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雪中悍刀行-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元睿,六只蜻,铸鼎师,逐鹿山。

    好不容易才从那座雪峰山洞挣脱牢笼的老人心头巨震。

    徐凤年大概是说累了,又蹲下身轻轻喘气。只是除了姜泥之外,所有人很快都呆若木鸡,甚至连那个中原剑客也大惊失色,因为他横于膝上的佩剑不论他如何压制,都自行脱鞘掠出。

    那柄“飞剑”缓缓来到徐凤年肩头,微微颤鸣,如小鸟依人,如老马遇主。

    老人吓得肝胆欲裂,他远离江湖很多年,但是眼力劲还在,“吴家剑冢的驭剑术!”

    老人赶紧扯开嗓子喊道:“这位公子,咱俩好好说话,莫动手!你我能有今日修为皆不容易……”

    飞剑如奔雷,直刺而去。

    老人顾不得保持那盘腿坐刀的高手姿态,身形迅速拔高几尺,堪堪躲掉那柄钉入墙壁的飞剑。

    飞剑剑尖一旋而退,在墙壁上勾出些许黄土。

    拉开距离后,又一次刺杀而去。

    那位离开屋子后一直装大爷装宗师的老人手肘猛敲墙壁,就想要翻墙而逃,可是飞剑骤然加速,一个斜挑,出现在他头顶,老人只好气沉丹田使出千斤坠。

    那柄飞剑如同调戏一般,每次都有意无意只差一线让那老人能够恰好惊险躲过剑尖,免去一剑透体的凄惨下场,但又绝对无法离开那堵墙壁。

    在雪山中憋了几十年的老色胚想死的心都有了,不断嚷着一些在场雪莲城中人听不懂的怪话,“不是那驭气飞剑,是更上乘的飞剑术!”“你小子到底是吴家剑冢什么人,为何分明不是你亲自养出的他人剑,却能为你以神意牵引?!”“你难道是那当代吴家剑冠,那女子是你剑侍?”“老夫知错了,你小子……不,大爷你就行行好,剑下留人吧!”

    更让老人绝望的是那家伙还有闲心抬起手臂,拔走了那柄刀,轻轻握在手中。

    半炷香后,精疲力竭气机衰竭的老人在被刺穿二十余剑后,被一剑透过嘴巴挂在墙壁上,剑平锋入墙,所以才有如同挂尸的残忍效果。

    徐凤年握着那柄凉刀,瞥了眼尸体,好像是犹然不解气,飞剑掠出,以快于前行无数的速度一次次刺入墙壁,一连串的砰砰砰声响,尸体甚至没有下滑半寸,就那么给一点一点刺成了一团肉泥。

    徐凤年站起身,当他视线望向那个刘怀玺螟蛉义子的时候,后者如遭撞击,后背轰然撞在墙壁上,当场死绝,墙壁倒塌,两具尸体都消失在众人视野,眼不瞧见,心不惊悸。徐凤年在收刀后又握住飞回手中的刀鞘,将那柄凉刀放入刀鞘,然后系挂在自己腰间,不理睬巷中还有屋顶刘府在内那几拨都快吓尿了的夜行人,对少年少女做了个鬼脸,笑眯眯道:“怎么样,这下总该信了吧?像我这种真正的高手,不用站着,蹲着就很潇洒了。站着的话,那叫一个玉树临风,都不敢照镜子,怕吓到自己,天底下竟然还能有我这般英俊的绝世高手?”

    姜泥白眼道:“德性!”

    少年护在少女身前,少女躲在少年身后,她牙齿打颤轻声说道:“厉害是厉害的,不过脑袋肯定也被门板夹过。”

    倔强的少女扯了扯少年的袖子,“对不对,树枝?”

    少年小声嘀咕道:“对。”

    但是很快就装傻扮痴,亡羊补牢了两个字,“的吧?”

    徐凤年心意一动,那柄借用片刻的长剑飞回那个剑客鞘中,微笑道:“谢了。”

    那个本以为在西域小小雪莲城自己已算顶尖高手的中原汉子,站起身沉声道:“是晚辈感谢前辈的教剑之恩才对。”

    徐凤年一笑置之,然后整个人的气势浑然一变,再没有先前的颓败迹象,转头对姜泥说道:“事实上,我恢复得并不慢,甚至要比拓拔菩萨更快,早在两天前就可以自己行走了。现在他和李密弼入城了,你已经救了我一次,这一次我也有了胜算,不是必输无疑,你就别管我了。先带着这两个孩子离开雪莲城,安顿好他们,你就回西楚吧。”

    徐凤年停顿了一下,眨了眨眼睛,嬉皮笑脸道:“可能有一天,我也会去找你。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有多厉害了,知道我是不是新武帝了。”

    徐凤年独自走向巷弄,右手按在凉刀刀柄上,背对姜泥,“当年曹长卿带走你,是我拦不住。只要这一次不死,那就是谁都拦不住我了。”

    就在这个时候,少年少女看到那个家伙突然一个踉跄,差点就摔倒在地。

    原本还有些莫名感动的少女忍不住笑出声,“还是蹲着英俊些。”

    少年嗯嗯点头。

    那个已经把那位驻颜有术的剑道前辈视为神仙人物的中原汉子,也有点不忍去看。

    只是在满腔恻隐之心的同时,这名剑客悚然一惊。

    刚才好像听到了拓拔菩萨和曹长卿这两个名字?

    这位前辈不但跟曹长卿是就势,而且此时的对手是那天下第二的拓拔菩萨?甚至值得拓拔菩萨与人联手追杀到雪莲城?

    这位前辈难道是从未在江湖露面的陆地剑仙?

    只是下一刻,他就觉得不像了。

    远处。

    脸色僵硬的姜泥一个长掠来到徐凤年身后,一脚把这个家伙踹了个狗吃屎,愤怒道:“你还装高手装上瘾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两人之战,两国之战(八)

    姜泥在巷弄拐角处停下脚步。

    这一路逃亡,是停是走,如果停步又是怎么个打法,是蜻蜓点水还是不死不休,都是徐凤年说了算。今夜也不例外。

    缓步走出小巷的徐凤年望向街道,果然什么事情往运气最坏的地步去想,就会是那么回事,很省心省事。运气最好,是李密弼和拓跋菩萨晚上半天入城,运气一般的话,就是两人已经舍弃他这颗鱼饵已经返回。徐凤年叹了口气,然后眼神复杂地望向她。

    姜泥只是安静等待下文。

    徐凤年轻声道:“这次不按老规矩走,咱们要盯着李密弼那老狗杀才行了,先前那些场把拓跋菩萨当成目标的厮杀,其实不过是障眼法。如今恢复一定元气的拓跋菩萨铁了心想走,没有徐偃兵他们拦截,我们是留不住的。但是就像事先说好的,万一出现最糟糕的状况,你先撤,我殿后。”

    姜泥不置可否,犹豫了一下,问道:“你知道北莽为何会那么放心顾剑棠坐镇的东线吗?”

    徐凤年反问道:“不是因为确定离阳朝廷会按兵不动?”

    姜泥冷笑道:“这么简单?”

    徐凤年背靠墙壁,轻声道:“谍报上倒是有消息说太安城有一撮人按耐不住,大胆提出两辽边军不能干瞪眼,不妨跟北凉遥相呼应。当然,算不上援手,但可以像蓟州袁庭山那样捞取不少边功,只不过这种嗓音很快就给顾剑棠直接弹压下去了。其中以侍郎身份巡边的许拱从一开始的强烈主战,突然倒戈,只字不提主动出击一事,在太安城那边惹下很多非议,本来就不多的声望,彻底降入谷底,甚至有人扬言要让这位兵部侍郎大人做一辈子的边陲侍郎。拂水房只知道卢升象有一封八百里加急传入京城,直达御书房,至于奏章上说了什么,拂水房就没那份通天本事去弄清楚了。”

    姜泥欲言又止。

    徐凤年微笑道:“还是别说了,我就当有个意外摆在东线那边,反正两辽的死活,我想管也管不着,东线若是糜烂不堪,也是顾剑棠头疼。”

    姜泥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你觉得天底下谁最恨顾剑棠?”

    徐凤年愣了一下,“顾剑棠因为有灭国之功,才得以跻身春秋四大名将之一,南唐不去说,根本就没怎么打,倒是先前攻下东越,打了些可圈可点的精彩战事,真正跟顾剑棠有彻骨国仇家恨的人物,应该就只有东越遗民。”

    徐凤年自言自语道:“可那东越连皇室都早就给收拾得服服帖帖,有点名气的武将都死得差不多了,东越文臣则是最早归顺离阳赵室的那拨人,成为早年张顾两庐之争中张巨鹿的马前卒,尤其是御史台和兵部以外的五科给事中,几乎半数是东越文臣出身,最出名的那对父子御史,永徽后十年中,年年都要弹劾顾剑棠的兵部。但是这些人,真说起来,也就是给顾剑棠这位大柱国挠痒,说不定两辽的顾剑棠巴不得他们多骂几句,否则也坐不稳位置。大将在外,从来不怕内廷文臣计较那点鸡毛蒜皮,相反,怕只怕名声太好。”

    姜泥嗤笑一声。

    徐凤年一脸恍然地哦了一声。

    她疑惑道:“真猜出来了?”

    徐凤年点点头。

    姜泥撇了撇嘴,很是不屑。

    徐凤年道:“不就是王遂嘛。”

    她瞪大眼睛。

    徐凤年眨了眨眼睛,“还真是?”

    她使劲摇头。

    徐凤年满脸无奈。

    ————

    两骑奔赴雪莲城,入城后马蹄在青石板上敲出的细碎声响,在依然喧哗的不夜城中显得无足轻重,几个醉汉正蹲在酒肆外的街旁“不吐不快”,无意间抬头看到那朦胧灯火照映出两名骑士的面孔,也没怎么上心,压抑不住的喉咙一动,朝着那两骑方向就是一通天女散花,酣畅淋漓吐过之后,觉得舒坦许多,结果发现其中一名白发霜雪的骑士冷冷望过来,那醉汉咧嘴一笑,拿袖子胡乱擦了擦,不曾想天雷勾动地火一般,腹部又是翻江倒海,双手撑在地上就呕吐起来,然后他吐着吐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劲,晃了晃脑袋,使劲瞪大眼睛,才看到石板上一滩猩红,然后他的脑袋就重重磕在地面上,再没有睁眼的机会。醉死醉死,汉子就这么醉着死去。对于老人的泄愤,另一名神情萎靡的中年骑士没有说什么,设身处地,他恐怕也会有胡乱杀人的心思,先后两次大手笔的布局,上次是杀燕文鸾,这次杀徐凤年,北莽江湖的顶尖高手差不多折损了一半,关键是都没能建功,那张从南朝一路蔓延到北凉的蛛网也给牵扯得支离破碎,老人再怎么修生养性,也难免怒火中烧。白发老人大概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自嘲一笑,轻声道:“北院大王,容我最后赌一把,赌那姓徐的不甘心就这么打个平手,会亲身涉险,在这雪莲城等我们上钩,徐偃兵和澹台平静大概需要六个时辰后到达,在这期间,如果徐凤年不但主动露面,而且故意卖弄破绽跟咱们绕圈子,我可以答应你,不论机会看上去如何千载难逢,我都会收手,安心北返。在徐偃兵澹台平静入城前撤离雪莲城。”

    拓跋菩萨点点头,就他个人而言,这场两人转战千里的生死搏杀,在那一剑飞至之时就已经收官落幕,拓跋菩萨输得起也放得下,大不了将来换一盘棋局再战便是。拓跋菩萨经此一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心境还是修为,都大受裨益。当然,自己同时成为徐凤年砥砺武道锤炼气数的磨刀石,也在所难免,将来那场换命厮杀,只会更加凶险,拓跋菩萨对此心中有数。但是李密弼既然有救命之恩,拓跋菩萨也就顺着这位影子宰相的心意一路南下,他不会刻意为了那场争夺天下第一人的两人之战而养虎为患,如果能早早杀掉徐凤年,拓跋菩萨不会有任何心结,就像他先前对徐凤年所说,在他眼中,江湖从来不算什么。跃马中原,成为新北莽的开国功臣第一人,继而成为后世史书上当之无愧的“武功”第一人。八百年来,大秦失鼎,各国逐鹿,中原兵法大师和沙场名将不计其数层出不穷,佼佼者如大奉王朝的中兴三将,大奉王朝覆灭前差一点就成功力挽狂澜的双璧,大楚开国后在青云阁上挂图的十二位将军,春秋九国对峙争雄,诸子百家中纵横家和兵家趁势而起,两枝并茂,前期东越号称以一人之力独敌大楚的军神李公麟,数次率领骑军扬鞭大漠的无双儒将韩渔夫,接下来便是春秋四大名将,人屠徐骁,西楚兵甲叶白夔,东越驸马王遂,顾剑棠。如今又有曹长卿、董卓、卢升象等人开始拿十万数十万甲士做手中棋子,谈笑间引领江山格局,甚至连种檀、谢西陲、寇江淮这些年轻人也火速崛起。

    李密弼举头望去,那是一栋高楼翘檐处的月色灯火两相争辉,老人突然轻声笑道:“听闻北院大王向来不喜好附庸风雅那一套,唯独收藏了大奉朝开国功臣袁风神的一幅字帖。后世好事者喜好给先人排列座次,被大奉开国皇帝誉为‘边疆长城’的袁风神,因为英年早逝,相比同代武将,名声不显于青史,故而名次极为靠后,心眼比天高的黄三甲也曾有兵家两憾一说,把袁风神与及冠之年便临危受命手握一国命脉的驸马爷王遂,并列为时不待我的‘命奇’武人。”

    拓跋菩萨对李密弼此人并无好感也无恶感,无需畏惧,也无需讨好。在北莽,能够做到拓跋菩萨这种心态的人物,一只手,屈指可数。前任北院大王徐淮南,先后两任南院大王黄宋濮和董卓,就都做不到。为了北莽千秋大业鞠躬尽瘁半辈子的老人感慨道:“我从来就不喜欢什么江湖,大概跟年少时负笈游学的所见所闻有关系。春秋九国,对辖境内江湖人士都有招徕,大楚视为笼中雀,南唐看做堂前燕,后来离阳也颁发给那些江湖草莽一只绣鲤的袋子,意义浅显,你们不过是赵家的池间鲤而已。”

    老人松开马缰,搓了搓手,呵了口气,笑眯眯道:“这些年来,我就像一个渔翁,帮着陛下照看庭前那座小池塘。也难怪离阳人自负,总说北莽无江湖,因为他们有李淳罡,王仙芝,邓太阿,曹长卿,如今又有徐凤年领衔的一大拨后起之秀,我们确实北莽没有真正的江湖人,五大宗门里的四个,都是陛下的裙下臣,你这位北院大王是武将,洪敬岩是柔然共主,好不容易出了呼延大观和洛阳,也都跑到了离阳去。害得连你这位北莽军神都得在凉莽大战前专程跑去离阳江湖走一遭,去那徽山看一看。”

    拓跋菩萨有些讶异,印象中李密弼一直是个信奉百言百当不如一默的幕后人。自己凭借战功第一次走入那座宫城,看到两个两鬓灰白的长者竟然就那么坐在殿外台阶上啃着大枣,其中手握半国兵马的徐淮南并不陌生,拓跋菩萨年轻时能够在北庭军伍中扶摇而上,在那群头顶慕容耶律两大姓氏的勋戚权贵中脱颖而出,徐淮南不偏不倚的袖手旁观起了很大作用。那次觐见皇帝陛下,大半光阴都在殿外耐心等候,记忆最深刻的是那个跟徐淮南一起囫囵吞枣的老人,见到他后,老人那种斜眼一瞥的审视眼神,如同一尾盘踞在阴暗角落吐信的蛇,尤为冰冷。从头到尾,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徐淮南在和颜悦色与他寒暄客套,另外那个老人,难得从潮湿穴中滑出晒一晒太阳的老蛇,就那么面无表情一口一口啃着干枣,等到拓跋菩萨被召入大殿面圣,后背脊梁仍是阵阵发冷。

    李密弼大概不会知道自己曾经给未来的北莽军神带来那种震撼感触,转头笑道:“春秋尾声那场洪嘉北奔,我北莽坐收渔翁之利,但是不少遗民都自认为无根浮萍,一心想着重返故土,就算活着做不到,死了也要子孙把骨灰带往南方。我李密弼跟徐淮南一样,也是遗民,只不过他们有心叶落归根,我从来没有这个念头,医书上有一种植物,治疗毒虫蛇伤,叫蒲公英,种子离开枝叶后随风远飘,落地即生根,落在何地,何地便是家乡。”

    拓跋菩萨虽然以从不涉北莽两姓“家事”为女帝信赖器重,但是北庭南朝这些年的风吹草动,拓跋菩萨不是没有察觉。李密弼的言外之意,拓跋菩萨大致猜得出其中深意,事实上二十年来,北庭大族打压南朝那些个后进成为甲乙两等的膏腴华族,多半就是使用这类伎俩,捕风捉影泼脏水很是熟稔。只是从作为北莽谍子祖宗的李密弼嘴中说出,拓跋菩萨就不得不万分重视了。

    老人扯了扯马缰,坐骑减缓速度,忧心忡忡道:“这些年来,就做了两件事,明面上照看鱼塘,暗地里清扫庭院落叶,后者可以说是捕捉那些在他乡破茧的蝶,一只一只收入笼中,我一直乐在其中,但是可惜成效不大,到最后连陛下都觉得是我大惊小怪了,虽然还不至于猜忌成是那养寇自重,但这几年越来越兴趣缺缺,尤其是徐淮南的死,让陛下很是伤感,我知道,陛下对于此事是有愧疚和怨言的,愧疚是君臣二人没能善始善终,让徐淮南死于非命,怨言是朝我来的,因为正是我的提防和怀疑,才让那姓徐的年轻人有机可乘,拿走了徐淮南的头颅,让整座北庭蒙羞。但是我有一种直觉,哪怕我挖了二十年也没挖出一根笋鞭,可在王庭和南朝,肯定有那么几条居心叵测的漏网之鱼,隐藏极深,在苦苦等待某个时机。”

    拓跋菩萨皱眉道:“既然连先生都挖不出,就算真有几条漏网之鱼,已经相隔二十年,他们如何能够成事?”

    老人缓了缓语气,笑道:“我比不得那位太平令,也不同于你拓跋菩萨和董卓,对军政两事都是外行人,更谈不上什么高瞻远瞩,但是常年做着那些好似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脏活,养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好习惯,那就是务求先把近在咫尺的人和事都弄清楚,否则就会寝食难安。我一门心思盯着那些个起起伏伏的大族豪阀,不像你们当中很多人,还在跟北凉铁骑死磕,就已经把眼光放到了更南边的太安城,中原,和那条广陵江。我有句话一直想问,但又不能问,今日只有我跟北院大王两人,不知能否解惑?”

    拓跋菩萨沉声道:“先生请问。”

    李密弼语气格外生硬,“难道除了我李密弼,就没有人想过北凉会赢,北莽会输吗?”

第一百九十章 两人之战,两国之战(九)

    确定王遂是北莽东线的定海神针后,徐凤年虽然看上去云淡风轻,但心中却是波澜汹涌,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了,比起得知上阴学宫齐阳龙入京成为顾命大臣,毫不逊色。中原陆沉,无数英雄风流被大浪淘沙,要么为国尽忠,要么避世逃禅,要么背负两姓家奴的恶名进入离阳庙堂,还有很多人则就此隐姓埋名,在山林草莽中和市井陋巷间籍籍无名,天下第十一的王明寅,南唐第一名将顾大祖,远遁北莽的西蜀太子苏酥和陆秀夫,在北莽落草为寇的蓟州韩家唯一遗孤,都是如此,若非徐凤年走入江湖,搅起风波,他们可能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一座座小泥塘中就此沉寂,不会再次闯入世人的眼帘。王遂的复出,蛰伏二十年后的横空出世,无疑最为突出,尤其是此人选择了北莽,必然会对整个天下的格局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为这个风流倜傥的东越驸马爷,昔年的春秋四大名将之一,用兵最为出神入化,最擅长以少量兵力战胜强大敌人,是春秋兵家“楚越奇正”中的那个奇,真真正正与兵家叶白夔并肩而立,就事论事,当时尚未封王的徐骁,更多是凭借所向披靡的徐家铁骑著称于世,个人的调兵遣将,无法跟叶白夔王遂两人相提并论,对此徐骁在子女面前也从无遮掩,极少称赞同辈人物的人屠甚至从不掩饰自己对王遂的欣赏,就连李义山也说如果把处处以王道之师自居的叶白夔,换成精于偷袭奔袭、喜欢大幅度转移兵力、善于骑步结合灵活运用、从不去打背水一战的王遂,徐家兵马都没办法完成西垒壁之战的合围之势。

    王遂竟然身在北莽,自然是大不幸。但不幸中的万幸,则是王遂没有出现在凉莽正面战场上,而是在东线牵制顾剑棠的三十万两辽边军。

    按照离阳宗藩法例,有藩王不许私见藩王的规矩,但是在更早之前,当时东越国祚犹存,就已经有一桩王不见王的趣事,一位是东海之滨某座城的女婿,姓王,一位是东越皇帝的女婿,恰好也姓王。王仙芝和王遂,一位从不过问庙堂荣衰的江湖宗师,一位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实权驸马爷,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人不知为何闹得很僵。

    看到徐凤年陷入沉默和越来越凝重的脸色,姜泥平淡道:“当年北莽那趟游历,我和曹叔叔拜访过王遂,曹叔叔劝过王遂,希望他能够为大楚效力,但是被拒绝了,王遂说东越输给离阳,是大势所趋,非战之罪,至于东越覆灭,他没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但是输给顾剑棠,是他王遂继年轻时输给王仙芝后的第二件奇耻大辱,他要在兵力相当大势相当的情况下,跟顾剑棠再打一次。”

    徐凤年自言自语道:“都是花甲之年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孩子气。军国大事,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今天你打了我一拳,明天我就要多踢你一脚。”姜泥神情古怪,“王遂提到过你,他听说你练刀以后,跟曹叔叔打了一个赌,王遂赌你将来肯定可以成为武道大宗师。”

    徐凤年笑道:“这有什么好赌的,不是明摆着板上钉钉的事情吗?你那位棋待诏叔叔这也愿意跟着押注,不是当散财童子冤大头吗?赌注是什么?”

    姜泥没好气道:“曹叔叔没有说你无法成为宗师,只是把你的成就放到了跟他自己一般的高度,但是王遂却说你能够跟王仙芝干一架。”

    徐凤年摸着小半旬没刮的扎手胡渣,“王遂眼光独到啊,有机会一定要请这个老家伙喝酒,就冲他这份眼力,我可以先干为敬三大杯。”

    姜泥破天荒笑眯眯道:“你知道为什么王遂这么看好当时不过一线金刚境界的你吗?”

    徐凤年哪里猜得出王遂这么个成精的千年老王八是怎么想,随口说道:“相貌?”

    姜泥好似遭受重创,憋气得无言以对。

    徐凤年震惊道:“王遂真是以貌取人?”

    姜泥心情大坏,不愿意再说话。

    徐凤年开始自顾自推敲琢磨起来,“王遂出身高门士族,年少时放浪形骸,为气任侠,及冠后才浪子回头,习武仅五年,刀剑枪弓十八般武艺样样炉火纯青,尤其是剑术不俗,连剑池宋念卿和柴青山也颇多赞誉。王遂年轻时又是东越公认的美男子,朝中那些个身世出众的妇人女子,都喜欢昵称为檀郎。这么说来,跟我是同道中人啊,难怪难怪……”

    姜泥忍不住就要踹上一脚,徐凤年早有预料,转头就是一个瞪眼。大概是早年被欺负惯了,哪怕如今是如陆地神仙御风千里的女子剑仙了,也当场就下意识缩回脚。徐凤年犹自气呼呼道:“说,你这毛病跟谁学的?是曹长卿,还是老太师孙希济?”

    姜泥冷着脸小声嘀咕道:“要你管?!”

    徐凤年揉了揉屁股,不久前小巷中那一脚,让他好不容易经营出的高手风范毁于一旦,突然满脸愤愤,阴阳怪气地哼哼道:“听说你们西楚庙堂上有个年纪轻轻的小白脸,姓宋,名头很大,大到连太安城都‘闻其面至白,美姿仪,萧萧肃肃如松下清风,高而徐引’,很多人吃饱了撑着说这家伙经常游历山川,被那村夫樵夫误认为仙人下凡。连齐阳龙也在赵篆面前为其扬名延誉,说那姓宋的文采斐然,天下年轻士子一辈,作诗词文章,如同龙宫探骊龙,唯独此人获珠,其余不过是麟爪。所以现在离阳有龙章凤姿一说,就是说这家伙的文采,以及……”

    姜泥假装一脸茫然,打断了徐凤年的絮絮叨叨,“龙章我是听说过的,宋茂林嘛,大楚史上最年轻的翰林院学士,如果不是曹叔叔珠玉在先,他也会是最年轻的棋待诏,但是至于什么‘龙章凤姿’啊什么‘北徐南宋’啊,什么宋茂林的文章某某某的姿容交相辉映啊,我是都不知道的。”

    徐凤年气笑道:“那小白脸也好意思跟我并列?我一只手就能撂倒一千个宋茂林。不就是写了篇马马虎虎的檄文嘛,我看也就那么回事,谪仙人个屁!”

    姜泥依旧那副眼神无辜的模样,“这样啊,如果我没有记错,孙老太师夸过他一篇檄文可当十万兵呢。”

    然后她开始低头扳手指,“离阳中书令齐阳龙说他文采好,有谪仙人之风,门下省坦坦翁说此人的科举制艺水平不输孙寅,国子监左祭酒姚白峰说他‘知书且达理’,加上我们大楚的孙老太师说他檄文写得有气势,曹叔叔说他棋艺只逊色范长后一线,天底下最有学问的十个人,这就有五个人说他的好话了,我再数数看,好像还有……”

    徐凤年白眼道:“打住打住,那小白脸也就是在士林文坛有丁点儿的名气,你再看看你所谓的某某某?”

    姜泥故意左看右看,就是不看徐凤年,“谁啊,哪里哪里?我怎么看不到?”

    徐凤年伸手轻轻按住姜泥的额头,不让她摇晃脑袋。

    姜泥拍掉他的爪子,鄙夷道:“你无聊不无聊,去关心一个远在天边的广陵道读书人?北莽百万大军都一股脑压在北凉边境上了,你顾得过来?”

    徐凤年看着姜泥的眼睛,轻声问道:“据说你们西楚庙堂上有大半文臣都建言姓宋的与你……”

    姜泥再一次打断徐凤年的言语,她脸色如常,平淡的语气,好像在说一件置身事外的小事,“之前还有人提议寇江淮,接着是谢西陲,然后才是他宋茂林。”

    徐凤年脸色阴沉,沉声问道:“他曹长卿在做什么?如果说是他太忙,顾不上你这位大楚公主,也没见他一路打到太安城脚下。如果说他很闲,那么连庙堂上几张破嘴都管不住?就这样,还想复国?”

    姜泥摇头道:“曹叔叔已经很好了。”

    徐凤年欲言又止。

    姜泥轻轻吐出一口气,望向灯火渐暗的街道远方,“怎么说?是主动迎战,还是慢慢耗着,等他们找上门来?”

    徐凤年瞬间恢复吊儿郎当的模样,“先前好不容易积攒出那么一口气势,结果给你一脚踹没了。那就等着吧,雪莲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概还有个把时辰。”

    姜泥疑惑道:“不走?反正我们都逃了一路,不在乎这次吧?”

    徐凤年没有说话,返身走回巷中,姜泥默然尾随其后。马家堡的千金小姐马上弓,和贫寒少年洪树枝都还在,那名中原剑客也赖着没离开,显然是对那棵雪莲没死心。看到剑仙“前辈”和容颜绝美的背匣女子返回后,神情复杂,中年汉子心知肚明,两位神仙中人也是奔着雪莲而来,抢是绝对抢不过的,求也多半求不来,但他一想到那个每月必须靠着辽东老参吊命的她,汉子一咬牙,对徐凤年抱拳道:“前辈,那棵雪莲能否割爱给在下?晚辈邵牧,愿意拿性命来换!”

    徐凤年愣了一下,摇头道:“这株雪莲我必须要,没什么好商量的。”

    邵牧神色悲苦,闭眼后猛然睁眼,毅然决然道:“那在下只好跟前辈请教一二了!”

    徐凤年摆摆手笑道:“你不妨等上一晚,如果到天亮时分我还留在城中,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