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叔-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碍的!”刘宏笑道:“朕若不是皇帝,还不是要给皇叔行叔侄之礼!如今皇后就当替朕行礼了!”
宋皇后美目流转,五六年的相处,她知道皇帝这么看重刘焉,并不是因为刘焉有皇室血脉。就好像汉献帝认刘备为叔,只是因为刘备英雄了得,还有关羽、张飞为爪牙,让曹操颇为忌惮。既然刘焉对刘宏有用,皇后自然要帮着巴结,故而她做足了后辈之礼,让刘焉实在为难。不过,刘焉是老狐狸,刘宏和宋皇后的那些小伎俩哪能难倒他,一手太极打的两位至尊很难招架!越是这样,刘宏越高兴,若是被他一吹捧就上天的废柴,哪值得身为皇帝的刘宏纡尊降贵?
寒暄过后,各自入座,小黄门开始传菜。刘焉带着三个儿子跪坐在皇帝的下首,刘焉夫人则带着刘璋跪坐在皇后旁边。汉代宴会每人发一个小案,案上放着食物。食物有生有熟,连切割方法都得按照礼仪来。孔子曰;割不正,不食。就是说在宴会的时候,切割食物要有标准,没有人认为刘璋一个五岁的孩子懂得如何按照礼仪来切割食物!
的确,刘璋不懂怎么切割食物,可他会吃!菜一上来,他立刻变跪坐为盘膝而坐,拿着筷子插起一块肉就啃了起来,那动作可谓迅雷不及掩耳!刘焉见刘璋平时都很有礼貌,今天却当着皇帝的面却如此失礼,有些不高兴的说:“璋儿!为父平时怎么教导你的?”
刘焉的问话让刘璋一头黑线,自从他出生以来就一直装哑巴,十几日之前才愿意开口说话,刘焉何曾对他有过教导。可父亲生气了,刘璋倒也不好无视,他费力的把嘴里的肉吞下去后,向刘焉道:“父亲,我们现在吃的是什么宴?”
“自然是陛下赐的宫廷御宴!”自从十几日之前,这个小儿子开始说话,就给刘焉带来了许多惊喜。听见刘璋的问话,刘焉突然意识到,小儿子是故意这么做的。
刘璋转头看向刘宏道:“皇兄,小黄门叫我们母子赴宴的时候,说是陛下赐的家宴,不知我可有说错?”
刘宏点头道:“今日宴请皇叔,自然是家宴!”
“既然是家宴,在座的都是父兄尊长,只要礼仪做到,怎么吃还不是尽兴为好!”刘璋笑道:“若是与父兄吃饭也讲究割不正不食,岂不是把父兄做外人?”
刘宏哈哈大笑道:“皇弟说的没错,今日宴会只有父兄长辈,没有外人。皇叔,朕敬你一杯!”
“不敢不敢!”刘焉习惯性的谦虚。
刘宏佯怒道:“难道皇叔不把朕当亲人?子侄敬酒,皇叔受之无愧!来!满饮此杯!”
刘焉无奈,只好生受了刘宏的敬酒。宋皇后本就是伶俐人,看到如此情形,还能不懂刘宏的意思?再加上刘璋插科打诨,原本拘束的皇帝赐宴,居然被刘璋弄的热闹非凡,刘焉和刘宏的心中都产生了一丝异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宏看着吃饱喝足在一旁休息的刘璋道:“皇弟可曾进学?”
“皇兄,臣弟才五岁,您就想把我丢给那些腐儒迫害啊!”刘璋笑道:“我可是想做皇兄的霍去病,怎么也不用去做那些寻章摘句的事!若是皇兄想栽培我,就给我找一个好老师,教我读书识字,至于那些经典就算了!”
刘宏大笑道:“霍去病乃是我朝名将,深通兵法,其文学造诣也是不低!不过,既然皇弟不想学那些经典,不如做朕的伴读如何?如今给朕上课之人乃是大儒蔡邕蔡伯喈!他上课从不讲那些经典,只说治国方针,读史明智!”
刘璋有些犹豫,蔡邕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他后来为董卓收尸而被王允杀掉,但那是王允小心眼,若换了其他人,说不定还会赞扬蔡邕知恩图报,毕竟董卓对蔡邕有知遇之恩。若是董卓死了,蔡邕却无动于衷,反倒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可蔡邕是帝师,在外人看来,他传授的是帝王之术,岂是普通人可以学得?
见刘璋犹豫,刘宏笑道:“怎么?朕的霍去病可是离不开父母?要知道,当年冠军侯就是在宫内长大,由武帝亲自教导成才!”
“这…”刘璋看了看父母兄弟后,只见母亲一脸不舍,父亲十分高兴并向自己打眼色,而三个兄弟却是有些嫉妒。刘璋一咬牙下拜道:“陛下有命,臣弟岂敢不从?不过…”
“皇弟放心,朕又不是不通人情!”刘宏哈哈笑道:“你也不用住在宫中,朕会给你一块可以在宫内自由通行的牌子,而且朕也不是天天都要听蔡博士讲学的!”
皇帝每天都要早朝,不管是不是傀儡,他都得坐在那个位置上。就算走过场,也要辰时以后才能开始读书。从刘璋现在的居住地,到皇宫根本要不了一刻钟,就算住在家里,他提前一个时辰起床,时间也就够用了!
“那就多谢皇兄了!”刘璋知道,刘宏是想把他当做栋梁来培养,同时拉拢刘焉。毕竟刘宏是窦武立的,窦武死后,曹节掌权,可刘宏一直没有自己的班底。至于那些汉室忠臣,他们忠于汉室江山和自己的家族,并不是忠于刘宏。
刘璋和刘焉的出现,却让刘宏找到了培养班底的契机。刘焉是一只老狐狸,这种人正是刘宏需要的股肱之臣,而刘璋机灵、聪明,只要培养得当,便是少年英才,或许现在用不到,可刘宏也才十七岁,等刘璋三十岁,刘宏不过四十余岁正当壮年。退一步说,就算刘璋无能,刘宏还能用他拉拢刘焉,这种稳赚不赔的生意,若是刘宏不做,岂不成傻子了?
一顿家宴宾主尽欢,刘焉虽然没有表示投靠刘宏,但是刘璋的行为却暗示了他的态度。而刘焉作为新进京的宗正,攀上了皇帝这棵大树,只要不涉及皇帝的底线,未来的日子里,他在京师必然是呼风唤雨。当然,手握大权的曹节还是不能得罪的。可刘璋却知道,曹节很快就要玩完了。
第十章察时事父子同谋
回到家后,刘焉将刘璋叫到了书房。看着自己才五岁的小儿子,刘焉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并不认为在此时投靠刘宏是好事!要知道,刘宏现在只不过是傀儡,而且才十七岁,谁知道他会不会在什么时候就“暴毙”?要知道,汉代暴毙的帝王,可不在少数!现如今在刘璋的撺掇下,刘焉算是上了贼船!
看刘焉坐在那里,脸色一会青,一会红,刘璋知道他在为今天皇宫里的事懊恼。其实刘璋何尝不知道刘宏现在的情况,可他更知道,如不出意外,刘宏最少还要在位十五年!这十五年里,刘宏虽然被磨去了雄心壮志,沦落为一个贪财好色的昏君,但他利用宦官势力抓牢了皇权。现在投靠,正是雪中送炭,只要得到刘宏的信任,他就能得到最大利益。只不过,刘宏看的是刘焉的面子,若是不能说服刘焉,刘璋表现的再好都是白费!
“父亲可是在为宫里的事操心?”刘璋等了半晌,刘焉还不说话,他只好开口道:“其实父亲就算不投靠陛下,在别人眼中,父亲也是陛下的人,因为我们是汉室宗亲!”
“这!”刘焉心中一惊,他一向知道钻营,却忘记了最根本的事情。不过,刘焉并不觉得此时是投靠皇帝的最佳时机,他笑道:“话岁如此,可现在朝廷大权都掌握在曹节手中,若我们投靠陛下,却被曹节忌恨,那该如何是好?”
“若是曹节打压我们才好!”刘璋笑道:“父亲不过是一个宗正,虽然宗正乃是九卿之一,官居显赫,却没有实权。曹节若是打压父亲,只要不伤及父亲的性命,丢些颜面,以后陛下会帮我们找回来!至于孩儿,只是一个五岁的顽童,就算天资聪颖,曹节也不会放在心上。顶多会挑唆外人对孩儿进行侮辱,只要孩儿身边的护卫得力,包管曹节吃力不讨好!”
“这么说,我们要和曹节作对了?”刘焉丝毫没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五岁孩童,他竟然开口向刘璋问策!
“敢问父亲,我们为何要与曹节作对?”刘璋笑道:“我们是宗室,不是外戚!与宦官作对之人不该是我们。曹节请父亲进京,就是想卖好给刘家。如今父亲依附皇帝,与曹节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最好!说白了!无论宦官与何人争斗,我们只要中立,专心做好本分即可。到时候,外有两方拉拢,内有皇帝撑腰,可谓左右逢源!”
“可若是陛下如质帝、冲帝一般,该如何是好?”刘焉也不傻,他听得出来刘璋的设计中,皇帝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父亲放心!”刘璋笑道:“我虽不敢说陛下长命百岁,但十几二十年还是要活的。毕竟曹节不是梁冀、窦武,就算他把皇帝谋害了,也无法篡位!反而,曹节为了家族,一定会保证皇帝的安全。因为他对皇帝有恩,只要不让皇帝烦感,他对皇帝有什么请求都会得到应允!若害死陛下,再换一个皇帝,对曹节来说,完全没有好处!所以父亲越得陛下宠爱,曹节就越要和父亲搞好关系。若是曹节真害了陛下,就要再从宗室里挑选一人继位,说不定孩儿都有机会呢!”
刘焉的心中开始翻江倒海,他真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没有一个五岁孩童看的清晰,而自己的小儿子竟然聪慧到这种地步,也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刘焉从他生下来就十分疼爱,连别人说他是聋哑白痴的时候也不曾改变。现在儿子聪慧,让刘焉老怀大慰,他抚须笑道:“吾后继有人,以后不用担心了!”
“父亲,在洛阳这种地方,您放心不了!”刘璋笑道:“现在还看不出来,若是等皇帝手握大权的时候,你我必遭他人忌恨。到时候,明面上搬不倒我们,可以在暗地里下黑手!就说武帝时期的霍去病,世人都说他是不幸沾染瘟疫而死,可瘟疫岂是那么容易沾染的?万事还需小心!”
刘璋老气横秋的话语,让刘焉不禁有些哑然。可刘璋并没有说错,多少政坛上的老狐狸没被政敌放倒,却死在宵小和刺客的手中。刘璋这么一说,刘焉觉得是该考虑身边的护卫问题了!刘焉想了想道:“我身边有十来个护卫,身手颇为不凡,不如调拨几个给你,如何?”
“不可!”刘璋严肃的说:“如今的情况,父亲比孩儿重要!若是没了父亲,孩儿便是无根之萍!不如再给孩儿另外招几个护卫,最好是军中之人!反正以后陛下定让孩儿掌军,也需要几个亲信!父亲还可以在城外买一个庄园,收养一些十岁以下的少年,这些少年也将是孩儿的班底!”
“好是好!不过武艺高强之辈很难寻找!”刘焉有些无奈的说:“就我手中的几个护卫,还是当年你爷爷留下来的老人,而那些年轻人都是老人的子女,我们家的世代家奴!可惜,他们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父亲错了!”刘璋笑道:“我找护卫,可不是找家奴!这些护卫,以后就是我手中的大将。只要说明白,那些武艺高强却无法出人头地的人,还不趋之若鹜?要知道,大汉的晋升之路早已被世家大族把持,若是朝中无人,就算是西楚霸王在世也休想当上将军!”
“如此说来,我儿必是看重了谁?”刘焉通过十几日的相处,知道刘璋一向喜欢谋定而后动,既然他要挑选护卫,一定是听说了什么。
“还是父亲了解我!”刘璋笑道:“孩儿听说,荆州长沙有一员骁将,武艺出众,弓马娴熟,更有百步穿杨之能,只是出身寒门,现在不是军司马就是校尉!还有一人名叫严颜,乃是西川严家子弟,虽然不是世家大族,却也不是小门小户,只是不知道他出没出仕。”
刘焉哈哈大笑道:“行!我立刻行文荆州,想必一个小小的军司马,荆州刺史不会驳我的面子。不过,严颜就有些麻烦了,毕竟他是世家子弟!”
“没关系,只要黄忠来了就成!”刘璋笑道:“回头进宫,我再问陛下要几个护卫,想必陛下手中的护卫不会有滥竽充数之辈吧!”反正等刘焉去了蜀中,严颜还得跟他混,故而刘璋一点都不着急。可黄忠却不能放过,一个六十多岁还能与正当壮年的关羽战平手的大将,他年轻的时候要厉害到什么地步?
突然,刘璋想起了什么道:“父亲,您去信的时候,若是黄忠因为有事不来,你告诉他,来洛阳的话,他家的事,我们包了!”原来,刘璋想起黄忠曾经中年丧子,而他的儿子病了好久才死。若现在黄忠的儿子已经病了,他可能不会应邀而来!
虽然刘焉对儿子的话感到有些不解,但是从儿子到现在的表现,他决定相信儿子的判断。再说了,现在刘璋傍上了皇帝,只要不是太过离谱的要求,皇帝应该不会拒绝!父子俩商量完,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刘焉知道自己儿子的习惯,便不留他了,以免饿着,毕竟小孩子长身体,能吃是很正常的。不是有句老话这么说么,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
第十一章御花园中遇王越
刘宏的动作还是挺快的,昨天才让刘璋进宫伴读,第二天入宫的令牌就已经送来了!送令牌来的人是一个中黄门,刘焉只是礼貌的和他打了一个招呼,就去给刘璋处理护卫的问题了。可刘璋却深知宦官的力量,特别是汉末,十常侍可不是一般的牛。不过,刘璋没有钱,他只能放低姿态和这个中黄门说说话拉好关系了。
中黄门的职责就是沟通宫内宫外,他们平日出宫见人,别人虽然挺给面子,但背地里根本看不起他们,甚至嘲笑他们不是完整的人。要知道,被阉割也是古代刑罚之一。在古代,受过刑便表示犯过罪,那些犯过罪的人会被别人看不起,甚至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若非如此,古代不会有髡刑,也就是剃掉头发。剃头又能有多大痛苦?侮辱而已!可正是这些侮辱,才让古人受不了。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古代的宦官,大多数是因为生活所迫而进宫做侍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阉割。毕竟皇帝需要人伺候,可又有多少犯官和其家眷能被阉割后送进皇宫伺候皇帝、妃嫔?这些宦官因为生活所迫和伺候皇帝被阉割,却要受人侮辱,也是造成宦官心理扭曲的原因之一。
这个中黄门早已习惯了官员们鄙夷的目光,加上外戚和宦官的争斗,宦官被描述成祸国殃民的源头,他们更不受见待。除了皇帝,这个中黄门还没有见过谁用和蔼的语气与他说过话。即便他去宣读皇帝的旨意,那些官员不是非常彻底的不屑一顾,就是很谄媚却流露着鄙夷,就算有那种不卑不亢的人,也不会用对待正常人的态度对待他,可刘璋却给了他尊重!
别看这小小的尊重,却让中黄门心中很受用!当然,刘璋并不是刻意讨好这个中黄门,只是现代人的平等观念让他无论看见什么人都能十分友好。要知道,现代的残疾人是受到保护的,而这些宦官在刘璋眼中只是一些残疾人罢了。加上刘璋前世学的是法律,就连罪犯都能有辩驳的机会,何况是一些毫无罪责的宦官!
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尊重让这个中黄门十分感动,也愿意与刘璋一个小孩子聊天。要知道,京城内的小孩子们也受了大人的影响,常常对宦官无礼。加上刘璋是宗室子弟,平素就高人一等,他的平易近人让中黄门甚至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不过,刘璋的性格在那里放着,他虽然不会看不起别人,但也不会太过献媚。
聊了一会,中黄门觉得刘璋非常值得交往,若不是他要回宫复旨,真想多和刘璋说说话。看看天色,中黄门有些不舍的对刘璋道:“小公子,洒家与您相谈甚欢,只是职责在身,不得不回宫了!若是有缘,咱们再说话!”
“大人慢走!”刘璋也觉得这个宦官不错,不仅谈吐不俗,还颇有些才华,这种人最容易出头。抱着即便不能交好,却也不能得罪的心思,刘璋笑道:“来日方长,若是投缘,我请大人喝茶!不过,聊了这么久,我还不知道大人的姓名,莫不是大人怕我年龄小记不住?”
“记住了!洒家张让!”中黄门拍拍刘璋的脑袋,径直走了出去。
“张让?”刘璋听着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由的愣住了,他在心中暗道:“张让不是十常侍么?”突然,刘璋笑了!如今刘宏不过才登基几年,掌权的还是中常侍曹节,张让在别人手底下干活,能混到中黄门已经算有本事了。
拿到入宫令牌的第二天一早,刘璋就开始入宫伴读了。由于担心自己去晚了,刘璋特意起了一个大早,和刘焉一起入宫。在他想来,刘宏再勤劳,也不会早上三四点就爬起来读书吧!不过,刘璋到达皇宫后,才知道自己去早了,因为皇帝也是要参加早朝的,只有早朝结束后,才能有时间读书!当然,若是朝会开的太晚,读书的时间就压到下午了!至于奏折,刘宏还只能看,没资格批阅。
来都来了,总不能回去。刘璋无聊的在宫内溜达,反正他才五岁,就算闯进后宫也没什么关系。他把令牌插在腰间,侍卫和宦官看见皇帝钦赐的令牌也懒得管他。只有他询问的时候,才有人回答他的问题。最后,刘璋决定,趁着还早到御花园去参观一下,若是地方大,他便练练武。当然,他练的不是什么杀人术。后世的武术除了一些专业的机构,比如说特种兵、军人,其他已经沦为花架子和养生之术了。刘璋想练习的,不过是太极拳罢了!
说实话,刘宏的御花园还真不怎么样,比后世的公园也就差不多了,若是一些大型公园或者主题公园,那就差太多了!不过,好歹是一片空地,刘璋抬手就在御花园中站起了浑圆桩。站了快半个时辰,刘璋觉得有些受不了了,便开始一招一式的打起了太极拳。起初,刘璋还有些生涩,毕竟四五年没有打了,加上这具身体没有练过,才打了二十余式,就有些酸软。不过,刘璋并没有放弃,硬是将当初学的四十式打完才停下。
“好!”一声叫好在刘璋身后响起,吓的他差点跳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是刘宏!
“皇兄,您什么时候来的?”刘璋有些扭捏道:“这花拳绣腿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刘宏没有回应刘璋,反而对身边的一个抱剑的侍卫发问道:“王卿,你觉得皇弟的拳术如何?”
“不错!”那个抱剑的侍卫眼露精光的说:“此拳术看上去没什么,却包含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虽然看上去有些绵软,却暗藏杀机,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刘宏笑道:“王卿直说无妨!”
侍卫笑道:“可惜小公子年少,这套拳法似乎没有学全!不然就凭此拳法,小公子在武学上也能有不凡的成就!”
“识货!”刘璋听这个侍卫一说,他立刻在心中给出了评价。这太极拳可是经过了几百年锤炼,到宋明时期进入大成,被张三丰精炼至十三式。这十三式太极,不光能强身健体,还能杀人越货。只不过,越往后世,武术越没落。到了现代,太极拳虽然大众化了,但是真正懂的人并没有多少,这也是太极拳的一个个性:易学难精!至于刘璋打的太极拳,只能算做皮毛!不过,刘璋还记得太极拳拳谱,那拳谱都被弄成歌诀了,想忘记都很难!
“王卿在武学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刘宏笑问道:“以王卿看来,皇弟可有习武的天分?”
侍卫笑道:“小公子的天赋自然不错,可是…”
“没什么可是!”刘宏笑道:“皇弟曾经说过,他要做本朝的霍去病!既然他有习武的天分,王卿就指导他一下吧!”
“臣学的不是战场上杀敌之术!”侍卫道:“若是让小公子学了我的武艺反而不美!”
刘宏十分无奈的说:“朕又不是让你传授皇弟武功。要知道,皇弟今年才五岁,你为他打一下基础,至于上阵杀敌之术,以后自有人传授!再说了,朕要的是将才,又不是莽夫,学武只是让皇弟在战阵中自保!”
“陛下!臣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刘璋见皇帝都要和这个侍卫打商量,知道他一定不凡,于是刘璋便想挖皇帝的墙角了!
“皇弟乃是朕的兄弟,有话直说便是!”刘宏指着王姓侍卫笑道:“莫不是皇弟看上了此人?”
“看是看上了!可是臣弟怎敢挖皇兄的墙角?”刘璋笑道:“臣弟一家初来洛阳,臣父想给臣弟物色几个护卫,可是到现在都没有着落。臣弟想…”
“原来是想要几个护卫!”刘宏想了想道:“王卿,听说你有一个徒弟名叫史阿已经尽得你的真传,不如让他做皇弟的护卫,顺便教导皇弟的武艺,如何?”
“史阿是他的徒弟?!那他不就是帝师王越!”刘璋心中狂震,没想到这个三十余岁的侍卫竟然有如此大的来头。
王越听了刘宏的建议,考虑了一下道;“史阿的确已经尽得我的真传,只是还需要磨练。既然陛下开口了,那就让他去保护小公子,顺便教导小公子的基本功。”
“多谢陛下,王师傅!”听王越这么一说,刘璋赶紧行礼。要知道,史阿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剑客,有他的保护,最少在黄忠到达前,刘璋的小命安全了!不过,很快刘璋就会有些抓狂!
护卫的事商量完了,刘宏告诉刘璋,蔡邕今天有事,不来讲学了!于是无所事事的刘璋便离开了皇宫。离开的时候,王越告诉他,史阿已经在宫门口等他了!兴高采烈的刘璋来到宫门口四处张望,可是找了半天都没有看见剑客模样的人。突然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敢问,可是刘璋刘公子?”
第十二章瘦金体出惊大儒
仔细打量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少年,只见他身着武士服,腰间插着一把比匕首略长的短剑,却是唇红齿白,两臂修长,手掌间还有厚厚的老茧。刘璋行礼道:“不知你是何人?”
“奉陛下命令保护刘璋公子!”少年笑道:“我叫史阿!”
“史阿?!”刘璋有些晕了,他听到史阿的名字就想到了帝师王越。潜意识中,王越是汉末三大宗师之一,而史阿更是教导过曹丕。于是刘璋光顾着高兴,忘记了王越今年才三十多岁,他的徒弟史阿能有多大?趁兴而来,败兴而归,是刘璋心中的真实写照。
回到家里,刘璋在史阿的指导下开始习武,其实都是一些基本功,什么压腿、劈叉、站马步等等。其实他在前世也学过,只是要求比前世严格多了!不过,刘璋还是坚持了下来,毕竟这些都是保命的东西,以后绝对用的着!
教了几日,史阿便有些惊诧了!他给刘璋的训练,可是当年王越给他的训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很不满来保护刘璋这件事,希望加强训练,让刘璋受不了,好赶他走。可他没想到,刘璋不仅坚持了下来,还在他的训练结束后,坚持打另外一套拳。
起初,刘璋慢吞吞的太极拳让史阿十分不屑,在史阿看来,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可就是刘璋那慢吞吞的拳法,却让史阿渐渐产生了无力感。因为刘璋的太极拳越打越圆润,加上前世他只是会打太极拳,根本谈不上精通。如今通过史阿的讲解,刘璋对太极拳拳谱也明白了不少,以前不懂的虚灵顶劲、中正安舒,他也开始理解了!无论什么事就怕精通二字,只要一精通,即便是三流的招数,也能打出一流的效果。更何况,太极拳本就是中国几百年的拳术精髓。
当然,刘璋不光跟着史阿学武,还跟着刘焉请来的书生习字。本来刘宏说让刘璋做伴读,可是刘宏突然发现,刘璋根本就没进过学堂,自然就不识字。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你让他去听大儒讲经史,这不是对牛弹琴么?最后,刘宏让刘焉先给刘璋找一个先生学习认字,等字认的差不多了,再去做他的伴读!不过,刘璋可以随时进宫玩!
说实话,刘璋前世最喜欢历史,来到汉代后,前世学的东西并没有忘记,只是汉代的文字实在让他头疼,因为汉代用的是隶书!后世的大学生连繁体字都认不全,何况是隶书?就算刘璋前世酷爱历史,也不会刻意去学习隶书、篆书!即便是前世练过书法,他选择的也是锺王的楷体和宋徽宗的瘦金体!不过,相较一下,刘璋还是比较喜欢瘦金体。
开始学习的刘璋十分勤奋,就连皇宫都去的少了。刘宏几天不见刘璋倒是挺想他,便让中黄门赵忠去看看他在做什么。赵忠和张让的关系不错,自然从张让那里知道了刘璋。他到了刘璋家里,看见刘璋正在学习,也就没有打扰。不过,对于皇帝的差事,赵忠倒也不敢懈怠,他让仆役从刘璋的书房拿了几幅字,便回去向刘宏复命了。
赵忠回到宫中,刘宏正在听蔡邕讲学。一直到蔡邕讲完学,赵忠才凑上前去,把刘璋的字递给刘宏,并把刘璋近来在做什么告诉他。刘宏从入宫以来都在和蔡邕学“飞白体”,咋一见刘璋的瘦金体,不禁有些痴迷。要知道,瘦金体是宋徽宗所创,作为皇帝,他的字自然带有一丝贵气,这种贵气正是刘宏缺乏的。毕竟刘宏在进宫做皇帝之前,只是一个破落侯爵的儿子,家境贫寒!若不是他被选作皇帝,估计他也会与刘备祖上一样,酎金失侯!
“老师!”看蔡邕要走,刘宏赶紧叫住了他道:“赵忠给朕带来了几幅字,还请老师品评!”
“哦?”蔡邕笑问道:“不知是何人所作?”
“说来好笑,只是一个五岁孩童的字!”刘宏见蔡邕皱眉,他赶紧道:“可是这作品似乎不同于当今的书法,故而想请老师也看看!”
蔡邕有些不悦,在他心中,一个五岁孩童的字,就算有些特点,又能好到哪里去?可刘宏是皇帝,面子还是要给的。蔡邕接过字一看,顿时有些目瞪口呆。只见纸上那字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象游丝行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字,只不过书写它的人应该是笔力不足,故而有些绵软。可就凭这字体,也让蔡邕受益良多!
“这是何人所书?”蔡邕原本皱起的眉头放开了又再次皱起道:“此字绝对的名家风范,若真是五岁小童所写,教授他的人定是书法大家!”
刘宏只觉得刘璋的字贵气逼人,却没想到这点。他笑道:“此字乃是宗正刘焉幼子所书,至于他的老师是谁,朕便不得而知了。不如我们去他家看看,也寻访一下老师口中的那位书法大家,如何?”
“还是臣自己去吧!”蔡邕笑道:“陛下乃一国之君,怎能随意出行?若发生什么意外,岂不是臣的罪过?”
“得!”刘宏知道,蔡邕说的话绝对是正理,他无奈的说:“那就请老师跑一趟吧!”
“对了!刘璋这个名字似乎很耳熟啊!”蔡邕似乎想起了什么道:“他是不是陛下新找的侍读!”
“正是!”刘宏笑道:“前几天刘焉入宫,朕看其幼子刘璋颇为机灵,便想让他和朕一起读书,却没想到他连字都不认识!不过,只有几日,他就能学出如此成绩,听说他还在习武,而且练的也很好,真乃栋梁之才!”
“臣就为陛下去看看那个栋梁之才!”蔡邕一躬身道:“臣告退!”
“去吧!去吧!”刘宏明白,进了皇宫就等于进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