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零开始-第20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设备都完蛋了。但对我不是问题。跳下轨道,看了下之后直接取下腰间的佩剑,穿透地面上的钢板,将固定这个活动门的钢铁门栓切断,然后像之前一样将手指插进地板中向上一用力就掀开了地板。
要完全打开这个地板需要很大力气。即便是我也有些费劲,不过至少我还能抬得起来。这个地板上的大门显然不是给人准备的,所以我也没有将两扇门都打开,掀开一边之后就没管另外一半。
这位于轨道下面的空间中竟然停着两节火车,不过不是那种常规的车厢,而是一种自带动力的平板车。在车身的拐角有一个小小的露天操作台,上面只有两根拉杆,没有其他东西,结构非常简单。
扫描结果显示这东西就是个电动平板车。那两个拉杆之中的其中一个连接着电动机,控制也简单。竖直朝上的时候是断电,想要往哪边走就往哪边扳就行了,而且居然是无级变速,拉杆偏离中心点角度越大车速越快,而且不能锁定,只要一松手拉杆就会自动回到断电位置。至于另外一个拉杆则是机械刹车,一拉就会锁死车轮。
现在这两节平板车厢的其中一节上面是空的,但是另外一节车厢上却有个用帆布盖着的东西,从灰尘来看这玩意至少几十年没动过了。
反正都下来了,不看看怎么可能?我直接走过去抓住了帆布的边缘,然后猛的一拉。轰的一声随着帆布被拉开,大量的灰尘飘了起来,而等到灰尘沉降下来之后我却是惊的眼珠子险些瞪出来。
“尼玛……小日本这是要搞世界核平吗!”
帆布下面盖着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装备,或者说这玩意确实是高科技武器,因为这竟然是一枚核弹头,一枚长度超过四米,直径一米多的核弹头。当然,暂时我还不能确定这玩意到底有多大当量,因为这玩意是个完整的弹道导弹战斗部,外面连整流罩都是完整的,除了侧面那个巨大的放射污染警告标志之外还能看到日文和英文的双重说明钢印。
没去看上面的文字,因为我知道那玩意做不了准。先扫描了一下内部结构,还好,这东西处于静默状态,没有解除保险。要是这玩意已经打开保险,我保证二话不说转身就走。我们龙族虽然很强,但我却不敢确定自己能在核爆中心点活下来,所以为了安全我肯定会先跑路,然后派个遥控机器人过来慢慢拆弹。当然,有保险装置就没关系了。
确认保险打开着,我立刻开始拆卸外壳。
为了避免震动导致误启动,我直接用了激光切割装置来拆卸核弹的外壳。核武器的引爆可不是点烟花,一般的火焰并不会导致核武器爆炸,反倒是震动可能导致起爆装置误启动,所以用激光切割机反倒是比高频振动刃更安全一些。
切开这个导弹整流罩之后顺道切掉了一些无关的飞行控制系统之类的东西,最后终于被我将核弹主体给拽了出来。
这是一个长2。25米,最大直径1。47米的金属物体。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即便经过了这么多年依然光洁如新,表面闪亮可以当镜子用。这材料绝对不是一般的金属。
核弹的主体部分都被封在一个圆柱状的金属罐子里面,外面有一圈密集的刀片状散热管,在其中一头还有一个手动装置,下面还有数据端口。
围着这个核心仔细的扫描了两遍,然后我就找到了一个位置,将动力装甲上的激光切割器启动,对准这个位置小心的深入进去,然后在核弹上开了一个小窗口。正常人当然不敢这么干,但我不怕,因为我已经扫描过这里面的结构了,这个位置被破坏其实并不会引爆核弹,也不会出现泄漏啥的问题。
小心的弄开外面的外壳之后我就看到了一排密集的连接线,里面密密麻麻的排线简直和蜘蛛网有的一拼。
从身上拽出数据端口线,然后直接连接到这些排线连接的那个电路板上的特定位置,下一秒我就看到自己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绿色的表格,紧跟着就是一堆数据开始哗啦啦的往下刷新,同时核弹那头的手动操作装置显示器也突然亮了起来,核弹此时已经进入了活动状态,但这只是操作状态,保险装置依然是锁定的。
看完眼前的信息之后我算是彻底服气了。日本人的疯狂果然是世界第一的,因为眼前这枚核弹居然就是目前为止我所知的核弹当量世界纪录保持者,之前从未有人告诉过我,这个世界上竟然有15亿7千万吨当量的核弹。这是个什么概念?假设这枚核弹爆炸了,都不用扔到目标国家,直接就在日本本土引爆就可以了,然后地震和海啸就可以把全世界人都杀个七七八八,至于日本本土……想都不要想,连中国沿海地区能剩下多少都还是个问号呢,日本绝对会变成一个超级天坑。这他娘的根本就是一枚星球毁灭炸弹,它就不是用来大仗的,而是用来灭绝全人类的。
现在我大概能明白这东西为什么会被封存在这里了。估计就算是当初疯狂的军国主义者都不敢用这东西,所以才会在造出来之后一直被封在这里没敢拿出来,即便最后日本战败了都没人敢提一下这个玩意。这尼玛就是地狱之门啊!(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核物质的正确用法
解读玩这枚核弹的数据之后我就开始考虑怎么让这玩意报废了。这种东西肯定不能简单的丢在这里,而且这个玩意如果现在被发现出现在日本,那绝对是国际级大新闻。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在日本发现灭世级别的核武器,那么必然会引起全世界范围的恐慌,并且日本也会变成众矢之的。
如果是一年前,谁要是告诉我这地方有枚核弹,我就算想什么办法也肯定会拉着全世界的新闻媒体一起来曝光一下的。绝对能搞的日本政府焦头烂额。但是现在不行啊!移民计划眼看着就要进入收尾阶段了,这种时候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混乱,所以现在我们非但不能把这个事情弄出来恶心日本人,反而还要帮他们擦屁股。一年前谁要告诉我我会为日本人干这种事,我绝对喷他一脸,但是现在我却非干不可,这还真是造化弄人啊!
讲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核弹上,我将扫描到的结果和数据全部打包发到了心灵网络上,然后女娲那边就开始组织科研人员研究怎么解决这个东西。当然,为了避免事态扩大,所以知道这个事情的人真心不多,除了给各国首脑发了个通知之外也就只有我们龙缘自己的高能物理实验室那帮人了解一些信息了,其他人都没通知,也不能让他们知道。
还好,这帮人速度挺快的,我在核弹旁边等待了大约十几分钟之后就听到了那边给出的建议。
“核武器的引爆是非常困难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会爆掉,所以处理的时候只要保证起爆装置不启动,反倒不如那些普通炸弹危险。真正危险的其实还是辐射,不过你所在的位置本身位于地下,即便出现泄露也很容易封闭。所以威胁并不大。”一个负责和我进行最后沟通的研究员说道。
“那我现在应该做什么?”
“我们分析了一下这枚核弹的数据,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你最好是就地拆解这枚核弹,将其完全分解,然后吸收掉。”
“啊?”对面给出的答案让我险些把下巴弄脱臼。“你刚刚说什么?吸收?核弹怎么吸收啊?”
“这个还是我来解释吧。”我的心灵网络之中突然接入了另外一组信号,而且和之前的心灵网络信号不同的是这事暗物质通迅,也就是说这事朝圣者们在和我联系。
“你们也知道了?”
“是的。”朝圣者首领很平淡的解释道:“这种秘密对你们来说需要保密。对我们这些外星人来说反倒是不用保密了,反正我们即便是知道了也没办法去告诉什么人。”朝圣者首领说完又继续道:“关于你面前的这枚核武器,我的建议是用可编程原子对其进行同化。你也知道的,可编程原子是可以同化任何物质的,但不同的原子结构会带来完全不同德属性,因此可编程原子的组成之中最好能有尽可能多种类的原子,这样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组成各种各样的物体。比如说如果你身上的可编程原子都是铁原子组成的,那你如果想要弄一件柔软的衣服就会比较困难,反之。如果你身上的可编程原子都是氢原子,那么在防护能力方面就会非常糟糕。”
听到这里我已经大概明白了朝圣者首领的意思,试探性的问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我把这些放射性物质全都拆解成可编程原子,那么我就等于是随身带着核燃料了?”
“不,就像人类将石油加工成各种燃油其实非常浪费一样,放射性物质如果只是单纯的被当做是燃料消耗掉也是非常不划算的,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放射性元素,那就不要简单的抽取能量。而是要将其当成一种物质存在来看。”
“不太理解。”我很实诚的说道。
朝圣者首领稍微想了想才接着说道:“电池。可以反复充放电的蓄电池明白吗?”
我稍微想了一下蓄电池的原理,然后又联系了一下我自己所掌握的那些有关原子能的知识。最后又将之前从朝圣者首领那里得到的信息进行统合,最后居然还真的让我理解了。
“你的意识是把放射性物质当成一种能量电池来使用,平时有能量的时候对其进行充能,能源不足的时候就可以让其反向释放能量,是这个意思吧?”
“这只是其中之一。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大多数都是重粒子,其原子量都相对较高。所以可以产生非常夸张的物理性能,另外,由于放射性物质自带能量,因此可以直接让能量在其内部形成稳定的流动循环,这种循环……”
我突然一下就明白了朝圣者首领的意思。直接打断他说道:“你的意识是可以用放射性物质组成恒定状态的能量护盾?”
“你总算是明白了。”
听朝圣者首领的意思显然是不满意我的理解能力,不过这也没办法,我也是刚刚接触这些他们传输过来的高端知识,而且一直没空进行系统的整理,这样的情况下我能听明白就不错了。换个人类来的话,没有几十年的学习根本就搞不懂这些东西吧!
其实就像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原理实际上都非常简单一样,朝圣者们掌握的某些黑科技对地球人来说简直就跟神器法宝一样,但其实说白了原理非常简单。
关于放射性物质组成的能量护盾,这个理论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之中尚未被提出过,但是朝圣者们对这种技术的应用却几乎深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解释这种原理非常复杂,但在地球上却有着一种和这个原理非常类似的东西,这种东西非常普通,以至于几乎每个人都见过。而这种东西就是——磁铁。
对,就是随处可见的磁铁。
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吸附铁、钴、镍这是那种金属元素,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磁铁如何产生磁性的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电磁感应原理,电流可以产生磁场,而磁场也可以产生电流,这个倒是不太难。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永磁体内部就有电流存在。
可能有人会反驳:“胡说。磁铁谁没见过?我怎么不知道磁铁有电啊?”
对,磁铁确实不会对外放电。这也是为什么永磁铁会长时间带磁性的原因,因为永磁铁本身就存在一种内部电流,自由电子在永磁铁内部的原子之间不断的进行交换,这些不断交换的电子在一般物质中是混乱而无序的,但在永磁体中,这种电子流是定向的,它们全都顺着一个固定方向流动,于是磁场就出现了。
因为这些电子始终在这块磁铁的内部原子之间流动,并不会对外放电。所以磁铁实际上呈现的是电中性,你检测不到它带电,它也不会对外放电。这种情况带来的效果就是电子势能不会损失,因此磁场不会轻易消失,而是会长期存在,毕竟磁铁内部的电子流也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啊。加入磁铁真的对外放电,那么它肯定会因为电子势能消失而失去磁性。这就是为什么电磁铁只要一断电就没有磁性的原因,因为它不是通过内部电流循环产生的磁性。当电流被释放自然磁场也就消失了。
知道了永磁体的磁场是怎么产生的后,再反过来看放射性物质。
我们都知道放射性物质本身是带有大量能量的。因为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会损失质量,而质量不会无缘无故消失,根据质能方程,损失的质量会被转换成能量,而这种能量的强大大家都知道,毕竟核武器依靠的就是这种能量。当然我说的是原子弹。氢弹的能量来源于聚变而不是裂变,不过两者同样会损失质量释放大量能量。
正常情况下放射性物质不管是衰变、裂变还是聚变,结果都一样。质量会下降,损失的质量会被以多种混合辐射以及热能的方式释放出去,这样一来等到放射性物质的质量损失差不多的时候。放射性就会逐步下降,并且最终失去辐射性。
但是,如果使用一种方法,让放射性物质不对外辐射能量,而是将自身辐射出去的能量传递给下一个放射性物质原子,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情况很简单,这会形成一个循环。每个放射性物质都会裂变,然后将能量传递给下一个原子,它自身则因为裂变、衰变或者聚变反应损失质量,同时失去能量。但是,下一个原子其实在上一个时间片段之中也发生了一样的情况,它损失了质量,也释放了能量。但是,之前的原子释放的能量并未消失,而是被它重新吸收,于是能量被补充,原子损失的质量又重新恢复。当每一个原子都进行这种传递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锁链,能量会被在这块放射性物质的整体之中不断的传递,其内部相当于一直在进行不间断的核反应,而且其强度非常之高。
这种强大到恐怖的能量将在物质之中不断的循环,这就等于将一枚原子弹爆炸所能释放的能量,全部约束在了一块放射性物质的内部,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何等恐怖的能量流。
但是,不管这种恩呢过量多么恐怖,它本身却是超级稳定的。因为能量只在内部循环,所以能量不会释放,就像那磁铁不会对外放电一样,这块放射性物质也不会对外产生辐射了,因为能量都被圈禁在内部了,它在整体上反倒变成了没有任何放射性的物质。
当这样一种物质形成之后会发生什么?答案很简单。一种坚不可摧的物质诞生了。
这种物质的内部形态被以核能所凝聚,其表面原子不断的在进行核爆,但爆炸的能量一直在内部流动。此时如果有外力介入,那么它要做的就是破坏这种链式反应,而这个反应本身是以这块放射性物质的整体核爆为基础的,那就是说,除非入侵的能量强度超出了这块物质整体进行核爆所能释放的能量总和,否则它就无法摧毁这块物质。
在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种物质的强度取决于它的体积。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但根据朝圣者首领给我的资料,实际完成的这种物质其实本身已经非常接近理想模型了。也就是说这种物质真的是坚不可摧的。
“你给我的数据之中没有应用实例,你可以告诉我这种东西最后的强度如何嘛?”我问道。
朝圣者首领稍微停顿了一会之后说道:“这你也知道,具体情况和装甲本身的体积有关,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大概数据。如果你用这种材料制作一套动力装甲,那么即便将其从地球同步轨道上丢下来,让其无动力坠落,撞击地面之后其表面也不会出现任何一丝一豪的擦伤。”
“那要是一艘太空战舰都用上这种东西呢?”
“那强度将会是单兵装甲强度的八倍以上。”
“只有八倍吗?”
“是的。这是极限,毕竟现实不是理想模型,会有很多其他因素限制,所以实际造出来的东西不会那么强。不管你弄多大,八倍几乎就是极限了,我们的推论是,其极限将无限接近8。316倍单兵动力装甲的强度,但永远无法达到这一数值。”
“那也很夸张了!”
“所以我才让你选择吞噬那枚核弹。不过这个只是过渡产品,等你回来,我用我们的暗物质对你的放射性装甲做一些简单的调整就能产生更夸张的效果。”
“谢谢了。我现在先去吸收掉这里的放射性物质弄出一些可编程原子再说。”
“等等,我这就把这种装甲的合成方式发给你,你将其转化成可编程原子之后就可以直接组成这种装甲了。这样不但更安全,而且不会产生放射性污染,不然走到哪里你都会像是一个移动的放射源。”
“那就太感谢了。”确实,要不这么做的话,我估计等我吸收完这个核弹里面的放射性材料,等我出去的时候,估计只要在地上站一会,周围半径五百米就没活人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发现目标
以目前的地球科技来说要将放射性物质转化成这种原子装甲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但对可编程原子来说这个工作却是相当简单的事情。通过心灵网络下载了转换程序之后我便从身上分流出了一部分可编程原子,然后用钻头在核弹上钻孔,很快就弄出了一个小洞。
几乎就在核弹外壳被钻穿的同时,核弹顶端的那个手动操作界面突然就跳成了红色,一个巨大的“放射性物质泄露”警告标记出现,然后核弹顶端的中子稳定剂突然就开始向核弹内部注入,不过可惜无论如何高压稳定剂也无法进入到核弹内部,因为注射口已经被我的可编程原子给彻底封死了。
我需要这些核武质,自然不能让种子稳定器毁掉这里面的核材料,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尽快吸收掉这些放射性物质,毕竟这里的辐射指数正在继续攀升,就这么一会我身上的盖格计数器就已经开始响个没完了。当然,我对此并不担心,因为我压根不怕辐射。
以前我对龙族的基因还不是非常了解,但是自从和朝圣者们接触过之后我就彻底理解了我们龙族的基因特征。龙族的基因实际上就是按照宇宙生物为发展目标设计的,也就是说我们龙族是可以在宇宙真空环境中生存的一种生物,而宇宙中无处不在的辐射绝对不是一般生物可以承受的,能够承受宇宙辐射的我们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对辐射的抗性。
这核弹泄露出来的辐射虽然很强,但对我来说却完全没有伤害作用,反倒是能让我感觉到被照射的位置有点热热的感觉,就好像把手伸到了红外线取暖器前面一样。
事实上此时周围的辐射强度已经可以瞬间杀死任何人类了,就算是小强在这种环境下也撑不了几分钟。不过这种状态正在迅速的变化,我的视线边缘提示的辐射剂量正在迅速下降。而原因就是那正在不断进出的可编程原子。这些小东西就好像流水一样不断的在洞口流进流出,进入的都是普通的可编程原子,出来的则是混杂了大量放射物质的可编程原子,不过只要它们流到我的身上就会立刻失去辐射性,因为在流到我身上之后这些可编程原子就会立刻形成原子装甲,而形成原子装甲的放射性物质就会立刻失去放射性。
用了大约五分钟我的可编程原子就将这枚核弹内部的放射性物质给抽取一空。但是可编程原子却并未停止对这枚核弹的蚕食,而是在抽干了放射性物质之后开始对整个核弹进行分解转化。
被可编程原子侵蚀的核弹就仿佛是在空气中粉花的可降解塑料一样,只不过速度被加快了几万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迅速的崩溃瓦解。原本比我还大的核弹不到五分钟就彻底变成了一堆原子灰。可编程原子转化一般物质的速度显然比转化放射性物质的速度要快的多,之前那么点放射性物质就用了五分多钟,这么大的核弹主体却还不到五分钟,可见两种物质的转化难度有着巨大的差异。不过想想这才正常,毕竟那可是放射性物资啊。
彻底啃掉了这枚核弹之后我满意的看了下自己的动力装甲。似乎吞掉了那么大个东西,这套动力装甲的结构和体积居然没有多大变化。虽然能看的出来确实是变大了一圈,但这个体积增加的比例非常小,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关于这个体积没怎么增加的原因我倒是知道。主要是放射物原子装甲的合成过程中需要在物质内部形成致密的结构,而且这种原子装甲也不完全是由放射性物质组成的,其中还需要一些其他原子,因此合成这一层装甲的时候愣是把那么大个核弹上的原子全都给吸收了进去。这些原本以松散形态排列的原子现在完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原子间隙的缩小就让物质的体积看起来似乎被压缩了一样,其实原子还是那些原子。只是现在全都堆积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空隙了而已。
虽然合成后的原子装甲体积并不大,但是重量却是一点都没减少。毕竟体积变小只是因为原子间隙变小了而已,物质的量并未发生变化,所以这个重量自然还是在那里摆着。
我试着在原地跳了一下。身体离地几厘米之后就轰的一声砸在了平板拖车上发出一声巨响,期间我甚至听到了下面的平板火车发出了一阵不堪重负的金属扭曲声。这种情况自然是有这个平板车放的时间太久金属老化的原因在其中,但最大的原因还是我现在的自重太大了。
刚刚这一下我已经确认了自己现在的重量。目前我穿着双层动力装甲之后的自重竟然达到了9。75吨,也就是说虽然我现在看起来就是一个身高2。3米。略显壮硕的机器人,但这个不大的身躯却足足有近十吨重。这么夸张的自重,也难怪随便跳两下就踩得脚下的火车皮发出不堪重负的声音。毕竟这火车皮本来就已经放很久了,金属早就锈的差不多了,没有直接断掉就算不错了。
重新连接心灵网络找到朝圣者首领。将现在的情况和他说了一下,对方立刻回答道:“你要是觉得太重了就分理处一部分原子能装甲就是了。以你的动力装甲来说完全没必要使用这么大量的原子能装甲,你这个级别的防护有现在这个量的二十分之一就已经是绰绰有余了。你又不打算用动力装甲去硬扛星际战舰的主炮,要那么厚的原子能装甲干什么?”
朝圣者首领的一句话就让我明白了原因,搞了半天用多了。想想也对。动力装甲毕竟是单兵防护装备,虽说也没人会嫌自己的防护太好,但也不用这么过分啊!按照朝圣者首领的意思,我现在这一身原子能装甲的防护力就算是硬扛核爆都没问题了。这未免也太夸张了一点。
既然知道是武装过度了,那就好办了。随着我的意念转动,身上的原子能装甲立刻如潮水一般的褪了下来。然后在我面前迅速聚拢,最后形成了一大块黑色的实心砖,上面还有个把手方便抓握。
单手提起这个东西掂量了一下,然后满意的挂在了自己后腰上。这块聚合物就是原子能装甲,不过都是多余的,我身上已经留下了一层原子能装甲。不过非常的薄。当然,别看这层防护很薄,但绝对是够用了,只要我自己不去找死,想要被干掉也真心不容易。至于多出来的这个部分,我打算回去给其他人用,不过这么一点给大家每人刷一层防护可能有些不够用,不过反正我们龙缘有自己的铀矿,回头再弄点就是了。
调整完装备之后我就开始在这个地方四处检查了起来。这下面显然不光是用来隐藏这枚核弹的。因为这两节平板车皮下面的轨道并不是只有这一截,而是一直向前延伸的。我顺着轨道就开始往前走,结果发现轨道好像有些长,干脆启动推进器飞了起来。虽然现在背着那块原子能装甲重量有点大,不过还不至于飞不动,就是需要把输出加大而已,反正我又不会在这里进行空战,灵活性啥的就不用管了。
这条铁轨果然不是一般的长。向前一口气飞出去能有十多公里才终于到达了下一个节点。而这居然还不是尽头。在这个地方依然是一个月台,而且一样的破败。可以确定已经荒废了很久很久。
走上月台之后我就找了一下出入口,结果发现出口竟然是被从外面封死了,而且扫描结果显示这外面是用水泥封死的,而且厚度惊人,要挖开虽然不是做不到,但时间沙井显然不允许。
这里没有调查价值。我只好继续向前,这次没飞几公里就看到了轨道的尽头。
这里依然是个月台,不过面积相当不小,不但有货物堆放处,在轨道两边居然还驾着两架龙门吊。不过其中有一架已经因为锈蚀而倒塌了,另外一个看样子也撑不了多久了。
在这边的月台两边各有一个出入口,不过出去之后连接的却是同一个巨大的空间。这个地方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各种大型机械和管道群,还有一排排的超高压变电器,另外我还发现了一组控制台。
稍微检查了一下,控制台已经彻底报废,里面的东西都快烂光了,根本搞不清楚原来是干什么的,但是那些机器设备的结构还算完整,所以多少还能看出一些名堂来。
经过简单的检查我皆不能上确认了这就是个原子能工厂,那些巨大的设备其实都是超大型离心机,作用也很简单——提纯武器级铀235。当然了,现在这些设备基本山就是废铁,全都已经锈光了。
这鬼地方位于地下,潮湿是必然的。如果还在运作的话,有通风设施配合到是没啥大不了的,但是这地方已经废弃了,没有人维护的情况下地下的潮气对设备的侵蚀是非常迅速的,也亏了这地方的空气不流通,不然氧化的更快。
在这个地方转了一圈,除了又找到了五公斤的武器级铀元素之外居然还让我找到了两公斤的钚,看起来应该是撤离的时候太匆忙没有带走。虽然这个量不是很大,不过对我来说也算是不少了。直接将其转化为原子能装甲之后融合进那块原子能装甲块中,然后在这里继续转了一圈,确认没有发现什么值得至于的东西后我便放出了大量的可编程原子。这次的目的不是要组合什么东西,而是要彻底拆掉这里的这些机器设备。
这些东西一旦被外界发现就是日本人研制核武器的最好证明,为了不引起国际纠纷我只能消灭这些证据,免得影响移民计划。想想真亏,帮日本人做好事还不能到处宣扬,别说好处,连名声都捞不着,可是不做还不行。
不是转化原子能装甲,只是单纯的拆掉这些机器倒是不难,我只用了十几分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