天后,内阁拿出了一个奖赏的章程,应该是奖励的章程。在这次一的事件里,大臣们基本都是有功的,毕竟有过的是后宫的那位。

轻轻的敲着桌子,看着面前的折子静静的沉思,折子上的奖赏只有二十几人。数量上倒是很合适,可是这些人天启皇帝有些不满意。不禁慢慢的陷入了沉思,提到明末,提到天启一朝,最出名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党争。

因为杨涟在移宫案之中的功劳,天启帝开始宠信东林党,将万历后期被贬的东陵党全部起复。随着东林党的党首叶志高成为内阁首辅大臣,东林党基本掌握了朝廷。而原本与东林党争斗的齐浙楚党,因为方从哲的离开,整体上陷入了被动。这就导致了,齐浙楚党投靠了魏忠贤,成为阉党。

在接下来的斗争中,东林党最终没有斗过阉党,对着杨涟等七君子的死,东林党彻底败下阵来。可是等到崇祯登基,东陵党再一次开始了掌权之路,这些满嘴仁义道德东林党,让崇祯相信天下的官员都是读圣贤书,都是不贪污的好官。

可是等到满清入关,这些大臣又在做什么?他们投降、通敌、卖国。

在明末,党争几乎成了朝堂上的主要事情,说是执政意见的争执,实际上说是地方利益的争执来的更恰当。

东林党代表的是东南那些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地方豪强,他们兼并土地,走私,进行海上贸易。可以说每个家族都是富得流油,可是他们却总想着不交税,于是东林党就每日鼓吹重农抑商,藏富于民。

其实这个时代的皇帝对重农抑商的理解是错误的,重农抑商不代表着重征农税,而少收甚至不收商税。这些东林当人篡改了这条理论,根据他们的说法,农业才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要重征,而商人的地位低下,要少收税。

第三十七章 准备

这个时代的商人并不是简单的商人,他们有田地,有矿山,最让人气氛的就是开矿的居然不交税。后世的人都知道,开矿是多么的赚钱,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竟然不交税。反而总是鼓吹向农民征税,那些有土地的农民只能将地卖给大地主自己租田做佃户。

很多人没有土地或者不能忍受大地主的盘剥成为了流民,这也就是为什么徐鸿儒的白莲教起义会有那么多人跟随的原因。还有就是这个时代地球正处于小冰川期,天灾不断。陕西的大汗让无数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朝廷下发的救济有全部被晋商和当官的给黑掉了。最后官逼民反,有了高英祥,罗汝才,张献忠,李自成,陕西的农民起义成为了压垮大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提到陕西的起义,就要说道晋商,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团体,产生于丝绸之路兴起的时候。可是到了明朝,丝绸之路早就荒废了,靠着丝绸之路生存的晋商没有了出路,他们只能圈地买地。后来干脆做起了走私的买卖,和大明朝的官员勾结将武器、军需、粮草,卖给了蒙古诸部以及后来的大清。

在朝堂上代表晋商的党派就是秦党,原本也是齐浙楚党之中的一员,可是因为声名不显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

至于齐浙楚党,则是代表了山东、浙江、福建等沿海的商人和地主,他们和东林党很多的利益都有重叠。包括海外走私、开矿、圈地,所以这两个党也就争得最厉害。

说到底,明朝的党争,就是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斗争,或者相同利益阶层中的不同人群的争斗。这些大的地主和商人和地方官相互勾结,形成了祸乱地方的豪强。而在朝堂上,它们有东林党这样的党派撑腰,也就越发的肆无忌惮。

在朝堂上,很少有真正想要为百姓办实事的人,这样的人在朝堂上受人攻讦,在地方上受人排挤。最后不是同流合污,就是被赶走了,再加上明朝那些素质低下的皇帝,那些狗比不懂得太监,明朝想不亡国都不行。

将脑海中的思绪放下,将内阁的赏赐名单再一次拿了起来,杨涟的赏赐除了物质的赏赐之外,是将他升任兵科都给事中。对于这样的赏赐,天启皇帝还是很满意的。

对于杨涟这个人历史上的评价很高,虽然他也是东林党的人,可是他却励志为了天下万民而奋斗。外出做官,不求财,不求名,不求权,对于这样的人自然尽可以放心使用。

东林党之中确实有干实事的人,可是大多数都是争权夺利的人,这些人一个都不能用。另外一个能用的人,就是杨涟的至交好友左光斗。这个人不但忠心可嘉,而且十分的有才干,对于发展经济和兴修农田水利都有很高的造诣。在这个天灾频繁的年代,这样的人是必须重用的。

除了这两个人是必须使用的,还有一个东林党人可以使用,那就是袁可立。他和杨涟和左光斗是一样的,有自己的理想想要挽救即将倾覆的大明王朝。袁可立虽然被称为东林党,其实还是有待考证的事情。天启皇帝在位的期间九千岁魏忠贤掌权,很多忤逆他的人全都被扣上了东林党的帽子,其中就有这位袁可立。

袁可立的祖上是追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的,大明立国之后,袁家也就成了世袭的勋贵。传到袁可立的手上,袁家已经是传了八代了。因为希望袁家可以继续传承下去,袁可立的父亲在为他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因为反对东林党和魏忠贤等人结党营私,不得已陷入党争,可是却坚信着各个党派都有可用之人。考虑事情也都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是明朝末年东林党之中少数的实干派。

除了这三个人,东林党的人一定要好好考虑之后在任用,此时天启皇帝心思微微一动想起了一件事情,对身后的陈洪道:“将魏朝和骆思恭给朕找来。”

看着陈洪走了之后,天启皇帝在大殿里不断的来回走着,想着应该怎么才能修理这个王朝。此时的大明朝乃是大厦将倾,千疮百孔,虽然知道必须要改革,可是无论动哪里牵扯都十分的巨大。

时间不长,骆思恭和魏朝就来了,看着跪在自己下面的两个人,天启皇帝第一次对东厂和锦衣卫产生了好感。有这样的两个部门很多事就好办的多了,缓缓的走到龙书案后面。坐下之后,天启皇帝道:“朕有事情要交给你们办!这件事十分的机密,你们调配精干的人手去完成,如果走漏了风声,你们知道后果。”

“请陛下吩咐,臣等必定尽心竭力。”骆思恭此时很是激动,锦衣卫终于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万历年间冯保专权,锦衣卫这么多年都是谨小慎微的,此时终于可以打一个翻身仗了。

看着骆思恭的样子,魏朝的心中就是一阵不快,这位新任的东厂督公此时的位置还没有坐稳,急需要一个功劳来稳定自己的位置。此时显然也是当人不让,可是他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心里打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办好。

见二人的样子,天启皇帝心里微微一动,怪不得很多人都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什么样的大臣都要有。忠臣、奸臣、清官、贪官都是缺一不可,因为只有牵制才有平衡,只有平衡才有稳定。

“你们都知道此时的朝堂之上大臣党同伐异,党争的现象十分的严重,朕需要你们查清五品以上官员的党派。那些没有党派和弄不清楚的都给朕标注出来。这件差事你们两个分开去办,朕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去办理,办的好了,朕不但有重赏而且真会赏赐一件蟒袍。但是有一点一定要保密。”这件事情必须尽快办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这一点无论是在后世还是在此时都显得尤为重要。

听到天启皇帝的这件事情两个人都是神情一禀,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事情。朝堂之上党同伐异他们自然知道,他们只是没想到皇上刚刚登基第一件要打击的事情就是党争。

第三十八章 选后

可是他们却并不害怕反而很是兴奋,对于东厂和锦衣卫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针对朝堂上的文臣。如果不针对文臣,那就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当他们听到办好了会有蟒袍二人都激动了起来。

骆思恭早就听说魏朝有一把皇上钦赐的宝剑,如果这次能够拿到这件蟒袍他也就不会输于魏朝了。如果没办好那锦衣卫以后肯定要被东厂压一头了,而且很难翻身。想到这里骆思恭心中就很是焦急,恨不得现在就出去布置人手办理这件事情。

“对了,以后你们两个衙门都建立一个档案室,记录五品以上官员的资料尤其是私下的东西。吏部的官员履历实在是太表面话看那些东西没什么用,这件事你们要找一个靠得住人来做,记住最重要的还是要保密。”对于这事情必须要抓起来,这个时代实在是太过鱼目混杂很多官员的事情都是私底下的,想要知道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在暗地里下手。

等到二人走了之后,天启皇帝对身边的李岚道:“你看他们谁能赢?”

此时的李岚已经和原来大不相同了,身上穿着也是上好的丝绸,看起来并不像当初那个怯懦的宫女了。李岚在宫里的地位很高,所有人都知道他和陈洪是天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就算魏朝见了李岚也要恭敬的称一声岚姑娘,这让李岚脸上的愁绪少了很多,渐渐的多起了笑容。其实在私下里,很多人都在议论李岚或许就是未来的贵妃娘娘,甚至都可能成为皇后的。

听了天启帝的问话,李岚微微一笑,淡淡的道:“臣妾哪里知道,臣妾就知道好好伺候陛下。”

看着李岚娇俏的模样,天启皇帝忍不住在她的脸上轻轻的拽了一下,笑着道:“还是朕的岚儿最可爱。”

笑过之后,天启皇帝将内阁的奏折递给了身后的陈洪,缓缓道:“这份奏折朕看过了,送到司礼监加印。”

对于赏赐的问题必须尽快办理,这些人太现实他们恐怕早就等不及了。

这几天都没有什么事情,上了朝也就是听那些大臣说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可是今天有一件事情让天启皇帝有些措手不及,说话的这个人乃是内阁首辅方从哲。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随着陈洪的喊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文武百官都来到了乾清宫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

“臣,有本奏。”

看着站出来的方从哲,天启皇帝微微皱了皱眉头,自从自己登记以来这位首辅大学士就很少奏事,这次又有什么事情了?

“自太祖定鼎中原开始,留有祖训,凡皇帝须十六岁大婚,立皇后。陛下已经十六岁了,正应遵循祖训建后宫,立皇后。”方从哲缓缓的将自己的事情说了出来,天启皇帝却是有些茫然,可是反映过来就是兴奋了。原来是建后宫啊!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那可是每个男人的梦想啊!

可是这件事情天启皇帝还真的没有理由反对,可是还没等天启皇帝发表自己的意见,另一个人又站了出来大声道:“陛下,臣复议。”

这个站出来的人乃是礼部尚书孙如油,他的话音刚落无数的声音在大殿里想起,所有人都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臣复议。

看着下面的这一幕,天启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就算是定了下来。

散朝之后,天启皇帝就回到了乾清宫,预料之中看到了一张有些颓然的俏脸。

看着李岚那无奈又失落的神色,天启皇帝忽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事情还真的没办法解释。缓步的走到李岚的身边轻轻的将少女拥入怀里,闻着少女发间的香气天启皇帝顿时有些惭愧。自己的身边有这么好的女人,却还不知道满足心中那一丝兴奋就像是被人浇了一头冷水。

“岚儿,朕……”许久,天启皇帝用力的搂了搂怀里的女人,有些歉意的开口道。

“陛下,什么都不要说了岚儿明白。皇上富有天下,婚姻之事自然不能马虎,寻常的人家多收了几担还要纳个小妾呢,陛下是大明的皇帝自然也是应该的。”李岚的声音很是平静,似乎已经没有刚刚的难过。李岚对于天启皇帝大婚的事情早就有心里准备,此时感受到了天启皇帝对自己的怜惜就够了,如果奢求的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

看着面前那娇俏的容颜,天启皇帝忽然笑着道:“岚儿,朕给你一个机会,你就作为参选的秀女去试着选皇后吧!”看到李岚大惊失色的样子,天启皇帝连忙补充道:“就算选不上皇后朕也会封你为贵妃的,不会真的让你去做秀女的。”

又好气又好笑的看了一眼天启皇帝,李岚的心里微微有些温暖,男人的关心她自然能够体会的到,有些感动的道:“陛下,事情应该没那么简单,每个进宫的秀女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岚儿早就已经不是完璧之身了,恐怕连第一关都过不了。”李岚的脸色有些发红,娇羞的样子惹的天启皇帝一阵心猿意马。

“放心的去吧!那个太监和宫女敢找你的麻烦。”没有理会李岚的反抗,天启皇帝将她横着抱了起来便向着里面走了进去。

在一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看着身边睡着了都挂着一丝笑容的脸庞,天启皇帝的心里微微有些暖,这才是生活吗!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整个朝廷都在围绕着一件事情旋转那就是为天启皇帝选皇后。虽然是为自己选皇后可是天启皇帝却忽然间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好像没自己什么事情。

整个选后的事情是有皇太后来负责,具体负责办理的人乃是司礼监的另一位秉笔太监,叫做刘克敬。

看来想要参与一下选皇后是没什么希望了,对天启皇帝来说对选皇后过程兴趣远远大于对皇后本身的兴趣。

“今天是什么日子了?”自然选皇后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天启皇帝依旧只能在乾清宫看折子,揉了揉发胀的眉头,天启皇帝回头问站在身后的陈洪。

第三十九章 闻风而动

“回陛下,今天是九月十五。”陈洪这些日子一只伺候天启皇帝,对这位皇帝的脾气也有了一些了解,他知道这位主子喜欢有问必答。很是看不上那些说话吞吞吐吐的人,只要说的是实话哪怕有些冲撞也不会被怪罪。

听了陈洪的话,天启皇帝点了点头拿起了桌子上的奏折慢慢的看了起来。这是一本天启皇帝期待已久的奏折,因为这上面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关于年号的问题。

这是经过内阁讨论之后的结果,将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一到七,作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开始则是泰昌元年,这位在位一个月的皇帝甚至连自己的年号都没来得及使用就这样去世了。而从明年开始才是天启元年,也就是公元1621年。

对于这份奏折只能乖天启皇帝只能乖乖的批复,不只是因为历史上就是这么办的,实在是天启皇帝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就在天启皇帝批奏折的时候一道圣旨已经传出去了,可是说是天下震动虽然这份圣旨很简短。

明史,天启本纪。

泰昌元年,二月十五日,天启皇帝十六岁,根据大明祖制应立皇后。内阁首辅大臣方从哲上书请立皇后,上允之。遂下旨。

很快这件事情就传遍的天下,所有的州县全都忙着遴选治下的美女。对于这些地方官来说这可是一次机会,就算自己推举之人最后成不了皇后,哪怕只是一位贵妃,自己肯定能够被照顾,只要一个念想自己的官路还不是一路高升。所以所有的官员都是不遗余力,甚至亲自到有女儿的家中去,当然大部分是利诱为主的。

河南,祥符县(今河南开封)的县令是李昌茂,字瑞德,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虽然算不上是一个清官却也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如果评价的话那也就是勤勉无大错。自从接到河南知府衙门的公文这位大人就兴奋了起来,他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虽然古语有江南出美女,可是李昌茂相信自己见到的那个姑娘绝对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美女,就算不是皇后也肯定是贵妃。只是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虽然很多时候这种事情不能反对,可是这个人的身份很特殊。

让李昌茂顾及的人是张国纪,乃是祥符县数一数二的大户,如果是普通的大户也就罢了。这位张国纪乃是有功名的文人,这个时代文人的地位非常高,有功名的文人就更不用说了,那可是随时可以做官的。

就算是赋闲在家也有很有的门生故吏师生同年,对这样的人能不得罪就不得罪。况且如果强行将人家姑娘送进京城,一旦姑娘得势自己不但会有好处恐怕还得吃瓜落!

李昌茂之所以非要将张国纪的女儿弄走,是因为他见过这位张小姐。那是在一次庙会上虽然他的年纪不大,只有十二三岁,就算是见过美女多的县令李昌茂也是惊为天人。只有十三岁的张嫣已经是一位小美人了,此时李昌茂相信这位张小姐肯定更加美丽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位张小姐很有才气,不但没有很多大小姐的脾气而且很是温婉贤淑,琴棋书画也是无一不精。

为了自己的将来,李昌茂下定就决心一定要做成这件事情,看了看身边的师爷李昌茂道:“备下礼物,本官要到张家去。”

张家在祥符县数一数二的家族,家宅自然也是在祥符县最好的位置距离县衙并不远,这天上午李茂昌终于来到了张府的门口。看着张府的大门,李昌茂暗暗告诫自己,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虽然张家很有势力,可是县太爷来访也是不敢怠慢,由张国纪亲自接近了府里,二人分宾主落座之后李昌茂开门见山道:“张元外,本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张国纪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上带着很浓的书卷气,听了李茂昌的话心中就是一震。对于这位县太爷的为人张国纪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虽然不算什么好官,可是行事也算光明磊落。当下便道:“县太爷客气了,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

看到张国纪的态度,李茂昌原本忐忑的心此时也稍微平稳了一下,缓缓额道:“不知令爱今年芳龄几何?可曾婚配?”

听了李昌茂的话张国纪也是松了口气,这位知县老爷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来的,而且听这话是要做媒啊!对于自己的这个女人张国纪是十分的疼爱的。虽然有很多保媒的人,可是张国纪都不是很满意。此时看李昌茂有心做媒自然心中欢喜,既然是县太爷过问想来应该不差,便道:“小女今年十四了未曾婚配,不知知县大人?”

听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李昌茂心中一阵窃喜,可是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露,依旧平淡的道:“本官倒是有一户很好的人家,不知道张员外有没有嫁女的心思啊!”此时李昌茂心中暗暗想着,这次一定让你没有拒绝的理由,为了自己的未来说不得要用些手段了。

张国纪自然不会想到李昌茂的心思,自己的女儿十四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了。既然有知县做媒想来家世肯定不错,既然这样如果人不错那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缓缓的沉吟了一下,张国纪笑着道:“既然县太爷做媒,那张某自然会给这个面子,不知道县太爷说的是哪一家的子弟?”

听了张国纪的话李昌茂顿时放下了心,同时心中暗喜这次你是跑不掉了,老夫的一个知府也是跑不掉了。轻轻的笑了笑,李昌茂开口道:“男方是在京城,今年十六岁了。”

看到李昌茂老狐狸似得笑容,张国纪终于感觉出不对了,不由皱着眉头道:“不知是什么人家?”虽然是在京城,可是将自己的女人嫁到那里却也有些远了。

“男家姓朱。”李昌茂神秘的一笑,缓缓的道。

听到这个姓氏张国纪的心中猛地一颤,朱乃国姓还在京城,看来是和皇家有很大的关系。

第四十章 做媒

对于皇家的人张国纪一直没什么好感,大明朝自开国以来对王爷的防范就很严重。很多有才干的王爷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没有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大多也都是斗鸡走狗不学无数。经过这么多年这个朱姓已经没有什么青年才俊了。

张国纪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人,可是并没有攀龙附凤的心思,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一直都是疼爱有加,怎么忍心将她嫁到王府去。自古就有一入侯门深似海的说法,这简直就是将女儿推进火坑啊!可是又不敢就这么拒绝掉也是绝对不行的,明朝的王爷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虽然皇帝对他们的防范很是严格,可是只要不造反对这些王爷却又宽容的很。无论是横行乡里,或者做什么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自己不答应恐怕这次就是灭门之祸了,想到这里张国纪看李昌茂的眼神就有些不善了。这哪是做媒啊!简直就是逼自己,最可恨的就是这家伙进来就给自己下套一步一步的将自己代入沟中。此时反悔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张国纪的额头已经慢慢的流出了细密的汗珠。

看着张国纪的模样李昌茂就知道自己想的没错,这个家伙果真不愿意。好在自己技高一筹不然真的还没办法,此时这个老家伙就没什么借口可找了。心中不禁高兴了起来恨不得大笑出声了。

一阵沉思之后,张国纪轻轻的叹了口气,苦笑道:“县太爷何苦如此,张某自认为没有得罪县太爷啊!”

对于张国纪的反映李昌茂也早有预料,见他这样说,连忙道:“张员外此言差矣,我这可是送一场富贵给你们张家,怎么能这么说?”

“县太爷又何必这么说,张某,唉!”张国纪本想说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能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张府,后宅,清溪楼。

“小姐,小姐,不好了。”一个是十三岁的小女孩气喘吁吁的跑上了楼,来到了三楼猛地推开房门大声的道。

此时房间里面正坐着一个少女,笑吟吟的看着闯进来的小女孩。

“小环,说了你很多次了不要真么一惊一乍的。”少女此时眉毛微蹙,虽然有些生气可是却也是别有一番风情。白皙的脸蛋吹弹可破身体则是轻若夫柳,一身白色的衣裙穿在身上看起来更加的美貌华贵。

这个少女就是张嫣张国纪的女儿,这次李昌茂要举荐的人。被少女叫做小环的丫鬟显然没有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快步的走到桌子的前面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然后一饮而尽。

看到丫鬟的大汗淋漓的样子少女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说吧!这次又是什么事情?是你把钱袋弄丢了还是又把哪家的少爷给打了?”显然丫鬟的名声并不怎么好,在少女看来是一个很不靠谱的人,显然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小姐,这次是你的事情。”丫鬟显然想吊一吊少女的胃口,说完之后就没有在说话而是满是期待的看着少女。

轻轻的笑了少女也没有说话,伸手在面前的琴弦上轻轻的扶了扶,屋子里顿时响起了一阵悦耳的琴声。

看到少女的样子丫鬟顿时小脸涨得通红,狠狠地跺了跺脚,大声的道:“每次都是这样,真不知道小姐哪来的这么好的耐性,有人来给小姐做媒了。”丫鬟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耐性只能认输投降。

“有什么稀奇的吗?咱们家那个月不来几个媒婆?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吗?”少女没有抬头继续拨弄着琴弦,显然弹琴比做媒更能吸引她的注意力。

“这次不一样,这次来的是知县大人而且已经和姥爷再谈了。刚刚我听说这次是京城的家族。”丫鬟看到少女的模样脸上顿时露出了焦急的神色,大声的说道。

房间里的琴声忽然戛然而止,少女满脸的不敢置信身子都有些颤抖,抬起头道:“京城,不会的,爹怎么会舍得我嫁到京城去?”少女的声音中满是不可置信愣愣的看着丫鬟。

此时的张府早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随着这个消息的传开无数的人都在关心着这件事。张国纪的母亲张老夫人此时正走去儿媳妇那里,这个孙女可是疼爱有加。自己的儿子没有儿子只有这个孙女一直在膝下承欢,如果嫁到京城去那不是要了自己的老命了吗!

张国纪的妻子张夫人此时也是心急如焚,很想找到自己的丈夫让他拒绝了这门婚事。可是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她,自己只是你一个女人这种事情自己不能做主。更何况抛头露面也不是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应该做的事情,此时也只能在屋子里面来回的走动,祈祷上天不要让她的夫君答应这件事。

就在后面的女人们忙碌的时候,大厅里的张国纪也在摇头苦笑,看了一眼笑嘻嘻的李昌茂张国纪恨不得将这个家伙赶出去。虽然心里这么想可是却不能这么做,张国纪颇为无奈的道:“大人,不知道是您主动做的媒人还是受人所托?”

在张国纪看来,这次的事情多半是这个知县李昌茂搞出来的,如果是他主动的京城那边并不之情或许事情还有转换的余地。

“这个当然是本官主动了,自从上次见过贤侄女之后本官就有了这个心思。以张兄的身份地位普通的人家自然如不得张兄的法眼,直到此时兄弟我才找到合适的人家啊!”李昌茂此时已经将二人的称呼改变了,不着痕迹的拉近着二人的关系。

“贤弟,你也知道为兄就这么一个女儿,远嫁京城为兄实在是舍不得,你看?”张国纪听了李昌茂的话顿时心中一松,只要那边还没有知道那么这件事情就好办了。他也就顺着李国昌的话将二人的关系再一次的拉近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