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鉴定师-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卓绝对没有被*倾向,但是被她那大大的眼睛这么白了一眼,只觉得浑身都舒服起来,直想再被她多白几次。

    只是上了车之后,赵卓才知道二人要去的地方居然是白城市的鉴定师分会。

    赵卓听得暗暗吃惊,这白城鉴定师分会可是卧虎藏龙之地啊,光是一级鉴定师就多达十几人,协会成员上百,比起淮海市可是多了一倍呢。

    景瑶边开车边说道:“白城市的鉴定师分会资料室比淮海市的要全面多了,萧总和他们分会的副会长李海有很深的交情,所以知道我要来这里帮王姐鉴定画,就帮我联系了一下,这样可以去查一些资料。”

    “是关于唐寅画作的资料吧?景瑶你这么上心,看来这王姐是对此画势在必得呢。”赵卓说道。

    景瑶点点头道:“你刚才也听到了,王姐的家里也是淮海市的书香门弟,以前他父亲和纪老共事过,所以自小熏陶下,王姐也很喜欢收藏书画,尤其是明代大家的画作,所以一听到有唐寅的作品就立刻带我赶了过来。”

    赵卓好奇道:“这么高端的作品我接触也比较少,如果进行拍卖的话,那么大概价格能上到多少价位?”

    景瑶微微摇头道:“这很难说,能够拍多少钱关键还得看蓝景拍卖行的操作如何,如果操作得好,估计能拍到1500万甚至更高。”

    “转过手就升了这么多?”赵卓听得吃了一惊。

    景瑶笑道:“这也不算离谱,因为国内的买家对这种回流的藏品本身就十分关注,换句话说,大家都认为海外回流的藏品都带着一种光环,在认定上真品的确定性就比较高。所以很多省级的拍卖行每年都会专门跑到国外去征集拍品,不提全国,就拿广省最大的十来家拍卖行说,海外回流的古玩基本上占了全部拍品的50%左右。”

    赵卓听得连连点头,却听景瑶又说道:“不过,正因为大家都认为海外回流的都属真品,价格也能炒得上价,所以现在造假的赝品也就被人搬到国外,在拍卖会上镀了一层金后再回来,一下子就成了真品了,身价陡增,我怕就是怕的这个,所以要去好好的查查资料。”

    赵卓也点了点头,这帮人鉴定,帮人拍卖都不是轻松活,靠的眼力,赌的是名誉。

    很快的,二人便来到了白城鉴定师分会,比起淮海市分会的旧楼,这里显得就气派多了,光是门前的两头大狮子就显得威武雄壮,两道大门也煞费了苦心,两边挂着一堆牌子,好象古代的衙门一样,还没进去,便能感觉到一股子的气势。

    在大门口先登好记后,二人便走到了一楼的院子里,此时正有一个25、6岁的年轻人从走廊那边出来,见到景瑶后不由得一呆,好似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然后才回过神来,询问道:“二位是来找人鉴定古玩的?”

    景瑶便说道:“我们是来找李副会长的。”

    那年轻人便回道:“李副会长正在楼上帮人鉴定东西呢,吩咐过暂时不要去打扰,这样吧,我先把你们领到休息室里休息一会儿,等一会儿再通知你们。”

    景瑶便点点头,二人跟着年轻人一起朝着一楼的休息室走去。

    途中经过了会员们的办公室,这办公室也和淮海市分会的一样,就是一间大屋子,里面摆着一张张办公桌,不过待遇可要好很多,还配置上了很多电脑。

    此时办公室里有不少人,其中一个28、9岁的青年正在拿着一个巴掌大小的带扣鉴定着,这带扣不过10厘米长,3、4厘米宽,正上方呈艳红色,下方为黄色,其上雕成螭龙盘踞,乍看起来富贵气十足。

    在他桌前,站着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穿得很朴素,正一脸关切的看着他鉴定。

    那青年鉴定师看完,便很随意的望桌上一放道:“赝品。”

    赵卓听他这么一说,便不由停下脚步来,他虽然只是看了一眼,不过这带扣的做工颇具清朝风格,纹式精美,雕琢流畅,不象是赝品啊。

    “赝品?不可能啊?这一定是真品”那中年男子坚持认为道。

    青年鉴定师有些不耐烦的道:“到底你是鉴定师还是我是鉴定师?我堂堂一个三极鉴定师给你看了半天,难道还能有糊弄你吗?”

    “但是这东西……”中年男子皱起眉头道。

    青年鉴定师啧了一声道:“实话告诉你吧,这东西是仿象牙的制品,样式的确是清朝的,仿得很逼真,不过这质地不是象牙,估摸着是骨粉树脂一类的东西吧,你看看,象牙是有牙纹的,但是这个没有,上下都没有,所以说是现代工艺的赝品。”

    一听到这里,中年男子便有点心灰意冷,将带扣拿起就走了出来,赵卓本来不想干涉这件事情,只不过,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件带扣是真品,身为一个鉴定师,见到被误判的古玩,又怎么能够怕得罪人而不说出来呢?

    他便朝着中年男子道:“大叔,你那带扣我可以看看吗?”

    “已经给人鉴定过了,是赝品。”中年男子叹口气道。

    赵卓微微一笑道:“我就看一看。”

    中年男子也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不过还是将手里的带扣递了过来,赵卓用手一摸,剩下的那一成怀疑也就烟消云散掉,他便说道:“大叔,这带扣是真品。”

    “什……什么,真的吗?真的是真品吗?”中年男子顿时欢喜起来。

    屋子里那青年鉴定师顿时站了起来,朝着赵卓一瞪眼道:“你是什么人啊,在鉴定师分会里也敢胡说八道”

    见到有人捣乱,屋子里的一些人都纷纷站了起来,朝外望来,不过一看到赵卓身边的景瑶,一个个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赵卓淡淡说道;“我只是据实而言,这东西的确是真品无疑。”

    青年鉴定师嗤笑一声道:“那你给我说说看,这怎么就是个真品?”

第十章 来自天才的挑战

    第十章来自天才的挑战

    众鉴定师也都回过神来,一个个盯着赵卓,看他要如何解释。

    赵卓便淡笑道:“不知道你可曾听说过鹤顶红?”

    “鹤顶红?”青年鉴定师差点没有笑出声来,“你以为这是在古代啊,鹤顶红,我还砒霜呢。”

    赵卓没理会他的讽刺,神态平和的说道:“所谓鹤顶红,指的是东ya热带雨林中的盔犀鸟的头胄,一般的犀鸟科鸟类的头胄都是空心的,唯有这一种鸟是实心,其顶红而色黄,宛如珠子一般,故而名为鹤顶红。”

    “这鹤顶红坚实美观,质优色美,内黄外红的胄骨剖下来后便可成为雕刻材料,而被当地人捕猎制成工艺品,并于元代时进入我国。在郑和下西洋之后,更是成为多国进贡的贡物,并且还规定了正式的回赠价格,每一个鹤顶可换两斤象牙,足见其价格的昂贵了。这鹤顶红最广泛的应用便在制杯、制带、雕刻小人物或者山水人物艺术品,以资赏玩,象四品朝官的腰带便有很多都是用鹤顶红来制成的。然而明代中叶后国势日衰,此物逐渐稀有起来,等到清朝初年实施海禁政策,与产地贸易断绝后,便再无此物进入,而到了如今,更是稀少罕见了。”

    话说到这里,景瑶不由微微颔首,而知识稍广的鉴定师们也豁然想起来,的确在一些书本上有介绍过鹤顶红的知识,只是由于鹤顶红制品十分稀少,大多又流落于海外,民间和拍卖场都不易看到,没有摸过实物,自然对此物就不好判断了。

    却听赵卓继续说道:“大家看,这带扣外红内黄,质地似象牙而更细致,用手一摸便知,再看这雕工精美,形态美妙无比,贵气十足,可见一定是真品无疑。”

    赵卓一席话说完,青年鉴定师听得哑口无言,这一席话从知识到实践上,完全是无懈可击啊。

    其实,作为一个鉴定师,从初级到三极、二级、一级甚至更高的层次,总会出现看走眼的情况,这并算不了什么,这同样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锻炼,要能够承担起误判的事实。

    只不过,被这一个外来的年轻人将事情纠正过来,众人都觉得有点尴尬,心眼重的更是狠狠瞪了他一眼,那青年鉴定师则是脸一红,眼神中还有着几分恼怒。

    中年男子则大为兴奋,连声朝着赵卓道谢,本来想说什么,但是看看周围的人,便有忍住了,然后快步离去。

    景瑶这才朝着他招呼道:“好了,赵卓,我们先去休息室呆着吧。”

    赵卓点点头,刚准备走,却听见屋子里传来一个不断抬高的声音叫道:“赵卓?你叫赵卓?”

    赵卓扭头过去,只见从里面匆匆走出来一个20来岁的年轻男子,这男子穿着一身休闲装,头发短短的,相貌方正,显得颇为精神。

    年轻男子看到景瑶也愣了愣,然后才把目光转移到赵卓身上,上下打量了一下,便突而笑了起来:“没错了,一定就是你。”

    赵卓狐疑道:“你是……?”

    年轻男子却是轻蔑的一笑,微微抬起下巴努努嘴道:“我叫方路,我来问你,昨天晚上是不是你在鬼市让童费宇吃了亏?”

    赵卓一听他的名字,便猜测这年轻人可能是方家的人,而听他这么问,也有点吃惊,没想到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传得这么快。

    而且,他一说完,周围的鉴定师们都立刻窃窃私语起来,显然对这事有所耳闻。青年鉴定师的脸色这才稍稍缓和了些,若这青年这的让童费宇都吃了亏,那么今天这事情自己倒也不算

    虽然不知道方路究竟想做什么,但是这件事情赵卓并没有隐瞒的意思,两个鉴定师之间的切磋,在古玩界而言实在是太正常了,就算对手是童费宇也一样,于是赵卓便平静的说道:“不算吃亏,只是切磋切磋。”

    一见赵卓承认,鉴定师们都轻嘘了口气,第一次认真打量起这貌不惊人的青年来,不想这一看,却发现这青年身上有种与众不同的气势,纵然面对这么多鉴定师,这种气势依然没有被影响到。

    景瑶也不由看了赵卓一眼,她自然清楚童费宇是谁,只是没想到赵卓和他在鬼市上有纠纷,不过也从话中听出端倪来,只是赵卓可是连堂堂二级鉴定师都能胜过的人,童费宇的天才光环恐怕在他面前也要黯淡不少,胜他也是理所当然。

    众人发愣,唯有方路哈哈大笑起来,猛地一拍大腿道:“真没想到,童费宇这家伙也有今天,居然载在个外人的手里。”说到这里,他咧嘴一笑,玩味的道:“赵卓,从小到大,我一直以来把童费宇当成自己一生的对手,我们二人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没有分出过胜负。但是没想到,他居然会输给一个区区的初级鉴定师,也就是说,如果我胜了你,岂不就等于胜过了童费宇吗?”

    赵卓微微笑道:“方少,我和童少之间只是切磋而已,没有什么输赢之类。”

    方路傲然一笑,大肆的一摆手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也算你有自知之名,你赢童费宇不过是运气好罢了。不过,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你既然和童费宇比了一场,我方路自然不会白白放过这个机会,你也拒绝不了,因为这可是赌上鉴定师荣誉的战斗”

    赵卓听完这话,才明白过来方路找自己的意思,原来是想靠打败自己从而在童宇宇面前长长脸啊,只是,既然是赌上鉴定师荣誉的战斗,自己又怎么可能败在这里呢?

    因为他早已经不是一个人,他身上背负着的,还有淮海市鉴定师分会的荣耀呢。

    而且,赵卓也明白,看方路这架势,要是自己不和他,估摸着不会善罢甘休,更别说去资料室清清净净的查资料了。

    景瑶也看出事态发展,小声说道:“怎么办,你要和他比吗?”

    “我还有拒绝的权利吗?”赵卓苦笑了一下,朝着方路说道:“既然方少想来切磋一下,那我就奉陪到底吧。”

    “哟,还挺有胆量的嘛,听说昨晚的比赛规则就是你制定的,我也不为难的,就由你来定吧,这样子,我赢得才能让童费宇心服口服”方路自信的说道。

    见到两人要在鉴定上分个高下,而且赵卓又是昨晚让童费宇吃了亏的人,而且还是个初级鉴定师,众人都不由起了浓厚的兴趣。

    当然,在所有人的心里,都认定方路会胜利,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方路同样也是一个天才,而且绝不会比童费宇的眼力差,更重要的是,谁都不相信赵卓是凭着真实的实力胜过童费宇的。

    见他要让自己制定规则,赵卓不由笑了起来,在一边的墨灵也咯咯笑出声来,或许在他看来,自己是微不足道,随时可以践踏的对手,只是却不知道这样一句话就等于将自己的胜算降到了最低点。

    赵卓便笑问道:“那方少是什么资格的鉴定师?”

    方路颇有几分自豪的道:“我也是拥有四个三极鉴定师资格的鉴定师,即书画、玉器、瓷器和青铜器,当然,尤其是在瓷器上最有研究,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便会是二级瓷器鉴定师了。”

    拥有着四个三极鉴定师的资格,确实有着自豪的条件,赵卓也不由得暗暗惊讶,这方路虽然有点自大,但是实力是一定有的,看来他和童费宇两人应该便是童方两家最杰出的年轻一代了。

    赵卓朝着屋子里望了一下,发现一张桌子上着好几个瓷器,桌下摆着几个木箱子,里面也有,便让墨灵飞去看了一下,待到知道有不少真品后,心头一动,便开口问道:“那些瓷器已经鉴定过了吗?”

    一个青年鉴定师便答道:“那是今早有人送过来鉴定的,还不知道是真是假。”

    赵卓说道:“那么方少应该还不知道那些瓷器的真伪了?”

    “当然。”方路说道。

    赵卓微微沉吟了一下道:“方少,那我们就来玩个瞎子摸象的游戏吧。”

    “瞎子摸象?”众人都一头雾水的希奇道。

    景瑶也有些不解,不知道赵卓究竟要出什么样的规则。

    却听赵卓侃侃而谈道:“鉴定瓷器,一般有六看,其一看造型,根据不同朝代不同器形来做判断,其二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便有所不同,其三看纹饰,不同的时代的作品纹饰也是各具特色。其四看款识,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识,每个朝代的款识都有不同的写法,从款识上也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其五看工艺,不同的工艺便决定不同的价值,甚至是真伪,每个朝代也有不同的工艺水平和规则,其六便是手感,真正有经验的鉴定师光凭着瓷器上手的感觉便能够将其真假和价值估摸得**不离十。”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笑道,“那我们就用那些还未鉴定过的瓷器来试试手感吧。”

第十一章 瞎子摸象

    第十一章瞎子摸象

    一听这话,众鉴定师们都不由窃窃私语起来,要想光凭手感来判断瓷器真伪,这可是真本事,绝不是随便能糊弄得过去的呢。

    方路微微怔了一下,似乎也没料到赵卓会提出这样的比赛方法来,不过他旋而便大笑起来,咧嘴一笑道:“有意思,果然有点意思,不靠眼力,只凭手感,这的确需要些本事,不过你以为这样就能胜过我,那只能是自取其辱”

    赵卓淡淡一笑,在这鉴定师的领域里,总会不断遇到对手,如果没办法逃避,那就只有面对,而且,只有实力,才能够赢得对手的尊重,这也是中天会所大赛之后,苏云翰对他说的一句话。

    正因为自己所展现出的实力,苏云翰才有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赵卓才不会畏惧任何挑战,既然方路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那就让他好好看一看吧。

    方路笑完,抄着手努努嘴道:“那这胜负怎么算呢?”

    赵卓便说道:“你我二人分别对瓷器进行鉴定,出结果后再由双方委派的人写在纸上,同时由在场的鉴定师们一起进行二次鉴定,相信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待到瓷器鉴定完之后,再看谁的正确率更高。”

    “好”方路应了一声,朝着身后的鉴定师们看了眼,众人都点点头。

    于是,众人便一起来到了屋里,除了桌子上着几件瓷器,在桌下的纸箱子里也放着好几个瓷器,加起来一共有十来个,为了保证不用眼力,所以几人便先将二人的眼睛蒙了起来。

    景瑶自然是当赵卓的委派,方路所派的就是刚才那个误判的青年鉴定师。

    这场比赛,只依靠手感,而不用眼力,可以说并非是纯粹的鉴定,但是,从另方面来讲,这却更能考验二人的实力,这看似简单的规则,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误判的几率会相当的大,简直就象是瞎子摸象一般,或可以小见大,也容易导致一知半解。

    第一件瓷器拿了出来,乃是青花玉壶春瓶。

    赵卓先拿过来,用手上上下下的摸着。要想光凭手感来判断瓷器的真伪,除了对其各朝各代各种器型有所了解外,对每一种类型的瓷器的体重厚薄,大小规格也都要有所记忆。

    光是这一点便绝不是轻松活儿,要知道,就算是光看书本,光摸实物,那也得需要多少的时间才能积累到如此完整的经验,而用眼能分辨,但是闭上眼感觉完全走样。

    这规则看似简单,但是只要细细一想,便知道难度大得可怕,在场的鉴定师多达二十几人,也不乏有二级鉴定师在场,但是看到二人开场,都不由得暗自摇头。

    除了通过手摸,将摸到的每一处地方呈现在脑海之内形成立体图后,了解其整体风格,还要对其口柄流、系、足以至瓷器内部等各个局部加以分析。

    本来加上眼睛来判断都已经是一种难题,更何况还是蒙上眼睛呢。

    然而,赵卓经过三个月的历练,其成熟早已经超过众人想象,更何况还有着墨灵在一边把关。

    他摸着摸着,从整体风格到局部,从釉面到胎质,发现很象是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瓷,不过很快的,他又否认了这个判断,最终确定乃是清朝雍正时期仿制的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瓷。

    虽然两者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在一些细微之处却还是有着差别,明了之后他便朝着景瑶小声说出了答案。

    在他鉴定的同时,方路也在对另一件瓷器进行鉴定,待到鉴定完了之后,这件瓷器便由人交到了赵卓的手中。

    赵卓拿到手上一摸,发现这瓷瓶表面上的釉面上有一些下凹的斑痕,立刻便有了揣测,然后又摸了摸这瓷器的器型,心头便更加肯定,此物乃是明初永宣年间的瓷器,时常会出现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的特有现象,后代的仿品是没办法呈现出来的,因为这种工艺到后世已经失传。

    虽然清朝时期有仿过此类永宣器,常用复笔加重点渲染青花来模仿,但是因为钴料不同,却没办法达到那种效果,甚至还出现色彩漂浮的迹象。

    而这些,通过一双手却能够清晰的呈现在赵卓的脑海之中。

    随着一件件瓷器的鉴定,周围的人都大吃一惊,就连景瑶也暗自惊讶,她对于赵卓的实力自然是十分清楚的,能够打败那么多二级鉴定师,拿到玉器鉴定第一的赵卓又岂是那么简单?

    只是她没有料到,赵卓在瓷器上竟然也有着这么好的功底,或许已经无法用好来形容,简直就是非同寻常。

    这一件件瓷器有赝品有真品,而且赝品的仿度十分高,就算拿起来靠眼力再配合手感,也不一定能够准确的判断得出。

    然而赵卓的手却象是长了眼睛一般,在瓷器上一摸一旋,没过多久便有了分辨,而且所得出的答案和众人鉴定出的结果完全一致,这给予众人心头的震撼不可谓不深。

    因为这瓷器是白城鉴定师协会刚收到的东西,赵卓肯定也是第一次见到,能够如此准确的辨别出来,所展现的便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让二级鉴定师都惊愕的实力。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这瞎子摸象的鉴定规则对于赵卓而言也有着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闭上眼睛之后,通过手的摸动,将瓷器呈现于脑海之后,反而更加方便的能够从脑中调取出来进行对比。

    而且赵卓的感官系统得到灵气进化后,在触觉上本来就异于常人,指头按在哪里,便能够清晰的将所感觉到的影象在脑海里塑造起来。

    和赵卓的沉稳淡定不一样,最开始两三样,方路还显得镇定十足,然而,随着瓷器一件件的多了起来,这手感便越来越显得迟钝,判断的时间也一次次的增长。

    和一下子进入黑暗房间,眼睛就能渐渐适应状况不一样,蒙上眼睛进行辨别,黑暗却只会越来越深,刚开始的镇定来源于长久以来积累的自信,然而,当这种自信碰到陌生的法则,仅仅通过手感来判断之后,便渐渐的迷惑起来。

    众人在一边看着答案,纷纷鉴别着,再看二人答案,纷纷摇头暗叹,一开始其实大家都认为赵卓一定会输,虽然瞎子摸象的规则太难,然而这难度对于二人是同样存在的。

    而且,在所有人心里都认定一件事实,那就是赵卓设定这个规则的理由。

    因为赵卓只是一个区区初级鉴定师,而方路却是拥有四个三极鉴定师资格证书的三极鉴定师,二人之间的差距何其之大?

    如果以普通的方法进行鉴定比赛,那么赵卓肯定是必输无疑的。

    所以,赵卓就想到将比赛的难度加大,这样一来,或许能够凭借运气取胜。

    然而,到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这个规则设定的初衷根本就不是自己所想的一样,否则赵卓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运气,每一样都猜对呢?

    和童费宇一样,拥有着四个三极鉴定师资格证书的方路可以说是鉴定师协会里的又一个天才,从小顶着光环长大。

    然而在这种规则之下,这种光环却好象被太阳的光芒所遮盖住了一般,黯淡无光。

    而赵卓的得心应手也让墨灵在一边轻轻感叹,虽然这些瓷器真伪辨别都不算太难,但是赵卓却能够一件件准确的通过手来鉴定出来,其成长已经远远超过了想象。

    而这一点,墨灵也显得十分的欣慰,所以她一直站在旁边看,却没有插嘴,因为这是属于赵卓一个人的胜利啊。

    很快的,赵卓便已经鉴定完了十二件瓷器,然后解开了蒙眼的带子,朝着周围人笑了一笑,也不询问答案究竟如何,而是小声朝着刚才领路的青年道:“李副会长的会议开完了吗?”

    那青年这才想起来,连忙跑出去,过了一会儿便走到门口,点了点头。

    “走吧”赵卓朝着景瑶招了招手,笑着便走了出去,众人面面相觑,却都不敢去拦住,只因为这场比赛的胜负早已明了,而他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让众人心头的震撼还久久无法散去。

    足足过了十分钟之后,方路才终于将最后一件瓷器鉴定完毕,然后一揭开带子,暗暗嘘了口气,脸上依旧带些傲然道:“怎么样,我先鉴定完……”

    这话还没说完,却看到赵卓的座位上已经不见了人影,方路顿时脸一黑,朝众人问道:“人呢?”

    做裁判的那个青年鉴定师叹了口气道:“他们去资料室了。”

    “什么,比赛还没结束,居然中途就溜了,这臭小子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吧”方路立刻拉长了脸,气呼呼的说来。

    那青年鉴定师却明显有点尴尬道:“他已经比赛完了。”

    “你说什么?”方路皱了皱眉头,脸色微变,然后拿起旁边的纸张来,看到果然有十二张纸,然后连忙问道:“他的胜率呢?”

    (以下不要钱,谢谢兄弟们的订阅,最近很忙,所以更新会晚点,非常抱歉。写这本书其实很辛苦,其实不擅长写都市类型的,更何况还是古玩类的,情节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就怕大家不满意,但是还是免不了被人说。不过因为有大家的支持,才会继续认真写下去,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十二章 卢兆锋的请求

    第十二章卢兆锋的请求

    青年鉴定师暗暗叹口气,似乎不忍打击他,迟疑了一阵才道:“全部鉴定正确。”

    方路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如遭雷击一般,手都不自觉的都有些发抖。虽然在比赛前,他的确很轻视赵卓所订的规则,觉得不过是小儿科一样,但是在比赛中,蒙上眼睛之后,随着一件件瓷器的鉴定,他才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乏力感。

    失去了眼睛,一件件瓷器在手上的感觉相互的交错着,记忆里存储的知识已经明显的不够用,甚至到了最后几件,他几乎都处于“蒙”的状态。

    唯一让他还有着自信的,那就是赵卓绝对比自己的处境还要艰难,区区一个初级鉴定师又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然而,青年鉴定师的这句话就象无情的巴掌拍在脸上,让他的脸青一块红一块的,他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还是坚持问道:“我的答案呢?”

    青年鉴定师皱起眉,苦笑道:“对了8个。”

    “什么?”方路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最近狠狠的抽搐了一下,自己和赵卓的差距竟然有5个之多,这是何等的概念啊?

    也就是说,自己的正确率仅仅比赵卓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吗?

    怪不得揭开蒙眼布时,周围人看着自己的眼神是那样的奇怪,原来结果竟是如此的惨不忍睹啊

    但是方路心头顿时升起一股不服输来,同时也豁然明白过来,童费宇昨晚的失败并非偶然,这个叫赵卓的年轻人的确有着很强的实力。

    只不过,他一定是经常训练手感,所以出这种规则,但如果是其他规则,其他的场合,自己一定能够胜出

    方路这么一想,顿时有种拨开云雾见日月的感觉,自以为找到了输的理由,心里这才觉得安慰了一些。

    只是,赵卓可没心思去考虑方路在想什么,此时他正在资料室翻阅景瑶递过来的一册册书籍,将其全部印记在脑海之中,或许从这些资料里,可以真正找到唐寅画作的真伪证据。

    见到赵卓一页页的翻开,脑袋都不用动,就眼睛盯着看一下,连一秒钟都没有,直接就开始翻第二页,一本书根本用不了几分钟,翻完后便直接丢在一边,算是记录完毕。

    景瑶不由得叹了一声,她自小苦读,也才达到今日的成就,然而象赵卓这么一日千里的进展下去,也许就在不久后的某一天便会超过自己呢。

    赵卓听到这声音,抬起头来一脸狐疑道:“怎么了,你怎么唉声叹气的?”

    景瑶苦笑道:“但凡是个人,见到你这样翻一次就能记下来,能不叹气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