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牛驸马爷-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王说完一使眼色,一屋子的王爷们都跪了下来,有些比仁宗小,有些却比仁宗大,甚至有两个比仁宗的辈分还长一些。

若是放在从前,仁宗必然不知道怎么应对,但是现在他和陈元呆的时间长了,陈元那些无赖手段他多少学会了一些,只见仁宗身子一晃:“皇兄你这是做什么?朕给你跪下了还不行么?”

说着那膝盖一弯就要跪下。

这一下把那楚王吓了一个半死,他想用这个办法先将仁宗一军,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仁宗居然这般来应对。楚王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让仁宗给他跪下。虽然年纪大了,可是楚王的身体却着实还算不错,不等仁宗的身体下落,猛的一个起身托住仁宗:“万岁,万岁,您折杀臣兄了。”

仁宗的眼睛四下转了一圈,那些王爷们一看楚王已经起来了,再看看仁宗的眼神,就盯着那些皇兄和皇叔看,这些人哪里还不明白仁宗的意思?当下一个个站了起来。

剩下一些比仁宗年纪小的,也是感觉无趣的很,可是仁宗也没看他们,这个时候起来好像有些掉面子了。

楚王第一招受挫之后,连环拳打不出来了,仁宗开始反击:“这里都是自家兄弟,朕连侍卫都派到门外去了,有什么话咱们不能好好说?”

楚王点头:“嗯,万岁既然这样说了,就请恕臣等不敬之罪。”

仁宗一笑:“今天没有什么敬不敬的,皇兄,还像小时候一样行不行,有什么话,咱们敞开了来说。”

第二卷 第707章 血溅当场

第707章血溅当场

旁边的遂王马上开口了:“万岁,既然你这么说,臣就不客气了,您当皇上这么多年,我们这些兄弟从来没给您添什么事情,但是这一次,您给陈世美的儿子起名赵实,说实话,我们老赵家的家谱不知道该怎么写。”

搬出家谱,就等于搬出了祖宗,这些王爷们除了还可以拿祖宗来说一下话,手段真的不多了。

仁宗的眉头一皱:“不知道怎么写,那就不要写了,这是朕的事情,你们可以当做和你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濮王又开口了:“如何能说没有关系?太祖太宗打下的江山……”

话还没有说完,仁宗一茶杯扔了过来:“你闭嘴”

这一下含愤出手,濮王的反应稍微慢了一点,被砸中了额头,那鲜血顿时流了出来,旁边几个相好的王爷马上上前去帮他清理伤口,其他的人也都愣住了。大家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实在想不明白,濮王和仁宗的关系不错啊,不然仁宗也不会挑了濮王的儿子,怎么双方闹到现在这个地步了?

濮王也是光棍,伸手把上来帮自己的人推开,挺起胸膛看着仁宗:“万岁,臣有哪里做的不到,不要说万岁用茶杯砸我,就是拿刀砍了我的头,也不敢有丝毫怨言。还请万岁明示,为什么要让臣闭嘴?”

他的表情非常愤怒,但是仁宗的脸色一样难看,这就是杠上了。仁宗一脸怒气濮王一脸鲜血,两个人眼睛都瞪着对方。

“好,你让我说你的哪里不周到,今天我就说出来,反正这屋子里的都是家人,也不怕说家丑。我问你,你把赵曙让给我做儿子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濮王一听仁宗说这个话,顿时有些气结,诺诺的也不开口。仁宗却并不罢休,抬头看着楚王:“王兄,你当时是见证人,你说一下,他是怎么说的”

楚王看了濮王一眼,最终轻声说道:“濮王弟说,以后赵曙就是万岁的儿子,他生老病死都和赵曙无关。”

仁宗呵呵一笑:“诸位听见了没有?濮王,去年你家王妃过寿辰的时候,赵曙是回家是么?”

一众王爷听到这里是脸色大变,仁宗接着说道:“如果朕没有弄错的话,当时赵曙是对王妃行的三跪九叩的大礼你当着这一屋子的人说,是也不是”

濮王脸色苍白,一屋子的王爷都怒视于他,楚王更是浑身发抖。不要说朝堂,就算是在民间,认子之后这个儿子和他的亲身父母之间也必须断绝了关系的,最少要在名义上断绝关系。濮王如果死了赵曙要去,那行的是侄子的礼节了。像赵曙母子这般过个寿辰都三跪九叩,这也难怪仁宗要换一个继承人。

那些王爷一个个也是这般想的,但是他们不说,因为不管再怎么样,赵曙是老赵家的人,他们必须力挺。

仁宗心里没有打算换继承人,他也是姓赵的,在他看来,赵曙这样做最少说明这是个不忘本的孝子,所以他能原谅赵曙。可是他不能原谅濮王,更不会把自己身后之事交给赵曙去办了,这才是他要认了赵实的主要原因。

濮王却不知道仁宗的意思,想想因为自己的过失让仁宗寒心,以至于赵曙可能会失去太子之位,大宋的江山可能落入外姓人的手中,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罪人。

当时赵曙给母亲磕头的时候只有他们三个人在场,仁宗是怎么知道的?这已经不重要了,赵曙是个好孩子,至少在濮王看来是个好孩子。现在这个孩子的前途受到影响了,濮王愿意用自己一切去帮赵曙的忙。

这是天性,就如同仁宗护着赵懿一样,一个做父亲的天性,不是说双方名义上断绝父子关系就能改变的。

他忽然跪了下来,给仁宗磕头:“万岁,臣知错了,一切都是臣的错,还请万岁不要责怪赵曙,从今天起,他只有你一个父亲了”

说完之间他猛的起身,一头往一旁的柱子上面撞去。

仁宗大惊:“拦住他”

旁边有个年轻一点的王爷还算是手快,一把将濮王懒腰抱住,即便如此,濮王的脑袋还是一下顶再柱子上面,只听到一声响:“咚”显然撞击的力度不轻。

那本就满面鲜血的头更是红了,所有的王爷都惊慌不已,他们本来是想来和仁宗辩论辩论的,万万没有想到事情闹成这个局面,自己兄弟居然有血溅当场的勇气,场面一时慌乱之极。

仁宗也愣住了,片刻之后楚王才反应过来:“御医快去喊御医”

门外的那些侍卫进来了,这些侍卫见惯了流血的场面,相比于王爷们来说沉着许多,领头的那个先来查看了一下伤势,还好吧,只是流血过多而已。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御医,是郎中,是马上就能止血的郎中,哪怕医术不太高明也没有问题。

谁也没有想到这濮王居然闹了这么一出来,这下好了,大家都没有心情在谈什么了。那楚王想了一下说道:“万岁,濮王性烈,惊扰万岁之处还请万岁海涵则是。”

仁宗机械性的点点头,他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人,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处罚濮王的。仁宗知道,事情必须要说清楚了,不然可能会有更大的意外发生。

若真的是为了斗那一口气斗出人命来,大家的心里都不好受。这些都是自己的亲人,假如他们和自己冷眼相对了,那么江山打的再大,又有什么意思呢?

可是现在让他开口又着实有些为难,正在气氛很是尴尬之际,一个宫人忽然走了进来:“万岁,远征细兰的部队回来了,那些强占细兰国的海盗已经被抓了回来,正在码头停着,等待万岁发落。”

这是小事一桩,可对于现在的仁宗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摆脱眼前这个尴尬场面的机会。

他马上对楚王说道:“楚王兄,你带着濮王先回去,将他照料妥当了,至于我们谈的事情,等朕空闲出来,会找你们再来商议的。”

楚王抱拳:“是。”

“劫掠者”号那庞大的舰身就停在汴京城外不远的码头上面。朱玉虎在船上等着仁宗的接见,这是水师的官兵第一次见到仁宗,朱玉虎的心中有些紧张。

这一仗他们基本没有动手,当宋朝水师的战舰和呼延庆的战舰,还有那些藩属国的船只出现在凯尔特的视野之中的时候,凯尔特整个人都震惊了。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庞大的舰队,也没有见过像“劫掠者”那样的战船。他知道,和这样敌人对抗是很不明智的选择。于是,按照他们欧洲骑士的作战原则,当没有弱小可以欺凌的时候,凯尔特选择了体面的投降。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这些人就能受到体面的对待。那细兰的王子是国仇家恨啊当这些冒险家们被捆绑起来的时候,他带着那些被欺负了这么长时间的细兰人上前一顿猛打。如果不是呼延庆机灵,记得要把那些领头带回来交差,凯尔特当时肯定就被打死了。

先后到达细兰的海盗两百多人,被当地的居民愤怒之下打死一半。从那些细兰居民的木棍底下捡回一条命之后,凯尔特等人坐着海船就到了汴京,即便是在船上面,他们也被眼前的繁华给震惊了。现在正是要过年的时候,汴京比寻常要热闹许多。

凯尔特的死死的盯着下面来回走动的人群,他的喉结不断的涌动,这个地方到底是哪里?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繁华的城市?凯尔特相信,只有上帝才配做这里的主人。

汴京的繁华深深的吸引了他,甚至让他忘记了自己未卜的命运。正在想着的这个城市是不是属于上帝的时候,忽然有人踢了他一脚。凯尔特抬起头来,看见是那个拿双锤的敌人的舰长。他不知道这人踢他做什么,却下意识的站了起来:“您好阁下,有什么可以效劳的地方么?”

他说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呼延龙根本不懂。

呼家现在已经被陈元漂白。他们本来是对马国的海军,当对马国成为宋朝的州府的时候,呼家的人自然成了宋朝的将军,这一点谁也无法说什么。

仁宗也知道了呼延庆等人的身份,说真的,他本来有些在意,可是后来包拯向他担保,说呼延庆等人绝对不会做出什么事情,仁宗才把这头心思放下。

不过陈元和仁宗说过为呼延丕显平反的事情,他有些不太愿意。毕竟呼家是他抄的,没有人愿意打自己的嘴巴。仁宗也没有一口回绝,事情还是有余地的。

呼家的人对这样一个结局很满意了,陈元对他们保证过,一定会为他们平反的,就算仁宗不愿意,也可以留给下一个皇上去做。

呼延龙嘴里一遍喊着什么,一边用双锤不断的笔画着,他的意思是让这些家伙站好了,因为仁宗马上就要来了。

就像凯尔特对那些细兰的居民的时候的态度一样,听不懂不要紧,能看清楚对方手中挥舞的兵器就可以了,在呼延龙那双锤的比划下,凯尔特的领悟性显得非常的高。呼延龙只比划了一遍,他便回头喊道:“伙计们,快站起来他们要我们去见他们的头头了,决定咱们命运的时候到了”

一群人马上按照个头从高到矮排列了起来,呼延龙看的十分赞赏,点点头走了,留下一队士兵看管着这些人。

吉瑞说道:“头,你说他们会杀了我们么?还是要把我们卖去做奴隶?”

凯尔特小声说道:“我哪里知道?这个国家这样的富庶,希望他们的国王能仁慈一些,假如是威廉那样的人的话,我想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第二卷 第708章 谁是野蛮人

第708章谁是野蛮人

吉瑞在旁边耸了一下肩膀:“我希望他们能像对待一个骑士那样,给我们相对公平一点的机会。”

这个时候的欧洲正是骑士作风盛行的时候,两帮骑士打架,打完了,失败者的往往能得到对手的尊重,因为另一边也是骑士,他们不想破坏对他们身份有利的规则。

胜利者在对手认输之后往往不会赶尽杀绝,而失败者也坦然承认自己的失败,给胜利者他们想要的战利品,哪怕是自己的老婆也没有二话。当然,如果双方仇恨很深的话,骑士可以杀了对手,条件是对方的手里也有武器,或者是没人看见。

凯尔特对此并不抱有多少希望:“算了,你看看他们打我们的时候,出动的四千多人的军队,上千艘的战船,我敢肯定,这些黄皮肤的家伙是不会给我骑士一样的待遇的。”

他们可以放心的说,因为旁边的宋军根本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就在他们为自己的命运担忧的时候,忽然间听到了宋军齐声欢呼了一下,然后所有人在顷刻间全部单膝跪倒在地上。

还没等凯尔特反应过来,旁边一个宋军一脚踢在他的腿弯上:“跪下”

凯尔特老老实实的跪了下来,偷偷抬眼往前面看,却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宋军一声又一声的高呼,仿佛是欢迎什么人,或者是庆祝什么事情。

凯尔特心中有些不明白,难道几千人打赢自己这几百人真的这么值得庆祝么?

单从人数上来说,这一场战斗并不值得骄傲。可是他的意义却是非凡的。这是大宋第一次正是的跨洋远征,这是大宋第一次帮助自己的同盟国处理事务。同样,这也是大宋第一次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的同盟国:“有人欺负你就报我的名字,即使远在天边,这也是你们最有效的护身符。”

仁宗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他还被刚才的事情给纠缠着。在仁宗的观念里面家事和国事一样重要的。他希望大宋安宁,同时也希望自己一家兄弟和睦。

在他看来,这几个闯入细兰国的强盗远远不及刚刚把头撞破的濮王重要,即便他对濮王很有意见。

跟在仁宗身后的,是已经来到宋朝的那些所谓的番邦使者。其中的几个人影让凯尔特整个人顿时兴奋了起来,他看见有几个和他一样来自欧洲的人

好了,有自己人就好办了,最少可以和对方进行一定的交流。

“嗨伙计们看见了没有,那几个好像是意大利人”

“我敢肯定他们是意大利人,不过头,你能确认他们不是新教徒么?”

“是新教徒又怎么样?这些黄皮肤的家伙比他们还要叛逆”

凯尔特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他看见那些人中间带头的一个也在看着他,当即忽然用那蹩脚的意大利语喊道:“看在上帝的份上,请帮帮我们吧”

他的声音很大,仁宗听了当即皱起眉头,呼延龙一看仁宗神色不快,并不知道仁宗是因为这个家伙的喊声打算了他正在思考如何体面的解决自己的家事的思路,而认为是这家伙触怒了仁宗的威严,当下忙的向后面一蹿,一脚把凯尔特给踢翻在地上:“闭嘴”

现在这是凯尔特唯一的希望了,他怎么会闭嘴呢?不顾呼延龙一脚一脚的踹过来,他不停的高声呼喊着,旁边其他的人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间都冲跟在仁宗身后的那个和他们来自一个地方的人叫喊了起来。

仁宗看出了什么,回头望了一眼身后一众使者中间的几个白人:“那个,那个柴丽德,你们认识?”

不是柴丽德,这个使者叫查尔德,他也不认识这些人,而且他并不是什么意大利的使者。他也是海盗。他在意大利实在混不下去了,就跑到埃及,仗着自己的白皮肤骗了几艘船,然后沿着海岸线一路向东冒险航行,希望能给自己的人生拼来一个转机。

刚刚出海他就遭遇到了风浪,四艘从埃及人手里骗来的船全部沉入了海底,就在他以为自己也将成为鲨鱼的食物的时候,张匡正的船队来了。

查尔德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转机,他用张匡正送给他的钱又买了几艘船,然后根据张匡正的指点一路东来,在大海上飘了无数个日夜,这才来到大宋。

查尔德带来了张匡正给他的书信,顺利的通过了泉州市舶司的检查,同时,他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身份,本来想说是意大利的特使的,后来怕宋朝人不知道意大利,于是,他就说自己是罗马教皇的特使。

还别说,这身份真的挺管用,他给仁宗敬献了一套平日就是他们喝酒用的那种杯子,仁宗不光管吃管喝的让他们住下,甚至还赏赐每人黄金百两。

那一百两黄金黄灿灿的,他们这几个海盗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查尔德现在有了很多选择,他们可以带着这些黄金跟着宋朝的商队回埃及,再回家乡过那种贵族式的生活。当然,他们更想留在大宋,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里的机会更多一些。

所以查尔德这几天在汴京努力学习,已经能听的懂一些简单的问话了。现在仁宗转头问话了,他马上用那蹩脚的汉语回答:“万岁,下臣不认识他们。不过从他们的脸看,因该是我们哪里的人。”

仁宗听了之后哼了一声:“好,你去告诉他们,朕抓他们,是因为细兰国的事情,细兰是大宋的藩属国,他们必须付出代价。”

查尔德听了之后点头,越众而出,来到他的这些同胞面前:“嗨,这是怎么伙计们?”

一听他说伙计们,那些海盗马上都知道了,这是同行同行更好说话了

凯尔特坐了起来,吐出被呼延龙踢出了一口鲜血:“上帝知道怎么一回事我们占了一个岛屿,那个岛屿上面到处都是金子,正准备往家里运呢,就被这帮黄皮肤的野蛮人给抓住了”

查尔德呵呵一笑道:“他们可不是野蛮人,这里的人比我们的贵族更懂得礼节。伙计们,我奉劝你们一句,要想活着的话就把你们头低下来,那样我还能替你们求情,他们不喜欢杀人,真的。”

凯尔特点点头:“好吧,就全靠你了,对了,刚才和你说话的人是他们的国王么?”

“是的,不过他们不叫国王,叫皇上。他们的皇上很喜欢面子上的东西,这一次你们打的那个国家是他们的附属国,所以他很生气,一会你们给他磕头,知道了么?”

凯尔特耸耸肩,表示没有问题。

查尔德这才转身回去,又操起那蹩脚的汉语:“万岁,他们说先前并不知道那是到宋的藩属国,现在他们悔悟了,请万岁给他们一个机会。”

仁宗早已经想好了处置这些人的办法,就像查尔德说的一样,大宋不喜欢杀人,再说宋人的心中对这些海盗也没有深仇大恨。

不过关起来是在所难免的了,细兰是大宋的藩属国,仁宗要考虑到细兰国的情绪。先关起来吧,日后要是看着顺眼就放了,看着不顺眼,管他们一辈子吃喝。当然,他们要干活。

仁宗来这一趟只是为了躲避那些王爷们,他没有多少兴趣去和这些根本听不懂自己说话的人交流,就像现在美国总统不怎么喜欢和非洲人交流一样。

当下点头对查尔德说道:“你告诉他们,欠债还钱,杀人偿命,细兰国王的死他们必须付出代价,现在我会把他们关入开封府大牢,等到细兰的证据搜集齐了,在给他们过堂。”

说完仁宗转身离开,走到呼延庆身边的时候忽然停了一下,看看呼延庆:“呼延庆?”

呼延庆忙的低头参拜:“见过万岁。”

仁宗看着呼延庆的背影,他想说什么,可是嘴巴动了两下最终什么也没有说,轻声一叹,继续走自己的路。

呼家这几年的事情他多少听说一些,上一次呼延庆等人当着仁宗的面行刺庞吉,当真让仁宗十分恼火,不过呼延庆在乱军之中大战庞喜,那武艺也给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仁宗不懂得武功,反正他看出来打的很激烈,很好看。庞吉府上那些多护卫,最后居然被他们杀出去了,也算他们有本事。

刚才第一次见到呼延庆的时候,仁宗从他身上看到了呼延丕显当年的英姿。

所有人都说那次抄了呼延丕显的家,是庞吉父女做的事情,可是仁宗的心里明白,当时自己确实想杀一两个人。

那时候自己刚刚掌权,一些老臣对仁宗很不服气,总是搬出所谓的祖宗家法出来。仁宗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他需要用这种方法让所有的老臣们都知道,自己能动他们。

这是一个皇上的谋略,呼延丕显,只不过是撞上来了而已。

该不该给他们平反?仁宗自己也不知道,等陈世美回来再说吧,人是他找回来了,这个麻烦他应该能够解决。前几天送来战报,说抓住了那个东瀛天皇,陈世美还不打算回来,他需要一点时间来稳定东瀛,仁宗没有答应他,已经派人去催他立刻回程。

因为仁宗感觉自己现在很需要一个像陈世美那样能帮自己处理问题的人。

第二卷 第709章 旧事重提

第709章旧事重提

陈元现在事情做的非常顺利,包括北海道那里都没有任何的麻烦。

有的时候镇压对方的抵抗,一手拿刀,一手拿面包是非常有效的。前提条件是对方害怕你的刀,又需要你的面包。

东瀛的四个岛屿已经变成了大宋的瀛洲府,那些陈元指定的手工作坊也开始往这里搬迁,一些技术人员已经先一步的到来,并且开始雇佣那些东瀛人为他们打下手。

对于这些来东瀛的宋人,还有这些作坊,陈元都给了很大的照顾。技术人员除了可以领取他们的掌柜发的薪水之外,还安排一套住房。东瀛现在就是房子多,短短几年的时候人口减少了七成,空房子到处都是。那些人还能每月从衙门领取少量的补贴,作为朝廷对他们的奖励。

那些作坊在第一年不用缴纳任何费用,第二年和第三年根据作坊的经营情况而定。同时宣布这里讲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至于是什么政策,等到一年之后看情况,由朝廷正式决定。

吴昊也确实很有才能,在这之前他就准备好了一批落地的秀才,陈元刚刚把本州岛交给吴昊,吴昊马上让这批秀才在东瀛各地兴建学堂,教授这些东瀛人说汉语。

他还在原先东瀛皇宫改建成的府台外面贴出了公示牌,三个月之后,这里所有的人在官方场合必须说汉语,东瀛话只能作为一种地方的方言存在,在来往的文书之后,不得出现任何东瀛的字体。

同时,吴昊对于原来东瀛的书籍进行了清理,又用的科技方面的书籍运往大宋,至于那些记载东瀛历史的书,全部烧毁。

为了提高东瀛人的文化水平,柳永将在东瀛开设一个分社,以后那些东瀛学者写出来的东西将通过分社的审批之后,用宋朝的印刷技术批量生产。除了分社之外,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已以任何形式出版书籍,哪怕是手抄的也不行,违令者,斩。

陈元一开始实行的那套村保制度已经取消,现在这里实行的是大宋的律法,这正是陈元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东瀛实行大宋的律法之后,很多东瀛人掀起了一股迁居大宋的热潮,在以前这是不被允许的,但是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从这里去大宋就好比从一个屋子到另一间屋子,没有理由阻止他们。

有些东瀛人是去宋朝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以便让他们摆脱这个不安全的小岛。有些人则是想去大宋,乘着过年看个热闹,更多的人是去定居的。

让他们去大宋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存在,对于快速的稳定东瀛非常有帮助,但是作为一个生意人,劳动力都外流了,陈元怎么办?所以这个现象必须要马上阻止。

陈元还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的时候,仁宗和陈世忠给陈元的信就到了。陈元把那两封信都看了一遍,从仁宗语气上面,他已经感觉到了仁宗的气愤,看来这一次自己那个还没有见过面的儿子真的把事情给闹大了。

他的脸上笑了一下,能整出事情是好事一个人不会整事,他就注定不会办事。国家也是如此,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麻烦,假如没有麻烦,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吴兄,我先回去了吧,这一次我儿子把事情闹大了,我要回去给他收场。”

陈元把那仁宗的信件和陈世忠的书信一起递给了吴天琪,吴天琪很是感动,这在他看来是陈元对他的信任。接过来看了一遍之后,他的眼神忽然放出一道光芒来,和所有人一样,他的第一反应也是陈世美要做什么。

抬头看看陈元的眼神,陈元好像已经知道了他是怎么想的,很是无奈的一摇头:“不是你想的那样。”

吴天琪有些尴尬,呵呵笑道:“驸马爷,您的意思是?”

陈元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的意思很简单,其实皇上的意思也很简单,是那些大臣们想复杂了。司马光这个混蛋,居然跑去找那些王爷,一下把事情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次回去我要好好教训他一下。”

司马光的名声吴天琪是知道的,那是大宋的后起之秀。

“呵呵,哪里用驸马爷出,您让他来东瀛,我替你好好收拾他。”

吴天琪整人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的,司马光虽然自负才情过人,但是和吴天琪比起来,他还不够厚黑,可能被吴天琪卖了还在帮着点钱呢。这个提议却是很诱人,这里离大宋很远,那个时候司马光被整了,会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

不过陈元觉得还没有到这一步。他和司马光相处过一段时间,那小子就是太固执了,其实不是什么坏人。再说了,想做大事的人都能允许那些反对的声音,和反对自己的人存在。

“不用了,你帮办好东瀛的事情。你看看这个海防图。”

陈元从桌子的边上拿过一张图纸来,大宋的周围被陈元用红色的标记标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圈,每一个圈圈就意味着一座小岛。

陈元的手在东瀛的位置上点了一下:“你看,我们从你这里开始,一直把岛链延伸到琼州,这样的话,日后我们退可以有一条海上的万里长城保护大宋内地不失,想出来,也有稳固的基地。”

海岸线也需要防御?这个观念在吴天琪看来有些不可理解。但是陈元既然这样说了,他就把自己这里事情办好。其实在吴天琪看来陈元走了更好,有陈元在这里,他的许多手段都无法施展。

陈元认为现在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阻止东瀛人去大宋,那是因为和吴天琪相比,陈元也不够厚黑。

想要让这些人留下非常简单,船票啊,吴天琪都想过了,现在一张到大宋的船票是五两银子,而东瀛人从来不缺银子。他们只要把以前大名家里吃饭的盘子偷出来,就够路费了。

吴天琪打算以后船票用用金子来计算,一张船票二十两金子,他倒要看看,还有多少人能去大宋。

总之,他有信心用他的方法完成陈元交给他的任务,或许手段不太光明,但是效果一定不会差的。

“驸马爷放心,事情交给我来做,等一阵子一定给你好消息。”

陈元也相信这个世界上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很多,大宋虽然被自己推着转了,可是没有自己,东瀛的事情一定能做好,而大宋朝堂上的风波也会有人平息。

他要回去是因为身处漩涡之中的是他的儿子,作为一个父亲,他有责任保护赵实的安全。

“好了,我明天就走,这里的事情交给你。吴兄放心,这次回去之后,我一定向皇上推荐你做瀛洲府的知府。”

吴天琪心中大喜:“多谢驸马爷提拔”

陈元踏上了归途,心中有着一丝兴奋。说实话,他并不担心赵实的事情会闹到不可收场,只要仁宗把意思表达清楚了,相信那些大臣和王爷们会退让的。

只是陈元并不知道,因为这件事情引发的不信任,已经让另一个危机就要爆发了。

汴京郊外,张龙赵虎等一众开封府捕快都站在一间看上去非常漂亮的宅院面前。

而颜查散带着一班人马就在里面,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女人,颜查散冲其余的捕快们挥挥手,让他们退下,只留下展昭一个人陪他在这屋子里面。

等所有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