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木匠皇帝-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陈良宇的分析,几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围张家口

这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张家口的成为便响起了马蹄声,一支人马已经来到了张家口和来远堡外面。这支人马的人数不少,大概有五千左右,不过纪律却非常的好。每个人都目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左顾右盼,也没有人聊天讨论。

不远处的城门口,骆思恭等人全都站在那里,静静的看着这支人马。在骆思恭的左侧是党寒和刘风化,右侧则是指挥使陈谦和知县张睿。几个人全都静静的看着面前的人马,没有人说话,虽然全都是面无表情,可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事。

陈谦知道朝廷要处置自己,自己恐怕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可是自己手里也有五千人马,实在不行自己还可以带着人马到大漠草原上去。自从当年选择这条路之后,陈谦就知道早晚有一天要付出代价,他也准备好了。不过当看到这支人马之后,他知道自己恐怕没机会去大漠草原了。

尽管自己手下也有五千人马,可是陈谦心里明白,如果真打起来,自己这边恐怕连一个回合都撑不下来。不单是人的问题,装备差的也不是一点半点。沈阳的军队经过孙承宗的一番整编,裁汰老弱之后,重新核发军饷,配置装备。可以说贺世贤手下的士,是辽东军队最精华的一部分。

人马缓缓的停了下来,贺世贤带着赵率教打马走了过来,在距离骆思恭百步的位置翻身下马,快步的走到骆思恭的身边。

“见过大人!”两个人对着骆思恭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贺世贤两个人如此给面子,骆思恭心里自然是很高兴。两个人的身体刚弯下去,骆思恭便上前搀扶住了贺世贤,大笑着说道:“贺将军一路劳顿,辛苦了!”

“为皇上办事,听后大人差遣,卑职义不容辞!”贺世贤一抱拳,也是大声的说道。不过语气言辞都很生硬,显然是有人让他刻意这么说的。

看了一眼站在贺世贤身后的赵率教,骆思恭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不过很快又将目光转到了和贺世贤的身上,笑着说道:“贺将军,不知道孙大帅来之前有何交代?是否提到了贺将军到了张家口该如何让行事?”

昨天因为时间紧急,并没有说太多,刚刚骆思恭才想起贺世贤是受了孙承宗的指派,自然要问一下孙承宗是否有什么安排。如果是其他人,贺世贤才懒得问,可是孙承宗却不一样。

很多人都知道孙承宗是天启皇帝的老师,深的天启皇帝的信任,可谓当朝第一人。在天启皇帝身边的骆思恭对于这一点知道更加清楚,天启皇帝对孙承宗不管是弟子对老师的尊重,而是含有更多的东西。这一点贺世贤一直都有感觉,不过他对任何人都没有说过。

听到骆思恭提到孙承宗,贺世贤就是微微一愣,他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便如实回答道:“大帅临行前嘱托我了,让我们到了张家口之后,一切事情都由大人做主。”

站在贺世贤身后的赵率教。若有所思的看了骆思恭一眼,心中不禁感叹,孙大帅果然权势滔天。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都畏惧,这位孙大帅果然不是凡人。

听了贺世贤的话,骆思恭也在感叹,这位孙大学士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缓缓的点了点头,骆思恭笑着对贺世贤说道:“将军,如此我就不客气了!”

“大人有话尽管说,卑职全都照办!”对着骆思恭躬了躬身子,贺世贤笑着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骆思恭神情严肃的说道:“事急从权,希望贺将军不要怪罪!”见贺世贤点头,骆思恭也没客气,对贺世贤说道:“贺将军,带着你的人把张家口堡和来远堡围起来,中间的马市也要包括在内!”

周围的人都是一愣,贺世贤却四下打量了起来,显然是在想着计划是否可行。沉吟片刻,贺世贤点了点头,语气肯定的说道:“大人,这样做不是不可以,不过卑职这五千人人马似乎有些人手不足。”说着贺世贤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陈谦,意思在明显不过了。

随着贺世贤的目光,周围的人都看向了陈谦,似乎有人都在等着他表态。不过陈谦却一直不说话,在那里眼观鼻、鼻看嘴、嘴问心,似乎事情就和他没有关系。

“这位将军,不知道能不能抽调你的人马来帮忙?”轻轻的皱了皱眉头年,贺世贤沉声问道。

看了一眼贺世贤,陈谦冷哼了一声说道:“这位贺将军,你还是管好自己吧!你是奉了上峰的指令才过来的,自然是没有什么顾忌。可是我陈谦却不一样,没有朝廷的调令,我不能调动我的军队。”

陈谦的话说出口,周围的人便都叹了口气,贺世贤也有些无奈,陈谦说的有道理,他也没有办法说什么。便将目光再一次看向了骆思恭,熙然是希望这位能有些办法。

骆思恭也是眉头轻皱,显然也是遇到了什么难题。陈谦则是在一边笑眯眯的看着几个人,心里不禁暗道:“无论你们怎么说,我就是不动,你们能奈我何?没有我的五千人马,你们还能做什么?”

气氛略微有些沉闷,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目光全都集中在了骆思恭的身上。如果这次被陈谦这样下不来台,骆思恭这锦衣卫都指挥使的脸就丢大了。

沉吟了半晌,骆思恭轻轻的叹了口气,从怀来拿出一封信递给了陈谦,颇为无奈的说道:“是我们为难陈将军了,像陈将军这样人已经不多了,只是将军还是看看这个再说。”

下意识的接过了骆思恭递过来的东西,稍微一愣神之后,便缓缓地打开了。当他看到上面的文字后,陈谦的神色顿时一变,显然上面的东西并不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对着骆思恭施了一礼,陈谦大声的说道:“指挥使陈谦谨遵大人吩咐!”说着双手将那张纸高高的举过头顶。

满意的点了点头,贺世贤将那张纸拿了回来,小心翼翼的收好。大家都是面面相觑,那张纸上究竟是什么?能够让刚刚还耀武扬威的陈谦,在瞬间就变成这幅模样。只是骆思恭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便没有人上前询问什么。

将目光看向了贺世贤,骆思恭笑着说道:“贺将军,你们和陈将军布置两道防线,每道都要把两座城池保下来,不过你们不允许有遗漏的地方。陈将军布置里面的防线,贺将军布置外面的防线。”

两个人同时点了点头,大声的说道:“是,将军!”

缓缓的点了点头,贺世贤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知县张睿,显然也不想放过这位知县大老爷。

对着贺世贤施了一礼,张睿颇为恭敬的说道:“大人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卑职一定尽心去办!”

“张知县,等两层防御布置好了,让你的人出告示,在城内多贴上几分,就写朝廷要找一名人贩。在没有找到之前,张家口堡和来远堡只许进,不许出!”骆思恭眼睛微微一咪,语气低沉的说道。

“是,大人!”虽然张睿的心里在打鼓,可是嘴上却十分干脆的回答道。这是要抓什么啊!如此的大动干戈,难道张家口真的有什么了不起的人来了?

又将目光看向了贺世贤,骆思恭沉吟了一下,沉声问道:“贺将军,认人的人你带来了吗?”

“回大人,带来了!总共是十三个人!”贺世贤对着骆思恭一抱拳,神情颇为严肃的说道。

听到这个数字,骆思恭的眉头就是一皱,四下看了看,一拉贺世贤,沉声道:“贺将军借一步说话!”

两个人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骆思恭皱着眉头问道:“怎么来了这么多?”

“回大人,其中有三个是认识陈良宇的,四个是认识蒙古鞑子莽古斯的,六个是认识建奴皇太极的。孙大帅说带一个人怕他们说谎,多带几个不容易出纰漏。”贺世贤对着骆思恭一抱拳,面带得色的说道。

笑着点了点头,骆思恭对贺世贤说道:“这样也好,等一下把这几个人叫个我,我带回去画影图形!”

“是,大人!”贺世贤自然没说的,这几个人留在手里也没有用,交给骆思恭才是正经。

两个人缓步的走了回来,贺世贤站了回去,骆思恭则是来到了知县张睿的身边,沉声说道:“本官会将画影图形交给你,你让人出告示,让人抬着在城里转悠。让全城的人都知道,只要给我抓住这个人,无论是谁皆有重赏。百姓抓得到了,赏银万两,可入锦衣卫!士卒官吏抓到的,赏银万两,官升一级!”

骆思恭的话一出来,周围全是吸冷气的声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这样的赏赐足以让任何人动心。尤其是前面对百姓的赏赐,不但能够赏银万两,还能够入锦衣卫当值,对普通人来说不下鱼跃龙门了!

贺世贤等人带兵去布置,骆思恭则是带人回到了城里,他还有下一步要布置。

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草惊蛇

虽然张家口每天都很繁华,每天都很热闹,可是像今天这样,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发生了。整个张家口堡和来远堡全都被封闭了,在两座堡垒的外面,大明的官军将两座堡垒围的紧紧的。虽然在城门外设置了关卡,可是却是只能进不能出,显然是不允许城里人出去的。

在大军围城之后,张家口和来远堡还产生了慌乱,有的人甚至以为蒙古鞑子又打来了。不过自从当年戚家军打败了董狐狸之后,蒙古的瓦刺和鞑靼全都和大明签订了同盟,已经很多年没有进犯了。

不过也有人反对,就算是蒙古鞑子进攻了也不会突然出现在张家口。显然上一个论调是不成立的,不过很快衙门就传出了消息。县令张睿的一封告示让整个张家口陷入了互相猜疑中,每个人都怀疑身边的人是不是要抓的人。

对于商人来讲,有足够的利益他们什么都会做。现在廷给出的奖赏还不能打动大商贾的心,可是中下层的商贾可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能够得到一个锦衣卫的位置,很多人都想为自己或者儿子谋一个前程。

下午,县衙里面的衙役抬着画影图形在外面在转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很多人围观。当看到这个人的名字和信息之后,很多人都觉得朝廷有些小题大做了,因为上面要抓的是一个大家觉得并不怎么重要的人。

在一个人群围着的地方,一个老者指着告示大声的解释道:“这个人叫陈良宇,是原来的遵化知府,建奴攻打遵化的时候开城投向了建奴。他杀死了遵化总兵陆峰陆将军,现在朝廷悬赏通缉他。能够提供线索者,根据重要与否赏银一百两到一千两。能够抓到人的,朝廷赏银万两,还能够做锦衣卫。”

老者读完之后,周围的人全都发出了惊叹声,所有人都是一脸的激动。很多人都紧紧的都盯着画像,一脸认真的看着,不时还皱着眉头思考着,希望能够在自己的脑海里找到这个人的身影。

不过谁也没注意,在人群的后面,一个人紧紧的盯着那副画像,目光在不断的闪烁。眉头皱的紧紧的,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十分紧要的事情。

在这个人身边站着一个中年人,此时把嘴张的大大的,满脸不敢置信的看着画像。良久他忽然转过头,看向身边的人,压低了声音说道:“李头,那个不是!”

只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李头已经一挥手将他的话打断了,脸色变换着说道:“不要说了!”说完他还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自己两个人,才轻轻的松了口气。

皱着眉头沉吟了良久,李头缓缓的扒开人群,向着前面走去,来到一位捕头的身边,笑着一拱手,讨好的说道:“赵捕头,见过赵捕头。”说着将一块银子塞进了赵捕头的手里,一脸的献媚。

轻轻的掂了掂手里的银子,赵捕头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一出手就是五两银子,看来这个李浑这次没少赚啊!微微拱了拱手,赵捕头笑着说道:“李浑,看来你这次是收获颇丰,怎么你知道这个人的下落?那我可就要恭喜你了。”

讪讪的笑了笑,李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赵捕头这话说的,小的哪有那个命啊!只是有一件事情想问问,希望赵捕头不吝赐教。”

赵捕头和李浑认识多年,知道这个人就是亡命徒,虽然表面上是个生意人,可是私底下见不得人事情做的多了。虽然面上对自己恭敬有加,不过是因为自己是捕头,不过这样的人也是不能得罪的。

缓缓的点了点头,赵捕头笑着说道:“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们认识你不是一天两天了,不必如此的。”

轻轻的一拉赵捕头的衣袖,李浑四下看了看,笑着说道:“赵捕头,还请借一步说话。”

微微一愣之后,赵捕头笑着指了指李浑,调侃的说道:“你啊!总是这样!”不过也跟着李浑走到了个稍微僻静一点的地方。

来到墙角,赵捕头玩味的说道:“李浑,你不会真的知道这个人在哪里吧?知道就说出来,不但能够得到一万两银子,还能做一个锦衣卫的校尉。以后我这个捕头见了你,那可是要行礼的。”

“赵捕头玩笑了,您就别开我这个玩笑了,我们家祖坟上就没有这股烟。我拉你过来是想问你一点别的事情,希望赵捕头看在我们多年矫情的份上,不吝赐教!”李浑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恢复了笑嘻嘻的样子,沉声说道。

见李浑神色认真,赵捕头微微一愣,脸上也凝重了起来,语气严肃的问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对着赵捕头拱了拱手,李浑一脸担心的说道:“捕头,如果只是为了这样一个人,朝廷何以会如此打动干戈,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如果赵捕头有什么消息,还请不吝相告!”

听了李浑的话,赵捕头就是一愣,眼睛猛地一缩。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浑,赵捕头笑着说道:“真没想到你李浑还有这个心眼?看来以前小看你。”

“真有其他的目的?”李浑顿时大惊,都没有看赵捕头,而是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

“谁知道?我也不知道。”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浑,赵捕头一脸不快的说道。他真的不知道,不过如果真的知道他也不敢说。如此兴师动众,肯定是什么大事情,他一个小小的捕头如果参与进去,肯定是死路一条。

不过昨天赵捕头也听到了一些消息,知县大老爷在和师爷商议的时候,他听到了一耳朵。李浑说的正是知县担心的事情,不由再一次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浑,看来自己以前确实小看他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李浑有限迟疑的问道:“赵捕头,在下还有一事相询,希望赵捕头能够不吝相告。”说着李浑在一次把一个银锭子塞到了赵捕头的手里,这次是一个十两的银锭子。

接过银锭子,赵捕头轻轻的颠了颠,心里就是一愣。一来是诧异李浑出手大方,二来是诧异李浑要问的事情。上一次给了五两银子,弄了那样一个问题。这次是十两,还不知道要问什么的。不过用力攥了攥手里的银子,赵捕头还是决定问问,如果自己不能说那就和上次一样。

缓缓的点了点头,赵捕头笑着说道:“有什么你就说吧!如果我要是不知道,那就怪不得我了。”

李浑四下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说道:“赵捕头,这个人来到张家口,肯定是有人帮助,从遵化到这里可是山高水长。肯定是有人帮助他,而且很可能是做我们这一行的,所以小的想问一句,如果找到了这个人会不会牵连我们这些人啊?”

赵捕头微微一愣,再一次诧异的看了一眼李浑,他没想到这个李浑居然会想到这里。看来能够在张家口混这么多年,李浑的确有自己的本事。略微沉吟了一下,赵捕头笑着说道:“这个你尽管放心,你们不过是一些小鱼,就算动也动不到你身上。上边这次还特意说明了,如果能够提供有用的线索或者抓到那个人,朝廷可以不追究罪责。”

赵捕头的话一出口,李浑就愣住了,身子都有些颤抖,显然心情是激动万分。稳定了一下自己的心神,李浑对着赵捕头一抱拳,笑着说道:“谢谢赵捕头,在下感激不尽。”

看着李浑离去的背影,赵捕头迟疑的点了点头,显然在他的心里对这个李浑已经产生了怀疑。虽然李浑掩饰的非常好,问题也问的是中规中矩,可是最后的那一个问题,李浑的变化非常的明显。在衙门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赵捕头自然不会没看到,皱着眉头想了想,摸了摸怀里的十五两银子,赵捕头笑着摇了摇头。

在衙门里做了这么多年,赵捕头早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轻率,在这件事情如果放到二十年前,他或许会刨根问底一下。或者回去和县太爷打个报告,可是现在的赵捕头已经没有了那份心思,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城里正在满城的追捕陈良宇,铁匠街那个僻静的小院暂时没有受到波及。不过在这里的皇太极几个人却像热锅上的蚂蚁,陈良宇在屋子里不断的走动,这次朝廷将目光对准了自己,让陈良宇心里非常的不安。

“陈先生,稍安勿躁!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皇太极也不知道怎么安慰陈良宇,当然他也不会像莽古斯一样,以为把陈良宇杀掉交出去就会把事态平息。大明朝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不可能只想抓到陈良宇,这一点皇太极心里非常的明白。

深深的叹了口气,陈良宇颇为无奈的说道:“真的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变成这样,究竟是怎么知道我们到这里的?难道真的有人能掐会算?”

“事情总会有过去的一天的,只要贝勒爷你们呆在这里,就不会有事情的。”一边的哈元生开口说道,他在张家口十几年,身份自然是没有问题。

第二百九十九章 斗心斗智

看了一眼哈元生,皇太极迟疑的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我们在这里呆下去始终不是办法!如果一日抓不到我们,大明朝一日不开张家口,塞外的人也就撑不住了。”距离和自己父汗交易的日子还有十几天,如果这里的物资运不过去,那边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听了皇太极的话,哈元生的眉头也皱了起来,他自己负责什么,他就对什么异常的清楚。显然皇太极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一旦东西有两次不能运出去,大金今年的年景又是那么差,恐怕真的就撑不下去了。

轻轻的叹了口气,皇太极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自己真的不应该到张家口来。无论自己能不能冲出去,哪怕战死也不能到张家口来。如今已经是了骑虎难下之势了,如果自己不被抓,张家口这里一番清查下来,未见得查不到父汗在这里的布置。

如果因为自己让父汗多年的布置付诸流水,那自己就真的成了大金的罪人了。看着愁容满面的哈元生,皇太极也算是无计可施,他并不在张家口,对这里的一切都不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办法合适。不过皇太极毕竟是皇太极,略微沉吟了一下,语气颇为严肃的对哈元生说道:“这件事情不能我们在这想办法,我们也不能出面,所有的事情还得落到大明朝这边的身上。与我们大金贸易的那些人,在这里他比我们更有办法,况且张家口封着对这些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听到皇太极的话,陈良宇顿时眼睛一亮,皱着眉头想了想,语带兴奋的说道:“贝勒爷说的有道理,我们用不着消极,他们比我们更着急。况且这些大商人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朝廷大员的背影。让他们动用力量干涉,比我们要有用的多。”

一边的哈元生也点了点头,看了陈良宇一眼,对着皇太极施了一礼,恭敬地说道:“贝勒爷,奴才这就去办!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

皇太极缓缓的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哈元生,沉声说道:“小心行事,那些人并不值得信任!”

“是,贝勒爷!”哈元生恭敬的施了一礼,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老者悄悄的离开了小院,走出铁匠街之后,快步的穿过了几条街。来到一座院子的后面,哈元生轻轻的敲了敲门,时间不长里面就传出了询问声,“找谁啊!”

哈元生清了清嗓子,沉声用女真话说了几句什么,里面的人明显一愣,不过门却缓缓的打开了。

缓步走进去之后,哈元生回头问开门的人,道:“这里怎么样?这几天没出什么纰漏吧?”

“回都统,没有出什么纰漏,还是和以前一样。”那人躬着身子,恭敬的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哈元生一边向里走,一边问道:“我们现在能抽调多少人?”

“回大人,五百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巴图鲁。至于其他的一些人,战斗力并不高!不过如果都抽调出来,还能再凑五百人。”听到哈元生的问话,那人微微一愣,不过还是恭敬的答道。

来到一个屋子之后,哈元生缓步的走上大堂里面那巨大的椅子上,他身后的那人则是恭敬的站在下面。看了一眼那人,哈元生沉声说道:“那加,你跟我来到张家口,这么多年实在是不容易,这次的事情过去之后,你就回到草原上去吧!”

“谢谢都统大人!”那加对着哈元生施了一礼,语带感激的说道。不过脸上却没有露出什么喜色,在哈元生身边十几年,他深知这位都统的性格。十几年了,他都没见过哈元生这样的面容,显然这次的非常的麻烦。

略微沉吟了一下,哈元生沉声问道:“怎么样?封城了之后,那些人来过吗?”

“回都统大人,没有来过!他们很安静,不知道是否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什么动静都没有。”那加看着哈元生,颇为怀疑的说道。按理说这件事情受影响最大的就应该是那些人,可是现在这些人却没有一点动静,事出反常必有妖,这里面肯定有自己这些人不知道的事情。

低着头沉吟了半晌,哈元生颇为无奈的说道:“都统大人,那加有一句话不知道该不该问!”

“说!你跟着我十几年了,用不着如此,有什么话尽管说。”哈元生淡然的笑了笑,沉声说道。

迟疑的看了一眼哈元生,那加颇为犹豫的说道:“都统大人,那个叫陈良宇是不是在我们手里?”

看着那加,哈元生的脸色不断的变幻着,显然是在想怎么和那加说。在这件事情除了之后,哈元生就没想瞒着那加,不过需不需要把皇太极的事情告诉他,这才是一个问题。至于陈良宇的死活,哈元生没有兴趣管。

“都统大人,我明白了!不知道都统大人想怎么做?”看着哈元生的表情,那加没有等到他回答,而是缓缓的点了点头,看着哈元生迟疑的问道。

“我想和那边接触一下,看看他们能有什么办法,毕竟我们在大明朝的官场说不上话。”略微迟疑了一下,哈元生沉声说道。

轻轻的皱着眉头,那加迟疑的说道:“都统大人,那加觉得这样做不妥,那些大明人都非常的奸猾。这么长时间没来,恐怕他们已经在怀疑我们了。现在局势还不明朗,如果我们这么贸然的找上去,恐怕会更加让他们怀疑。”

皱着眉头想了很久,哈元生深深的叹了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自己真的老了,这么一点事情就把自己弄得分存大乱,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事情才刚刚开始,现在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什么都不要做。在局势明朗之前,很容易暴露自己。

想着皇太极,哈元生轻轻的叹了口气,不能为了一个贝勒坏了整个大金的事情。如果为了皇太极把整个张家口这里断送掉,那自己就是大金的罪人。

慢慢的点了点头,哈元生语气凝重的说道:“是我着急了,再等等,还是要看看在说。”

张家口这里有无数的商人,大部分都是汉人和蒙古人,也有一少部分的女真人。有的是从叶赫部逃过来的,有的也说自己是海西女真,总之没有说自己是建州女真。至于蒙古人那就是哪个部落都有了,大到鞑靼、瓦刺、察哈尔,小到没有听过的,不胜枚举。

在这些商人之中,最多当然还是汉人,其中权势最大的,自然就是晋商。张家口可以说是晋商的第二个大本营,这里有着非常庞大的晋商群体。

晋陕会馆位于张家口堡的东面,是一个十分庞大的院落,里面居住着大部分的晋商。

在会馆的大厅里,几个人正在议事,人不多大概也就五六个人。坐在主坐上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红彤彤的脸膛,微微有点胡须,身子也有些发胖。轻轻的端茶杯,慢慢的品着香茗。

“范员外,你就不要在喝茶了!我们现在究竟该怎么办啊?”一个人在看着坐在主坐上的人,满脸的焦急为问道,显然对这个人不紧不慢的态度很是恼火。

将茶杯放下,范员外淡然的笑了笑,胸有成竹的说道:“这张家口那就是我们的天下,谁能把我们怎么样?朝廷想把我们怎么样?要证据没证据的,况且我们背后站着什么人?好好的坐着不要担心!”

那人还想在说什么,一边的一个人拉着他坐下,那个人缓缓的开口道:“范员外,这次朝廷抓到的人非常的蹊跷,不过肯定不是空穴来风。那个陈良宇肯定就在张家口,而且就在那些人的手里。如果这样找下去,难保不找到他们的身上,到时候我们恐怕会被牵连进去。”

“王大宇,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刚刚接到的消息,这次在张家口主持这件事情的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这个人你也应该听说过,在锦衣卫三十多年,手段颇为很辣啊!”一边的一个人也开口附和道,显然对于骆思恭还是颇为忌惮的。

范员外淡然的笑了笑,语气轻松的说道:“不着急,我们不着急!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免得把侍寝牵连到咱们的身上。比我们着急的人有的是,我们现在只要看着就好。如果真的到我们出手的时候,还不是都在我们的操纵之中。”

看着范永斗的样子,屋子里的人都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同了他的说法。不过也有人在叹气,显然并没有范永斗那么乐观。

背着手站在阁楼上那,眺望着远方的白云,骆思恭享受着难得清闲。听着后面的脚步声,骆思恭沉声问道:“有什么消息吗?”

“回大人,都很安静,没有人什么消息!”对着骆思恭施了一礼,党寒恭敬的说道。

轻轻的抚摸着栏杆,骆思恭沉声说道:“都挺沉得住气,不过明天这些人恐怕就坐不住了。”

第三百章 望江楼

天启元年,八月初十,宜伐木做灶,忌婚丧出行。

看着身后的王承恩,天启皇帝就轻轻的皱了皱眉头,似乎有些不快。看到一边的一个年轻人,天启皇帝则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显然很喜欢他。

几个人此时正走在京城的南城,天启皇帝一身富家公子的打扮,一身白衣,手里拿着折扇。表面上跟在天启皇帝身边的锦衣卫有八个,手里全都拿着刀,面无表情。不过这八个人的眼睛头特别亮,不断的在人群中扫视,普通人甚至都不敢和其对视。

周围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富家公子,所有人都绕着走,敢在京城如此横行直撞,显然身份不一般。整个北京城,勋贵满地走,官员多如狗,扔下一块砖头没准就砸到一个四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