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木匠皇帝-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似乎想通了,吴亮嗣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语气带着几分轻松道:“我想起了一个人,不知道你又没有感觉?”

“谁?”官应震此时也已经恢复了淡然,既然事情想通了,明白了以后该怎么做,自然不会在像刚刚一样了。

“汉武帝!汉武帝年少登基,权力都掌握在黄老之学的大臣手里。当是窦太后还活着,汉武帝隐忍了三年,直到窦太后去世。汉武帝逐步重用儒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自己真正的掌握了朝廷的权力。当今皇上虽然没有人掣肘,可是朝中一直是党派纷争不断,波谲云诡,陛下的手段颇有汉武之资啊!”吴亮嗣忽然感慨了起来,说起话来眼睛微眯着,摇头晃脑的。

看着吴亮嗣的样子,官应震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不过他的心里颇有同感,看着紫禁城的方向,他的心里忽然有些激动。

如果皇上能够中兴大明,北逐蒙元,就像当年的汉武帝一样。没准自己也能成为中兴名臣,心里顿时一阵激动。

两个人谁都没有在说话,他们彼此心里都明白,这次的京察是天启皇帝对朝堂的又一次清洗和换人。在这之后,天启皇帝的话将会成为朝廷的圣旨,将会成为真正一言九鼎的君王。

此时的天启皇帝沉着脸坐在龙书案的前面,一边躬身站着的是魏朝,天启皇帝的脸色并不好看。

魏朝正在说的真是内阁发生的事情,宫里的事情想要瞒过这位东厂的督公,其实非常的不容易。他只是简单的转述,不敢添一个字,也不敢捡一个字。语气也尽量做到不带一丝感情,显然魏朝不想让天启皇帝怀疑什么。

轻轻的敲击着龙书案,天启皇帝的眉头微蹙着,静静的思考着。屋子里陷入了短暂的安静,没有人说话,喘气都极力的压低声音。

良久,天启皇帝轻声的笑了笑,语气轻缓的说道:“大臣们觉得是由不妥商议也是应该的,这没有什么。不要说商议了,就算他们上奏到朕这里来也没关系。”

听着天启皇帝的话,魏朝的心里顿时一沉,虽然神色没什么变化,不过心里却是直突突。皇上莫不是怪自己多事?

“不过东厂做的很好,大臣们商议是大臣们的事情,东厂做自己的事情。魏朝,你做的不错,好好干!”天启皇帝看了一眼魏朝,笑着说道。

舒了一口气,魏朝的心里顿时明了,天启皇帝对这次京察果然看重非常。沉吟了一下,魏朝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两位大人那里是不是加强一下?”

魏朝的话说的很隐晦,可是意思却非常的明确,吴亮嗣和官应震那里要加强一些监视,免得到时候出什么问题。

狠狠的瞪了一眼魏朝,天启皇帝面带不愉的道:“不要瞎想,两位爱卿都是朝中重臣,怎么可以如此无理?如果要是传出去,岂不是朕刻薄寡恩,对大臣不信任!”

“是,皇上,臣知道错了!”魏朝恭敬的施了一礼,声音颤着说道。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接着道:“魏朝你要记住,东厂是朕的爪牙,有自己的行事方式和规矩。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请示朕,事事都由朕做主,要你你们这些奴婢做什么?”

“是,陛下!”魏朝微微一愣,不过马上就明白过来了。皇上心里同意这么做,话却不能说出来,黑锅要自己来背,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第三百六十九章 气势如虹

随着年关越来越近,天气也是越来越冷,总从进入小年以后朝廷也似乎没有了什么事情,一切都平静了下来。不过京察还在继续,每天都有大臣致仕,有大臣被开革。

不过天启皇帝也没有采用太过激烈的手段,抄家和下狱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让原本人心惶惶的官员们心里好过了不少。不过退还贪污金银,让大部分被查出问题的人倾家荡产。

被查出问题的人自然心里叫苦,这个时代可不像后市讲究什么证据,凡是对不上账的就算是被你贪污了。很多人有口难辨,不得不将家产变卖。这种事情也不会有人站出来说话,全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如果和这些人扯上关系,那可就是声明毁于一旦。

虽然有的大臣心里也犯嘀咕,要是这次是锦衣卫在满城抓人,肯定会有人站出来,甚至都要去午门请命。可是这是京察,文官内部的清洗行动,证据十足,谁也没有胆子叽叽歪歪。

天启皇帝这几天的心情就不错,临近年关朝廷的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造船厂那边正在筹备物料,等到明年一开春便开始建设。火器厂和工部的将作监合并的事情也没有什么遗漏,那些贪污的官员基本被京察清理的差不多了。

火炮和火枪的改进倒是没什么进展,膛线依然是天启皇帝想象中的东西,除了这些其他的都还好。冬天边疆没有战事,至于辽东的改制的事情现在也没有个说法,暂时用不着为它担忧。四川那边已经上了奏折,局势已经平稳了下来,平叛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将所有的事情汇总之后,天启皇帝的心情还是不错的,现在内库的银子虽然不多,暂时也还够用。龙昌商号那边摊子已经铺开了,盈利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国库里虽然没钱,不够这次京察之后,明年的开销应该足够了。

将手中的奏折放下,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事态都还算平稳,只要给自己几年的时间,一切就都不一样了。看来自己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本应该是朝会的日子,不过天启皇帝给大臣放了假,朝会并没有进行。京城是一片繁荣,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过年的事情。严寒并没能阻挡人们的热情,对于明朝人来讲,过年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同样是准备过年,四川的气氛和京城差远了,成都府还好一点,军营里面却一点过年的意思都没有。

目光紧紧的盯着面前的地图,孙传庭的眉头微蹙着,脸上的表情也非常的凝重。良久他缓缓的转过身,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人,笑着说道:“林大人,这次麻烦你到军营里来实在是过意不去,马上就要过年了!”

“大人说笑了,这本就是四川的事情,大人不远千里到四川来,那是劳苦功高。下官在为平叛做一些事情,乃是下官应该做的事情!”按察使林宰态度放的非常低,他的心里明白这位孙大人可不是一般人。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指挥打仗也是颇有一套,无论是能力还是前途都远在自己之上。

缓缓的点了点头,孙传庭面色凝重的道:“林大人,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了,马上就要过年。本官的心思想必林大人也清楚,现在的本官想要尽快结束这里的战事,在年前平定四川的叛乱。”

林宰看了一眼孙传庭,笑着说道:“大人有这个心思自然好,只是作战的事情下官兵部精通,还是要大人做主。不过后勤补给上的事情大人尽可交给下官,蜀王送来了两万担粮食,粮草还是有保证的。”

感激的看了一眼林宰,孙传庭的心里在没了疑虑,想了想,沉声道:“明天一早拔营,兵进永宁,本官要一战平定永宁!”

进攻永宁,这是孙传庭必须要做的事情,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原本明军分兵之后也一直在向永宁进发,只不过速度并不快,在得到了粮草补给之后。孙传庭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第一天早便下令急行军,大军直逼永宁。

经过几场激战,明军士气高昂,一路高歌猛进。奢崇明这边却是日薄西山,已经丝毫没有还手之力了。从孙传庭拔营起兵开始,一路上总有人来投靠。有的是大明朝被打散的军队,有的是当地的土司。见到孙传庭都是一番诉苦,不过孙传庭也没有为难他们。

急行军一天之后,大军开赴道土地坎,这里是一个四川非常罕见的地形。几座大山围出的一个巨大山坳,里面非常的平缓,非常像一个小型的平原。

“大人,前方发下叛军,人数大概有两万左右,看样子实在赶路。”斥候打马来到孙传庭的身边,脸上满脸的激动,在斥候的眼里前面的并不是敌人,那是自己的功劳!

微微皱了皱眉头,孙传庭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这是叛军的圈套?或者真的试一次偶遇?看了一眼斥候,孙传庭沉声道:“有没有打探清楚?只有这一支叛军?周围没有埋伏?”

“回大人,卑职找向导问过,这里的地形非常的特殊,乃是一马平川。距离最近的山口还有十五里,叛军想要埋伏我们简直是痴心妄想!”斥候的脸上顿时严肃了起来,对着孙传庭一抱拳,恭敬的说道。

“大人,叛军已经像我们这边来了,速度很快,看样子他们也已经发现我们了。他们已经攻过来了,请大人拿主意!”有一个斥候打马飞奔了过来,脸上一样闪着兴奋的光芒。

孙传庭忽然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看来对方没看的起自己啊!不过四下看了看,孙传庭也觉得有些丧气。那些投降叛军和土司,孙传庭全都交给了投降的罗乾象统领,他们走在队伍的两侧,从远处看上去整支队伍似乎都是这样的人。再加上明军队伍中的那些被打散的明军,自己这支队伍看起来确实没有什么战斗力。

玩味的笑了笑,孙传庭沉声道:“既然如此我们也不能被人看扁了!留下五千人看守辎重,其余的人跟本官与迎战!”

跟在孙传庭左右的军官全都是一愣,孙传庭是文官怎么亲自上战场了?一个参将连忙站出来道:“大人,运筹帷幄乃是大人的职责,冲锋陷阵乃是卑职等的职责,希望大人给卑职等人留一条活路。”

又好气又好笑的看着说话的参将,孙传庭颇为无奈的道:“刘参将,你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既然你这么说,那这一仗你带着人去打,如果打输了怎么办?”

听了孙传庭的话,刘参将顿时激动了起来,对着孙传庭一抱拳,恭敬的说道:“卑职多谢大人栽培!大人放心,这一仗可是打不败!”

“那好,本官在这里看守粮草,你带着人去吧!如果这次的仗打赢了,本官给你们请功!”孙传庭拍了拍刘参将的肩膀,又对身边其他的将官道:“不要羡慕,如果这次打赢了,本官就让你们每个人都有领兵的机会,全都赚一个大大的功劳。封妻荫子就在今日了,你们去吧!”

明军这边顿时士气大涨,每位参将都在个自己的心腹、部下讲话。一时间气势如虹,喊声雷动。

叛军这边也在急行军,统领这支人马的那是奢寅,他是奉了奢崇明的命令守卫永宁的。虽然奢崇明是永宁宣抚使,可是他却不在永宁。奢寅原本是想到对面的山里去埋伏明军的,没想到明军来的这么快,在这里就遇上了。

“王子,我们这样冲上去恐怕胜算不大啊!”樊虎担心的看了一眼奢寅,语气迟疑着说道。

“刚刚斥候已经回报过了,对面不过两万人的队伍,至多不过三万人。装备也不好,并不是我们我们遇到的那支明军,或许是明军的先锋,我们要打掉他,给明朝人一个教训!”奢寅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在他看来自己的身后全都是勇士,自己必胜无疑。

打马来到刘参将的身边,一个参将有些担心的道:“老刘,我们是不是准备一下阵型,然后把火炮拉出来?这样打恐怕伤亡会很大啊!”

“老马,你回头看看我们的士气,在我看来什么也没有士气重要。如果真的按照你说的做,那这士气就泄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冲上去!”笑着看着自己的老朋友,刘参将大笑着说道。

很快双方便都能看到对方了,刘参将将手里的大刀一挥,口中大声的喊道:“儿郎们,跟着我冲啊!前面全都是银子,老子们赚钱的时候到了!跟着我去赚钱啊!”

明军听到他的喊上都是一愣,不过很快便反映了过来,口中也大喊道:“赚钱去啊!”

两军很快便绞杀在了一起,在第一个碰撞中就看出了差距,明军气势如虹,各个奋勇争先。刚一交手便占据了上风,配合的也是非常的默契,鲜血和惨叫声在战阵中不断的想起。

第三百七十章 一路凯歌

双方的人马在不断的绞杀,虽然两方面的人数差不多,可是战力却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刚开始打不久,明军便取得了优势,远战越勇。

看着叛军队伍中的奢寅,刘参将将一边的叛军砍倒。一边大声的对身边的几个参将道:“我们打个赌,谁能抓到那个叛军统领,这次的头功就归谁?你们怎么说?”这次跟随刘参将来的一共有四名参将,总共是五名参将。

大家平日里在一起训练,感情都不错,大家也经常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现在刘参将的话说出来,几个人顿时带大笑了起来。

其中一个使大枪的参将刺死一个叛军之后,大声的道:“我们带着人从不同的方向冲过去,谁先拿到谁就赢,不过要说好,赢的人可是要请客的!”

几个人顿时豪气万千,对着身边的人大声的喊道:“兄弟们,跟着我冲上去!活捉叛军头目,本将军有重赏!”

明军这边气势再一次被提升了起来,五个人带领着人马不住的往前冲,不断的将身边的叛军砍倒。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骑在白马上的奢寅。

面陈似水的看着面前这一幕,奢寅的脸非常的难看,这支明军的战力出乎了他的预料。现在自己这边已经有了溃败的迹象,他相信如果在这么打下去,自己这边很快便只能败下阵来。

见明军的几位将领全都带着人向着自己冲了过来,奢寅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不断的叫人向前阻挡明军,可是效果却并不怎么好。明军前进的速度依旧很快,逐渐的向奢寅靠近。

此时奢寅的脸上阴晴不定,如果在这样坚持,很快明军就到自己身边了。其实奢寅也想过自己带着人冲上去,可是当看到明军几个将领的勇武之后,他的心里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知道自己如果冲上去,那就是死路一条。不过让他现在后退,奢寅的心里则满是不安,毕竟他一旦退走,那就意味着大败而归。

奢寅的手上人马并不多,除了带出来的两万之外,永宁城里的守军不过六千。如果这里战败,那就意味着永宁城也丢了,永宁丢了后面的山寨也就保不住了!

“王子,我去帮您抵挡一阵,如果事不可违,切记不要罔顾自己的性命!”樊虎神色颇为复杂的看了一眼奢寅,眼中满是决然,挥动着手中的铁棍便冲了上去。

樊虎的目标正是冲在最前面的刘参将,两个人见面也没有多余的话,相互都是用兵器打招呼!

距离刘参将最近的马参将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大声的喊道:“刘兄,这个人交给你了!本将军去抓叛军的统领啊!”说着将一个叛军砍倒,向着对面便冲了过去。

看着对面的樊虎,刘参将心里没有丝毫的波动,他是沙场宿将,自然不会犯下那种心焦气躁的毛病。两个人打了十几个回合,刘参将看准一个实际便斜着对着樊虎砍出了一刀,伴随着一声惨叫,樊虎的一只胳膊被刘参将砍了下来。

冷笑着看着樊虎,刘参将大声的说道:“既然来了就别走了!”说着横着一刀便将樊虎的脑袋砍了下来!

一把将他的人头接住,刘参将把樊虎的头举了起来,口中大声的喊道:“反抗者杀无赦!”

战场上所有人都看着刘参将,谁也没想到他这么快斩杀了敌方的大将。刚超过刘参将的马参将则是一脸的骇然,谁也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

四周的叛军更是心神巨震,看向刘参将的眼中满是敬畏惧,原本跃跃欲试的叛军也打起了退堂鼓。很多人已经开始扔下武器逃跑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很快叛军便开始了大溃败,明军连忙掩杀。

看着调转码头的奢寅,刘参将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将樊虎的人头扔在地,顺手摘下自己的宝雕弓。伸手在箭壶里拽出一支羽箭,拈弓搭箭对着奢寅便射了过去。

在一声弓弦响动之后,奢寅的就觉得自己后辈一疼,他孩知道自己被羽箭射中了。抱着马脖子,将身子压得更低一些,奢寅知道想要活下去就要坚持下去。

战斗进行的非常快,一直追截到入山口,明军才收兵整队。

看着走过来的几个人,孙传庭脸上也是面露喜色,不过也是一闪而过。面容严肃的笑了笑,孙传庭语气颇为赞赏的说道:“这次打的很漂亮,本官一定会为大家请功!”

在这场交战之后,孙传庭便带着人马不停蹄的赶奔永宁,现在一定借着明军大胜之势,一举荡平永宁。明军进军攻打永宁城似乎并没有耗费太大的力气,降服了二万贼人。奢寅在明军还没有到的时候,便带着人走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孙传庭带着官军又进军攻拔了红崖、天台各囤寨,整个永宁全都收了回来。

不过孙传庭年前结束的战斗的想法并没有实现,看着墙上的地图,孙传庭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今天是腊月二十八,这几天大军也没歇着,孙传庭知道该休整一下了!

摇着头苦笑了一下,看来自己这次真的失算了,年前战事是不可能结束了。

看了一眼军需官,孙传庭大声的说道:“让人好好准备一下,马上就要过年了!虽然是在打仗,还是要让大家乐呵乐呵。冲今天开始到大年初一,军中不禁酒,肉也多给点。”

“是,大人!卑职知道了!”军需官恭敬的施了一礼,语气恭敬的说道。

将目光看向一边的传令兵,孙传庭面容严肃的吩咐道:“谁也不许喝醉了,如果有人醉酒,那就是违背本将军的命令,一切按照军法从事。”

“是,大人!卑职等一下就张贴告示。让所有人都明白分寸!”传令兵恭敬的施了一礼,沉声道。

挥手示意两个人出去,孙传庭的目光再一次落到了面前的地图上。眉头微蹙着,孙传庭喃喃自语道:“应该像贵州求救了吧!”

第三百七十一章 廷议

今年的雪似乎特别的多,自从腊月二十八开始京城便又是大学漫天,到了二十九也一直没有停。大雪纷飞,天启皇帝已经取消了早朝,可是有些人依旧要到宫里办公,那就是内阁大学士。

明天就过年了,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次廷议,有资格参加的乃是六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至于各部侍郎和都察院等衙门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因为今天要议论的是关于朝廷当年开支的事情,一直以来这个问题都会让大家头疼不已。

大雪漫天,已经分不出是什么时辰的了,一顶顶骄子在宫门口停下。一边的仆人递过一把伞,每个人都举着伞走进去。不过也有一个人例外,他的骄子能够直接抬进宫门,一直到金水桥才下轿。

“这位徐大人还真是得陛下信重!”看着徐光启的骄子,刑部尚书的官应震的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说话的语气也是颇为怪异。今天的廷议其实没有他什么事情,不过有资格参加没有人会不来。

看了一眼官应震,户部尚书吴亮嗣颇为玩味的说道:“羡慕了?我倒觉得这是羡慕不来的!”

上下打量着吴亮嗣,官应震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颇为奇怪的道:“我们羡慕也是人之常情,谁不希望有这个待遇,大家都这么想。你可不是那种伪君子,今天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摇着头笑了笑,轻轻的将肩膀上的雪拍掉,吴亮嗣语气颇为淡然的说道:“难道你还没有发现?当今皇上年纪轻轻,可是心思却不年轻,能够得到皇上看重的人很多,被皇上看重的人给予的礼遇也是非常高。不过我们这样的人却是不行,没那个能耐啊!”

似乎感觉到吴亮嗣语气中的酸气,官应震颇为疑惑的道:“说来听听,难得听到你的高论!”

“现在当朝第一人非孙承宗孙大人莫属,圣眷之隆,权力之大,大明朝两百年间也没几个。孙大人不是权阉,能够得到皇上如此信任,那是因为孙大人的能力。赴辽东之初,便取得大胜,遵化之战全歼来犯之敌,一举扭转了大明在边关的颓势。这是什么?这是能耐,当朝谁有这个能耐?这是不能替代的人,所以皇上异常的看重。”吴亮嗣看着面前的紫禁城,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感概,似乎还隐藏着一些向往。

缓缓的点了点头,官应震也是颇为赞同的说道:“当初皇上重用孙大人的时候,朝野之中颇多反对之声,可是现在看来皇上的识人之能,非常人所能及。”

“再说这个徐大人,他和我们最大的不同在于没人可以代替。说句实在话,我们两个如果下去,朝廷很快就能再找个人干。能做刑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的人大有人在,可是能够替皇上造火炮的,可是就这么一位。那种射程八里远的大炮就是他造的,听说又在筹备新的造船厂,正是因为这种不可代替,皇上才如此的信重和礼遇。”吴亮嗣颇为遗憾的叹了口气,语气中虽然没什么表示,可是眼中却带着浓浓的敬佩。

伸手指了指吴亮嗣,官应震跺了跺脚,大笑着道:“知足者长乐,我们能够做到今天的位子,已经是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果皇上能够中兴大明,我们也能够名垂青史了。到时候如果能得到一个勤劳任事,颇为能干的评语,此生再无憾事了!”

吴亮嗣也轻轻的跺了跺脚,笑着看着官应震,脸上颇为感慨的道:“宦海沉浮,到了这个时候还能保持本心,官大人不容易啊!”

“走吧!我们就不要互相吹捧了,让别人等急了就不好了!”官应震像里面看了一眼,笑着说道。

两个人进去的时候大殿里站了几个人了,有的正在低声交谈,有的则是在闭目养神。因为外面飘着雪花,虽然转过了回廊,可是大殿里的温度依然是有些低。

“诸位大人,皇上有旨,今天的廷议到暖阁里面举行!”王承恩缓步的走了出来,轻轻的晃动着手里的拂尘,脸上挂着些许微笑的道。

几个人跟着王承恩来到暖阁,两章长条形的桌子,后面则是一排锦墩。在两章桌子的中间摆放着炭火盆,这里可要比大殿里暖和多了。众人都站在那里,面无表情,都在等着天启皇帝的到来。

伴随着踏踏的脚步声,天启皇帝从后面走了出来,慢慢的坐上了自己的椅子。

在天启皇帝的身后是几位身穿红色的太监服侍的太监,领头正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安。然后便是东厂督公、司礼监秉笔太监魏朝,加上一边的王承恩,刚刚被天启皇帝加了御马监的掌印太监。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对着天启皇帝大礼参拜。

做到了自己的龙椅上,天启皇帝笑着看着下面的诸位大臣,伸手在空中扶了扶,大声的道:“诸位爱卿平身吧!”等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天启皇帝有道:“都坐下吧!不知道要议到什么时候,别累着了!”

“谢皇上!”几个人再一次施了一礼,全都在到桌子后面的锦墩上坐下,一边是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这些文官,另一侧则是司礼监的太监们。

虽然天启皇帝杀了很多大臣,可是大臣们心里都明白,只要你不做的太过分,天启皇帝对大臣的礼遇还是非常高的。像今天,皇上疼惜大臣让他们坐着,其实都是应该站着的。

看了一眼站在一边的陈林,天启皇帝声音平淡的吩咐道:“让人准备茶水和点心,给朕和诸位爱卿都准备一些,饿了就吃点。明天就要过年了,朕不能饿着诸位爱卿!”

等到一切都准备完了,众人的脸上都严肃了起来,天启皇帝对陈林道:“这里留着你一个人伺候,让其他人都出去吧!”

“是,皇上!”陈林顿时面露喜色,将所有的太监和宫女赶出去后,恭敬的站在天启皇帝的身边。

“刘爱卿,这次的廷议你来主持!”看着刘一璟,天启皇帝沉声道。

微微一愣之后,刘一璟恭敬的道:“是,皇上!”见天启皇帝示意自己开始,刘一璟便开口道:“臣先说一说各部递上来的开销折子,今年总共耗费国库银九百四十万两,与年初拟定超支了整整六百万两。今年朝廷的岁入不过四百四十万两,与收入相比,今年一年国库的亏空超过了五百万两。如果不是皇上内库拨给的五百万两,朝廷恐怕已经揭不开锅了!”

天启皇帝面无表情,其实天启皇帝对今天的廷议没什么兴趣,怎么算都是亏空年。朝廷岁入不过四百四十万两,这里不解决,怎么议论都没用。

“各部把自己的花费说一下,看看究竟是在哪里超支的!”刘一璟见天启皇帝没有说话,轻轻的舒了口气,沉声道。

“那就由兵部开始吧!年初的时候兵部的预算花费是两百万两,其中各地军械需要一百二十万两,其余八十万两是各地的军饷。这一项开始兵部没有超支,总共花费两百万两。不过今年边关打了几次胜仗,几次赏赐花费了白银六十万两。内库出了一部分,兵部也出了一部分,大概有四十万两,这笔花费是超出的部分!”熊文灿拿起自己的奏折,语气淡然的说道。

天启皇帝心头叹了口气,这就是卫所制的好处,如果全国募兵制,这些岁入恐怕都不够军饷支出的。看来在没有足够的钱财之前,这募兵制也推广不起来啊!

看了一眼熊文灿,大家都没有说话,兵部的花费无可厚非,现在不过是在等天启皇帝点头。

“兵部做的不错,熊爱卿用心了!”赞赏的看了一眼熊文灿,天启皇帝沉声说道。

“谢皇上夸奖!”熊文灿脸上淡然的很,显然是心里有底的。

众人目光再一次看向大臣们的席位,这次站出来的是吏部尚书周嘉谟,至于一边的礼部尚书孙慎行和刑部尚书官应震,这两位是最坦然的。没他们什么事情,天启皇帝大婚等事情虽然花费颇多,可是都是内库的账,这个是没人敢查的。

“吏部年初的预算为白银一百万两,到年底总共花费了三百二十万两,总共超支了两百二十万两。这些钱全都用来补发各级官员的欠奉,具体的明细吏部都有账可查!”周嘉谟也是一脸的坦然,在辽东事情之后,天启皇帝便下旨补发了所有官员的欠奉。同时还对清廉的官员给了奖赏,这是有圣旨的。

赞同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这钱都花在正途了,吏部的奏折内阁也可以拟票了,司礼监给批红了吧!官员们为朝廷效力已经十分的不容易了,朝廷拖欠官员的俸禄本身就不妥,这笔钱应该花!”

“皇上圣明!”几个人恭敬的对天启皇帝施了一礼,虽然他们都不缺那个俸禄钱,可是有缺的。再说缺不缺是一方面,给不给又是另一方面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今年的最后一天

吏部的事情完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一边的工部尚书徐光启。年初的时候工部尚书并不是徐光启,现在也不是徐光启,他不过是挂着职衔而已。真正的工部尚书是袁应泰,不过袁应泰考察黄河的事情还没有结束,现在工部的事情全都有徐光启代管。

大家全都心知肚明,年初总共的预算是三百四十万两,各部的都是能花的钱要省下,能花不能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