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皇叔-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什么?”何灵思柳眉倒竖道:“那老虔婆给本宫气受,你也敢呱噪?叫你去就去,一切有本宫做主!”

“是!”潘隐赶紧低下头走出建章宫,宦官是最擅长察言观色的一类人,见何灵思发怒,他那里还敢多言?

何进听说何灵思有请,赶紧入宫拜见。

“太后,你怎么气成这样!”见何灵思柳眉倒竖,凤目圆睁,何进一脸不可思议,他还真不知道,现今大汉,谁还能把何灵思气到这种地步。

“还不是姓董的老虔婆!”何灵思把她与董太后的争执说了一边。

何进想了半晌道:“太后,容臣回去召集众人商议一下如何?”

“去吧!”何灵思知道,何进的智商就那么高了,要他立刻拿出主意,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何进从宫里出来,也不管天色已晚,立刻召集麾下众人议事。袁隗、王允、苏爽在暖暖的被窝里睡的正香,突然得知何进相招,无奈之下,只好来到大将军府。

众人一脸倦色,王允在一旁打着哈气,袁隗眼皮微睁,似乎还没有睡醒,只有荀爽正襟危坐,何进一脸愧疚的说:“这么晚还让大家来,实在不好意思。不过,本将却有要事!”

“大将军言重了!”众人便是再不满也不会表露出来,谁叫他们与何进是一条船上的人呢。不过,众人都行礼了,唯有荀爽还是正襟危坐,众人仔细一看,荀爽竟发出微微的鼾声。原来,他已经睡着了!

何进无奈的摇摇头,他本就不指望荀爽这位大儒能给他出什么主意。要知道,大儒总是讲究君子之道,对于阴谋诡计十分排斥。何进请荀爽来,只是为了表示尊敬。何进把宫里的事说了一遍,众人齐齐低头不语。

“此事易尔!”就在众人沉默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众人四处寻找,却没发现谁在说话。坐在荀爽旁边的王允,却发现声音似乎是从荀爽身上传来的。

“慈明?”王允有些不确定。

只见荀爽对着何进拱手笑道:“大将军欲为新君巩固权利,将董太后赶出朝堂便是!”

“难啊!”何进叹了一力气!

“何难之有?”荀爽笑道:“董太后原系番妃,让她赴番便是。至于董重,无能之辈尔!大将军立刻调兵包围董重府邸,索要印绶,此事便解决了!”

“就这么简单?”何进似有不信。

“就这么简单!”荀爽眼睛眯上,似乎又睡着了!可在场的众人,绝没人会认为他是真睡着了。

第二天,何进果然按照荀爽所言,一大早便调兵包围骠骑将军董重府邸。另一方面,他又让小黄门亟捧诏书直入桂宫,命董太后即日去河内安置,并派出士卒护送。当然,名为护送,实乃索命无常!

董重早晨起床上朝,突然发现自己家被重兵包围,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了保全家人,董重无奈之下,在后堂自刎。董重一死,董重的家人便为他发丧,包围董重府邸的士兵,也就散了!

何进一不做二不体,既然已经得罪了董太后,就没准备放过她。当董太后到达河间驿站的时候,护送董太后的士卒,突然拿出一壶鸩酒给董太后灌下,于是董太后便被鸩杀于河间驿站。

“何进太过分了!”密室中,高望十分愤怒。董太后是刘宏生母,忠于刘宏的十常侍,怎么能忍受她被何进鸩杀!

“安静!”张让沉声道:“如此心浮气躁,能成什么大事!何进如此放肆,我们便招董卓进京!不过,在董卓来之前,我们还不宜与何进正面冲突。赵忠,你去结好何进之母阳舞君与何进之弟何苗,务必在董卓进京之前,不能让何进对我们动手!”

“放心吧!”赵忠点了点头。

“段缇、高望!”张让转而道:“你们在京师散布何进鸩杀董太后的消息,让那些自诩为忠臣的人,找何进的麻烦。”

“明白了!”段挂和高望立刻躬身领命。

张让叹道:“为了陛下,诸位最近就委屈点吧!等协皇子继位,我们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我等明白!”十常侍也明白,刘宏死后,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至于等刘协继位,不过是聊以度日罢了!

过了数日,何进大将军府。

“大将军,张让、段佳等人流言于外,说您鸩杀董后,欲谋大事。此时不趁机诛杀阉宦,后必为大祸。昔日,窦武欲诛内竖,机谋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若使尽力,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绝不可失!”袁绍在何进召集众人的时候,向何进进言。

“先让我与太后商议一下!”何进优柔寡断,让袁绍十分失望。然而,就在何进与袁绍说话的时候,窗外一个人影闪过。

皇宫内,张让正在巡视内宫。

“张大人!”一个小黄门叫住张让,袁绍与何进的话,原封不动的传到了张让的耳朵里。

张让急道:“赶快告诉赵忠,他会知道怎么做的!”

“是!”小黄门找到赵忠,把这件事告诉了他。赵忠立刻去找何苗,同时奉上大量金银。何苗吃人最短、拿人手短,便答应入宫说项。

过了没多久,何进果然进宫,想请旨诛杀十常侍。可由于何苗说项,何灵思亦念旧情,便没有允许。何进本就是没有决断的人,见何灵思不许,他便回家了。在何进府上等候的袁绍看见何进回府,立刻问道:“大将军,大事若何?”

“太后不肯,如之奈何?”年进坐在主位,一脸的无奈。

袁绍笑道:“如此,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到时候,不容太后不从!”

“好主意!”何进大喜,便要发檄至各镇,召赴集师。

主薄陈琳拱手道:“不可!俗语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何况国家大事?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却反檄外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此懦夫之见!”何进指着陈琳哈哈大笑。要知道,袁绍的话就是揣摩着何进的心思而说,陈琳与袁绍的意见不同,自然与何进的意见也不同。

“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陈琳被众人笑的面红耳赤,旁边E人抚掌而笑,众人视之,原来是曹操。

只见曹操拱手道:“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

“我几乎忘却!”听了曹操的话,何进怒极反笑道:“孟德亦是宦官之后,葜不是有私心耶?”

“唉!大将军既然如此说,操告退!”曹操起身离席,往府外而去。在府门口,曹操回身看着府门上的匾额,不禁叹道:“乱天下者,必何进也!”

曹操走后,何进立刻按照袁绍的意思,暗差使者,赍密诏星夜往各镇而去,就连刘璋也收到了密诏。只有西凉刺史董卓,他不仅收到了何进的密诏,还有十常侍的。

西凉刺史府,董卓坐在正堂,手中握着两份圣旨,堂下坐满了其麾下文武。

“今天议一议,现有两份旨意招我入京,我当如何?”董卓敲着帅案,扫视堂下众人。

猛将华雄第一个出言道:“某是粗人,主公要我如何,我听命行事,没有二话!”

“华将军勇武,本将自是知晓,你且安坐一旁!”虽然华雄没什么头脑,但董卓十分喜欢这个直爽而又忠心的关西大汉,所以连议事也把华雄叫着,哪怕华雄根本听不懂。不过,华雄很聪明,每次都第一个表态,众人都习以为常了。

华雄表完态,董卓麾下众人纷纷表态。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华雄,说了与没说一样。像李催、郭汜这些统兵大将,都赞同董卓出兵。等众人都表完态,董卓的目光瞄向他最信任的女婿李儒。

李儒知道该自己发言了,他笑问道:“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岳父手握雄兵二十万,不知可有意问鼎乎?”

董卓问道:“有意问鼎如何?无意问鼎又如何?”

“若岳父有意问鼎,则发兵是也;若岳父无意天下,便在凉州坐等即可!”李儒说完,静静的看着董卓,只待他做决定。

第一百五十九章谋宦官何进身死

“末将遵命!”牛辅五人立刻躬身领命,他们眼中,露出一丝惊喜的光芒。若是董卓得了天下,他们将是从龙之臣!

李儒笑道:“岳父,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味。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爱婿所言甚是!”董卓立刻着人上表朝廷道:“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得到董卓的上表,何进得意非凡,便在议事的时候,出示给众人看。御史郑泰见表,立刻上奏道:“董卓乃豺狼,引入京城,必食人矣!”

何进自以为了解董卓,遂不以为意的说:“如此多疑,能成什么大事!”

卢植见何进并不把董卓放在心上,立刻站出来道:“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

“行了!”何进见众人都劝,不由怒道:“此事我心意已决,勿需多言!”

众臣面面相觑,何进心中不爽,转身走出议事厅。第二日,许多官员得知董卓即将来洛阳纷纷辞官,何进也不多留,尽数放归。

内宫,密室内。十常侍也得知董卓上表之事,张让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董卓忘恩负义,真真该杀!”侯览一脸愤慨道:“当初他兵败,若非我等帮他说话,他早已被陛下下狱了。

如今他竟敢帮助何进小儿!”

赵忠有些丧气的说:“当初?现在还说这些作甚!早知道有现在的局势,我们都不会让何灵思靠近陛下!没有何皇后,哪有何进?追根溯源,还不是我们的帮助,何进才能得到现在的地位,可他却一心想置我们于死地!”

“既然何进不想让我们活,我们也不让他活!”高望双眼充满血丝,恶狠狠的盯着众人,就好像一条欲噬人的狼!

张让面无表情的说:“既然如此,赵忠,你安排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然后我们一起去见太后!到时候,见机行事!”

“这……”赵忠见状问道:“张大人要杀大将军?”

“哼!董卓在渑池按兵不动,何进派人去迎他。d既然我们已经没有活路,岂能让那个屠沽小儿得意?不拼必死,拼一拼或许还有活路!”张让一脸狰狞,目露凶光,众人头一次看见他的这个表情,实在有些惊诧。不过,众人都明白张让的意思,便分头行动了。

“唉!”当众人走后,张让瘫坐在椅子上暗道:“早知道就把冠军侯请来京师了!虽然他不会帮我们扶植刘协,也决不会杀我们!”

世上没有后悔蒂吃,如今张让已经自吞苦果。当赵忠来报说,刀斧手已经安排好,张让站起身,恢复了往日的镇静,他带着丰常侍往何灵思的寝宫而去。

“嗯?张让,你们怎么来了?”何灵思身着薄衫,娇躯妩媚的靠在榻上,若是有男人看见,必定血脉喷张。要知道,何灵思本来就是美人,如今她尚不到三十岁,由于保养的很好,看上去只有二十出头,绝对是一等一的御姐。

可惜,张让等人并不是男人,他们可没心思欣赏何灵思的身体。只见张让匍匐在地上道:“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

何灵思微笑道:“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想必大将军不会为难尔等!”

“若到相府,骨肉击粉矣。”张让声泪俱下,一脸可怜相,他在地上猛叩道:“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

“好啦!”何灵思笑着摇摇头道:“真不知道你们和大将军搞什么!都是国家重臣,难道就不能好好相处?传旨!命大将军进宫觐见!”

何进正在府邸与众人等候董卓的消息,突然有宦官前来宣旨,让他进宫面见何太后。何进得旨便要起行,主簿陈琳赶紧劝谏道:“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何进笑问道:“太后诏我,有何祸事?”

袁绍皱眉道:“如今我等谋划已经泄漏,大将军怎能入宫?”

“可以入宫!”曹操笑道:“先除掉十常侍即可!”

“孟德何出此小儿之言!我为大将军,手握天下兵权,十常侍能如何?”何进不听曹操等人的忠言,执意入宫。

袁绍无奈道:“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好!”何进点了点头,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领之。袁术全身披挂,引兵布列青琐门外。

袁绍与曹操带剑护送何进至长乐宫前。有小黄门传懿旨道:“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入内。”

袁绍、曹操等都被阻在宫门外,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珐迎出,左右围住,何进大惊道:“尔等何为?我乃大将军!”

张让厉声责问道:“好一个大将军!董太后何罪,妄以鸩死?国龘母丧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辈,我等荐于天子,以致荣贵;尔不思报效,欲相谋害,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

何进见状,自知张让不怀好意,慌急之下,欲寻出路。张让一声令下,宫门尽闭,伏甲齐出,将何进砍为两段。

袁绍、曹操等人在宫门外等候好久,却不见何进出宫,便令甲士齐声大呼道:“请大将军上车!”

“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其余胁从,尽皆赦宥。”一个声音响起,墙头上飞出一个人头。

“大将军!”袁绍厉声大叫:“阉官谋杀大臣!诛恶龘党者前来助战!”

何进部枵吴匡在青琐门外放起火来,袁术引兵突入宫庭,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袁绍、曹操斩关入内。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个被赶至翠花楼前,朵为肉泥,宫中火焰冲天。

张让、段佳、侯览将太后及皇帝并陈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卢植弃官还没有离去,见宫中事变,擐甲持戈,立于阁下。

遥见段佳拥逼何后过来,卢植冲上前道:“段佳逆贼,安敢劫太后!”

段珐回身便走。太后从窗中跳出,卢植急救,太后才幸免于难。吴匡杀入内庭,见何苗亦提剑出。吴匡大叫道:“何苗同谋害兄,当杀之!”

“愿斩谋兄之贼!”众人闻言都向何苗逼去,何苗转身逃走,却被四面围住,刀斧齐下,他被砍为击粉。

袁绍又令军士分头杀十常侍家属,不分大小,尽皆诛绝,很多无辜者因此被杀。曹操救灭宫中之火,请何太后权摄大事,派遣士卒追袭张让等人,并寻觅皇帝。

张让等人挟着皇帝、陈留王往邙山而去,段建问道:“张大人,我们去哪里?”

“去冠军侯的邙山大营!若非黄忠带人离去,岂容那些贼子猖狂!”张让摸了摸怀里的遗诏,深深的看了陈留王一眼。陈留王见张让看自己的眼神不对,顿时有些奇怪。

“逆贼休走!”约二更时分,后面喊声大举,人马赶至,带队之人乃是河南中部掾吏闵贡!

“陛下!陈留王!老奴不能伺候二位子!”张让见状猛扑至刘协身边,偷偷将刘宏的遗诏塞入刘协手中。刘协虽然才九岁,但天资聪颖,他没有说话,直接把张让递过来的东西揣入怀中。见刘协见遗诏揣入怀里,张让丢下刘辨和刘协就往前跑去。不远处,一条小河静静的流淌,张让高呼一声:“陛下!老臣来矣!”

“噗通!”张让投水而死,刘辨和刘协未知虚实,不敢高声,伏于河边乱草之内。军马四散去赶,不知帝之所在。刘协与刘辨在草丛中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挤而哭;又怕人觉,在草莽之中暗暗呜咽。

不知过了多久,刘协对刘辨道:“兄长,此地不宜久留,还须寻找活路!”

刘辨点了点头,他和刘协两人,相互搀扶顺河而行。由于天色太黑,加上两个小皇子没有走过远路,其实不远的路程,两人走了好久。突然,刘协看见前方有一座庄院,就在两人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庄院门打开了。

一个中年人快步向前,看见刘辨和刘协立刻出声问道:“尔等何人?”

刘辨担心中年人不是好人,自不敢回答。刘协初生牛犊,指着刘辨道:“此乃天子,遭十常侍之乱流落于此,孤乃陈留王!”

中年一听立刻下拜道:“臣乃司徒崔烈之弟崔毅,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故隐于此!”

崔毅介绍完身份,便把刘辨和刘协接入庄内,而刘辨和刘协见崔毅乃是忠臣,便接受了他的邀请。奔波了一夜,早已饥肠辘辘的二人,终于吃上了饱饭。不多时,闵贡也找到了崔毅的庄院。见闵贡马脖处挂着十常侍之一段佳的级,崔毅才把刘辨和刘协的消息告诉了他。

闵贡也是忠臣,他连忙进庄参见皇帝,并请皇帝还都。寻遍崔毅庄上,只找到一匹瘦马。刘辨和刘协共骑而出,随闵贡还都。出庄不到三里,王允,杨彪、淳于琼、赵融、鲍信、袁绍,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着车驾。众臣先派人将段佳级送往京师号令,另换好马与帝及陈留王骑坐,簇帝还京。



第一百六十章思太后董卓废立

渑池,董卓大营。

“报!”董卓刚送走何进的使者,一个小校冲进董卓的中军大帐,半跪在地道:“启禀主公,斥候来报,何进与十常侍火并,已然被杀。众人攻入皇宫,十常侍裹挟皇帝和陈留王出逃,不知去向!”

“什么?”董卓猛从座位站起来道:“快去把李儒叫来!”

“是!”小校转身便走。

没一会,李儒来到中军大帐,他刚要行礼,董卓一脸不耐烦的挥手道:“事急,无须多礼!如今洛阳大乱,我该如何?”

“岳父该当机立断,出兵洛阳,助大将军剿灭十常侍,寻找陛下!”李儒早就从小校口中得知了一切,进入中军大帐之前,他已经想好了说辞。

“好!”董卓下令道:“命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尽起大军二十万,挥师洛阳!”

“岳父!救驾之功不可废!”李儒笑道:“二十万大军迁延日久,岳父当直赴洛阳,解救皇帝!”

“这…”董卓犹豫了一下,再次下令道:“命华雄点起三千飞熊军,随我救驾!”

“是!”李儒躬身行礼,走出大帐。片刻,华雄与三千飞熊军已经在营门待命。

董卓携军往洛阳而来,行至邙山,发现山脚下火光灼灼、人声鼎沸,便派出斥候打探,原来是闵贡找到了刘辨和刘协。

“众将士,随我护驾!”董卓爆喝一声,带着三千飞熊军直奔皇帝銮驾而去。此时,刘辨和刘协刚与王允等人相遇,正被簇拥着,往洛阳而去。

“轰隆隆…”剧烈的马蹄声让大地一阵颤抖,忽然一个小校冲到驾前对王允等人道:“前方出现大股部队,约有三千骑,不知来者是谁!”

小校刚报告完,那三千人已经冲到驾前,只见董卓一马当先问道:“陛下何在!”

众臣面面相觑,刘辨一脸惊诧,陈留王刘协策马向前问道:“来者何人?”

见众人皆战兢不敢言,董卓面有得色,一个小童突然前问话,让他颇为惊讶。不过,董卓明白,能在众臣开口前说话的小童,必不是常人。于是董卓十分恭敬的说:“臣乃凉州刺史董卓!”

“你是来保驾,抑或来劫驾?”刘协用清脆的童音质问董卓,却让董卓有种面对刘宏时的压力。

“臣自然是来保驾!”董卓脸得色尽去,只剩下恭敬。

“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你为何还端坐马?”见董卓恭敬,刘协的态度居然没有一丝变化,这让董卓更加惊诧。被刘协如此质问,董卓赶紧下马参拜。见董卓还算恭敬,众臣心中稍安。

回到宫中,何太后见到刘辨抱头痛哭。哭完检点后宫,这才发现传国玉玺不见了。不过,所有人都没有发现,在太后与刘辨抱头痛哭的时候,董卓的两只贼眼,一直在太后身逡巡。

董卓得保驾之功,自然跻身显位。为了表现位高权重,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出入宫廷,更加肆无忌惮。董卓在洛阳十余日,已经有十数个宫女惨遭他的魔手了!可是没人知道,董卓心中,最想要的却是,美艳的何太后!

“这是什么?”董卓又在皇宫搞了一个宫女,可他心中却想着何太后的身体。办完事后,董卓觉得有些无趣,便慢慢的往宫外走。突然,他在见一块黄绢,好似圣旨,捡起来一看,竟然是传位于刘协的遗诏!董卓哈哈大笑,他终于有东西能够胁迫何太后了!

为什么张让塞给刘协的遗诏会被随便丢在地呢?原来,刘协得了遗诏,一直想让这份遗诏变成现实。于是他让身边的宦官瞅准机会,让董卓发现这份遗诏。当然,刘协绝不会出面,天知道董卓是不是忠于刘宏。万一董卓不信,倒霉的顶多是那个宦官。

“砰!”建章宫大门被撞开,董卓肆无忌惮的闯入宫中。何太后正躺在榻与刘辨说话,见董卓闯了进来,她立刻怒道:“董卿,外人都说你跋扈嚣张,本宫并不相信,可今天…”

何太后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董卓手中正拿着一份圣旨,圣旨鲜红的传国玉玺大印,刺的何太后双目生疼。董卓笑问道:“太后,你可知这是什么?”

“传国玉玺不是丢了么?”刘辨一脸疑惑,他还以为董卓找回了传国玉玺。

“大汉皇帝诏曰:命皇子协继位为帝!钦此!”董卓一脸淫笑的看着何太后,他伸出大手,抚摸着何太后光滑洁白的下巴道:“太后,不!何皇后,先帝命协皇子继位,也就是说,你只是太妃,你儿子只是一个无权无职的皇子,而如今他什么都不是!”

“不!刘宏!你死了还要为难我们母子么!”何灵思两眼失神,直愣愣的瞪着前方,她知道这份诏多半是刘宏所立,因为她非常熟悉诏的字迹。

“太后,你不用担心!这份诏在我手中,只要你…嘿嘿…”董卓一边在何太后耳朵轻吻,一边用手从何太后的脖子往下摸,一直往下摸,就快到达最深处了。

“不!董卓!狗贼!”十五岁的刘辨见母亲受辱,他站起来吼道:“什么皇位,我不要了!你给我滚出去!”

“来人!把陛下给我请出去!”董卓一声令下,门外冲进两个侍卫,驾着刘辨就往外走。

“不!母亲!”刘辨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怎么能抵挡两个如狼似虎的侍卫,很快他就被拖了出去,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太后!”董卓轻轻的呼唤,他的大手还在何太后身抚摸,现在已经放在她的小腹了。见何太后没有反应,董卓还以为她默许了。

“撕拉…”一声布帛撕裂的声音响起,何太后身的衣服,顿时被董卓撕开了。看着何太后丰润饱满而又成熟的身体,董卓笑道:“我不会强迫你,我要你自愿,我要征服你!只要你从了我,那份遗诏,我可以不公布!”

何太后好似认命了,任凭董卓的大手在她身肆虐。就在何太后准备放弃挣扎的时候,脑中闪过一个人影。突然,何太后好似发狂似的推开董卓,猛扑到榻边,拿起针线蓝里的剪刀直指董卓道:“董贼,你休想!他…他会来救我的…”

“他?”董卓冷笑道:“我不管他是谁,他若敢来,我必让他有来无回!我还真不信,大汉还有谁敢反抗我!迟早有一天,我会征服你!”

“不!我还有他,你不是他的对手,他快要来了!”何太后拿起剪刀抵住自己的脖子道:“滚!再敢来侵犯我,我就死在这!”

“哼!你就不管你儿子和你儿子的皇位了?”董卓冷哼一声道:“你若不从我,我立刻废了他!反正我有先帝的遗诏,就算是众臣也不会有异议!”

“皇位?”何太后双目垂泪,她想起刘辨被拖出去时的样子,嘴里自嘲道:“皇位有什么用?与其战战兢兢的活着,还不如做一个普通人!若是他真来救我,什么皇位、太后,我只想做普通人!”

“好!”董卓一脸愤怒的说:“那我先废掉刘辨,你若再不从,我便杀了他!我看谁来救你!”

董卓欲求不满,一脸愤怒的离开了建章宫。何太后顿时浑身发软,瘫坐在地,手中的剪刀也掉落一旁。她知道,刘辨的皇位保不住了,可她并不后悔。与其让儿子当董卓的傀儡,自己还要受董卓的侮辱,尚不如拼死一搏。更何况,何太后相信,有一个人一定会来救她,一定会!

董卓愤怒的离开皇宫后,立刻叫来李儒问道:“我欲废帝而立陈留王,如何?”

“这…”李儒见董卓一脸怒色,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董卓废帝也有好处,这样能确立董卓的权威,所以李儒并不反对。

想了半晌,李儒笑道:“如今朝廷无主,若岳父真想行废立之事,应该尽快,迟则有变!来日可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商量废立之事,若有不从者斩之!岳父可借废立之事,树立在朝中的权威!”

“好!就依你之言!”董卓大喜,立刻让李儒去发放请柬。就在李儒转身离开的时候,他听见董卓喃喃自语道:“你竟敢不从我,我就先废了你儿子,你若再不从,我就杀了你儿子,我看你从不从!可是她口中的他又是谁?”

李儒摇头离开了,他的这个岳父什么都好,就是太好色。如今看来,董卓了何太后,所以才想行废立之事。不过,一个女人而已,李儒并不放在心,包括何太后口中的他,都被李儒看成,何太后杜撰出来,吓唬董卓的人。

想想也是,刘宏才死没多久,若说何太后在这段时间内,已经红杏出墙,这未免也太令人不可思议了,而在刘宏死之前,谁又敢给堂堂天子带绿帽子?这不是找死么!

第一百六十一章说客至父子释疑

第二天,董卓在温明园大摆筵席,满朝公卿,凡是接到董卓请柬的人,谁敢不来?等众人到齐后,董卓才缓缓出现,同时园中的歌舞乐声并起。众人在董卓的压迫下,战战兢兢的饮宴。酒过数巡,董卓突然下令停酒止乐,只见他站起身道:“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众人见董卓说话,自然放下酒杯,洗耳恭听。只见董卓笑道:“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陛下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位以为何如?”

不可!不可!”座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道:“汝是何人,敢说此话?天子乃是先帝嫡长子,并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见说话之人是执金吾丁原丁建阳,董卓并不以为忤,他素知丁原忠义。于是董卓从怀里掏出一份圣旨说:“建阳不必愤怒!我有先帝遗诏,而遗诏中,本该由陈留王继位。何进妄改圣意,实在罪该万死!”

“拿来我看!”丁原把手一伸,他才不信董卓的鬼话,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