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品相师-第6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对于莫咏星的震惊,莫咏欣却只是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便是开口问道:“秦宇有多大的把握。”
“秦宇说他有把握。”孟瑶答道。
“既然秦宇有把握,那就没问题了。”
莫咏欣点了点头,她很了解秦宇,一般情况下,秦宇说话只是说七分,而能让秦宇说出有把握,那就说明至少秦宇自认有九成多的成功率,这样的成功率已经是够了。
“姐,你们就这么对秦宇有自信啊。”
莫咏星看到自己老姐和孟瑶的态度,啧啧了几声,随即一屁股再次坐在了沙发上。
“不对秦宇有信心,难道应该对你有信心吗?”
“咳咳,姐,你能不能不损我啊。”莫咏星无奈了,自己又招惹到老姐了,当下索性闭嘴不言。
而在书房内,此时的秦宇在书桌上铺着一张地图,这是一张京城地图,足足铺满了整个书桌,这张地图将京城的地形和一些标志性建筑全都标示在了里面,非常的详细。
不过,秦宇摆着这张地图并不是拿来看的,此时的秦宇正拿着一支红笔在地图上不断的标示着一些红圈,嘴里轻语着。(未完待续。)
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京城五镇
在这张地图之上,秦宇重点圈出来了五处地方,而后,在其中一处地方,在上面点了好几个小红点。
做完这一切之后,秦宇将地图收了起来,随即走出房门。
房门一打开,坐在沙发上的孟瑶、莫咏欣姐弟三人便是第一时间将目光看向这边。
“走,我们现在要去几个地方。”
秦宇没有过多的解释,孟瑶和莫咏欣也没有询问,莫咏星倒想询问,不过,被自己姐姐一眼扫过来,便是悻悻的去地下停车库开车去了。
秦宇三人上了车,在秦宇指挥下,车子朝着京城的南边而去。
永定门,当车子来到永定门附近,秦宇开口让莫咏星停下了车子,而后,四人从车上下来。
“秦宇,你带我们来这里干什么?”莫咏星看着前面的永定门,有些疑惑的问道。
作为在京城土生土长的,莫咏星对京城那是十分的了解,看着面前的永定门说道:“这永定门是重建了的,其实已经算不上是什么古代景点了。”
永定门,作为老京城人都知道,京城以前分内外两城,内有九门外有七门,所以又叫内九外七,只是后来除了几座城门保留了下来之外,其他的城门都被拆掉了。
而永定门就是其中被拆了的城门之一,只不过是在2004年后重新修建的,不过即便是重新修建,规模也是和以前没法比了,也就是那些外地来的游客会来这里看看,对于莫咏星他们这些本地人来说,这永定门已经是根本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我有说带你们来看景点吗?”秦宇看了莫咏星,笑了笑。目光从永定门移开,落在离着永定门不远的一座石墩上。
“这是燕墩,我们叫他烟墩,是和永定门同时修建的,其实就是一石柱。”
莫咏星看到秦宇目光看向烟墩,继续开口说道。只是话还没有说完,秦宇已经是迈步走开了,走到了那燕墩的下方。
燕墩,是永定门的一景,一个四方台面,在这台面之上竖立着一根石柱,整体高度接近于二十米,台座四周各雕花纹五层,分别为云、龙、菩提珠、菩提叶等图案。束腰部分用高浮雕持法精雕出24尊水神像,均袒胸。裸。足跌座于海水之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台座上面的石柱南北两面刻有乾隆手笔的文书,赞美了北京险要的地理形势、国泰民安的情景,说白了就是给自己吹牛的文章。
“秦宇,这燕墩有什么不同吗?”莫咏欣看到秦宇的目光一直是在燕墩上面,忍不住开口问道。
“听说过五行镇京城吗?”秦宇看向莫咏欣。笑着问道。
“五行镇京城?”
不但是莫咏欣摇了摇头,一旁的孟瑶也是跟着摇头。他们在京城呆了那么多年,还没有听说过什么五行镇京城。
“你们来看这张地图。”
秦宇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图,将地图打开,孟瑶三人连忙探头看向地图,一看这地图,她们就这是京城的地图。而在这地图上面,有着无处画了圆圈的地方。
“东南西北,咱们现在的位置是南边。”孟瑶看着地图上其中的一个红圈正是她们现在所在的永定门附近。
“没错,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正是京城的南边。从这地图上来看,这燕墩是古代京城旧址南轴的端点,再和这四处地方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五行镇压。”
秦宇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解释道:“五行镇压是在明朝建立的,但完善于清朝时期,当时清政府入关京城,为了坐稳龙位便是请高人出手设置这五行镇压,以此来震住妖魔作乱。”
当初那位高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在京城布下了五大镇物,而这燕墩便是其中之一。
听了秦宇的解释,孟瑶三人脸上才露出恍然大悟之色,不过随即莫咏星便是开口问道:“可这和京城雾霾有什么关系?”
“当然是有关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秦宇卖了一个关子,而后围绕着这燕墩走了一圈后说道:“走吧,我们去下一个地方。”
下一个地方,大钟寺!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是清朝雍正皇帝所建,位于海淀区。当秦宇四人赶到的时候,已经是到了正午时分。
和名山古寺相比,大钟寺并不算多大,建筑也不算多么的有特点,唯一的一点就是清幽,在京城这地方,要想找到这么一块清幽之地已经是很难了。
哪怕是中午时分,大钟寺依然是有不少游客在进进出出,秦宇四人对视了一眼,直接是迈步走了大钟寺。
大钟寺不大,没一会,秦宇四人便是将大钟寺给逛了一个遍,而最终,秦宇却是停留在了大钟寺内那口钟前,停留了片刻钟,什么也没有说,便是继续赶往下一个地方。
第三个地方,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十七孔桥
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有一头铜牛,老一辈的京城人都知道有关于铜牛的传说。
相传,这一座铜牛乃乾隆皇帝所铸造,当初乾隆皇帝铸造铜牛,还特意在铜牛的背上手书《金牛铭》上面写着“金写神牛,用镇悠远……”
这座铜牛,饱经了风霜的洗礼,表面的一层金漆已经是脱落的差不多了,尤其是背上还有一条鲜明的疤痕,这是当初八国联军入京烧伤抢掠的见证。
据传当年八国联军入城,其中有一队士兵听说到颐和园有一头金牛,便是直冲这河边而来,当这些士兵夜晚举起火把照亮这铜牛,当看到一片金光的时候,这些士兵全都兴奋了。
这么大的一头金牛,这要是搬走那可就是发了,当下,这些士兵齐齐用力想要搬动金牛,只是,无论他们怎么搬都搬不动,最后一士兵火了,直接是一刀砍向了这金牛。
结果这一刀下去,这些士兵都傻了,这金牛背上被砍出了一道口子,里面露出了铜的质地。
知道了金牛是铜牛,这些士兵全都傻眼了,同时也是怒火中烧,其中几位便是想一把火烧掉这金牛,可就在他们准备点火的时候,昆明湖突然狂风大作,从湖中卷起一道道水浪,这水浪直接是将这些士兵给吞噬掉了。
等到水浪消失,这岸上已经是没有了一个士兵,同时也没有了金牛的身影,直到然后八国联军退兵,才有百姓从这昆明湖底打捞上来金牛。
所以,对于老京城的百姓来说,这金牛是神兽,相传是用来镇压京城水怪的,有这金牛在,就没有水怪敢在京城兴风作浪。
“秦宇,你不会真的相信这金牛的传说吧,这就是一铜牛而已。”莫咏星摸着铜牛的牛头,朝着秦宇说道。
“我不相信金牛的传说,但是我知道金牛的作用。”
秦宇笑了笑,在风水中,牛用来镇压水患是很常见的,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大禹治水,当初大禹便是命令人打造一头铜牛投于河中,防止水怪作乱。
除了大禹,而是都江堰,在那成都府挖出的石牛也是同样的寓意。
“好了,咱们再去另外一个地方。”
在铜牛这边,秦宇也没有耽搁多少时间,继续开车赶往下一个地方。
广渠门神木厂!
然而,当秦宇四人赶到广渠门附近,哪还有什么神木厂,早就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所取代,不过离着广渠门不远的地方,却是有着一个木材家具市场。
“秦宇,这神木厂的金丝楠木早就消失了,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见识过呢。”
在车上的时候,秦宇便是告诉了孟瑶三人,这一次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广渠门外的神木厂,那个有着传说中金丝楠木的神木所在之地。
神木源于明朝永乐年间,相传当初朱棣建皇宫,有土司献上一木,此木长六丈余,横卧于地,骑者隔木不相见。
如此大的木头,以当时的人力根本不可能是运往京城的,所以,此木便是被称为神木。
到了清朝时期,乾隆更是亲自为此木写书立碑,然而可惜的是,清朝覆灭之后,神木便是消失了,所以,到底神木是为何样,并没有知道。
没有了神木,然而秦宇却并不着急,围绕着广渠门逛了一圈之后,则是再次赶往下一个地方,也就是最后一个目的地。
景山!
原名煤山,明末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上吊自缢之地。
不过,对于秦宇来说,他却是很清楚,这历史是假的,崇祯并没有在煤山自缢,而是带着四百道兵进入了成仙门内,所谓的煤山自缢那不过是掩人耳目之说。
“秦宇,今天一天你就带着我们到处走,什么也不说,反正我是不会再走了,已经走不动了。”
来到景山,莫咏星就发起了牢骚,这一天的光就开车了,要知道以京城的交通,能在一天之内跑完这五处地方,还是因为他闯了不少红灯的缘故,不然的话,恐怕到天黑都跑不完。
“放心吧,现在不用你走了,咱们就在这里了。”秦宇笑着答道。
PS:写这章不容易啊,九灯几乎是把整个京城的地图都给背下来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偶遇
景山,一共有五座山峰,而最高一座不过48米,放在其他地方,根本就不能叫做山,只能算是一个小山丘。
然而,当秦宇四人站在景山中间一座山峰万春亭中,却是可以清楚的俯视到整个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所在。
从景山望去,和**刚好是在一条直线上,可以想象,在民国之前,没有这么多的高楼大厦,人们站在景山可以凝视紫禁城正门**。
“地安门裏绕红墙,树影重重映夕阳。玉蝀金鳌桥上望,煤峯耸峙在中央。”秦宇站在万春亭中,轻声的念道。
“什么意思?”莫咏星听到秦宇念的这诗打趣道:“秦宇,没有想到你还有文人墨客的兴致,登山吟诗,看来你骨子里还是一个文艺**青年啊。”
“这诗不是我写的。”秦宇看了莫咏星一眼,这是当初一位地理大家对京城五行镇物的描述。
“我管这诗是谁写的,现在都快要晚上了,我这肚子已经是瘪了,秦宇你到底想要干什么就告诉我们一声,不要再卖关子了。”
“没事,我只是确定一下而已,现在看来,情况还不算太坏,不需要太大的改动。”
“秦宇,是不是这要解决雾霾问题,要利用到这五大镇物啊。”孟瑶在一旁问道。
到了现在,孟瑶也是能够猜到,秦宇解决这雾霾的办法肯定是和这五大镇物有关系的,只是具体怎么办,她目还想不到。
“嗯,要想解决彻底的解决京城的雾霾问题,紧靠这五大镇物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是短期的便是没有问题了。”秦宇笑了笑。答道。
“可是,那传说中的神木金丝楠木不是消失了吗?我了解过一些五行学说,如果五行缺一了的话,效果就完全是不同的了。”莫咏欣担忧的说道。
“是啊,五行不可缺一,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不但达不到想象中的效果,还会事与愿违。”秦宇眸子微微眯起,朗声说道:“东方属木,以金丝楠木镇之;西方属金,以大钟寺的大钟为首;南方属火,以永定门燕墩为代之,北方属水,昆明湖之铜牛卧之;而中间属土,景山聚土为山。这就是五行镇京城。”
五行镇京城,不管明朝是有意还是无意,到了清朝时期,便是借助这五物加以城市规划,便是有了一个五行风水大阵。
“只可惜,到了现在,这五行镇物的风水大阵已经是被摧毁了。”
秦宇叹了一口气,京城的风水很复杂。历代皇帝都想让自己的江山永固,所以。每一代皇帝都会对京城的风水进行改造,以求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就好像,现代的各个城市的领导,每换一位领导都要对城市进行一次新的规划,以求在这个城市留下属于他的印记。但京城尤为复杂,这么多代王朝下来。整个京城的风水可以用一团乱麻来形容。
所以,对于整个京城到底有多少风水阵法,秦宇也不敢保证就一定可以全部猜出来,也许,现在随便一个很不起眼的石墩。在几百上千年前便是当时封建帝王的某个风水大阵的中心。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秦宇才会说要彻底解决雾霾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要想彻底的解决雾霾问题就必须要了解摸清京城的所有风水情况,这是一个繁复的工程。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让雾霾消失一个月,就不需要这么复杂了,秦宇只要借用前人的五行镇物,重新催动这风水大阵,便是可以还京城一个蓝天白云。
“这五行大阵真能去掉雾霾?”莫咏星还是有些不信,风水不是改变人的气运之类的吗,怎么和雾霾又扯上关系了。
“风水,藏风纳气,你说风水能不能治理雾霾?”秦宇反问道。
“呃……我怎么知道。”莫咏星撇了撇嘴。
“风的流动能吹动尘埃,水的循环能清洁污染,只要能做到这两样,雾霾自然可以去掉。”秦宇开口解释了一句。
而就在秦宇解释的时候,此刻万春亭也是走进了几人,一位老者和两位中年男子,刚好是听到了秦宇的最后一句话。
“既然风水能够治理雾霾,那就直接用风水治理好了,还省得每年花费那么多钱,结果什么效果都没有。”莫咏星突然想到了什么,朝着秦宇说道:“要不,叫环境部门将每年治疗雾霾的钱给你,然后秦宇你给治理雾霾。”
“你觉得我有那么多时间吗?”秦宇看了莫咏星一眼。
“这位小哥要这能治好雾霾,就让国家把治理雾霾的钱给小哥又有何不可。”而也就在这时候,刚刚走进万春亭三人中的那位老者开口了,朝着秦宇说道。
一听老者这话,秦宇四人将目光朝向三人看去,老人脸上是一脸的笑容,不过老人身后的两位中年男子却是板着脸,没有什么好脸色,甚至看向秦宇的目光还露出一丝不屑之色。
“老头,偷听别人谈话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莫咏星看向老人,撇了撇嘴说道。
“哈哈,老头子我不是有意要偷听,而是一走进这亭子,便听到这位小哥的话,一时有些好奇才会开口,还希望各位见谅。”老人的脾气很好,被莫咏星这么损依然是面不变色,依然是带着笑容。
不过,老人没脾气,不代表老人的同伴也没有脾气。那两位中年男子听到莫咏星的话后,其中一位立刻质问道:“你怎么说话的!”
“我怎么说话的关你屁事,怎么,看你穿着衬衫西装,想来是当官的吧,不过在我面前就别逞威风,要知道京城藏龙卧虎,还是收起你那一套。”
莫咏星的话让得这两位中年男子面色变得难看起来,只是,两人却又吃不准莫咏星这话的真假,一时之间倒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
莫咏星没有猜错,这两位确实是当官的,归属于某部的官员,要是去到地方,那也是地方领导亲自作陪的级别。
只是,在京城,他们的官位就有些不够开了。
正如莫咏星说的那样,京城的当地百姓,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当官的人脉关系的,以前甚至还有一个这样的笑话:
说一块砖头砸下来砸到五个人,其中三位是处级,一位是科级,唯一一会不是国家干部的,却是厅级干部的父亲。
这个笑话虽然有些夸张了,但是也说明了在京城这地方的公务员多如流沙,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做不到京城不知道自己的官小。
两位中年男子被莫咏星给堵住了话,而秦宇目光却是在老者身上打量了几眼,随即笑了笑,“朋友之间开玩笑罢了,老人家你不必在意。”
“我觉得这可不是开玩笑。”老人摇了摇头,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小哥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听到老人的话,那两位中年男子愣住了,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会从老人口中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根本就不是老人这样身份的人会说出来的。
秦宇看了看老人,没有说话。
“不知道小哥有没有兴趣听我讲一个故事?”老人没有在意秦宇的态度,也没等秦宇回答,直接是接着说下去了。
“二十多年前,我当时受派去往某水利公司,参与某大坝的建设,这是一个大项目,在当时来说,这个大坝的工程建设是各方关注的,而当时,我受上面的信任,担任这工程的设计师。”
老人这话一出,秦宇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而老人身后的两位中年男子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自傲之色,因为他们知道,老人这是谦虚的说法。
这大坝的建设根本就不是一个大项目,而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不应该说是各方关注,而是举国关注,可以说,这个大坝的建设,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布局,可以说,是一个举国之力的大项目。
而老人能够担任这个项目的设计工程师,而且还是副总设计师之一,已经足够说明老人在这个项目中的重要性了,毕竟,这样大的项目,因为政治因素,总设计师是由上面亲自担着的。
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项目真正的设计者便是副总设计师,也就是这位老人和他的团队。
“当初,在对大坝的选址和设计便是探讨了好几年,各方专家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这么大的项目,是前所未有过的,没有经验,大家都只能是根据国外的一些大坝项目去寻找经验。”
“而当时我作为设计部门的负责人之一,也是举棋不定,不过就在这时候,我遇到了个人。”
老人的脸上带着回忆之色,同时,那老眼之中流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神色,似乎,那个人给他的印象很深刻。
“如果没有那个人,恐怕这个项目也就不会那么顺利的竣工,这个项目能顺利竣工,此人当居首功。”
老人的话让两位中年男子困惑了,因为,当初项目竣工之后论功行赏,老人明明是最大的功臣啊,要真的有比老人更大的,没有可能他们不知道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当年秘辛
其实,听到了这里,秦宇已经是想到了这是什么项目了,而想到这一点的,不止是秦宇,莫咏欣和孟瑶也是想到了,也就只有莫咏星还没有听出来。
二十年前,举国关注的水利大坝项目只有一个,那就是山峡(防和谐)大坝!
山峡大坝建造了十年之久,作为世界第一大的水利工程,是受到全世界瞩目的,同时也是国家对外展示自己的水利工程方面实力的一次机会。
所以,山峡大坝的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次政治任务,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的。
然而,关于山峡大坝的建设,并没有外人所知道的那么顺利,其中第一期的截流工程便是出现了问题。
要想修建大坝,那就必须要截流,但是,三峡水流湍急,面对着滔滔洪水,截流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在老人的讲述中,秦宇几人终于知道关于截流所发生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了解大坝截流情况的人便是知道,山峡截流是靠在上下游修建大坝将河水给阻止住,然后将两条大坝之间的河水给放干,然后修建发电站。
哪怕是不懂水利工程的人也可以想到,要截流,肯定是选择河水少的月份,这样流水少了,河流也就不会这么湍急。
而当时等王井泉确实是这么想的,王井泉也就是这位老人,按照当时大坝的选址,这一片长江区域的枯水期是一二月份,于是他和专家们商量,决定在一二月份开始动工。
然而,就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当时负责水域勘测的人却是突然急报,在大坝选址的区域发生了古怪的事情,
这件古怪的事情震惊了当时整个项目组的人,因为,这事情已经不能说是古怪,而是恐怖了。
在两座大坝之间的河流区域。突然出现了许多尸体,这些尸体仿佛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整个截流区域起码有几百具,而且,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中。
等到王井泉等人赶到的时候,整个区域的尸体已经是突破了一千具了,而且让王井泉等人头皮发麻的是,这一千多具尸体就这么漂浮在江面上,竟然没有朝着下游而去。
看到这一幕。王井泉等人是既震惊又恐慌,好端端的,这江面上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具浮尸,而且还是不会顺着河流飘走的浮尸。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王井泉等人震惊的,最让王井泉等人震惊的是这些浮尸竟然没有腐烂。
是的,这些浮尸没有一具腐烂,整个江面没有一丝腐烂的臭味。这些浮尸赤。裸。的漂浮在江面上,就好像是在江面上沉睡过去了一样。
王井泉等人震惊过后。连忙便是让人去江面查看情况,同时给上面通告消息。
只是,面对着满江的尸体,没有人愿意下去,最终,王井泉等人便是找到了当地一伙专门干这活的人。
这些人来到江边。一看这江面的情况,一个个面色大变,二话不说就走了,无论王井泉给多少价钱都不愿意去捞尸体,而且一副忌讳如深的样子。
最后。在王井泉的逼迫下,甚至是动用了警卫力量,这些人当中的一位老者才不得已开口告诉了王井泉一件事情。
那就是一个流传于他们这一行中的一个传说,一个和长江有关的传说。
长江被人们称为黄金水道,历经十省最后流经东海,可以说,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让得炎黄子孙在这一片土地上得以生息和发展。
但同样的,长江也无情的吞噬了许多百姓的生命,不说每年的洪水绝提事件,光是每年淹死在长江河流中的人数便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而对于那些专门从事捞尸体的人来说,从入这一行开始,就有一个有关于长江浮尸的传说由他们的前辈传给他们,而他们又继续传下去,到底这个传说是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谁也说不清了。
传说,在长江的底下,关押着一批罪人,这些人是被神灵惩罚,剥夺了灵魂,只有尸体,而且,他们的尸体将会永远被囚禁在长江底下,永远不能脱困。
除非,整个长江水干,这些尸体才能拿回自己的灵魂,然而,这又怎么可能。
于是,这些没有灵魂的尸体便是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他们期望可以被人捞起来,一旦有人将他们捞起来,他们将会复活。
然而,这些人是被神灵惩罚的罪人,如果谁捞起了他们的尸体,就会被神灵惩罚,会被长江的龙王所吞噬。
长江有龙王,这龙王就是神灵用来看守那些罪人的,平日里有龙王的镇压,这些罪人不会出现在长江水面上,除非龙王离开长江回到天上的时候。
老一辈人相传,长江龙王每过百年便会回天庭叙职,一去就是三天,而这三天,长江江面便会出现无数具浮尸,这些浮尸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静静的漂浮在水面上,尸体也不腐烂。
这些浮尸就是那些罪人,那些罪人没法离开长江,所以只能是靠别人将他们捞起来。但谁要是捞起来了这些浮尸,没过几天便会出现意外,被长江给吞噬。
所以,干他们这一行的人,如果发现长江江面有大量浮尸出现,那就要立刻离开江面,在这三天之内,不能再上江。三天过后,要杀鸡祭拜,将鸡头投入江中,这样才能再次入江。
王井泉听到老人这么说,心里也是有些犯嘀咕,不过什么龙王什么神灵的惩罚他是不信的,一群人研究了一会,觉得最大的可能是这河底下可能会有暗洞,这些尸体被吸入暗洞之中,现在又从暗洞飘出来了。
至于尸体为什么没有腐烂,只能说这暗洞下面的温度可能很低,低到可以将尸体给冰冻住,所以才会让尸体保持完好。
想到了这一点,王井泉等人当场便是决定先打捞一具尸体研究一下。
而王井泉等人捞上来的第一具尸体是一位老者,将这位老者给捞上来之后,还没等王井泉他们靠近,捞尸体的人便是怪叫了一声,吓得浑身哆嗦。
“这……这尸体是活的。”捞尸体的几位年轻人哆嗦的喊道。
“活的?”
王井泉听到这几位年轻人的话,再想到那位捞尸人的话,心里咯噔了一下,连忙快步朝着尸体走去,结果还没走进,整个人便是吓呆了。
因为,他清楚的看到这具老人的尸体在不断的变化,首先是一张脸,那原本苍白和因为在水里浸泡有些臃肿的脸开始慢慢变瘦,同时那张老脸竟然变得红润起来。
这一幕,吓得王井泉浑身都在颤抖,也吓得其他几位工程师面无人色,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终还是负责保卫工作的武警队长拿了主意,安排士兵持枪围着这具尸体,一旦有什么危险就立即开枪射击。
在尸体已经变成了一位像是在沉睡的面色红润的老人后的一刻钟,这老人却是悠悠醒来了。
老人醒来,看到眼前的枪支和围着他的众人,脸上却是没有一丝震惊之色,似乎这完全是在他的所料之中,只是慢慢站起身,同时,开口朝着王井泉说道:“感谢诸位捞尸之恩,不知道能否赐予一件衣服。”
“你到底是什么人!”
武警队长举着枪,朝着老人喝道。
“我……”老人笑了笑,“我叫大山。”
武警队长一听老人的这回答,以为老人是在忽悠他,当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