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牛驸马爷-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龟缩在开封,再也不敢谈北伐与收复失地的事了。

按理说你这时候看到自己不是打仗的材料了,把军队交给别人就是。可是赵光义不把兵权交给别人,他不放心。估计是亏心的事情做多了,生怕别人给他来个兵变。

为了安全起见,宁肯当这个乌龟。仗,是不能再打了。

你这样做也就算了,可是这家伙居然提出了两个宋国的治国方针: “扬文抑武”,“守内虚外”

他是在自己的血性被阉割之后,开始阉割整个大宋的血性

扬文抑武,守内虚外也不是不可以,关键你看是什么时候唐朝和汉朝也曾经用过这样的国策但那是人家把周围的狼都干掉了,周围的人都承认唐朝是老大了,匈奴人被汉朝打的抱头鼠窜了,没人敢来招惹他他也累了不想去招惹别人,这时候来个守内虚外自己坐下歇口气,和文人谈论一下风花雪月自然可以扬文抑武

宋朝呢?北边豺狼正嗷嗷叫的扑过来,你坐下歇口气?从赵光义歇上一口气开始,宋朝就是在歇着。包括真宗的时候,那次寇准明明已经有把握重创辽国的来犯之敌了,杨延昭几次上书请求再战但是真宗还是秉承了他父亲的观念:“不打了吧?歇口气。等到日后能抗衡辽国人出来的再打。”

这口气一直歇到北宋灭亡,然后南宋接着歇,再到灭亡。

正文 第344章 纸糊的雄关

现在轮到仁宗了,如果形势还像前几年一样,他也想“歇口气”。但是不光以前的辽国,就连党项都和大宋分庭抗礼了李元昊也变成了狼,下一个会是谁?吐蕃还是回鹘?仁宗不知道。

但是仁宗清楚,自己没有时间等了。而且如果自己如同前面两位一样等下去的话,可能会把周边的狼越养越多

所以即便他还没有勇气,可是他已经打了一把刀子。他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他们真的不让自己歇着了,那就干吧

仁宗是被动的应战,这样的战争不能给陈元带来任何好处,所以陈元接住了仁宗扔过来的刀子。他把这刀子磨的雪亮,他要告诉仁宗,只要你勇气挥舞这把刀,他就能杀伤你的敌人只要你敢冲出去扑向门口的那只豺狼,你就是真宗所说的那个“可以抗衡辽国的人”

要让仁宗有信心,自己必须要做的就是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带领自己的部队取得骄人的战绩

如果能有半年的时候,陈元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可李元昊被没有给陈元时间,战争的消息很快传入了被粉饰着太平的汴京

田野中的草刚刚长出来一些,李元昊就迫不及待的发动了战争

他派出一支偏师攻击保安军,范雍一面快马回禀朝廷,一面派大将鄜延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率军驰援保安军。

就在刘平石元孙二将离开之后,李元昊终于揭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他带着五万党项骑兵攻击金明寨

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找死。金明寨的李世彬手握十万羌兵,据雄关守险地,没有人认为李元昊能从金明寨把脚步迈进大宋

范雍甚至自作聪明的认为,这必然是李元昊声东击西之计,金明寨固若金汤,他岂会中计?于是,他更确定了党项人的主攻方向一定是保安军防地

李世彬听说李元昊来了,也是哈哈一笑:“小儿找死”

夏随很是慎重:“大人,还是稳妥一些的好,李元昊既然敢来就必然有所依仗,我们先守上两天,元昊自会退去”

可惜李士彬已经被那些流言吹混了脑袋,他认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李元昊带着不到自己一半的人马来挑战自己这个天下第一?这简直就是不知道好歹

虽然说十万人马分守十八寨,但是金明寨却有四万大军

“没什么好守的夏大人若是不放心,我给你一万人,你守在家里,我只带三万人出去,定破了那李元昊”

夏随苦劝不住,李士彬带着人马浩浩汤汤的杀向李元昊。两个人在战场上相遇的时候,李元昊笑了:“李士彬,你现在投降,我饶你一命”

李士彬很狂:“我呸你个小咋种,居然还说饶我一命?老子现在跟你说,你跪下给我磕三个响头,我让你爬回党项哈哈哈”

李士彬笑了,可是笑了半天之后,他发现那些平日了应和自己喜怒哀乐的将领们居然一个个面无表情。没有人符合笑声让李士彬有些尴尬。他停了下来。

“哈哈哈”这次笑的是李元昊,李元昊笑起来之后,先是那些党项人,接着就连李士彬身边的羌人也都开始笑了

整个战场上都是一片笑声,这大概是最旷古绝今的一场战斗了

在这一片笑声之中,李士彬的脸色变的苍白

连一次兵器碰撞的声音都没有大宋朝镇守西南的铁壁相公,就这样束手就缚了

他没有办法他带着一帮已经叛变的士兵去作战,这个结局,在李元昊的意料之中

金明寨里的夏随还进行这最后的努力,他试图说服那个和他关系不错的羌族将领组织剩下的羌兵上墙防守。那羌族的将领看了夏随一会,说道:“夏大人,我们大王都投降了,你为什么还要防守?”

夏随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一声叹息:“你也投降了么?”

那羌族将领点头:“嗯。”

半晌,他说了一句:“大人您走吧。李元昊要你的人头,可是我不想杀你,你是我最尊敬的人。”

夏随无奈,他也只能无奈

于是,金明寨,这座固若金汤的雄关,被李元昊轻轻一推,倒了

延州整个暴露在党项人的铁骑之下而这时候范雍已经把延州的兵力都调到保安军去了

整个延州只有八百宋军老弱形势万分危急

论诗词,范雍能和李元昊说上一阵,论打仗?他差得远了

范雍情急之下做了三件事情:第一,回禀朝廷。第二,让刘平石元孙火速回来救援延州。第三,买了一尊佛像放在家中,每日叩拜

他和李元昊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这三件事情,第一件勉强及格,第三件可以给他打个零分

第二件,直接导致了宋朝军队的惨败

虽然已经是阳春季节,可西北地区依然是寒风呼啸,刘平看到延州急信,上面范雍的措辞显然是说明情况万分火急,他来不及和石元孙会合,就火速增援延州。

宋朝的军队本来就是步兵,这两支部队一前一后,为了赶路是连天加夜的跑

直到三川口以西十里处,刘平看见这里的地形不利,这才下令安下营寨休息,并等待和石元孙、黄德和、万俟政、郭遵合兵。

合兵之后刘平本想研究一下以后的进军路线,可是范雍的第四封急信又送来了命令刘平不要耽误时间,马上向延州靠拢

这也是那赵光义定下的规矩武将在外面打仗的时候,必须接受文官坐在城里面指挥擅自行动,视为谋反甚至连武将出征用什么队形接敌,都要由城内的文官说了算

这个规矩不是赵匡胤定的,赵匡胤出身军旅,打了一辈子的仗,岂会如此混账?

刘平无奈,第二天一大早就催促众人上路,后赶来的那几员将领的部队都和刘平聚集在一起,步骑兵加起来有一万多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阵滚滚前行。

三川口,是他们中许多人死不瞑目的地方

李元昊的四万精锐士兵早已经等在这里,设下一个大口袋,等着刘平一头扎进去

正午,宋军进入伏击圈。

四周的党项人如潮水一般的攻击过来李元昊在山岗上面看着下面的宋军,让他惊讶的是,一向被辽国称做是“猪”的军队,在忽然遭受到围攻的时候居然一点都没有乱表现出了良好的军事素质

刘平是良将,他早就估计到这里可能会遭遇到什么,行军的时候很是小心。战斗一开始,以逸待劳,以众击寡的西夏军竟被连续强行军的宋军击退。那刘平总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虽然身上多处负伤,却依然竭力组织宋军反击郭遵等人也是勇猛异常,右侧两个党项大将带着一万多人,根本挡不住郭遵的冲击

李元昊大惊急忙变阵可是不管他变什么阵型,那刘平都能从容应对。四万党项士兵围攻这一万宋军,不仅一点便宜也占不到,在战斗打了两个时辰之后,居然被宋军杀到河边,党项人被宋军斩杀或逼到水中溺死的有好几千人。

李元昊没有料到战局居然是现在这个样子宋军的凶猛让他惊愕,不过李元昊如果只有这两下子,那他就不是李元昊了

等到黄昏将近的时候,宋军虽然把党项人压了回来,可是依然没有能够突破对方的包围圈,他们的人数毕竟比党项人少了许多,加上连续几天的强行军,不光是那些士兵,就连将军们都支持不住了

李元昊在这个时候命令一直养精蓄锐的轻骑兵袭击宋军,宋军在突然的打击下被逼退数十步,万俟政战死。

一见情况不对,刘平并没有一味的去想着怎么防守他命令郭遵对党项人的防线再度发起冲击,以切断可能会发生的那种连续不断的攻击波

郭遵走的时候说道:“将军,我这一趟去,可能就回不来了。如果你们看见我打了一个口子,就全部冲出去不要管我。”

刘平双目含泪,紧紧握着郭遵的手,半天却只说了两个字:“去吧。”

郭遵神勇,李元昊连续派出六员大将去战他,都被郭遵打死到了最后,李元昊都想自己去会一会这尊煞神了不过他知道自己不能去冒险。

党项人遭受郭遵反击的时候,刘平带着兄弟们奋起抵抗党项人骑兵的攻击战局如果这样继续打下去,那这些宋军完全有可能坚持到天黑,天一黑,什么情况都能发生如果等到明天的话,其他的宋军就来了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再挺一下再挺一下可能就过去了但是负责为刘平押后的黄德和已经被血战吓破了胆,他居然在这个时候选择可扭头就跑宋军军士本就已经疲惫不堪,见将官都跑了,顿时军心溃散,纷纷夺路而逃,整个阵势彻底崩溃。

刘平确实不错,在局势无法挽回的时候他居然还带了一千多士兵从被郭遵冲开的那个小小的缺口杀了出来可惜,宋朝是步兵,而党项人骑马。

刘平和石元孙拒绝了士兵们提出的让他们骑马先走的想法,坚持于众军士同行,结果被李元昊生擒。

三川口一战,除了一个黄和德带着几十人跑掉之外,剩下的宋军被杀的被杀,被俘的被俘。

正文 第345章 请战

当范雍第一封信被送到汴京的时候,仁宗还没有显得多慌张,战争的阴云早就被宋朝发现,他们在保安军的防线上布置了强大的兵力,没有人相信李元昊能在短时间之内突破这道防线。仁宗不慌不忙的找来夏竦和庞吉,看从什么地方调军队去和李元昊开战

请命的武将也很多,像任福,宋广,这些人都希望能在西夏的战场上一显身手

现在的大宋对于党项还带着一点点的漠视,虽然在去年党项人战胜了让大宋军队畏之如虎的辽国军队。可是在心里上面,宋军对党项并不恐惧这也是三川口一战宋军虽然陷入绝地,面对四倍于己的党项人依然表现的可圈可点的原因之一。

唯独陈元却感觉到了阵阵的心焦作为一个知道历史的穿越者,陈元虽然不知道战斗的具体经过,可是很清楚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以李元昊打不下去了求和而收场的在整个战争之中,宋朝要承受连续的失败他正在准备改变这一切,但李元昊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

士兵们的训练还没有达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这个时候他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主动请战,还是等士兵训练好了再说?

权衡再三之后,陈元终于在一圈人期待的眼神中作出了决定:“我要向皇上请命这一仗,咱们一定要打”

呼延平没有说什么,他知道自己的责任就是一个打手,陈元说的很清楚,有需要单挑的时候才就让他去,有需要破阵的事情就交给他和二十四名亲兵去做。

耿天德却觉得陈元的决定太过草率:“将军,我们才训练了一个月,兄弟们虽然对器械操作的已经很熟练了,但是像您说的那种五六个人就能抱成一小团,成为敌人拔不掉钉子的目标还差的很远。现在出征,是不是有些早了?如果你再给我四个月,不,两个月……”

陈元挥手打断他的说话:“不用说了,我也想有两个月。可是如果我们真的训练好再出去的话,估计只能给李元昊送行了”

主动请战,不一定能打出自己想要的效果。而等士兵训练好,这场战争可能自己赶不上了。如果仁宗有勇气的话陈元完全可以等下一场,但是他很怕仁宗被李元昊一下吓住了。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党项人没有能力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一点自己清楚,李元昊更清楚他一定会速战速决,抢了一块蛋糕之后马上求和,然后养一口气再来抢

仁宗的性格决定了如果李元昊求和的话他肯定会答应这种情况陈元更不想看到。一旦那样,不光是自己这段时间在部队身上花的心血都白费了,他对那些商人的承诺也注定无法兑现。

陈元的目标是带着这些商人做一番大事,失去了他们的信任,对陈元来说就等于失去了最锋利的刀

所以必须去拼一下

“天德,杨青,你们两个做好底下军士的工作,让他们有个准备。如果哪个兄弟在家里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尽管来和我说。”

杨青和耿天德看出陈元的主意已定,两个人也不再多说什么。这些士兵本来就是大宋的禁军,有一些底子的,这一个多月以来的训练更是让他们体能上上了一个台阶,也对现在使用的军械非常熟悉了,上了战场虽然可能达不到陈元想要的那种效果,但是只要指挥得当,想来不至于在党项人手下吃亏。

陈元想了一下又说道:“明天全军放假,我去向皇上请战,至于结果如何,你们等我消息。”

一帮军中将领齐声应道:“是”

这一段时间以来陈元已经得到了士兵和将官们的认同和尊重。虽然这些认同和尊重有很大一部分是用升官和发财这两个俗的不能再俗的东西换来的,可是陈元要的已经得到了。

和这些将领说好之后,陈元马上让韩琪准备马车去皇宫。

再去皇宫的路上,陈元看到自己这辆宝马的身边也有许多马车同样在往皇宫里面赶。

这一段时间他已经很熟悉汴京的那些官场上的大人物了,这些马车都是那些官家的,陈元心中犯了嘀咕,现在不是上朝的时候,这么多当官的一起去皇宫,估计又有什么变故发生了

他刚刚到了皇宫门口,正想让太监通报一声求见仁宗的时候,却被赵懿拦住。

赵懿让一帮宫女和太监围着陈元,堵住他往前走的道路。那张倾国倾城的脸上布满的寒霜:“你来做什么?也是来请战的么?”

陈元揉揉鼻子,赵懿又耍小性子了

他这样的男人很随和,在家里面,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他会迁就赵懿。只要自己的女人满意,作为一个男人吃点亏让点步无所谓。但是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他不喜欢任何人管着自己公主也不行

当然,他不会大声斥责赵懿,不会和她争吵的,这里是皇宫,赵懿是公主,她从小就霸道惯了如果自己不能容忍她的小脾气,那么就不要想着娶她

陈元不是李玮母亲那样的人,他轻轻把赵懿拉到一旁:“不是说好了不要在人面场给我难堪么?你带这么多人来让我怎么办?”

赵懿在陈元的柔声细语下收起了她那副公主的姿态:“我怕你是请命上战场的那李元昊很厉害的,刚刚收到消息,金明寨的十万羌兵一天时间就全部投降李元昊了你不要去好不好?那里真的很危险”

这个消息刚刚传入皇宫,外面的人还不知道。陈元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来的时候看见许多大臣的马车也在往皇宫里面赶

十万羌兵投降了?

这意味着什么陈元很清楚延州北方的门户将成为党项人的一片坦途,宋朝构筑的那道牢固的防线已经崩溃本来只需要应付八万党项士兵,现在忽然要对付十八万人

陈元脸色变了,手都有些发抖不过他还是微微笑了一下:“没事的,你相公我有分寸公主,我不想让别人说我是靠你才得到这个位置的,我要一个机会证明我自己给别人看,你相公我可以的,这你知道”

赵懿很是紧张:“你真的是来请战的?”

陈元努力压制心中的恐惧,他明白自己必须把刚才那个消息给自己带来震撼全部抛去,他要以一种无畏的精神带着部队去前线

虽然自己没有本事上阵杀敌,但是如果自己都怕了,又怎么能要求士兵们勇敢起来?

他挤出笑容:“嗯我要打赢李元昊你知道么,很多人都说你没有嫁给英明神武的党项大王,而跟我这个做买卖的书生,简直就是暴敛天物他们说你是一朵鲜花插在我这个牛粪上”

赵懿虽然很担心,可听到这个比喻也是不禁笑了一下:“你又不是牛粪,你管他们说什么呢”

陈元拉着她的衣袖慢慢的离开了那些宫女和太监的包围圈,小声说道:“只要你愿意插在我身上,我做牛粪也没问题呀?关键是要让别人知道,如果我是牛粪,那李元昊连牛粪都不如就行了”

赵懿终于笑了:“没见过你这么斗气的”

陈元无比深情的说道:“那是你不知道我多么喜欢你,我希望我在你心里,比任何一个男人都要好,你放心,我这一次是为你去打仗,就像上次为了你去和李元昊死磕一样。上一次他不行,这一次他一样不行”

任何一个女人,在面对愿意为她冲冠一怒的男人的时候,都会显露出她无比温柔的一面。当陈元告诉赵懿自己是为她要去打李元昊的时候,赵懿虽然还是很担心,却也是心中甜甜的,很是自豪

女人是要哄的。

特别是赵懿这种从小在蜜罐里面长大的女人,她们受不得半点的委屈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女人,你就要哄着她,不要指望她为了你去改变自己的性格,爱情没有那么伟大

赵懿被陈元哄住了,拉着陈元说道:“相公,你真好我姐姐也说,我能找到你这样一个驸马,比她强多了。”

陈元现在也不急着去见仁宗了,让仁宗先和大臣们商量一会,有些话,可能有些人会替自己说的。

他当即指着前面的凉亭:“我们去坐一会吧?对了,长公主不是已经回到李家了么?”

赵懿叹息一声:“前天我姐姐又跑回来了,听说,是又打架了。”

陈元一愣:“这次又是为什么?”

赵懿偷偷看了周围一下:“父皇不让别人知道,我跟你说,你可别告诉别人我姐姐不给李玮进他的房间,李玮生气了,把门踢开,两个人又扭打了起来。”

陈元听的心中一声叹息,这就是一段不幸的婚姻,李玮和长公主之间的距离太大,两个人在一起根本就不合适

陈元挺喜欢那个梁怀吉的,如果他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陈元一定会想办法帮助他们,哪怕是帮助他们私奔可梁怀吉是个太监,陈元不认为长公主能和一个太监幸福的生活一辈子。

仁宗可能会容忍长公主重新嫁人,但是绝对不能容忍她嫁给一个太监所以即便心中同情,还略带了那么一丝尊敬,但是陈元在这件事情中还是选择站在一边。

他不会向自己一开始说的那样帮助李玮,也不会做出把一个正常的女人和一个太监撮合在一起的事情。

“那你多陪陪你姐姐,实在不行就让她和你一起住,开导一下她,别让她太固执了。”

赵懿忽然狠狠的打了陈元一拳,陈元知道她这又是把别处受来的气撒在自己身上了,一皱眉头:“又怎么了?”

赵懿的表情又变的十分气愤的样子:“那些该死言官们庞吉为什么没整死他们?”

陈元问道:“怎么?欧阳修都走了还有人说话?”

赵懿哼了一声:“我看就是太师的手太软了堵不住他们的嘴他们居然让父皇关闭宫门,不准姐姐再回来”

陈元听了之后也是忽然感觉很气愤不说谁对谁错,你们凭什么不准长公主回娘家?就算是民间的女子和夫家闹翻了,娘家都为她留着一扇门上道的老丈人劝说女子回去,不上道的支持女子跟夫家对着干,不管上道不上道也都没有把门关上不给自己女儿回来的吧?这些卫道士太过分了

“你让你姐姐去我那里我看谁敢去我的山庄说三道四”

正文 第346章 先锋

赵懿的脸色就是随着心情变的,陈元这话让她十分开心,虽然脸上马上就笑开了:“相公你真好我和姐姐说过了,可是她说怕连累你。”

陈元当然知道管人家家务事不太好,特别是皇上的家事。不过他认为李玮还是通情理的,现在长公主不愿意回去,如果仁宗真的对长公主关闭宫门,后果只能是让长公主对李玮记恨更深

假如仁宗允许自己带兵出征的话,自己马上就要走了。让长公主去自己哪里,菱花陪着她,总比让她呆在皇宫或者干脆消失了让李玮找不到的好。

他会和李玮说一声:“你老婆和你吵架了不愿意回家,我这一段时间正好要出差,就让她去我家里吧,让我家里那口子开导开导她,你也经常去看看,缓和一下。”

可陈元对赵懿不是这么说的,他拍拍赵懿的手:“你相公我愿意为了你面对那些人千夫所指”

赵懿的脸上寒霜早已将消去,全部都是笑容:“嗯相公,你放心去吧,我相信李元昊一定不是你的对手等你回来了,我们马上就成亲”

陈元点头:“还有,公主,菱花我真的不能辜负她,也不能再拖了,她没名没分的跟了我两年,无论如何,”

赵懿现在的心情极好,一挥手:“相公你别说了,我不是那样霸道的人。这样吧,我们成亲之后一个月之内,你把菱花也接进门,可以了吧?”

在陈元看来赵懿松开的这个口子非常的重要,赵懿就像是一个防洪抗灾的勇士,奋力的背着沙包往堤坝上扔。可是只要菱花这个口子一开,接着,秦香莲,呼延瑞珠,甚至沈蕊,耶律缕伶,日后还可能有高丽美女,日本女人,都会如同潮水一般的涌入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是她一个公主能够挡的住的

朝堂上,吕夷简和庞吉已经没有主意,其他的大臣也都是默然不语。仁宗脸上尽是焦虑不安的神色,所有的沉着和冷静已经都随着金明寨的失落而失落了。

“你们倒是说句话呀现在怎么办”仁宗几近咆哮

他对大臣们一向比较温和的,气急了也顶多就是在没人的时候不轻不重的踢上两脚。现在仁宗的情绪显然有些失控了

十万人驻守的雄关,居然让李元昊一箭没放就打下来了那十万羌兵不光没有起到第一道防线该起的作用,现在反而成了李元昊的助力

延州只有八百守军李元昊十几万人,怎么守?

夏竦上前一步:“万岁,延州城乃是坚城,虽然只有八百守军,但是城中居民皆为宋民,只要范雍大人据城扼守,坚持到援军回来不是问题”

夏竦经营西北多年,对于每一座城池都非常的熟悉。如果是他在延州的话,可能不会一天几道命令的催促刘平,也不会有三川口之败可惜的是,范雍就是一个饭桶

不过仁宗不知道范雍是饭桶,听了夏竦的话,稍微松了一口气:“夏太尉接着说。”

夏竦说道:“臣以为,现在党项人攻破金明寨,虽然在延州取得了优势,但是也暴露了他们的主动方向,我们大可派兵迎击即可。”

庞吉这时候向前一步:“万岁老臣以为,金明寨失守那夏随难辞其咎而且其人临阵脱逃,罪不容赦还请万岁定夺”

仁宗冷哼一声:“夏随传朕旨意,命令边关将士缉拿夏随”

夏竦的嘴巴动了一下,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在官场,是有潜规则的。夏竦虽然被列为君子一列,但是他还没有到范仲淹的那个地步。他不敢,也不想去打破对大家都有利的这个规则

金明寨失守了,总要有人来负责才是让谁负责?如果追究的话肯定是范雍,夏随,李士彬。

李士彬是羌人,而且已经被李元昊抓走了。这个时候让他负责显然不太合适。至于范雍,肯定也不行的。现在延州还需要他,延州守不住也不用自己去追究他。延州守住了人家就是英雄,也不能追究他。所以,夏随就夏随吧,总比往上面再查要好。

庞吉又是说道:“万岁,老臣保举任福,宋广两位将军为将,定能平定党项”

在这个问题上夏竦是绝对不会让步的,他马上上前一步:“万岁臣以为不妥李元昊能征善战,从袭破金明寨这一举动看来,其人狡诈异常非一般将军所能应付。太师,恐怕任福宋广二将不是那李元昊的对手。”

庞吉转过头来:“太尉过虑了任福当年以两千人马大胜辽国一万精兵,乃是我大宋不可多得的良将,又岂是一般将领?”

夏竦正待再次辩论,只听仁宗一拍龙椅:“不要说了”

两个人都住口了,仁宗的面孔看向吕夷简:“相国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

吕夷简这时候心中正在暗叫可惜说实话,他已经为庞吉挖好了一个大坑,而且已经庞吉引到了这大坑的前面,如果再有一点时间,自己轻轻一推,这老庞就肯定掉进去了

老庞树敌太多,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那些正人君子们恨老庞入骨假如自己把他推到坑里去,会有很多人帮自己填土的

但现在,李元昊救了庞吉一命呐

吕夷简知道,自己必须把事情停下来。大宋的朝堂现在必须稳定听仁宗问他,吕夷简上前一步:“万岁,臣保举一人,可平党项之患。”

仁宗看着他:“说。”

吕夷简很是平静的说道:“范仲淹,范大人”

庞吉愣住了,夏竦也愣住了。包括仁宗都有些吃惊不已如果是夏竦推举范仲淹,那谁都不会奇怪,可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说这话的居然是吕夷简

片刻之后,仁宗很是嘉许的点头:“很好相国能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计私人恩怨,朕心甚慰朕现在就下旨,调范大人回来。”

没事情的时候可以让小人蹦跶几下,真正有困难了,还是需要像范仲淹这样忧国忧民的君子出来替自己分忧。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范仲淹会回来帮自己,仁宗心里就想有了一些底气一般:“李元昊使用诡计夺我雄关,当还以颜色太师,朕准你所奏,马上让任福宋广做好准备,等范大人到了之后,听从范大人调遣”

夏竦的眉头当即皱了起来,这两个武将都是庞吉的人,让范仲淹带着他们上战场?夏竦真的很不放心他当即说道:“万岁,臣以为,还应该再派遣一员大将,从京城之中调集部队,由范大人带往边疆,方显得皇上对边关的重视。”

仁宗一想,也觉得颇有道理:“嗯,爱卿所言甚合朕意,爱卿认为谁可以领兵出战?”

夏竦当即说道:“天波府的穆元帅已经一日三次请战,臣以为,穆元帅无论是资历还是本领,都是不二人选”

庞吉一听夏竦说道穆桂英,整个脸色马上都变了杨家是什么?杨家就是大宋武将们的魁首如果真的让穆桂英带兵出战的话,自己想做点什么手脚根本就不可能

别看宋广和任福对自己惟命是从,如果穆桂英下了命令,他们两个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