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装回明-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这么好啊——”听着听着,崇祯的眼睛亮了。俗话说的好,人伴贤良品自高。和明白人说话就是省心。以前崇祯也开过海禁,可那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张麟麒这样像他清楚明白的说明白这些事情。崇祯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只是看着一些大户海上贸易做的不错,也想试一下而已。结果由于心中没底,所以在屡受挫折之后,也就偃旗息鼓了。可是如今崇祯这么一听,却是有些意动了。听上去很美啊!
不过现在崇祯受到张麟麒的潜移默化,也不喜欢玩虚的了,直接就问道最关键的问题。崇祯直截了当的道:“国勇,那么照你看开海禁的话,一年能搞到多少银子?”
看着崇祯认真的模样,张麟麒缓缓竖起一根手指。
“只有十万两?不上不下啊!”崇祯感到有些遗憾的道。如今的崇祯,胃口也大了,如今在没遇到张麟麒之前,别说是十万两银子,就是一万两,崇祯也会觉得是一大笔钱了。
可是如今嘛,在爽身楼日进斗金的熏陶下,崇祯的眼界大大提高了,用他的话说,那就是一万两银子那是毛毛雨,十万两银子也只是一块小肉而已。百万,千万什么的那才是钱啊!
“非也非也,”张麟麒却是哈哈一笑道:“皇上,不是十万两银子,而是一百万两银子——”
“一百万两银子——”崇祯当时的眼睛就瞪圆了。这么多银子都赶得上几个省的赋税了。
不过接下来张麟麒的话更是令的他喜上眉梢。
“皇上,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张麟麒呵呵笑道:“微臣估计,如果运作得好的话,翻上几个倍都是有的。”
“有这么好啊——”崇祯开心的大笑了起来,对于张麟麒说的话,他一向是深信不疑的,想想也是,现在光是一座爽身楼,就已经让他大大的尝到甜头了,那要是再加上开海禁。不就是左右逢源了吗!
想想看,到了那时候,左手握有爽身楼,右手握有船舶司。这二大摇钱树。大明朝的许多问题将不再是问题了!
看着崇祯喜上眉梢的样子,张麟麒心中也是十分喜悦。他提议开海禁,固然是为了富国强民,却还另有一种报复后的快感。因为熟知历史的他知道,在若干年后,就是那个小不点国家用武力逼迫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一下子赔偿白银四万万两。
白银四万万两啊,那该是多少民脂民膏啊!张麟麒每每读到那段历史就不禁扼腕,恨不得穿越到那个时空。
不过现在嘛,张麟麒美美的想到,后世的事情咱管不着,不过这一世的事情咱是可以管的,从现在开始,咱就开始收取利息。抽你小日本的血。你不是要从几百年后才开始抽中国的血吗?咱从现在就开始抽!
抽的你元气大伤,抽的你发生巨变,从而争取改变整个历史。在三百年后,不会发生那段屈辱的历史!
第三百二十二章 拜会杨嗣昌
不过崇祯在高兴了一阵子后,又想到了其他因此而带来的问题。( 崇祯作为一国之君,需要考虑的问题就要多一些。
“国勇啊,发展对外贸易确实不错。可江南本是鱼米之乡,盛产粮米。可要是老百姓看见养蚕有利可图,有限人力都投入这些产业、弃粮种桑、民无粮不稳。只恐到时候有伤国本啊!”
看着崇祯脸上的忧色,张麟麒却是知道根源的。其实崇祯的这番言论也是当年的一个大臣,反对开海禁而上的一篇奏折,其中的意思,那个大臣在奏折中提到,江南本是天下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通商之后丝绸之利数十倍于农田,百姓贪利,有地者必弃粮而植桑,结果造成粮田变成桑田,只产桑叶而不产粮米。而其余诸省如河南,陕西本就是贫瘠之地,到时候粮储不足,极易生变啊!
不过对于此种担忧,张麟麒早就有对策在身的。所以如今听见崇祯问起,那是张口就来:“皇上不必担心。这种情况绝不会出现的。”
“哦,国勇此言怎讲?”崇祯一听,就是精神一振。由于长期的君臣默契,又是经过一系列事件的证明,崇祯如今对于张麟麒说的他是无条件相信的。原本的他只是觉得不敢想而已。
既要得陇,又要望蜀。觉得有点贪心!可是如今听见张麟麒这么一说,却是觉得事情大有希望了。
“皇上圣明,”张麟麒开始侃侃而谈道:“因为种桑而导致粮田变成桑田,这确实是有的。但是说它把粮田全部转化成桑田那就是夸大其辞了。”
接着张麟麒开始阐述一系列理由。
江南栽种水稻与种桑不仅在劳动时间上不同,它们的劳动力也完全不同,种桑主要是老弱妇嬬,在无桑可种的情况下他们就没有收入。现在有事可做,不但能为家里赚取一份收入,家庭地位也因之提高。而且栽种水稻与种桑所需要的土地也是不同。
栽种水稻需要大批良田,而种桑却是房前屋后,荒地滩地都可,十分灵活,一般不会和水稻抢占耕地……
听着张麟麒的一番话,崇祯是连连点头,这才是老成持重之言啊!也就是国勇常说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啊。如此一说,事情就清晰了很多。最后张麟麒又说道:“退一万步说,即使因为发展对外贸易而导致江南粮米大量减产,国内粮食紧张。(读看看小说网)那也完全不必恐慌。因为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带来白花花的银子,也能运进来白花花的粮米!”
“哦,此话怎么说?”崇祯一听,更加来了兴趣。凡是都是有利有弊,白银增加的好处超过粮米减少的坏处,那就是有利的,就可以做。不过崇祯终归觉得有点不太放心。
可是如今听见还能运进来白花花的粮米,这如何能不叫他不高兴!
“国勇,他国运进来的粮米价钱怎么样,升斗小民可买得起吗?”
“民无粮不稳,国家亦是如此。难道其他国家的皇帝不懂得这个道理,舍得大批出售粮食吗!”
崇祯激动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张麟麒看着崇祯激动的样子,微微一笑道:“皇上稍安勿躁,且听微臣慢慢讲来。海南岛皇上知道的!”
“嗯,知道——”崇祯点点头道。所谓的天涯海角就是指那个地方。不过那里一般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是被视为不毛之地。
“可是皇上你知道吗,在海南岛,很多地方种的稻子一年都可以两熟,甚至是三熟。”
“哦,这倒是有点意思,”崇祯听了之后点点头,不过也仅仅是如此了。因为他知道,就算是一年三熟也没多大用处,那里常年瘴气弥漫,不是适合人呆的地方。
看见崇祯理解他的意思,张麟麒继续道:“而在我们可以做贸易的国家中,就有一些国家也是如此,他全部的土地一年都可以两熟,甚至是三熟。所以说,他不是像我们一样,在发愁粮米不够,而是在发愁粮米实在太多,都没地方放啊!每年霉变坏掉的粮米都不计其数啊!
所以说,我们如果愿意购买他的粮食,那就是解决了他的难题,替他腾出了仓库。你说那价钱会高吗!微臣估计运到京师的话最多也就是在一两银子一石罢了。”张麟麒说完之后,崇祯已经是猛的站了起来,连声道:“太好了,太好了——这海禁要开,一定要开。”
崇祯虽然不出皇宫,可是还是很关心民间疾苦的。就说现在的粮价,京师是在二两银子一石,其他地方要高一些,(张麟麒曾经出手皇庄的粮米平抑粮价)这已经是京师百姓交口称赞的物价了。
而现在呢,只有一两银子一石,这样的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买得起了吗!这样的事情做成了,他不就是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吗!崇祯越想越高兴,越想越兴奋。
“不过,朝廷中有很多大臣冥顽不灵,死抱着太祖的训条不放。就算是你我二人联手,怕是依然难度不小啊!”高兴了一阵的崇祯忽然又想到了那帮迂腐的大臣,不禁叹了一口气道。
大明朝就是这样一个奇特的王朝,虽然崇祯是九五之尊,可是在大臣中敢于和他对着干的绝不在少数。而且还都感觉很光荣似的,而且这些大臣还都不害怕,刑不上大夫嘛!
“皇上不必担心,大臣们也不都是铁板一块。他们之所以要反对也不过是没有尝到开海禁的好处罢了,等到尝到好处了,恐怕就是叫他们退出都不肯呢。”张麟麒微微一笑道:“至于现在吗,我可以去寻求杨嗣昌的支持,他也是文坛领袖,有了他的支持,开海禁就容易多了……”
“嗯,这个法子不错——”崇祯听了点点头,然后又道:“除了他之外,其余的人就不足为虑了,当然,需要注意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
这一晚,乾清宫的烛火一直到很晚才熄灭,崇祯和张麟麒一直讨论了很久……
第二天的早晨,张麟麒轻衣简从,来到了一个许久不曾来过的地方。这是一处气势宏大的府邸,红砖绿瓦,石狮镇门。就连门房也是比一般的人家要来的高大。
“麻烦老哥,烦请通禀一声,就说有同僚来访——”
张麟麒微笑着向看门的一个老者道。
这个老者抬头看了看张麟麒,看见他穿着普通,身边也没什么随从。只以为是普通人,所以也没怎么在意。至于接过了张麟麒递过来的名帖之后,也是没看,他不识字。
不过在接过张麟麒悄悄递过来的一个小银锭之后,他的态度变得好多了,冲着张麟麒一笑道:“小哥稍等啊,我家老爷才刚刚起来。前面还有好几位客人等着求见呢!我去和老爷说一下,什么时候见你就是老爷的事情了。”
“无妨——”张麟麒微笑着点了点头。
说完之后,那个老者快步走了进去。可是没多久,令人诧异的事情发生了。等到那个老者再次出来的时候,看向张麟麒的眼神已经是止不住的崇敬了。先前收下的那枚银锭也从袖子里拿了出来。十分尴尬的递还给了张麟麒。口中还连声讨饶:“贵客海涵啊,小老儿不知道贵客身份,失礼之处贵客莫怪。我家老爷马上就要出来亲自迎接了——”
这个老者震惊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才把这张名帖送进去,没一会就看见大管家急匆匆的跑出来道:“人呢——”
“在门外呢——”老门房结结巴巴的道。看见大总管亲自出来,他就觉得事情有点不妙。俗话说的好,宰相门前七品官,更何况是堂堂的大总管呢!寻常五六品的官员来了,都还要向大总管问好呢!而哪里像现在,就像是迎接皇上似的……
“哼,你怎么办事的——”大总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等会找找你算账——现在还不快去迎接贵客。”
“哦——”这个老门房失魂落魄的应了一声,看见大总管说完之后已经是风风火火的赶去迎接了。也连忙拔脚赶去,既然大错已经铸成,只希望可以弥补一二。
而现在呢,这个老门房再次打量张麟麒,却是心中觉得惊讶,现在一看,分明就是人中之龙啊!
这时原来紧闭的大门却是吱轧一声开了,几十个家丁分列两旁,站得整整齐齐。而在正中,一个身穿一品官袍的老人正在大步走来,还离着老远呢笑声已经先到了。正是未语人先笑!
“我道是今天一大清早就有喜鹊叫,心想难道有贵客登门么?没想到却是国勇来了!”
此人正是杨嗣昌,张麟麒的铁杆盟友。要说张麟麒,回到京师已经好几天了,却还是今天第一次来拜访杨嗣昌。不过他知道杨嗣昌也是能理解的。那就是避嫌。
没办法,如今的张麟麒不只是代表他个人,而是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势力团体,所以张麟麒如今的一举一动都要注意影响,所以说,张麟麒这次从河南凯旋归来,除了和留守的几个兄弟聚了一聚之外,其余的至交好友都是没有联系,生怕被落下结党营私的口实啊!
只是像今天这样高调前来拜访杨嗣昌,是崇祯知道并且大力支持的,就另当别论了。
“呵呵,一早就来叨扰,杨大人恕罪啊,”张麟麒冲着杨嗣昌微微一笑道。
“哪里哪里,国勇能来欢迎还来不及呢——”杨嗣昌说着已经是一把挽起张麟麒的手臂,二人并肩走了进去。神情亲热至极!
二人一路前行,很快的就到了杨嗣昌的书房。这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的大员来了,是在客厅见面,而在书房见面,则是透着一股子亲热劲,非是至交好友不能如此。
第三百二十三章 前往福州
二人坐定之后,自有丫鬟前来上茶砌水。 张麟麒喝了几口之后,从身上取出一物递给杨嗣昌道:“这次打败李自成之后,正好偶的此画。想到杨大人正是此中爱好者,所以特意拿来献给杨大人。”
说着张麟麒已经是徐徐打开手中的卷轴。
而杨嗣昌呢,听见张麟麒这么说,手中的茶也顾不得喝了,只是拿眼睛死死地盯着张麟麒手中的卷轴。也是,张麟麒的豪爽,世人皆知。如今像这样特意拿出来送人的,绝对应该是罕见的珍品……
而等到张麟麒把卷轴完全打开,彻彻底底的袒露在杨嗣昌面前时,饶是杨嗣昌深藏不露,此时见了这幅画,也是顾不得失仪了,一下子就凑到画作跟前,低下头仔仔细细的鉴定起来。
而等到一炷香的时间后,杨嗣昌再抬起头来时,已经是满脸的惊喜之色:“真是没想到啊,杨某人在有生之年,竟然还能看到此等的传世名画,真是死而无憾了!
看看这画,不愧为精品啊,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韵。”
原来这幅画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的《洛神赋图》,在后世被公认为中国传世十大名画。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后世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级馆藏珍品《洛神赋图》还只是宋摹的,而现在张麟麒拿出来的这副却是不折不扣的顾恺之的真迹。
其中的价值之大更是无法估量!
看着杨嗣昌的反应,张麟麒微微一笑。正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对于杨嗣昌这样的文人来说,没有比送这样的礼物来的更加能符合心意的了。当然,放眼天下,能够出手这样阔绰的估计也只有张麟麒一人了!而张麟麒本身呢,却是不太在意的。
因为把福王一脉的宝藏一锅端之后,所获不知凡几。《洛神赋图》虽然珍贵,却也不是唯一的。当然,拿出来送人却是不折不扣的价值千金了。
“呵呵,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也只有杨大人这样的文坛领袖,才能和这样的传世名画相得益彰啊!”张麟麒微笑着道。
“哎呀,国勇啊,你说话总是这么令人听着舒服。你说你来就来,还要送这么贵重的礼物,老夫受之有愧啊!”杨嗣昌连声道。只是看他的样子,双手紧紧抓住画轴的一角,哪里还有肯放手的意思。
“当得当得——”张麟麒微微一笑道:“不是在下说句恭维的话,放眼天下,能配得上这幅名画的,也只有老大人您了。”
“呵呵,惭愧惭愧——”杨嗣昌一听,这个舒服啊,就像是三伏天吃了冰镇西瓜,从里到外透着舒服。不过。必要的推辞还是需要的。二人又是在谦让一番后,杨嗣昌这才喜滋滋的把画收了起来。他已经决定,要把这幅画作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
既然礼物收了,杨嗣昌说话也就不再拐弯抹角了,冲着张麟麒一笑道:“国勇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天这么早来,所谓何事啊?”
张麟麒看着杨嗣昌微微一笑,嘴里吐出来四个字:“为开海禁——”
“哦——这个倒是有点难度啊!”杨嗣昌听见张麟麒说到这个,眉头顿时皱在了一起。“前些年皇上也曾经开过海禁,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关键是在这里啊——”
说着杨嗣昌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意思是有很多大臣冥顽不灵,脑子僵化了。到时候肯定会反对开海禁的。
“国勇,你和老哥哥开诚布公的说,开海禁倒是能有多少搞头?”杨嗣昌也是明白人,直接切入主题。
“这么,每年最少一百万两银子。”等到张麟麒说出了这个数字之后,杨嗣昌开始脸色变幻不定。说实在的,其实想当初崇祯开海禁的时候,杨嗣昌也是反对者之一。
只是力度远远不及其他大臣罢了!
可是现在的杨嗣昌,在尝到爽身之类的带来的甜头后,也变得务实多了,不在贪图虚名,而是注重实效。他现在主持内阁的事务,工作起来就轻松多了。就是因为手里有钱,报告打到户部不再是只能换回一张欠条了。而是真金白银!手中有钱好办事嘛!
所以杨嗣昌现在清醒的意识到,如果多了这每年一百万两银子,对于他,对于整个大明朝,意味着什么!
不过,杨嗣昌毕竟在内阁首辅做了多年,他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先问道:“国勇,你倒是和老哥哥说说看,你的具体操作办法?”
杨嗣昌和崇祯不同,崇祯从整体出发,注重的是整体平衡,而杨嗣昌注重的是则是细节。关心的是事情到底有几分可行性。
“好的,小弟今天过来,也是抛砖引玉,想请教一下老哥哥呢——”张麟麒微微一笑道。然后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开海禁是个新鲜事物,所以就需要成立一个新的衙门。我的意思是可以叫做市舶司!其中下辖水师、司税监、海关、互市衙门等这些部门。这样需要出海的商人只需要跑一个衙门,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一站式服务,省心省力。
第二,就是职责明晰,例如司税监专门负责收税,水师专门负责保驾护航,互市衙门专门负责纠纷调停,如此一来,条理清晰……”
等到张麟麒说完之后,杨嗣昌已经是呵呵而笑。看向张麟麒满是赞誉的神色。“高,实在是高。以前老哥哥还不知道世上有奇才,今天听君一席话,这才真正的知道了啊!”
杨嗣昌也是老官僚了,刚才听张麟麒这么一说,就知道这件事情基本可行。因为开海禁已经不只是一个概念了,而是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的思路,到时候只需要照葫芦画瓢即可。
“国勇啊,这件事呢现在唯一的阻力就在于那帮大臣们的阻力了。老哥哥是全力支持你的——”杨嗣昌沉吟道:“不过也不要紧,到时候你在朝堂上发出提议的时候,老哥哥会站出来支持你的。”
“如此就多谢了。”张麟麒冲着杨嗣昌微微一笑道。有了他的这个表态,事情就好办多了。毕竟杨嗣昌代表着内阁,他的表态可以令张麟麒受到的阻力小上很多。
“另外老哥哥还有一件事情。”杨嗣昌看着张麟麒微微一笑道:“你到时候成立市舶司,需要大批人手,还都需要自己人,你看犬子杨山松到你那里去公干如何——”
杨嗣昌这就是老谋深算了,他经过了解,已经知道市舶司到时候就是一个下金蛋的母鸡。前途一片光明!他的独子杨山松目前刚刚考中举人,正在寻找合适的职位。眼下把他放到市舶司是再好不过,
进去干上几年,镀金之后再出来,那是一定会加官进爵的。而且市舶司是张麟麒的地盘,也不用担心上官欺压。
“可以啊——”张麟麒一听也是微笑道:“老哥哥既然如此看好市舶司,小弟敢不从命。”
于是这样的一次会谈在最后一片融洽的气氛中结束。
第二天早上,张麟麒参加了早朝,这也是他自从回到京师之后,第一次参加早朝。要说张麟麒不愧为张麟麒,刚一上朝就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请开海禁!
此言一出,下面是一片哗然。
马上就有一名御史跳了出来,大声反对道:“绝不可以,太祖有令,片帆不能下海——岂可违背!”
有一人带头,马上就是有更多的人跳了出来,纷纷鼓噪绝不可开海禁。此时杨嗣昌咳嗽一声,发言了:“诸位稍安勿躁,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太祖是说过片帆不能下海,可那是开国初期了。现在情形大大不同,诸位不可死抓住不放。而且依我看来,开海禁未尝不可啊——”
杨嗣昌这一表态,朝堂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支持杨嗣昌的大臣和反对的大臣互相打起了口水仗,都是相互不服气。
这时,张麟麒却是从身上掏出了一个本子,然后对着众多大臣大声道:“诸位先静一静。听我一言,”不管怎么说,张麟麒的号召力还是不小的。他这一发话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不少。
其实不安静也不行啊,谁要是真敢和张麟麒对着干,估计用不了几天西厂番子就要上门找麻烦了。
“诸位,某不才,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论海禁之优劣——现在在此宣读一遍,还请诸位雅正。”说完之后,张麟麒开始铿锵有力的读了起来:“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海亦大明疆域,守土有责,守海亦有责,所以说海权不可弃。臣请开海禁,发势辟四海,威及八荒……”
张麟麒这片文章长达万言,林林总总,从经济、政治、外交诸多方面提出了开海禁的好处,又对开海禁之后,如何设置海关、市舶司、水师等事宜详尽建议一番,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如果说先前二股势力还是不分高下的话,如今张麟麒这篇万言书出来,却是开海禁的言论占了明显的上风了。
“好了,朕意已决——开海禁!”关键时刻,崇祯开口说话,一锤定音!
“皇上圣明——”崇祯话音刚落,杨嗣昌已经第一个说话了。他要造成一种既成事实,努力确保崇祯的开海禁命令得以通过。
就这样,开海禁算是有惊无险的通过了,接下来则是组建市舶司的具体事宜了。对于这件事情崇祯也只是负责几个主要的头目,最后决定,市舶司的最高首领就是张麟麒。副手是曹化淳。
至于杨嗣昌的儿子杨山松,也是在里面捞到了一个肥差。负责给出海的人计算税率。算是一个肥差了。
当然,张麟麒说是领衔市舶司,不过他事情多,其实最后还是以曹化淳为主。至于曹化淳能够坐上这个位置,也是张麟麒和崇祯共同商议的结果,对于张麟麒来说,曹化淳在太监中,人品还算是不错的。而且在皇庄的合作中,也合作愉快。相信以后到了市舶司之后,也能继续友好的合作下去。
而对于崇祯来说,既然开海禁的前景一片光明,那么市舶司的人选就很重要了。而曹化淳是他可以信赖的人,派他过去自然是可以放心的。
第三百二十四章 初到福州
不过,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没想到这件事情曹化淳自己还不太乐意呢!因为曹化淳现在的日子过的挺滋润。(读看看小说网)
他也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太监了,王承恩虽然比他职位高,可是王承恩基本都在崇祯跟前,不怎么管着他。以前还有个高起潜,现在随着高起潜也咔嚓了,他也就少了个竞争对手了。
而且自从张麟麒抬举他,给他占了皇庄的事物后,曹化淳这些日子更加好过了,有外财啊!所以说,如今突然要叫他放弃这种优越的生活,去组建什么市舶司。老实说,心里还是有点抵触情绪的。
不过曹化淳也不敢反抗,毕竟这是崇祯亲自点名的。不管怎么说也是表示对他信任的意思在内啊!
而在散朝后,张麟麒也是专门去和曹化淳谈了一次心。跟他详细说明了市舶司的重要性,并且拿出太监们的前辈——三宝太监郑公公作为激励曹化淳的榜样。
其实作为太监来说,既然在那个方面已经不行了,那么势必在其他方面的*就更加强烈一些。譬如说金钱和名声。毕竟太监虽然身体残缺了,可还是人,也想流芳百世啊!而张麟麒就和曹化淳说的很清楚了,前去市舶司,不管是金钱,还是名声,都是很容易获得的。而且说不定还能过他的先辈三宝太监,千古流芳呢!
张麟麒和曹化淳谈了很久,等到张麟麒最后告辞离开的时候,曹化淳是亲自送出大门外的,脸色也好看了不少。毕竟话是开心锁,听张麟麒这么一说,心情好了很多。
三天后,张麟麒带领着大批侍卫,二百西厂番子,还有随行的五千镇*,另外还有方剑屏和唐焰焰二位娇妻,一起踏上了前往福建的旅途。虽然唐焰焰已经是一名孕妇了,不太适宜出行。
不过知道张麟麒这次是要去组建市舶司,唐焰焰却是自己缠着要去。还说可以贡献她的一份力量呢!张麟麒想想也是,所以也就依了她。这些都是武装力量,而曹化淳,杨山松那都是属于组建市舶司的力量了。
至于组建市舶司的地方却是选在了福建。一来福建那里直接与海洋接壤,而且也有很多天然的深水良港,诸如后世马尾军港什么的,都是极好的天然海港。二来福建那里离着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比较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第三就是人的因素了。(读看看小说网)
现在的福建总督熊文灿,那是以前张麟麒很早之前就布下的一枚棋子,想当初张献忠降而复叛,力主招安的熊文灿大祸临头,如果不是张麟麒及时伸出援手,恐怕这时的熊文灿早就不在人世了。
所以张麟麒在福建开设市舶司,绝对会受到熊文灿的大力支持。当然,话说回来,光是凭着镇国将军这块金字招牌,张麟麒相信,他组建市舶司,也没人敢唱反调。
不过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有一个福建省的最高长官尽心尽力的帮忙,还是再好不过的。
至于张麟麒出行为什么要带上五千镇*,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现在的世道还不太平!而他镇*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众矢之的,所以还是多带一些兵马放心。
另外在张麟麒的计划中,也有不少需要用到镇*的地方,毕竟张麟麒对于如今的大明官军也有所了解,很多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中看不中用啊!所以在前期还是需要镇*先行镇住场子,执行任务。等到以后把当地的官军调教出来了,那才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
要说张麟麒,做事情就是一个雷厉风行,他们这一行人,这次是乘船沿着运河而下的。还是那种专门只供皇帝乘坐的宝船。这种船体型十分硕大,都有五层高,十几丈长。每一艘船都能载人千人以上。
当然,在原本的历史中,这样的宝船只有在皇帝出巡的时候,才会开动,平时只是一直等候待命的。而一年下来要养活这样一艘船的费用倒是不少,可以算是很形象的面子工程!
如今张麟麒要组建市舶司,正好是需要用船的时候,崇祯索性大笔一挥,把一直不用的三艘宝船统统调拨给张麟麒使用,这样再加上搜罗来的一些小船,张麟麒的这支队伍前进度到也十分快。
要说张麟麒出行还真是气派,大运河虽然十分宽阔,可是作为贯穿南北的大动脉,来来往往的船只也非常多,不过张麟麒的这支船队却是没人敢与争道的。因为别的不说,光是船头挂出的西厂厂督的大旗就足以使人避而远之了。
半个月后,张麟麒率领的船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福州。不过到了福州之后,就有水路改走旱道了,毕竟宝船的体型太大,一般的河道根本无法通过。还是旱道方便。至于落脚福州也是有依据的。因为大明王朝在福建省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