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上最牛驸马爷-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耶律洪基被押到汴京之后,仁宗甚至没有拉他去游街,进城门之后就对他进行了严格的保护,直到进入朝堂之上方才让他露面。他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置耶律洪基,正因为如此,那些为耶律洪基命运担心的人才会惶恐,比如耶律缕伶。
赵懿这一次来见自己,比如是受耶律缕伶的所托,来探探自己的口风的。
苏晓悠微微一福:“万岁,那臣妾先下去了。”
仁宗却没有让她走:“你不用回避,她们来谈的都是一些家事,你就在这了就行了,等一会朕要去你那里。”
苏晓悠的心中暗喜。
李玮现在已经被陈元派往高丽去了,他带着两万宋军作为宋朝的先头部队,去高丽报丧,还要保证高丽局势的安稳,让王徽的那个孩子能登上高丽国王的位置。
文彦博也派人去和辽国人交涉,希望耶律涅咕噜能把王徽的尸体交还。这当然不是无条件的,辽国人没有大度,文彦博已经做好了准备,用五个被宋军俘虏的辽国将军作为交换,甚至条件还可以再高一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事情还不算太糟糕,宋军要唤回王徽的尸首,并且愿意为了让那些侥幸从那晚的屠杀中逃脱的高丽人能安全回来,派出了大量的部队去接应。十多万人的抚恤也上报朝廷,文彦博向所有的藩属国承诺,宋朝绝对不会因为王徽死了就不履行承诺。
这多少让其他的藩属国看的有些感动,联想到宋朝这次出兵帮助细兰和彭丹复国,那些藩属国一时间都觉得宋朝这个老大值得他们跟随。在陈元提出将军事联盟作为一个常态的机构存在的时候,那些藩属国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抵触。
甚至阿三们还非常的积极,要求加入这个军事联盟。
陈元对于阿三们现在的局势很清楚了,历史上发动过十字军东征的塞尔柱突厥人现在已经打到了阿三们的身边。那垂垂老矣的罗马神圣帝国也仿佛焕发了生机一般,这一切都让阿三们感觉到不安,同时在不安中他们又想捞一点油水出来。
他们清楚的很,除了可以吓唬人的战象,无论是军队的战斗素质还是武器装备,他们都无法和塞尔柱突厥人抗衡。所以他们才会登上大宋的这辆战车。
一旦他们和加入这个同盟,打的过突厥人他们就自己打。打不过的话,宋军有义务帮助他们。
陈元等人这些天一直在做着组建这个联盟的事情。文彦博也很是支持这个计划,在他看来联盟一旦组建,那些对于自己这个枢密使日后工作将有莫大的帮助。
即便知道阿三们心中的打算,陈元和文彦博都没有拒绝他们,首先和朱罗国签订了守望互助的条约,然后是大理,高丽,占城,吐蕃,回鹘等等。
爪哇人被拒绝在联盟之外,宋朝履行了对三佛齐的承诺,同时为了面子上的好看,也没有把三佛齐拉入联盟之中。还有一个没有加入联盟的就是对马,因为陈元准备把那个岛国给并入大宋,依照后世没过给中国的套上的那条岛链为基础,建立一个大宋的海面防御体系。
现在看来可能没有什么作用,当时陈元相信随着张匡正的远洋,必然会掀起一股新的海上贸易的浪潮来。它的到来会促进航海业的发展,有朝一日大海战的时代来临之后,就算有国家可以挑战宋朝,这条岛链也将成为大宋最强大的防御圈,保证内地的绝对安全。
今天文彦博刚刚和交趾签署了协议,这是大宋的最后一份协议了,一共十三个国家,陆地上的邻居除了蒙古之外,基本上都加入了这个联盟。
蒙古不签,是因为他们还不算一个国家。
文彦博看着自己面前的一堆文件,脸上都是笑容,高丽人的惨败已经被他抛到脑后去了:“陈驸马,这条约一旦签订,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和我们签订条约的国家相互之间也订立同样的协议。有了这个约定,以后我们处理邦交就简单多了。”
狄青在旁边笑了一下:“是这么一回事,不管是什么问题,什么矛盾,咱们都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虽然时间长一些,可是总比打仗要好的多。”
文彦博转头看看狄青:“我以为你很喜欢打仗呢。”
狄青没有向他解释什么,真正喜欢打仗的不是自己,每一次战争都有无数个兄弟战死沙场,宋朝这一次前后战死的士兵达到了二十万,看着这些士兵的名字被写上功名册,每一个将军的心里会舒服。
喜欢战争的是陈世美那些商人。从当年和李元昊打仗,狄青就觉得有些奇怪,这些家伙什么时候变的那么慷慨了?直到后来他才明白,哪一次战争那些商人不是大赚特赚?
看看现在的辽国就知道了,商人们的作坊拼命的盖,甚至比官府建成的速度还要快。狄青对陈元这一套已经看的非常透彻,在这些商人的眼里,士兵们的性命如蝼蚁。士大夫们虽然鄙视武将,但最少还有一个度。
可是商人们没有,为了他们的利润,他们能牺牲一切。
狄青无力改变这个局面,也不想改变这个局面。需要士兵卖命么?没有关系,其实这也就是一桩交易,士兵们卖的就是命,只要价钱够高就行。
陈元见狄青沉默,以为他是被文彦博的话给气住了,当下笑道:“狄青将军说的很对,以后我们遇到和周围的藩属国有纠纷的时候,可以拉着他们来谈判桌上面,那样文大人这样的饱读诗书的人就有了用武之地。谁要是敢不来,敢违背协议,咱们可以号召所有的人一起打他。”
文彦博听的笑了,士大夫最擅长就是嘴皮子,不管是和什么人谈判,只要对方能听懂人话,士大夫都有办法。
“不过战争还是要打的,联盟刚刚组建,制度还不完善,肯定有人不服,或者说有我们没有考虑到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足够的军事力量,才能让那些人听从我们的调解。”
这个道理文彦博也知道,听陈元说后点头:“陈驸马,你组建蒙古骑兵的事情在下总觉得有些不妥,我们出钱,让蒙古人替我们打仗,可是战斗中蒙古人必然越来越强悍,你如何保证日后他们会依然听我们的话?假如那些人受到别人的蛊惑向我们动刀,岂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再说,有一天咱们没有仗让他们打了,那如何是好?”
陈元挠头,这个问题他也不敢肯定一定能成,特别是现在穆里合还活着,更是让陈元的计划随时都充满变数。当时既然想把狼变成狗,总是需要冒着被狼咬伤的危险。
何况宋军现在连攻击辽国的能力都没有,蒙古的事情更是鞭长莫及,这个时候用这个办法,即使最好的,也是最权宜的。
正在商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外面警戒的亲兵忽然进来,冲三人说道:“三位大人,辽国使者张呖求见。”
三个人同时说了一句:“他又来做什么?”
文彦博虽然再和辽国人接触,当时他知道,如果耶律捏咕噜派人来谈判,这个人绝对不会是张砺的,一丝隐隐的预感告诉陈元,辽国的事情可能又有变数了。
第二卷 第685章 案上鱼肉
∷书哈小說罓:小說罓∷
第685章案上鱼肉
张砺知道宋朝一定会帮他,他是汉人,他对汉人的计策太熟悉了。在宋军没有进军草原的能力的时候,扶植萧鞑里,是宋朝一个很好的选择。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宋朝以后会给萧鞑里什么样的地位。
再差也没有关系,总好过现在的局面。他只是想让萧鞑里活着,让自己能够天天看到这个女人,从当初他见到萧鞑里第一眼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个女人值得他做一些事情。
张砺不知道萧鞑里给陈元的书信上面写的是什么,在他看来,无外乎是利用耶律缕伶的关系跟宋朝这个驸马爷套一下近乎,请陈世美帮她一把而已。
陈世美家里有一个辽国的公主,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张砺把信当众给了陈元,陈元打开来看过之后,脸上变了一下颜色,接着将信件收在怀中,眼睛迎向狄青和文彦博那两道质询的目光,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二位,这好歹也是算是我的岳母大人,她信上请我为她说几句话。不过她信件既然来了,我总要避嫌才是。在下的意见是,现在支持她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坏处,还请二位定夺。”
他这无疑是承认了信件上的内容,而且主动提出避嫌,让狄青和文彦博相视一笑。
文彦博说道:“陈驸马不用在意,本官也认为现在支持萧鞑里对我们没有什么坏处,你就不要回避了,多一个想办法,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狄青抬头看看张砺:“张大人,文大人和驸马爷话你也听见了,只是我们如果支持辽国,你们拿什么向我们保证日后你们不会再和大宋起兵戈之祸?”
张砺到也是干脆的很,叹息一声说道:“你们说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这就是当初南匈奴的情况,被大汉击败之后就没有谈条件的资本,他们是来寻求保护的,称臣,上供,听封,听调,这些都是必须的事情。可是陈元却认为这些依然不够。
因为南匈奴臣服大汉也不过臣服了几百年,几百年之后大汉衰弱了,五胡乱华第一个纵马踏入中原的就是他们。
不光是萧鞑里,其他现在臣服于宋朝的部落也是这样的情况,大汉当初也和那些臣服于他的势力签订了条约,大汉也是派人去这些蛮夷之邦宣传自己的文化,教他们认汉字,读汉书。
大汉强盛的时候他们表现的恭恭敬敬,一旦大汉失去力量,他们还是毫不犹豫的挥舞手中兵器。
大汉如此,强唐也是如此。
也许有人会说动刀更干脆的一些,但是大宋如果动刀的话,结果只能步上隋朝的后尘。
隋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对外十分强硬的朝代,因为契丹人杀了一个商人,隋朝的军队就能发动一场战争,把契丹人杀的血流成河。因为高丽人的态度稍微有些不敬,隋朝就不惜一切代价三次远征高丽。
听起来很过瘾是不是?可是你如果身处隋朝,你就不会觉得过瘾了。因为天天都在打仗,那繁重的赋税把老百姓压的根本喘不过来气,妄战的结果就是隋朝的寿命远远没有汉唐强大。
虽然宋朝的老百姓因为这几年战争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好处,因为击败辽国人宋朝的民族情绪高涨,但是如果你长期不断的打下去,第一个反对的就是他们。
那些百姓在宋朝内地给前线不断送来的捐款,他们叫喊着“宁可像一个英雄一样战死,也绝不丧失尊严的活着。”可是如果你真的不能保证他们活着了,他们是不会继续跟在你后面的。
这就是人。
陈元知道自己现在强化军队,文化侵略,经济捆束,只是汉朝和唐朝都用过的办法。包括后世的老美,也不过就是这几招而已。
老美想不出什么新花样来,陈元也想不出来,不过他依然在想。
现在大宋这番局面可以说是有着陈元很大的一番功劳在里面,以前陈元对于那些皇帝希望自己江山永固都很是鄙视,现在他知道,其实那些皇帝希望永固的并不是自己的江山,而是自己的功劳,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功绩在子孙的手里付诸东流。
他现在也希望大宋能永远的强盛,这些藩属国能永远臣服在宋朝的面前。
“张大人,我看这样吧,我们参照现在高丽国给予你们同样的待遇,你看如何?”
高丽国的待遇?现在的高丽国的待遇是称臣,听封,听调,每年上交给宋朝一定数额的钱款,作为孝敬。还有,朝堂上面的议政大臣必须要有宋臣担任紧要的职位,军队中的将来大部分也是宋军委派的。
那样除了一个国家的名号之外,还有什么像是一个国家?张砺的心中很清楚。
但是他并不是来要求辽国继续以某种形式存在的,他是来请宋军帮助萧鞑里,让萧鞑里能活下去的。至于用什么形式来活下去,张砺不管这些。
况且,现在也没有和宋朝谈判的资本。
“好,我替太后答应你们。只是有两件事情想请三位大人重视一下才可以,第一是太后现在的安全问题,还请三位早日相处援助太后的办法,上京那里,真的形势万分险恶。”
张砺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一片凄然之色,文彦博点头说道:“这你放心,我们马上就会做一个方案来,并且立刻实施,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就是我们皇上的事情。我们的皇上现在正在汴京,既然咱们之间的问题得到解决了,下臣认为,上朝理应放我们皇上归来,以带领依然忠实于大辽的国民对抗耶律涅咕噜那个叛逆。”
这个问题不是陈元他们能做主的,如是普通的将军,说放也就放了,但是对方是辽国的皇上,级别太高,需要仁宗亲自作出批示。
文彦博说道:“这个,驸马爷,狄青将军,我看我们三个一起给皇上上书,把这件事情说明原委,如何?”
陈元点头:“可以。”
张砺没有再说什么,事情只能这样了,只要宋军肯出手,萧鞑里就有一线生机。张砺现在只希望文彦博他们快一些,因为现在每一天都可能是萧鞑里的生死界限。
上京。
耶律涅咕噜终于踏入了上京的大门,他还是一身盔甲,现在他还没有做皇帝。
萧鞑里率领百官在城门口迎接耶律涅咕噜进城,整个上京的百姓为他的到来而欢呼。现在他们需要一个英雄,需要一个像耶律阿保机那样马背上英雄站出来为他们低档宋人的攻击。
耶律涅咕噜骑在大马上昂首走向萧鞑里和她身后的那群辽国的大臣。他神态高傲,可是他现在有高傲的资本。
萧鞑里的脸上虽然强作镇定,可是耶律涅咕噜知道,这个女人的心里现在一定非常慌张。这一次她亲自出城来军营中找到自己,当真让耶律涅咕噜很是意外。
这个计谋非常高明,不过,耶律涅咕噜来的时候没有打算和她玩什么计谋。
耶律涅咕噜想杀她的话随时可以,包括现在,自己可以挺马冲上去一枪把她扎死。没有人敢说什么,也没有人会说什么。那些大臣们会为自己善后,给萧鞑里罗列一些必死的罪名。
他不动手,只是觉得那样做太便宜她了这个女人以为让自己入城自己就能原谅她么?或者是大发慈悲的放她一条生路?耶律涅咕噜的眼睛锁定了萧鞑里为自己目标,嘴角飘起一丝笑容来。
那笑容让萧鞑里的心中感觉很是害怕,不过她还是尽量用一种很平和的语气说道:“老九,你总算肯入城了。”
耶律涅咕噜从马背上下来,走到萧鞑里的面前,旁边的侯晒也耶律韩八等人正想说什么的时候,耶律涅咕噜把手一抬,示意他们不要说话。后面原本声音沸腾的三军将士也顿时安静了下来。
“太后,请问我父皇是怎么死的?”
当所有的声音消失之后,耶律涅咕噜开始说话了。他张口就问这个问题,声音非常的洪亮,周围的那些大臣都无语,眼睛望着萧鞑里,有些人甚至往后退了两步,以现在自己和萧鞑里没有任何关系。
跟在耶律涅咕噜的身后军士眼睛也放出狠色来,手握枪柄盯着萧鞑里,仿佛如果萧鞑里回答的不让他们满意,他们马上就要杀人一般。
“大王真的是暴毙,这一点宫里的侍卫和御医都可以作证,还有当天的宫女。”
耶律涅咕噜笑了一下:“我送给太后的那个酱人,不知道还活着么?”
酱人,是指耶律必如。耶律必如被耶律涅咕噜砍掉四肢塞在坛子里面,回来之后没有多久就死了。萧鞑里还没有回答,耶律涅咕噜继续说道:“他说的好像和太后说的不太一样。”
萧鞑里微微摇头:“我也算是你的母亲,你为什么相信一个家奴的话也不相信我?耶律必如早已经是宋朝的人了,上一次在大宋他就被陈世美抓住,宋朝之战中他还多次向宋军提供我们的情报,大王发现了他的身份,本想抓住他,谁知道让他先一步跑了,我真不知道他去了你那里,还说出这样的话来。”
萧鞑里是不相信耶律涅咕噜会对自己坦白从宽的,现在她只有死扛到底,因为抵抗到底还有一线希望。
耶律涅咕噜哈哈一笑:“是么?那是我错怪太后了?”
第二卷 第686章营救方案
。∷书哈小說罓:小說罓∷
第686章营救方案
萧鞑里说道:“不管怎么样,你回来就好,现在辽国局势混乱,大王暴毙,洪基又被宋人抓去,我一个女人本来就撑不起这个江山,你肯回来就好,至于那些事情,以后你会明白的。”
耶律涅咕噜上前一步,忽然说道:“我父皇要吐七口血才能咽气,你放心,我会让你慢慢的把血流干我会让你亲自看着耶律洪基怎么死在你面前”
萧鞑里身后的侯晒等人听到耶律涅咕噜忽然把话说明,也都是震惊万分。他们所有人都怀疑萧鞑里,可是所有人都找不出来证据,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耶律涅咕噜会动手么?
侯晒想到自己做皇后的女儿,心中有些害怕了,他知道,一场血腥的风暴可能要在上京上演,自己能躲的过去么?
萧鞑里更是浑身一震:“洪基已经宋人抓去了,他把江山给你还不行么?大王的死真的不关我的事”
耶律涅咕噜的神情忽然无比的悲凉:“被宋人抓去很可怜么?你和你儿子只是生离,我和我父王却是死别甚至连他最后一面我都见不到,太后萧鞑里”
耶律涅咕噜慢慢的往后退了两步,冷冷一笑,跨上自己的战马。
她以为自己不想亲手杀她。是,如果可以的话,耶律涅咕噜更喜欢看到别人替他动手,可是当其他人不愿意出手的时候,他更不想看到这个女人继续安逸的住在皇宫里面。
今天还不行,今天自己刚刚入城,他要保证上京不会出现任何动荡。反正萧鞑里已经是他的了,想杀还是想剐也不急于一时。
“诸位大人,我契丹现在形势严峻,在下多谢诸位大人如此深明大义,同时对你们在这个时候相信我耶律涅咕噜,心中很是感激。只是在下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我希望诸位能鼎力相助,只有我们契丹人抱成一团,才能渡过眼前的危机。”
耶律涅咕噜不再和萧鞑里多说什么,而他对那些大臣们却在语气上面还保持着客气。想侯晒这些老臣都知道,耶律涅咕噜客气的背后是因为他需要上京的稳定,等到他掌握了整个上京的局势之后,必然会使出手段的。
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为了契丹,他们只能配合耶律涅咕噜,让他快速的掌握局势,同时自己表现的好一点,说不定能落得一个平安。
继续做官?耶律韩八还有可能,侯晒就不行了。
众人纷纷表态,欢迎仪式就这样结束了。来的时候是萧鞑里带队,回去的时候是耶律涅咕噜带队。
萧鞑里虽然还走在人群之中,但是她的身边已经不是她的那些宫卫,一队辽国士兵跟在两侧。侯晒看到这个情景,心中顿时有些感慨。这个女人的心计现在救不了她了,侯晒只希望她能够嘴巴严实一些,不要把自己和她做过的一些事情说出来。
为了让自己的孙女能坐上皇后的位置,当初辽兴宗死后,侯晒是一力帮助萧鞑里稳定局势的,其中的一些手段不见得有多光彩,若是让耶律涅咕噜知道了,可能自己也是麻烦。
“张砺大人哪里去了?”耶律涅咕噜忽然问了这一句。
侯晒就在他的旁边,听了这个问题之后先是一愣,接着说道:“前几日张砺带人离开了上京,去哪里没有人知道。想是逃跑了,我们现在这个局势,除了一些我们契丹的大臣之外,剩下的那些人能另寻出路的都已经走了。”
耶律韩八冷冷说道:“走了也好,留着这帮见风使舵的家伙在,我还怕他们和宋军串通一气呢。王子,这次您回来主持大局,我们契丹人团结一心,宋朝不能拿我们怎么样。不过宋人有句话说的对,名不正则言不顺,老臣以为,王子现在可以做我们辽国的皇上。”
耶律涅咕噜笑了一下:“这个,在下资历浅薄,而且现在好像也不是时候。”
侯晒忙的说道:“王子错了,正因为现在局势紧张,所以更需要您名正言顺的带领我们。若是说资历,现在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耶律涅咕噜只是谦虚的客套一下,那个位置他是一定要坐的,别人坐了他也不答应。所以他根本没有考虑这些,进城的时候他早已经开出一张名单,上面是可疑的大臣,和一些他必须杀掉的大臣。其中张砺的名字在必杀之人的第一位。
耶律涅咕噜很是明白张砺对萧鞑里的忠心,这样一个人会走么?他不相信。他一猜就能猜到张砺是去了宋朝。
没有关系,宋朝现在根本没有能力攻打上京,他们帮不了萧鞑里什么。而现在的辽国也不可能说再去打宋朝,把被宋朝打下来的地方抢回来。耶律涅咕噜的一盘计划是先打北面的蒙古,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后方安定。
要实现这一切,必须先和宋朝和谈。他也要和宋朝和谈,至于萧鞑里,自己会慢慢让这个女人尝到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的。
中京。
陈元和狄青等人商量了半天,研究出来的结果是宋朝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去帮助萧鞑里做些什么,耶律涅咕噜在上京有三十万大军,上京距离中京的路程有两千多里,一路上都是茫茫草原。
上一次虽然是陈元有意输掉的,但是就是不是有意,在草原上宋军没有可以抗衡辽国人的足够数量的机动力量,不故意也要输的。
文彦博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若是能扶植萧鞑里,把辽国的势力一分为二,那也是他作为枢密使的一桩政绩。
文彦博是反对新政的人,他主张大宋的官制能像以前一样,大家按部就班,不争不抢,一团和气。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的开玩笑,仁宗却把他作为最先提拔的一个官员给破格提拔了,四十露头,当上了枢密使,这简直就是老天的垂青,所以他很需要政绩。
上一次高丽大军覆灭之后他迅速的做出了弥补的动作,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扩大,还把联盟组建完毕,和所有的可以签订协约的藩属国都签定了协约,这就是他的政绩。
假如这次能顺利的分裂辽国,那么就没有人质疑自己当枢密使的资格了。
“狄将军,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么?哪怕我们出兵做个样子给耶律涅咕噜一点压力,会不会对萧鞑里也是一种支持?”
陈元听后摇头:“这个方法不行,现在耶律涅咕噜可能已经进入上京了,咱们不了他任何压力。依我看,现在想要帮萧鞑里保住上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咱们只有一个机会,就是想办法把萧鞑里从上京救出来,然后帮她打下一片地盘。”
狄青马上明白的意思:“陈兄,你是说单单以救人为目的,派小股部队进入么?”
陈元点头:“最少是挑一些好手,混过江湖的,这些人做这种事情比较在行。咱们的细作再配合一下,因该不是任何问题。”
文彦博马上想到了白欲堂,说江湖上的人物,这军队中首选之人就是他了,当初五鼠闹东京,白五爷的大名可是传遍了大街小巷。
光白欲堂一个肯定不行,陈元忽然有了一个很新奇的想法:“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咱们快马送信给皇上,请他把五鼠全部给调来,上一次他们不是闹了一次汴京么?想来上京他们也能闹得。”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狄青的赞同:“哈哈,当真是好办法,文大人,我看这样是最好不过了”
文彦博也被这个想法闹的笑了起来:“好什么呀?不过事到如今,好像也只能如此了。”
张砺在旁边听到宋军愿意出手,当真是高兴不已,可是一听还要回去调人,这一来一回,再加上他们去上京,就算是快马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萧鞑里等得了这么长的时间么?
他的心思全部都写在脸上,不是说张砺这个人不够深沉,只是现在这个时候,这个问题自己不能放在心里,必须要让宋朝的三个人知道自己的担心。
“几位大人,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不过时间上面,是不是吃惊了一些?”
陈元点头:“当然,我们不能把希望放在一个地方,我想我们可以同时想些办法,能尽量的拖延一些时间,或许还能找到其他更好的手段。”
张砺的嘴巴动了两下,还是不放心,不过陈元也没有再和他解释什么,要让他放心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萧鞑里真正切切的放在他面前。就像文彦博说的那样,现在事情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他们不可能把手头所有的事情全部放下,就为了一个萧鞑里忙活。
现在这里的战争刚刚打完,甚至可以说双方没有签订停战协议之前,只是告一段落而已。仁宗把他们三个留在这里,是让他们处理好所有的事情。
这里辽国人的情绪必须要安抚,必须要帮助这里的老百姓顺利的度过战后最艰难的时期,以便让他们心中对大宋认同。
文彦博正想宽慰张砺两句的时候,张砺忽然说道:“几位,我想回上京去。”
这话说的让陈元一惊,耶律涅咕噜不是傻子,这个时候张砺回去等于是找死,他为了萧鞑里做这么多事情陈元都没有多少感动,但是张砺说出这话的时候,陈元真的有些震惊了。
第二卷 第687章 大功将成
。以前听别人说,真的喜欢一个人,就是看着她幸福,守着她幸福,不去破坏她的幸福。陈元以为这种境界只有还珠中的男儿女儿们才能做到,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这样的人。
现在看到张砺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真的可以用这种方式。
陈元说不出什么,文彦博说道:“这样也好,张大人回去看看能不能拖延一点时间,我们会用最快的速度从汴京调集人手,然后立刻赶去。”
张砺的安危真的没有被文彦博看在眼里,他现在要的是萧鞑里,只要萧鞑里能投靠宋朝,大臣和军队宋朝可以帮她打造,少了张砺一个人,无所谓。
张砺一抱拳:”是。”
他是说走就走,其实他人虽然在这里,但是心却一直为萧鞑里牵挂着,算算时候现在耶律涅咕噜也该入城了,她现在的处境到底如何?张砺真的非常担心。
路已经非常难走,他现在只想扶她一把。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她不是一个好女人,虽然她现在已经过了那花样的年华,可正因为如此,正因为所有的男人都离开了她,他才更要回去陪她一起走。
看着张砺离开,陈元忽然有着一种失落,他感觉自己非常渺小,如果自己女人遇到了困难,已经被困在了一条死路上面,自己会赶回去陪她么?
陈元不知道。
“陈兄,我看这个差事让玉堂亲自回去的好。”狄青的话打断了陈元的思路。
陈元微微摇头:“文大人,我想和您告个假,亲自回去一趟,汴京有些事情,我这心里真的放不下。”
这只是他的一个借口,张砺给陈元很大的触动。在陈元想来,张砺现在完全可以离开萧鞑里,最少他不用回去,因为他做的已经够多的了。但是张砺回去了,人家在这种情况下都愿意回去陪萧鞑里,可是自己却始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