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握天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点点灯火光亮的河水。
“你们的意思是……”孙海天不由骇然。
谢清微笑不语,齐朗淡淡地回答:“我们有说什么吗?”
孙海天干笑几声:“两位都是朝中重臣,在下却只是江湖闲人一个,只怕难以明白两位的深意,而且,在下直到明早,一直因为家事难过,留在小妾那里寻求安慰呢!”牵涉到朝中的事情,再多的谨慎也不过分。
“孙世兄,方守望与贺家的关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我们唯一想知道的是,你有没胆量拉方守望下台!”谢清收起笑意,正色相告,话说到这里,挑明也无妨了。
“……为什么?”孙海天也不是省油的灯,转而沉稳地问他,“据我所知,方家和贺家都没有犯到谢家与齐家的利益吧?”孙海天不由警觉。
齐朗失笑,温和地对孙海天道:“世兄不知道吗?方守望的座师是尹相,与我们可谈不上什么交情。”
“原来是这样……”孙海天放下戒心,笑道,“既然如此,两位是已经有打算了?”
“这个,世兄就不必知道太多了吧?”谢清笑了笑,傲然之气一展无遗,“我们只希望世兄在太后娘娘面前言辞恳切地陈情哀求一番,至于方守望在不在场,都无妨。”
“随便说吗?”孙海天追问了一句。
谢清笑出声,不禁摇头,却很认真地回答他:“世兄,你只要说出实情,指控什么的尽管随意,便是说方守望与贺家意图谋反,也无不可,我们都可以替你圆下来,却有一条,不要牵涉他人,只在方守望与贺家身上寻不是。”
孙海天心领神会,点头应承:“两位放心,我知道分寸。”
“这个分寸可是最难掌握的!”齐朗并不讳言,“太后娘娘很聪明,尹相也不笨,若是你弄巧成拙,我们也只能袖手旁观,你明白了吗?”
言下之意,他们并不保证一定会护他周全。
孙海天点头,却笑道:“听说太后娘娘与永宁王情谊深厚,想必一定会体谅兄长对妹妹的维护之心是如何急切。”他也不笨,一族之长不是那么好当的,若没有几分实力,他如何掌得住家族大权?
谢清与齐朗都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随即便让人送孙海天离开了。
“……果然是老狐狸!”谢清冷笑着评价刚离开的孙海天。
齐朗也关上窗子,重新坐下,一脸淡然的笑容,却不太在意:“只顾眼前利益,哪里算得上老狐狸?还是你自己变笨了?”
谢清莞尔,笑了一声,道:“若是承州世族都是这种人,也就不奇怪关中世族为什么如此看不清世局了?”想要北疆之地,绝对是愚蠢至极的人才会做的打算。
齐朗不由摇头。
“随阳,忘了告诉你一件事情。”齐朗仿佛忽然想到了什么,手指轻扣桌面,慢悠悠地道出一个消息:
“太后娘娘打算让尹家小姐入宫。”
“什么?”谢清目瞪口呆,半晌才道,“陛下还不到十岁呢!”
“明年就到了!”齐朗失笑,想看谢清失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可是……”谢清想反驳,但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句,好一会儿,他才定神问道:“是大婚?还是纳秀?”
齐朗摇头:“应该说两者都不是!太后娘娘很喜欢尹家小姐的诗词,可能会让她入宫陪伴一些时日,至于其他,就要看缘份了。”他说得清楚,却也很模糊,让谢清会意地一笑,也放松下来。
“说起来,夏家似乎并没有合适的女孩可以入宫啊!”既然说到这里,谢清也有意谈一谈,毕竟后位还是很诱人的。
“的确!”齐朗点头,“依永宁王府一贯的作风,也不会让自己家中连续出后妃;不知道太后属意哪个家族占据皇后的位置。”太后健在,立后便不是皇帝能够做主的事情,就是成宗皇帝废立皇后之时,也要让章懿太后加印方可实行,更何阳玄颢尚且年幼,皇后的人选肯定要紫苏确定。
谢清却想到一个传言:“听说,当年立储之时,太后娘娘以后位为交换,才得到王家的支持的,是不是真的?”
齐朗皱眉,很奇怪地看着他,思忖了一下才开口:“随阳,你想让谢家的女孩入宫为后?”若非如此,他怎么会问出这种话?——连王家向永宁王府求婚,紫苏都不是太愿意,何况让王家的女孩做皇后?——关己则乱是一点不假。
“景瀚,你认为可行吗?”谢清想了一下,还是征询齐朗的看法,他的确有这个意思,也一直在物色家族中的女孩,毕竟谢淇成为驸马之后,谢家有三代子弟不能入仕,三代之后是什么样的光景,谁知道?身为谢家的族长,他不能不为自己的家族考虑。
齐朗轻笑:“随阳,这个……你要去问紫苏了……”他无法说什么,这是皇室的家事,他不想插手,最主要是不想与阳玄颢起冲突,而且,这件事与他关系不大,他并不想让齐家的女孩入宫,因此,也没有流露过这方面的疑问,紫苏也没提过,上次说到尹相的事,才第一次说起这件事。
谢清看了他好一会儿,才笑着开口:“景瀚,我比较想听听你的看法。”很无赖的语气表示出他的坚持,齐朗知道,这表示,自己若是不说,谢清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应该可行……”还是不想太为难谢清,齐朗思索了一下,便回答了他——不是敷衍,对于紫苏的心思,齐朗还从来没猜猎过,而且,说白了,紫苏也不可能让一个外人执掌宫中的大权,选自己人的女孩应该是最有可能的,唯一不确定的因素在阳玄颢身上,若是他不愿意,紫苏是否会迁就,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你可以问一问紫苏的……”齐朗还是那句话,谢清微微点头,眼中却难掩欣喜之情。
真合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城市,紧靠着腾河,因此也是重要的战略之地,这座城市中南北客商云集,因为真合出产的寒缎与真绣都是天下闻名的珍品,紫苏也来过这里,但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因为有心褒奖方守望,紫苏与皇帝下船,住在真合城中的城防行辕,承州的世族也到那里晋见太后与皇帝。
到达的当晚,紫苏便带着皇帝去了方家,对方守望与其两位夫人多有厚赏,对那位贺氏夫人,紫苏更是旌表嘉恩,接下来的几天,紫苏便一直在接见前来问安的世族。
“太后娘娘似乎很累。”齐朗一眼就看出紫苏的疲惫,禀报了几件军机之事后,便关切地问候。
紫苏苦笑:“应酬本来就很累人。”
“要不然,今天休息一下,如何?”齐朗关心地提议。
紫苏摇了摇头:“无妨的,都是要见的,哪个都不能轻忽!”
齐朗便不再说什么了,退出行辕,正好见到孙海天携家眷前谒见,两人都只是微笑着点头,便算打招呼。
“孙卿别来无恙?”紫苏与孙海天也算熟识,便笑着问候,并无客套。
孙海天勉强笑了笑,点头应声:“谢太后娘娘关怀,草臣一切安好。”
他那点掩饰自然瞒不过紫苏,她不禁皱眉:“孙卿有话不妨直言。”
“没事,太后娘娘过虑了!”孙海天低头笑语,让紫苏看不清他的神色。
“当真是哀家多虑?”紫苏面色一沉,声音也冷了下来。
“太后娘娘……”孙海天忙跪下,却是欲言又止,仿佛无从说起。
紫苏的眉头更紧了,却淡淡地说了一句:“孙卿也算是哀家的世交,若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哀家不会加罪的!”
孙海天双手抵在地毯上,紧紧地攥成拳头,好半天,他竟痛哭出声,紫苏又是一惊,她记得很清楚,孙海天在同辈人中年纪最长,向来老成,这般失态却是她第一次见到,她忙道:“孙卿,到底怎么回事?”
同时,紫苏示意赵全上前扶起孙海天,孙海天站起来,还没立稳,却再次跪倒,泪水竟不弄湿的面前的地毯,声音更是哀戚。
“这到底是怎么了?”紫苏不由急了。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孙海天泣不成声。
“求您为海静作主啊!”


第四章 暗潮汹涌(上)
“世兄,你慢慢说。”听孙海天道出请求,紫苏反而不急,在首位坐稳,命人扶起孙海天,还有其他同样痛哭不止的孙家家眷,赐座,赐茶,等哭泣的声音渐渐低了,她才再次开口。
孙海天深吸了一口气,不敢再坐下,起身回答:“太后娘娘,海静今年刚刚及笄,虽然与贺家有婚约,可草臣与臣母都不想她早早出阁,才留到至今,今年却是不得不出阁,草臣是满心不舍送她出嫁的,没成想,一个月不到,她……她……”孙海实在说出不出妹妹做做毒杀夫婿全家这等丧心病狂的事情,涨红了脸,却也无从分辩。
紫苏并不知道孙家的事情,却还是平静地听着,悄悄递了一个眼色给赵全,赵全立刻会意,悄然退出,叶尚仪是典书尚仪,听到孙海天的话,马上联想到刑部刚送来的奏章,也不动声色地离开大厅,赶到书房,着急地翻出那份奏章,幸好,她记忆力相当好,凭着些许印象,竟很快就在奏章中找到了柳如晦今早刚呈上的那份奏章,上面列的是刑部审阅案卷之后,觉得不妥,无法核准的判决,第一件就是孙家的案子,随奏章附上的案情虽然简略,不过,叶尚仪相信紫苏还是会明白,于是拿了奏章,又回到大厅,将奏章呈到紫苏手,紫苏看了她一眼,眼中浮现一丝笑竟,接过奏章,一目十行地看过,便合上了,也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听孙海天说整件事的经过。
“……归宁时,小夫妻还是好好的,两人是举案齐眉,所有人都有目共睹,可是,不过二十天,她竟然性情大改……弑夫悖伦这等大罪,是海静亲口认的,也并未受刑,草臣不敢说什么,可是,草臣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她才十五岁啊,虽然年轻,不知道轻重,可是,海静也一向知书达礼,温柔孝顺,她不会无缘无故就这么做吧?而且,草臣去看过海静,她竟然已经形容枯稿,连话都不会说了,草臣……”孙海压抑着心中的愤慨,强迫自己尽量以平静地语气说出这番话,但是悲伤之情却是难掩。
紫苏静静地听着,奏章已经被她收入袖中,她能理解孙海天亟欲维护亲妹的心情,护短的确是护短,可是,那是自己想保护的亲人,即使犯了弥天大错,也希望找到理由为她开脱,这是所有人都会有想法——即使要惩罚,也只有自己能惩罚,其他人如果有动作,就等同欺斜侮,不可原谅。
当年倩仪刚回维侯府时,杜夫人并不喜欢这个青楼女子所出的女儿,甚至是厌恶着她的,可是,当倩仪与堂兄发生冲突时,杜夫人却还是护着倩仪——“‘不愧七少爷,十多岁了还如此纯真活泼,像我们全鸿,可是连玩的时间都没有呢!’听到夫人这么回二夫人,我虽然还被罚跪在院子里,可是,还是忍不住笑了,二夫人是继室,所出的这个堂兄,即使在嫡系孙辈中也排行第七,夫人的暗讽还真是厉害,后来看到二夫人出来时,青白红蓝都有的脸色,我真想爆笑,却又必须忍住,害得我的肚子现在还在痛呢!”——倩仪的信中如此说,紫苏也告诉她,杜夫人是长房长媳,杜全鸿是长房长孙,在杜家,倩仪也是算在杜夫人名下的女儿,杜夫人再不喜,也不会允许旁人欺负她。
大家族都是如此,紫苏也是那种家族中出来的,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更何况,海静是孙海天嫡亲的妹妹,只是,她还不知道,孙海天此刻正在想着,如何将话题转到贺家与方守望身上,而且,他也有点忐忑不安,谢清告诉他,他们会在场为他铺路的,可是,至今,他都没有见到谢清与齐朗中的任何一人,不由担忧,这两人是不是打算让他做出头鸟。
“孙卿是认为刑典过重?”紫苏问道,面上还是一径的平静,没有显露一丝情绪。
以孙海静的罪行来说,的确是死罪难逃,按元宁律法,弑夫是悖伦大罪,比杀人罪加一等,不仅要问罪本人,有时候,严厉的官员还会问罪其父母、家人,因此,方守望的裁决本身并无失当,孙家甚至应该感谢他,可是,因为,这其中的缘故不清,倒使是这个案子显得模糊,柳如晦的奏章也说:“法理之外,不过人情,本案只言孙氏杀夫,只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以然,死罪难赦,然前因不明,何以有果?大理寺之判更有徇私之嫌。臣嵇首恭请此案重审。”
“草臣不敢!”孙海天也是明白人,连忙道。
“哦?”紫苏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惊讶。
“太后娘娘,草臣虽不曾通晓法典,但也知道,此案的判决无错,可是,草臣更想知道,为什么臣妹到贺不足一月,便做下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可是,草臣多次询问,贺家与方太守都不曾说过此事,臣母上告至大理寺,本想籍此查清此案,可是,大理寺发公文至承州,却只得到‘情有可原’之类不着边际的回复,草臣真的觉得臣妹一定有隐情!若是查不清楚,草臣不知该如向九泉之下的父亲与卧病在床的母亲交啊!”孙海天跪伏在地,痛切陈辞。
“哀家会敦促一下经办的官员,孙卿不必担心。”紫苏无奈地命人再次扶起孙海天,虽然同情孙家的事情,但是,并不代表她没看出孙海天的不对劲。
犯下这等大罪,而且已经俯首认罪,孙海天再疼爱的妹妹也不可再追查下去,再说,大理寺已经改判轻刑,孙家没有理由坚持下去,若是贺家前来抱怨,那还差不多,孙海静毕竟是女儿家,孙家又非子息单薄之家,没有道理如此维护一个出阁的女儿。
再想到柳如晦今早方呈上的奏章,紫苏心中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能怎么办呢?只能顺其自然了。
孙海天却暗道一声不好,想到齐朗提醒过,自己不可弄巧成拙,不禁心中立刻涌上一股寒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咬牙,再不顾忌什么,恭敬地进言:“太后娘娘,草臣无官职在身,不敢妄议朝政,可是,有一言,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紫苏不由讶异,也又有了些兴趣,道:“孙卿不必如此说,你是孙氏的族长,又是嫡系宗主,议论朝政得失亦无不可,这也是世族应尽的本份。”
按照元宁的律例,无论有无官职,世族子弟都可上书指摘时弊,只是,那些奏章上位之人未必会看。
“草臣……”孙海天正要开口,却听见外面一声通报:
“太后娘娘,尹相、齐相、谢相与方太守求见。”
赵全奉命去请三位议政大臣与方守望,本来早已到了,正想通禀,却被尹相拦下,方守望也是一脸尴尬地看着尹朔,齐朗与谢清却是满眼的不解,但是,也没有表示异议,赵全便与四个人一起站在外,直到方才,孙海天语气一变,说要谏言朝政,齐朗才温和转向尹朔,征询他的意思:“尹相,我们还是进去吧,您看呢?”
尹朔没好气地瞪了方守望一眼,轻轻颌首,赵全便立刻出声禀报。
“叶尚仪,请女眷回避一下,你领她们出去。”紫苏先命人将孙氏的女眷送出大厅,随后才道:“请他们进来!”
“臣等参见太后娘娘!”尹朔他们视而不见地越过孙海天,给紫苏行礼。
“免礼。”紫苏摆手让宫人给三位议政大臣赐座,等三人坐下了,她才笑道:
“你们来得正好,孙卿正要进言朝政上的事情,你们也一起听听吧!”
“是!”四人齐声答应。
紫苏温和地对孙海天道:“孙卿继续说吧!让哀家也听听民间的议论,可惜皇帝不能过来,不然,哀家也让他来听一听。”
“草臣惶恐。”孙海天忙道,心中却镇定下来,方才,他悄悄与谢清、齐朗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都示意他直言,因此,他现在是胸有成竹,与方才的不安不可同日而语。
“太后娘娘,海静的案子,方太守虽未枉法,可是,方太守与贺家关系密切却是不争的事实,若说这层关系没有影响到方太守的决定,有几人相信?若说贺家没有错,海静为什么要毒杀他们全家,那是重罪,海静会不知道吗?可是,方太守却对此只字不提,草臣请问娘娘,若说方太守没有徇私,这可能吗?”
紫苏没有表示,只是不着痕迹地看了齐朗一眼,齐朗不由目光一闪。
孙海天似乎也不是真的紫苏回答,径自说下去:“方家牵涉贪墨重案,本已败落,这一点承州上下无人不晓,可是,现在呢?承州之富,半数归于方、贺两家,真绣更是再无家族涉足,方家现在的祖荫之田至少在千顷以上,草臣请问方太守,振兴祖业之中,没有以权谋私吗?”
“大胆!你……”听到他最后一句话,方守望脸色立变,不顾太后在场,便厉声喝斥。
“放肆!”尹朔第一个斥责他的无礼,“太后面前有你说话的份吗?”
“臣惶恐!”方守望慌忙跪下请罪。
紫苏淡淡地摆手:“孙卿的话并非指控,方太守不必介怀,今日所言,止于此时此地。”
“谢太后娘娘隆恩!”方守望暗暗松了一口气,因此,没有看见谢清与齐朗的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也许方太守并未做出不忠之事,可是您的家人与亲属呢?您能保证他们没有借您的名胡作非为吗?”孙海天直视方守望的眼睛,咄咄逼人的气势让紫苏挑眉,也看到齐朗与谢清同样惊讶的神色,不由更多了几分期待。
“方太守可能不知道,贺家曾经要求在下将寒松园列入海静的嫁妆。”孙海天冷冷地摊出底牌,也的确是够份量。
寒松园是宣祖为祭奠阳氏先祖而建,阳氏先祖曾任大正皇朝的承州将军,举家死于暴乱之中,成宗时,寒松园被赐予孙氏,这是孙氏家族最引以为豪的事情,贺氏求取寒松园无疑是强人所难,而且,也难保贺家不会因此迁怒新妇。
紫苏看向方守望,似乎在等他的回应,方守望低头回答:“太后娘娘,贺家绝对不会做这等无君无父的不忠之事的!”
“方太守言之凿凿,孙世兄,这种事若无证据,可不能乱说!”谢清皱眉,提醒孙海天不要演过头。
孙海天却很自信地回答谢清:“谢相大人,草臣岂敢在太后娘娘面前胡言乱语。”
“太后娘娘,”他转头敛首禀告,“您是永宁王府的郡主,不会不知道世族联姻之时,聘礼与嫁妆都是由对方直接求取的,草臣有贺家开的礼单。”
说着,孙海天便呈上一张红纸,上面赫然是贺家当家开具的嫁妆礼单。
“胡闹!”紫苏脸色一沉,手重重地拍上扶手,冷言斥责,“寒松园是什么地方,也容得他索取?虽然已经不是皇室祭奠之地,但是,毕竟是宣祖皇帝所建,成宗皇帝下赐的别苑,贺家这是大不敬!”
“太后娘娘息怒!”尹朔起身劝说,“寒松园虽然意义重大,但是,只要不是买卖,转赠并非禁止之举,贺家想借此彰显门第,虽有不妥,但是,也绝非大不敬,请娘娘明鉴!”
紫苏冷笑:“尹相,寒松园是什么地方?是阳氏家族昔日故居之地!孙氏是太祖的岳家,成宗皇帝才会此园下赐。贺氏凭什么要?想谋逆吗?”
“太后娘娘!”方守望一脸惨白之色,惊呼出声。
“呵……”紫苏却收起怒色,笑出声,“方太守不必惊慌,哀家是不会怀疑贺氏,可是,别人呢?按察御史可是有风闻奏事之权的!贺家此举至少是失当,而方太守您,也有失察的责任!”
“臣知罪!”方守望一时琢磨不透紫苏的想法,只能制式地回答,紫苏也不以为意。
“孙卿,此事到此为止吧!”紫苏不想再听下去了,“海静的案子,哀家有数了,你先退下吧!”她实在不想听孙海天再慷慨激昂地陈词了,而且,不可否认,孙海天的话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启发,虽然实行起来可能有点困难。
孙海天没想到紫苏这就让自己退下,不由一愣,但是,他也非常人,立刻恢复镇定,恭敬地行了礼:“……草臣告退!”
“方太守不必放在心上,孙家甫遇巨变,孙卿也就是抱怨一番,你可是父母官,断不可记恨在心啊!”紫苏温言劝告。
“臣不敢!”方守望连忙保证。
紫苏点头,话锋一转:“不过,孙家的案情到底查清楚没有?”
“一清二楚!”方守望答得肯定无比。
“一清二楚?”紫苏微笑,眼中的冷意却已非一分。
“那么,哀家问你,孙海静新婚燕尔,可有与夫婿争执?”
“没有,贺家上下皆言,两人互敬互爱,举案齐眉。”方守望不解。
“翁姑可曾为难新妇?”紫苏又问。
“没有,孙氏所嫁是贺家的厶子,贺家主母已于五年过世了,家翁也偏爱这个小儿媳。”方守望的回答流利无比。
“妯娌姑嫂可有矛盾?”紫苏的语气越发温和,尹朔却已大感不妙,看向齐朗与谢清,两人都满眼怜悯地微微摇头,表示无可奈何。
方守望这次略略沉疑了一会儿,才回答:“没有,贺家的四位少奶奶都长年礼佛,与世无争,三位未出阁的小姐也都体弱多病,孙氏嫁过去是做当家少奶奶的。”
紫苏点头,笑意也渐渐收敛,半晌才道:“孙氏下的是什么毒?”
“……承州的名医无人知晓。”方守望觉出不对了。
“既然如此,从何而来,就更不得而知了,是吗?”紫苏不由失笑。
“……是!”
“那么,孙氏又是什么时候下的毒?谁看见?下在何处?为何她自己没有中毒的迹象?”紫苏冷笑着问出一叠声的问题,方守望却都无法回答。
“这个样子,案情也叫查清?”紫苏怒斥,“方守望,你这是草菅人命!”
“臣罪该万死!”方守望不敢分辩,跪下请罪,事实上紫苏这么说绝对没错。
“就你查的那些案情也敢对大理寺说,‘案情已清,然本人年幼,情有可原,亦或可赦之。’你很厉害吗?”紫苏气极。
“……”方守望一声都不敢吭。
“太后娘娘,方太守也许有自己的考量……”齐朗起身劝谏,“不如让方太守说一说……”
“说什么?”紫苏反问,“有必要吗?”
齐朗低头,不想再多说。
“就因为孙氏没有中毒,所以被列为头号嫌疑人,也不想想,哪个人会那么笨,把自己的嫌疑做得如此明显?”紫苏还不打算放过方守望,“还有,孙氏的供认哪儿来的?孙海天可是说他的妹妹连话都不会说了!”
“那是……”方守望想解释,却被紫苏打断:
“不必说了,这件案移交刑部,由刑部来查。随阳,你掌刑部,御驾抵京前,给哀家回复!”
“是!”谢清起身答应,眼中是志在必得的神色。

第五章 暗潮汹涌(中)
孙氏一案重审的消息很快传开,太后过问、右议政主审、刑部亲理,此案立刻成为真合街头巷尾议论不绝的话题,说到底,牵涉承州三大家族的事情并不是天天有,平民百姓本就对世族心存好奇,遇上这种案子,平静反倒是最不正常的反应,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觉出了一些不对——一桩杀夫案有必要如此郑重其事吗?因此,不仅是承州上下,各地的世族也都在关注这件案子的情况,借以推测朝廷的动向,毕竟议政厅虽然是位高权重,但是,一切终是以上意惟命是从,而且,承州的这三个世族都非倍受重视的家族,朝廷没有道理如此重视。
所有的这一切,紫苏都没有理会,接见世族,赏了制作绣屏的绣娘,领着皇帝去了一趟寒松园,对案子却是只字不提,在真合停留了三天,便起程离开,留下谢清刑部官员在真合查案。
算着御驾的行程,最多十天,太后与皇帝一行就会抵京,柳如晦急得团团转,与刑部上下一头扎进案卷之中,可是,谢清却悠哉得让人咬牙切齿,不看案卷,不找有关人等,却悠闲地在真合的各个绣铺流连忘返,说是不能入宝山却空手而回,一定要选几幅真绣精品带回府中,方守望自然不敢怠慢这位重臣,命令心腹小心作陪,谢清更是撒手不管事了。
“尚书大人,您看谢相在打什么主意?太后娘娘的旨意是他接下的,若是出了差错,他肯定逃不了干系,这都五天了,他为什么这么悠闲?”一个主簿忙里偷闲小心地问柳如晦。
柳如晦脸色一沉,道:“做好自己的事,上位大人的事情轮不到你们管。”
“是!”吓得人家立刻苍白了脸色,点头应诺,随即匆忙退下。
斥退属下,柳如晦自己也忍不住长叹,他实在不清楚谢清的想法,因为谢清根本连面都不照一个,他暗想,若是齐朗在,他还可以去讨教了一番。
“柳大人,在想什么呢?”谢清一进来就见柳如晦一脸沉思的模样,嘴角不由微扬,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让柳如晦心虚地起身应道:
“谢相,您来了!下官正相着什么去求见呢!”
谢清依旧是那副表情,从容地坐到柳如晦刚让出的位置上,慢悠悠地道:“求见?柳大人言重了,我倒是怕再不照面,柳大人心一急,又做错事。”
“下官惶恐。”柳如晦因为上次向齐朗请示一事,心中难免不踏实,答得也有点中气不足。
谢清也只是意在警告,点到为止也就不提了,也不看案卷,便吩咐:“不必再看这些了,按照上面说的,把所有相关的人都找来,只要案卷上提及的,无论是谁,都请来做客。”
“是!”柳如晦连忙领命,谢清一开始就命令他们仔细审阅案卷,其它事却是一概不许做,这会儿终于有下文了,柳如晦顾不上其他,急忙出去下令。
谢清提笔写了一份密笺命侍卫送出,之后才打开案卷,认真地看起来。
接到谢清送来的密信,齐朗立刻去见紫苏。
“有什么消息?”紫苏难得清闲地悠憩,一听齐朗过来,便知道有事。
“随阳说闲杂人等已经离开,主要证人也已经找到了。”齐朗回答,同时呈上密笺。
紫苏接过之后,看了一下,便又给了齐朗,笑道:“随阳这招瞒天过海看来是奏效了。”
“的确。”齐朗同意。
“那就按计划进行吧!”紫苏看着他,似乎在询问他的意思。
齐朗直接笑着回答:“是。”
紫苏不由好笑,摇头道:“论起政务,我的经验并不多,你与随阳却每次都是应承照办,这样下去,小心我变得自负过头,自认为是无师自通的圣人了!”
齐朗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太后想要听谏言吗?”
“是有点想听。”紫苏也是不安的,面对那些头绪纷杂的政事,桩桩件件都要做出决定,她虽然极力谨慎,可是还是担心有错,偏偏她最信任的两个人都鲜少有异议,这让她更为忐忑。尤其是在上次与古曼、普兰的战争之后,每每做决断的时候,她都忍不住犹豫,生怕做错,毕竟不是每次都会地般幸运的。
“紫苏,幼时游戏时的情景,你还记得吗?”见她出神,齐朗沉吟了一会儿,才缓缓言道。
幼时游戏?
七八岁的孩子在一起,都是心高气傲的性子,游戏自然也是与众不同,一般都是一人的灵感,众人的补充,非将难度提升到极限,没人在乎是否危险,也没有人在意,那是否是会伤害到别人,那只是游戏。
三岁看七十,是吗?
“因为你们的想法与我没有什么不同?”紫苏若有所悟,他们总是处于核心的地位,思考的模式与计算的方法都是相同的,只会相互补充计划上的不足,而不会有大体方向的差异,这是由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