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大民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受到空军鼓舞,当天包小松亲率一个团夺下了一处缺口《小说下载|WRsHu。CoM》,并且付出了三分之一损失后,修筑好了阵地。但是却无法前进一步,日本人太过顽强了,幸好炮兵的炮弹已经到了,开始压制城内的大炮,否则他能不能守住这个缺口都不一定呢。
“旅长,兄弟们损失惨重啊,又一个排上去打没了,旅长撤吧!”
一个瘸着左腿,头上绑着绷带的军官来到包小松面前,看他的肩章应该是一个营长。
“撤,我也想撤,可要撤的了才好!”包小松没好气的道。
营长还要在说话,突然身后的一个穿戴还算整齐的年龄不大的士兵,从他身边匆匆而过,差点带倒了他。
“旅长,师长急电!”
这人是个通讯员,来送电报的。
“撤撤撤,你看这还怎么撤!”包小松拍着电报对眼前的营长吼着,他手里的电报上写着:“包小松,你小子是怎么打的,限你明晨前攻入城内。你如果不行,就去负责押送补给。老子亲自带人上——陈驰!”
这是陈驰的责令,包小松眼神复杂,看了看城里的情况,还算平静,大炮也瞎火了,机枪也不再响了,仗打到这个份上,就算是日本人也疲惫了。更何况现在洮南四方都被切断,他们的补给早都断了,恐怕现在储备也不多了,不肯浪费吧。
但是包小松并没有被这表面的平静欺骗,他知道只要他一带人往里冲,里面就会有各种火力冒出来,他不想在白白牺牲了,这几天倒在他眼前的兄弟太多了。
良久,包小松给通讯兵道:“给师长回电,我保证明晨前进入城内,并且摧毁敌人火炮。还有,告诉陈驰,我都是为了他,要是我死了,也是替他死的,要是他升官发财了,记得清明重阳时,给我坟上添点土,烧两包烟!好了去吧。”
他这回电中,充满着不满,没错,他在发泄情绪。陈驰梁赞都是跟他一起长大的朋友,他给他们发泄正常,但是谁又能说这不是真心话呢,如果他真的死了,这就是遗言,严肃的遗言。
···
陈驰接到包小松的回电,直摇头,他心里不是滋味。
这仗是为我陈驰打的吗,还是为赵书礼打的,或者是为整个北方,整个中国的老百姓打的?意义在哪里,他们在这里跟日本人拼命意义何在。在中国的土地上跟日本人拼命,意义?这还要问意义吗,这就是意义,这里是中国!——不是小日本。
夜里8时,包小松回电正式发起攻击,日本人抵抗依旧顽抗。
10时,包小松派上了预备团,这是他手里最后一点力量了,如果打完陈驰就要派骑兵攻城了。
11时,包小松回电说,已经攻占了三个街区,日本人还在顽抗,但是日本人的军力似乎不济了,正在往城内撤退。
13时,包小松回电说,日本人总退却,最后留下的三百断后士兵被全部解决,发现他们的枪里已经没有子弹。
14时,包小松回电说找到了对方的炮兵,他们正在安装炸药准备爆破大炮,因为大炮的炮弹也几乎没有了。
就在同时,包小松的通信兵发来信息说,对方炮兵阵地上有枚遗漏的炮弹被炮兵拆开印信引爆了,包小松头部受伤,昏迷中——
陈驰如遭雷击,再也等不及看回电了,当即就要带自己的警卫团冲上去,被梁赞拉住了。
梁赞代替陈驰发令,让包小松部士兵把包小松先送回师部,同时命令攻击不能停止,尽量占据几条街区,等待大部队的后续攻击。
很快对方回电说,城内敌军已经扫清,包小松正在回师部途中,这个结果倒让梁赞和陈驰都没有想到,他们已经做好了在城内跟日本人打巷战的准备了。
这个电报发来的时间是18:00。
几乎与此同时,赵书礼也发电,让陈驰立即结束一切军事行动,原地待命!
陈驰那里顾得上这个命令,此时他正赶去半路接他的兄弟包小松——包龙图!
六十三节 我要辞职
六十三节我要辞职
包小松没事!
他当时刚好赶到对方隐藏炮兵的地方,可是没有注意到一个日本兵,正是这个日本兵打开了一个炮弹,并且引爆了引信。
炮弹爆炸了,炸死了几十人,可是包小松因为隔得远,被震晕了过去,一个单片切掉了他半边耳朵,当时血流的满头都是,本来就很少的义务兵也在救治日本伤员的时候被炸死,因此他手下以为他头部受伤了,吓得不轻就上报了陈驰。
等留在师部的医生看过后,认为没有大碍,不久包小松也悠悠转醒后,陈驰才放下心来。
这时候他才有空理会赵书礼那个奇怪的命令,为什么停下来,现在不是大举进攻东北的好机会吗?他连发了数道电报,可回信都是执行命令!
······
赵书礼脸上挂着微笑,此刻他面前笔直的站着四个人。
“好,你们都回来了,也该给你们安排一个职位了!”
眼前这四个人正是,宋远,黎行恕,宋邦荣,贺粹之四人!
当赵书礼的西北边防军改编为割命军第五集团军跟奉系交战的时候,这几人心急如焚的呆在已经停课的保定的陆军大学之中。
陆军大学是现在中国唯一的一所最高级别的军事学府,它自一九零六年创立于保定,主要培养团以上指挥军官和师以上司令部参谋军官,重点培养学员的联合与合同作战能力、运用军事政策的能力和战略能力,可以说是保定军校的升级版。
赵书礼送这几人去这里学习,其中自然有隐秘的故事,但是也有锻炼他们的意图,不单是锻炼他们的军事能力,也锻炼他们的做人处事的能力,这几人军校毕业就手握重权,但没经过挫折就长不大。
当时赵书礼强送他们道军校的时候,开始黎行恕三人还不明所以,几次致电赵书礼要回去带兵。不过慢慢的也琢磨出了一点门道,他们仔细的回忆了宋远的行为,便也猜到了原委,虽然未必全中,但是也八九不离十了。此时他心里复杂起来,不知道是在军校继续学习,之后回赵书礼处,还是选择另投明主去。如果回去还能不能得到重用,他们还会不会得到赵书礼的信任,如果另投他人那么还能不能像在西北边防军这里一样身居高位,看起来他们前途一片迷茫,分不清好坏。在焦急中,三人竟不止一次的致电赵书礼,表忠心的有之,跟宋远划清界限的有之,开诚布公的诉说自己没有跟宋远密谋的有之。
对他们赵书礼都是一句话回复,要他们安心学习,不用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所误导。并说西北边防军现在正在进行现代化,急需他们这样的有经验的高级军官,这才让他们放心下来。
一听说复职三人脸上露出喜色,这些天里他们备受折磨,虽说有赵书礼的安慰,但是总是不踏实。有些事情是以前的他们从来不会考虑的,本来就是学生习气十足,领导又是赵书礼这样的在他们看来年纪还没他们大的青年,他们从前说话做事也是从不顾忌,有什么说什么,上下级之间少了些恭敬,多了些亲近。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整治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
但经此一事,每人都成熟多了。现在又再次回到赵书礼这里的四人,其实心里也是不同的。
黎行恕是广西人,当在军校中前途未卜的时候,不停的听着广西的军队胜利不断,一路从广西打到了北京,他当时还是很兴奋的。因为桂系军中也有他的同学,他尝试联系过他们,他们也答应帮忙活动。但是后来奉系的白崇禧拜会赵书礼后,就没了音讯,桂系可不愿意为了挖他这样一个军官,而得罪现在在北方实力雄厚的赵书礼。
贺粹之和宋邦荣心思就少了很多,两人都是河北人,靠近绥远察哈尔,家人也早都搬到了绥西。而且他们在军校中的好友,现在要么在日薄西山的奉军中,或者就是在已经失败了的直系军中,再有就是跟着冯玉祥的。这三个势力中,显然冯玉祥现在势头最好,但是两人却不想去西北军,因为太苦了。
宋远是最复杂的一个人,几人之所以被强送到陆军大学,根本原因还是他当初的一些小动作。但是要说最不愿意离开赵书礼投靠其他人的,恰恰就是他宋远,无他,因为赵书礼一步步崛起少不了他的帮助。当初赵书礼忙于政事的时候,军队的事务几乎都是他在处理,这只西北边防军从上到下,几乎都是他一把把拉起来的。他对这支军队的感情是黎行恕三人无法比拟的,因此他虽然在军校期间思虑的最多,但却是最心安的一个,抱有一种听天由命的态度。
宋远在军校期间也是对自己前半生的所作所为做了一番深思,他小兵起家,一步步往上爬。到了顶峰却突然顷刻间失去了一切,他没有不甘心,反倒心中多了一种恬淡,似乎是解放了一样。有时候弄权也是很累人的···
同时他也第一次认真的考量了赵书礼这个人,从前他是没怎么重视此人的,原因在现在的他看来十分可笑,那就是赵书礼的年龄。赵书礼跟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才只有13岁,可是已经手握重权,从此就一步一步的越爬越高,他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会以为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当仔细认真的回顾了一番此人的所作所为后,他竟一时间升起了一种不可战胜的感觉,原因吗同样可笑,还是年龄。当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在各路军阀中游刃有余,一步步崛起,那么现在的他已经二十多了,那么谁还能制住他。但经过三年的陆军大学生涯,宋远的心情几次转换,此时的他已经彻底平静了下来,他少了跟谁去争权夺利的心思,相反他倒是对赵书礼生出了一种奇怪的感情,这种感情仿佛长辈对晚辈,又仿佛兄长对幼弟,更像是一个闲人对局中人。他现在也有一种心情,那就是淡淡的在赵书礼身边,不干涉不捣乱,就那么平静的看着此人能达到一个什么程度。
因此赵书礼一说要给几人重新安排职位,那三人脸色各有不同,但是相同的都带有几分期待。只有宋远依然平静,立正敬礼道:“听凭司令安排!”
三人也赶紧跟着立正敬礼说同样的话。
赵书礼笑道:“好好好,这是你们的任命书,不过在任命之前,我想听听你们对现在形势的看法。最近传来一个消息,蒋瑞元又辞职了,你们可知道。”
几人都表示知道,黎行恕首先叹道:“此人真乃俊杰啊,大功一成当即辞职,颇有华盛顿的风采啊。”
赵书礼不由得笑了,还是太嫩啊,岂懂得蒋瑞元这老家伙的智谋。
然后看着宋远,他希望经过此次,宋远能成长起来。
宋远淡淡的道:“蒋瑞元公,乃为北伐军之总司令,如今国府已经宣布北伐成功,国家一统,那么北伐事实上已经结束,在霸占这司令之职也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了。”
宋远说的对,这确实是蒋瑞元公开的说法,但是事实上却另有隐情。蒋当时辞职的真正原因是要阻拦他的下属将领,因为他们希望蒋不要理睬张学良少帅所表现的忠诚,继续用军事进攻占领东北。他们认为,张学良的父亲曾在北京指挥了反对南方的军队,所以他的儿子一定要受到教训,向强硬路线低头,但是蒋急于巩固他的权力,而征服东北将削弱他本来就不足的人力物力。
当然这些内情赵书礼也不是很清楚,后世的宣传让人们无法认识一个真正的民国人物,自从到了这个时代,赵书礼对很多人已经改变了相当的看法。比如张作霖的日本人代理人形象,在他看来很多时候张作霖恰恰是保护了东北的国人利益。冯玉祥的割命本色,在他看来很多是愤青举动,太不成熟,或者也有博取名声之嫌。
而蒋瑞元他更是看不太懂了,很多时候他都神奇的趋利避害,在军事行动不顺利或者即将不顺利前成功脱身,而后恢复一个权力更大地位更高的职位。赵书礼自认为他没有这个本事。
“好了,现在蒋瑞元辞职了,你们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宋远道:“恐怕南京会有一番激烈的权力争斗吧,至于谁会掌权就不好说了,我还是看好蒋瑞元。但是我想不到他会以何种方式重新登台。”
赵书礼笑道:“那么你认为李宗仁等人会对此事作何反应呢?”
黎行恕是广西人,他抢过话题道:“我想会夺权!”
赵书礼笑了,宋远却突然沉思起来。
“司令的意思是,李宗仁等人会挽留蒋瑞元!”
赵书礼点点头,黎行恕三人大感不解,觉得不可思议。
赵书礼解释道:“蒋瑞元是总司令,但他说自己只是在战斗中任总司令,而现在战斗结束了。那么他是战斗中的总司令,那么李宗仁冯玉祥等难道就不是战斗中的集团军司令了吗,蒋瑞元辞职了,他们是不是也要跟着辞职?”
三人恍然大悟,连连道:“这个人太厉害了。”
赵书礼道:“不是他厉害,而是他拥有的资源太有优势了,手握重兵占有中央名义,他想不厉害都不行。现在其他集团军司令肯定会挽留他继续担任军事主官,那么你们认为我该怎么办?”
三人摇摇头,宋远沉默不语。
“来,看看吧,这是给你们的任命!”
任命宋远代理割命军第五集团军司令!
任命黎行恕为第一军参谋长、宋邦荣为第二节参谋长、贺粹之为第三军参谋长!
看完任命黎行恕三人还再为自己没能直接领兵有些遗憾,宋远却猛然抬头,疑惑道:“我暂代司令,那么赵司令你呢?”
“呵呵,我要辞职!”
六十四节 副部长
赵书礼为什么要辞职,以退为进是一个原因,他知道北洋军阀算是被打倒了,可是这些新军阀之间的事儿一点不比老军阀少,而且他们的军队更加精锐,组织更加合理,军官能力更强,导致最后他们之间的战争规模比北洋军阀混战更大,更血腥,更暴力,更残酷。赵书礼辞职后就有了很多说辞,对自己对国家有利的,他可以接受,不同意的完全可以以自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推脱掉,所以说辞职后自己的活动空间更大。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现在已经1928年底了,眼看着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就要到来了,作为一个穿越者如果放过了这个机会,那是会被骂死的,就是他自己也要看不起自己。
但是他再次选择宋远接替自己,就有些让人看不透了,甚至底下许多新崛起的军官将领们都不服气,来找他表达过不满。但赵书礼仍然是任命了宋远,而且南京方面也批准了。赵书礼丝毫也不担心宋远有二心,不是放心这个人,不是自信到彻底掌控住了这个人的心——在赵书礼眼里任何人的心都是不可靠的,而是他已经从制度上根绝了手下人造反的可能。现在的第五集团军跟过去已经截然不同了,跟任何一个军阀军队的组织都不太一样了。
这几年,德国顾问先后已经换了几波,戈林也回去了,接替他的空军顾问团长叫做斯图登特,这人对散兵很感兴趣,倒是跟现在的航空厂长朱霖非常投缘。除了空军陆军等军官外,德国人的顾问中,还包括一些非战斗人员,比如研究军事组织形态的,研究战争中国家总动员状态的等等。
在这些不同专业能力的德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第五集团军中先后设置了后勤部,财务部和组织部等机构。后勤按照现代军队标准,实行了后勤供应的独立,军饷发放由专门的财务部门负责,而军官升级则有组织部来处理,军中的军官的作用也就是带兵打仗,用一个不带等级观念的名词就是指挥员,他们跟普通士兵一样,按月领取一份薪水,于是军官的权力被大大缩小了。当一个普通官兵不管是军饷来源,还是升迁途径,都不在依赖自己的直接上级的时候,他就不会像旧军队那样只认自己的长官,于是军官造反这种旧军队中的特产发生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了。就像西方军队很少发生政变一样,正是因为这种制度上的限制。
但是宋远几人数年来都不在军中,显然不知道这个情况,尤其是宋远,他知道自己当初动过小心眼,并被赵书礼猜忌,此时竟然又被委以重任,让他觉得甚是不可思议。本来就对这个人看不透的他,赵书礼在他眼中的形象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看着几人的反应,赵书礼解释道:“你们不用吃惊,我辞去第五集团军司令一职,然后要赴南京参加中央执行委员会议了!”
这个会议全称是【三民堂】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名义上是【三民堂】的堂内会议,但是此时这个堂派却是整个中国的权力掌握者,因此这个会议实际上类似一个临时│国会的意思。她将决定未来中国的政体和权力构成。
赵书礼没有申请过加入这个堂派,但是没人怀疑他就是其中的一员,因为自从升起青天白日旗在绥察蒙升起的那一刻,就有人把他的名字划入了【三民堂】的堂员名单之中了。此时赵书礼是以中执委委员的身份去参加会议的,换句话说,他手里有决定中国未来的一票。
但赵书礼没能按计划立即起程,因为家里发电报说,傅青荷怀孕了。
赵书礼立刻就回了家,然后在家里陪着妻子,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觉得有义务在妻子怀孕期间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
毫无疑问赵书礼的行为让傅青荷很高兴。
“青荷怎么样,今天感觉如何?”
“哎呀,还早着哩,才三个月能有什么啊!”
“哦,不错啊,你什么都懂吗。那你今天真该跟我们一起去打猎啊,你不知道草原上那小风一吹,美滋滋的,有多舒服。”
赵书礼今天一回家跟妻子聊道,他今天去打猎了,还打到一头黄羊,回来后让厨师炖了。
“美滋滋的!”傅青荷笑着学他说道,手里还拿着阵线,她要亲自给未来的宝宝做衣服。
她从来只说山西话,学赵书礼说了一句,也一口山西口音,惹得赵书礼哈哈大笑。
“书礼啊,你不能光顾着家里啊,你什么时候去南京啊。”
傅伦却很不满意赵书礼就这么在家里呆着,他觉得男人应该以国事为重,而且他总觉得他的女婿现在身兼大任,没有他国家怎么能行呢。
听到傅伦的话,傅青荷的脸色顿时就不对了。
到了晚上,赵书礼正趴在妻子肚皮上听声,突然青荷说道:“你还是去南京吧,爹说的对,你不能老呆着家里。”
赵书礼抬头看着妻子,她不到20的年轻脸上,一副凝重。
赵书礼调笑道:“啊?啥时候我的小青荷这么通情达理了。”
“哼,通情达理!”傅青荷嗲着声音又学赵书礼说了句普通话。
惹的赵书礼又一阵大笑。他在家里从来只说普通话,当初傅伦还奇怪过,他解释说,现在国家鼓励说官话,他作为整府职员当以身作则,才忽悠过去,其实真实的原因是,他根本不会说山西话。
得到妻子许可后,赵书礼才得以去到南京。
此时已经是八月了。
赵书礼总算赶得上,中执委会议还没有结束。
此前的会议上,蒋瑞元的辞职如愿没有通过,他继续担任总司令一职。主要原因是,他的部下们不同意他辞职,给整府施压,同时冯玉祥等实力派都支持他继续当军队主官。
8月中旬,因为左右派的争吵不休,会议暂时结束,但会议通过了蒋瑞元的提案:
按照孙中山的意愿整府中设立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和考试五院。
这在纸面上使孙中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五权制宪法得以体现。
会议结束了,但赵书礼在南京的整治生活才刚刚开始,各方势力继续勾连。
蒋瑞元派人来跟他沟通,想了解他希望到整府中那个部门任职,赵书礼告诉他此前他曾经跟林森达有过口头约定,等北伐结束,将结束军职,进入经济部门工作。但是赵书礼得到的是一个考试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职务,有一种人你想要什么,他偏偏不会给你什么。
很快在南京赵书礼见到了东北派来的人,他们是来跟南京整府谈判的,张学良虽然名义上已经是整府官员中的一员了,但是事实上东北现在还是一个独立整体,要完成法理上的归附中央,他还得宣布易帜。可是张学良还没有下定决心,他担心日本人的干涉,他得得到蒋瑞元的保证,安全上的保证。
张学良的代表叫做邢士廉,他来见赵书礼是要跟赵书礼磋商关于热河问题。
现在热河的态势是,承德守军已经投降,但是赵书礼没有收编他们,而是允许他们回到东北。索伦被十数万大军团团包围,洮南已经被攻陷,第五集团军三十万大家随时可以攻入东北。但是赵书礼并没有命令部队进入东北境内,而是一部分驻守洮南,大部准备对索伦采取行动。
至于赵书礼为什么没让军队进入东北,原因有二,第一,当洮南被攻陷的时候,蒋瑞元突然以北伐军总司令名义下令,赵书礼军队不许进入东北,这不奇怪,这是蒋瑞元的平衡之术,当初他还下令过冯玉祥军不许进入京津,让晋军进驻这两地,以免某方做大;第二,赵书礼本人也没有进入东北的意愿,主要原因是他不想打内战,尤其是不想跟东北军打内战,原谅他的地域观念,前世的他就是东北人。
当初之所以他宣布参加北伐,无非是站队和扩张地盘的目的,眼下站队已经站好了,他是中执委委员之一,还是**丝考试委员会副委员长,而扩张地盘吗,热河是个好地方,那里人口六百万,原本是塞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地区,现在已经基本上收入囊中了。
邢士廉带来了张学良的诚意,他们同意热河地区归属赵书礼,但是要求赵书礼保证不进犯东北,并且军队撤出洮南县。赵书礼当即同意,但是要张学良撤出索伦的奉军,用索伦换取洮南。邢士廉答应下来,双方谈判没多少纠葛就这么结束了。
10月,中执委会议再次召开。
会议决定贯彻落实已定下的决议,10月4日,颁布了“中华民国组织法”。
“训政”时期——即【三民堂】一堂专│政时期——正式宣布开始,但没有说明结束的日期。不久,【三民堂】最高整府机构才正式被命名为“国民整府”,简称国府。
10月10日,蒋瑞元就任新的国府主│席,其中18名整府委员会成员中包括冯玉祥等实力派,甚至还有张学良的名字,这标志着统一。这是一个妥协和分赃交易的结果,整府高层中包括北方的军阀,如冯玉祥、阎锡山等实力派,但作为整府主│席和总司令,此刻的蒋瑞元拥有压倒一切的权力。而且,大家都同意他有权单独接待外国列强的代表,这使他在实际影响上而不是在名义上成为民国的元首。这样经过战争和无数次的整治斗争,蒋终于达到他政治生涯的顶峰。此时,他只有41岁。
会议后,赵书礼名义上是整府│高官,但是手里却没什么实权。
他不干了,当即表示辞职,辞去考试委员会的职务,并面见元老林森,要求到经济部门中任职,否则就要回绥西去。并表示如果能得到一个商务部长的职务,他将出国去,跟各国列强进行经济方面的交流和谈判。
林森只能是个传声筒,真正的决策人只能是一个,那就是蒋瑞元,此时他大权在握,俯视众多对手,不管是政治上的汪精卫胡汉民还是军事上的冯玉祥李宗仁等,他都在琢磨着如何对付。此时赵书礼提出的条件他答应了,对他来说,一个要官的地方实力派更让他放心。很快任命他为商务部副部长,并答应他以中国整府的名义,自己组织人手去国外考察。
接到任命后,赵书礼十分满意,他终于可以进行那个早在宣布北伐前就已经定好的大权术了!这一次他要玩一次大的,大到想想他自己都能激动的颤抖的权术。
第二卷终于完了,新书榜也下了,感谢一直投票支持的朋友们,虽然票票不多,单是每天也有差不多20票的样子,很想知道都是谁给咱投了票,评论区有一个帖子,可以去顶一下噻,有积分的奖励哦。另外这些天我本人很少给自己投票,否则票票每天能多大概十票的样子,就是想看看到底有没有别人给咱投票。现在下新书榜了,我也就不敢那么清高了,票票一定会给自己投了,希望能在推荐榜上有个不错的名次,单是单靠我一个人是连门都没有的,还得靠大家,希望有票票的朋友支持下了,新手Q拜求了~~~
下卷中原大战会更精彩,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六十五节 出访美国
第三卷开始了,希望朋友们继续支持啊,现在下榜了,你们的支持就尤为重要了,拜谢~~
※※※※※※※※※※※※※※※※※※※※※※※※※※※※※※※※※※※※
赵书礼得到任命后,又再次回到归绥。
此时以盘踞在索伦的最后一批奉军投降为标志,热河战局已经结束。整个热河已经收入赵书礼帐下,这些都是经过南京同意的,他现在是绥察热蒙四地政治分会的会长,主掌四地一切军政事务。
顺便说说战局,跟防守洮南的守军一样,索伦的所谓奉军依然是日本人装扮的,名义上是张海鹏的手下士兵,目的自然是防止第五集团军占领这里,并对东北产生威胁,甚至从这里出发攻击东北。但是他们依然选择了投降,因为外有几十万大军围困,内有张学良命令他们撤退,于是他们既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赖在这里了,除非日本人愿意开宗明义提前发动侵华战争,于是这些人索性继续扮成奉军,以张海鹏部下的名义和平撤出了索伦。直到战后缴获了日军的机密文件后,赵书礼才知道,原来是日本军部下令这些士兵撤退的,因为他们也知道了,死撑在这里没有结果。
只是日本的撤军让准备在索伦再跟日本人好好过过招,以纠正上次犹豫经验不足而犯得一些错误的陈驰,大为可惜。尤其是当他知道了这批日本人是一直驻守在东北的关东军,还是其中的精锐部队,并且是被上级下了死命令,一旦失败全部玉碎的保有死志的一批死士后,更是觉得可惜。至于日本人为什么下这么狠的命令呢,原因很简单,日军穿着中国东北军的军装,在中国的领土上,被中国军队消灭了,一旦留下活口,一来面子上实在过不去,二来在外交上日本将陷入被动的局面,尽管他们一直很蛮横,但是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在国际上将大大丢他们日本军人的面子,二日本军部是很重面子的。
索伦守军撤走后,赵书礼的军队则按照跟张学良达成的协议,撤出了洮南。同时赵书礼还大方的把投降的近十万东北军都放了回去,当然其中个别不愿意回去的另当别论,总之赵书礼没有强行收编哪怕一个士兵,这在其他思路军阀中算是个异类了。
索伦的占领加上此前承德之敌已经投降,至此热河全境被赵书礼收入囊中。热河原本是塞北人口最繁盛的地区,有人口600万,不过由于赵书礼的大力移民,此时河套所在的绥远地区人口已经达到了1200万人,热河只能屈居第二。但是这次将热河收入囊中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