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木匠皇帝-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步的走到贺世贤的身边,将他搀扶了起来,孙承宗笑着道:“贺将军不必如此,身在军旅,将军行一个军礼就是了,这样的大礼以后就不要有了。”

轻轻的一抱拳,贺世贤面容一整,沉声道:“谨遵大帅教诲!”

上下打量着贺世贤,心中不禁感叹,这个人看起来粗枝大叶的,可是这做起事情来却是圆润的很。刚刚还是孙督师,现在就是大帅了,看来这是在向自己示好啊!

孙承宗并没有猜错,贺世贤却是有向孙承宗示好的意思,情势如此,这位边关的武将也不得不参杂很多东西。熊廷弼的事情在辽东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杨家的霸道也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因为出身的关系,贺世贤和杨家人并不对付。这个时候孙承宗来了,自然要示好一下,况且这位的身份实在太高,相信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靠山。

对于贺世贤这样的人,孙承宗还是要考察一下的,不但是能力,更重要的是人品。不过自己刚刚来,显然还不时候,对方的好意自己却必须收下,不然以后就不好办了!

“贺将军免礼,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贺将军。”虽然是接受对方的好意,可是却不能太客气,孙承宗的地位比贺世贤高的太多了,如果太客气反而会适得其反。

“末将自当以大帅马首是瞻!”贺世贤虽然是示好了,可是毕竟文武殊途,只要表达了意思的就好了,没有必要太过!

看了一眼身后的人,孙承宗笑着道:“光顾着说话了,老夫来给你介绍一下。”说着一指一边的一个中年男子,笑着道:“这位是新任的辽东巡抚杨涟,贺将军来见过!”

“末将见过杨大人。”这个时候文武相差很大,况且品阶上也是杨涟高,所以贺世贤给杨涟见礼,没有一个人觉得诧异的。

接下来就是互相介绍,互相客气了,只不过三法司的人让贺世贤有些诧异,本以为熊廷弼凶多吉少,看来这次可不一定了。

“大人,卑职想到辽阳去,袁大人奉旨走的急,只是再半路上和卑职简单的交接了一下,这沈阳卑职就不进了。想来辽阳的事情不会少,卑职有些着急!”见一群人有入城的趋势,杨涟赶忙对着孙承宗道。这个时候的辽阳才是辽东的首府,是辽东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辽东巡抚衙门的驻地。

沈阳的地位却和辽阳不一样,沈阳是军事重镇,这里囤积着辽东军队的三分之二,是大明直面后金的战场。这里虽然重要,却不是杨涟这个巡抚应该呆的地方,倒是孙承宗应该住在这里。

“杨大人忠心为国,为了国事操劳,老夫自然不会阻拦,杨大人一路顺风!”对于杨涟,孙承宗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个人原本是东林党,可是现在和自己一样,是帝党!这个人不但为官清廉,而且颇有能力,对天启皇帝给自己派来这么一个人,孙承宗是非常满意的。有一个好的搭档,做起来是自然是事半功倍!

“卑职祝大人旗开得胜,卑职告辞了!”杨涟也没有拖沓,对着孙承宗施了一礼,便将自己的人带走了,以及天启皇帝交给他的秘密武器!

杨涟是走了,那些三法司的人却都留了下来,因为要查的是辽东经略熊廷弼,而熊廷弼之前就在沈阳,他们哪里也去不了。

“大人,卑职已经在城内准备好了行馆,大人一路劳顿,还是进城休息吧!”贺世贤见杨涟等人已经走远了,便对身边的孙承宗说道。

看了一眼京城的方向,孙承宗的心里暗暗下决心,这次一定不能辜负天启皇帝的希望。

孙承宗到达辽东的时候,天启皇帝正在皇宫里发呆,看了看外面的太阳,天启皇帝对身边的陈洪道:“孙承宗走了好几天了,是不是已经到辽东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了解,天启皇帝是不可能估算出到辽东需要多长时间的,不过看前几次来回辽东的速度,现在应该差不多了。

“回陛下,按照时间算是差不多了,辽东有了孙大人,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以孙大人的才能,鞑子猖狂不起来了!”陈洪知道天启皇帝所虑何事,自然要拍一拍马屁!

天启皇帝则是不置可否的一笑,没有说话!

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书

天启元年,一月二十九,早朝。

缓缓的那拿起桌子上的奏折,天启皇帝微微皱了皱眉头,大声的道:“王爱卿历侍三朝,朕心中十分的不舍,可是爱卿的身体也让朕十分的担心。爱卿既然去意已决,朕只能让爱卿离去,希望爱卿能够颐养天年!”天启皇帝说话的时候语气有些低沉,一副很不舍的样子。

“臣,年老体衰,多谢陛下体谅!”王林光赶忙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好一副君臣和美的景象。

熊廷弼的事情虽然还没有完,可是也已经有了眉目,朝堂上的局势也已经稳定了下来,王林光此时却一定要辞官了。自己面前的这位少年天子,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摆明打压东林党的人,自己这样一个人还是先走吧!王林光本就是铁杆的东林党,没必要为这件事情搭上自己的性命。

“王爱卿劳苦功高,一心为国,回家后依旧领一品俸禄!”天启皇帝似乎颇为伤感,语气低沉的说道。

“陛下隆恩,臣无以为报!”王林光赶忙跪倒在地,感激的说道。其实无论是天启皇帝还是王林光都明白,这不过是双方的一个默契。王林光致仕之后,天启皇帝不会为难他,至于一品的俸禄,那就实在是太低了,指着这个钱,都得饿死。

等到王林光站了回去,天启皇帝看了一眼身边的陈洪,淡淡的道:“让袁应泰进来吧!”

“宣袁应泰!”陈洪一声喊喝,外面便响起了脚步声。

此时的袁应泰依旧身穿辽东巡抚的官职,走上大殿之后,撩衣服跪倒,对着天启皇帝三拜九叩。

“爱卿起来吧!”天启皇帝挥挥手,笑着道。

“谢陛下!”站起身子,袁应泰的态度显得很是恭敬。

看着一脸干练的袁应泰,天启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好官,有能力的官员,爱民的官员。可是有一样,袁应泰不会打仗,就是因为使用了这个人,辽东的沈阳和辽阳才全部失陷了,这也是天启皇帝将他调回来的原因。

这位袁大人的长处是治执政一方,造福百姓,十分的有能力。这些还不是天启皇帝看重的地方,在辽阳城破的时候,袁应泰对着京师的方向上吊了。这样的人最起码忠心没有问题,既有忠心还有能力,怎么可以不提拔呢?

“爱卿巡抚辽东,劳苦功高,这一路辛苦了。”将袁应泰的资料在脑海里过了一便,天启皇帝笑着笑,淡淡的道。

“陛下夸奖了,臣并没有什么功劳,这一切都是陛下运筹帷幄之功啊!”袁应泰很谦虚,在辽东多年,虽然朝局知道一些,可是面前的这位陛下,自己可是第一次见到,还是先摸一摸脾气的好。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似乎对袁应泰的回答很满意,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天启皇帝淡淡的道:“爱卿一路舟车劳顿,先歇一歇吧!”

听着天启皇帝说话,袁应泰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皇帝,如果真的想让自己歇一歇,也就没有必要将自己找到这里来。看来天启皇帝是想要自己的态度,想到这里袁应泰赶忙跪倒在地,大声的道:“臣不累,为大明效力,为陛下进忠。”袁应泰将进忠两个字咬的很重,这个时候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不然自己就得回家种田了。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笑,对袁应泰道:“爱卿拳拳报国之心,朕已经知道了,工部尚书给朕上了辞呈,朕已经准了。你就先代理一下工部尚书,好好干,不要让朕失望。”天启皇帝看似无意的说道,可是下面的大臣却下了一跳,不由面面相觑。

“臣谢主隆恩!”宦海沉浮多年,袁应泰也不傻,工部尚书,自己算是升官了。只是代理就是天启皇帝对自己你的一个考验了,做好了,自然没有话说,做不好那就不好说了。

天启皇帝的朝会还在继续,京城里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对于朝堂上的事情,老百姓还是一样的漠不关心。

一个挑着两个挑筐的小厮,一步步的向前走,还不时的左右看看。这是一个不短的胡同,因为并不靠近闹市,所以这里并没与多少人。

小厮缓缓的走到胡同里,不是大声的喊道:“茴香!上好的茴香!”

伴随着一声响动,一个院子的后门缓缓的打开了,一个小二打扮的人缓步的走了出来,将肩膀上的手巾甩了甩,小二对着小厮道:“你过来!”

“来了,”小厮快步的跑到小二的身边,笑着道:“您买茴香,上好的茴香!”

小二看了一眼小厮,百无聊赖的问道:“你的茴香是几月的?”

听到小二的话,小厮微微一愣,接着便笑着道;“看您说的,当然是六月的,不然小的也不能拿出来卖啊!”

小二缓缓的点了点头,对着小厮道:“不知道这茴香能不能回乡?”

小厮缓缓的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是一脸的献媚,笑着道:“想要回乡,那的把活干好!”

“终于等到茴香了,不知道怎么才能回乡呢?”看着小厮,小二满脸严肃的问道。

“让点子回乡,茴香就能回乡了!”小二则是一脸的笑意,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四下看了看,小二接着道:“这是你在这里的最后一个差事,只要办的好,你就能离开了!”

小二重重的点了点头,严肃的道:“我要怎么做?”

在一个挑筐里拿出一个小纸包,小厮大声的道:“您的茴香,已经给您包好了。”又在小二的耳边道:“这里面是落雁沙,给点子一颗,然后去官府报案,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你管了。”

小二点了点头,对小厮道:“那这个案子我要到哪里去报?那个衙门?”

诧异的看了一眼小二,小厮笑着道:“不愧头那么看重你,想的真周到,去顺天府,记住了是顺天府!”

“知道了,你走吧!不然会惹人怀疑的。”将纸包踹到怀里,小二对小厮笑着道,似乎心情很是不错。

第一百二十五章 命案

早朝虽然发生了一些事情,工部尚书王林光致仕,原来的辽东巡抚袁应泰做了新任的工部尚书,这件事情虽然不小,可是后宫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回到自己的寝宫之后,天气皇帝疲累的躺在椅子上,轻轻的闭着眼睛,想着一件自己谋划已久的事情。

“陛下,太后派人过来。”看着闭目养神的天启皇帝,虽然不忍心打扰,可是陈洪还是硬着头皮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百无聊赖的道:“什么事情?让朕过去吃饭吗?”

“不是,太后娘娘说选妃的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选出了三个人,太后觉得非常不错。希望陛下过去,选皇后的事情,还要看陛下的意思!”陈洪轻声笑了笑,这对整个紫禁城来说都是一件喜事,他也是真心的为天启皇帝高兴。

看着一脸兴奋的陈洪,天启皇帝有些好笑,又不是给你娶媳妇,你高兴和什么劲呢?不过天启皇帝的心里却有些怪异,这是不是就是前世的相亲?不过自己没想过亲,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想来应该不同,毕竟这些人女人是被挑的,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后世的相亲可以说成是互相挑,在一定程度上,男人反而成了被挑的人。

“好了,朕知道了,李岚那边怎么样?你派人过去传个话,就说朕今天有事在身,不能过去了。”天启皇帝对李岚的感情很深厚,可能是人对自己的第一次,总有着别样的感情。虽然经历了魏忠贤的事情,天启皇帝和李岚却似乎都遗忘了这件事,这个人,没有人提起,没有人再说,似乎世界上就从没有出现过一般。

“是,那边臣已经吩咐下去了,太后也去走动了,下面的人知道轻重。”此时李岚在宫里的地位非常高,不但是天启皇帝唯一宠爱的女人,还身怀龙种,一旦生下龙子,说不定会做皇后的。

“朕睡一会,到时间了你叫朕!”轻轻的揉了揉发胀的额头,天启皇帝有些疲累,对着一边的陈洪淡淡的吩咐道。

天启皇帝正在休息,可是顺天府的府尹王怀就没这个心情了,刚刚有人来报案,死人了。顺天府乃是京师重地,死个把人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可是这报道官府来就是事情了。当听到发生命案的时候,王怀第一个想到就是案发地点,如果是小地方,那事情就好办了,该判判,该押押没什么大不了的。

为官多年,王怀深知官场之道,京师乃是首善之区,官多衙门多,随便拉出一个人都不知道有什么牵扯。虽然顺天府的府尹是从三品,可是在这京师的地面上,真的不够看啊!

当听到发生案子的地方是风月楼,这位大人顿时脸色就变了,风雨楼是什么地方,王怀自然知道。那里可是东林党的产业,很多文人士子,全都到那里聚会,较为交友。最重要的是那里和京师很多衙门都有牵扯,地位非同一般,这次自己真的遇到麻烦了。

“老爷,外面来人了。”就在王怀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师爷快步的来到了他的身边,在他的耳边小声的道。

心里不住的叫苦,自己还没去案子的现场呢,这就开始来人了,唉,这官做的可真是憋屈啊!

“谁啊?是为了案子来的吗?”看了一眼身边的师爷,王怀此时真的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出去,只是这浑水却不得不沾一下了。

“这个不知道,是一位御史,好像是叫冯三元的”!师爷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了案子来了一御史,这里面的牵扯也太大了吧!

“你说谁?”诧异的看了一眼师爷,王怀大声的道。这个冯三元这个时候来这里做什么?王华本身是楚党,对于冯三元自然是不陌生,况且那日的朝会他也参加了。知道冯三元原本是东林党的人,只不过被当作了弃子,现在做了孙党的人。

虽然对叛徒都深恶痛绝,可是冯三元这样的人却并不在此列,大家都知道这位冯御史是为了党派办事,结果却被人抛弃了,也就谈不上背不背叛了。

这个时候的齐浙楚党和孙党是盟友,而且有合为一党的趋势,对于冯三元,王怀自然不能不见。对着师爷挥了挥手,王怀淡淡的道:“去吧!请进来。”

时间不长,冯三元就在师爷的带领下走了进来,这位当日狼狈不堪的冯御史,早就没了那日的狼狈相。一身洗的发白的官服,很符合御史的身份,这一段时间,冯三元和受杨鹤的器重,身份自然是水涨船高。虽然杨鹤走了,左都御史的位子还没有人,可是谁也不愿意得罪这位冯御史!

“见过王大人,王大人风采依旧啊!”冯三元和客气,对着王怀拱拱手,笑着说道。

“冯御史说笑了,王某可不如冯御史,冯御史是风采更胜往昔啊!”王怀的话可谓意有所指,点出了两个人的立场。

看了一眼王怀,冯三元大笑了起来,和明白人说就是简单!看了一眼屋子里的人,冯三元也没有说什么,大声的道:“王大人,冯某刚刚路过顺天府衙门,想到王大人就进来走走。这顺天府乃是京师重地,首善之区,王大人这府尹做的很好啊!”

“冯御史说笑了,一点微末小功,不足挂齿,本分而已!”王怀此时是越来越糊涂了,他可不相信冯三元是来自己这里串门的,一来两人不熟,二来这里也不是串门的地方啊!这三来这个时候挑的也太寸了。

“王大人,我们身受皇恩,要上对得起黎民,下对得起百姓,才能不负陛下的重托。这京师重地,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讲求事实,不能因为一些人的关系就寻思枉法!”深深的看了一眼王怀,冯三元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所有所思的着冯御史,王怀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冯三元也不着急,慢慢的喝着茶。半晌,王怀恍然大悟,笑着道:“冯御史真是金玉良言,王某茅塞顿开啊!”

“既然这样,那冯某就告辞了!”对着王怀拱拱手,冯三元笑着离开了。

等到冯三元离开,师爷来到了王怀的身边,小声的道:“他来这里,说了这几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看了一眼师爷,王怀笑着道:“他是来交我们如何办案的,走,去现场!”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

看着熟睡的天启皇帝,陈洪还是在犹豫是不是应该叫醒天启皇帝,慈宁宫那边已经催过三次了,已经准备妥当了,就差天启皇帝一个人了。

“陛下,陛下!”走到天启皇帝的身边,陈洪缓缓的摇动着他的胳膊,轻声的呼唤着。

“嗯”,缓缓的睁开眼睛,看着一边的陈洪,揉了揉发胀的额头,天启皇帝淡淡的道:“到时间了吗?”

拿起一边的茶碗,交给了天启皇帝,陈洪笑着道:“到了,慈宁宫那边已经来催过三次了,臣见陛下睡的熟,便没有打扰陛下!”

正在喝茶的天启皇帝微微一愣,接着便严肃的看了一眼陈洪,神态颇为认真的道:“哪有让太后的等的道理,以后怎么吩咐的就怎么做,越来胆子越大了。”

“陛下,老臣,老臣……”陈洪赶忙跪在地上,跟在天启皇帝身边,深得天启皇帝的信任,陈洪可是知道这位陛下一旦生气,后果非常的严重啊!

缓缓的站起身子,天启皇帝轻轻的踹了陈洪一脚,笑着道:“起来吧!装什么死,朕就是那么一说,又没有惩罚你!”

天启皇帝来到慈宁宫的时候,这里已经是华灯初上了,还没有走进慈宁宫,天启皇帝就听见了里面吵闹的声音。当然敢在这里吵闹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天启皇帝的妹妹,大明朝的长公主朱婉君。

“你又在做什么?”摆出一副严厉的样子,天启皇帝对着朱婉君吓唬道。

正在上窜下跳的朱婉君果然吓了一跳,接着就是恼怒,居然有人敢在自己面前这么大声的说话。赶忙回过头,也没看是谁,手里的橘子就扔了出去。反正母后坐在自己面前,还有谁是自己得罪不起的?

天启皇帝是没想到,只觉着眼前有一个东西飘过来,下意识的一闭眼,可是疼痛感却没有传来。

缓缓地睁开眼睛,天启皇帝看到自己面前有一之手,手里握着一只橘子。这个时候整个大殿上鸦雀无声,宫女太监跪了一地,胆小的身子都在发抖。

看了一边的陈洪,天启皇帝欣慰的点了点头,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实在太安心了。对着陈洪笑了笑,天启皇帝缓缓的道:“好了,这里没有刺驾,不过是一个捣蛋的小丫头,这个橘子就赏给你了。”

陈洪缓缓的收回手,眼中也没有了刚刚的精光,再一次恢复以前的样子,对着天启皇帝笑了笑,献媚的道:“谢陛下赏赐!”

缓步的走到桌子前面,天启皇帝对着太后施了一礼,笑着道:“孩儿睡着了,陈洪怕惊扰了孩儿,也就没叫孩儿,所以来的有些持了,母后恕罪!”

“皇儿说的这是哪里话,一家人的,母后怎么会怪你呢!”太后轻轻的笑了笑,对着自己身边的一个桌子道:“皇儿,坐到这里来!”

轻轻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对着大殿里的人道:“你们也都起来吧!”

等到大殿里恢复了刚刚的样子,天启皇帝的目光才四下的扫了一下,让他没有想到李岚居然也来了。坐在距离太后不远的地方,看的出来太后很喜欢她,是个会讨婆婆喜欢的儿媳妇。

当看到信王的时候,天启皇帝微微一愣,因为这个小家伙居然在一边偷笑。虽然嘴里吃着东西,还是不时的偷笑一下,然后鬼头鬼脑的看看四周,见没人注意自己,就接着偷笑。

在大殿里扫视了一圈,天启皇帝也没有发现自己要找的人,堂堂的大明长公主居然畏罪潜逃了。看了一眼一边的信王,天启皇帝严肃的道:“别笑了,你姐姐呢?”

正在大吃大喝的信王听到这句话,立马吓了一跳,好像噎着了,喝了一口茶,半天才缓过来。看着面陈似水的天启皇帝,信王朱由检一脸的无辜,又一脸的委屈!

“不要摆这个模样,朕问你姐姐去哪里了?”天启皇帝这次是打定心思要教育一下这个妹妹,自己都敢打,那别人还不得杀了灭口啊!

天启皇帝不知道,在这后宫里,被杖毙的宫女和太监不计其数,死因也是千奇百怪。只要是公主高兴,打死了个把人不算什么事情。当然天启皇帝对于这种野蛮的方式,显得很是排斥,毕竟后世那么多年的教育可不是白受的。

“好了,不要为了一点点小事扰了兴致。”太后赶忙开口相劝,事情发生的后宫,就可以定性为兄妹之间的嬉闹。如果闹大了,反而不好收场了。

轻轻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不是朕生气,皇妹还小,这么大的年纪脾气居然这么不好。对朕都是这样,更何况别人,实在是太不像话了。”正所谓长兄如父,天启皇帝管教自己的妹妹,任谁也说不出什么。

皇太后也只能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轻声的道:“不要生气了,管教她有的是机会,今天可是大日子!”

天启皇帝也知道不是时候,对着皇太后点了点头,笑着道:“母后说的有道理,朕有些鲁莽了。”

“皇儿不要说这样的话,你的妹妹年纪小,以后还得你多照顾。”轻声的笑了笑,皇太后回过头,对着身后的一个老太监的道:“开始吧!”

这个老太监就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刘克敬,虽然那挂着司礼监的名义,却是一直伺候在皇太后的身边。此时的司礼监真正掌权的秉笔太监是陈洪,掌印太监则是王安,至于魏朝则是之管东厂的。

“是”刘克敬笑着答应了一声,便快步的走了出去。

时间不大,当先走进来的是三个女子,刘克敬则跟在后面。这个时候的这三个女子身份已经不同了,虽然不知道谁能当选皇后,可是一个贵妃是跑不掉的。

天启皇帝此时正上下打量着三个少女,年纪都不大,十五六岁的样子,和自己差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天启皇帝的心里忽然有了罪恶感,便将目光看向一边的李岚。只是李岚今年二十岁,比天启皇帝大四岁,这样天启皇帝比较坦然一些。

第一百二十七章 选定

对于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张嫣心里早就有了准备,自己距离那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看着身边的王氏和段氏,张嫣的心里不只是什么滋味。

这一个月里,姐妹三人的感情还算可以,这个时候却成了对手,不过以后应该还是姐妹吧!

刚刚刘克敬来叫三人的时候,三个人已经在外面的等了有一会了,这个时候来到大殿里,也没有敢抬头。只是按照刚刚叫教的规矩,对着上面施了一礼,然后便站在那里不动了。

“你们都是来自哪里?都叫什么啊?”皇太后看了一眼三个女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语气轻缓的问道。

“回太后,小女子张氏,来自河南。”

“回太后,小女子段氏,来自山东。”

“回太后,小女子王氏,来自南直隶。”

皇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便将目光看向了天启皇帝,毕竟是皇帝大婚,选谁还是要看皇帝的意思。毕竟这不是选太子妃,太子没有说话的权力,这可是选皇后,这皇宫里还没有人敢代替天启皇帝做这个主啊!

看着站在那里的三个少女,天启皇帝的心里也是微微一动,长的都是很漂亮。后世的自己要是能娶上一个,那都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只是年龄似乎太小了点。

不过天启皇帝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为了这件事情花费金钱人力无数,全国范围内的挑选,自己要是拒绝了,还不定惹出什么事情来呢!对于这三个人,天启皇帝还是知道的,只有张嫣适合当皇后,不仅仅因为历史上就选了他。

这个张嫣颇有才学,最重要的是人品,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时候,他就自杀殉国了。这样的女子不娶,那还能找什么样的?

慢慢的来到了皇太后的身边,在他的耳边小声的嘀咕了几句,便有些不好意思的坐了回去。

“好了,你们回去吧!”皇太后笑呵呵的看了一眼儿子,对着三个人淡淡的吩咐了一句,便招手将刘克敬叫了过来。

“太后,老臣在!”快步的来到皇太后的身边,对着太后施了一礼,笑着道。

皇太后此时似乎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看了一眼刘克敬,笑着说道:“陛下准备立张氏为后,去将张家人接过来,赏赐一座宅子,先住着。”

“老臣这就去办!”对着天启皇帝和皇太后施了一礼,刘克敬便要大步的走出去了。

“等一下”,刘克敬的脚步刚抬起来,天启皇帝便把叫住了,紧接着又笑了笑,“你去吧!”

等到刘克敬走了,天启皇帝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皇天后,小声的道:“母后,这次的事情都需要哪个衙门做主?”

“好了,这个你就别操心了,一切都有母后来操持,等你冠礼之后,就着手安排你们大婚!”摸了摸天启皇帝的手,皇太后淡淡的道:“转眼间皇上也长大了,老身就算是去了,也没有辜负陛下!”

皇帝选后了,这个消息一直在京师传扬着,最近刚刚有稳定的趋势,可是现在又再次翻腾了起来。皇后的人选已经确定了下来,是来自河南的张氏。明朝的皇后本就是来自民间,最起码大多数都是如此,臣民们关心的不过是这位皇后的人品和长相。

选后的消息刚刚传出来,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了,天启皇帝马上就要冠礼了。其实天启皇帝冠礼的事情早就定好了,早在泰昌元年的十月份,礼部尚书孙如游便上书请天启皇帝冠礼。这件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同年的十二月,钦天监卜的吉时,天启元年正月二十八日卯时大吉。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天启皇帝都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其实天启皇帝没在意,其实这件事情,礼部和钦天监的人一直都在准备。

河南,祥符县,张家庄。

自从张嫣去了京城之后,张家庄就仿佛一下子衰败了下来,庄子里的人都没有人人气。无论是张老夫人还是张老爷,甚至是庄子里下人,都仿佛失去了什么似的。

看到张府的样子,原本喜气洋洋的县令李昌茂也高兴不起来了,甚至都不好意思到张家来了。

这一天,张府的门口却来了一队人马,大概有百十人的样子,让人吃惊的不是人数,而是这些人的身份,都是锦衣卫。

走在前面带路的是祥符县的县令李昌茂,此时这位县太爷是一脸的喜气,走起路来都是一摇三摆的。

“李兄,不知这是?”张老爷出来之后就被吓了一跳,自己的院子里站立的都是锦衣卫,县令都来了。

看着出来的张老爷,李昌茂赶忙走上前去,一把拉住张老爷的手,笑着道:“恭喜张兄,贺喜张兄啊!”

顿时将张老爷弄的一愣,这喜从何来啊!可是还没等他问,一边的锦衣卫已经走了过来。

“这位可是张国纪,张老爷?在下乃是锦衣卫千户陈发,特地来请张老爷全家进京。”对着张国纪抱了抱拳,带头的锦衣卫来到了张国纪的身边。

这位张老爷虽然是举人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