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零开始-第20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霜雪却使用了一种大家完全没想到的方法。她使用的居然是冷冻法。很多人可能会奇怪,管道本身就是极端低温状态,冷冻不是会让温度更低吗?
事实上这只是一种思维惯性导致的错误想象,只要仔细动脑子就能明白,即便是冰层也是可以隔热的。霜雪使用的方法就是用冷冻法在管道上面铺设两层冰层,这两层冰层之间有一段很小的间隙,而间隙之中有支撑用的冰锥承载重量。这就形成了一段中空的隔离带。冰本身的导热性其实并不好,所以当上下两层冰面分开之后就形成了隔热层,中间连接的小冰锥因为截面积小,加上冰层本身导热性很差,所以不会在我们和管道之间快速传递热量,这两我们的温度损失就不去太快。也就起到了防冻的作用。
虽然刚开始觉得有点神奇,想通了却会发现其实原理很简单。当然,要做出这种带空心夹层的冰层可不是简单工作,没有精确的控制力是做不到的。再说人类本身也是没有我们这种近乎超能力一般的能力的。
尽管霜雪方法非常好用,但管道内的温度本身也不算高,所以我们这一路爬过去还是冻得够呛。冰层仅仅是保护我们不会被冻伤而已,套管之内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依然让我们感觉身上非常的冷,毕竟我们身上就只有一层复合护甲而已,隔热保温能力绝对不咋地。原本这地方气温就很高。我们也没想到需要爬冷却管啊!
通过二十米长的管道我们很顺利的进入到了飞船上的对接口之中。我从管道里出来的时候就看到管道口两边站着俩冰雕,这应该是这边的工作人员。霜雪要从这边出来当然不能留着他们,所以直接操纵低温将两人给冻了起来。
处理这俩倒霉蛋就简单多了,直接塞进我们刚出来的套管就行了,零下二十度的低温绝对可以保证他们不可能挣脱身上的冰层。
进入这个工作舱之后我们迅速的掏出武器开始布防,然后再次核对地图,确认目标和我们的相对位置之后改由斯哥特和夜月负责开路。推开工作室的加压门之后立刻就看到了一条垂直井。这个垂直井其实是一条从船头延伸到船尾的主通道,不过因为飞船现在是竖在发射台上的。所以这条通道就变成了垂直井。不过通道的四个方向都有扶梯,即便是竖着也能让人通过这些垂直扶梯移动。只不过稍微费劲一点而已。当然,以我们的体力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直接抓住大门两边的两条旋梯,我们根本就不是一级级的往上爬,而是好像猴子一样直接一层一层的往上蹦。抓住旋梯手脚并用的轻轻一跃就可以跳起来七八米高,而这还不是我们的极限,而是为了尽量不发出声音可以压低了动作幅度的结果。否则的话以我们的体能估计一步飞起来二十几米也是没问题的。当然。虽然我们每次跳跃距离都不大,但是我们的速度非常快,几乎是刚一摸到扶梯就立刻再次起跳。从旁边看就好像我们是在往上飞一样,眨眼之间就上升了几十米。
向下面打了个手势,我直接贴在了一处舱门入口位置。这个门和一般的门不一样。它的侧面有一个密码输入装置,而且上面还有检测掌纹和虹膜的装置,可谓是检查严密。当然,我们并未打算去和这个识别装置较劲。
“小纯。”
“来了。”
小纯一个纵跃就从下面跳了上来,然后单手挂在门边,接着用另外一只手贴在门上的那个掌纹识别器上面。识别器表面立刻亮起了绿色的光芒,似乎是在检查掌纹。但是光芒刚刚亮起就突然闪烁了起来,接着忽然整个识别器都亮起了红色,我们甚至听到了“嘟”的一声警告音,接着大门突然就“哧”的一声自己划开了。
在大门打开的瞬间小纯就对我们说道:“快,我只能控制这玩意几分钟。”
其实根本不用小纯提醒我们已经在行动了。我直接一伸手,斯哥特从下面将一个黑色的大包扔了上来。接住这个包之后我立刻钻入了大门内部,接着就看到了一大片纵横交错的金属框架,在这些框架上密密麻麻的插满了电路板和磁盘阵列,另外还能看到几只机械臂悬停在我左侧的墙壁上。那应该是天花板,不过因为现在飞船是竖着的,所以变成了左面的墙壁。
这些直接裸露在外面的电路板和磁盘阵列并不是中央处理器,而是分离舱使用的管理电路,飞船起飞之后这些东西会被转到物资仓库作为主电脑的备件储存起来,但是起飞的时候因为计算量较大。所以这些东西需要参与工作,配合主电脑一起完成飞行控制。
我们要找的当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那个核心位置的主电脑。将大包背在背上,我就好像人猿泰山一样踩着钢架一路连蹦带跳的跑到了这个房间的中央位置。在这里有一个造型炫酷无比的巨大装置。如果将其旋转九十度放在地面上的话你就会发现它很像是一个躺在地面上的齿轮。它的中央是一根底面直径达三米多,高约五米的圆柱体,而在这个圆柱体周围则是呈放射状排布的八个好像竖起来的集装箱那么大的东西。当然。这玩意并非集装箱那么粗糙的玩意,而是一种相当炫酷的玩意。它的表面是一种黑色的哑光材料,摸起来光滑无比,简直像涂了油一样。在这八个玩意的顶端各有一圈蓝色的导光线条,此时线条上正在不断的闪烁着,看起来就好像有蓝色的发光液体在里面流动一样。
当然,以上是这个东西放在地上的外形,而现在它却是被竖着钉在了我侧面的墙壁上。事实上那面墙壁应该是飞船的地板,不过还是那个原因。因为飞船是竖着的,所以地板也成了墙壁。
这个巨大的黑色装置就是这艘移民船的核心——量子计算中心。外面这八个好像集装箱一样大的玩意其实就是八台量子计算机,中央那个巨大的圆柱体则是人工智能核心与数据交换器。那些蓝色的导光条并非装饰灯,也不是指示器,而是量子通信器。这八台大家伙和中央的人工智能核心都是量子计算机,它们的计算速度太快,传统的光纤和电缆都无法满足它们的数据通讯需求,因此需要安装专用的光量子通讯器。用量子光束进行直接通讯,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传输延迟。
看到这个东西之后我立刻就兴奋的蹦了过去。结果跳上去才发现这玩意外面太光滑了,完全站不住人,我才刚落在中央那个圆柱体的侧面就滑了下来,好在跟上来的夜月反应迅速的扔了条绳子给我将我荡到了这边的钢架上。
吸取了教训,这次我先用绳钩枪在上面的钢架上做了固定,然后用绳钩枪把自己一点点的放到了中央的那个圆柱体的顶部。当然。现在这其实是它的侧面,不过按照飞船的方向这就应该是顶部。
在这个圆柱体的顶部并非一马平川,而是有很多外接装置,而在正中央的位置则有一个正八边形的突出物,在这个突出物的中央位置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插槽。我迅速的将脖子后面的万用接口拽了出来。然后直接插入这个插槽。感觉全身一阵酥麻,电子脑自动连接信号,然后我面前的这个八边形的突出物忽然伴随着“哧”的一声排气声缓缓的伸出来一劫。
这个升起来的装置有八个面,上面有大量指示灯闪烁个没完,此外还能看到很多数据接口,这是专门用于检修的连接端口。只要用物理直连方式连接这个端口就可以获得初级管理员权限,毕竟这是检修通道口,而且需要用专用电子密钥打开,所以正常来说是不需要特别保护的。
当然,现在是不正常状态。
看到这个东西伸出来之后我立刻将背包拿到了前面,然后从背包里面拽出来一个银白色的乍看起来好像没封装的核弹一样的玩意。将这个东西直接对准那个伸出来的装置的其中一个面用力一插,咔哒一声装置自动锁死,接着我扔掉背包又从斯哥特那边结果第二个背包继续插入那个突出物的一个侧面。
很快这玩意的八个面上就分别插入了一个这种装置,而这八个装置则是在全部安装到位之后突然整齐的打开了尾部的盖子从其中伸出一根天线,天线的尖端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灯。八根天线伸出来之后立刻开始交替闪烁了起来,而这个房间之中的所有计算机突然一下都发出了一阵越来越清晰的轰鸣声。
其实电脑本身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我们听到的声音实际上是冷却装置加速运转产生的噪音,而冷却装置加速的原因则是因为计算机本身的功耗在上升,换句话就是说计算机目前处于忙碌状态。只有在所有部件都进入了满负荷状态计算机的冷却装置才会这么疯狂的运转,因为它不这样就控制不住计算机的温度了。
这种突然地噪音持续了足有三十秒后我们所处的这个房间突然咔哒一声陷入了一片黑暗,所有的指示灯和照明全部熄灭,但是两秒之后伴随着一阵缓缓增加的机械声,周围的计算机突然全部重新启动,然后照明设备依次亮起,周围突然响起一个机械的电子合成音。“数据分身加载完成,开始替换原有操作系统。……替换完成。”声音突然一顿,接着电子音忽然变成了女娲的声音。“主引擎锁死,断开燃料管道。切断外部通风,制氧机停机,关闭二氧化碳警报,飞船主通道封闭,隔离所有舱室。照明系统关闭,操作控制系统关闭,监控系统关闭,空调系统关闭。”念完一串命令之后女娲突然对我们说道:“好了,这里已经被我全面接管,你们开始清理那些不听话的家伙吧。哦对了,注意外面的氧气量会逐渐降低,你们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切换到内循环系统就行了。”
“你这么一搞外面那些人不就知道我们进来了吗?”
“知道又能怎样?他们现在都被锁在一个个密封的舱室里,我关闭了通风和空调系统,这里的温度会越来越高,氧气含量也会逐渐下降,你觉得他们能坚持多久?不过我建议你们最好先去把引擎舱控制住,那边还有一套手动装置可以解除我的控制,不过需要权限,他们要过去也没那么快,你们只要快点行动就是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扫荡
移民船因为需要在真空环境中航行,所以所有舱室都是可以独立密封的,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船体出现破损时导致整艘船都突然失去气压。给每个房间都设置独立的密封装置就相当于是给水面船只设计防水隔舱一样。这样只要不是大多数舱室都出了问题,就不会影响到整艘船的安全,可靠性比一体式船体要高得多。
虽然这种设计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那帮人来说,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些密封装置是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当然,这其实是有手动解除装置的,但这个解除装置可不是什么人都知道在哪的。
现在世界各国建造的移民船其实都是在一个蓝本之下设计出来的衍生品,也就是说大家的移民船主体结构其实差别不大,只有某些具体设计是各自国家独立完成的。而最初的设计蓝本中,所有的移民船中都只有少量的人员活动区。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承载能力,除必要的控制和维护人员之外,大部分移民都需要在棺材一样的休眠藏之中长期休眠。而正因为这些人实际上都不会到处活动,所以飞船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为普通人设计的东西。
事实上移民船完全是将平民当成货物在运载而不是乘客,当然,这不是说设计人员侮辱人格,而是为了增加移民人数不得不做出的妥协。毕竟如果乘客可以自由活动,那每个人需要的空间就会增大很多,而如果大家都躺在休眠舱之中,那么一个人就只需要不到两个立方的空间就可以了,这样节约下来的空间就可以装载更多的人。而因为大家都是躺在棺材一样的密封休眠舱之中的,所以飞船对人员的装载更像是装上了一大批货物而不是乘客。
那么。既然乘客本身根本就不会到处活动,那么自然也就没必要为乘客设计简单易用的操作装置,而是一切以节约空间、节约成本、安全可靠为主要设计思路。在这种思路之下,各舱室虽然都有手动装置,但设计的位置都并不显眼,而且启动方式也并不太简单。毕竟原本的计划中,操作这些东西的都是专业宇航员,自然不需要弄成傻瓜操作。
这些人的飞船虽然做了大幅度改造,但是船体的基本结构依然是采用了原本的设计,被改变的只是内部舱室的功能和基本装修,对飞船主体的修改其实很少。而正因为这种修改很少,所以飞船上的气密舱手动开启装置也是完全保留了之前的设计。所有的手动装置都被设计在了相当隐蔽的位置,甚至于因为这些飞船为了享乐而做了一些特殊设计,导致某些舱室的气密装置完全被装潢材料给覆盖住了。
这些改造按照各国的移民船标准来说其实是违规的。但因为这些人只是想着要过自己奢华的生活,因此他们根本就没有去注意这些细节。事实上他们也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些细节的存在。
太空移民船并不是水面船只。就连那在水面上航行的航空母舰,其复杂程度都让很多国家无法独立建造,这需要进行深空航行的移民船自然更加复杂。你不但要设计各种装置和大概的功能模块,还要考虑到这些东西装在一起会否相互干扰,而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调整。这个工作量其实非常的巨大,以至于各国都没敢独立完成,而是大家合伙搞出了一套基本蓝图。然后大家都按照这个蓝图各自建造自己的移民船,并且为了不出问题。这些蓝图还附带大量的说明文件和技术标准,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后期建造的生活辅助设施影响到船体的主要结构和飞行、生命保障等重要功能。
但是,那些人的移民船并非是光明正大的完成的,他们是一直处于偷偷摸摸的状态下在建造飞船,因此在设计建造的时候就需要尽量减少知情人的数量,这就导致了他们请来的那些专家人数太少。这些人的专业知识可能没有任何问题。但却缺乏协调人员,所以他们的设计如果单独拿出来可能没有任何问题,但整合到一起就出了问题。
现在飞船被女娲接管,而气密舱因为需要在泄压的瞬间尽快封闭,因此全都是默认由电脑来控制的。毕竟计算机的反应肯定比人快。而且人需要休息,计算机却可以二十四小时待命。这就决定了,所有的气密装置默认都受到中央计算机的管控。当女娲成功入侵飞船上的中央计算机之后,这些气密装置也就等于是到了女娲手里。当女娲封闭这些装置之后,原本就是密封的飞船内部各个舱室立刻就成了完全密闭的环境。
这些密闭环境无法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如果舱室里没有生物,那倒是没什么,但如果有人在房间中,他就会不断的消耗氧气,而因为没有外面的氧气补充,所以房间之中的氧气含量就会越来越低。当然,这个下降速度主要看房间大小和人员的数量。像是仓储区这种空间很大的地方倒是还好说,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在里面,那种地方的氧气估计足够里面的人坚持几天的。但是,像是某些操作间、休息室之类的地方,即便只有一个人在里面,氧气最多也就只能支撑两三个小时而已。这还必须要是里面的人能够冷静下来等待救援的状态,如果里面的人情绪激动大喊大叫,那搞不好半个小时都撑不到就会因缺氧而出现昏迷休克之类的情况。
当然,标准移民船在所有可能有人的舱室都会有紧急供氧装置,甚至某些舱室还会有简易太空服,但还是那个问题。这艘飞船被改动的太厉害,很多空间被贯通,导致原本设计的舱室中很多应急装置都被移除了,因此现在这里有很多舱室都是没有氧气设备的。
虽然这些人的设计都是缺陷,但对我们来说却是好事。他们都晕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就简单了。
让斯哥特他们留下来把守中央计算机房,我则是带着其他人开始按照图纸向引擎舱移动。在引擎舱这边有一套紧急手动装置,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将整艘飞船切换到手动模式。但是这个装置需要三个人同时操作才能打开,而且有一道身份设别程序,只有拥有权限的人才能使用。
我们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人又这个权限开启手动设定,但为了防止万一,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我们先过去,然后视情况决定是拆掉还是破坏掉这个装置。
重新回到之前的垂直通道。然后我们开始向下,也就是船尾的方向移动。不过和我们过来的时候不一样,原本好像一口深井一般悠长笔直的通道,现在却是变成了一节一节的。
这个主通道之中每隔二十米就有一道气密门,而现在这些气密门都处于完全封闭状态,不过这些门都在女娲的控制之下,所以每当我们靠近一扇门,女娲就会提前帮我们打开这道门,根本就不用我们费尽。而且。女娲不但可以帮我们开门,还能提前告诉我们门后的情况。比如说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道舱门后面就困着三个半人。
你说为啥会有半个人?这个就是女娲的问题了。因为如果单独对某个气密门操作的话,中央电脑可以控制大门的开关程度和速度,但女娲为了尽快接管系统,所以直接伪造了一个船体泄压的信号发送给了所有气密门的应急处理单元。这些处理单元是中央处理器的下属分支,作用在于分担中央计算机的计算压力,同时可以保证在中央计算处理中心出问题之后维持最基本的控制功能。
因为女娲当时发射的是船体泄压信号,所以这些应急处理单元直接启动了紧急预案。那就是用最大力量尽快封闭舱门,因为封闭速度越快。其他舱室的人员安全就越有保障。因此,根据紧急程序,这些门在紧急泄压状态下是不回去考虑门下是不是站着人的,它会用最大的压力切断一切挡在门下面的东西。除非那个东西硬度太高,门上的液压装置力量不够,否则的就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
那个倒霉蛋因为大门下来的时候躲闪不及。结果直接被腰斩了。下半身在门的另外一面,上半身却留在了这边。
当然,这家伙暂时还没死,不过死亡也就是时间问题,毕竟只剩半截了。这家伙又不是我们龙族,损失这么多血,很快就会完蛋。
虽然这个家伙现在已经奄奄一息了,但是被和他密封在一起的另外三个人却是根本没有去管他,因为他们根本看不到什么情况。
女娲在关闭所有气密门的同时还切断了照明系统,除了我们所在的舱室,其他的舱室都是一片漆黑,只有在我们进入的瞬间照明才会重新启动。现在这三个完好无损的家伙只能听到同伴的惨叫,但是因为看不见,他们根本就不敢动。
这地方可不是平地上,而是飞船主通道。如果飞船是平躺着的状态,那当然没事,可现在飞船在发射台上,它是竖着的,所以这个通道就变成了垂直井,而他们脚下的地面其实就是气密闸门。
现在飞船根本就没起飞,在地面上怎么可能出现泄压情况?所以这气密门的启动绝对是故障之类的意外情况,而这几个人都是工程师,他们本身就是负责维护和建造飞船的,所以很了解飞船的结构。现在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门为什么会突然关闭,同样的他们也不确定这些门会不会在下一秒突然打开。而一旦这些门打开,站在上面的人就会直接掉下去,就像是从没有电梯的电梯井里面掉下去一样。
正因为有这层顾虑,所以这些人根本就不敢从梯子上下来。尽管他们下面就是平整的气密门,可是因为不知道这些门会不会突然打开,所以他们只能站在垂直梯上不动,至少这样就算大门再打开他们也不会掉下去。
不敢接触下面的气密门,周围又是一片漆黑,这些人根本连动都不敢动,一群人全都呼吸急促,心里好像打鼓一样。但是,他们的恐惧很快就被终结了。因为头顶的气密门突然毫无征兆的就打开了。
在气密门打开的瞬间他们所在的这个舱段突然就一片光明,已经适应了几分钟这种完全黑暗的环境,这些人的眼睛根本适应不了突然地光明,结果就是当我们跳下来的时候这些人都在本能的用手去遮挡眼睛,结果还没等他们搞清楚怎么回事就全都失去了知觉。
我们当然没用枪,而是直接用电击让这些人全部昏迷了。至少几个小时之内他们是不会醒过来的。而且即便是醒过来了,过量电击也会让这些人处于一种全身肌肉痉挛的状态,他们的行动会好像新生儿一样,根本没法精确控制自己的肌肉,别说逃跑了,连爬行对他们来说都是一项高难度运动。
之所以没有杀死这几个人,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他们都是工程师,可以建造移民船。在当前时期属于不能随便浪费的宝贵人力资源。第二,这几个都是普通工作人员,谈不上邪恶什么的。
女娲在占领了中央计算中心之后就拿到了这里所有人员的资料,因此我们可以准确的排查每一个人。有用的,不是最大恶极的就直接电晕,之后会有回收部队来清理。至于那些没啥用的,或者主动参与这个事件的那些人……留着也是浪费宝贵资源,不如直接人道毁灭。
将三个人电晕的同时小纯顺手给地上那个半死不活的家伙也补了一下。这家伙反正也没救了。与其让他这样痛苦不如直接结束他的生命更人道一些,所以小纯直接用电流烧焦了他的整个大脑。全程不到零点零一秒,他根本感觉不到任何感觉就会直接死亡。自动化屠宰场杀牛之前也是用类似的原理,由三个放电锥瞬间插入牛的脑中,然后电击致死,整个过程只要零点零三秒,牛根本不会感觉到痛苦和恐惧就已经死亡了。
结束了地上那家伙的生命之后我们让女娲打开了气密门。然后继续向下。移动了大约五六个舱段之后女娲忽然提示下面的这段舱段里面有武装人员。
入侵这么久这是我们第一次真的碰上武装人员。
事实上这艘飞船和整个基地之中的武装人员数量非常的稀少,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人多能解决的问题。这些人在决定抛弃全人类自己先跑的时刻开始,他们的敌人就变成了全人类。虽然不可能真的全世界的人都一起跑来攻击他们,但首当其冲的美国政府的军队就绝对不是他们能扛得住的。所以说,这些人设计了之前那些保险。用来威胁美国政府和其他各国不敢对他们动手。这就是他们的唯一保障,至于说武力保障……你觉得在美国本土和美国政府对着干,需要多少部队才够用?
所以说,如果美国政府被吓住不敢下手,他们就根本不需要武装人员保护,而如果美国政府敢动手,那么他们就算有再多的武装人员也没用。正因为如此,所以这边的武装人员其实非常少,毕竟有没有都差不多,那自然就是尽量少一些比较好了。毕竟这飞船上的名额可不多,没有人会希望浪费在一群肌肉男身上的。毕竟真到了太空中,这些人就根本没有任何价值了。计算真的遇到各种危险,你难道还指望这些保镖和外星生物或者自然灾害搏斗?所以,这些武装人员只要有一些就可以了,多了反而不好。
当然,他们的这一想法现在却是便宜了我们。虽然我们也不怕这些武装人员,但这次行动的目的其实主要不是平叛,而是抢下这艘飞船。思然现在不一定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将这个飞船改回之前的设计,但即便是什么都不动,这船至少还能拉走一万多人不是?所以说,这东西其实还是挺重要的。
正因为飞船本身很重要,所以我们就尽量不希望发生交火,毕竟在飞船里面开枪,打坏了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之后检修必然非常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破坏这些东西,尽量减少损失。
之前一路上都没有碰到武装人员,这戏突然碰到了一群,我们当然是全都谨慎了起来。
女娲直接将下面那个舱段之中的红外监视器拍摄到的画面通过电子脑的内部网络显示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可以看到下面的舱段之中有大约八个武装人员,但是另外还有六个普通人。
这些人貌似原本不是在主通道之中的。主通道侧面的墙壁上有个打开的门,这显然是使用手动装置从那边打开的。这些人原本应该是在侧面的房间中的,在这边封闭了之后才来到这里的。
比较奇怪的是这群人的构成较为复杂。除了那八个武装人员一看就知道是保镖之外,剩下的那六个人之中不但有两个年轻女性,竟然还有俩孩子。
这俩孩子不算特别小,较大的一个大概十一二左右,小的那个至多八岁,不过这种年纪已经有几本行动能力了。
“注意,有儿童,准备使用非致命武器。”(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章 瞬间搞定
第四百六十章瞬间搞定
“分配目标,准备,三、二、一,开门。”
我们脚下的气闸封闭门突然向两侧的墙壁之中收了回去,我和凌他们第一时间就跳了下去。在大门打开的瞬间这边的房间中所有的照明设备都被点亮,而且女娲还故意给照明电路加载了超过额定标准的电压让灯具的亮度达到了承受极限。
原本一直处于黑暗中的人没想到周围突然变的一片光明,瞬间的光暗变化让众人忍不住捂住眼睛,而八个保镖之中有两个显示不是一般保镖,在这种情况下那两个人竟然还凭借记忆抬起枪对准了气闸打开的缝隙开始扫射。伴随着冲锋枪的爆鸣声,通道中的女人和孩子同时发出了尖叫,而我们就在这个时候跳了下来。
虽然我的反应很快,但气闸开启的速度并不像关闭那么迅速,虽然整个过程也就不到两秒而已,但这个时间依然足够对方提前开火了。不过我们也不是太在乎就是了。
我这边刚跳下来就感觉到自己的大腿中了一枪,当然结果是毫发无损。下来之前我就在身体表面恒定了力场屏障,所以子弹虽然打中了大腿却被弹开了。我这边人还在半空手中的枪就已经锁定了目标,然后迅速扣下扳机。伴随着乒的一声响,对着门缝开枪的那个家伙瞬间开始抽搐起来,而我没有丝毫迟疑,手中的枪愣是用单发模式打出了冲锋枪一般的射速。没等凌他们落地这边的八个保镖就全都倒地了。
地上的八个家伙并没有死亡,而是纷纷倒在下层的闸门上不断的抽搐着。刚刚我使用的是电击弹,效果类似电击枪,但不同的是电击枪因为带有导线,所以射程不远。而电击子弹在弹头内内置电池,不但射程远,而且可以使用任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