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雪中悍刀行-第4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连串的问题,耶律东床一个都回答不出来。

    拓跋气韵哈哈大笑道:“堂堂提兵山的主人,第五貉死前不过指玄境界,难道不奇怪吗?若说麒麟宗气数被袁青山一人夺走,导致其余道教高手境界始终凝滞不前,尚在情理之中,那么我英才辈出的棋剑乐府,为何仍是始终捅不破那一层窗纸?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个浅显道理,既然中原黄三甲将天下亡国气运散入江湖,那么为何我草原不能将江湖气数融入王朝?江湖宗门武夫为朝廷所用,这不算什么,江湖气数为我王朝所用,才算万无一失!徐家铁骑马踏江湖也好,我草原早期收拢江湖门派也罢,皆是手段平淡无奇的谋划,称不得斩草除根。”

    拓跋气韵似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很快就收敛笑意,重新恢复古井不波的心境,不再肆无忌惮泄露天机,“你只需要知道为了镇压徐凤年,皇帝陛下付出的代价,不可估量。所以这位北凉王,死得其所!”

    耶律东床伸手揉了揉下巴,他不管北凉王死得值不值,只知道身边这位城府深重的年轻春捺钵,是肯定招徕不得了,总有一天他也要让拓跋气韵“死得其所”!

    突然之间,拓跋气韵瞪大眼睛,一脸惊骇失神!

    耶律东床顺着他的视线望去,顿时心情激荡,既有惊惧,也有敬畏,更有身为武人的神往。

    不知为何,耶律东床只觉得有几分不可告人的酣畅淋漓。

    世间读书人,在乱世之中,成得了什么大事!

    ————

    那道象征天道的光柱迅猛压下,快到了连武评四大宗师之一的年轻藩王,也无法脱离那座天人联手打造的牢笼,那座不可逾越的雷池。

    十二位北莽陆地神仙,联袂登场!

    其中有三位被徐凤年亲手从天上打落的谪仙人,在身形神意都即将彻底融入光柱之前,有一位冷笑出声道:“一介凡夫俗子,也敢忤逆天意!当真以为我们会那般不堪一击?”

    位于年轻藩王身后左右的北莽陆地神仙,气势最为雄浑,如同坐镇天地四方,这四位天人,不同于那些以凡人身躯承受江湖气数而短暂跻身陆地神仙境界的北莽练气士,他们四位来自天上,与拓拔菩萨的那份修为如出一辙,皆是天意馈赠之一,只不过相对更为隐蔽,远不如拓拔菩萨承受天命那般堂堂皇皇。

    站在年轻藩王正对面的那个魁梧身形,开口言语如洪钟大吕,望向那个被天道倾轧得几乎已经双膝跪地的可怜身影,语气不带丝毫感情,“徐凤年,为何还要负隅顽抗?”

    这一刻,无论是离阳中原还是北莽草原,几乎所有人抬头望去,都能看到那条仿佛是从天上垂落人间的雪白瀑布,只不过在绝大多数世人眼中,更像是一根纤细的鱼线。

    仙人垂钓,岸上是云端,水中是人间。

    光柱之中,徐凤年单膝跪地,左手攥紧那柄凉刀,刀尖抵住地面,没有刺入大地丝毫。

    那袭藩王蟒袍没有丝毫损坏,只是在年轻藩王的身躯颤抖之下,才掀起些许涟漪。

    天人感应被隔绝,徐凤年不止是耳聋嘴哑眼瞎,连同神意都丧失殆尽。

    天人体魄根本就无法抗拒那份当头砸落的天道光柱,只是强撑而已,虽然尚未彻底支离破碎,但已经出现摇摇欲坠的迹象。

    单膝跪地的徐凤年低着头,持刀手臂颤抖不止。

    从他七窍之中,加上眉心那处,倒泻…了八条透体而出的气机,如同七条游曳不定的雪白小蛇。

    失去一切感知的徐凤年只是下意识以刀拄地,右手掌心贴在地面上,只是下意识支撑起身躯,尽量试图站起身,如同挑起一副担子,然后继续负重而行。

    徐凤年身后那位潜入人间的冷笑道:“我草原铁骑破关南下,最终首次统一中原,是既定的大势所趋,你徐凤年竟敢想以一人之力拦阻天意,真是不自量力!”

    在徐凤年左手那边的天人双臂环胸,大笑道:“我已经看到草原的雄鹰,停在中原书楼的屋檐之上!”

    徐凤年右手边那位天人微微摇头,银色眼眸中流露出一些讥讽和怜悯,“仅以一地之力,展现出比大奉一国之力还要可观的实力,给我草原儿郎造成如此巨大的麻烦,你们北凉倒也算不错了。”

    相较于那些已经不堪重负而消散于光柱中的北莽隐秘练气士,这四位天人和三位谪仙人的身形要更为持久不衰。

    好像都对年轻藩王的坚持感到有些不耐烦了,三名谪仙人对视之后,各自点头,主动散去体魄神魂。

    如此一来,本就气势汹汹的光柱骤然声势暴涨。

    单膝跪地的年轻藩王肩头顿时下沉几分。

    ————

    汗流浃背的拓跋气韵如释重负,只是这一次再也笑不出来,仍是神情凝重。

    一直在打量春捺钵脸色的耶律东床有些失望。

    心想你徐凤年好歹拼死换掉那些来自天上的陆地神仙也好,若是能够一鼓作气宰掉耶律洪才,那就更好了。

    ————

    一袭紫衣不知何时从远处拔地而起,撞向那道光柱。

    白衣洛阳脚尖一点,抓住轩辕青锋的肩头,狠狠将她砸向地面,沉声道:“别去,以你的气数,足够称雄江湖,但对上那天道气运,根本就是以卵击石,白白送死!”

    杀绝那支北莽江湖高手组成的八十余人骑军,再加上凿穿一支千人骑军的包围,轩辕青锋显然受伤不轻,落在地面后,吐出一口血水,对洛阳的提醒置若罔闻,体内气机急速流转,就要第二次起身。

    洛阳落迅速在她身边,平静道:“相信我。”

    轩辕青锋这才放弃对那道光柱的冲击,语气冰冷道:“事不过三,接下来别拦着我去杀那位北莽太子!”

    洛阳这一次没有任何拦阻的意思,只是气笑道:“你倒是会捡漏。”

    不过断矛邓茂已经绕过那道光柱,出现在两名女子身前,恰好拦住徽山紫衣的去路。

    ————

    拒北城城头,一声比起先前鼓声都要沉重悲壮的鼓响,重重响起!

    洛阳也随之朗声笑道:“大秦风起!”

    光柱之中,那个肩挑天道的年轻人如闻城头鼓声,如听大秦皇后的言语。

    有白衣缟**子那次重捶大鼓之后,带着哭腔高喊道:“不许死!”

    但是如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四名替天行道的四方仙人,也开始先后向前踏出一步,主动融入光柱。

    每个身影每次向前踩出那一步,光柱便增添几分声势。

    光柱之中,年轻人右手攥紧的凉刀在逐渐崩碎,嘴唇微动,虽无任何言语传出光柱,甚至连他自己都听不到声音。

    但是这位年轻藩王,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当年那个凉州关外风雪夜,一位年迈老人对临时担任马夫的嫡长子询问,挑不挑得起那副担子。

    年轻人当时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徐凤年缓缓直起腰,一寸一寸站直身躯。

    先前那句自言自语,正是:“徐骁,答应过你的事,我一定做到!就算挑不起,也得挑!”

    每一次仙人踏出一步,每一次光柱壮大声势,年轻人哪怕数次身形摇晃,可到底他还是一直在站起身!

    当徐凤年终于彻底扛起天道,挺直腰杆的一刹那,最后仅剩的那位仙人伸出手臂,他并未消散天地间,而是握住了一根光芒耀眼的长枪,缓缓前行,向徐凤年走去。

    邓茂开始前冲,向轩辕青锋冲去。

    洛阳猛然转身,横移数丈,双手交错格挡在身前,硬生生扛住一道魁梧身形的撞击。

    桃花剑神邓太阿手持太阿剑,瞬息便至,掠向高空,横剑抹向那道粗壮光柱。

    这一剑,堪称人间极致!

    魁梧男子在一拳击退白衣洛阳之后,并未追击,也没有拦阻邓太阿的那一剑,冷漠道:“晚了。”

    光柱蓦然消失。

    但是徐凤年也被那名手持雪白长枪的仙人,一枪捅入胸膛!

    年轻藩王并未流血,那杆雪白长枪透体而出后,露出那一截格外刺眼的雪亮光芒。

    天地之间,仿佛在这一刻万籁寂静。

    率先打破沉默的竟然是洛阳,转头怒视那个背影,质问道:“为什么?!”

    恍惚之间,好似有两个白衣洛阳,一个是实实在在的体魄,一个是飘渺虚幻的神魂,两者不断重叠和分离。

    原来她之前打算以神魂出窍,前者挡下拓拔菩萨的趁火打劫,后者去替徐凤年裆下那一击,她也确实这么做了,只是被徐凤年拦阻了而已。

    脑袋低垂的年轻藩王抬起手臂,握住那杆长枪,嗓音沙哑道:“爷们的事,娘们别管!”

    那名仙人终于身形消散,趋于灰飞烟灭,他望向拓拔菩萨,后者面无表情,只是轻轻点头。

    这名仙人这才笑而消逝。

    徐凤年手腕一拧,折断长枪,缓缓转身,直视拓拔菩萨。

    拓拔菩萨瞥了眼邓太阿,然后对年轻藩王笑问道:“两人联手够不够?不够的话,再加上她们两人便是,我可以让邓茂退下。”

    徐凤年一笑置之,对邓太阿说道:“带她们离开这边。”

    邓太阿皱了皱眉头,徐凤年眼神坚定,桃花剑神只能说道:“你放心便是。”

    徐凤年这才抖了抖袖口,对那位北莽军神说道:“拓拔菩萨,虽然我不认识你爹娘。”

    然后徐凤年说了第二句话。

    “但我会打得你爹娘不认识你!”

    似乎在声音尚未消散之前,徐凤年和拓拔菩萨的身形都已经消失在原地。

    两人这一战,是千年未有之巅峰。

第四百二十章 苍天在上

    在徐凤年和拓拔菩萨两人身形消失后,断矛邓茂顿时有些尴尬,毕竟他身前三人,邓太阿,洛阳,轩辕青锋,三位深陷北莽大军腹地的武道宗师,任何一位都够他喝上一壶的,尤其是此战锋芒毕露的桃花剑神,邓茂大概喝一缸都不止。邓茂从来不以武学天赋著称于世,倒像是一位勤恳老农,耕耘着一亩三分地,那份收成,是靠熬出来的。当然,邓茂所谓的根骨平平,只是相对那些在江湖大年份中大放异彩的“年轻人”,例如眼前如同天之骄子的大雪坪缺月楼楼主,祥符十三魁独占三魁首的轩辕青锋,如今与年轻藩王一起被誉为中原江湖双璧,她之惊才绝艳,她之福泽深厚,几乎都不逊色于已经屹立于人间之巅的徐凤年。

    先前徐凤年开口让桃花剑神护送两位女子离开此处战场,洛阳虽然忧心忡忡,但没有太多留恋神色,已经果断准备跟随邓太阿撤离,因为她很清楚,以如今徐凤年和拓拔菩萨两人的境界修为,当世武人千千万,却只有邓太阿呼延大观两人能够插手,除了他们,任何人无论是想雪中送炭还是趁火打劫,都无异于痴人说梦,甚至可以说陆地神仙也枉然,她洛阳真想要帮助徐凤年,离得越远越好,否则只会沦为拓拔菩萨用以牵掣徐凤年的把柄。

    唯独轩辕青锋视线越过神情凝重的北莽邓茂,凝望着那杆北莽大纛,蠢蠢欲动,仿佛根本就不在意自己是否会被那场巅峰交手波及。

    在这位女子心中,喜欢一个人很重要,喜欢之人喜不喜欢她,则不太重要。

    在她眼中,大概永远都不会只盯住某一个人的背影,她眼中,有大雪坪的鹅毛大雪,有那座江湖的潮起潮落,有海上生明月,还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景象。

    邓茂能够有今日成就,自然是心性坚韧不拔之辈,故而这位差不多身陷必死之地的北莽宗师,哪怕需要以一己之力对阵三人,仍是毫不畏惧,战意勃发,不退反进,邓茂握紧那枝断矛,衣袂拂动,直面那一袭中原紫衣,沉声问道:“你就是大雪坪轩辕青锋?”

    轩辕青锋收回视线,冷笑道:“难不成还是你失散多年的娘亲?”

    原本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邓茂顿时愕然,一时间无言以对。显然没想到轩辕青锋这般高度的江湖宗师,言辞竟会这般不堪入耳。

    不远处洛阳微微摇头,啧啧道:“她这脾气真得改改,也太不讨喜了。”

    不知为何,洛阳对这位嚣张跋扈的离阳武林盟主,一直持有微妙的欣赏态度。

    桃花剑神闻言报以一笑,难得调侃道:“中原那边,反而就好这一口,如今高手行走江湖,藏藏掖掖,很不吃香。”

    洛阳哑然失笑,记起一事,小声问道:“那份垂落人间的天道……为何自行消散?是被你斩断的缘故?”

    邓太阿摇头道:“我方才一剑其实不曾斩中光柱,至于为何突然消失,是对我的太阿剑避其锋芒,还是暗藏玄机留有后手,我也不太确定。”

    洛阳抬头望向天空,愤懑道:“死缠烂打,阴魂不散!”

    邓太阿深以为然,转头远眺一眼拒北城城头,对轩辕青锋郑重其事地说道:“北莽大军即将要推进到城下,你们二人最好回去支援,以免徐凤年分心。而我得去天上看看。”

    轩辕青锋面无表情道:“既然都到这里了,岂有转身离去的道理!你们不用管我,我轩辕青锋,生死自了!”

    邓太阿一笑置之,随即轻念一个起字,脚踩太阿剑,御剑升空,破开云层,一人一剑消逝于众人头顶的金色云海之中。

    若说徐凤年的敌人是人间无敌手的拓拔菩萨,已经不适合他邓太阿横插一脚,那么能够被这位桃花剑神视为生死大敌的对手,也许就只在天上了。

    洛阳对徽山紫衣的背影轻轻喂了一声,然后笑眯眯道:“轩辕青锋,以后我那座逐鹿山就送给你当嫁妆好了,反正……估摸着你这辈子也嫁不出去。”

    轩辕青锋没有转身,只是明显双肩有些僵硬。

    白衣洛阳一掠而起,大笑离去,返回拒北城。

    不是北莽大军已经被杀破了胆,只能任由这位昔年的北莽魔道第一人来去自如,而是在洛阳身后的战场上,早已人仰马翻,无数北莽士卒疯狂逃散,无人能够顾及她的动静。

    原来当时北莽军神是被新凉王一脚踹了出去,魁梧身形虽说并未倒地,但是依旧倒滑出去数十丈之远,那条路线之上的北莽百余披甲骑军,被拓拔菩萨倒退的身躯瞬间撞得向两侧迸射出去,连人带马,腾空而起,又连累两侧众多无辜骑军一同横飞坠马。

    徐凤年没有一鼓作气趁胜追击,飘然落地后,放刀归鞘。

    尘埃落定后,拓拔菩萨站在原地,虽说被徐凤年一击便打退至此,却毫无狼狈神色,只见这位一直被冠以草原王仙芝头衔的北莽军神双臂如猿,浑身上下萦绕一条条几乎要凝聚为实质的金黄色气机,在身躯四周飘荡流转,尤其是在旭日照射之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尊天庭战神,气势之雄壮,举世无双。

    摧山撼城,千军辟易!

    位于战场腹地的数万北莽骑军,看到这一幕后,先是震惊,然后同时抽出战刀,高声嘶吼起来。

    拓拔菩萨闭上眼睛,微微扬起下巴,整个人沐浴在阳光中,似乎沉醉于天地的生机勃勃。

    徐凤年深呼吸一口气,双袖随之鼓荡,瞬间充盈浩然气。

    左脚一步踏出,脚底下砰然巨响,出现不断向四周蔓延开来的龟裂缝隙,好像形成了一张巨大蛛网。

    下一刻,徐凤年的身形就出现在拓拔菩萨身前,高高跃起,右拳拉伸出一个大弧,迅猛砸向拓拔菩萨的额头。

    拓拔菩萨不知为何始终无动于衷,保持原先姿势,纹丝不动。

    徐凤年一拳砸下,直接将拓拔菩萨砸得身形下陷,刹那间便消失在众人视野。

    徐凤年站在这座大坑的边缘地带,低头俯视,皱了皱眉头。

    拓拔菩萨站在坑底,缓缓睁开眼,望向那位方才一拳蕴含雷霆之力的徐凤年,扯了扯嘴角,充满讥讽不屑,同时又像在询问年轻藩王为何如此“彬彬有礼”,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使出杀伤力更大的两袖青蛇。

    这般不痛不痒的打击,是你徐凤年变得太弱了,还是我拓拔菩萨如今太强了?

    徐凤年眉头舒展,轻轻拧动手腕,然后猛然握紧双拳。

    这一次徐凤年的一闪而逝,大概是速度实在太快,原先站立位置,竟然炸出一团云雾。

    身穿紫金藩王蟒袍的徐凤年,前冲身形所过之处,拉伸出一条黑色长虹。

    战场之上没有人看清楚年轻藩王是如何出手,只能依稀看到浑身金光的拓拔菩萨被黑虹撞击之后,整个人便再度倒飞出去数十丈,黑虹如影随形,仿佛笼罩在一条条金黄蛟龙中的拓拔菩萨,身形一次次倒撞出去。

    这条直线上,来不及躲避的百余北莽骑军当场被人马皆分尸,若是被撞个正着,更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每次两位武评大宗师冲撞产生的剧烈声响,都姗姗来迟,显得极为滞后。

    拳拳到肉,没有任何华而不实的花哨招式,没有任何气势恢宏的惊世绝学。

    反倒是如同乡野村夫间的蛮横打架,你来我往,直来直去。

    只不过纯粹因为交手双方是徐凤年和拓拔菩萨的缘故,那就是以金刚境对金刚境!

    以徐凤年如今的气机和体魄,几近于心意所起飞剑所至的速度,但他每次前冲追杀拓拔菩萨,都会看似累赘多余实则玄妙至极地踏出一步,这并非道教缩地成寸的神通,而是取自当年太安城看门人柳蒿师的入城式,当初柳蒿师凭借此式,在十里外开始入城,起始于寻常稚童便可一步跨出的寸余距离,最后一步便是长达百丈远,关键在于此期间能够一次次不断累积蓄势,与后来白狐儿脸吓退拓拔菩萨的一停叠一停,有异曲同工之妙,白狐儿脸曾言十二停可杀天象境,十六停之下天人体魄也如白纸,十八停之后更是“身前已无陆地神仙”,比起登上武当山挑战佛门大金刚李当心的顾剑棠那十二刀,更早达到了“先手无敌”的境界。

    高手之争,争在毫厘。所以这看似拖累速度的一步,才是徐凤年真正占据先手的精髓。

    以至于同为四大武评大宗师,像是徐凤年从头到尾都在痛打拓拔菩萨,而后者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高高在上的神仙打架,蝼蚁一般的凡夫俗子,别奢望能够在一旁端板凳看戏,更别谈什么老神在在地拍手叫好,或是津津有味地指点江山。

    从齐玄祯当年在斩魔台证道飞升,到徐凤年大战龙虎山仙人于京城钦天监,无数鲜血淋漓的江湖草莽,都已证明过这一点。

    北莽骑军除了之前抽刀为拓拔菩萨壮声势之外,其实已经在一些万夫长千夫长的紧急调动下,有意向东西两侧快速撤离,顾不得什么既定阵型,以防被两大宗师放开手脚的搏杀殃及池鱼,只可惜明明遭受过天道镇压的年轻藩王,非但没有气势衰竭的迹象,出手依旧惊天地泣鬼神,而拓拔菩萨又莫名其妙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危险境地,使得附近千余骑军间接死于己方军神之手,不可谓不凄惨。

    一名马头向西正在疾驰而去的北莽骑卒,只觉得腾云驾雾一般拔地而起,旋转了一圈,原来是被拓拔菩萨的高大背影撞在了马臀附近,所幸拓拔菩萨只是撞碎了战马后半部分身躯,骑卒并未被当场撞死,但是很快就被尾随掠至的年轻藩王一手握住头颅,随手抛出,披挂甲胄的骑卒整个人都被丢向刚刚缓下身形的拓拔菩萨,后者向前伸出一只手臂,可怜骑卒撞在那股磅礴气机上,以卵击石一般砰然崩碎,徐凤年穿过那团鲜血雾气,一只手掌按在拓拔菩萨胸口上。

    昔年襄樊城外芦苇荡小路上,北凉世子殿下曾以练刀自悟出的一式,悍然击退实在远在自己之上的符将红甲。

    那一式,取名卸甲!

    这是两大宗师生死之战,徐凤年第一次使用“定式”。

    照理说倒退势头要比之前肯定要更为迅猛的拓拔菩萨,此时此刻,竟然极为反常地一步不退!

    那些粗如手臂的一股股金黄色气机,如一尾尾蛟龙肆意游走,如天王张目,宝相庄严。

    十八股气机萦绕四周,恰似十八条蛟龙盘曲缠绕。

    在硬扛年轻藩王的一式卸甲之后,金黄蛟龙游曳滚走更为快速,令人眼花缭乱,衬托得本就身材魁梧的拓拔菩萨愈发巍峨凛然。

    返朴归真,气息如常。

    这是天象境界武夫或是道教指玄真人才能具备的“气态”,世间习武之人莫不是梦寐以求,二品小宗师或是一品金刚境界,偶尔抛头露面行走江湖,往往最为轰动,就在于他们气血旺盛远胜寻常武人,就显得格外鹤立鸡群,其实很大程度仍是境界不够深远使然,才会让人望而生畏。

    桃花剑神邓太阿骑驴看遍山河,大官子曹长卿多次孤身北行赶赴太安城,便会只能是真人不露相。

    拓拔菩萨是继武帝城王仙芝之后,又一个特例,陆地神仙里的特例,这位北莽军神如今体内气机强盛到了不得不向外倾泻的地步。

    拓拔菩萨眼神中的讥讽意味浓重,似乎对于年轻藩王的雕虫小技颇为轻视。

    徐凤年变手掌为双指并拢作剑。

    指剑式。

    幽燕山庄外的那座大湖之上,曾有观音宗女子练气士以指玄境界两式对敌徐凤年,一式指山,一式指海。

    分别寓意指山山去填海,指海海去摧山。

    拓拔菩萨也感受到胸口处的气机异动,权衡利弊,眨眼间便侧过身,躲过年轻藩王的指尖所指。

    果不其然,在拓拔菩萨堪堪侧身躲过那一记指剑,便有剑气白虹吐露而出,那抹剑罡之威势,不亚于陆地剑仙在咫尺之间的倾力一剑。

    但是拓拔菩萨很快就流露出些许无奈神色,看似气势汹汹的那式开山剑罡,在激射出去短短数丈距离便气势骤减,与此同时,年轻藩王并拢双指重新变回手掌,手背贴靠拓拔菩萨心口。

    横臂一拍。

    叠雷!

    拓拔菩萨心口如遭雷击,但是他只不过轻轻吸气,十八条金黄游走蛟龙便骤然停止,然后妙不可言地卸去了叠雷威势。

    一触即发的叠雷,总计六次之多,绵延不绝,层层递进。

    拓拔菩萨吸气之后呼气,蛟龙恢复游曳姿态。

    人之呼吸,何其寻常,拓拔菩萨轻描淡写到了极致的一静一动之间,年轻藩王声势恐怖的叠雷在第二次叠加后,就已经被化解得烟消云散。

    徐凤年缩在大袖之中的左手,握紧拳头,松开五指,亦是一个平淡至极的动作。

    之后拓拔菩萨的脑袋,如同被撞钟一般,振荡出个剧烈幅度,然后整个人便横飞出去。

    顾剑棠之方寸雷,被誉为掌间雷池。

    拓拔菩萨身形踉跄横移,一脚重重踩踏在地面上,强行止住身形。

    北莽军神抬起手臂,用拇指轻轻擦去从鼻子渗出的血迹。

    金黄色的鲜血!

    曾经的天下佛门领袖,与徐凤年在北莽相逢的两禅寺龙树僧人,凭借无上修为铸出金刚不败体魄,体内鲜血升华为金液。

    八百年前那拨孜孜不倦出海访仙,为帝王追求长生丹药的大秦方士,在后世市井百姓心目中,其实种种神通,无疑以点石成金最为令人神往,虽说这是俗人短视,但事实上大秦之后的道教丹鼎符箓等诸多流派分支,对于点石成金,依旧十分推崇,尤其是丹鼎派,当然要更为寓意深远,丹鼎派以内外金丹为主,甚至连符箓派都不得不提倡“内炼金丹,外用符箓”,武当吕祖便是道教内丹学说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武当大黄庭与龙虎山玉皇楼两门练气之术,前者更被视为有“一朝开窍,立地飞升”之妙,故而道教的点石成金,与佛门禅宗距离立地成佛只差一步之隔的金身不败,两个金字,皆寓意深远。

    拓拔菩萨环顾四周,有些好奇那名年纪轻轻的生死大敌,为何没有选择继续压制自己。

    是已经察觉到想要一鼓作气彻底摧破自己的外泻气机,是痴人说梦?

    还是在暗中蓄势,真正压箱底的杀手锏,类似当初那位白狐儿脸逼退自己的十八停?

    无论年轻藩王怎么想,拓拔菩萨都无所谓。

    武道境界,武夫体魄,武学心境。

    三足鼎立。

    一般而言,是外在体魄与内在心境,最终共同撑起境界。

    拓拔菩萨对于自己的体魄,原本极为自负,与离阳轩辕大磐这些纯粹武人如出一辙,体魄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他在与邓太阿万里借剑一战后,心境趋于圆满攀至顶峰,只是之后与徐凤年转战西域千里,沦落到命悬一线的境地,龙眼儿平原一战,又被来历古怪的白狐儿脸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十八停”逼退,可谓雪上加霜,因此哪怕如今体魄远胜当初,境界之高,他更是自信已经胜出其余三名武评大宗师一筹,虽然是拔苗助长的境界,但谈不上什么隐患,那么唯一的遗憾,遗憾而非破绽,就只剩下心境了。

    心境之微妙,就在于每个层次都有每个层次的小圆满,二品小宗师亦是能够达到无垢无瑕的心境,比如徽山轩辕大磐和如今的离阳雪庐枪圣李厚重,被推崇高手当有高手风范的江湖,公认武力极大武德极小,但是在同等境界之中,这两人毋庸置疑都是最接近无敌的存在。三教中人,能够跻身一品境界,心性大多向善,却往往空有境界,战力却不如同境之中相对更为“修力不修心”的纯粹武人。而心境之难测,则在于始终有意义深远的高低之别,称雄江湖一甲子的王仙芝自称武评十人,他能够一人战九人,而且绝对依旧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王仙芝站在众人头顶的心境,简直都要让人觉得这个“苍天在上”的老匹夫,真该早早飞升,为何要在人间欺负世人。

    拓拔菩萨想知道,那个消失的年轻藩王,曾经是如何达到那种心境的,所以他一直没有还手,想任由徐凤年施展毕生绝学,以徐凤年作为一块世间最好的磨刀石,来砥砺自己的心境。

    拓拔菩萨第一次开口说话,声如雷鸣,“徐凤年!”

    北莽军神战意昂然,好似先前不过是让你徐凤年热身而已,是时候轮到我拓拔菩萨还以颜色了。

    徐凤年终于显露真身,只见一袭紫金蟒袍悬停在高空,低头回应道:“喊你大爷?”

    拓拔菩萨抬头望去,讥笑道:“堂堂北凉王,就只能逞口舌之快?!”

    徐凤年一笑置之,眯起眼,向南方的拒北城那边仰头望去。

    来了。

    黑云压城。

    若说世间借剑之强横无匹,李淳罡第一,徐凤年第二。

    那拨密密麻麻掠空而至的磅礴剑雨,正是武当山与张家至圣一战,散落在幽州河州各地的剑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